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4 月 15 日第周星期五

执教者陈迁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题人类的老师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揭题导入:人类从蜻蜓身上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了今天的课文,我们就知道答案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生读:7、人类的老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

二、精读指导

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交流。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指读句子。

三.拓展延伸

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些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四、总结全文

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怎么做?(学生自由说)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细心发现、积极探索!(板书:细心发现)

陈老师抓住学生的学情,7课的生字比较简单,于是陈老师采取教师范读、学生读,去拼音读,读三遍后转入认字环节,在认字环节有侧重点,对于特别难写、容易写错的字特别强调指出,鼓励学生分享识字妙诀,认字的同时对字的形、义知识同时教导。学习完生字后并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陈老师充分利用7课的教材特点,7课《人类的老师》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段落结构基本相同,于是采用了集中学习,示范段落教学的教学方法,选取一个段落为示范段落,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然后充分相信。鼓励学生小组自主学习余下的自然段,不懂就提问。陈老师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摆在第一位,授学生“渔”。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4 月 15 日第周星期五执教者陈迁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题人类的老师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揭题导入:今人类从蜻蜓身上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了今

天的课文,我们就知道答案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

(生读:7、人类的老师)。

二、理解课文类容

1、同学们,这三个例子写得很具体很有趣,下面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

2、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三、拓展延伸

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些吗?你们还知道哪

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

资料)

四、总结全文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哇!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

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怎么

做?(学生自由说)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细心发现、

积极探索!(板书:细心发现)

认识生字部分,陈老师教读音,让学生组词,明确书写结构,强调声调,学生会写字。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学生要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陈老师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的需求,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读书做笔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用创新的记号,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感受来体验文本,满足学生阅读的欲望。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4 月 15 日第周星期五执教者陈迁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题人类的老师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导入:今人类从蜻蜓身上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了今天的

课文,我们就知道答案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生

读:7、人类的老师)。

二、课文理解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课件3句子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指名交流。

(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

三、拓展延伸

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些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四、总结全文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哇!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怎么做?(学生自由说)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细心发现、积极探索!(板书:细心发现)学习新生字环节陈老师

用了超过20分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四年级的学生也具备拼读自学的能力,老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陈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自主感受,从而构成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小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看问题,学生对文章充满神秘感好奇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东西。读书做记号满足了学生对文章充满神秘感好奇感,让他们乐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发现,教师要尊重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说一句错误的话”,呵护他们好奇的心灵。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25 日第周星期三执教者李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六年级学科语文课题最大的麦穗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故事导入: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二、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

三、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过渡:同学们提醒得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四、学习第7小节

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读书,再小组讨论,最后讨论。

五、

板书:

最大的麦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

(要抓住机遇)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特别是在第三个环节,小组讨论的时候很积极,每个人都积极投入讨论中,可是老师叫学生回答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就保持沉默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学生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需要语文老师的鼓励和整顿。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具备一定的挑战力度,语文老师应把重点训练学生如何阅读,解决文本空白的难处,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突破重难点,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是一味解读课文。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25 日第周星期三执教者李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六年级学科语文课题最大的麦穗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谈话导入: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二、学习体会苏格拉底的话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生读:……

加上提示语,读,

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我们读书就要根据他的提示语,读出感受。

要重点突出读“只许进不许退”短句

三、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四、讨论

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五、小结: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六板书:

最大的麦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

(要抓住机遇)

难理解的字词,李老师做到字、词、句环环相扣。

大部分老师都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李老师在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一直做得很好,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谁来带着感情朗读一下课文,读得不好,没有感情,再读一遍”等语句,感情朗读在小学生课堂朗读指导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李老师十分注重教给学生语文能力,感情朗读就是其中之一。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25 日第周星期三执教者李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六年级学科语文课题最大的麦穗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谈话方式导入: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四、二、学习体会苏格拉底的话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生读:……

加上提示语,读,

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我们读书就要根据他的提示语,读出感受。

要重点突出读“只许进不许退”短句

三、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过渡:同学们提醒得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四、先自己读书,再小组讨论,最后讨论。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五、板书:

最大的麦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

(要抓住机遇)

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学习课文后出示讨论交流,你学会了一个什么道理?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也有不同的体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19 日第周星期四执教者陈天云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二年级学科数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把10支铅笔每人分4支,每人分5支,每人分6

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彩笔分一分吧。

二、10÷4=2(人)……2(支)

10÷5=2(人)

10÷6=1(人)……4(支)

三、谁能说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四这样的算式,你们以前见过吗?它们叫什么算式?

四、除法算式,÷前面的仍然叫÷后叫

=后叫

那……后面的数字叫什么呢?老师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叫余数。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力有限。

陈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基础情况,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19 日第周星期四执教者陈天云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二年级学科数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把10支铅笔每人分4支,每人分5支,每人分6支,

可以分给几个人呢?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彩笔分一分吧。

二10÷2=5 (人) 10÷3=3(人)…….1(支)10÷5=2 (人) 10÷4=2(人)…….2(支)

10÷6=1(人)…….4(支)

三、除号前面的数叫什么?除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 后面

的数叫什么?

生:被除数除数商

师:这样的算式,你们以前见过吗?它们叫什么算式?

四、除法算式,÷前面的仍然叫÷后叫 =后叫那……后面的数字叫什么呢?老师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叫余数。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

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陈老师了解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子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陈老师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利用学生练习做题的环节,深化理解余数小于除数,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6 月 2 日第周星期四执教者丁衡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五年级学科数学课题轴对称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二)探索新知1.画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对称轴,补

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四)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探究结果汇报。

(五)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六)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本课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在美的感受中积极探索,在互动评议中形成学习能力,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旨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情感意志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6 月 2 日第周星期四执教者丁衡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五年级学科数学课题轴对称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1.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探索新知1.画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4.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探究结果汇报。

5.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6.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丁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轴对称”是六年制五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学校 大沱小学 时间 2016 年 5 月 30 日 第 周 星期 一

执教者 李真 听课教师 年级班级 六年级 学科

品社

课题 祖国属于我们

课型

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

评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让我们首先欣赏歌曲:《走进新新时代》(一遍)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观看课件:神州五号、六号升

天;嫦娥飞月,北京 奥运会申办成功等场面。(没条件的学 校可请学生谈谈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揭题:祖国属于我们

二、走进“十六大”,了解祖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1、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

举行,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我国现阶段的奋 斗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小康社会,它的目标又是怎样的?

三、探讨: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科技方面、人们受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小学生的责任等多 方面展开

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较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差

异。其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选择,自主决定。李老

师让学生去选择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信任。信任,就是最好的尊重。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30 日第周星期一执教者李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六年级学科品社课题祖国属于我们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让我们首先欣赏歌曲:《走进新新时代》(一遍)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观看课件:神州五号、六号升天;嫦娥飞月,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等场面。(没条件的学

校可请学生谈谈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揭题:祖国属于我们

2、走进“十六大”,了解祖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1、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

举行,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我国现阶段的奋

斗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小康社会,它的目标又是怎样的?

3、探讨: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科技方面、人们受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小学生的责任等多方面展开本节课的教学中,李

老师的理答技巧最突出的便是重视了通过理答引导学生参与品社这门课程的认知和认识中去,也注重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问题回答准确。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相应地鼓励、称赞。但是,教学中老师有自己过于着急而代答的情况出现,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探讨上老师缺乏技巧性的引导。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30 日第周星期一执教者李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六年级学科品社课题祖国属于我们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让我们首先欣赏歌曲:《走进新新时代》(一遍)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观看课件:神州五号、六号升天;嫦娥飞月,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等场面。(没条件的学

校可请学生谈谈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揭题:祖国属于我们

2、走进“十六大”,了解祖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1、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

举行,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我国现阶段的奋

斗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小康社会,它的目标又是怎样的?

3、探讨: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各种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

杨利伟叔叔、聂海生叔叔、费俊龙叔叔等航天人才使我们的

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袁隆平爷爷使我们有饭吃……他们值得大

家尊敬,而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虽然平凡,但不但是他们同样是伟大的,值得大家尊敬。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

课,李老师在于很好地考虑教学的内容、过程和学生的个体需要,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意识地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做出选择,并且,对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30 日第周星期一执教者李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六年级学科品社课题祖国属于我们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让我们首先欣赏歌曲:《走进新新时代》(一遍)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观看课件:神州五号、六号升天;嫦娥飞月,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等场面。(没条件的学

校可请学生谈谈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揭题:祖国属于我们

二、走进“十六大”,了解祖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1、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

举行,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我国现阶段的奋

斗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小康社会,它的目标又是怎样的?

三、探讨: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科技方面、人们受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小学生的责任等多方面展开这节课李老师讲得很好,

六年级的孩子,由于心理发展的特性,在加上身处于山区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祖国并没有很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红领巾、我是中国人等浅显、形象的内容上。《祖国属于我们》这一节课,以孩子的眼光,说出了对于祖国的理解。在教授本课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意识。大的环境让孩子们隐约体会到祖国的强大、昌盛,为更好的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6 月 6 日第周星期一执教者孔祥会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五年级学科品社课题西部大开发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大家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名胜古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飞机去欣赏欣赏,大家注意,飞机起飞了,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们去了哪儿,看到了些什么?

二、谁来说说我们刚才去了哪些地方?去的这些地方在我国地图上的那个位置?

三、了解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

西部地区这么大的面积上,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你知道有哪些呢?

学生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师过渡: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自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2000-2012年),西部大开发对基础建设、重点工程、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旅游等的投资累计总规模达3.68万亿元。

五、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东部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

孔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资源选取的方向。

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材。孔老师备课时首先要反复阅读教材,解读教材,与编写者对话,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锁定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丰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6 月 6 日第周星期一执教者孔祥会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五年级学科品社课题西部大开发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1、大家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名胜古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乘飞机去欣赏欣赏,大家注意,飞机起飞了,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们去了哪儿,看到了些什么?

2、谁来说说我们刚才去了哪些地方?去的这些地方在我国地图上的那个位置?

3、了解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

西部地区这么大的面积上,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你知道有哪些呢?

学生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3、师过渡: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自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2000-2012年),西部大开发对基础建设、重点工程、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旅游等的投资累计总规模达3.68万亿元。

4、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东部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

孔老师引入教学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课程理念的体现,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实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因此,在众多丰富的资源面前,孔老师在选择时要与学生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如《西部大开发》一课,引入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也可以在有关书籍中找到,有些同学还可以回忆西部旅游见闻和照片。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6 月 6 日第周星期一执教者孔祥会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五年级学科品社课题西部大开发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1、大家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名胜古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飞机去欣赏欣赏,大家注意,飞机起飞了,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们去了哪儿,看到了些什么?

2、谁来说说我们刚才去了哪些地方?去的这些地方在我国地图上的那个位置?

3、了解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

西部地区这么大的面积上,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你知道有哪些呢?

学生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4、师过渡: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自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2000-2012年),西部大开发对基础建设、重点工程、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旅游等的投资累计总规模达3.68万亿元。

5、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东部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

孔老师引入教学资源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整合。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资源的选择,孔老师应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社会调查、角色体验、现象观察、信息收集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提升道德认识,来改造和重组自己的经验。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6 月 6 日第周星期一执教者孔祥会听课教师年级班级五年级学科品社课题西部大开发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大家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名胜古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飞机去欣赏欣赏,大家注意,飞机起飞了,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们去了哪儿,看到了些什么?

二、谁来说说我们刚才去了哪些地方?去的这些地方在我国地图上的那个位置?

三、了解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

西部地区这么大的面积上,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你知道有哪些呢?

学生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师过渡: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自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2000-2012年),西部大开发对基础建设、重点工程、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旅游等的投资累计总规模达3.68万亿元。

五、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东部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中,孔老师考虑更多的往往是课程资源运用的实效,认为只要课程资源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其开发和利用就获得了成功。在教学《西部大开发》一课时,孔老师让学生知道西部有丰富的资源一环节,课前就让学生搜集了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让学生明白西部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为后面教学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做好了铺垫。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24 日第周星期二执教者丁衡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四年级学科科学课题降落伞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一、假设情境,引出降落伞。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降落伞的大小、形状等不同因素,为

下面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做准备。

二、做个降落伞,在活动中发现与提出问题。

学生开始分组制作降落伞。

活动结束后,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在放飞之前,老师

提问:为了保证比赛公平、准确,在放飞时要注意什么?(放

飞的高度要相同,要同时放飞。)

研究的题目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是否与有关。

研究的过程

不同

条件

伞面的大小()重物的轻重()

伞绳的长短()伞面的材料()

相同

条件

伞面的大小()重物的轻重()

伞绳的长短()伞面的材料()

进行对比实验

三、学生开始分组填写研究计划,完成之后分别讲评,

使学生明白研究与哪个因素有关,就让哪个因素不同,其它的因素都应相同。

丁老师的正确引导,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做一名科学老师,我们都深有感触,孩子的问题往往很多,面很广,让我们不知从何说起,有时候一个问题的争执,就会让整堂课停滞不前,大大影响了课堂效率,而这往往与丁老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在本节的设计中,丁老师就非常注重了这一点,在各个环节,都对学生的问题给与了比较明确的引导,使得课堂进行的比较顺利。如在了解降落伞的结构这一环节中,丁老师设计了一个记录表,这样就让学生的讨论有了明确的范围,整个讨论时间只有几分钟完成了。这样也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设计方案时的速度和规范性。

学校大沱小学时间 2016 年 5 月 24 日第周星期二执教者丁衡江听课教师年级班级四年级学科科学课题降落伞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与步骤评注

1. 假设情境,引出降落伞。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降落伞的大小、形状等不同因素,为

下面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做准备。

2.做个降落伞,在活动中发现与提出问题。

3.学生开始分组制作降落伞。

5.活动结束后,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在放飞之前,老师提

问:为了保证比赛公平、准确,在放飞时要注意什么?(放

飞的高度要相同,要同时放飞。)

研究的题目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是否与有关。

研究的过程不同

条件

伞面的大小()重物的轻重()

伞绳的长短()伞面的材料()相同

条件

伞面的大小()重物的轻重()

伞绳的长短()伞面的材料()

进行对比实验

6.学生开始分组填写研究计划,完成之后分别讲评,使学生明白研究与哪个因素有关,就让哪个因素不同,其它的因素都应相同。

本节课我认为很成功,丁老师很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非常高。一次小小的实验,不但带动了本年级的同学,还带动了其它年级的同学的学习科学兴趣。可见科学活动力量之大。能让学生保持科学探究的兴趣,就是一名科学老师最大的成功。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尤其是科学课上,这一点是体现最明显的。这一节虽然比较成功,但是还是有些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给了我更大的信心,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所,自己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也还有待提高。

师范生听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听课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 (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的如实记录下来。 (二)教学评点 教学评点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1)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2)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教学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 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 老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当然,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科学课听课及评课记录

科学课听课及评课记录 第一节动物的卵(四年级) 1、观察动物的卵有什么特点? 2、颜色不同、形状不同,都有小点点 3、为什么动物妈妈都要产卵呢? 4、他们都要生宝宝 5、观看视频——各种动物产卵的过程。很美丽!青蛙、蝴蝶、小鱼、小鸡(从蛋里面出来的)、鳄鱼(从蛋里出来的) 6、鸡蛋也是卵的一种。 7、回忆:鸡蛋由那几个部分组成?蛋黄、蛋清、蛋白、蛋壳 8、仔细探究一番——从外部到内部 9、实验提示:用手电筒和放大镜仔细观察——外形、蛋壳内壁、打开的鸡蛋 10、老师演示照鸡蛋的方法,照蛋壳的方法。 11、材料员领取实验器材 12、请大家讲观察工具放在桌上,一起记录表,咱们要交流成果了。(没有展示台?) 13、最外面是蛋壳,蛋壳里面有一层膜,系带、在内面有蛋白(蛋清),蛋白的内层有蛋黄,气室在鸡蛋的大头部位,蛋壳表面有许多小孔,熟鸡蛋的中间部位颜色深一点。(我发现有的孩子的放大镜使用方法不对),生鸡蛋蛋黄周围有像棉花一样的东西

14、我只顾贴上鸡蛋的结构,忘记了贴上部位的名称,请同学们帮忙贴上去。(第三次掌声了。) 15、发放补充资料 16、你按照从外部到内部的顺序汇报你的观察结果吗? 17、蛋壳那么薄,能起什么保护作用呢?用手捏一下。 18、膜防止细菌侵入,气室内有空气,给小鸡呼吸,鸡蛋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蛋白为坯胎的发育提供了养料与水分,蛋黄为坯胎提供营养,系带起稳定作用。 19、为什么鸡蛋没有一个变成小鸡呢? 20、要有适当的温度,受精卵才可能变成小鸡。 21、鸡蛋的形成——小鸡的形成视频 22、谈感受:好不容易来到世上的小鸡,鸡妈妈真辛苦! 23、每个新生命的到来都不容易,要爱惜生命,爱惜自己。艰辛、奇妙(第四次掌声) 24、鱼、鸭子、虾子、螃蟹 25、科学概念——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第二节课(六年级)《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1、主题: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2、要求: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有小礼物 3、看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如果长此下去,不会有第一幅画的美景 4、生活中的垃圾越来越多,这该怎么处理?

听课记录表(1)

听课记录 (2009 ─2010 学年第 2 学期) 听课人:马力听课日期: 2010 年 3月10 日 授课教师邓娟听课班级09信管听课时间第 2周星期 1 第 1 节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讲授课题微型的硬件组装 课程类型理论课□ (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 教案准备情况好 使用教具及 教学手段情况 拆装电脑学生动手拆装 学生听课情况好 教学内容:1.安装主板:首先打开机箱,去掉侧盖。将 主板的I/O端口朝机箱后部,主板的定位孔对准机箱上 的主板之撑,用螺栓固定主板。2.安装CPU:首先将主 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轻轻向外拨一点,再向上拉起把 手到垂直位置,将CPU的第一脚(缺孔引脚),插入CPU。 应注意圆角对准后插入,以防损坏,并压回把守,卡入 把手定位卡固定。3.安装风扇:将风扇安装到CPU上, 把风扇低弹性挂钩挂在Socket插座两端的挂钩上,将风 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在 CPU附近)。4.安装内存条: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 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插槽两侧的白色固定 夹“咔”的一声向上自动卡在内存条两侧的缺口上锁牢内存条。5. 安装电源:将电源放在机箱上,电源的风扇朝机箱后步并对准风扇孔。用螺栓将电源固定。连接点源于主板(主板电源接口一般在CPU附近)6. 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固定在主机支架内(标签面向上,接线部分朝机箱内部),用螺栓固定。然后,将电源D型大四孔插头和硬盘的电源插座连接。用IDE数据线的一端接在硬盘上,(注意设置好光驱、硬盘的主从盘,并弄清它们的关系。如何设置主、从盘,可参照IDE设备上的参数表。)7. 安装软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软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软驱的电源插头。8. 安装光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光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光驱的电源插头。9. 连接AT主板串并口线普通的AT主板还要把串口线和并口线也接到主板上,A TX结构的主板把它们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教学过程安排:一讲 二看 三动手 四提问

听课记录表-精选.pdf

小学听课记录表 执教人地点(或网址) 听课人听课时间2017年12月20日课题认识圆形课型数学 听课记录评议一、设景导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到底是什么 呢?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机器人的到来。 二、分类感悟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机器人很高兴!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桌面上 的这些做机器人的玩具分分类。 1、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分类结果。 师:哪个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 生1:我们组按颜色分,分成了五类。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我们组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有同学可能没听明白,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师:你们组很有办法,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 生3:我们组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你们说得很棒!也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现在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长得像的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分成四类。 三、玩耍体验 师: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 互相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赶快行 动吧! 学生小组活动。 每小组的学生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摸、看看、玩玩、 说说。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 师: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们组的好朋友。愿意介绍哪一种都可以, 说一说它们长的什么样。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 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 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没有同学知道这类好朋友的名 字?(有的同学知道叫圆柱)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

科学听课记录

科学听课记录 任课教师:邓勇学科:科学班级:四(1)课次:骨骼、关节和肌肉 时间:20xx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2节地点:多媒体室 问题导入:说说我们身体里面有哪些器官?揭题,板书课题:骨骼、关节和肌肉 让学生自己找身体上的骨骼、关节、肌肉,并用手指指出具体的位置。 师出示骨骼模型,学生看骨骼模型,说骨骼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展示资料,总结。PPT出示: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完成运动。 又提出问题:骨骼能运动吗?还需要什么?有哪些组织与它协调工作? 让学生体验上肢运动,PPT出示了解体验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学生进行活动体验,交流体验和观察的结果。 记录上肢运动的变化,教师为模特,贴着黑板做动作,让一学生在黑板上依次画轮廓,以轮廓图为观察对象,记录骨骼、关节和肌肉三者是怎样运动的,它们有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进行对比,看哪些描述不够准确,应该怎么说? 教师布置:让学生体验下蹲,踢腿,并对活动进行描述。看课本69页图片,说图片中的机械材料与人身体在作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科学教研记录 主持人:李志明时间:20xx年11月17日第2—3节课。 主讲人:邓勇、李志明参加教师:全体科学教师 一、听课:听邓勇老师所上的一节四年级的科学公开课《骨骼、关节和肌肉》。 二、由邓勇老师进行说课。 1、教材内容分析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4、学生学情分析 5、教学过程设计及其意图。 三、评课、议课: 郑显东:邓勇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突出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准确,紧扣目标施教,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充分地对知识进行了理解和掌握。 黄永刚: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钻研了教材,把握住了重点,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课件、教具准备较为丰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唐建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得比较好,教师教学中适时点拨,引导,总结,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效果好。 李志明:教学中让学生围绕问题先亲身体验感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对学生体验观察结果记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但应安排学生做一些课前准备,如可收集相关图片、模型、资料等。四、李志明作专题讲座: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如何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以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2、探究过程中要明确师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2、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探究活动;4让学生充分活动,体验科学探究; 5、探究后组织学生研讨,充分倾听学生;6引导学生把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7、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探究学习的效果。

小学科学听评课记录

王洪木科学学科听评课记录3月 20 日 学校 王洪木小 学听课教师 满庆 明 授课教师苗振田年级四年 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听课纪实分析意见 一、导课:教师带来一个皮筋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玩一玩, 师问:什么发生了改变?你发现了什么?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让学生用实验仪器来动手亲自操作。 2、教师同时出示活动要求。 3、将活动发现记在活动记录上。 4、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5、师问:物体有什么共同特性吗? 6、师用海绵来演示(体积也可以改变)。 7、出试弹性概念。 8、师问:是否所有物体都有弹性。 9、请学生再来做实验,问有什么感受? 10、学生汇报新的发现同时出示弹力概念。 11、请学生区分弹性弹力 12、完成书77页记录。 三、总结: 说说本课你的收获? 四、作业: 回家后自己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做玩具。 板书设计: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物体受外力形状改变去掉力恢复原状——弹性→→(有限) 体积弹力 情趣导入新课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发现现象得出概念。 从生活现象中探寻科学道理,反过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力量。

王洪木科学学科听评课记录3月 25 日学校 王洪木小 学 听课教师满庆明授课教师苗振田年级六年课题人体的司令部神经 听课纪实分析意见 一、导课: 师问: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请几名同学和老师一起玩,要求学生做与老师指令相反的动作。找出获胜者。师问:是谁让我们完成了这些指令?(神经)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人体神经系统图。师问:人体神经分几个部 分? 2、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同时出示活动要求:按发出的部 位分几部分?分布在哪? 3、游戏时完成指令的是同一种神经吗?小组讨论。汇 报。 4、他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5、五名学生手拿卡片扮演开课时游戏活动。 6、学生用笔画出信息传输图,指名板演。 7、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过马路”神经传导情况。 8、师问:神经分布均匀吗?生预测,做试验验证。出示 活动要求。 9、观看视频了解膝跳反射。 三、总结: 说说本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神经 神经:大脑 脊髓: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宽松的课堂探究氛围,让学生快乐探究。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机,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利用电教多媒体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从生活现象中探寻科学道理,反过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研听课记录

n B V c B = 时间 2012年11月 8日 第 周 地点 陪读教室 参加教师 缺席教师 及缺席原因 全部参加 活动内容 主持人 记录人 一、讨论高一学生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时遇到的难点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单位: 1.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如C(Cl 2)=0.1mol·L -1,C(NaCl)=3.1mol·L -1;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如C(Al 3+)=2.6mol·L -1,C(SO 42-)=0.3mol·L -1。 2.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NH 3、Cl 2等溶于水后成分复杂,求算浓度时仍以溶解前的NH 3、Cl 2为溶质。 3.V 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4.在一定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大小不变,所含溶质的质量改变。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误差分析 原理:c B = n B /V=m/MV (M-溶质的摩尔质量,配制某种溶液时是定值) (1)称量或量取时所引起的误差 (2)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3)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浓度偏低。 (4)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5)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俯视读数会使溶液的体积减小,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二、总结相关的授课技巧供老师借鉴使用 三、强调档案袋整理工作的流程及重要性

大学听课记录评议意见

篇一:《听课记录评语》 听课记录评语 听课记录评语 3月7日顾惠芳的《一面》,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矗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3月2日缪瑞芳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3月5日钱爱萍的〈〈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 3月10日严中英的〈〈中国结〉〉,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

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季艳芳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刘梦麟 3月1日听了林燕老师的《dream 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邵宏誓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

Xx大学听课记录及评价表

Xx大学听课记录及评价表 (专家、同行用) 第 1 页 共 2 页课程名称教师姓名教师职称 班级(课堂)上课时间星期第大节上课地点 序号评价项目评价等级 1 备课及教案√A、认真(7 分)B、一般(5分)C、较差(4分) 2 教学内容安排√A、好(7分)B、一般(5分)C、较差(4分) 3 课堂信息量√A、大(7分)B、一般(5分)C、小(4分) 4 重难点掌握√A、合理(7 分)B、基本合理(5分)C、不合理(4分) 5 讲述思路条理√A、清晰(7 分)B、基本清晰(5分)C、不清晰(4分) 6 讲授熟练程度√A、熟练(7 分)B、一般(5分)C、较差(4分) 7 语言表达能力√A、好(7分)B、一般(5分)C、较差(4分) 8 启发思维与双向交流√A、好(7分)B、一般(5分)C、较差(4分) 9 教学手段方法√A、好(7分)B、一般(5分)C、较差(4分) 10 课堂驾驭能力√A、强(7分)B、一般(5分)C、较差(4分) 11 遵纪守时√A、好(6分)B、一般(4分)C、较差(3分) 12 板书(含电子板书)设计A、规范(6分)√B、基本规范(4 分)C、不规范(3分) 13 普通话运用√A、标准(6 分)B、一般(4分)C、较差(3分) 14 联系实际及能力培养√A、好(6分)B、一般(4分)C、较差(3分) 15 教风仪表√A、好(6分)B、一般(4分)C、较差(3分) 总评分总评 等级 优 √ 90-100分 良 ? 80-89分 中 ? 70-79分 差 ? 69分以下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应到人数 实到 人数 到课率迟到人数 早退 人数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包括课堂纪律、学习的主动性等):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出自:范文先生网

三年级科学听课记录与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听课记录与教学反思 篇一:三年级科学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一、在科学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更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科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设计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精神的培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三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一、二年级学生更为强烈和积极,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三年级上册的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这样也比教师 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能力的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己观察方案,

教师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教师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听课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 (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的如实记录下来。 (二)教学评点 教学评点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

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1)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2)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教学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

《方程》听课记录

《方程》听课记录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文档

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文档Records of science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编订:JinTai College

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对象是教师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11月30日来自xx区各小学的专兼职科学教师齐聚xx 小学多媒体教室。由xx教师带来的《运动起来会怎样》一科在此观摩研讨,赵老师首先出示了集气瓶和盖玻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其名称和用途,然后出示透明的塑料袋让学生装满一袋空气。提问:“人体的某一器官就像一个装满空气的袋子?”提问恰到好处,即形象又化难为易。人体的肺就像一个装满空气的袋子。从而轻易导入人体的肺这一器官;在学生回答完后又接连提问:“人说话时肺在如何”?“空气是从哪儿进入肺部的”?问题慢慢转向呼吸系统。感知经验往往是最直接的,“在我们做完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怎样”?在此基础上赵老师带领学生测试平静时呼吸次数和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得出结论的不同,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快,运动前满?在揭题时无声无息学生就被带入情景之中。

第二个实验室紧扣第一个问题而精心设计的,用塑料袋罩在口和嘴上呼吸十次感到呼吸难受拿下口袋紧扣袋口,这样我们就得到一袋二氧化碳,为了区分氧气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氧气支持燃烧,而我们呼吸需氧气,运动后血液含氧量少,所以需要加强呼吸而得到充分的氧气。学生在做试验时教师出示了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教育。在学生明白本科重、难点后。教师又结合实际例举了运动员的肺活量,补充说明人体只有加强体育锻炼才能提高肺活量。对学生进行了锻炼身体的教育。本课赵老师教法上紧扣现实感知经验,启发和教育学生。使课上较为生动活泼,学生思维被老师牵引着步步深入。但我的疑惑是 一、学生在做第一个实验时教室小而学生多,学生在教师口令中不能一致去完成动作,而密集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伤害。 二、呼吸塑料袋十次后袋中空气是否就是二氧化碳,剩余的氮气哪去了?视频只能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证明剩下的气体是什么。我认为还要认真研究一下。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听课记录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听课记录 执教:谢晓静(温州) 时间:2011年4月7日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课前谈话) 1、今天早上你们吃饱了? 2、吃饱了,你有什么感觉没有? (上课开始) 带了温州的特产,枇杷梗,给大家吃。有目的地吃 (课件出示要求) (学生闭上眼睛,安静感受) 随着食物进入嘴巴,你的感觉要跟着去体验,食物到了哪里了?然后猜想:它得到哪里去? (体验完毕,马上记录) 请把你认为食物在体内经过的地方在人体图上,画出来。 (组织汇报:出示学生的记录单,并让学生讲述) (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把刚才大家说到的词语贴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贴词语卡片) 请大家讨论一下,都比较认同的是那几个器官? 学生汇报: ——喉咙、舌头、嘴巴、食道、胃…… 科学家发现:我们人类的这些器官是……食物吃下去后的路线是一样的。 器官是长在身体里面的,我们看不到,今天老师吧模型带来了,认识一下。 (教师一一出示图片,随意摆放在黑板上) ——胃 ——小肠 ——大肠 ——食道 ——头(纠正:口腔)

观察这些模型,他们的样子有什么特点?请选择一个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胃) ——胃就是把吃进去的事物消磨成小粒(追问:胃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有点像月亮 教师补充:胃可以蠕动 什么是蠕动? ——(其他学生答)软体动物的运动方式 (学生介绍:口腔) ——是第一个经过的。(追问:里面有什么?)里面有牙齿。 (学生介绍:食道) ——像一根线(教师:管子) 教师补充:长约25至30厘米的管道。(教师演示:卷一个长度相当的纸管) (出示词语:运输) (介绍小肠) ——样子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蛇 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问:你们长得又多高?你知道5至7米有多长吗? (教师出示一段和小肠差不多长度的软管,让一个学生和老师合作拉着)说说看:有什么感想? ——感觉特别长,不可思议 ——太长了,如果伸直的话就从嘴巴里喷出来了 (出示:绒毛的图片)有什么感受? ——像蚯蚓 ——像…… (学生介绍大肠) 大肠有小肠比,有什么不同的? ——像正方形(师:大肠罗列后的样子有点像) ——食物从小肠……大肠……排出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新)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 每人必须背过1.通过钻探,可以探索到地球内部有什么?答: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锌矿、水、无机盐等。 2.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特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3.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钻探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4.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地球最外面一层是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有(铁)和(镍)组成。 5.写出你研究火山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实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2.往洞里倒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溢出来了。实验结论:岩石受热形成岩浆,在薄弱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6.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7.说出火山的利弊。 答:火山喷发在成空气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火山喷发过后,形成肥沃的土壤,能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8.说出我国两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答:1976年7月28日342分河北省唐山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9.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震动,这就是地震。 10.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异常现象? 答: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恐不安等。 10.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办? 答: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用坐垫等较软物品保护好部。 10.火山、地震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火山是(岩浆)喷出地面形成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产生的。但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0.请你写出制作卵石的过程。 答: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放入成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用力摇晃。过一段时间后,碎砖块没了棱角,变成了圆形的。 14.自然界的卵石怎样形成的?

最新科学听课记录

一、导入,认识古代夜间的计时器 1、现在是几点钟?你们是怎样知道现在的时间的? 在钟表发明以前,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计时的? 2、古人晚上是用什么方法来计时的?(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教具、ppt)沙漏ppt 老师做了一个,你们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 水钟蜡烛钟香钟 二、设计制作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蜡烛钟(板书) 1、师介绍实验记录表 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完成记录表,最快完成并且方案合理的先发材料。 3、交流设计方案 测1次1分钟的长度就做出5分钟的蜡烛钟,科学吗? 能肯定第2个一分钟烧到的蜡烛长度同前一分钟一样长吗? 测5分钟的长度,就能肯定下一个5分钟也烧掉这么多吗? 谁有好办法,怎样才能更准确? 测2次比测一次准确,试验更多次数会更准确。但是上课时间有限,各组最多就试3次好吗? 4、各小组调整完善实验方案及实验注意事项,师分发实验材料。 5、制作蜡烛钟,表扬做的快且精美的组。 三、进一步改进蜡烛钟 1、他们组的蜡烛钟做的又快又好,可是它们计时准确吗?

比一比那一组的蜡烛钟计时更准确。 各组同时点燃蜡烛,等蜡烛烧到2分钟刻度的位置,举手告诉老师并熄灭蜡烛。 给最准确的组奖励。 2、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3、怎样改进我们的蜡烛钟,使它计时更加准确?改进我们的蜡烛钟。 4、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5、改进我们的蜡烛钟。 6、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要使我们的蜡烛钟更准确,还可以进一步的改进,有兴趣的小组回去后进一步研究。 7、古人还在蜡烛钟的基础上,还设计了会报时的蜡烛钟 四、设计会报时的蜡烛计时闹钟 1、分组制作计时2分钟蜡烛计时闹钟 2、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3、改进我们的蜡烛计时闹钟 4、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五、小结 1、上了这节科学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启示? 2、课后,你还想研究古代夜间的计时器吗?想做一个怎样的计时器?夜间的计时器

最新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10篇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一): 科目:语文 课时:一节课 授课者:樊荣彦 听课时间:20xx年2月28日 课题: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春游湖》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咏柳》 1、①我说你拼。举例:亻+以是什么字,组词。 ②我说你解。举例:柳,右边是“木”,左边的笔顺是什么

2、点名背诵(要字词清晰、有节奏)。 3、①安教师给的词句的意思,回答是哪一句原句。 ②转换一下,说一说原句的意思。 4、团体背诵。 二、导入 1、由柳引出是春天来了,放幻灯片----完美的春天。 2、师:从幻灯片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 生1:柳树。 生2:白云、草。 (回答中若有不是春天的解说一下) 师:听过迎春花吗----最早开的是什么花----桃花----有一些人就浏览了桃花,来看看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呢----春游湖。

3、自读两遍、齐读。 三、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子 1、解释字“蘸” 师:谁能解释这个字 生:过年吃饺子,要蘸东西吃。 2、说读音“夹”板书:jiā(夹子) jiá(夹袄)----夹岸的意思呢 生:两岸边。 师:很好,接近了。把“夹岸”的意思写在书上,就是:排列在岸的两边。 3、师:你还对哪一个词语不明白呢

生:春雨断桥人不度 师:这一句都不懂吗明白春雨吗 生:明白,春天的雨 师:那断桥呢 生:断了的桥,都断成两半了。 师:这些你都明白,那你不明白的是什么呢不度 生:恩。 师:过不去的意思。说到这,有人能告诉我这一整句的意思吗 生:春雨把桥断了,人过不去。 师:解释的很棒。春雨过后,湖水已漫过桥面,人们就无法过河了。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听课记录.doc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听课记录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听课记录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 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心得体会模板

小学科学课听课记录 在11月30日来自xx区各小学的专兼职科学教师齐聚xx小学多媒体教室。由xx教师带来的《运动起来会怎样》一科在此观摩研讨,赵老师首先出示了集气瓶和盖玻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其名称和用途,然后出示透明的塑料袋让学生装满一袋空气。提问:“人体的某一器官就像一个装满空气的袋子?”提问恰到好处,即形象又化难为易。人体的肺就像一个装满空气的袋子。从而轻易导入人体的肺这一器官;在学生回答完后又接连提问:“人说话时肺在如何”?“空气是从哪儿进入肺部的”?问题慢慢转向呼吸系统。感知经验往往是最直接的,“在我们做完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怎样”?在此基础上赵老师带领学生测试平静时呼吸次数和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得出结论的不同,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快,运动前满?在揭题时无声无息学生就被带入情景之中。 第二个实验室紧扣第一个问题而精心设计的,用塑料袋罩在口和嘴上呼吸十次感到呼吸难受拿下口袋紧扣袋口,这样我们就得到一袋二氧化碳,为了区分氧气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氧气支持燃烧,而我们呼吸需氧气,运动后血液含氧量少,所以需要加强呼吸而得到充分的氧气。学生在做试验时教师出示了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教育。在学生明白本科重、难点后。教师又结合实际例举了运动员的肺活量,补充说明人体只有加强体育锻炼才能提高肺活量。对学生进行了锻炼身体的教育。本课赵老师教法上紧扣现实感知经验,启发和教育学生。使课上较为生动活泼,学生思维被老师牵引着步步深入。但我的疑惑是一、学生在做第一个实验时教室小而学生多,学生在教师口令中不能一致去完成动作,而密集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伤害。二、呼吸塑料袋十次后袋中空气是否就是二氧化碳,剩余的氮气哪去了?视频只能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证明剩下的气体是什么。我认为还要认真研究一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