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第36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月 Vol.36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14

────────── 收稿日期:2013-09-05

作者简介:姚自茹(1988-),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史。 -96-

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姚自茹1,李天乐2

(1. 东北师范大学 日本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2.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实际由美国单独占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大环境的变化,美国以其自身利益为核心对日经济政策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由最初的遏制逐渐转变为扶植,并最终演变为竞争。通过剖析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以求对1945-1991年间的美日经济关系变化规律加以初步总结。

关键词:美日关系;经济政策转变;扶植;竞争 中图分类号:K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3-0096-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3.025

The Changes of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to Japan from 1945 to

1991

YAO Zi-ru 1, LI Tian-le 2

(1. Institute of Japanese Studi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2.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After World War II, Japan as a defeated nation, was occupied by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and world environment,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to Japan constantly changed by the influence of its own interests. It changed from the initial sanction to construction and eventually evolved into the competition. It summarizes the rule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 economic relations from 1945 to 1991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economic policy.

Key Words: relations between America and Japan; changes of economics policies;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

1945年8月,日本战时经济体制崩溃,国内经济濒临破产,然而关于太平洋战争末期即日本投降前期日本经济的详情已无从得知,因为在日本投降前期,日本政府和军部非常害怕战争中的重要记录落到美军手中,因而在投降后至被占领前的一段时间内,即将此类材料全部焚毁。目前我们只能从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的报告书之一《战略轰炸对日本战争经济的效果》中,对日本战后经济了解一二。

一、战后初期日本国内经济状况及美国对日经济政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这也表明了日本在海外的领土、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势力范围的全部丧失,对外经济关系完全陷入瘫痪。由于海外原料供给地的消失和战争的结束致使日本国内军需市场急剧萎缩,战时经济体制解体,日本陷入有史

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战争结束后至联合国军进驻日本前的这段时间,日本国内一片混乱,日本政府、军部和垄断资本不是致力于稳定国内经济局势,而是忙于隐匿和瓜分军用物资,中饱私囊。在投降前夕即8月14日,日本的军部和政府已经秘密发出指示,要求处理和隐匿储存的军用物资。此项军用物资按当时的牌价计算约值一千亿日元[1,p4]。这么庞大的物资投入黑市,致使通货膨胀加剧。此外,政府、军部、军工垄断资本又和银行财阀合谋,采取不正当的方法,从军人复员津贴和临时用于军需订货的特别预算中提取巨额资金非法投放市场,这又促使了通货膨胀的恶化。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驻日本后,日本政府依旧对即将崩溃的经济采取放任政策,致使国内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此时,美国对日政策主要按照1945年6月制定的《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这一文件执行。《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

由“最终目的”“盟军权利”“政治”“经济”四个部分组成。

姚自茹,等: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97-

“最终目的”规定了对日占领政策所要达到的最后两个目标,即“甲、日本确实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和世界和平安全的威胁;乙、最终建立和平的、负责任的政府,即尊重他国权利、支持联合国宪章的理想和原则所显示之美国目的的政府。”[2]为达到上述目的,美国在日本实行了非军事化改革,其中“解除日军的武装”、“解散军事机构”、“剥夺公职”、“全面停止军需生产”直接导致了日本失业人员的剧增。失业人员具体来源如下:因解除战争动员而退役离职的,710万;主要从亚洲各地回国的,260万;原军工部门解雇的工人,160万[3,p7]。在这一时期,美国削弱日本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以拆迁设备作为战争赔偿。1945年12月鲍莱大使在其中间赔偿报告里提出,战后日本工业的生产规模只能以“九?一八”事变前夜的规模为限。此外,“美国占领日本后严管日本经济,禁止日本对外贸易”[4,p804]。

很明显在战后初期,美国对日采取的是严厉的削弱政策,对日本的经济复兴毫不关心,这一点在美国政府的“占领初期的基本指令”中也有明确的体现,该指令明确指示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你对日本经济的复兴和强化不负任何责任。要向日本国民表示,你对日本应当维持一个怎么样的特定生活水平也没有义务。”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采取这一经济政策的原因主要有:(1)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对美国加以重创,尤其是偷袭珍珠港,几乎造成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为避免悲剧重演,美国强烈希望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和世界和平安全的威胁”,再者,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也带有一定的复仇情结。(2)战后初期,美国与苏联的战时合作关系由于惯性原因至此仍在维持,《波茨坦公告》对日制裁的原则对美国的对日政策也具有很大的约束性。(3)此时,美国把东亚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坚信蒋介石能消灭共产党,统一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美国极力赞成中国蒋介石政府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可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说明。因此,日本在美国眼中的价值当时尚未得到显现。

二、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初期转变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小镇的威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即有名的铁幕演说,从此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就当时局势发表演说,“3·12演说”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预示着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1)它表明美国战后的对外政策终于完成了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主义的转变;(2)“杜鲁门主义”意识形态味道浓烈,成为美苏进行冷战的重要标识;(3)“杜鲁门主义”明确提出了两种制度

之争,标志着美国越来越以两极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

1947年7月,中共军队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广大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形势逐渐向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持续发展。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徐蚌会战等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实力锐减,并呈现出节节败退之势。到了1949年元旦,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宣布下野,代总统李宗仁试图求和,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但遭到中共与蒋介石拒绝。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向南方进军,南京解放,蒋介石败走台湾。随着1947年后中国形势的变化,1948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即将赴日任麦克阿瑟经济顾问的道奇说:“中国事态的进展,使日本的重要性倍增。”[5]

鉴于此,美国对日政策逐步缓和。“从1947年末起,先前制定的‘解散财阀’、禁止垄断等削弱日本经济力量的政策,大体上已经开始出现变化的征兆。”[1,p23]1948年6月即将进行的第三次农地改革也因日本政府的反对而废止。1947年至1948年春,美国斯特莱克和杜勒帕两个调查团赴日,根据调查团的调查报告逐步确定了提高日本工业水平的方针。“按拆迁赔偿的金额计算,斯特莱克方案比鲍莱方案少了70%,约翰斯顿方案又进一步少了26%。”[1,p24]1948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NSC ——13/2号文件》,文件写道:停止非军事化和民主政策;如有可能重建日本军队;加强日本的警察力量;开发冲绳为美国第一线基地;暂时延缓对日媾和条约的缔结;美国继续驻扎日本[6]。1949年5月,美国政府指示麦克阿瑟最高司令官停止中间赔偿,为中止中期拆迁准备条件。

若达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NSC ——13/2号文件》的目的,首先解决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日本经济复兴问题。为此美国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中止解散财阀的工作”“修改《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和《禁止垄断法》”“停止中间赔偿计划”“提出《安定经济九原则》”等。当时“无论日本国内消费物资或进口物资都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换句话说,日本的整个经济结构不是建立在扎扎实

实的‘商业基础’上,而是头重脚轻,根基非常不稳”

[7,p5-6]

。为实现日本经济复兴,约瑟夫·道奇赴日对日本经济进行改革,提出著名的“道奇计划”。道奇在1949年3月1日与池田勇人会谈时指出:“日本的经济目前正站在价格补助费和美援物资这两根竹马的脚上。要想使日本经济真正脚踏实地,就必须把竹马的脚砍掉。”[7,p7]“道奇计划”以砍断“竹马的脚”为起点,具体内容为以下四点:(1)编制包括一般会计、特别会计在内的整个预算的超平衡预算;(2)全面废除补贴;(3)停止发放复兴金融金库;(4)制定1美元等于360日元的外汇汇率。道奇计划的实施可以说是很成功的,它不仅均衡了日本的财政预算,阻止了通

第36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月

-98-

货膨胀的恶性膨胀,还促进了日本的出口,奠定了日本贸易立国的金融基础[4,p852]。值此日本经济初步复兴之际,美国的“特需订货”使日本经济的复兴拥有了坚实的基础。

表1 侵朝“特需”日本获利一览表[4,p888]

年代

特需收入/亿美元

外汇收入/亿美元

%

1950 1.49 10.08 14.8

1951 5.59 22.41 26.4

1952 8.24 22.39 36.8

1953 8.10 21.20 38.2

合计

23.74 76.08

“特需订货”过后,由于日本经济的复兴,引发了国内第一次消费革命,即1955-1957年的“神武景气”,此后日本又进行了产业调整,实行“重化工业化”,实现了日本经济长达将近20年的高速增长。1954-195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0%;1959-196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0.8%;1964-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0.9%;1969-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6%[3,p3]。从1954年至1973年的二十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57%。日本工业生产水平,1958年仅为美国的15.6%,经过经济高速发展,1972年提高为美国的49%。日本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的比重,也从1960年的4.4%上升到1971年的9.3%,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4,p1103]。日本的出口贸易1971年后就仅次于美国和西德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三位。

这一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以引导扶植为主,其原因为:(1)伴随着冷战局面的逐步形成,避免日本因经济问题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而增强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战后初期,由于日本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再加上民主改革使得工人运动高涨,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党发展迅速,大有组阁之势。随着冷战的开始,美苏关系的恶化,为确保日本加入资本主义民主阵营,必须打压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党,然而若经济问题不能得以解决,就无法赢得国人对政府的支持,为此美国不得不调整对日经济政策,即由遏制向引导扶植转变。(2)中国局势的发展也迫使美国的东亚政策加以改变。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核心是中国蒋介石政府,但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蒋介石败走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又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使得东亚美苏势力严重失衡,为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势力,扶植日本成为美国的不二选择。

三、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再转变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致使美国财政连年呈现赤字,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在1965年之前在对日贸易中美国一直居于出超的有利地位,对日贸易1945-1950年顺差总额为18.03亿美元,1951-1955年为24.47亿美元,1956-1960年为22.41亿美元,1961-1964年为22.76亿美元 [8,p155] 。从1965年开始,日本对美贸易扭转了经常逆差的局面,出现了1亿美元的出超。其后,黑字幅度不断扩大,1966年为3亿美元,1968年为5.5亿美元,1969年为8.6亿美元,1970年为12.8亿美元,1971年则猛增至25亿美元[9,p284-285]。

尼克松上台时,对日本有两件事不放心:“一是我们的

经济机构因我们的贸易逆差而担忧;二是我们的政治部门在催促日本要对亚洲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乃至安全负起更多责任。”[10,p431]

为解决财政问题,尼克松政府在军事上

全面收缩,退出越战,压缩政府开支。面对日益严重的收支压力,1971年8月15日,美国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197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日本以它令人敬畏的民族意志力,在两年内,就使这个90%的石油要靠进口的国家,摆脱了收支亏空而恢复了结余”。以1973年经济危机为转折点,日本经济结束了高速增长的的阶段,但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世界依然一枝独秀,呈现出中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实际增长率,1974年为负0.2%,1975年为2.5%,1976至1980年期间为5.1% [4,p1102-1103]。日本的黄金外汇储备,从1969年至1978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7.6%。1971年超过美国,仅次于德国而居世界第二位,1981年超过西德居世界第一位[4,p1104]。对美贸易顺差,1976年为38.8亿美元,1977年为73.2亿美元,1978年为101.2亿美元[9,p379]。进入80年代后,对美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1980年为99.24亿美元,1984年达335.6亿美元,1985年为461.52亿美元,1986年更高达550.29亿美元[8,p155]。1989年,日本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等于西欧三国(德、英、法)之和,相当于美国的60% [4,p1185] 。

正是由于美日经济差距的急剧缩小,使得美国不得不再次调整对日经济政策,然而这次日本的地位已由原来的被动、不对等转变为对等协商。

1970年发生的第一次日美纺织品摩擦正式揭开了日美经济战的序幕,致使美国不得不正视这个由自己亲手保护、扶植起来的强大竞争对手。同时,日本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出于追求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也开始对一些国际事件作出与美国不同的反应。在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中,日本第一次在对外政策上不听美国制止而采取自主行动,表现出“只要是为了日本自身的存在和利益,做什么事情也在所不辞”的气概。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

姚自茹,等:论1945—1991年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变化

-99-

内,日本以经济强国为基点,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在美苏冷战格局下,继续依靠美国的支持依然是日本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日本经济的增长,美国在对日经济政策调整中的主导地位却不复存在了。在美日经济关系中,逐渐凸显出美国以政治让步换取日本经济让步的趋势。其突出表现在1983年后被称为“商品加金融之战”的第三次美日经济摩擦中。为尽快解决此次摩擦,美国里根总统于当年11月亲自访问日本,主动向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开放金融市场、调整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以及日元的国际化等要求。这次摩擦的协商结果并不重要,但突显出的趋势值得注意,里根总统提出的“开放金融市场、调整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以及日元的国际化等要求”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此时的日本也正在积极谋求与其相匹配的政治大国地位。中曾根康弘在执政期间提出了被称为“中曾根主义”的新外交理念,其主要支柱是“为建立保障整个西方的安全的体系进行合作”,“为世界经济重新取得活力作出贡献”,“为建立南北关系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9,p548]。在对美关系上,中曾根政府也开始强调承担与日美两国国力相称的“国际责任”,从全球角度重新评价日美合作,扩大日美同盟的行动范围,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

造成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日经济关系中出现美国以政治让步换取经济利益而日本以经济让步换政治利益趋势的根本原因只有一点,就是美日经济力量的变化。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意图早在经济初步复兴时期的“安保运动”上就有所体现。20世纪80年代初,中曾根康弘立足日本自身经济实力又提出“战后政治总结算”。这一阶段日本各届政府都力求日本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地位,然而在两极格局下,日本又不得不依赖美国。同期的美国,经济实力下降,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增加,始终面临着财政困扰,加上日本当时又是美国的最大贸易国,日本的对美经济态度又直接影响美国对日出口,为此针对日本谋求政治利益的现实,美国采取“以政治让步换取经济利益”的政策简直是“无本万利”。

四、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基本规律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纵观1945-1991年美日经济关系,不难看出,美国对日经济政策始终围绕着自身政治经济利益而转换。正如亨利?基辛格所说:“我们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执行自主的国家经济政策,同时又不至于同既是政治盟友又是贸易敌手的国家搞得关系日益紧张。”[10,p452-453]日美经济关系也是时而缓和时而紧张。

在不同的时期,美国根据自身不同需要和美日实力对

比的变化不断调整对日经济政策。美国战后初期的对日制裁政策以及其后的对日扶植政策,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维持对苏势力均衡,而第三次调整,经济因素逐渐上升,这与美国自身经济实力的下降、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美日经济差距的缩小有着直接关系。在这场美日对弈中,日本毫无疑问成为最大的获利者,它首先利用美国不同阶段对其不同的需求,逐步使得经济恢复并高速发展,最终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宝座,其后以经济利益为筹码,进一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以经济让步换取政治利益。关于这一方法,日本不仅用在对美贸易谈判上,对东亚、东南亚各国也是如法炮制,积极推进“日元外交”,缓和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地区影响。如,中曾根政府于1983年向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提供 1 999.1亿日元的贷款;1984-1990年向中国提供4 700亿日元的第二批长期低息贷款。为进一步加强日本与东盟的关系,竹下政府也宣布于1987-1990年三年间,将在通常的双边资金合作基础上,提供不低于20亿美元的“东盟——日本开发资金”。自1970年至2003年,日本对亚洲各国的援助一直占到日本对外援助总额的50%以上。2012年日本又宣布自2013年度起对湄公河流域5国提供为期3年、总计约6 000亿日元政府开发援助,同时免除缅甸的37亿美元债务。

[参考文献]

[1] 小林义雄.战后日本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 日本外務省特別資料部.日本占領及び管理重要文書集

(第1巻)[Z].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49:92.

[3] 都留重人.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79.

[4] 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 朝尾直弘,等.岩波講座日本歷史(巻22)[M].東京:岩波書

店,1977:340.

[6] 秦郁彦,袖井林二郎.日本占领秘史(下巻)[M].東京:朝日

新闻社,1977:34-35.

[7] 宫泽喜一.东京——华盛顿会谈秘录[M].北京:世界知识

出版社,1965.

[8] 潘锐.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4.

[9] 宋成有,等.战后日本外交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

[10] 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M].北京:世界知识出

版社,1980.

(责任编辑、校对:郭 静)

简要评述美国二战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精)

简要评述美国二战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美 国经济的影响 二战始于1939年9月1日,美国作为和英国、中国、前苏联同一阵线的同盟国,参战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二战对于整个世界格局尤其是美国的影响是深远的:1、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西欧和日本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2、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主导着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战争中确立的霸主地位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雅尔塔体系。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 4、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常规武器最强大,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 二战前,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无论政府如何努力都无法挽救日趋颓势的美国经济。二战爆发,当时没人能想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竟然复苏了:失业率下降到1.9%, GDP涨到了二战初期的两倍。“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顶级的经济强国。“二战”对美国经济的一大影响是它增加了总需求和生产,尤其是武器,军火和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多数人都厌倦了参与欧洲的争端,而且又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所以美国没有立即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是,当战火在欧洲和亚洲蔓延时,美国政府知道他们要时刻为战争准备着。除了加强军事、招兵买马外,政府还将工业向军事物资转型,很多汽车生产流水线都开始生产战斗机零件,渔业码头也停泊了军舰,越来越多的曾被废弃的美国工厂又重新开始了生产。1941年不列颠之战后,美国政府颁布了《租借法案》,以中立国身份向外出口军用物资,从而进一步增长了军用物资的需求和生产。在之后的4年中,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和苏联等国提供了价值325亿美元的物资。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向轴心国宣战,进一步促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南开大学政治学系徐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不久,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表明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对日政策是非军国主义化和民主化,并陆续采取了诸如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剥夺军国主义头目和职业军人的公职、整肃一批极右政界人物、恢复日本共产党合法地位、解散财阀、实行土地改革、制定新宪法,推进民主化等一系列措施。然而,随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国际形势的骤变,美国对日政策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遏制转为扶植,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重新武装日本,使其成为美国反共战略的急先锋和亚洲的盟友。 具体的说,促使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战后,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开始反目,分歧和矛盾日益突出,美苏冷战日趋表面化。日本处于两大势力圈的交点,战略地位重要,又是亚洲唯一可以执行美国冷战政策的国家。 其二,蒋介石政权的垮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美国以中国为基地称霸亚洲的迷梦,这就促成了美国与日本结盟的趋向。美国政治家乔治·凯南曾发表一段名言:“面对一个真正友好的日本和一个有名无实的敌对的中国,我们美国人会感到相当安全,但一个有名无实的友好的中国和一个真正敌对的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已为太平洋战争所证实;一个敌对的中国和一个敌对的日本更糟。然而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大部分胜利必然增强对日本共产主义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获得成功,那我们面临的日本将显然是一个敌对的日本。”这一观点对美国政府制定对日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必不可少的伙伴。 其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认为,日本“对于今后远东可能发生的新的极权主义的威胁,可以发挥防波堤的作用”。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必然要把日本变为自己的“亚洲兵工厂”和反共盟友。 基于以上原因,美国重新调整部署了对日的经济、政治、军事政策,而这一系列的转变对日本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上,美国实行了从限制转为扶植的政策。主要表现在:第一,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到原方案的30%。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这样,日本的850个军需工业和其他主要工业部门的大企业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使日本的军事工业基础根本没有受到损伤。第二,撤消了解散日本大企业的大部分指令。1946年,为控制日本经济,美国占领当局曾在日本进行了经济民主化的改革,解散财阀,分割大企业。但到1947年末和1948年初,随着美国政策的改变,日本一些企业又重新集结,大垄断企业得以复活。第三,美国增加了对日本的经济援助。在1945年到1951年占领期间,美国政府向日本提供的经济援助高达21.28亿美元,占同一时期日本进口总额的38%。这些资金主要被用于煤炭、钢铁、电力等基础工业部门,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的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首先在距离朝鲜战场最近的日本大量采购军需物资,以现款直接向日本订货和使用日本廉价劳务,这被称作“特需”。从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日本获得的特需收入累计达23.8

20世纪美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美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财政政策 在大萧条之前,美国联邦政府一直奉行斯密的廉价政府财政理论,遵循小的、平衡的预算理念。平衡预算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最基本的财政政策。数据表明,1789年至1932年间,只有1/3年份的年度预算出现赤字,并且预算赤字往往是在卷入战争或者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才发生,而在1932年之后至今,不到1/5的年度出现预算盈余,其他年度都是赤字。1913年之前,联邦政府主要依靠关税和商品税来平衡预算;1913年联邦所得税合法建立之后,所得税迅速成为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并成为联邦政府平衡预算的重要工具,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平衡财政预算的要求。在这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时巨额的军费需求导致了联邦所得税率的第一次最大的提高,最低边际税率由1915年的1%提高到1918年的6%,最高边际税率由1915年的7%上升到1918年的77%。战后,所得税税率开始逐步削减,最低边际税率由1918年的6%逐步削减到1929年的0.4%,最高边际税率由1918年的77%逐步削减到1929年的24%。 二、20世纪3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的总需求管理型的财政政策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经济处于异常萧条的状态。失业率高居不下,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时,失业率高达24.9%。通货膨胀加剧,银行大量倒闭。经济大危机动摇了西方世界对自由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政府干预经济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政府被动或主动进行总需求管理型的财政政策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一)“罗斯福新政”——由被动到自动地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拉开了“罗斯福新政”的序幕。“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扩大财政支出,开办政府工程,实行失业救济,以此振兴经济。这些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导致了财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大,赤字也急剧上升。虽然罗斯福早期并不是赤字财政的信奉者,但。“罗斯福新政”的结果的确导致了连年赤字,巨额的赤字与其说是出于主观意愿,不如说是为环境所迫。但赤字财政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经济重回良性增长之路。 (二)“二战赤字”对美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20世纪40年代,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巨大的开支使得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表现为极度的扩张。以1942年为例,美国联邦政府当年财政赤字达到360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近40%,这在和平时期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种赤字财政政策却促使了美国经济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1940—194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了20%,并使失业率降低到1-2%,物价平均每年只上涨6-3%。这是赤字财政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特殊例证。 (三)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对平衡预算的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导致的赤字膨胀使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总统将控制赤字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杜鲁门曾在回忆录中说:“从1946年6月30日到1952年6月30日,我的政府有超过支出30亿美元的净收入。这在我看来是卓越的理财之道”。艾森豪威尔1955年2月19日在讨论减税建议时说,“那将意味着回

特朗普经济政策

浅析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北京时间11月9日下午,2016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当选第45任美国总统。随着特朗普的当选,其在未来4年的经济政策也引起各方的关注。 在此前的的民意调查中,众多的美国民众将经济议题作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经济议题上,两党的候选人特朗普和希拉里提出了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政策看法。特朗普的经济主张体现在对内全面减少赋税,对外征高关税消除贸易逆差,振兴美国制造业。特朗普的经济主张中包含有反对自由主义的原则,有很浓的贸易保护倾向。相反,希拉里在其对于经济议题的阐述中拥有相对自由的贸易主张,支持对科技的创新和新能源的开发,希望凭借此进行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的发展。 首先,特朗普在经济主张的最主要部分也同时也是最吸引美国选民的税收政策,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以下几点: 1.所有人减税。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他承诺“将减免中产阶级和其他多数美国人的税负”并透露将对很大一部分美国人实行“零税收”。在中产阶级日益减少的当下,特朗普的主张吸引了众多中产阶级的选票。按照特朗普的税改计划,现有的七档个人所得税税率将被压缩为三档,最高税率将从 39.6%下调至 25%。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为 25000 美元,夫妻所得税起征点为 50000 美元,从而意味着数百万家庭将免缴个人所得税。 2.简化税法,削减企业税。企业税税率要由 35%大幅削减至 15%,虽说从大公司到夫妻店都囊括,但此建议更多还是为了吸引企业回流美国。正如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美国大型企业广泛寻求税务倒置的行为时,特朗普表示,只要美国税收政策不改变,企业面对高税负必然出此下策,但如果他上台便要修改法律,让美国公司不能借着并购把公司总部搬到其他国家享受较低税率。 3.对回流的美国企业,其海外盈余将被课征一次性赋税。特朗普认为自己削砍美国企业所得税的计划将为美国政府带来一笔横财。税率调降后,将吸引移师海外的美国企业重新回到美国,促使美国企业将大量的海外盈余汇回国内。他将允许企业把海外资金带回美国,按 10%的税率一次性纳税,这将给美国财政带来新的收入。

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政策

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增长性”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试图用“补偿性”政策来最大限度地缓和经济周期波动,其结果尽管使战后几次经济衰退比较缓和,但在艾森豪威尔执政的8年中,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萨缪尔森将这个时期称之为“艾森豪威尔停滞”。 到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执政以后,为了克服“艾森豪威尔停滞”,加速经济增长,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在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赫勒、托宾、奥肯等人的帮助下,开始实行“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 “增长性”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不但要在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回升,即使在经济回升时期,只要实际产出水平低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也要通过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加速增长。伯恩斯曾把“增长性”政策总结如下:“这个学派的中心教义是:商业周期的阶段与健全的经济政策没有什么关系;政策应该是增长取向的而不是周期取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是否存在。当缺口存在时,应该使用财政赤字和货币工具来促进(经济)扩张;倘若在刺激过程中没有形成向上的较大通货膨胀压力,那么必须保证刺激足以填补缺口。”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有两种赤字必须加以区别:为了挽救经济衰退所造成的赤字是软弱的赤字;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积累的赤字是强有力的赤字。【注释】刘涤源、王平洲:《后凯恩斯主义》,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0页。【注尾】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预算既不应追求年度收支平衡,也不应要求周期性预算平衡,而要以充分就业下的预算平衡为目标。因此,必须抛弃以缓和经济波动为目标的间断的“补偿性”政策,而采用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连续的“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 赫勒认为,美国的力量在于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美国的软弱就在于不能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因而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因此,要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并缩小产出缺口,关键仍然是刺激总需求。具体地说,赫勒主张通过减税以扩大个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扩大政府部门的需求,这样才能缩小产出缺口,扩大就业,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经济实现较快增

美国二战后社会发展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摘要;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次,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关键词;美国经济二战后全球战略 1战后的美国经济 1.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1.1.1美国的经济发展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

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1.1.2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

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考点: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时期发展特点 原因 20世纪50— 60年代 持续发展,出现战后的繁 荣。 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战后广阔的国际市场;新 科技的推动;稳定的政局, 20世纪70年 代 经济地位下降,进入“滞胀” 时期 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 济受到严重打击。 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 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0世纪90年 代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 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要调整经济政策,防范经济危机;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 ①新经济时代②迅速繁荣时期③持续调整时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题中所述的发展时期,具体时间分别是:①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②迅速繁荣时期——20世纪50—60年代;③持续调整时期——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故选D。 例题2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答案:A 解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发展上升,但20世纪70年代出现危机,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下降,之后再缓慢回升,图示A反映了这一状况,故选A。 1.以下表格反映的是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20世纪70年代出现负增长和“滞涨”现象。 20世纪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 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苏联 2.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处于() A.持续发展时期 B.危机时期 C.调整时期 D.新经济时代 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政治经济实力大增 D.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4.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以下说法不相适应的是() A.要利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 B.要不断地调整经济政策 C.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发展的转型 D.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5-8-2 0:0中国财政·邹立文【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1990年前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也打破了“土地”、“消费”和“就业”等日本“神话”,经济进入衰退期。为此,1992-1997财年日本政府实施了价值约60万亿日元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以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加之移动电话和卡拉OK消费的推动,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好转迹象,实际GDP增长由1995财年的3%上升到了1996财年的4.4%。然而,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桥本内阁错误地估计形势、并急于出台了包括提高消费税税率等措施在内的“财政重建”政策,重创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实际GDP增长率1997财年为 -0.4%,而1998财年更为严峻,为-1.9%。1997年7月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日本一些重要金融机构的破产又严重挫伤了日本国民的信心。出口乏力、内需不足,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实际GDP曾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实施的经济政策 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日本政府(桥本内阁和小渊内阁)相应采取了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旨在尽快摆脱衰退,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主要政策措施有: (一)“综合经济方案” .“综合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4月24日草拟、并在同年6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一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含金量”超过16万亿日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合计达12万亿日元。该方案的三个政策目标是:通过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等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处理银行呆坏账。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扩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资7.7万亿日元用于环境、新能源、信息通讯、社会福利、城区再建、以及灾后重建等项目;另外,政府还放松住房信贷合作金库的贷款环境,促进私人住房投资增长。二是推动所谓的“私人融资便利”,促进私人部门采用新技术、管理方法等。三是减税,特别和持续性的所得税和地方居住税减免额将达4万亿日元。这样,每个独立纳税人将减少纳税29000日元,每个受赡养者将减少纳税14500日元。四是通过自由化、培育风险投资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500亿日元的“紧急就业发展项目”、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金融大爆炸”、促进土地和证券市场流通(2.3万亿日元)等措施,致力于建立一个富于弹性和创造性的经济结构。 (二)“紧急经济方案” .“紧急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11月16日决定、并在同年12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三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的项目投资额超过17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减税额,直接政策“含金量”达27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方案。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减税和低利率政策。财政政策方面,扩大公共投资、创造需求政策的“含金量”总计约17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是,扩大公共投资,1999财年公共投资额达44.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政策方面,减税总量超过9万亿日元。其中,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65%降至50%,公司所得税有效税率降为40%,同时,还出台了旨在鼓励购买住房的税收优惠措施。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在1998年11月和1999年2月两次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坚持维持零利率政策,以扩大货币供给,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三)“经济再生政策措施”。“经济再生政策措施”是在1999年11月11日起草的,政策所含投资约17万亿日元(加上婴幼保健项目,达18万亿日元)。其政策目的是,将日本现阶段政府部门主导经济的

美国财政政策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最佳答案、美国财政政策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美国的联邦政府财政政策主要由财政部起草,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也参与制定预算、税收和财政等政策。美国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的经验: 1、主要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每当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就实施减税政策,减税的手段包括降低税率和缩小税基(如提高起征点、增加免税额等)。里根执政的20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实施了大幅度减税措施;小布什执政以来,先后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提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10年内的减税总额高达15000亿美元。每当经济增长过快出现过热苗头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或减少财政赤字,政府就实施增税政策,增税的手段包括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如降低税收起征点、减少或取消免税额)。克林顿执政时期,为减少政府财政赤字,保证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曾将应纳税收入在14万美元以上的夫妻联合申报家庭(单身纳税人应税收入在11.5万美元以上)的边际税率从31%提高到36%,同时规定应税收入超过25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适用39.6%的最高边际税率。此外,为了支持某个产业发展,美国也会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美国政府通常不用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 2、严格依法管理财政预算。美国的联邦财政预算由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编制,报经国会批准。财政预算经国会批准后,财政部可根据经济情况进行微调,但是财政预算支出结构的任何调整都由国会决定,无权变更。 3、政府对发行国债持审慎态度。美国政府对发债很审慎,主要根据财政收支预期进行,每年三月份公布政府的发债情况。美国决定发债是自动形成的,经济好时政府就少发债;经济不好时政府就多发债。不管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如何,当政府财政紧张时,总统必然要求发债,国会只要求财政部为满足一定支出而融资,而不管采用什么手段。 4、财政政策长期发挥作用。在美国,不管是增税、减税还是调整预算收支的规模和结构,都要启动繁琐、严格的司法程序,必须经国会审批。因此,美国财政政策是长期的供给型政策。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内容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其综合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居高不下。本文将分别从二战后到60年代末、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这四个时期叙述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并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介绍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发展特点、经济干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 “二战”后,世界整体上得到了和平,和平与发展也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美国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经济实力迅猛增长,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全面的优势。 (一)、二战后到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到60年代末,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充分就业,危机发生时政府动用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手段减轻了危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

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同期,美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

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美国对日政策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是随着各种形势的发展及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影响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际形势的发展是美国调整对日政策的最直接和重要的原因,美、日的国内因素也是促使美国转变对日政策的重要原因。 1、冷战与美国对日政策主导思想的变化。 战后初期,美国在远东试图利用中国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在占领日本最初的2年中,基本上采取了严厉的改造政策,其目的是把日本改造成一个民主国家,使之不再成为美国和世界和平的威胁。冷战的发展却促成了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和转变。 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拉开了冷战序幕,“杜鲁门主义”的诞生则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国际形势的发展使美国更加关注和重视苏联影响的扩张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这种重视甚至达到恐惧的程度,“到1948年,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几乎已经牵涉到国际上的每一个问题”。中国、朝鲜、菲律宾、马来亚、越南等亚洲国家的革命形势对美国的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不得不对其远东战略进行调整了!随着中国内战的蔓延,特别是1947年后半期以后国民政府的败退,美国已不再看重这个即将被内战摧垮的国家的战略价值,日本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价值才凸显出来。 对日政策的调整涉及到对日媾和、美国占领军的撤离、美国在远东和日本的地位等许多问题。早在1946年2月,美国国务院就已正式开始考虑对日媾和及缔结和约问题,他们当时虽并不看好中国的形势,但对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还是充满期望的,蒋也在非常卖力地打内战。这样,美国对日政策重点还是彻底改造日本,国务院远东司在1946年底1947年初起草的对日和约草案(“博顿草案”)对日本的非军事化、战争赔偿以及战争清算问题仍做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到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促使美国政府考虑加快调整对日政策,国务院、陆军部和占领当局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对日政策的争论。 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各方辩论的深入而逐步完成的。各方在促进日本政治稳定和经济复兴,并使之成为一个对美友好的国家这一问题上应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争论最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1、缔约的时机问题;2、缔约后美军是否继续驻扎日本本土的问题;3、是否重新武装日本的问题。1947年9月后中共军队在战场上势如破竹,美国对中国的未来前景愈感悲观,于是便开始重视日本,并加快了政策调整步伐。1947年10月,三部协调委员会的SWNCC384号文件要求立即把民主改革转变为经济复兴,凯南领导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对日和约的PPS/10号文件,提出推迟媾和。1948年1月22日,白宫命令麦克阿瑟实施SWNCC384号文件,要求“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日本在合理生活水准基础上的自给自足……尽快采取与基本的占领政策一致的必要步骤,在和平和自给的基础上,初步复兴日本的经济”。1948年3月,德雷帕、凯南和麦克阿瑟举行了一次会谈,分别代表三个方面就美国对日政策发表了意见。他们之间的分歧,特别是麦克阿瑟与凯南和德雷帕之间的分歧较大。以凯南为首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张推迟缔结和约,把美国在日本本土的军事存在问题留待缔约后再另行讨论;确定最低限度的赔偿额;日本工业的非军事化严格限制在武器生产的范围内。而麦克阿瑟则认为,应尽早缔结对日和约,并在缔约后立即撤出驻日本本土的美军。军方则试图彻底和全面地修改对日政策,主张无限期推迟对日媾和,大幅度减轻赔偿,并允许日本重新进行有限的武装。 凯南在与麦克阿瑟会谈后起草了PPS28号文件,在参考陆军部和国务院的意见对其进行修改后以PPS/28/2号文件提交国务卿,并于6月2日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NSC13号文件提交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1948年10月7日,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其修改稿NSC13/2号文件,9日杜鲁门予以批准,并成为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最高文件。该文件对“和平条约”、“安全问题”、“政权控制”、“占领政策”等都做出了说明。关于缔约的时机,该文件表示:“鉴于有关国家对于条约性质和缔约程序有不同的看法以及由于苏联侵略性的共产主义扩张引起的严重的国际形势,美国不应该在此时急于缔结和约”。关于扶植日本经济复兴问题,它明确地提出:“扶植日本经济复兴应该成为将来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关于安全问题,它表示缔约后美国军队的去留视国际形势和日本国内形势发展而定。美国已不再把日本作为一个敌国进行改造,而是试图把它由敌人转变

宏观经济学两大政策的效果习题答案

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总结: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绘图说明)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注意,这是有条件的) 6.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收入作出反应 7.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在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二选择题 1.B 不妨考虑古典主义极端情形 2.C 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财政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形 3.A 财政政策非常有效的情形 4.A 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利率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5.D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6.C 挤出效应发生机制 7.D 收入水平的决定 8.B 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9.B 平衡预算乘数,乘数论 10.B e↑ ,i↑,y↑,t↑,g不变,所以BS=t-g ↑ 11. C 12.C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 封闭体系的IS-LM 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分别了解了IS 曲线和LM 曲线之后,只要将两条线放在同一个坐标轴内,就可以得到IS-LM 模型。该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凯恩斯理论的出发点是有效需求原理,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三个心理规律,涉及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报酬,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四个变量。从而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凯恩斯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IS-LM 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创始人汉森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也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该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LM 模型而展开的。所以,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 第一节 IS-LM 模型 一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只有在IS 曲线上的利率与收入组合才能使产品市场均衡,只有在LM 曲线上的利率和收入组合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因而能够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只能产生于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上。如下图的E 点。相应E 点的坐标(* *,i Y )就是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可以用代数方式求解出(* *,i Y )。在不涉及进出口的三部门经济封闭体系中,若不考虑TR ,tY T =,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也就是下列两个联立方程的解。 IS 曲线方程是:Y d t c d G I C i )1(100---++=;LM 曲线方程是:P M h Y h k i S 1-= 消去i 即可得Y d t c d G I C )1(100---++P M h Y h k S 1-=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

美国经济发展史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 展?(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许多近代资本主义必有的特点还没有具备。商人以及一些大资本家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成员,通常被称为大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一阶段也还没有最后形成。在资产阶级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相联系的商业资产阶级,工人还没有形成为近代的产业无产阶级。

美国对日政策演变:从“九一八”到珍珠港

美国对日政策演变:从“九一八”到珍珠港 摘要:从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到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这十年间是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时期。开始时美国因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上孤立主义盛行对日本的扩张采取了妥协绥靖的政策。但随着日本侵略的逐步扩大美国开始转变对日政策,从绥靖到遏制,最后采取强硬的制裁。而此时的日本已在扩张的道路上难以回头直至铤而走险与美国开战。这十年间美国与日本关系的演变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这十年间的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做一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深受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对外扩张转嫁国内危机。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美国苦于国内经济危机并且不愿意与日本发生武力冲突最终导致了以牺牲中国为基础的“不承认主义”的出台。罗斯福上台后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美国国内实施“新政”并且深受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掣肘也对日本采取了绥靖政策。虽然罗斯福本人不对日本存有幻想但为了在国内推行“新政”争取连任也向孤立主义势力让步。在罗斯福的第一任期对日本的政策甚至比“不承认主义”还要倒退。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在华利益进一步受到损害。美国对日政策也开始有了转变,1937年10月,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了“防疫演说”,对日本表示谴责。但依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在之后的“帕奈号”事件,美国也接受了日本的所谓道歉。但是之后不久美国宣布对日实施“道义禁运”,显示了美国对日政策开始转向强硬。1940年,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美国对此做出了更加强硬的反应,但对与日本开战美国还是在尽量避免以争取时间。1941年,日本加快了南进的步伐。美国对日政策也从警告、威胁、禁运,上升到了全面的经济制裁。但此时美国仍希望以牺牲中国的权益为代价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来达到避免美日战争的目的。然而日本已在侵略的道路上走的太远并且美日分歧巨大难以达成和解,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日本为了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于1941年12月7日发动了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军事行动,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文力求对这一复杂的过程做一简单的梳理以加深对这一历史时期美国对日政策演变的认识。 一、“九一八”事变前的美日关系 日俄战争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由盟友变成了竞争对手,俄国这一美日共同的对手在远东的势力被削弱后美日矛盾就表面化了。实际上美国与日本走向战争的根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分别把门户开放政策和大陆政策作为对华政策时,就已不可避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远东大肆扩张攫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权益并通 过战后的巴黎和会达到了合法占有的目的。日本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因此,美国急需通过切实的措施以达到遏制日本的目的。而此时由于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因此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还没有确立。为此美国积极活动并促成了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会议上美国通过向英国催还战债、同意与英国达成限制海军军备协定等方式向英国施压最终促成了由美、英、法、日四国签约通过的《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削弱了日本。随后又通过由美、英、日、法、意签约通过的《五国海军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条约中将日本海军力量降为二流地位,而美国则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力量对等的地位。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在亚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