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述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依据。社会主义法制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而产生的,是人民民主的产物和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只有掌握了国家政权,争得了明主,实现了当家作主这一民主事实后,才能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制定为法律,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法制。没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事实,社会主义法制就不能建立,民主的法制化、制度化也无从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把民主与法制提高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民主与法制建设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邓小平全面总

结建国以来正反两面的教训,深刻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指出民主与法制和社会主义是须臾不可分的,高度民主,完备法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内容和发展变化。近代意义上的法制,都是同民主紧密联系的。有什么性质的民主就有什么性质的法制。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之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理论则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在民主与法制问题上,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但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那一套。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在根本性质上必然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工具。既然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工具,所以,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必然决定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实际上,社会主义法制是制度化、法律化的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保障人民行使国家权利以及其它各项民主自由权利;

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危害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犯罪活动;依法维护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严格的纪律,等等。由于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相应地,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变化,必然决定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变化。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越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就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遭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也必然遭践踏。

再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民主法制紧密联系,必须加强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没有民主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制;没有健全的法制,民主就得不到保障。引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法制是保护人民、打击人民、惩罚犯罪、保障现代化建设和改革顺利发展的有力武器,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威力,除了共产党的正确引导和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外,还在于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因此,只有充分发展社会民主,才能正确集中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和客观规律要求的法律;只有充分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使人民群众自觉维护法制的权威,严格监督国家机关执行法律和适用法律的活动,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遵守法律,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实现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调动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首先,社会主义法制是确认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力措施。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才能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其重要作用就是保障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各项社会事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民主来之不易,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通过革命建立国家政权后,如果不用法律形式把自己的胜利成果记录和肯定下来,使其制度化、法制化,人民民主就没有

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在民主建设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这一概念,它不仅揭示了民主与法制的内在联系,而且为解决如何保障和实现人民民主,提供了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所谓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就是把人民的民主权利,首先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国家制度和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定型化、使民主的实现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新时期阶级关系重大变化和建设高度民主政治的实际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人民民主权利的范围,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有了健全的法制,才可以规划和协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动,使社会成员知道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进而保障全社会的良好秩序,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同任何阶级的民主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既不是全民的民主,也不是绝对的民主,而是在宪法和法

律限制范围内的民主。那种认为民主自由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也是不现实的。事实说明,离开法律约束的民主,必然变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行为,变成破坏社会稳定、引发动乱的危险力量。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规定了对民主权利行使的制约,规定了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这就使人们知道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怎么做是合法的,怎么做是违法的,从而既保证了公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又要求公民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既要反对一切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又要反对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行为。这就使人们在行使民主权利时,有了清楚明确的可循标准,指名了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方向。

再次,社会主义法制是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激化到政治动乱和暴力冲突的制度,危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

脑,大力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通过具有国家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对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予以防范、打击和制裁。从而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紧密结合与同步发展

纵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其相互关系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有法制保障的民主;社会主义法制是以民主为内容的法制。所以,决不可以把民主与法制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社会主义法制如果离开社会主义民主这一前提,就要改变性质,有可能沦为专制的工具。反之,社会主义民主如果离开社会主义法制,就要脱离正确方向,导致极端民主和无政府主义。事实上,这两种倾向都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产生极大危害,有着沉痛的教训。这充分证明;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决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既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又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制赖

以生存的民主基础的不断加强和巩固,使二者相得益彰。

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由法律来保障,而且人民的民主权利也需要依法来实现。也就是说,谁要享受民主权利,谁就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公民在法制轨道上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顺利进行。在我国,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决不允许只要民主自由,不要法律纪律,只讲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特殊公民存在。如果法律遭到破坏,无纪律无政府现象到处泛滥,人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不能维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就成了空话。所以,邓小平认为,为了维护安定团结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强调民主与法制的统一,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四、新形势下建立和谐社会与民主法制的关系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一重要论述,明确的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

可以说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与维护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胡锦涛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

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民主法治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不仅是民主的政治和法律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和完备程度,也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完备程度。所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首先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历史经验证明,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互相促进,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前进。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 ①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来发动农民群众。 ②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所得,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纲领性文件,但绝对平均的思想不切实际。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③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天京事变。 ④历史意义: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统治根基;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⑤失败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根本原因),拜上帝教不科学,未能正确对待儒学,视西方人为“洋兄弟”。 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

(1)爱国、开明有识之士的探索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洋务运动 ①目的: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 ②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口号:“自强、求富”。 ④举办洋务事业:近代企业(军工、民用);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⑤失败标志: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⑥历史作用: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⑦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资产阶级的探索 郑观应等早期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1)维新派掀起戊戌维新运动 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答:①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②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为政治目标。③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④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⑤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革命性质的确定主要决定于革命的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结果等因素的综合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A:社会性质相同。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革命任务相同。即反帝反封建 C: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其不同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 A: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B: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党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 C: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D: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结果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E: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对象不同

论新时代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论新时代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承载法学教育实践性的重要场所。法学实践教学 基地还存在着单向运作、规范化阙如、后续保障不足等系列问题,凸出法律应用 价值导向,通过职业化教育模式,从双师培育、教学效果等多方面修缮法学实践 基地。 关键词:法学实践基地;职业化教育;应用价值 习总书记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 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这深刻反映了法学教育的双重属性。然而,法学教育最大的 短板恰恰是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有的学者也将之成为供求错位现象。这一错位 现象在法律作为治国利器的时代、在司法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愈演愈烈。由此,固化的象牙塔法学教育模式必然受到冲击,单一的通识型灌输教育存在的问题值 得深思。法律之于市场经济,其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在法学知识输出为法学生产 力的过程中,国家所希冀的是高校能培养出应用型法律人,而非脱节者。实践教 学基地构建起理论教育转化的桥梁,随着各大法学院系实践教学基地雨后春笋般 的增量,基地类型也由单一的司法系统拓展至政府部门、公司、纪委监察委等纵 向多元化,法学教育的沟壑得以逐步弥合。一场由通识教育到双轨制教育的范式 转换,在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悄然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发展过程中 的不规范、不重视、不清晰等柔性化现象不断上演,实践教学之重要性已成共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仍亟待探讨。下面将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凸显问题、实践经验、完善理路三个方面予以报告。 一、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凸显问题 (一)徘徊于数量效应的基地建设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 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构建素质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各高校开始拓展法学实践基地, 前期的基地挂牌、基地签约稳步推进。在数量已成规模的情势下,对于基地如何 质变,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僵尸基地”。是数量优先,还是 质量优先,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在基地建设的初期,需要一定数量的基地 来接收学生;基地建成之后,要更加重视基地对学生实践教育的价值。 (二)实践基地沟通机制的失序 1.单向模式,有名无实;多数的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模式,是学校-学生-基地输 送型,而非学校-学生-基地-学校循环型。这说明法学院校本身对实践教育的认知 不足,实践教育非实践者之责,而为教育者之任。法律是一门实践科学,需要培 养学生法律知识应用与转化能力、解决社会事务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作为课程的实践化,不是单纯的实践,其目标不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知识及其可能 应用的展示和体验。”[ 蔡立东、刘晓林:新时代法学实践教学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5期。]单项的实践模式,将学校与实践 基地割裂,将学与教分离,脱离了培养法律人才的目标,有实践无教学。 2.规范化阙如,基地建设水平总体不高;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上 缺乏规范性,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监 控体系等。如学校与学院(系)间管理脱节,管理人员的责、权不明晰,直接影响 了实践教学效果。规范程度不高,是当前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存在的统一性问题。浅层反应了认识不到位,深层反应了忽略以法律职业素养培养为主旨的教学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精华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两者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相互联系,在思维范式上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因此,研究梳理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于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理论;当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深入理解和研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内涵,对于我们今天从思想根源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概述 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研究,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开展了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讨,尤其是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剖析,来发掘其蕴藏的宝贵价值。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为代表。在此之前,由于“左”倾路线的实施,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损失重大。自1934年1月中共召开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终于再度与资产阶级结盟,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情况才得以改观。直到1938年10月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报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已发展到二十余万人,但与国民党相比,仍相距甚远。因此,毛泽东提出,只有与国民党长期合作,才可能发展自己。要保持长期合作,就要共同抗战并且共同建国。《论新阶段》报告就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进行了论述。尽管此时“新民主主义”一词还未诞生,但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框架与内涵已逐渐形成。 第二个阶段,则是以1940年2月毛泽东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此时,国共之间武装力量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具体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以及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认为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所以,毛泽东认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由于革命的领导者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为社会主义,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1]。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新的理论命题被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论》中还提到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与《论新阶段》中提出的要求相比大大进了一步。 第三个阶段,是以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代表。在这一阶段,国共之间的“力量对比”进一步缩小。基于中共此时的实力地位,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包括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毛泽东对于联合政府的设想,是有其实践基础的。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政权正是对联合政府的探索实践,证实了党派合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论联合政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的私营工商业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1949年至1952年为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央和各级政府基本上是根据《共同纲领》提出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即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恢复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改造其从旧社会带来的不符合新民主主义社会要求的弊病。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它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1953年到1956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以公私合营的形式,先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合营。后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内迅速地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通过1956年的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央和各级政府所实施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了决定性的步骤,这对于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快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扩展资料: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在国家政权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业领域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领域的委托经销代销、以及公私合营等。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人教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材内容:五四运动期间,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结束,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一、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解五四运动和 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 位 (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5)掌握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6)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 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 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政治纲领:推翻压迫建共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保护——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民族科学大众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一、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动的必要形式”。 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是由各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伪地位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必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政权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却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是过渡性的。无产阶级的领导、无产阶级军队等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 二、经济纲领 1.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根基,也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因此,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实现耕者有其田,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之一,也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的必要前提,同时还是调动革命主力军──农民起来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首要问题。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由于它与国家政权、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基础。它操纵国家经济命脉,压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以至民族资产阶级,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反封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区别.doc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以及帅哥靓女评委团,大家下午好!(鞠躬)咱们伟大的祖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苦社会走到了现代富强与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其间必然经历了许多奋斗与革命!我们小组讨论的题目就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的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与我分享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一.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 首先为大家介绍第一大部分: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1、我们小组先讨论了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背景: 即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2、接着我们又讨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它不是一般地要消灭资本主义,相反,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五四运动后至新中国成立的中国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然后我们小组又讨论了第二大部分: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1. 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2、然后我们小组又讨论了分“两步走”的原因,主要分以下三点: (1)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分“两步走”,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需要有新民主主义作为工作准备: A、物质基础与经济条件。 B、政治保证。 C、国际因素。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79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知识点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前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反映党的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本期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毛泽东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混淆两个革命阶段性质的“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 2009年多项选择题: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毕其功于一役”B.“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解读】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前途问题的内容。新民主主义前途问题实行上就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即所谓“无间断的革命”,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必须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故选A、B、C。至于D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观点。 2004年多项选择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解读】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理解与掌握情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两者的联系,同时认清两者的区别,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这是个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有过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A项即“一次革命论”的错误,C项即“二次革命论”的错误。B项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各不相同。故只能选D、E

法律规范的意义边缘及其解释方法-法制与社会发展

收稿日期:2013-03-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社会矛盾化解的法律适用方法研究”(11CFX002) 作者简介:孙光宁(1981-),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威海)法律方法论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法律方法与司法理论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三四司法文明四 法律规范的意义边缘及其解释方法 以指导性案例6号为例 孙光宁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摘 要:指导性案例6号的判决中,法官充分挖掘了‘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中 等”字的含义, 这属于对法律规范意义边缘的解释和适用,对相关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一般来说,文义解释方法限定了法律规范边缘意义的底限范围,而包括目的解释二历史解释二体系解释等在内的论理解释方法则提供了实体内容,其融贯关系能够成为检验法律规范边缘意义解释结果正当性的标准三从深层视角分析,在利用多种解释方法适用法律规范的边缘意义时,我们能够经常发现特定法律变革或者发展的前奏三 关键词:指导性案例;法律规范;法律解释方法;文义解释;论理解释;融贯性 中图分类号:DF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28(2013)03-0057-08 一二剑走偏锋:指导性案例6号对法律规范意义边缘的解释方式 在法律体系已形成的背景下,法学研究与实践的重心更多地向司法领域倾斜三司法领域中的诸多具体问题也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在法学界中出现了一种研究立场的转换三 当 司法’经常作为公共话题被讨论时,当司法活动日益紧密地关涉公共生活的塑造与公共福祉的提供时,我们观察和分析司法问题的立场就必须发生相应的转换,我们研究司法问题的理论范式就应当发生相应的革新三”[1]在这种理论研究范式的变革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在中西司法文化和制度上的简单比较,而应就中国司法活动中的特殊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三法律解释学正是能够进行这种细致分析的技术手段三相对于难度较大二成本较高的体制改革,技术改进是应该并且也完全有可能先行一步二走得更快更好的三正是技术和手段可以把法律体系从内在矛盾的困境里解救出来并加以改进,与此相应地推动实用的法解释学发展便是大势所趋三[2]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借助于强调微观和具体的法律解释学来分析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从中获得有益结论三 案例指导制度无疑是近两年最受瞩目的司法现象之一三无论是出于借鉴英美法系的理论目的,还是实现同案同判的现实目标,判例制度二案例制度二先例制度等等,无论具体名称如何,都竞相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热切呼唤的对象三在2010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这成为案例指导制度启动的正式标志三其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也颁布了类似文件三在 2012年,诸多正式颁布的指导性案例也成为热点研究对象三由于最高人民法院的特殊地位,也由于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2013年第4期(总第112期)

【华南理工毛概2014版资料】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制度是( 。 A .奴隶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封建社会 D .新民主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 .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仍然是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C .正在发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D .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3、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 。 A .无产阶级革命 B .旧民主主义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 5、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的是( 。 A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B .推翻帝国主义 C .推翻官僚资本主义 D .推翻封建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属于 ( 。 A .资产阶级革命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完全独立的革命 7、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在( 。 A . 1924年 B . 1915年 C . 1916年 D . 1917年 8、近代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或标志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抗日战争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 D .土地革命 10、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v C .国民党一大 D .中共四大 11、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是( 。 A. 党的一大 B. 党的二大 C. 党的三大 D. 党的七大 1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是( 。 A. 党的一大 B. 党的二大 C. 党的三大 D. 党的四大 13、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 。 A. 党的上海会议 B. 党的广州会议 C. 党的八七会议 D. 党的遵义会议 14、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在(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所衍生的考点也比较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小编衍生出三个相关考点:一个根本标志,二个严重错误、二个基本条件。 1.一个根本标志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二个严重错误 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我党历史上犯了二个严重错误,一是把革命的领导权让出去,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称作“二次革命论”。典型代表人物是陈独秀。在我党成立初期,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身上。陈独秀认为,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领导权就应该由资产阶级所掌握,共产党作为抬轿人,帮助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第二次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二是把革命的领导权推出去,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称作“一次革命论”,典型代表人物是王明。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但在革命的对象问题上,以王明为代表,把本应该团结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他们认为,既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就应该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私有制的经济基础,没有深刻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包含的含义。新民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种革命不同于旧的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四个新的特点,即: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处于新的时代,新的领导力量,新的革命前途。 3.二个基本条件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兼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治理要素的转变-法制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姜明安(1951-),男,湖南汨罗人,北京大学法学院二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教授二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三①如我国 五四宪法 第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三前苏联1936年宪法第3条规定: 苏联全部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 三②议会二政府过于为党派和党派所代表的少数群体利益,而不是为全体民众利益服务三③我国目前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国家机关二政党(其中执政党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二社会团体(如工青妇等)二行业协会(如律协二医协二注协等)二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NGO二NPO)二基层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二居民委员会等),以及公民二法人和其他组织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治理要素的转变 姜明安 国家治理的主要要素有五项:国家治理主体二国家治理客体二国家治理目标二国家治理方式二国家治理手段三国家治理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这些要素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使之与传统的国家治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三 一二国家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国家治理由传统国家治理(Government)向现代国家治理(Governance)转型,其治理主体的主要变化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三传统的国家治理,治理的主体只能是统治者,统治者不可能与被统治者分享统治权三在封建专制社会,国家治理权只能为国王二皇帝和从属于他们的国家官僚机器所垄断,不可能吸收其臣民参与国家管理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治理权只能为由总统二内阁二国会和司法系统所组成的政府(广义的政府)所垄断,尽管林肯在19世纪即提出了 民有二民治二民享 ,但人民在事实上很少或几乎没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三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治理的主体主要是党和政府,尽管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但由于法律上缺少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和形式,人民通常不可能成为国家治理的直接主体三 而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由于政治文明的进步,代议制民主的缺陷②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治理不仅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必要性,而且展示出越来越广泛的可能性,国家治理主体愈益多元化三各种社会组织二团体一方面通过自治参与公共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提供的途径和形式直接参与国家治理,或者通过国家向社会转移部分公权力而获得国家治理权进而成为公共治理主体三 国家治理主体的这种多元化趋势在各种形式和领域的国家管理转型中均表现出来,如听证会二论证会二网上讨论二辩论二政府职能外包二政府购买服务二志愿者服务二公私合作(PPP)等三③2 4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14年第5期(总第119期)

专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专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建立:1954年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 3 )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3)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为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经济建设 (1)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2)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年至1957年) 工业化的建设:1957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三、外交成就 1、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成就表现 (1)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3)参加日内瓦会议会议:1954年,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4)万隆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运输发展较快,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六、文化教育事业 1、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专题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解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第二次历史巨变。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充满艰难曲,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失误和挫折。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文化大革命”仍属于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但这一时期“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等史实说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仍然是历史的主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实现了20世纪以来第三次历史巨变。 本专题是历年来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考点梳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 (1)背景(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帝国主义无视中国主权,《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由日本继承。 (2)口号或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取 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②前期(5月4日至6月3日):运动主力是学生,运动中心在北京,斗争形式以学生运动为主;(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③后期(6月3日以后):运动主力是工人,运动中心在上海,斗争形式是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出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局面。(五四运动与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主要对象:封建主义 对象之一:官僚资本主义 不同历史阶段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时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时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时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大众”的主体 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1)这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条件所决定的; (2)中国民主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取得胜利; (3)十月革命后的中国无产阶级迅速成长,能够肩负起革命的重任。 ◆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1)从诞生之日起深受三重大山压迫,革命要求强烈; (2)分布集中,利于队伍组织和团结,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强大革命力量的形成; (3)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同盟军。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途径 (1)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2)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这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3)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4)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这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决定了中国

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之关系_王畅

网络出版时间:2011-8-29 15:31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9917158217.html,/kcms/detail/15.1211.f.20110829.1531.004.html 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之关系 -------对于一种观点的批判和反思 王畅 郑雨霆*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8;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004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法治建设的落后。”这种观点来自于著名的旅美学者冯象先生,其提出的观点经常令人惊异之余,又能陷入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之中。 这种观点的提出本身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年来的现状和与其相伴的制度层面的不尽如人 意的结合。 关键词:法治;法治建设;运行成本;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法治建设的落后”,这种观点乍一看貌似有几分道理,实际上,这里蕴含着许多不明确的地方:1.这里的“法治的落后”必然涉及到一个比较 的相对方,否则“落后”这个语词本身便无从理解,更不能去用来作为某种结论中可作为引 用的概念;2.如果我们接受了这种观点的话,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应当承认我国已经拥有了“某 种意义”上的“法治”,即使它仍然“比较落后”;3.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明确以上模糊之处, 那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即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经济之飞速发展 实际上是得益于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 而恰恰是上面的不明确的地方构成了这种观点的本身最重要的论据,我想与其“一棒子打死”,不如慢慢分析来看。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法治从无到有的不断生成 首先我们来看如果说我国法治目前仍然比较落后的话,那前提是必须找到与其作比较的向对方。但是这个前提在于我们必须给予这个语境中的“法治”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概念。 一般而言,“法治”的内涵来源于西方世界。在古希腊,就有了对于法治的理论探索。柏拉 图虽曾认为“贤人政治”是最好的,但是其晚年则认为在“贤人政治”不可得的情况下,法 治是应当被考虑的。而亚里士多德更是明确的对于“法治”作出了如下定义:“法治应包含 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订的好的法律。” [1]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发展的早期已经有了对于“法治”本质的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对 于“经济发展与法治落后之关系”这个命题中的“法治”,显然应当指的是近现代意义上的 “法治”,这个意义层面上的法治肯定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因为纵观我国本土传统文化资 源,我们会发现其中充斥着“道德”、“权谋”、“仁义”等等要素,并没有能够形成真正的现 代意义上的“法治”理念。[2] 所以很显然,这里的“法治”一定指代的是源自西方文化内核的“法治”。因此接受以下概念显得尤为重要:法治是一种以民主作为基础的运用法律来进行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手段、 方式和结果的总称,它包括着社会制度状况和社会秩序状态,是一种整体化社会模式。[3] 从“横向比较”来看,相对于经历过两百多年前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且是以源自于其本土文 化而发展的起来的欧美各国的“法治”,我国的“法治建设落后”恐怕没人能够否认这一点。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纵向”的维度来对“法治”进行比较的话,立刻会发现,相比较于我国 自身的“法治化”进程而言,我国的“法治建设”应当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肯定 的说,我国的“法治建设”实践,正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3] *作者简介:王畅(1987—),男,安徽省淮北市人,复旦大学2010级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法学理论;郑雨霆(1988—)女,安徽省淮北市人,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航运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