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_省略_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_省略_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_省略_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_省略_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

应用初探

———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

秦春林,粟维斌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已逐步渗透到各环境规划领域,本文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绿地环境规划为例,对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在大学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大学校园;校园绿地;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 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6)03-0240-04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in Campus G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

———Taking the new campus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as an example

QIN C hun -lin ,SU Wei -bin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

A bstract :A s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e wo rld are getting serious ,the principles of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have been permeated into the area of enviro nment plann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g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 of new campus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 ourism as an ex ample to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 n of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 -ning in the campus g 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 .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 ical planning ;campus ;g 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深深地认识到,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景观生态规划学应运而生了。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建议[1]。

目前,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已逐步渗透到各个规划领域当中,高校校园环境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校园环境在不断地扩展,在校园的绿地环境规划中,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的应用也是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此,笔者以自己在2005年参与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绿化环境规划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1 项目背景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独立建制的3所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之一,20年来,为我国旅游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增加,学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原有的校园已无法满足需求,从2003年起,在距离桂林市中心16km 的雁山镇,购置土地127km 2

,开始了新校区的建设。新校区总体规划呈现“一心二轴三环八区”的特点,将建成一个旅游教育特色鲜明、教学 收稿日期:2006-03-27

 作者简介:秦春林(1970-),女,广西兴安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工程师,从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第33卷第3期

2006年9月福建林业科技Jour of F 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 ol .33 N o .3Sep .,2006

与实习双向互动的生态型校园。

2 规划理念

2.1 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

规划目标在于按照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基础上,综合考虑新校区的立地条件进行规划,以达到校园绿地环境系统的生态、游憩、景观功能的统一,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2]。

2.2 规划原则

2.2.1 自然优先原则 在对自然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相和谐的创造性规划设计[3]

。校园规划要依托场地现有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并保留原有的地形、地势、水系、植被,精心设计,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景观设计要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创造出地上有绿树繁花,水中有水草游鱼,树上有松鼠、飞鸟的生机盎然的景象。植物配置要丰富多彩,强调植物的造景功能与实用功能,建立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4]。

2.2.2 多样性原则 自然系统本身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它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的服务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就是维持乡土生物和生境的多样性。在校园环境的规划中,多样性可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运用多种植被组成的林、灌、草的复合型生物群落;为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需求的多层次的空间;体现校园文化多元组合的多种设计手法等等。

2.2.3 个性化原则 绿地环境中特色的产生,往往是来自于它所处当地环境的地域文化。各国的大学虽然有着共同的人类文明渊源,但又深深根植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土壤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和风格。在规划中应根据自身的地域特征、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及学校的性质、办学宗旨等在绿化中彰显自己的风格与特色[5],还可用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绿地构图形式、小品、空间等来体现个性。

2.2.4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的体现就是要求规划必须满足校园不同使用人群———师生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的多种需求,从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生理需求特点出发,创造出宁静、安全的校园环境和平等、开放的校园氛围,这既包括绿地内各种设施要符合人体的尺寸比例、生态环境的标准,也包括设施的形式、景观尺度、道路宽度等都要自然和谐。

2.3 规划思路

2.3.1 体现浓郁的旅游文化氛围 作为大学校园环境,应体现一种理念,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代表着一种校园文化。因此,在新校区的绿地环境规划中,既要有较深的高等院校文化内涵,又要体现旅游休闲的韵味,作为培育旅游人才的摇篮,应起到走在旅游文化研究前列的引导作用,在引导旅游学术发展的同时,引导旅游消费。

2.3.2 具有独特的地域性 地域性的体现,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广西的特点,比如,广西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开辟一活动区域,将壮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铜鼓、服饰、装饰物等点缀其中,以体现壮族的文化特性;第二,桂林的地域文化,与桂林这一国际著名的山水旅游文化名城充分契合;第三,雁山镇的地方特色,比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将被称为雁山四宝的红豆、绿萼梅、丹桂、方竹等4种名贵植物适当地融入到学校的绿化之中,以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2.3.3 保持校园整体的和谐统一 在新校区绿地环境规划中,把学校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强调人工绿化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仔细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注意人为活动区域与周围建筑环境的整体和谐,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共存的理念。3 景观结构分析

3.1 功能分区、路网设计

结合校园总体规划,将校园整体绿化格局划分为“一核两轴八园”,即以教学主楼为核心,纵横贯穿整个校园的两条文化景观轴,以及按学校系部的发展划分为8个景观特色园。

·241·第3期秦春林,等: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应用初探

校园的路网设计不仅要满足交通便捷的要求,而且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妥善处理车行与人行的关系,做到人车分流,同时还要处理好道路和景观的关系。校内路网在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结合的基础上,将教学楼群所形成的核心区设为步行系统,以创造一个宁静、安全、充满学术氛围的绿色核心,核心区外围采用环路作为车行系统,将各个功能区和主要景点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路网结构[6]。

3.2 水系

水系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打通水脉,使水脉鲜活通畅,维持良好的校园水体生态环境。在规划中,利用流经校园东面自然的相思江,顺应原有地形的高差,将河水引入校园内部,形成自东南流向东北的人工水系,最后又回流到相思江中,形成了自然和人工水系的连续。在人工水系的开凿中,充分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基地上原有的因砖厂长期采泥形成的低洼地段,形成主要的湖面,既减少了工程量,节省了工程费用,又达到了对原有场地的有效利用。整个水系蜿蜒曲折,流经校园的各个功能区,从生态学角度而言,大面积的水体,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的小气候;从景观角度来看,增加了校园的亲水空间和水景元素。

水系沿岸的绿化中,在校园中心湖面的两侧,适当预留出大面积的绿化空间,满足人们亲水性活动的开展,在植物的配植上,以耐水湿的植物品种为主,结合水系周边环境内容,形成缓坡草地、缀花台地、疏林、密林等多种自然驳岸景观空间。相思江两岸原生的竹子、芦苇和乡土茅草等植被,在规划中尽量保留,以增加天然野趣。特别注重保留从学校中心往东、穿过相思江、看到的远处起伏的山峰这一校园内的最佳的景观视线,在这一视线范围内,尽量减少高大的建筑,同时为了加强景观特征、保持视线的通透,在河岸散植漓江两岸较多的典型的桂林乡土植物凤尾竹,在校园内形成了漓江自然风光的延续,体现了桂林城市景观的意象。

3.3 中心绿核区

该区位于校园的中心,由教学主搂、图书馆、行政办公楼组合而成,它包括时光广场、思源园等景点。时光广场位于图书馆前,以石雕的中国传统的计时器日晷为主题,警示学子们珍惜时光在广场的铺装地上,用线刻的方式讲述中外旅游发展的历史,包括旅游史上重要的旅游事件、人物等。思源园位于行政办公楼前,以抽象不锈钢雕饮水思源为主题,结合旱喷,在两侧弧形景墙上雕刻校训、校史,展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及严谨的治学作风。

3.4 两条景观轴线

3.4.1 主轴 从校园西大门(主入口)经图书馆至相思江畔的纵轴是校园的景观主轴线,主题为通古达今,以人文景观为主,采用建筑符号、雕塑、铺地等景观元素,运用传统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将图书馆这一藏古纳今象征知识宝库的现代建筑、一代旅游圣贤徐霞客的雕像、古老悠久的日晷石雕以及相思江的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源远流长,又寓示了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世界现代文化,不断追求发展创新的校园文化。

在植物配植上,以银杏为主要的行道树,树下配以大量的杜鹃。银杏是桂林的乡土植物,珍贵古老的孑遗植物,这一选择既符合了植物的生态习性,又与景观轴线的立意相吻合,还充分利用了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原则;银杏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土壤中的矿物养分,而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从景观角度来说,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银杏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荫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银杏树叶一片金黄,冬天银杏树舒展的枝条仍然是一种自然美的展示,两者的搭配,在不同季节里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4.2 副轴 起止于学生南北两生活区的横轴是校园景观的副轴线,主题为融会贯通,是交通流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道路,将学生生活区、教学区、活动区、办公区等多个区域联系起来。因此,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上,以桂林市的市树桂花树为主。桂花树不仅植株造型优美,秋天花香袭人,而且树冠高大浓郁,四季常绿,对于地处亚热带的桂林来说,在漫长炎热的夏季,能给行人提供一个凉爽的小环境。

3.5 八个景观园结合目前旅游学科发展和学校系部结构特点,将绿化环境按系部划分为求知园、艺术园、清音园、丝语·242·福建林业科技第33卷

园、景观园、哲学园、风华园、沁心园等8个特色景观园。

3.5.1 求知园(旅游管理系) 在该园的环境布置中,采用规则式的景观布局,以体现现代管理学科体系的严谨性与秩序性,其中点缀经抽象变形的A 字景观小品,加强管理学的严谨态度(Attitude )、学子们远大报负(Ambition )、教师们无私奉献(Attribution )、卓越成就(Achievement )的内涵。

3.5.2 艺术园(视觉艺术系) 该园以艺术为主题,将视觉艺术系师生历年来获奖的艺术作品,结合庭园中具有实用功能的休息座椅等设施,用景观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师生在休息之余,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在周边植物的配植上,以造型修剪的植物为主,符合视觉艺术是以提倡动手思维能力为主的观念。

3.5.3 清音园(音乐表演系) 该园名出自西晋诗人左思的诗句“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观以音乐喷泉为主,用喷泉形成五线谱、五弦琴等音乐符号,以突出音乐表演系音乐创作的特点。

3.5.4 丝语园(外语系) 该园以植物造景为主,根据外语系所包含的多种语言教学的特点,专门选用一些原产地在国外的植物品种,比如南洋杉、法国梧桐、比利时杜鹃等,以体现多种语言文化的汇集。在景观布局上,用园中园的形式,将日本庭园中的枯山水、意大利的台地园、英国的风致园等融入其中,形成多种异域风情。

3.5.5 景观园(导游系) 配合导游活动的特点,该园以一组旅游文化浮雕景观为主,内容为华夏十大美景和世界十大美景,在环境的布局中,以自然式布置为主,以体现导游职业本身所需要具有的灵活、随机应变的特点。

3.5.6 哲学园(基础部) 该园以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五行说为基础,用多种不同色彩的植物及造型,分别代表五行说中金、木、水、火、土等五大要素,寓意基础部所教授的学科知识为学生整个知识结构的基础。

3.5.7 风华园(学生活动区) 该园在景观的寓意及内涵上,力求体现寓教于乐的休闲气氛,根据宿舍区分布的特点,以多个分散的小游园出现,比如求是园、拙园、乐园等,求是园通过透花景墙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提醒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乐园取意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拙园则勉励学生勤能补拙,脚踏实地。

3.5.8 沁心园(教工生活区) 该园以植物造景为主,采用自然式的庭园布局,以营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环境氛围。住宅周围以低矮的香花树种为主,如含笑、山茶、夜来香等,远离住宅处布置一些高大乔木,以桂花、玉兰为主,点缀象征教师品格的粉笔和蜡烛等景观小品,寓意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崇高品德。

4 结语

近些年,大学校园的绿地环境正日益受到重视,各方面的规划人员也不断试图将景观生态规划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其中,以使校园的绿地环境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笔者通过参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绿地环境规划,在这一方面作了一次尝试,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将景观生态规划学的原理逐步深入地融会到高校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之中,以使我们的校园环境更加美丽,更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是在桂林桂旅旅游规划设计院李肇荣教授主持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绿地环境景观规划项目方案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他项目组成员:粟维斌、秦春林、陈尚玲、钟泓、谢雨萍、王成(作图)、孟超秀。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项,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王 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中国园林,2001,(6):3-9.

[4]吴伟丰,倪 琪,朱坚敏.人文与自然的融合理性与浪漫的交织[J ].中国园林,2001,(5):42-45.

[5]张春慧,王先杰,王大庆.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J ].北方园艺,2004,(4):52-53.

[6]吴为廉,肖风雪.生态·人文·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J ].建筑规划与设计,2003,(2):21-24.·243·第3期秦春林,等: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应用初探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同济学姐亲测有效)

第一讲导论 1、景观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实践--景观学专业工作是什么? 1.1景观概念 本专业的概念 1)大众的概念 2)相邻专业的概念 3)本专业的概念 1.2从景观的起源演变理解景观 7类景观 景观1:旷野森林——人类远古的家园?——景观的起源/源头景观 景观2:人类原始生存环境景观——水体:人类生命之源 景观3:人类原始生存环境景观——森林:人类生息繁衍的庇护所 景观4:人类原始生存环境景观——草原:人类丰衣足食的基础 水·森林·草原景观为人类奠定了关于景观的原始自然美感 自然山水——奠定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基础 景观5:人类农耕生存环境景观——乡村田野、乡村小镇 景观6:人类现代的生存环境景观——旅游度假地景观 景观7:人类现代的生存环境景观——都市居住景观 1、景观的三层含义 1)形态——大地表面 2)环境——生存空间 3)活动——行为心理 2、人类对于景观的本性需求 1)人类的本性必需——自然的生存环境 2)人类的发展需要——美好的生活场所 3)人类的精神向往——精彩的生命历程 3、“景观”与相关专业术语的差别 1)景观与风景 2)景观与园林 3)景观与环境 4.人居环境中的景观 1)聚居建设 2)聚居活动 3)聚居背景

1.1景观学专业实践概览 1.2社会对于景观师的三大领域的需求 (1) 规划设计 (2) 环境与资源保护 (3) 建设与管理 1.2.1景观学专业的实践领域 1 公园绿地 –国家公园、都会公园、都市公园、都市广场、社区邻里公园、儿童游戏场等。 2 休闲游憩与旅游区 –风景区、森林游乐区、休闲农场、观光果园、休闲渔业、温泉区等。 3 大型综合园区 –科学/科技园区、教育园区、校园、主题园区、动植物园区等。 4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公路景观、街道景观、林荫道路、步道与自行车道等。 5 滨水景规划设计 –河川堤防/高滩地、河滨公园、海岸景观、亲水空间等。 6 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开放空间、公共建设、环境艺术等。 7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发展 –景观保育、复育、修景、视觉景观评估等。 8 城乡风貌 –社区总体营造、地区环境改造、社区规划设计等。 1.2.2 景观学专业实践领域概览 三大基本领域:1)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城乡环境、历史人文2)景观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形象空间、环境生态、功能使用 3)景观建设与管理——建设-管理施工建设、养护管理、活动组织1.2.3 中国景观的当务之急 需求1:资源与环境保护(环保与生态化) 需求2:城市化 需求3:游憩与旅游化 1)生命性:生长、变化 2)时间性:形成、变化周期 3)地方性:自然的、人文的 ★人居问题: 1、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人聚问题:以人为本,创建人类聚集环境,满足游憩娱乐需求 ——景观环境创造问题(规模、生态、风格……)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舒适的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追求的主题,建筑区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建设区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建,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景观舒适度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这是创造优美居住景观的更高追求。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需要设计者具有有强烈的责任感,营造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不断探寻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是我们设计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绿地生态 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区域性 景观生态设计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场所,设计景观的主要任务是特定环境中为人们创造特定功能的舒适协调的环境空间。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地域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人文特征的景观[1]。从地域范围来看,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上来看,景观是由地域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上来看,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以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生态景观。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建立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2]。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确保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安全、舒适。 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过程的总则 2.1“以人为核心”的设计原则 环境景观建设,是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的居住地。作为建设区的主体,人对建设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具体有生理的、安全的、交往的、休闲的和审美的要求。环境景观设计首先要了解人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他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居住区环境。 2.2 园林景观生态原则 建设区的环境景觀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合理使用建设区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建设区绿色景观环境。 2.3 经济性原则 经济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人口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合理利用成本、费用和空间。力求使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不破坏当地的绿色植物生态系统,根据建设区的环境景观,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在建筑设计中大量采用古典园林手法进行仿木、仿竹的装饰等都是偏离了经济效益原则[3]。 2.4 美观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实例(三个实例)

实例一沧州市景观生态格局规划 一现状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生态格局概况 通过对、、三个年份影像的解译,得到各年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年,沧州市城镇规模总体 扩张较小,比较显著的是在东部临海地区工矿用地的增加较多,以及在现港城地区出现建设用地;而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且区域零散分布;盐碱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和改善,主要是 用做一般农田,以及部分用于城镇建设;部分滩涂湿地资源开始出现退化现象。 总体而言,沧州市属于生态良好地区,但由于重度盐碱化等各方面原因,东西部覆被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景观格局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主要是中部耕地和草地类型过于集中,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度,属于脆弱生态系统;东部地区虽有南大港、管养场、杨埕等众多湿地资源,而景观格局未成体系。因此,需构建适合沧州市本底条件的生态安全格局。 沧州景观生态格局呈现明显的人工化较重、分布较为广泛的态势。在今后的生态格局构建中,开发过程应注重提高质量而非数量;生态建设同样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序地扩大数量。 图沧州市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图沧州市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图沧州市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将于年月底解译完成) 景观生态指数计算 根据沧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遥感影象图,作了景观格局指数测算,针对本市实际情况选取以下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 (一)景观异质性指数 可采用类型图数据,通过斑块的组成和配置来研究。具体选用的指标有: 多样性指数:是指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它反映了绿地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 多样性指数∑[()],每一斑块类型所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乘以其对数,然后求和,取负值; 均匀度指数:该指数反映景观中各斑块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表明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得越均匀。 ∑[()](),当趋近于时,景观斑块分布的均匀度也趋于最大。 (二)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直接反映景观中某一景观类型斑块大小的指标是斑块面积。斑块面积包括斑块总面积、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极差、斑块面积中值、斑块面积标准差 和变异系数、斑块面积偏态系数、最大斑块指数等。 斑块总面积:是景观中某类景观斑块面积的总和。反映该类景观类型斑块大小的整体水平; 斑块平均面积:,反映该类景观类型斑块大小的平均水平; 斑块分离度:表示各类景观斑块个体分布的分离程度; 斑块密度:指各类景观在单位面积上的斑块数; 类型斑块密度:反映某一类景观斑块的分布情况,值越高,该类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大。 斑块面积标准差:{∑∑[ ()]}; 斑块面积变异系数:()。 (三)生态空间格局分形指数

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象: 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园林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以及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 适用于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四年级选修课程 内容提要: 阐述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论述景观规划设计中以景观分析为核心的基本理论, 介绍各类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内容:景观资源统筹、景观环境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公园设计、建筑外部场地设计, 使学生从中了解掌握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课程时间:课内教学36学时,课外教学72~144学时 第一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 1.导言 1.1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 1.3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概要 第二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2.1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 2.2 景观规划设计视觉形态要素 2.3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心理行为要素 2.4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要素 2.5 景观分析评价

第三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内容3.1. 景观环境空间规划设计 3.2景观环境感受规划设计 3.3 景观绿化与生态规划设计 第四部分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4.1 景观调查与分析 4.2 景观规划设计 4.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表现与交流 第五部分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概述5.1 公共建筑景观环境设计 5.2 广场与街道景观环境设计 5.3 街头绿地与公园景观设计 5.4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5.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6 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 5.7风景名胜区规划 教学教案 第一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1.导言 1.1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1.1. 1“景观”概念 景观 景观的三层含义 景观概念框架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1、绿地基本情况 ●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 现状分析 1) 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 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 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 废的感觉。 4)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3、景观规划说明 ●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 园林小品 ● 园路铺装 ●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 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 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 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 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 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 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 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 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 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 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 6. 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 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 7. 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 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浅谈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

浅谈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 隋全杰 (大连市金州新区村镇建设办公室,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发展,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越来越受到规划者们的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坚持科学性;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强调民族和本地文化;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师法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在中国,汉代以前没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应从曹操建造邺城时算起,但那也仅仅是以王权思想为指导的简单规划。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才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规划是关于一个城市较长时期内的战略性发展指导,其任务一是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和城市的发展规模;二是综合部署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用地,对工业、交通、住宅、商业、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布局。 城市规划是在塑造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对一个城市的文化与魅力的准确解读。可以说一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与神韵都尽在规划师们的手中,一个成功的规划为城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吸引力,人们会因为城市环境的美丽而驻足。因此,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显的尤为重要。 一、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坚持科学性。 城市景观规划牵动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全方位系统工程。规划是前提,也是保证。因此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编制要坚持科学性。我们在编制规划时,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塑造城市形象,改造城市形象,创造更佳的城市形象;其次,我们的规划要符合当地的实际,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广域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地编制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可以有效地指导城市的建设,以免造成一个城市和区域的重复建设,避免“今天铺路,明天挖坑”的现象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强调民族和本地文化。 历史证明,唯有地方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这就是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道理。当然,强调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关键要做到“洋为用”的原则。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绿地、城市建筑、道路交通等,要体现民族特色,展现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当然也可以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使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得以创新和发展。以大连市金州区“向应广场”景观规划为例,编制规划时我们既要考虑到沿海地区的文化特点,又要体现金州区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一些外来的优秀元素,以更好的体现“向应广场”的生态景观。 三、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中的人本主义其主旨是确立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地位,即一切以人的权利和利益为最高原则。其目的是使任何景观都成为纯粹意义上的服务于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工具,满足人民的需要,使人们能充分享受高度舒服、便利的条件,真正体现景

景观生态原理 王云才 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考试复习资料 1.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 3.景观生态规划:指将生态性原则与景观规划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主要是通过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最优利用方案、对策及建议的景观规划途径。 4.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选择合理的指标,对景观环境和景观资源进行适宜性分析,以确定利用方式和发展规划,从而划分景观资源一景观环境的适宜性等级,达到资源与环境的最优化。 5.景观生态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景观斑块、廊道、基质在空间上形成的景观镶嵌体的特征。 6.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格局,即在景观中都存在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他们是由景观中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组成,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位置关键性的空间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关键性的空间元素、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即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7.景观规划设计: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改变现有的现行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 8.生物通道是联系斑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间的连通性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通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对十生物群体而言,通道具有隔离带和栖息地等多种功能。 9.景观敏感度是指在人与景观相互作用以及人对景观认知的过程中,景观处在一个极易发生变化并呈现在景观及其环境系统中的特征。景观敏感度通常包含景观生态敏感度、景观认知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度三个方面。 10.景观生态分析界定为在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本手段的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基于景观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反映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相互头系为基本目的的景观要素的生态分析。 11.自然界面:生态交错带,又称生态过渡带和生态脆弱带。生态交错带指特定尺度下生态实体之间的过渡带。在林、农、草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交错带,即景观界面。 12.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指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逐步深入认识,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的人一地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伦理体系,并随对环境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寻求最适宜于人类存在的方式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即人地最协调的共生模式,综合体现出协调的自然生态伦理、持续的生产价值伦理与和谐的生活伦理。 13.生物通道连续性:通道在空间上、功能上及物质流动上的连续性,表示生物通道上各点的连接程度,通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 14.生态过程分析是指一定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在时空尺度上发展、进化、演变的过程分析。 15.生态系统健康是以符合适宜的目标为标准定义的生态系统的状态,条件和表现。一方面要具有满足社会合理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 16.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续性及生态过程、功能联系的度量,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指标,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 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1)定义:在研究海洋环境中岛屿上的物种成分、数量及其变化过程时提出来的。 (2)两效应:岛屿面积效应,即岛屿面积越大,容纳生物种数越多;距离效应,即靠近大陆的岛屿的物种数量要高于远离大陆的岛屿。 (3)应用: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直有深远影响。 岛屿生物地理学现在已经不只是局限于陆桥岛屿和海洋岛屿物种丰富度与面积关系的研究,它已经扩展到陆地生境岛屿的研究中去了。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 1. 人性化氛围: 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 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 1. 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 晨读区: 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3健身娱乐休闲区 本区设有健身器材,有卵石铺装,园桌,园椅,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六: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 廊架:从校园大门可以看通过廊架看到整个广场的布局。木结构花架,此花架没有屋顶宽度米,在晨读区的花架有顶宽度2米,结构木料, 2. 蛭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 3. 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 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草坪。树池用木料,旁边也是座椅。 4 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不同颜色的刚性材料。 5 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刚性材料,高度5米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

1.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 1、景观生态学原理、现代空间理论、行为心理学以及设计艺术思潮等领域得探索与研究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研究得基石。 2、通过将空间、行为、生态及人文精神得有机结合,综合提升土地得使用价值与效率,以可持续得方式、方法促进人居环境得发展。 3、促进现代景观设计变革得主要因素: ①20世纪急剧变化得世界格局导致景观设计领域国际化加剧; ②哲学与美学及艺术思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得理念; ③相关科学技术得发展改变景观设计得架构; ④随着学科高速发展,景观专业知识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得趋势; 4、以生态学、“3S”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改变学科发展态势,改变专业价值观念。 5、景观设计在经历了古典主义得唯美论、工业时代得人本论后,在后工业时代迎来了景观设计得多元论。 6、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代表作唐纳花园得设计特色“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得花园设计之一”。受立体主义思想得影响,丘奇认为花园每处景观应可以同时从若干个角度来观赏,并且一个花园应该没有起点与终点得限制,景观空间就是复始得。线条之间得对抗、形式之间得对立,使整个形体具有强烈得约束感,不仅具有自身独立得特点,同时也符合场地得得需求。 7、丹·凯利得米勒花园:占地1、86ha得长条形米勒花园平面沿着长轴方向被划分为三个部分,花园、草地与林地,她用树篱、林荫道与墙垣围合形成矩形空间,在庭院区与草坪之间就是一条两边种植着美洲皂荚得林荫道,道路得尽头摆放着亨利摩尔得雕塑。(2013已考) 8、美国劳伦斯·哈普林得罗斯福纪念公园。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植物等营造了四个空间,分别代表了罗斯福得四个时期及她所宣扬得“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四个时期得重要事件,用岩石与水得变化来烘托各时期得社会气氟,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开放得,引人参与得纪念园得空间特色、景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概述 一、相关概念 1、城市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包括六大类型:公共绿地,即各种公园、游憩林荫带;居住区绿地;交通绿地;附属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位于市内或城郊的风景区绿地,即风景游览区、休养区、疗养区等。 城市绿地不包括: (1)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和室内绿化; (2)以物质生产为主的林地、耕地、牧草地、果园和竹园等地; (3)城市规划中不列入“绿地”的水域。 2、城市绿地系统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 在

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色通道 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的水域。 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是指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在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各个城市应当针对各地不同的景观、文化、历史条件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其目的就是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最佳环境系统。具体体现在保护与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强化审美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

[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艺术法则与造景手法: 一、园林艺术法则: 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2.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3.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5.欲扬先抑,柳暗花明 6.起结开合,步移景异 7.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二、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1.主景与配景手法: 2.对景与抑景手法 3.分景与隔景手法 4.夹景与框景手法 5.透景与漏景手法 6.配景与添景手法 7.前景与背景手法 8.层次与景深手法 9.俯景与仰景手法 10.引景与导景手法 11.实景与虚景手法 12.景点与点景手法 13.内景与外景手法 14.朦胧与烟景手法 15.四时造景手法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 一、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1.静态空间艺术类型: 按活动内容分: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等 按地域特征分: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 按开朗程度分:开朗空间、半开朗空间、和锁闭空间等 按构成要素分: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 2.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1)风景界面和空间感: 风景界面: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 空间感: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特征,有旷达感 山环树抱庙宇林立的复合空间,给人以山间仙境的神秘感 2)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最宜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类

型的视距 最佳视域: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160,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3)三远视景: 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大于45,60,80,90时,由于视线的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 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瞰大地。一般视角小于45,30,1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 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 4)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见图) 5)静态空间尺度规律:(见图) 二、动态序列的艺术布局: 1.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 1)一般序列:一般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的两段式或三段式之分,所谓两段式就是从起景逐步过渡到高潮而结束。三段式大体上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个段落。 2)循环序列: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采用了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 3)专类序列: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他们各自的特点。 2.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见图) 3.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 1.风景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 2.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 3.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 4.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032776.html,/thread-47861-1-1.html) 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这是由画论移植而来的。意,可视为意志、意念或意境。它强调在造园之前必不可少的意匠构思,也就是指导思想、造园意图。然而这种意图是根拒园林的性质、地位而定的。皇家园林必以皇恩浩荡、至高无上为主要意图;寺观园林当以超脱凡尘、普度众生为宗;私家园林有的想耀祖扬宗,有的想拙政清野,有的想升华、超脱,而多数为崇尚自然,自得其乐,乐在其中。这就是《园冶》中兴造论所谓“……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说,它表现了设计者的意图起决定作用。 意境指情景交融,意念升华的艺术境界,表现了意因境存、境由意活这样一个辩证关系。如淘渊明所代表的田园意境,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追求清淡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仙山琼阁、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侯芳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侯芳 发表时间:2019-10-11T13:19:57.1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侯芳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国内环境景观建设方面兴起了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绿色生态设计之风,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性设计名词,没有了解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没有考虑到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元素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地域等环境特征,单纯认为景观中有花有草有树即为生态设计,并没有将生态学原理及运行机制真正运用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 泰安市圣园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在国内环境景观建设方面兴起了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绿色生态设计之风,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性设计名词,没有了解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没有考虑到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元素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地域等环境特征,单纯认为景观中有花有草有树即为生态设计,并没有将生态学原理及运行机制真正运用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鉴于此,本文对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引言 把生态规划理念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使人们与自然更加亲近,在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的现状,让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发挥最大作用,这样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将某个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基本出发点,因地制宜,有机融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努力挖掘人文价值,为人们提供文化熏陶,另一方面渗透可持续理念,引导人们反思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并引导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其次,充满自然气息的园林景观,能够促使人们回归大自然,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长期处于紧张、快节奏中。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存在的空间逐渐缩减,人们体验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设计和建造生态化的园林景观,人们在游览园林、欣赏景观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享受清新、轻松、舒畅自然环境,帮助人们暂时从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解脱出来,进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 最后,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够带动整个园林实现良性循环,促使园林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构建一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进而为周边环境的生态建设创造条件。无论是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者,城市规划者,还是园林的欣赏者而言,形成一个运转正常、协调平衡的园林体系都是十分重要,因此,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其中,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然运行规律中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2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原则 2.1整体生态功能优先 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其涉及到的理论内容非常广泛,并且相互联系,如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植物学、生态水文学等。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科学,相关人员要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从关联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确定生态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和项目建设中,之所以进行生态规划,是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修复。为了确保生态功能优先原则能够应用到现实中,除了以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等相关的理论为基础,还需要协调好关联性治理和整体性规划两个方面,确保把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2.2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述景观多样性原则。①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在景观要素空间布局的形态上,多样性体现多态美,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准则,也体现了对景观管理的重视程度。②物种的多样性。避免因物种的单调导致生态自然性缺失,有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3人文性 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城市居民感受到优美的园林景致、静谧的自然环境和雅致的人文内涵,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不仅非常重视自然环境,对人文因素的设计也十分强烈。在生态规划理念中,人文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现代园林设计者所不可忽视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体现人与自然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价值。 2.4经济性 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比如休息,娱乐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使用有限的资源,把设计要求达到最好,创建一个舒适的园林环境。 3城市园林景观的现状 3.1景观设计硬质过多、绿色减少现代城市园林 景观设计为了营造高档的景观形象,创造出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刻意规划气势恢弘的中轴线、磅礴大气的广场、形态多异的喷泉景观等超大空间,出现了大面积的硬质铺装,相对减少了绿色植物的生存空间,构成了不自然、不亲切的人工环境,忽视了绿色空间生态功能的体现。 3.2地域文化缺失、地域精神流失 我国地域广阔、特征鲜明,每个地区都在长期的孕育中,形成本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及地域精神。在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下,区域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往往会为了表达某个新颖的设计主题,而改变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随之也抹去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及地域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景象,进而导致地域精神的流失。 4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应用 4.1在园林景观中进行生态种植 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以最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植株、本地植株或者成活率高的外来植株为选择种植的主要目标。此外,在植株的实际种植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外来植株的成活率及其健康生长,进而充分发挥植株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种植植株,也可以引进一些同植株密切相关的植物,以更好地体现园林植被群落的多样性、植被与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