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速度公式

加速度公式

加速度公式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

3.单位:m/s2(秒的平方之米)

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 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些。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

A车的加速度。显然,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也就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注意: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参考系(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6.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是正数;反之则为负数。特别地,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恰好等于90°时,物体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是匀速率的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7.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产生加速度,或者说力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说明当物体做加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

8.加速度的大小比较只比较其绝对值。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振动加速度计算公式

1、振动方向:垂直(上下)/水平(左右) 2、最大试验负载:(50HZ、1~600HZ)100 kg. (1~5000HZ)50 kg. 3、调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在频率围任何频率必须在(最大加速度<20g 最大振幅<5mm); 4、扫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时间围)可任意设定真正标准来回扫频; 5、可程式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15段每段可任意设定(频率/时间)可循环. 6、倍频功能(1~600HZ):15段成倍数增加,①.低频到高频②.高频到低频③.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可循环; 7、对数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①.下频到上频②.上频到下频③.下频到上频再到下频--3种模式对数/可循环; 8、振动机功率:2.2 KW. 9、振幅可调围:0~5mm 10、最大加速度:20g (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11、振动波形:正弦波. 12、时间控制:任何时间可设(秒为单位) 13、电源电压(V):220±20% 14、最大电流:10 (A) 15、全功能电脑控制(另购):485通讯接口如要连接电脑做控制,储存,记录,打印之功能需另买介面卡程式电脑. 16、精密度:频率可显示到0.01Hz,精密度0.1Hz . 17、显示振幅加速度(另购):如需看出振幅、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准确数字需另购测量仪. 18、最大加速度20g(单位为g). 最大加速度=0.002×f 2(频率HZ)×D(振幅p-pmm) 举例:10HZ最大加 Foxda振动仪HG-V4最小加速度=0.002×102×5=1G Foxda振动仪HG-V4最大加速度=0.002×2002×5=400G 在任何頻率下最加速度不可大于20G 19、最大振幅5mm 最大振幅=20/(0.002×f2) 举例:100Hz最大振幅=20/(0.002×1002)=1mm 在任何频率下振幅不可大于5mm 20、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21、频率越大振幅越小 四.符合标准: GB/2423;IEC68-2-6(FC);JJG189-97;GB/T13309-91.

A2-高一物理-加速度推论公式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类比,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论和规律 2.通过对学生的听觉刺激,促进学生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有效记忆 3.通过听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25分钟) 探索新知识

学生复述新知识内容,老师补充,学生填写结果注:可根据以下思路引导:1.相似与不同;2.易错点; (15分钟)

例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s 时间内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B .整个过程中,B C 段的加速度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提示: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 例2: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s 内 的位移是14m.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它前进72m 所用的时间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公 式 例3: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2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 -t 图线; (2)求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提示:参考匀加速直线运动基本运动公式。 例4:一个冰球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长度都是L 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一段距离的时间为t ,通过第二段距离的时间为2t ,如果冰球在冰面上的运动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冰球在第一段距离末了时的速度?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例5:2014年1月14日,“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施首次月面科学探测,在探测过程中,假设月球车以200m/h 的速度朝静止在其前方0.3m 的“嫦娥号”登陆器匀速运动。为避免相撞,地面指挥部耗时2s 设定了一个加速度为a 的减速指令并发出。设电磁波由地面传播到月球表面需时1s ,则a 的大小至少是 A. 0.022 /m s B. 0.042 /m s C. 0.062 /m s D. 0.082 /m s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及运动的对称性 图2

加速度与位移

加速度与位移 1.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速度公式 由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t v v o t -,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t v =0v +at t v 为末速度,0v 为初速度,a 为加速度. 此公式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都适用.一般取初速度0v 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a 可正可负.当a 与0v 同向时,a >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当a 与0v 反向时,a <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 减小. 当a =0时,公式为t v =0v 当0v =0时,公式为t v =at 当a <0时,公式为t v =0v -at (此时α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t v =0v +at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只要知道初速度0v 和加速a ,就可以计算出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平均速度公式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在某一段上的平均速度应等于初、末两速度的平均 值,即2 t o v v v += 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对非匀变速运动不适用.例如图2-14中甲物体在前5s 内的平均速度为3m / s ,乙物体在4s 内的平均速度为3m /s (2)位移公式 22 1)(212at t v t at v v t v v t v s o o o t o +=++=+== s 为t 时间内的位移. 当a =0时,公式为s =0v t 当0v =0时,公式为s = 221at 当a <0时,公式为s =0v t -22 1at (此时a 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s =0v t+2 1a 2t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式,只要知道运动物体 的初速度0v 和加速度a ,就可以计算出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确定任意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一、选择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 .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物体以2m/s 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 内,物体的( ) A .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B .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 .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 .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保持不变 C .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5.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6 s 汽车的速度大 小为( ) A. 20 m/s B. 0 m/s C. —10 m/s D. 5 m/s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 、9.8cm 、14.7c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t 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1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1t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1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第7题图

振幅、加速度、振动频率三者的关系式

振动加速度、振幅、频率三者关系 在低频范围内,振动强度与位移成正比;在中频范围内,振动强度与速度成正比;在高频范围内,振动强度与加速度成正比。因为频率低意味着振动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少、过程时间长,速度、加速度的数值相对较小且变化量更小,因此振动位移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振动强度的大小;而频率高,意味着振动次数多、过程短,速度、尤其是加速度的数值及变化量大,因此振动强度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 也可以认为,振动位移具体地反映了间隙的大小,振动速度反映了能量的大小,振动加速度反映了冲击力的大小。 振动加速度的量值是单峰值,单位是重力加速度[g]或米/秒平方[m/s2],1[g] = 9.81[m/s2]。 最大加速度20g(单位为g)。 最大加速度=0.002×f2(频率Hz的平方)×D(振幅p-pmm)f2:频率的平方值 举例:10Hz最大加速度=0.002×10*10×5=1g 在任何頻率下最加速度不可大于20g 最大振幅5mm 最大振幅=20/(0.002×f2) 举例:100Hz最大振幅=20/(0.002×100*100)=1mm 在任何频率下振幅不可大于5mm 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A = 0.002 *F2 *D A:加速度(g) F:頻率(Hz) 2是F的平方D:位移量(mm) 2-13.2Hz 振幅为1mm 13.2-100Hz 加速度为7m/s2 A=0,002X(2X2)X1 A=0.002X4X1 A=0.008g 单位转换1g=9.81m/s2 A=0.07848 m/s2, 也就是2Hz频率时。它的加速度是0.07848m/s2. 以上公式按到对应的参数输入计算套出你想要的结果

振幅、加速度、振动频率三者的关系式

振动加速度、振幅、频率三者关系在低频范围内,振动强度与位移成正比;在中频范围内,振动强度与速度成正比;在高频范围内,振动强度与加速度成正比。 因为频率低意味着振动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少、过程时间长,速度、加速度的数值相对较小且变化量更小,因此振动位移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振动强度的大小;而频率高,意味着振动次数多、过程短,速度、尤其是加速度的数值及变化量大,因此振动强度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 也可以认为,振动位移具体地反映了间隙的大小,振动速度反映了能量的大小,振动加速度反映了冲击力的大小。 振动加速度的量值是单峰值,单位是重力加速度[g]或米/秒平方[m/s2], 1[g]= 9.81[m/s2]。 最大加速度20g(单位为g)。 最大加速度= 0.002×f2(频率Hz的平方)×D(振幅p-pmm)f2: 频率的平方值举例: 10Hz最大加速度= 0.002×10*10×5=1g在任何頻率下最加速度不可大于20g最大振幅5mm最大振幅=20/( 0.002×f2)举例: 100Hz最大振幅=20/( 0.002×100*100)=1mm在任何频率下振幅不可大于5mm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 9.8m/s2A =

0.002*F2*DA: 加速度(g)F: 頻率(Hz) 2是F的平方D: 位移量(mm)2- 13.2Hz振幅为1mm 13.2-100Hz加速度为7m/s2A=0,002X(2X2)X1A= 0.002X4X1A= 0.008g单位转换1g= 9.81m/s2A= 0.07848 m/s2,也就是2Hz频率时。 它的加速度是 0.07848m/s 2.以上公式按到对应的参数输入计算套出你想要的结果

加速度频谱密度计算

加速度頻譜密度的计算 加速度頻譜密度(Acceleration Spectral Density, ASD)就是隨機振動的功率頻譜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就如同dazz所說。隨機振動只能用能量表示,單位為g^2(加速度g平方),密度是指單位頻寬。取窄頻帶振動時域訊號的傅立葉轉換值平方後除以頻帶寬,即可計算得到該頻帶對應的加速度頻譜密度值。 振动力学公式供大家参考 1、求推力(F)的公式 F=(m0+m1+m2+ ……)A…………………………公式(1) 式中:F—推力(激振力)(N) m0—振动台运动部分有效质量(kg) m1—辅助台面质量(kg) m2—试件(包括夹具、安装螺钉)质量(kg) A—试验加速度(m/s2) 2、加速度(A)、速度(V)、位移(D)三个振动参数的互换运算公式 2.1 A=ωv ……………………………………………………公式(2) 式中:A—试验加速度(m/s2) V—试验速度(m/s) ω=2πf(角速度) 其中f为试验频率(Hz) 2.2 V=ωD×10-3 ………………………………………………公式(3) 式中:V和ω与“2.1”中同义 D—位移(mm0-p)单峰值 2.3 A=ω2D×10-3 ………………………………………………公式(4) 式中:A、D和ω与“2.1”,“2.2”中同义 公式(4)亦可简化为: A= 式中:A和D与“2.3”中同义,但A的单位为g 1g=9.8m/s2 所以:A≈ ,这时A的单位为m/s2 定振级扫频试验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3.1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A-V= ………………………………………公式(5) 式中:fA-V—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A和V与前面同义)。 3.2 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公式(6) 式中:—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V和D与前面同义)。 3.3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A-D= ……………………………………公式(7) 式中:fA-D—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Hz),(A和D与前面同义)。 根据“3.3”,公式(7)亦可简化为: fA-D≈5× A的单位是m/s2 4、扫描时间和扫描速率的计算公式

加速度公式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 3.单位:m/s2(秒的平方之米) 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 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些。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 A车的加速度。显然,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也就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注意: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参考系(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6.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是正数;反之则为负数。特别地,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恰好等于90°时,物体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是匀速率的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7.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产生加速度,或者说力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说明当物体做加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 8.加速度的大小比较只比较其绝对值。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求距离总结

加速度求距离 我做过用加速度传感器来2次积分求位移的系统。 实验了2种数字接口的加速度传感器,由于被采集设备的固有振动噪声等,采集的数据点里面噪声一堆一堆的,试了好几种数字滤波的方法,都是没啥显著改善的。后来采用模拟接口的加速度传感器是VTI系列的模拟输出接口,外加模拟滤波放大啥的,获取了还算可以的效果,就是成本比数字的贵了1倍。 总结下来的规律是被测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剧烈,位移积分的效果越好; 如果物体变化的非常缓慢的话,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并且注意要设备自身的晃动带来的误差。 所以数字接口的传感器只能用来大致测量运动较快的位移,对缓慢的效果极差。高精度的数字加速度也少,对电源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后来么,采用模拟接口的传感器+放大电路来实现对缓慢变化信号的采集,总的系统误差最大是3%~5%。运动越快,误差越小。越慢,则误差越大 在我们的健康意识日益提高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采用各种灵巧器械的运动模式。为移动电话增加一片计步器——你几乎走到哪里都携带的一片精巧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应用。用户可以测量他们已经走了多远并且已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能量。在当今市场上确实有几款这种功能的手机。 虽然加速度计可以很容易地完成计算行走的步数,然而由于步长因人而异(大约相差±30%)并且检测结果也取决于人的行走速度(通常误差大于±25%),所以不能精确检测出在经过的距离内的行走步数。但是通过实际测量移动电话(在衣袋中或挂在腰带上)所经历的加速度可以对经过的距离做出非常好的估计。公共领域已有算法可保证步进计数器的精度优于95%,行走距离的精度优于90%(请见ADI公司关于该算法的应笔记AN-602)。 计步器要求加速度计具有很低的功耗(因为加速度计实际上总是处于开启状态)和至少±2 g的测量范围。

振动加速度计算公式

1 、振动方向:垂直(上下)/水平(左右) 2、最大试验负载:(50HZ、1 ?600HZ )100 kg. (1 ?5000HZ )50 kg. 3、调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在频率范围内任何频率必须在(最大加速度<20g 最大振幅<5mm); 4、扫频功能(1?600HZ、1?5000HZ 客户自定):(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时间范围)可任意设定真正标准来回扫频; 5、可程式功能(1?600HZ、1?5000HZ 客户自定):15段每段可任意设定(频率/时间)可循环. 6、倍频功能(1?600HZ): 15段成倍数增加,①.低频到高频②.高频到低频③.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可循环; 7、对数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①.下频到上频②.上频到下频③.下频到上频再到下频--3 种模式对数/可循环; 8、振动机功率:2.2 KW. 9、振幅可调范围:0?5mm 10、最大加速度:20g (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 2) 11 、振动波形:正弦波. 12 、时间控制:任何时间可设(秒为单位) 13 、电源电压(V):220±20% 14 、最大电流:10 (A) 15、全功能电脑控制(另购):485 通讯接口如要连接电脑做控制,储存,记录,打印之功能需另买介面卡程式电脑. 16、精密度:频率可显示到0.0 1 Hz ,精密度0.1Hz . 17 、显示振幅加速度(另购):如需看出振幅、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准确数字需另购测量仪. 18、最大加速度20g (单位为g). 最大加速度=0.002 X 2(频率HZ)XD (振幅p-pmm ) 举例:10HZ最大加 2 Foxda 振动仪HG-V4 最小加速度=0.002 X102X5=1G Foxda 振动仪HG-V4 最大加速度=0.002 X2002X5=400G 在任何頻率下最加速度不可大于20G 19、最大振幅5mm 最大振幅=20/(0.002 X f2) 举例:100Hz 最大振幅=20/(0.002 X1002)=1mm 在任何频率下振幅不可大于5mm 20、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 2 21 、频率越大振幅越小 四.符合标准: GB/2423;IEC68-2-6(FC);JJG189-97;GB/T13309-91.

振动加速度计算公式

⑶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1、振动方向:垂直(上下)/水平(左右) ?2、最大试验负载:(50HZ、1~600HZ)100 kg.? (1~5000HZ)50 kg.? ?3、调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在频率范围内任何频率必须在(最大加速度<20g 最大振幅<5mm);? ?4、扫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时间范围)可任意设定真正标准来回扫频; ?5、可程式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15段每段可任意设定(频率/时间)可循环.????? ?6、倍频功能(1~600HZ):15段成倍数增加,①.低频到高频②.高频到低频③.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可循环;?? ?7、对数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①.下频到上频②.上频到下频③.下频到上频再到下频--3种? 模式对数/可循环;?? ?8、振动机功率:2.2 KW. ?9、振幅可调范围:0~5mm???? 10、最大加速度:20g (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11、振动波形:正弦波.???? 12、时间控制:任何时间可设(秒为单位) 13、电源电压(V):220±20% 14、最大电流:10 (A) 15、全功能电脑控制(另购):485通讯接口如要连接电脑做控制,储存,记录,打印之功能需另买介面卡程式电脑. 16、精密度:频率可显示到0.01Hz,精密度0.1Hz . 17、显示振幅加速度(另购):如需看出振幅、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准确数字需另购测量仪. 18、最大加速度20g(单位为g).??? ??? 最大加速度=0.002×f 2(频率HZ)×D(振幅p-pmm)??? 举例:10HZ最大加 Foxda振动仪HG-V4最小加速度=0.002×102×5=1G Foxda振动仪HG-V4最大加速度=0.002×2002×5=400G ??? 在任何频率下最加速度不可大于20G 19、最大振幅5mm ??? 最大振幅=20/(0.002×f2)???? ??? 举例:100Hz最大振幅=20/(0.002×1002)=1mm ??? 在任何频率下振幅不可大于5mm?? 20、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21、频率越大振幅越小 四.符合标准: GB/2423;IEC68-2-6(FC);JJG189-97;GB/T13309-91.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实例E). 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如实例C,D).

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小结纸带的数据处理

[物理专题辅导材料] 纸带的数据处理 ——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小结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基本知识回顾: 1、打点计时器是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 纸带直接记录的信息有哪些? 位移x 时间间隔t 2、利用纸带可以计算的物理量有哪些? 平均速度 v 、 瞬时速度v 、 加速度a ◆纸带问题的注意事项: 1、注意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 ①、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是多少? ②、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是多少? Δt= 5×0.02s =0.1s 2、注意长度的单位。 m 、cm 、mm 注意:题目中也可能出现“每4个点”“每3个点”等说法. 3、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若有要求则按要求保留,若无要求,一般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即可。 ◆数据处理 一、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例:上图中,2点的瞬时速度v 2=? d t x v v ? - =?= =--22331312 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1、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t v a ??= 。 这样做有误差么?所有的数据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有偶然性! 如何让减小误差?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4321a a a a a +++= ②选的点应该离得远一些。t v v a ?-=41 5 2、借助于v —t 图象,求出多组速度做出v —t 图象,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优点:充分利用所有数据,图象最能够说明规律,加速度的计算最准确! 缺点:不易操作,画图线时容易产生误差。 3、利用公式: Δx =aT 2 即2 t x a ?= 若任意取点也存在不能充分利用数据的问题,偶然性大!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5 5 4321a a a a a a ++++= ②选的点应该离得远一些。 可导出 x m -x n =(m-n )at 2 即2 )(t n m x x a n m --= 4、逐差法测物体加速度 (以6段为例) 选好恰当的项数差 x 4-x 1=3a 1t 2 x 5-x 2=3a 2t 2 x 6-x 3=3a 3t 2 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2 3 2165423625143219333t x x x x x x t x x x x x x a a a a ---++=?-+-+-=++= 这就是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公式: [做一做] 利用这个个方法推导5段计算加速度时,逐差法的表达式 三.纸带数据呈现方式的变化 例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4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 轴重合,左边与y 轴平行,将纸带贴在直角坐标系中,求: (1)在第一个0.1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m/s 。 (2)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 m/s 2。 解析: 由图可知,在第一个0.1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 2 3 216549t s s s s s s a ---++= 2 2 154 6t s s s s a --+=y/cm 22.5 30.5 37.5 45.5 52.5 60.0 图4

角加速度及转动惯量计算公式2014学生

说明:绿色为输入内容Km Tm kn Tn tm tn tn2 4988.121350.8 5.228 3.10519.641646 31134.811754.3 4.2399 1.7543 3.077568 Km Tm kn Tn tm tn tn2 4673.72888.8 3.4469 2.0143 4.057404 3758.911125.5 2.7732 1.1255 1.26675 Km Tm kn Tn tm tn tn2 41256.521118.8 4.6213 2.1822 4.761997 31182.611063.4 3.3648 1.0634 1.13082 Km Tm kn Tn tm tn tn2 4799.121045.8 4.0505 2.3542 5.542258 3897.211308.4 3.2514 1.3084 1.711911 Km Tm kn Tn tm tn tn2 41294.521187.5 4.8607 2.3286 5.422378 31237.611141.1 3.5662 1.1411 1.302109 J20J30 -4806.342747-6387.161816

入内容,黄色为输出数据,输入数据单位为毫秒,千克 tm212.56(kn*tm-km*tn)tn2*tm-tm2*tn减速角加速度角加速度B平均值 27.331984-24.672864-34.462018180.7159436770.705463638 17.97675201-12.84888-18.488033410.694983599 tm212.56(kn*tm-km*tn)tn2*tm-tm2*tn加速角加速度 11.88111961-14.612304-9.946671694 1.469064673 1.471228039 7.69063824-7.577448-5.142861546 1.473391405 tm212.56(kn*tm-km*tn)tn2*tm-tm2*tn加速角加速度 21.35641369 6.453328-24.59734996-0.262358669-0.264333839 11.32187904 2.192976-8.234704516-0.266309009 tm212.56(kn*tm-km*tn)tn2*tm-tm2*tn加速角加速度 16.40655025-16.526448-16.17538603 1.021703468 1.022777411 10.57160196-8.462928-8.26577801 1.023851353 tm212.56(kn*tm-km*tn)tn2*tm-tm2*tn加速角加速度 23.62640449 5.11192-28.65989295-0.178364937-0.180117835 12.71778244 1.794824-9.868679678-0.181870732 J40J50J平均J1平均-10478.57667-10587.76175-8064.960745-5094.49799

加速度位移公式例题

请输入你的答案...一、速度 1、公式: a= v t =v +at 反映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何随时间而变化 若v 0=0,则:v t =at 2、图象(速度-时间图象),见图1。 (1)v t =v +at:v 、a为定值 t:自变量 v t :因变量 从表达式可知,v t 是t的一次函数 (2)截距:v ;斜率:a 图2中, I 和 II 两个运动的初速度不同,其中 I 的初速度为0, II 的初速度不为零,但是两个运动的加速度相同(a 1=a 2 )。运动 II I的初速度 也不为0,但是加速度大于 I 和 II 。 二、位移 1、公式: S=v t+at2 反映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如何随时间而变化。 若v =0,则:S=at2 2、图象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可用v-t图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求出物体在一段 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此种方法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图1中阴影部分面 积即为该运动经过时间t 1 的位移。根据几何关系也可以得到位移公式的证明。 例1、物体以v 冲上斜面(设斜面无限长),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如图为物体的运动图象,据图象: (1)物体做什么运动? (2)若v 0=10m/s,经t 1 =4s速度减为0,求物体的加速度a=? 此过程发 生的位移S=? (3)再回到出发点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 (1)

从0—t 1物体做匀减速到零,单看回去的运动(t 1 ~t 2 )是匀加速运动。从 总体来看,这样的运动应该叫匀变速运动。 (2) 由公式a= ,可以求出a=-2.5m/s2 S=v t+at2=10×4+ (-2.5)×42=20m (3) 物体再回到原位置,位移S=0, S=0 v t+ at2=0t=8s。通过分析,“8s”是符合题意的。 从图象来看,回到原点S=0,即时间轴上下两部分面积相等。从图中来看,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看出应该是8s。 例2、如图所示,分析: (1)两个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 (2)I、II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分别多大? (3)前4s两质点的位移分别为多大? 解析: (1)v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a I =5m/s2,a II =2.5m/s2 (3)S I =40m,S II =20m 注意: 1.a I 比a II 大一倍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Ⅰ:相同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差一半 Ⅱ: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差一半 2.从图象看,位移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例3、一汽车上坡时以v=20m/s,遇到障碍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 求汽车在6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汽车距刹车点多远) 错解: S=v t+ at2=20×6+×(-4)×36=48m 注意: 以上解法是错误的。原因是刹车过程的最后状态是停下来,即:v t =0。这 类题在解的过程中,应首先判断在所给时间内,物体是否停下来。如果物体没 有停下来,所求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直接代公式求解;如果已经停下来了,过程应该分为两部分:匀变速过程(停下来以前)和静止过程(停下来以后),整个过程不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种情况下,直接代公式就不行了。但是前 一个过程还是匀变速,可以代公式求前一个过程的位移(注意这时所代时间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