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导思卡”设计例谈.doc

小学数学“导思卡”设计例谈.doc

小学数学“导思卡”设计例谈.doc
小学数学“导思卡”设计例谈.doc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导思卡”设计例谈

温峤小学蒋炳霞

【摘要】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导思卡”作为一种数学学习辅助工具,是学生知识探索过程和教师引领教学的思路与方向,一个高质量的“导思卡”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任务导向型、分层操作型、疏通引导型、合作探究型、回顾反思型等五种不同功能类型的“导思卡”的创意与设计作简单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思卡设计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这一观点,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现代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积极为学生创设数学思考的情境,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一、“导思卡”概述

1、“导思卡”的诞生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知识不应该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会的。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的引领作用也不容小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有效引领。而“导思卡”就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引领的一个支架和载体。因为“思考”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把“导思”放在首要环节,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自主学习环境,才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灵动、活跃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导思卡”的概念

数学“导思卡”,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学习任务以“问题串”的形式进行分解,并提供学习思路与方法的指引,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性探索,一定程度上完成独立学习、合作交流、自我反思等任务,是一种基于问题思考的辅助学习卡片。同时,“导思卡”上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备引领性,直接指向教学活动的“根本”,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导思卡”的作用

“导思卡”不仅能给学生的数学思考指引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能使学生在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数学的思维能力。可以说,一个高质量的“导思卡”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它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内化思想方法,发展数学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导思卡”设计

“导思卡”作为一种数学学习辅助工具,可以基于某项学习任务而设计多种活动:或自主探索,或合作讨论;或动手操作,或动脑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卷入学

习活动之中。同时,由于“导思卡”是教师在课前就预先准备好的,可以提前对每项学习活动进行精心的计划和布置,使数学活动更科学、更高效,也为学生能展开充分的思考以及活动的成功取得提供更大的保障。根据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特性,可以设计成多种不同功能的“导思卡”,下面就结合具体实例对不同类型“导思卡”的创意与设计作简单阐述:

1、任务导向型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导思卡”的设计也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教材特点出发,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学习任务,向学生呈现一组链接原有认知结构的学习材料,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固定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也为重难点的学习铺设了桥梁。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设计如下“导思卡”让学生自学:

(1)3个千、2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数,加上6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得到()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2)你是怎么想的?能把这道题写成一个加法竖式吗?列式依据是什么?

(3)观察与交流:

①小明:我把小数点对齐。

5.4

+13.5

18.9

②小军:我把最高位对齐。

5.4

+1 3.5

6 7.5

③比一比:两人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谁的方法对呢?说说你的理由。

(4)思考:小数相加减时,为什么一定要“小数点对齐”?

这一“导思卡”的设计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寻找适合的教学起点和切入口。教师用“导思卡”唤起学生已有的多位数加法的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讨笔算的方法,点明知识的要点,利用整数加法与小数加法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有利于同化新知。并且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对位问题,使学生在“导思卡”的引导下,通过思考与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保障、打好基础,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展开教与学。

2、分层操作型

只有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的目的,也只有促进思维发展的操作才是有意义的操作。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学生的操作和体验,需要他们在操作和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感受本质、发展思维。“导思卡”的设计编制,也要遵循这样的理念: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又要有一定的适切性,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为此设置相应的设计

策略:或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提出操作任务和要求;或将问题分解为有若干层次的“问题串”,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例如,在教学“摆一摆,想一想”时,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把1个○分别放在数位表的个位和十位上,可以表示出1和10两个数。进一步讨论用2个○能摆出哪些数?请学生动手操作,边摆边记。并设计如下具有层次性的“导思卡”:

(1)用2个○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想一想,怎样摆才能不重复和不遗漏?

(2)用3个○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的个数和摆出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用4个○、5个○……分别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吗?

(4)不用摆,你能直接说出用9个○可以表示出哪些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这一“导思卡”体现了一个逐层深入的思考策略:第一层次是用2个○摆出不同的数,强调不重复、不遗漏,初步感受“位值”;第二层次用3个○摆出不同的数,引导学生发现按一定顺序摆,会避免重复和遗漏,发现摆出的各数之间的关系,学会有序思考;第三层次通过让学生用4个○、5个○乃至更多的○摆不同的数,引导学生发现○的个数与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第四层次让学生直接说出用9个○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引导学生根据总结、归纳出的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从动手操作摆数逐步过渡到脱离操作直接写数,通过分层操作、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积极深入地探研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疏通引导型

学生在做题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可以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设计针对性的“导思卡”,使学生在“导思卡”的引领下对错误进行探索,引导他们纠正错误,找到错误的根源所在,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

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概念,巩固、应用性质,教师常常会设计这样的习题:“4/9这个比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应该加上()。”很多学生想当然地把比的后项也加上8;还有些学生则觉得很难,做不出来。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一错误的思维路径,疏通思路,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向,可设计如下“导思卡”:(1)回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2)转化:比的前项4加上8等于12,就相当于把比的前项乘几?

(3)思考: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该乘几?这个结果相当于把9加上几?

(4)拓展:当比的前项或后项加几、减几时,要使比值不变,应该怎么求比的另一项?

这一“导思卡”巧设提问,为学生铺路搭桥,不仅纠正了学生在这类题型上的困惑

和错误,而且帮助学生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引导学生从比的基本性质出发,思考在比值不变的情况下,把比的某一项加几或者减几,要求另一项,必须先将已知项从加几、减几转化成乘几、除以几,也就是把加减法的关系转化为乘除法的关系,然后相应地求出未知项及其变化情况。由此来帮助学生疏通思路,从而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4、合作探究型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的有意义的认知建构,探索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合作探究型导思卡”的设计,就在于让学生自主、合作经历探究过程,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设计如下“导思卡”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用学具袋中的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两端相连。(每个小组四位同学的小棒长度分别为:①6、7、8;②4、5、9;③3、6、12;④5、8、10)(2)质疑: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怎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

(3)你认为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4)小组合作:量一量每组小棒的长度,并进行记录分析。

序号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否摆成三根小棒的长度关系1

2

3

4

(5)结论:

这一“导思卡”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互动、质疑猜想等环节,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围三角形,学生一开始认为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能围,有的却不能。由此,学生脑中旧的错误认知被推翻,思维的矛盾被激起,致使其不得不重新去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让学生量每组小棒的长度,对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和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关系作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以及数学思考的整个过程。

5、回顾反思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及时进行总结、回顾、反思,能够有效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将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回顾反思型导思卡”的设计,既使学生经历充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又注重通过不断地回顾过程、反思所得,在反思中提升方法。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可以设计如下“导思卡”进行全课小结:(1)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我们是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

(3)我们是如何根据两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总结?

(4)长方形的面积是两条邻边相乘,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是邻边相乘呢?

这一“导思卡”以反思提纲的形式,使学生纷纷展开了回顾与思考。梳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过程: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而不是底×邻边。厘清虽然长方形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相等的,而平行四边形的这条邻边和高是不相等的,所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能直接套用到平行四边形上,两者的计算公式并不相同。让学生发现在学习一种新图形的时候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旧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计算方法,搞清新旧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数学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培养。数学“导思卡”作为培养学生思考意识和能力的有力工具,架起了教与学之间的这座桥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自主构建数学知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思维能力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高质量的“导思卡”,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有力工具,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和反思。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陈力〃《基于学习力提升的数学“导思卡”设计与应用》〃《小学数学教育》 2014.12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王焕成 摘要::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活选取素材。 关键词: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 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2020年的教师资格证面试即将来临,那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占此次面试分数一定的比例,因此写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板书对这次考试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取得高分通过此次考试,要对教学设计相关考点非常熟悉。那么,小编现在结合了近几年教学设计常考的题,给大家分享一下下面的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认出、了解、理解、描述、会运用、会写、会算、能证明(概念、性质、含义、定理、公式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体验、探索(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推理论证等)过程,提高、培养(观察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来讨论思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xxx,培养xxx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等) 教师活动:根据教材内容自制多媒体动画(或展示xxx、创设xxx 等),引出课本主题图。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有关的数学

问题。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是:1.xxx;2. xxx;等学生活动:就教师的提问展开独立思考或讨论得出xxx 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动手操作,锻炼能力 教师活动:针对课本排版的第一个知识点,阐述活动和提出问题学生活动:xxxxx 设计意图:合作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感、符号意识等 环节二:团队合作,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xxxx 学生活动:xxxx 设计理念:分析推理能力、抽象能力等。 环节三:xxxx 三、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数学答题卡模板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21. 数学答题卡 (1)姓名 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班级 准考证号 试卷类型 A B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 形码;注 意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事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20. 项 试题纸上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选择题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3 [A] [B] [C] [D] 7 [A] [B] [C] [D] 4 [A] [B] [C] [D] 8 [A] [B] [C] [D] (2) 二、填空题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平均数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 :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吴:为什么?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张溪镇坦埠小学胡凌燕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首先,教材呈现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为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做准备。其次,教材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的物品观察它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最后,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物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立体实物,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单元知识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归纳,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图形的观念,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确立分析: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观察、交流、操作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生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

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我力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观察、交流、思考时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思路,并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到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一: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A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 图形/统计与概率)”领 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 习 (),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 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例一议“精细化教学” 科学探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领域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尤其要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握每一次机遇,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收获,在探究中提高。实践表明,课堂上科学、有效的探究,是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精细化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六中有这么一道题: (见题图)这个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它的前后两面涂上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油漆。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面积各是多少(题图说明:这三个长方体颁奖台紧靠着,且中间的1号颁奖台最高,左边的2号颁奖台次之,右边的3号颁奖台最低。在1号颁奖台的正面靠近这个长方形面的左边竖直边线的右侧中下方标注“65cm”字样,同时在这条边线上面一小部分的左侧标注“10cm”字样,而在图中还有五处标注“40cm”字样,表明这三个长方体的下底面都是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以及3号颁奖台的右面也是一个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 学生自主解答后,我发现大体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其一是这样的——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65×40+40×40]×2 其计算结果为12800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40×2+40×3×40 其计算结果为10000平方厘米。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40+﹙65+10﹚×40+40×40]×2 其计算结果为14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2+40×3×40 其计算结果为10800平方厘米。 学生的解题思路大致相同,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对此,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 首先来回顾一下教案的具体内容—— 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同学们要注意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不要漏掉重要的内容! 课题名称 一、教学目标 [1-3]年级 初步认识,理解,掌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过程中,初步学会,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

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培养学生习惯,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4-6年级]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掌握,能熟练地。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过程,体会,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初步形成能力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掌握) ,能够熟练运用。 【难点】 理解(推导) 的过程,掌握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讨论法、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出示情境(复习旧知) 。

提练数学问题,并提问学生:。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引出课本内容。环节二:新授 (一)合作探究 1、教师多媒体出示PPT,提出问题并分组问题: 问题1:。 问题2:。 2、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 小组1:。 小组2:。 4教师针对小组展示,作出评价,并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提升:。 (二)例题讲解 1、出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 2讲解例题,演示过程。强调书写步骤 环节三:巩固练习 PPT出示练习,请学生在黑板上作答,集体讲解订正。 环节四: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补充点评,提升。 环节五:布置作业 作业1:课后练习1.2.(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

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案例集

我的教育理念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临川三小黄平平 两个月来的劳累国培,两个月来的埋头苦记,使我重新拾起教师职业的记忆,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此“传导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一直被历代教师所接受和遵循,并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优秀的中华儿女,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一直深入在我们当今的广大教师心中。可是时代在前进,教育需要发展,特别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这种教育思想就逐渐显露出了它的狭隘性,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通过这次在南昌市的国培,我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下面我就“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思想的狭隘性及改进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难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传导授业解惑”是一种权威式教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间定位于长幼关系,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过分强调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教师头上似乎有顶“圣者光环”,对学生完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式,学生慑于教师的威严,不敢与教师亲近,更不会与教师沟通,使得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气氛活泼不足严肃有余,使得学生精神压抑、思维迟缓,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放下架子,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不在意自己的教师

地位,也不以展示自己的渊博学识为荣,敢做陪衬,敢为人梯。平时教师要多深入学生生活,多了解学生的需求,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全方位关怀学生。课堂中教师要实施民主化教学,要想方设法创设宽松、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心理放松、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师还应有长者风范,对学生宽宏大度,充分理解,特别对后进生和性情怪癖的学生更应如此。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心灵相通,心理相容,彼此信任,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智能得不到有效地开发。“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思想,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教育权、控制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自始至终主宰着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这种教学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智能也得不到有效地开发。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获得发展的内因和决定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现代教育共同追求的一种理念,也是教育成功的法宝,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乐做配角,彻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学生推向获取知识的前台。其实,课堂内教师好象是一名导演,应起到指导、启发、诱导等作用,而学生则象演员,是“表演”的主体,教师应设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表演”。

(完整)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

贴条形码区 第Ⅰ卷 选择题(30分)(请使用2B 铅笔填涂) 第Ⅱ卷 非选择题(90分)(请使用0.5mm 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共72分) 17、(8分) (1) (2) 18(6分) 19(8分) 20(10分) 21(10分) 考 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 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填涂样例 恩施市双河中学考试答题卡 九年级数学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负责人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学校 姓名

23. (10分)24. (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全国卷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文理通用)

重庆两江育才中学高2020级高一(上)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答题卡 座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考生禁填: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涂右 边的缺考标记. 填 涂 样 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C D B 7 A C D B 8 A C D B 9 A C D B 1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3、______ ___ __ ___ 14、_______ _______ 15、______ __ ______ 16、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C D B 11 A C D B 12 考 生 条 形 码 粘 贴 处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本小题满分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密…………………………………封…………………………………………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IOO?IOl页。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 “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 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 ‘死',那我的是‘生' 。)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 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 )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 2 )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l Ol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 )3人一组,模仿课本PlO O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lOl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小结 同学们, 今天学习的知识, 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 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 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 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 找出解决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备课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初中数学考试答题卡模板

贴条形码区 第Ⅰ卷选择题(20分)(请使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请使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14 15 16 17 18 三、解答题 19. 20. 21. 22. 23. 考号填涂区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 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 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填涂样例 某市某年级考试答题卡 数学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学校 姓名 考号 缺考标记:考 生禁填!由监 考负责人用 黑色字迹的 签字笔填涂。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A B C F D E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及专家评析

小学数学名师课例及专家评价 时间:2015年12月14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刘星群4课时 《解简易方程》的课例及评价 执教:新区旺庄实验小学吴毛华。 教材分析: 1、这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了四则运算及四则 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这节课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应用题做了准备,为后面学习分数应用 题、几何初步知识、比例等内容时要直接运用,这节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很感兴趣,这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 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方程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进一步理解等式不变的规律,会用等式不变的规律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的不变规律是什么? 等式的规律在解方程中同样适用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课件例1。 2、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要求盒子中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该怎样列方程? 我们怎样解这个方程? 3、探究怎样解方程。 利用天平让学生进行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且保持天平平衡? (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从两边各拿走3个玻璃球,天平仍然平衡。) 4、知识迁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

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 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5个)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5个) (吴正宪,全国知名数学特级教师,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 (一)平均数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考答题卡模板

小升初模拟测试卷答题卡(数学) 姓名: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条 码 粘 贴 处 准 考 证 号 缺考标记,考生禁 填!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Q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 ( )、( ) 2、( ) 、( ) 、( )、( ) 3、( ) 4、( )、 ( ) 5、( ) 6、( ) 、( )、 ( )7、( ) 8、( )9、( )10、( )、( )、( )11、( ) 三、【选择题】。 (请用2B 铅笔填涂)(每题一分,共6分) 1 、 A B C D 2 、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一分,共6分) 1、( ) 2、 ( ) 3、( ) 4、( ) 5、( ) 6、( ) 四、计算乐园。(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分,共5分) ------ ------ ------ ------ ------- ------ ------ ------ ------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15分) (1)÷ × (2)×+× (3)×× (4)34 × (5) 3、解方程(9) (1)5x+7×15 (2)x 2 =错误! (3):x=3:12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