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艺术心理学作品分析

艺术心理学作品分析

艺术心理学作品分析
艺术心理学作品分析

“艺术心理学”

结课作业

学号:1612811675

姓名:赵青

班级: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贾会敏

成绩:

作品:

摘要:《渔庄秋霁图》是元代四家之一倪瓒的成熟期代表作之一,倪瓒的画作大多空寂疏静,视觉上的空疏平旷以及心灵上的高逸淡雅使得他开启了一个山水画史的新篇章。而这幅画则是他画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摹写,而是通过艺术主体的视知觉加工创造出来的。本文就《渔庄秋霁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分析本画风格形成心理学因素,以及从视知觉的角度分析本作品。

关键词:渔庄秋霁图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意境山水画

中国的山水画充分地体现了心与物的统一,把画家的内在情感同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结合在一起,把中国的壮美河山同画家自我的感知觉统一于纸张的尺寸之间。人们对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大多停留在对笔墨和技法的研究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主要就是通过笔墨和技法的变化来达到画家所要追求的形式。对构图研究得较为系统巧深入的当属西方的绘画,他们十分注重构图形式对绘画表现的影响。在当代艺术融会赏通的今天,圈式也是决定绘画风格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倪瑜绘画艺术风格的独特和鲜明的个性,就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新的山水画构图形式——"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

倪瓒晩期的山水画,大约时间是1355年至1347年病逝之间,可说这个时期是他绘画风格成形的顶峰时期。倪攒在这段时间里,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流浪生活,也正是这二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铸就了他在元代山水画历史中举足径重的地位。受生活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影响,妻子在和他漂泊的途中去世过后,他孤身-人又走上逃亡生活。孤身一人的寂寞、内也痛苦的经历都使他感到无助和空虚。他变得无牵无挂,开始在绘画中倾注情感,宣泄情绪。生活的急剧变化,带来了倪殘必理的巨大变化,由富裕到困顿,由舒适到苦痛,由忧伤到悲枪。逸样的巨大反差,使得倪靖经受了过去未曾经历的体验,用现代也理学的术语说就是"缺失性体验"。送造成他独特的感知、认知的方式,才有了后期山水画平淡萧疏、空灵高逸的构图形式感受。《渔庄秋雰图》是倪琐绘画风格成熟期最典型的作品。画卷上所描绘是乂湖流域的山水印象。构图形式是成熟期典型的"一河两岸H段式",远山中水近树,萧疏空寂,淡泊宁静。近景之中,石坡上枯树数株,枝叶稀疏,高矮错落,呈现枯寒静默之感;中景仍然是大片的留白,江水之中不着一物,但仍能感觉到空旷宁静的江水,若有若无:“远景之上,山巧平缓的展开,连绵起伏,给人一种悠然闲静的必理感受,画的右方小楷题诗江风雨歇,笔巧晚生凉。巧椿未埋没,悲歌何慨慷……”

“一河两岸"的构图形式形成于倪瓒弃家漂泊之后,生活上的急剧变化,定然会带来也理上的巨大落差。这样的也理落差造就了倪瓒特有的感知、体认方式,使得在他的世界中,连绵的远山,空无一物的湖水、近岸坚硬的石块,都种新的感知形式出现在他的眼中。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到:"形状不仅是由那些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中发展而来的最新经验。"倪瑜总是用水平的线去描绘远山,用淡墨去勾勒山石的轮廓。那是因为送种水平的线条组成的形式,最能表达他投入大自然获得的安宁、平静的内也。对生活的不平,对自身价值的不能实现,这样的情感,都在轮廓分明的山石中,找到了合适的形式。所以说,在倪瓒的构图中,远山和坡石结构安排的差异正是知觉式样的差异。这与其说是倪瓒在长期对太湖山水的观察中作出的简单概括,倒不如说是他的也理知觉找到了"力"的结构表达。

画家对山水的知觉是在对刺激物中结构特征发现的捕捉。倪瓒山水画中对远

山、巧树、石坡的选择,是最能够体现他情绪和也理的"力"的结构。这样的山水、林、石和诗、书完美的结合,再加上倪谢内在情感和作品所表达的生命力,所有的一些都构成了倪瓒绘画艺术形式的异质同构。所有元素的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式塔。

倪瓒画中的空白,不只是空空如也,"不着一笔、不染一墨",而在近景和远景的墨色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墨色的"黑"与纸的"白"形成的"黑白对比"。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并非"没有",而是一种"计白当黑"的法则。"知白当黑"是从老子"知白守黑"衍生而来的,是"知白守黑"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意思就是"黑"是笔画描绘的地方,而"白"则是笔画之间的空白。倪靖绘画中的空白,单纯的从视觉的角度看,它就是"图一底"关系中的底,是画面的背景,是为了突出石坡岸上的树,有了空白,才更显出近岸树木的寓大伟岸。但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表现来看,这里的空白又是"图",空白是一幅作品中构成一个格式塔、一个完美艺术空间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倪瑶的空白代表的是他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无限延伸,是倪壞把自我情感融入天地万物之间的也灵的宇宙化。这时的"空白"是天、是地、是倪瑶精神的外化。他的绘画的简练、平淡的风格开创了文人画的新格局,形成他自身鲜明的绘画风格特点。

格式塔也理学派认为,人在观察自然物象时,这些物象通过视觉进入人的大脑后,经过知觉的组织加工之后反应具体的形态,就是自然物象在人脑中的整体印象,并非是各个组成元素的集合。阿恩海姆格式塔也理学研究的就是"形"。他曾在他的著作中专口阐述"形"的重要化认为格式塔也理学就是研究"形"的。在格式塔也理学中的"形"指的是经过知觉活动的组织而形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意思就是:任何"形"都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而是知觉进行了巧极的组织和建构的结果。"形"的类型不一样,知觉的反应效果也不相同。

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是通过"留白"来营造一种"虚实相生"的绘画意境。"虚实"关系则是通过作品上物象的疏与密、繁与简、聚与散,笔墨的浓与淡等对比关系来表现的。山水画中白是为"虚"。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表现形式 的一种重要的运用。中国山水画运用空白的布局来表现空间的深远,从而使整个画面达到一种空间的平衡。

在《渔庄秋霁图》中他传达出了"平淡"、"空寂"、"幽深"的绘画风格。画面的空白是倪瑣内也情感的寄巧,是倪攒自由精神的栖身之地。此处的空白蕴含着无限的宇宙精神,让观者在无限的联想中体会他的艺术精神。倪瓒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将无限的联想放置于有限的空间,让观者用想象去填补,形成了他独特的空灵意境。

参考文献: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M],张维波、周彦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德]库尔特.考夫卡著.格式塔必理学原理(上、下)[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杜哲森.元代绘画史的.北京:人民美术出版化2000.

艺术心理学论文

色彩与心理----色彩对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张萌萌(200830909009) 08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2010年6月 摘要: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也正是色彩与色彩有这么密切的联系,色彩与心理的关系已经被很多行业重视并运用起来,比如服装业中每年衣服的流行色就和色彩心理有关;还有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彩排在首位,色彩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有色彩变化搭配的食物容易增进食欲,而单调或者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则使人倒足了胃口;设计色彩与消费心理等等,在本文中我要讲的是和我专业有关系的色彩对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具体从色彩对空间设计影响和色彩对不同人群房间设计的影响两方面来论述。 关键字:色彩心理室内设计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注释1)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刘勰在《文心雕龙》(注释2)中曾说:“物色之动,心也摇焉。”它道出了色彩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作用于我们的行动。其实,对色彩的认知和把握,包豪斯(注释3)的色彩教学中也十分强调对色彩的科学分析与心理体验相结合。康定斯基、克利、伊顿(注释4)等人把色彩理性化、抽象化,然后再通过处理色彩几何形去把握对色彩的心理和情感体验。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运用过程是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所谓理性色彩,就是借助人所独具的判断、推理、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将从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的纷繁复杂的色彩印象予以规律性的揭示,从而形成色彩的理论和法则,并运用于色彩实践。于是乎色彩与心理的关系走进了室内的装潢设计之中。具体表现有以下来两个方面: 一、色彩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1、色彩可以规划空间 以色彩来划分室内不同的功能区域既省时省力、经济快捷又效果明显。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各区域的色调一定要和室内整体的空间色彩,也就是主色调相协调。另外,应发挥不同色彩的情感倾向,辅助室内功能更好地实施。比如,在餐饮区域的用色中,黑色或纯度太低的颜色都是不恰当的选择,因为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而过于混浊的色彩会给人以不洁净的感觉。故餐室的色彩应以暖色为主,黄色系中的橘黄、乳黄最能增加食欲,其次是柠檬黄;而学习和办公的区域要求人们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因此,不应采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过于跳跃的色彩,而应以明度和纯度较低的柔和舒缓的色彩为主,比如选用灰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等纯度较低的或者偏冷调的色彩;卧室是家庭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场所,其色调选择以私密和安静为前提,艳丽明亮的色彩使人觉得兴奋,不利于休息,因

实用心理学(作业题答案)

实用心理学(第八章完) 一、单项选择题 1.【42998】人本主义观点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和自我实现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 的)。 2.【3411】个案研究的主要缺点是(缺乏可靠的一般性理论)。 3.【3412】心理实验中,哪个变量不是实验者控制的(因变量)。 4.【3403】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是(荣格)。 5.【3401】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环境的作用)。 6.【3398】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7.【3419】奥尔波特人格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书信分析)。 8.【341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如果把人格当作一座冰山,则占体积最大的是(本我)。 9.【3430】与古希腊四种气质类型说相应的人格理论是(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10.【3420】卡特尔研究人格结构采用的方法是(分类学)。 11.【100422】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理论中,与大五人格理论中共通的维度有(外向性)。 12.【85028】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 己的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这属于(社会互动理论)理论。 13.【6095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14.【1004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这叫做负性效应)。 15.【3437】研究发现,美国人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这 反映(文化规范)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 16.【102599】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L·Ross 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 17.【34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某类物体的一个典型或理想的范例叫做原型)。 18.【3452】(自我图式)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 念。 19.【3487】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社会交换和社会 影响)。 20.【100423】当一个足球队的球迷因为自己的球队输球而聚集在一起闹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做出自己平时想都不 敢想的事情,比如烧汽车、砸商店,这属于(去个体化)心理学现象。 21.【99304】当他人存在时,人们工作得更加勤快,请问这反应了(社会促进)心理学现象。 22.【3481】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23.【3511】下列属于反社会行为的是(当街聚众斗殴)。 24.【99305】下列有关侵犯行为影响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 的控制,即"去抑制")。 25.【3540】下列不属于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的是(是否具有人格魅力)。 26.【61878】下列属于遗传构建环境观点中唤起型构建方式的是(内向的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较少,这强化了 其安静、内向的性格特征)。 27.【3532】Bandura的假人实验说明(儿童的侵犯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后学会)。 28.【350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29.【3542】社会生物学认为利他行为是由于(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30.【357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高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 31.【61864】下列体现了角色扮演对改变人们某些顽固态度的作用因素是(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32.【3584】如果人们重视自己所属的团体,它就是一个可信度极高的信息来源,这个团体就是(参照群体)。 33.【61882】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了主 要作用的因素是(自我)。 34.【3602】Sternberg认为,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的爱情,如一见钟情,属于(愚蠢式爱情)。 35.【3595】在成人依恋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类型是(安全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2001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B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布伦塔诺 B.弗洛伊德 C.亚里斯多得 D.冯特 3.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C ) A.华生 B.瓦龙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4.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 C ) A.霍尔 B.孟德尔 C.高尔顿 D.彪勒 5.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 A ) A.领会 B.实践 C.知识经验 D.技能 6.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教育孩子。这是利用儿童的( C )恐惧。 A.本能 B.怕生 C.预测 D.经验 7.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A) 8.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 )

A.家庭教育方式 B.家庭收入情况 C.家庭居住环境 D.家庭文化背景 9.在下列时间单位中,小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 A ) A.一小时 B.一周 C.一天 D.一个月 10.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B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1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B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12.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 ) A.理解 B.机械 C.内隐 D.无意 1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C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4.在历史上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是由( C )率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 A.吉尔福特 B.韦克斯勒 C.特曼 D.比纳 15.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斯普兰格 16.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D )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下面是设计心理学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产品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满足生理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设计理念也从以机器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宗旨,因此,设计心理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的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国外,设计师已经从设计的各个角度出发,为设计心理学编写了一些基本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赫伯特A西蒙在《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提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机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在国内,江南大学教授李彬彬是我国最早进行设计心理学研究的

学者之一,在她XX年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在工业设计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遵循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设计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以此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很多学者认为,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所有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导设计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他们的消费心理。同时,研究设计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并使这些分析结果为设计服务,使设计能更好地反映和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 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无定论,但可归纳出设计心理学的4个基本特征:①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②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③设计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更好地遵循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产品的真实需求度;④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可提升设计师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描述、预测和理解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洞察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心理学论文

人格形成研究 中文摘要 一个人的魅力最基本的构成就是他的外表和人格,长得好看的人,大家都喜欢,可哪里会有那么多美女帅哥,大多数人还是长相普通。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如果一个人长的那么丑还有那么多的朋友,那只能是人格魅力了。我们可能没有美丽的外表,可我们可以拥有人格魅力。本文主要论述人格的形成和培养。 关键词:人格的定义影响因素培养健全人格 绪论 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健康程度和发展水平。心理作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为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素质越高、越优化,心理潜能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展,从而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成功人生的取得提供更大的可能。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力只起小部分作用,还有一大部分取决于你的人格魅力,所以培养健康的人格,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人格?又如何培养健康的人格呢?这是本文主要论述的中心点。 第一章人格的定义 人格,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人格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的定义有很多,黄希庭在综合各家定义的基础上认为,人格就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说到人格,大家肯定会想到“个性”这个词。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 ”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人格,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如果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性、独特性的整体特征,那么个性这个术语可以作为人格的同义词来使用,但是个性和人格是有区别的。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1)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从差别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仅表达人格的独特性,但人格还有整体性等特点。(2)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人自然也有个性。但人格只是对人而言的,对其他事物和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人格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人是由某些其他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复杂的交织而成的,其中既有人格所独有的,也有与他人相似的或共同的。人格这个概念比个性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简而言之,个性主要指个体差异性,与供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性格(或品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尚。它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性格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方面、意志方面、情绪方面、理智方面。 第二章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心理学家已达成共识: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生物遗传、自我调控和客观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自然物理、学校教育等因素。概括起来,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大概有六个: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以及自我调控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学家艾森克经研究得出人格的三种基本特质(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保持相当的稳定性,此外,双生子研究也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表现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比如,天生的盲人不能成为画家,生来聋哑的人不能成为歌唱家。 (2)社会文化因素: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体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9人力01090316潘宇辰依据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求,依据科学分工的要求和本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它要涉及但不专门去研究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如社会结构、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动力等现象;它也要涉及但并不专门去探讨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生理机制及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它所要研究的是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一)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 孙文本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曾系统的介绍过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初为止国外九种关于社会学的定义,即社会学研究:(1)社会现象;(2)社会形式;(3)社会组织;(4)人类文化;(5)社会进步;(6)社会关系;(7)社会过程;(8)社会现象间的关系;(9)社会行为的科学。而有的美国社会学家统计了1951-1971年20年间由美国出版的16种社会学教科书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八种提法:即(1)社会活动;(2)社会关系;(3)群体结构;(4)社会行为;(5)社会生活;(6)社会过程;(7)社会现象;(8)社会中的人。国外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心理学家(如F.奥尔波特)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学家(如埃尔伍德,G.麦考等)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 这众多的定义主要分属三大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

浅析艺术设计心理学论文

浅析艺术设计心理学论文 《基于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色彩是颜色混合总称,不同颜色之间相互搭配能够在人们心中产生不同的效果,色彩的变化在影响着人们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会产生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色彩心理学是一 种对客观世界的展现,人们常常通过色彩心理学去感受艺术,色彩与形状、明暗、机理等 艺术元素之间对比,能够凸显出色彩的艺术性。为了提升色彩欣赏与艺术修养,需要通过 对色彩的运用进行艺术设计,使抽象与具体结合。因此本文对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进行 研究。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艺术设计;研究 前言:人们对色彩的感知首先通过视觉,然后在心理产生对不同颜色的心理暗示,"红、橙、黄"是暖色心理,"蓝、绿、灰"是冷色心理,暖色能够让人产生激动、兴奋的感觉,冷色让人产生平静、消沉的感觉。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根据人们的色彩心理表现结合 色彩心理学,设计出符合心理需求的产品。 1.艺术设计色彩对比 1.1色相对比 不同颜色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色彩呈现上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色相。色相对比所 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包含原色对比、间色对比、邻近色对比、类似色对比、补色对比。例 如将两个图案相同的橙色花分别放在红色、黄色背景中,对两个背景中的图案颜色进行观察,发现红色背景中的橙色花偏黄,而黄色背景中的橙色花偏红。造成这样视觉颜色差异 的主要原因是,红色和黄色按照比例进行调和,最终得到的综合颜色就是橙色;而在统一 背景颜色中,具有相同颜色成分被调和,而相异部分被凸显,效果颜色增强。在自然界中 我们总会看见绿色叶子、紫色花,绿色、紫色、橙色都是不同颜色想混合而成的间色,这 些间色在色相的对比上比较柔和,且间色之间对比比较活泼,具有天然美的视觉色彩效果。临近色的对比是指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之间对比,这些颜色的色谱临近,区别较小, 色相较近,对比范畴比较小。在红与橙的对比中,红色中带有橙的因素,橙色中带有红的 因素,这些颜色相互渗透,但是在颜色对比上的对立性依然很强,具有统一性[1]。 1.2明度对比 色彩的明度对比是指,由于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在实际的艺术设计中,可以 通过色彩中包含白色或者黑色的多少或者色彩本身纯色的明度,来进行明度的判断。纯色 颜色的明度不同,例如柠檬黄的明度最大,紫色的明度最小。将两个颜色相同的灰色布置 于黑色和白色的背景中,发现在黑色背景中,灰色给人的视觉感觉更加明亮,而在白色背 景中却给人一种较暗的颜色对比。由此可见,不同明度中的相同颜色呈现有所不同,不同 的配色结果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对比,例如明度比较大的颜色会给人一种不安感。将色彩的

医学心理学作业

医学心理学作业 一.什么是医学模式?当今社会医学模式是什么?如何理解?答:医学模式是一种关于医学整体的概念模式,它是指人们的医学观和医学思维方式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结构,是人们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根本观点和总看法,也是各个历史时期具体医疗活动和医学研究活动的总指导原则。当今的医学模式是: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学习临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医疗习惯,锻炼临床思维能力,还要学习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内容,学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注重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医疗过程最终得以顺利进行。 二.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试述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答: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智力正常。这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

人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我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7.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

舞蹈心理学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4篇)

舞蹈心理学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4篇)舞蹈心理学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4篇) 第1篇: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心理学组构 二度创作对于舞蹈表演来说是不可忽略的必要环节,创作是舞蹈作品的根本属性,而二度创作则是舞蹈的生命载体。本文所讲的二度创作,是指在舞蹈艺术中,舞蹈演员在出色地完成编导制定的舞蹈动作和技术技巧之后,在不改变编导创作主调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运用积累的经验、情感和表现力为剧中人物注入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内容和情节和谐统一,达到完善作品的目的。当舞蹈演员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后,会对提前构思的肢体动作做出微调,修改或者补充,直至角色升华,至此,便完成了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整个过程。 一、何为舞蹈心理学,为何研究舞蹈心理 舞蹈心理学是研究舞蹈活动过程(包括创作,欣赏和教学过程等)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舞蹈心理学必须以人为物质支撑,来平衡心理学和美学之间的关系,它既是艺术学和舞蹈学的一个门类,又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舞蹈心理学既可以从舞蹈艺术与舞蹈教育的环节来建构它的学科体系,也可以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来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艺术作品包含着人们的心理与精神生活的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禁锢在狭小圈子里的被遏制的某种欲望,是艺术在当代社会里比较显性的特征,舞蹈艺术亦是如此。这类需要和欲望的距离是心理距离的内涵和根源,人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里,人还生活在理想和未来里,艺术无法集中或批量地密集化生产,需要通过客体单位拉近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这就需要从想象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距离产生的心理机制的问题,明白了这个问题,对舞蹈表演与再创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舞蹈编导、舞蹈演员、以及舞蹈观众而言,都涉及舞蹈的心理问题,本文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 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①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极其规律 这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获得知识的影响因素,如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评价、课堂管理及学习策略) (2)学科性质不同 普通心理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心理学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3)侧重点不同 普通心理学侧重一般人,教育心理学侧重特殊的学生群体。 联系: 最大的联系都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普通心理学侧重一般规律,教育心理学侧重教学活动。 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发展心理学按年龄阶段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年龄特征; 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对象研究。 联系:都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是相互交错,互为补充的。 教育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学校管理过程中员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及领导心理等。这里的对象包括领导者、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是学校系统中的所有人。而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前者对象广,后者对象窄。管理心理学强调行为效率,而教育心理学强调学业效率。

联系:研究过程的某些内容是交叉的,如教育心理学也研究课堂教学管理,这是保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落实的第一步。 代表性著作和著名的心理学家, 1879年冯特,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 年〈教育心理学〉,1868年,俄罗斯乌伸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记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 记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社会性、社会性认知、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人格、认知方式 关于如何解答案例题举例。 例如:请你利用所学过的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做法。 李小辉怎么了? 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 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 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 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诊断: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 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设计心理学论文

从设计心理学看设计分析及解决

摘要 随着设计向纵向发展,设计师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唐纳德诺说心理学是‘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以及反馈产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其实是一种沟通,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使用者并与之沟通。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以人为本、色彩、绿色设计 一、设计的概念与作用 设计是一种学问,是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不仅要求获得商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型设计理论学科。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可以由设计调整的因素。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师们就意识到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性,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去沟通去协调,例如通过消费者意见反馈消费者信息,以达到设计物与使用者的协调,从而来设计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唐纳德诺曼的《设计心理学》向海边弥漫雾气中的灯塔,给人一股温暖和信息的力量。其并不是在讨论某一问题和某一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在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一种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物发展的本源。 设计是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有种让产品更美的崇高使命感,然而更多的产品脱离现实和用户,设计师的任务是用设计引导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而不是表达自己的理念。然而还有一种极端,就是为了易用性、科技的局限性而牺牲的绝大部分审美。例如诺基亚和苹果的例子,手机屏幕诺基亚坚持了多久?难道是诺基亚的技术不行吗?当然不是,那又为什吗是苹果先推出retina显示屏那?因为诺

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 引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定义: 中国彭聃龄: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国菲利普·津巴多:心理过程(内)间接推知和行为(外)直接探知 心理学研究对象: 一心里的生理基础:脑机制 大脑皮层分区: 枕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感觉)额叶(行为、性格、运动) 神经活动规律:亚属前扣带皮层:勇气 神经传递及递质:乙酰胆碱(失眠)多巴胺(爱情)左甲肾上腺素(兴奋) 大脑单侧化或特异化(斯佩里的“裂脑人”) 左:言语、逻辑、数学、书写 右:情绪、空间、识别、艺术 大脑的可塑性和修复性 二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个体心理(抽象为一个人)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自我意识、倾向性、特征 群体心理(大于等于2) 三心理与行为 从外在行为推知内在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法则。 四心理与环境的交互关系 第1章社会心理学总论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的定义:对社会概念的概括,人数现实或心理上至少存在2人以上,人与人关系相互影响并形成社会关系,受人类也已的文化所影响。 旁观者效应,爱情,从众,攻击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边缘学科,双重科学性质,兼属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个体心理分析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藏的、存在的影响,代表人物:奥尔波特。 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用社会学的方法关注各阶级和社会团体的心理、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流行等,代表人物:艾尔乌德。 文化心理学取向: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心理的异同,进行跨文化心理对比。 社会生物学取向:主要以进化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为主。 建构论取向:强调人类的主观建构,不强调客观标准。 问题及本土取向:在大陆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心态问题,立足于中国人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 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五因素 他人的特点和行为,我们的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生态和社会意义上的环境因素,社会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我们的生物遗传因素。 当代社会心理学:个体群体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试验、相关、跨文化 第2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生物理论 生理因素:染色体,激素水平,大脑生理机制或产生变异; 英国本能心理学家:麦独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主要从内在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和外在文化理想,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来解释理解; 人格性格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即关于社会化过程的观点,恋母情节(俄狄浦斯情节),恋父情节(俄勒克情节) 本能理论:早期氛围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晚期修正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关于群体心理的认识:认为情绪性的“力比多”性质的联系系统构成了群体联系的本质。 动物行为中的证据 代表人物:海因罗特发现,劳伦兹命名 主要证据:初生的动物对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的依赖的“刻板效应”,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上表现为发展关键期

艺术心理学 第六章 艺术创作的主要心理过程

第六章艺术创作得主要心理过程 艺术创作得心理过程,主要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得心理活动过程。 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都就是在认识过程得基础上产生得,反过来又促进认识过程得发展、三者彼此制约又互相促进,就是人得统一得心理活动过程得三个不同方面。艺术创作得心理活动中,也毫不例外地显现出这三者交互作用得实现过程。 第一节艺术知觉?艺术知觉基于一般知觉。但就是作为一种特殊得心理活动,艺术知觉又有着自己得特殊性。艺术知觉产生于情感,也表现于情感.因而,具有情感特征得艺术知觉便有了自己得独特性。 一、唤情结构?同一般得知觉一样,艺术知觉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艺术对象得。但它所把握得就是一个特殊得整体——包含着与某种情感相关得众多因素得整体,我们将之称为唤情结构。这一结构在组织过程中便就是伴随着某种情感或者干脆就就是按照某种情感得需要而组织起来得。唤情结构体现着艺术知觉得整体性.对于这种结构得知觉组织,便构成了对于艺术形式得整体把握.?唤情结构有两种基本形态,一就是静态得,一就是动态得. 1。静态唤情结构. 艺术心理学认为,色彩、线条、块面、声音等因素与人得某种情绪、情感密切关联在一起,或者它们就就是艺术家某种情绪与情感得外观,故有人称之为感情得材料.包含一定情感与情绪得形式因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就有了静态得唤情结构. 2.动态唤情结构.?有机体得情绪或情感往往关联着明显得躯体变化,我们将之称为表情动作.?以表情动作为核心得动态因素依据一定得方式组合起来,就就是动态得唤情结构。它实现于动态,但却未必就是一个历时得动态过程.例如:雕塑就就是十分典型得以动态结构为其形式依据得艺术.但它表现得不就是一个动作过程,而只就是一个动作得最佳点--雕塑家们称之为动作得“黄金点”。绘画、摄影要捕捉得也就是这么一个“黄金点” 3。两种唤情结构互相依存,共同组成了艺术对象得复杂整体.?前面我们分别讨论了构成艺术整体得静态唤情结构与动态唤情结构。前者就是可以独立地构成艺术形式得,即人们通常所谓得“形式艺术”、“装饰艺术”等。后者则需依前者而存在,无法直接构成艺术形式。 对于大多数艺术对象来说,两种唤情结构常常就是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艺术对象得复杂 2.艺术知觉得 1.艺术知觉得选择性? 整体。?二、知觉对唤情结构得捕捉? 造型 三、艺术知觉中得情感变形?心理学实验表明:感官脱离事物得那一瞬间,该事物在

心理学论文题目汇总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军队技术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现状研究 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小学生成功发展能力结构的研究 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发展特点及关系的研究 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比较研究 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 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教育技术的探索 大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分校、合校教育模式对澳门中学生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 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 城市幼儿园幼儿的焦虑问题及辅导策略研究 现代中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因素分析及其培养 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调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 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多校区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 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 书写训练对于帮助克服考试粗心现象的实验研究 青少年学生公正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 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 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情绪归因的特点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研究 多元智能的多元测评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观的影响 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博士) 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职校生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实验研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 提高中专学生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也谈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关于教学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对教学的技术与艺术的性质的认识

也谈“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 —关于教学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对教学的技术与艺术的性质的认识 庄悦君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汕头515041)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182-02 摘要教学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贡献十分突出。本文从对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历程梳理出发,进而讨论在教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出现的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的性质问题,并对技艺交互的认识取向进行分析,旨在对教学这一复杂活动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对教学心理学研究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心理学技术艺术 On"All Art of Teaching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Un-derstanding of the Skill and Art Properties of Teach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sychology//ZhuangYuejunAbstractAsanemergingdiscipline,TeachingPsychologymadeaveryprominentcontributiontoboththetheoryofteachingaswellasthepracticeresearch.ThispaperstartsfromthecombingofthedevelopmentprocessofTeachingPsychology,thendis-cussesteachingappearsintheresearchofTeachingPsychologyisaskilloranart,andanalysistheunderstandingorientationoftheinteractionofskillandart,aimstohaveamore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ncomplexactivitiesliketeaching,thendosomepreliminarythinkingonTeachingPsychologyresearch. Key wordsTeachingPsychology;skill;art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将“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作为教学的一种境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传授的技艺,作为传授者的教师,如何完成一次有效教学,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完成一次成功的学习呢?这样的问题人们一直追问了几千年。人类认知之谜只要一天不被解读,人类学习活动的发生机制就不能完全解密,我们对于教与学的活动的探索就一天不会停止。正基于此,人类对于教学这一活动的认识日趋深入化和多元化。心理学作为人类研究自身认识的一门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出现为人类的教育活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更是为我们的学习和教授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文将以教学心理学这一新学科为出发点,来重新思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这一句话的现代意义。 1关于“教学心理学”的前世与今生 教学心理学最初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了解和揭示个体从不知到知,从低能力水平向高能力水平的认知转化过程,以及促进这一转化的条件,以认知心理学和现代学习论的观点与方法为基础探讨学与教的基本问题。”①教学心理学化身于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虽然已有百年的历史,但是教学心理学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和分支学科名称正式提出却仅有四十多年,以1969年加涅等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中首次提出“教学心理学”这一概念为标志。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教学心理学还是心理科学中一门处于形成之中的新兴学科,对于教学心理学的认识也是丰富多彩的。② 关于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思想的源流,早在古代的《学记》一书中就含有丰富的教学心理思想。现代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则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较早是将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教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引入国内,而后逐渐形成对教学心理学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一种倾向是介绍国外的理论观点,把教学心理学引入教育心理学教材之中;另一种倾向是教学心理的实证研究。国内心理学者对教学心理学作出比较明确界定是以张大均主编的《教学心理学》一书为标志,书中认为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学校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从教学心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的讨论 教学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艺术,这是对于教学活动的性质定位,争议很大。比如持教学是技术观点的人认为,教学活动本身以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师生只要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才能就能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持教学是艺术观点的人则认为,教学的对象存在复杂性与不稳定性,以千变万化的人为活动对象,对其施加影响不能以纯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需要灵感、直觉和创造性,需要形式多样的乐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所以教学必须具有艺术性。随着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教育心理学者,特别是教学心理学者们通过已有的对人类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研究,试图解读人类学习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差异性与共性。通过对比诸如理解教材的内容、学习音乐、推理几何定理、解决数理化问题等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且分析在这些实践中学习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从学习所需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的认知特点入手来研究这些差别,并且通过分析找出教学的结构单元和顺序,使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加得法,更加容易。教学心理学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学习心理这一维度出发,希望实现“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的境界。 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为教育注入了新的因子,将先期的一些教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卢梭、裴斯泰洛齐为代表,反对机械的记忆,或用惩罚来引发动机等,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要与动手训练结合起来。所有这些教育革新者,已经看到了教育学者们对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风格的认识,由此对教育作出了反思。其中赫尔巴特在提出“观念统觉团”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五段教学法”,教 作者简介:庄悦君(1983-),女,广东汕头人,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教育心理18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