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大扶阳方法

三大扶阳方法

三大扶阳方法
三大扶阳方法

三大扶阳方法

【导读】很多人看到小道经方中经常写一些四逆辈的方子,推荐的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一直有不解和质疑~为什么总是以四逆汤打底开方?为什么总是推荐这些丸药呢?其实,背后的秘密是因为“阳气”,万病损于阳,小编带您解开这个秘密~阳气今日小满《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说明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贯穿始终,主宰命运,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因此,固护一身之阳气,可葆生命活力。现代人尽管病情不一样,但是一摸脉象,很多都是沉细无力,有的还伴有胸闷、手脚冰凉、气短等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表现。《内经》上说”阳主阴从“,这句话其实也说明了阳气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例如,想把煤炭中的能量利用,需要一把火将其燃烧,这把火就是阳气的力量。放到人体也一样,能量需要阳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应用。扶阳方法今日小满、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①艾灸扶阳的重要穴位,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增

加身体的气化能力。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古人说的灼艾,实际上是瘢痕灸,但是现代人很少采用此法,平时大家可以在用随身灸或者悬灸即可,每天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艾灸前后一定多注意补充津液,多喝粥、汤类。②丹药丹药,主要成分为矿物,以铅汞等金石品为主。《扁鹊心书》提到的丹药名为太上金液丹,以硫黄为主,扶阳祛湿。中西医结合第一人张锡纯受丹道医家的影响,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主张服用生硫黄来回阳,他认为生硫黄回阳效果比人参还好,能兴垂绝之阳。硫磺(药用)可以补命门火,在医师指导下。一般可以每天服用10g-15g左右。③附子东汉的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创立了很多带附子的汤药,像附肾气丸、附子汤、四逆汤等方剂。一般来说,生附子有入里,破里寒的功效,炮附子能走表,这是二者的区别。经典方剂中用的是生附子,恢复的是在里的功能。在服用四逆汤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出现”瞑眩反应“,排病反应,这些反应使得很多不明白真正医理的人感到恐慌,也使得很多中医师不敢给病人开四逆汤。其实,这些反应都是有效反应,不会真正的开好四逆汤,也是失去了治病的一大利器。扶阳方法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在想,小道经方难道是火神派的?其实不然,小道经方认为,阳气固然重要,但是在扶阳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了对津液的固护。一个人生病了,好比是一个穷人,阳气的

作用是让这个人拥有赚钱的本领,只要有了赚钱的本量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但是咱们不要忽略了,赚钱的本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这个穷人饿死了咋办?所以在过程中,可以先借点钱给他,慢慢地等到他有了赚钱的本事。放到咱们身体上,如果只强调扶阳,身体可能是极不舒服的,这时候别忘了”存津液“的重要性。比如在四逆汤中加入生地,就是这个道理。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

艾灸穴位图解

艾灸穴位图解 【好轻松艾灸穴位疗法】 艾灸:自古相传的原生态健康疗法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 学会了艾灸,就等于给自己请了一位全能的家庭医生,大病小病都能治,没病也能防病保健养生。这么好的健康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艾灸手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华经络温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温灸盒 临床医学常用艾灸病症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 【临床表现】:呈慢性发病,多数患者渐渐感到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头痛头晕,颈不僵硬,甚至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也可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失常。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扪及条索状硬结。 1、常坐不动,颈椎有压力,长久下来,会引发颈椎病。(例如: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 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 2、压力大的时候,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颈部疼痛和僵硬。

卢崇汉老师讲稿 2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2 从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桂枝法,四逆法。但是七十年代初,通过整理家里的病案,就发现了,在临床对疾病的处理,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到我们手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治疗。 首先看起来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最后,看起来用了四逆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1973年,我在南京做一个学术讲座,我将这个扶阳的思想在江南的应用。当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问题。那时我接近三十岁了。所以到后来,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桂枝汤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桂枝法呢,我开了一千条桂枝法的方子,都有哪些?有桂枝,有苍术,或者白术,有陈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炙甘草,在一千个方子里面都是这样,并且涉及的病种相当多,不但是外感病,也有不是外感病。当然,在这些方子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这样根据临证处方。 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就讲,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中医学生,以后要当中医大夫,如果你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用活了,你就能够解决临床遇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学们不太相信,确实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好桂枝汤,桂枝汤的机理,各家说法太多了。桂枝汤变成桂枝法就更加灵活了。 我就是在研究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桂枝汤的变化的基础上,

用桂枝汤的变化,仲景不外乎就是20多个方。那么用桂枝的,包括肉桂,仲景三百多个方子里面有70多个,但是还不是很广泛,如果你用桂枝汤,你可以演变出几千个方出来。我打比方,就像买彩票,虽然只有20多个,30多个号码,但是,可以有好多的排列。桂枝法中,如果有些药物不该选用,你选了,就是败了。桂枝法,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当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很好的境界,对桂枝法的应用,例子很难举,因为变化太灵活了,它可以是为某一个人定做的,别人就绝对不能吃。但就这几味药物,你大胆的用了,会比你没有使用它之前效果好得多。 我们谈四逆法,这个四逆法是我们天天在用的一个法,它可以是一,附片,炙甘草,生姜,可以是,二,附片,白术,砂仁,生姜,炙甘草,可以是,三,附片,苍术,益智仁,仙灵脾,砂仁,炙甘草,姜,它都有,附片,姜,炙甘草,对于四逆法有这样的认识。 七十年代初,我积累了三年的病例,通过三年的病例,一个方,一个方地找,附片,炙甘草,生姜,后头百分之九十以上就这些药物,这就有了共性了,所以我当时提出,当时大伯父卢永定也在,卢氏有很多法,但实际上都是四逆法的基础上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三个,就没有四逆法的存在。当时大伯父认可我的说法,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病,我们具备了几十年的治疗经验,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病例已经很齐全了。都是这样治疗的,虽然除了姜桂附,还有其他的药物。 六七年前,我讲过,我把1992年看病的资料做分析,总共用了多少桂枝,多少附片,多少姜。我对四逆法有很多研究,还在中医

一些穴位的位置和对应的效果

一些穴位的位置和对应的效果,后面还有11张人体穴位图,希望对大家都有帮助。 肺经 天府:鼻尖触手臂处。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补肾。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 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头项寻列缺 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 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也可用刮痧法泄火。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迎香:鼻翼旁。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 四白:在眼袋下。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脾经

八种穴位养生 临时急救受益一生

八种穴位养生临时急救受益一生 生活中一些不需要上医院的小病小痛,或是临时急救,记住下面这些穴位。 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2、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4、治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人体的81个特效穴位

人体的81个特效穴位 1、发热特效穴——曲池穴(位于肘部:曲肘时,横纹尽处) 2、咽痛特效穴——少商穴(位于拇指的桡侧指甲旁0.1寸处) 3、咳嗽特效穴——列缺穴(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4、胸痛特效穴——巨阅穴(任脉上,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5、胸闷特效穴——督俞穴(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晕厥特效穴——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为急救昏厥要穴) 7、呕吐特效穴——合谷穴 8、上腹痛特效穴——中脘穴 9、下腹痛特效穴——大横穴(脾经上的大横穴位于脐中左右旁开4寸处) 10、腹胀特效穴——建里穴(位于脐上3寸处) 11、呃逆特效穴——耳穴膈区(位于缘中穴,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之间) 12、便秘特效穴——支沟穴 13、下肢水肿特效穴——三阴交穴 ★14、面部水肿特效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

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15、头顶痛特效穴——四神聪穴(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聪。) 16、偏头痛特效穴——太阳穴 17、前额痛特效穴——印堂穴 18、头晕特效穴——风池穴 19、鼻塞特效穴——迎香穴 20、肾绞痛特效穴——肾俞穴 21、胆绞痛特效穴——阳陵泉穴 22、手臂麻木特效穴——手三里穴 23、眼肌痉挛特效穴——攒竹穴 24、迎风流泪特效穴——承泣穴 25、腰酸背痛特效穴——委中穴 26、小腿抽筋特效穴——承山穴(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 27、老年人流涕特效穴——卜迎香穴 28、口干舌燥特效穴——天池穴 29、磨牙症特效穴——内庭穴 第二章针对疾病的特效穴 1、心动过速特效穴——少海穴 2、心动过缓特效穴——通里穴

艾灸美容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艾灸美容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用中号或者小号艾灸棒,7mm或者4mm微烟艾灸条。 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艾灸棒内胆头朝下,从内胆尾部装入艾条,使艾条落入内胆头部,再将内胆 放入艾灸棒外壳,通过内胆尾部弹簧进行调整使夹住艾条的内胆落到外壳的头部,使用5分钟左右要按一下内胆尾部弹簧让艾条往前移动,以免熄灭。用完一根后要清理灰尘后再使用第二根。在使用过程中请勿敲打艾灸棒!!这样会导致艾条熄灭和断裂(无烟艾条会相对易断)!使用时敬请注意!艾条燃烧一定时间,艾灸棒头会比较烫。建议使用者在手掌滚动来降低温度。每次使用前须在施灸部位抹上温灸用的艾精油。 1.面部温灸方法: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以此顺序由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无力。面部时间: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2.身体温灸方法: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时间:15分钟 【操作步骤】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向前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棒弹簧,使艾条落至顶端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每次灸5-15分钟,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中华医学奇宝——经络美容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美容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 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产生温热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渗入)在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1.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刘力红老师治疗重症的一则医案

刘力红老师治疗重症的一则医案 莫某,女,87岁,有骨质增生病史,腰痛十余年,一直服用中西药治疗。病家于08年五月开始出现咳嗽,身体消瘦。于7月25日,于西医诊断为肺结核,8月7日入某医院住院治疗,9月4日拍片检查,发现左肺大面积发白,左肺功能丧失,疑为肺癌。病家于9月18号、21号、27 号三次收到病危通知单,诊断为:肺结核、肺炎、急性心衰、肺癌待排。21日出现呼吸急促,神智模糊。27日出现不明原因腹泻。医嘱以可能需要安排后事。病家于9月27日下午出院。卧床在家,保守治疗。 病家于06年时一直在刘力红老师处就诊,诸证平稳。于今岁7月25日发现结核又于师处就诊,症见咳嗽,痰粘,难咳,背痛、神疲。舌淡暗苔白,左脉偏大。处方紫菀15克,生白术15克,云苓15克,陈皮15克,法夏20克,浙贝15克,桔梗15克,生姜30克,炙甘草5克,制附片75克,(先煎两小时)五剂。之后采用西医治疗,未来就诊。

9月14日又诊,其后一直在刘力红老师处诊治,刘师出差期间,于唐农院长处,刘师之学生黄靖处调治。刻下病人未至,家属代诉病情,咳嗽,痰少,偶发热,纳不佳,呕吐,下利,舌脉未察,处以方一:桂枝15克,生苍术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法夏20克,云苓15克,南山楂20克,小茴香20克,生姜30克,炙甘草6克,广藿香15克,三剂,先服。方二:制附片75克,(先煎两小时)生白术15克,干姜30克,生姜30克,党参30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三剂 9月27日二诊,家属代诉仍咳,痰粘而少,难咳,纳少,胃脘时痛,下利溏薄,日八九次,低热,神疲倦怠,舌脉未察,处以制附片90克,(先煎两小时)生白术15克,干姜80克,砂仁15克,高丽参15克,油桂15克,云苓15克,炙甘草15克,五剂。其间未诊,病家自主服用本方六剂。 10月7日三诊,家属代诉,药后症缓,神较旺,难入眠,于10月5日服西药易蒙停止泻,便次减少,守上方加生龙牡各30克,。三剂。

养生治病的八大穴位

养生治病的八大经典穴位 ——(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 古人留传下来一首"八穴歌"(以上八穴全在四肢、手脚上,上下各四个):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治心胸、上腹部疾病;多用于心痛、胃脘痛、痢疾及消化道等病。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治目外眦、耳后、颊、颈和肩部疾病;多用于耳鸣、耳聋、眼病、腿肿、偏 头痛、高血压等症。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胛及上肢疾病;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肢体活动困难 及精神神志等病患。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能治咽喉、胸膈疾病。多用于言语不利、咽喉炎症和更年期综合症; 1、内关穴位于:心包经上,手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3、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用拇指端在该处向指骨方向压,有酸痛感觉处)。 4、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位于桡骨芭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该穴。 5、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即沿脚大拇指内侧缘向脚后跟寻摸当越过拇指后最高处后继续,当手指被另一个突起挡住时你的手指下凹陷处便是此穴。 6、足临泣穴位于胆经上,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7、申脉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8、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位于内踝下缘凹陷中。 只要你每天去触摸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到日光照耀着整个身体,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这才是我们真正少生病、不生病的万应灵丹。

人体八大基本长寿穴位

人体八大基本长寿穴位 足三里是人体长寿第一大穴,位于膝眼下4横指再向外旁开1横指。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而胃经多气多血,刺激胃经的合穴可以补益全身气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发泡,可以明显提升人体免疫力。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方3寸处,将自己的手指并拢放在内踝上,小指贴在内踝尖上,食指上贴近胫骨的位置就是三阴交穴。三阴交顾名思义,就是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即肝经、肾经与脾经交会处,经常按摩三阴交穴,能够起到调节肝脾肾三脏的效果。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

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阳虚体质的辨识要点及方药应用

阳虚体质是内脏功能失衡时机体阳气不足和阳虚感冒的表现。它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嗜睡,四肢发冷,四肢无力或肿胀,舌头发胖,皮肤苍白,脉搏微弱等。该病是由不良性行为和长期生病引起的。易感人群:容易出现痰,肿,腹泻等疾病,对夏天有抵抗力,但对冬天却不敏感,易受风,冷,潮湿。应通过补气,温阳散寒来治疗。还应基于on妇脏器的辨证论治,心脾脾肾阳气的温补。在使用温补阳气的药物时,添加少量的滋补品。注意护理,改善阳虚体质,预防疾病。 病因 阳虚体质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虚弱,外感寒湿侵袭,冷食过多食用,忧虑过度,病程延长和性交不及时等,造成内脏功能损害。“阴生长”,阴寒气相对丰富,产生内寒,说明体内阳气不足,体内失去温热,促进,蒸腾和气化的功能,甚至出现保水综合症。 临床表现 阳虚体质的特征是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嗜睡和困倦,四肢发冷或四肢肿胀,舌头发胖,边缘有齿痕,皮肤苍白,脉搏微弱。同时,可以看到各种脏器的相应病理变化和不同的症状。心,脾,肾阳虚常见。易感人群:容易出现痰,肿,腹泻等疾病,对夏天有抵抗力,但对冬天却不敏感,易受风,冷,潮湿。 辨证论治 1.心阳虚证 证候:心pa,心pa,胸闷和疼痛,四肢发冷,失眠和多梦,躁动不

安,舌头淡胖或暗紫色,毛发光滑白色,脉搏微弱或产生。治疗原则:温补心阳。主要处方:宝元煎。常用药物:党参,黄芪,肉桂,生姜,甘草,巴戟天等 2.脾阳虚证 证候:缺乏食物,大便稀疏,肠鸣音,腹部受凉和疼痛,由于外源性感冒和潮湿或蔬菜过冷而加重饮食,淡淡的舌头或牙齿痕迹,白色和光滑的皮毛或牙齿痕迹。治疗原则:温补脾胃。主要处方:利中汤,附子利中汤。常用药物:党参,白术,附子,肉桂,生姜,肉豆蔻,补骨脂等。 3.肾阳虚证 证候:腰背酸痛,形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多尿、遗精,阳痿,舌淡苔白,脉沉迟细弱无力。治则:温补肾阳。主方: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常用药:附子、肉桂、杜仲、续断、菟丝子、当归、枸杞、鹿角胶、熟地、山茱萸等。 除上述方药外,可随症加减。浮肿、尿少加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遗精加金樱子、桑螵蛸收涩固精。由于阴阳互根,“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同时加少量补阴之品,如枸杞、熟地、桑椹。阳虚常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常加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健脾益气。 阳虚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益气温阳散寒。因肾为一身阳气之根,脾为阳气化生之源,尤应益脾肾之气、温脾肾之阳。

人体八大穴位

传统西医保健风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应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能够入手,无反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能够加强抗病才能,进步人体免疫性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疼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办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使劲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使劲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凸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使劲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办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绝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办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使劲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教训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刘力红讲桂枝法

刘力红讲桂枝法——第二届扶阳论坛发言整理 我们知道,师父经常提到的两法,一个四逆法之外,还有一个桂枝法,桂枝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我们谈到四逆法的时候,钦安祖师论述姜有宣导之力,以为前驱。钦安祖师把四逆进行化解了。在三书里面,我们只看到桂枝汤,完全没有桂枝法的概念,所以我认为,卢氏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提出了桂枝法,桂枝法是了不起的研发。这也是跟师以后,我经常很感动的一个法。我理解实际上这就是把钦安祖师所论的宣导、前驱的作用移出来了,另外成立了一个桂枝法,桂枝法所起的作用就是这个前驱的作用,就是这个宣导的作用,所以说起来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这个就更加令人赞叹。 那么卢门别立的这个桂枝法,她的作用在很大程度就是起这个宣导涤荡的作用,就是为迎阳归舍做前驱的准备,或者说就是为了四逆做准备。《扶阳讲记》里面实际上也谈

得比较清楚了。但是可能我今天会更直接,因为跟师的过程,就是师父一点一滴在指导,这个时候该用什么,那个时候该用什么,所以这是一线贯穿的,不是一个方怎么怎么用。很多人提出要开一个方要看一个病,我是很抱歉,也勉为其难,可能也有得罪大家的地方。但是师父很慈悲,来者不拒。我认为不是一个方的问题,因为在师父这里从来没有说一方治一病的。然而这也是大家误解卢门,误解钦安的地方,一看方好象没什么差别,不过如此。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都觉得不过如此,那我就真的无地自容了。为什么?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师父和我虽然不是朝夕相处,但每一个病师父都手把手的来教,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还是糊涂的,都还不是十分明了,比如为什么要加这味药,为什么要减这味药?如果大家看看就明白了,我想这就不称为学问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讲理?因为惟有在理上先贯通,我们这条线才能走,才能串起来。我们才能够理解桂枝、四逆,虽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坎离二卦,虽然是两卦,其实是一卦。钦安祖师反复这样说,我想他的研究

详解推拿治疗的八大方法

(1)温法 温法用于虚寒症,常用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在每一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连续作用,时间稍长,病人有较深沉的温热刺激感,温法有补益阳气的作用。缓慢、柔和、深沉的手法在固定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操作,使能量深入肌肉或脏腑组织,以达温热驱寒的目的。 (2)通法 通法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按摩能治疗经络不通的病症。在治疗手法中要刚柔兼施,如用推、拿、搓法于四肢,能疏通经络,拿井肩则有通气机、行气血之作用;点、按背部腧穴可通畅脏腑之气血。 (3)补法 补气血津液不足,脏腑之机能衰弱,补法应用范围广泛。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虚热盗汗、遗精等症。一般以推、摩、揉、擦等法,但手法要轻而柔和,不宜过重刺激。临床上经常用于补脾胃、腰肾。 (4)泻法 一般用于下焦实症。由于结滞实热,引起下腹肿胀或疼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的力量宜稍重,可由慢逐渐加快。用摩擦、摆动、挤压类手法。如食积便秘,推拿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以通腑泻实。 (5)汗法 就是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主要用于风寒和风热外感两大类。对外感风寒,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加强刺激,逐步深入,因重则增温,使全身透汗。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刺激量小,柔和轻快,使腠理疏松,病人感到汗毛竖立,周身舒适。手法多用推、拿、按。如推拿颈部风池、风府,能疏散风邪;按、拿合谷、外关,可去表邪。 (6)和法 和解、调和之意。病在半表半里,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可使用。手法要平稳而柔和,可用滚动、摩擦类手法。常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引起的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 (7)散法 消散、疏散的意思。散法可使气血得以疏通,结聚得到消散,如饮食过度导致腹胀满、痞闷。一般以摆动及摩擦类手法为主,要求轻快柔和。 (8)清法

-人体12个最重要的穴位图

人体12个最重要的穴位图 1.合谷穴的取穴: 用另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 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属于手太阴肺经。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

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 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 (2020-1-2整理) 序言 郑卢扶阳医学给傅老师最大的几点启发就是: 一、治疗任何病,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疗次第,一方一法不现实。扶阳医学治疗次第,用傅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有邪去邪、无邪建中理中、最后益肾填精。所以,我们的处方是“套方”,也就是一整套的处方,完全按照治疗次第来开具,并非一方一法来治病。 二、扶阳医学把治病提升到“法”的层次上面了。如:切脉表证阳虚桂枝法、切脉里证阳虚附子法、表里皆虚应用附桂法、其他情况非附桂法。还有近期临证过程中经常应用的“黄连阿胶汤法”、“镇八方之法”、“藿香化湿法”、“川乌法”、“乌梅综合填精法”、“四逆填精法”等等,都有其不同的舌脉证运用指征,效果显著。 三、在脉法药一体论的基础上,又糅合了舌诊,也就是所谓的“舌脉症药相应学”,这在临证中对于临床疗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我们中医四诊中的“望诊”颇为重要,其重中之重就是“望舌”。舌象的全息理论能够反映几乎人体所有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傅老师近期的临床过程中非常多见,且病人信赖程度大大提升,医患皆满意。 根据一个外地朋友所做的统计:在傅文录老师这里开具的“套方”,经过病人二至三个月的服用,随访50个病人家属,反馈信息说八成以上疗效显著、达到预期目标;少数病人的处方略做调整以后,九成以上的病人都非常满意。在这些病人里面,好多都是久病多年、八方寻访名医治疗,疗效一般的患者。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只要您有信心,大夫就有信心!!

1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一) 原创:傅大夫中原火神傅文录 2019-05-28 早期并失眠案 孙某某,男,53岁,河南平舆县人,2019年4月6日就诊。 病症:多年乙肝大三阳,最近发现化验肝甲胎蛋白AFP14单位,在省市级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癌,但目前只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其余治疗方法尚未采用。患者多次提到睡眠比较差,每天晚上1~3点必醒,醒后难以入睡,吃饮正常,胃酸胃胀,大便每天如常,小便黄,出汗多,手脚不凉,冬天怕冷,身困乏力,胸闷气短;舌尖红伴有郁热点,右侧肝郁线上突起小块样物,心区凹陷,右手关脉浮,沉取滑弹指,寸滑,关湿滑滞,命门重按无力,左手脉滑浮滑,沉取滑稍劲,寸细滑弱滞,关洪无力,膀胱紧,尺弱短。证属阳虚郁滞、经络不通,治宜扶阳抑阴、温肝通络,处方用药:处方一:黄连10g,丹参20g,黄芩15g,木瓜20g,炙甘草15g,党参30g,制附片15g,肉桂10g,瓦楞子15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45g,砂仁15g。3付。 处方排序:黄连、丹参、黄芩、木瓜。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瓦楞子+柏子仁、生龙骨+牡蛎+砂仁。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黄连阿胶汤法(黄连、丹参、黄芩、木瓜),降离火、安心神;加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温坎水,以配全前面形成坎离既济、水火交融之态势;瓦楞子+柏子仁加化痰制酸、安神棕魄;生龙骨+牡蛎+砂仁协调阴阳、纳气归正,以使阴阳合二为一之功。 处方二:硃茯神30g,琥珀15g,砂仁15g,藿香15g,青皮15g,厚朴15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苍术15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山萸肉20g,党参15g,鹿角霜30g。5付。 处方排序: 硃茯神+琥珀、砂仁、藿香、青皮、厚朴、淫羊藿、炙甘草、苍术。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党参+山萸肉+鹿角霜。

人体八大基本穴位

人体八大基本穴位: 长寿穴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长寿第一大穴,位于膝眼下4横指再向外旁开1横指。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而胃经多气多血,刺激胃经的合穴可以补益全身气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发泡,可以明显提升人体免疫力。 三阴交 在内踝尖上方3寸处,将自己的手指并拢放在内踝上,小指贴在内踝尖上,食指上贴近胫骨的位置就是三阴交穴。三阴交顾名思义,就是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即肝经、肾经与脾经交会处,经常按摩三阴交穴,能够起到调节肝脾肾三脏的效果。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家庭视力康复操作流程指导(艾灸)

家套操作流程(艾灸) 产品步骤讲解 体验装产品 您收到的体验装为14对眼贴1瓶HA细胞修复液,一星期的用量,您先核对一下。 理疗套装产品: 您好,您收到的产品为睛博士儿童青少年家用套装(理疗型、蓝色,内含60对中药活络眼贴,4瓶HA细胞修复液),30天使用量。您先核对一下。 艾灸组合套装内含三年蕲艾3盒(60支/盒)、蕲艾精油1瓶、纯铜艾灸棒一支、医用纱布、精油滴管、纯铜艾灸棒专用擦棉一个。艾灸棒是纯铜的,铜器的东西时间长了容易被氧化,艾灸时间长了,艾灸棒内也容易形成艾垢,所以用专用擦棉可擦拭干净,请注意,擦拭的时候不能湿水,干擦。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感觉艾灸棒的前端滚动不灵活,可滴精油进行润滑即可。 收到产品后,请将包装打开仔细检查,由于避免不了运输途中物品的挤压碰撞导致艾条断裂,所以在艾灸套装出额外赠送了10支艾条,如出现艾条断裂严重现象,请立即拍下图片与客服联系。 我先发眼贴的使用方法图给你

套装使用注明:先将2~3滴HA细胞修复液滴入眼内,取出“睛博士活络眼贴”,闭上双眼,敷贴于眼部,闭目休息,保留15分钟以上或更长时间。(注:为减缓眼贴药物成分的挥发,贴上眼贴后可在眼贴外面局部加敷一层保鲜膜,防止眼贴中药成分挥发,最大限度的使药效持久渗透至皮下。敷保鲜膜时切记不可遮住口鼻。20分钟后将保鲜膜掀去,眼贴可继续贴在眼睛上。) 如图所示:

修复液使用量为:修复液一星期用完1瓶,每次单眼滴2~3滴,眼贴一天贴两次。早晚或是中午晚上贴都可以,时间由家长自己安排。 你教会孩子自己点修复液,放一瓶修复液在孩子书包里,课间休息的时候,孩子可以自己点 修复液和眼贴的使用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艾灸产品讲解: 我先把艾灸棒的使用视频发给你,辅助您学习艾灸操作 艾灸棒的使用视频有些大,能发送至您的QQ邮箱吗? 艾灸棒的使用视频已经发送至您的QQ邮箱,请查收,看完之后联系我,我向你讲解艾灸的程序。 我接下来和你说艾灸的详细操作步骤 1、先把面部清洁干净,尤其是眼周,将2~3滴HA细胞修复液分别滴入双眼内,

医学讲授-桂枝法系列分类

1、(桂枝法)桂枝法中基本法是有汗无汗,有汗用白术加淫羊藿,无汗用苍术加陈皮 2、(桂楂法)桂枝法用山楂肉变化,桂枝法加山楂肉 3、(桂楂麦法)建中汤法:桂枝法加大麦芽,作用:补脾胃之虚,助消化,建中宫,使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营卫调和,阴阳不偏,同时可治心悸、心烦。此法不用饴糖,因呕家、酒家不适合饴糖。此法适用范围广泛,凡胃弱饮食不消,完谷不化,久病体弱加黄芪,若阳虚加附子,扶阳、建中、理中。大麦芽气平微甘,富生生之能,肝之本谷,疏肝理脾。与楂肉合,化气滞,行血瘀,消肉食,通肠胃,有生生之能。 4、(桂楂苓法)桂楂法加茯苓(茯神),化气行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气则头眩,脉滞紧可服。湿重,无汗用苍术,但体弱、年老、易汗用白术。治血尿,加生蒲黄,蓄尿加吴茱萸、石菖蒲。 5、(桂楂麻法)祛外风镇内风法:桂枝法加天麻 6、祛痰法:桂枝法加法石神:石菖蒲通心窍,入水底而引微阳上升。得茯神,行浊水升清,得半夏,清浊可分,哮喘可定。得桂枝白术,行气化水,祛痰。 7、祛肺寒助肺气之法:桂枝法加法西石,西砂仁开上中下三膈,喉部干燥用油厚朴。 8、洁净肠胃之法:桂楂麦法加五灵脂官桂茯苓。 9、肝区:小茴香、公丁香、吴茱萸(镇痛,化凝聚痞块),元胡(肝区痛,加吴茱萸,痛彻背,加元胡。)脾区:白术、茯苓、大麦芽、楂肉、五灵脂、石菖蒲、法半夏、西砂仁、藿香;肾区:附子、淫羊藿、砂仁;肺区:半夏、石菖蒲、三子,心区:茯苓、茯神; 10、痛经:肝脾肾同调:桂枝法加肝(小茴香、青皮)加生蒲黄;月经时间长,上法加杜仲续断桑螵蛸陈艾,轻易不要用伸筋草、舒筋草,(当归活血,经量少可以用)。 11、皮肤病很难治,就用白檀香。 12、治皮肤燥、寒、湿、湿疹,桂枝法加小茴香加蛇床子、地肤子、白芷、花椒、苍耳子、陈艾。

两性养生燃情养性八大穴位

两性养生:燃情“养性”八大穴位 人体是个精妙而有序的组织。人体的经络与穴位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机体的状态。穴 位养生法博大精深,是中医养生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您知道吗?有些穴位还是助性穴”,对性爱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掌握按摩这些养生穴 位及技巧,会让你的性生活更加美满。 第一要穴:激起性亢奋 天柱穴: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性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 而在夫妻相处中,用拇指轻轻抚摸这个地方,会让女性有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 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 :夫妻调情是人之常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能起到养生的功效,那岂不是妙哉?

Jr 第二要穴:唤醒性感觉 膈俞穴: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 各有一个。 养性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时,与天柱穴一样,这个穴位有 助身体性爱感觉尚未发达的女性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 支脉i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 :又是一个夫妻间必学的穴位哦!

艾灸治疗眼疾

艾灸治疗眼疾,艾灸治疗白内障在我们的中医书籍里面曾经介绍过眼部的一些穴位和颜面部的一些穴位是禁灸的。《针灸大成》的另一个歌诀,“禁灸穴歌”就是讲有些穴不可以灸的。有好多的穴道不可以艾灸,分析起来,有一些在脸上的、在头部的不可以随便烧灸,为什么?脸上的穴道灸了,有可能会把脸给烧花了,会出现很难看的疤痕。头上也有一些穴道,可能因为底下就是血管经过的地方,烧灸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期的后果,例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临泣、头维”,都是在头部的,假如艾灸了,可能造成血压突然血液循环加快,让人不能忍受。另外像“丝竹空、攒竹、睛明、禾顟、迎香”,这些都是在脸庞上的穴道,尤其是恰好在眼睛旁边,要是灸了,可能使眼睛发生一些不好的状况。另外还有很多的穴也都不可以随便灸的。这段文字我是截取一篇文章说的,我们古代医生说的一些禁灸穴位,很多穴位现在都被我们当今的医生用临床实践打破传统的观念。 也是近几天有几个病人问,艾灸治疗眼疾,艾灸是否可以治疗老花眼,是否可以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等一些眼部疾病,其实这样的文章我已经写过了,可是大家还是感觉问的直接,问的方便。 我想原来有那么多的禁忌,也许是医生自己没有亲自尝试过艾灸治疗眼疾;也许是原来我们的老祖先总是用艾柱直接灸的缘故,真怕把颜面毁掉;我想也许是原来的艾绒都是自己加工,加工的不够细腻。总之有很多也许......是我的凭空设想。

在今天很多禁灸的穴位已经没有这些说法了,像迎香穴,治疗鼻炎应该是首选穴位,像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印堂,阳白等这些穴位我们一般治疗眼病,鼻病和颜面部位疾病,选择这些穴位还较多一些。很多病人用这些穴位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随着灸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艾灸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控制艾条的受热面积和温度,研究瘢痕灸使用的控制和局限,灸疮所造成的损失都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现在日新月异的灸疗器戒的发展,已经可以控制颜面部位的灸疮发生,所以现在绝对意义的禁灸穴位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可是我看到近期出的很多灸疗新书,还在延续古人的一些说法,感觉到我们出书人,临床功底的重要,因为毕竟我们要给患者引导治疗,所以感觉我们自己用过之后,有些话就可以说了。 说道艾灸治疗眼疾,我曾经使用过眼部温灸器自己艾灸治疗眼花,我可能是每天使用电脑的频率较高的缘故,所以我的眼睛也常常是不舒服。于是我用艾灸自己尝试治疗眼部的各种不适。 在今年的5-6月份们常常会感觉眼部有飞蚊症,重影。于是我开始用眼部温灸器艾灸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印堂,阳白等这些穴位,我的方法是,每天一次治疗,每次环绕这些穴位一周,双眼轮流交替使用,大约每只眼睛要循环灸10次左右,遇到麻木和痛点,可以用眼部温灸棒在这里重点施灸,边艾灸,边用艾灸棒在这里停顿下来按摩,用眼部温灸器边施灸,边按摩的疗效是很好的,因为热疗本身就有扶阳助阳的作用,同时热疗可以促使眼部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气血充盈的目的。如果加上艾灸棒局部按摩,更注重了疗效的结合,可谓1+1大于2的疗效。这样一次灸下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