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相同特

征(同质性)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2.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

展的产业。(P31)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

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P68)

4.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

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

5.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是用各部门的总产量除以该部门所消耗的其他部门的产

品数量,也就是用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除以各投入要素的分量,即:

a ij=X ij/X j (i,j=1,2,…,n)

其中,a ij为直接消耗系数,X 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X j表示j产业部门的总投入。(P97)

6.产业布局: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

节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PPT)

7.产业集聚:又称为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产

业集聚的结果会形成产业集群。(P149)

8.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

决策行为。(PPT)

9.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PPT)

10.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PPT)

11.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测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简单易行与

最常用的指标,一般以产业内规模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有关指标值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分量来衡量。该产业m家前n位企业的集中度CR n的计算公式是:CR n=/(P178)

12.产业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一定的法规与政策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所作的

规范和限制,是政府实行产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P230)

13.社会性规制:是指在卫生、健康、安全、环境等领域实行的规制;这类规制不以特定产

业为规制对象,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实行的跨行业、全方位的规制,主要内容包括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生产或工作安全、产品和生产的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规制。

二、简答题

1.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三个层次六个方面)

答: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三个层次和六个主要方面构成。第一个层次是理论前提,包括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产业分类理论两个方面。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理论,这是产业经济学的主体部分,包括广义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发展理论三大方面。第三个层次是理论运用,这是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在产业管理中的运用,包括产业规制、产业政策两个方面。

2.行业分类(写+门)

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A 农、林、牧、渔业

? B 采矿业

? C 制造业

?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E 建筑业

?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3.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内容和必然性

答:内容:由于三次产业构成不同而形成产业结构主要有四大类。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存在第一次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三次产业依次逐步上升的趋势,相应由三次产业构成的产业结构类型存在由以第一次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的鼓型产业结构转变,再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必然性:造成三次产业地位变动的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P62)

1、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的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制造业的影响

2、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

4.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P127)

答:(一)经济效益优先原则: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即从经济效益出发,择优确定产业区位。产业布局对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合理的产业布局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二)全局性、长远性和预见性原则: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从产业发展、整个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实施。该原则要求:从范围来看,按照全局性,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从时期来看,按照长远性,在进行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当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从变化来看,按照预见性,根据需要及可能来布局产业,协调产业实施与产业规划的关系,应做到实施服从规划。

(三)分工协作原则:产业布局应以区域资源差异为前提,体现劳动地域分工与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生产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关系。根据分工协作原则进行产业布局,不仅能发挥地域的区位优势,最大限度地节约投入成本,而且可以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五)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原则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5.缪尔达尔的地理性经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基本观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布局的现

实意义)

答:该理论利用“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和“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s)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是同时发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地区由于某种最初契机触发而获得增长过程中的早期优势(初始优势),就会比其他地区超前发展;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优势地区会因市场作用而持续积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两种相反效应:“回流(极化)效应”和“扩散(涓流)效应”。所谓的“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涓流效应(即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

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采用鼓励和促进发达地区经济优先增长的政策,通过差别性的产业布局政策和相关的财政金融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先行发展的发达地区转移,使先行发展的地区逐步赶上国际经济发展的水平。

其次,在经济发展初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统筹确定优先发展的地区,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之后,应从控制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维护经济相对平衡发展出发,在产业布局上转而采取均衡发展战略,鼓励不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

6.价格协调行为(两类+四种)

答:价格协调行为是指企业之间在价格决定和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共同定价行为。这种行为一般发生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

常见的价格协调行为包括两种类型四种形式:

(1)价格卡特尔。价格卡特尔包括有文字纪录的明确协定卡特尔和只有口头意向的秘密协定卡特尔两种形式;

(2)暗中配合。一是价格领导制,即随着某个企业的价格调整,其他企业也相应调整价格;二是有意识的平行调整,即价格调整时没有明显的追随调价现象,而只体现为比较含蓄而默契的配合行为

7.规制失灵(P233)

答:政府规制机构及其人员存在“信息局限性”和“利益局限性”,再加上相关利益集团的游说、公共关系活动的影响,使得产业规制有可能失误、不当、过度。

产业规制失灵的主要表现:

●不该限制的限制了,该限制的没有限制;

●应该多规制的规制少了,应该少规制的规制多了;

●规制成本大于规制收益,使得规制得不偿失;

●没有合理有效地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

●制约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弱化企业的激励机制;

●规制的实施时滞;

●滥用职权乃至“权钱交易”、“寻租”、腐败。

8.社会性规制的内涵、方式和必要性

答:社会型规制是指在卫生、健康、安全、环境等领域实行的规制,这类规制不以特定产业为规制对象,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实行的跨行业、全方位的规制,主要内容包括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生产或者工作安全、产品的生产和卫生健康方面的规制。

社会性规制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限制、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信息提供。

其中“直接限制”具体手段包括:禁止特定行为、限制经营性活动、资格制度、检查与鉴定制度、基准与认证制度等。

社会性规制的必要性:由于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再加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

动,无论是竞争性产业的企业,还是自然垄断产业的企业,都有可能在卫生、健康、安全、环境等领域给社会和消费者造成危害。这些现象是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消除的,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监管,合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保护资源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维护广大消费者和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

9.规制经济理论的四个主要特点:

答:第一,规制政策的设计倾向于牺牲规制偏好较小的相对较大的集团,而使相对较小的有强烈规制偏好的利益集团获益。

第二,在政治支持最大化的目标下,规制政策的制定会使利益或财富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第三,规制更可能存在于相对竞争性或相对垄断性产业,因为这些产业的规制会对某些集团的福利产生最大的影响。

最后,从减少净损的角度出发,规制者会尽量避免导致总分配财富减少的政策。

三、计算题

1.反垄断指标: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最初用于测量居民收入分配均匀状况,产业组织理论结论这个两个概念从整体全貌上反应映产业集中状况。洛伦茨曲线可以反映产业中由小到大企业数量的累计百分比与其规模份额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基尼系数则是一个建立在洛伦茨曲线基础上的度量指标,它能够把洛伦茨曲线所反映的不均匀度用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基尼系数取值介于0到1之间,厂商规模分布越不均匀,基尼系数越大。如果所有厂商规模相等,基尼系数为0;如果独家厂商垄断,基尼系数为1。

2.产业关联

四、论述题

1.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答: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是在规制效果的检验导致对“市场失灵是规制的动因、规制有效率”的传统规制信念发生动摇的情况下,提出的比较新的规制理论。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基本假设:政府拥有强制权,能够通过规制使收益或福利在不同的人之间转移,规制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规制制定和实行者)都是理性经济人,都可能通过规制的选择,影响规制的内容、方式及其制定和实行,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主要观点:利益集团的作用是规制产生的重要原因,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寻求或影响规制以维护或增进自身的利益,强调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主要包括规制俘获理论、规制经济理论、新规制经济理论。

⑴规制俘获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所有相关的利益各方都是纯粹的经济人,都是收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二是所有相关的利益各方都具有理性预期;三是规制是没有成本的。

规制俘获理论认为,利益集团在规制中发生重大影响,促使政府进行规制的是代表社会某种特殊利益的集团,规制的供给是应相关产业或利益集团对规制的需求,或者规制机构逐渐被相关产业或利益集团控制,规制最终是为被规制的产业或相关利益集团服务。这就是所谓规制者被被规制者俘获,或者立法者被相关产业或利益集团俘获。

⑵规制经济理论以否定公共利益理论和扬弃规制俘获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框架来分析规制,解释利益集团如何控制或影响规制。

⑶新规制经济理论主要是指麦克切斯尼在批判规制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抽租模型。他认为规制经济理论存在两个基本缺陷:一是把政治家看成是处在互相竞争的私人寻租者

(利益集团)之间的被动局中人,自身对租金没有需求;二是只是描述规制者为胜出的利益集团创造租金的创租模型,不能解释许多规制现象。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超越了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公共利益范式”,把“经济人”假设引入到对规制特别是政治家的分析中,运用供求分析的方法,发展和完善了政府为什么规制的理论,使得规制理论更加贴近现实,更具解释力。

2.画出投入产出综合平衡表(价值型)+分配生产方程+解释1、2、3象限反应的内容+三

个平衡关系

其中X i表示第i产业部门的年产品价值总量即总产出;Y i表示第i产业部门所提供的年最终产品的价值即最终需求,X 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称为部门间流量。

分配生产方程:

从表的水平方向看,可得到产品按用途分配的联立方程组:

X11+X12+X13+…+ X1k+…+ X1n+Y1 = X1

X21+X22+X23+…+ X2k+…+ X1n+Y2 = X2

X n1+X n2+X n3+…+ X nk+…+ X nn+Y n = X n

或+Y i=X i(i = 1,2,3,…,n) (4.3. 1)

式4.3. 1称做分配方程。

在表中,D j (j= 1,2,3,…,n)是第j部门的折旧额,W j是第j部门劳动者在一年内的劳动报酬,M j (j= 1,2,3,…,n)表示第j部门的纯收入(利润十税金十其他) 。从垂直方向看,就表示了纵列各物质生产部门对横向诸种产品和劳动的投入,可得到如下联立方程:

+V j=X j(4.3.2)

式中V j=D j+M j+W j(4.3.3)

V j为第j个生产部门折旧额和劳动新创造价值之和。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加上新创造价值恰好等于总产品的价值。式4.3. 2称做生产方程,式4. 3. 2表达了社会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实物运动过程。式4. 3. 3表达了社会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

象限:

表中按照左上、右上、左下的次序分别称为第I、第Ⅱ、第Ⅲ象限,,现在分别对这几个象限进行介绍。

第I象限主要反映了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故称做部门交易象限。它由n个物质生产部门纵横交叉组成一个正方矩阵,横行与纵列由同名称同顺序的生产部门组成。从水平方向看,表明了各个部门的产品除了自用之外,还要分配给其他部门作为中间产品的情况,从垂直方向看,表明了各部门为生产一定的产品而消耗其他部门(包括本部门)产品的情况。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与分配的联系。

第Ⅱ象限反映了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年总产品中可供社会最终消费或使用的产品,故称做最终产品象限。该象限从水平方向看,表明各部门的生产品作为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它或者用于消费,或者用于积累,或者用于出口等。从它的垂直方向看,表明不同类型产品最终使用的规模及其实物构成。该矩阵反映的是部门间的社会经济联系,体现国民收入的实物构成。

第Ⅲ象限主要反映各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出价值,说明了増加值是由哪一个部门提供的,以及各部门所提供的增加值即增值之构成,所以又叫增值象限。它说明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以及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情况,同时也说明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比例的情况把投入产出表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平衡关系:

(1)横行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量与对应同名称的纵列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相等。

(2)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讲,第Ⅱ象限与第Ⅲ象限在总量上是相等的。

(3)从某一个部门流向其他部门的产品流出量加上最终产品等于该部门从别的部门得

到的产品加上增值。

2011产业经济学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项不是用来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B ) A.行业集中度 B.市场容量 C.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D.贝恩指数 2.下面哪种市场结构具有产业集中度低,产品有差别,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的特征(B)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 3.下列对贝恩指数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A.贝恩指数代表的是产业的超额利润率 B.贝恩指数区分了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C.贝恩指数越高,垄断因素越强 D.贝恩指数接近0时,为最优状态 4.OPEC所代表的市场结构可以概括为( B ) A.完全垄断 B.寡头垄断 C.垄断竞争 D.完全竞争 5.如果是牛奶市场,哪一个是正确的?( D ) A.完全垄断 B.寡头垄断 C.垄断竞争 D.完全竞争 6.施蒂格勒认为,当两个或多个产品出售的价格与它们的边际成本之比存在差异时,就存在( B )。 A.价格差别 B.价格歧视 C.质量差异 D.产品差异 7.一级价格歧视又叫( C )。 A.非线性定价 B.不完全价格歧视 C.完全价格歧视 D.差别定价8.在( C )中,消费者被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厂商对每个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完全价格歧视

9.下列哪个不是高峰定价的实施条件?( A ) A.消费者偏好不同B.产品不能储存 C.不同时期提供服务所用的是同一设施D.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需求特点10.( D )指厂商要求消费者为购买商品的权利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然后再为想购买的每单位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 A.空间价格歧视B.时间价格歧视C.高峰定价D.两部收费11.以下哪种价格歧视在经济生活中最难做到( A ) 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 C.非线形定价D.三级价格歧视 12.下列哪项不是信息产品的特性?( D ) A.规模经济性B.公共品特性C.固定成本为沉没成本D.排他性 13.厂商将价格削减至竞争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遏制进入或驱逐出去,一旦成功便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这是( A )。 A.掠夺性定价 B.限制性定价 C.歧视定价 D.转移定价 14.许多学院和大学对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这种政策可以被认为是( A )。 A.价格歧视 B.掠夺性定价 C.限制性定价 D.垄断 15.下面哪个因素不是进入壁垒的来源( C )。 A.规模经济性 B.产品差别化 C.短期平均成本 D.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 16.构成进入壁垒的非结构性因素是( C )。 A.规模经济 B.必要资本量 C.企业的产品扩散策略 D.政府管制 17.下列哪个领域具有间接的网络效应?( C ) A.电话 B.在线服务 C.计算机软硬件 D.ATM机 18.下列不属于制度壁垒的是( D )。 A.许可证制度 B.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C.政府的差别性税收 D.政府对垄断企业的高额罚金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范围经济 2.掠夺性定价 3 产业集群 4.管制 5.有效竞争 二、简答题(共30分) 1.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 3.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 4.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5.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 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辽宁的汽车产量2003年达到143677辆,同比增长了55.8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以轿车、多功能车、轻型汽车(含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大中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构成了辽宁汽车工业体系,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轮廓,形成了沈阳、丹东两大汽车生产基地,沈阳-辽阳-营口-大连,沈阳-锦州-朝阳两条汽车长廊的产业聚集分布。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止2004年底,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共有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沈阳)北盛、金杯车辆、沈飞日野、沈阳中顺、沈阳奥克斯7家整车生产公司;专用改装车、农用运输车2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5家。 辽宁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经销、售后服务等各大环节均有一定实力。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作业(答案)

产业经济学作业(答案) 1、如何理解产业的涵义? 答: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具有某种同类属性是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产业分类的基准。而这一同类属性则随研究问题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得产业的范围可大可小,它既可以是国民经济部类,也可以是生产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者的集合。 2、按照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分为哪几类?你认为河南省应如何处理好发展这几类产业的关系? 答:(一)按照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制革、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资本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等; 知识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依赖程度较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信息、电子计算机等产业。 这种分类法的意义在于:一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地,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二)我省的产业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鼓励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先进适用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技术扩散效应,具有较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能够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挥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和消化、推广扩散作用,而且不会因资源枯竭或环境的压力而使之衰亡,可以确保所在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目前,该产业已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省产业发展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各方面资本积极投入该产业发展。 2、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河南省还应依托较强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的政策扶持优势,实现交通、钢铁、煤炭等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发挥主柱产业的功能。 3、要兼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发展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兼顾发展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缓解日益过剩的劳动力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 3、简述SCP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部分组成,研究分析产业组织的方法通常称为SCP分析框架。 (一)市场结构:是指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企业或消费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市场结构基本类型有四种:完全竞争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同一性高、无进入退出壁垒;垄断竞争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有差别、进入退出壁垒低;寡头垄断市场:集中度高、产品基本同质、进入退出壁垒较高;完全垄断市场:市场只有一个卖主、没有替代产品、进入壁垒高。 (二)市场行为(P79):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主要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行为。主要包括:价格行为,产品行为,排斥竞争对手行为。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A.国民经济总量B.企业C.家庭D.产业 2.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 C.霍夫曼比例D.配第—克拉克定理 3.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B.个人消费结构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产业结构高度化B.产业结构合理化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5.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 6.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A.客体B.主体C.手段D.方式 7.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8.知识资本中最重要的是()A.人力资本B.结构资本C.顾客资本D.员工忠诚 9.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效益的工业是()A.工业B.加工工业C.进口替代工业D.出口工业 10. 产业组织理论把()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A.市场集中度B.企业集中度C.行业集中度D.产业集中度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产业关联理论的理论渊源有()A.交易费用理论B.魁奈的经济表C.马克思的两部门再生产理论 D.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E.配第的政治算术 2.体现农本思想的具体政策有()A.土地政策B.赋役政策C.人口政策D.海禁E.法律政策 3.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以下经济学家的学说和研究。()A.配弟B.库兹涅茨C.刘易斯D.魁奈E.里昂惕夫 4.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主要是()A.供给结构优化B.需求结构优化C.国际贸易结构优化D.国际投资结构优化E. 政府经济政策优化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3)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7、什么是战略联盟?它有什么特征?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2、答案要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主体是政府。人们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方式和范围的认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2011产业经济学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2011产业经济学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项不是用来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B ) A.行业集中度 B.市场容量 C.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D.贝恩指数 2.下面哪种市场结构具有产业集中度低,产品有差别,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的特征(B)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 3.下列对贝恩指数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A.贝恩指数代表的是产业的超额利润率 B.贝恩指数区分了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C.贝恩指数越高,垄断因素越强 D.贝恩指数接近0时,为最优状态 4.OPEC所代表的市场结构可以概括为( B ) A.完全垄断 B.寡头垄断 C.垄断竞争 D.完全竞争 5.如果是牛奶市场,哪一个是正确的?( D ) A.完全垄断 B.寡头垄断 C.垄断竞争 D.完全竞争 6.施蒂格勒认为,当两个或多个产品出售的价格与它们的边际成本之比存在差异时,就存在( B )。 A.价格差别 B.价格歧视 C.质量差异 D.产品差异 7.一级价格歧视又叫( C )。 A.非线性定价 B.不完全价格歧视 C.完全价格歧视 D.差别定价8.在( C )中,消费者被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厂商对每个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完全价格歧视

9.下列哪个不是高峰定价的实施条件?( A ) A.消费者偏好不同B.产品不能储存 C.不同时期提供服务所用的是同一设施D.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需求特点10.( D )指厂商要求消费者为购买商品的权利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然后再为想购买的每单位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 A.空间价格歧视B.时间价格歧视C.高峰定价D.两部收费11.以下哪种价格歧视在经济生活中最难做到( A ) 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 C.非线形定价D.三级价格歧视 12.下列哪项不是信息产品的特性?( D ) A.规模经济性B.公共品特性C.固定成本为沉没成本D.排他性 13.厂商将价格削减至竞争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遏制进入或驱逐出去,一旦成功便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这是( A )。 A.掠夺性定价 B.限制性定价 C.歧视定价 D.转移定价 14.许多学院和大学对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这种政策可以被认为是( A )。 A.价格歧视 B.掠夺性定价 C.限制性定价 D.垄断 15.下面哪个因素不是进入壁垒的来源( C )。 A.规模经济性 B.产品差别化 C.短期平均成本 D.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 16.构成进入壁垒的非结构性因素是( C )。 A.规模经济 B.必要资本量 C.企业的产品扩散策略 D.政府管制 17.下列哪个领域具有间接的网络效应?( C ) A.电话 B.在线服务 C.计算机软硬件 D.ATM机 18.下列不属于制度壁垒的是( D )。 A.许可证制度 B.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C.政府的差别性税收 D.政府对垄断企业的高额罚金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 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 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异化程度 C.进入壁垒的高低D.退出壁垒的高低 2、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企业的主要特点? A.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 B.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C.十分重视人际和谐 D.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 3、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 A.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B.没有替代产品 C.进入壁垒非常高D.完备信息 4、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 5、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别化 C.进入和退出壁垒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F.短期成本结构 6、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可以区 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 A.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B.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7、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内容主要有: A.产品主体差异化B.品牌差异化 C.价格差异化D.渠道差异化 E.促销差异化F.服务差异化

8、关于“人为为人”文化,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 质 B.“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 构” C.“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D.“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 9、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有: A.产品、劳务联系B.生产技术联系 C.价格联系D.劳动就业联系 E.投资联系 10、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优点是: A.强力性B.速效性C.直接性D.经济性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有效竞争 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完全消耗系数 4、产业结构合理化 5、产业规制 三、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2、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它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 3、试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四、 论述题(1题,20分) 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产业经济学课后题

第一章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 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 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 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 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 规律等。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 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 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 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 案例研究方法; 8. 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二章 三)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 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 断下降、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 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 竞争。面对这一矛盾, 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 退”过程来说 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 五)何谓“有效竞争” ?它有哪些判断标准 ? 1940 年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 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 影响。 所 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 而垄断的 使经济丧失活力, 从而扼杀自由

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 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 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 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 七)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 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 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 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 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 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观点如下: 1. 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 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2. 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 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 果 。 4. 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 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5. 除个别部门,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九)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 Carl Menger )、庞巴维克(Eugen Von Boh 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其代表人物是米 瑟斯( L.Mises )、哈耶克( F.A.Hayek )、里奇( W.O.Reckie )、阿门塔诺( D.T.Armentano )、罗斯巴德( M.N.Rothbard )等人。其主要观点如下: 1. 认为经济生活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要受有创造性的人的行为的

产业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xx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xx C、xx D、xx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xx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第一版)试题两套(带答案)知识交流

《产业经济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规模经济 2.进入壁垒 3 混合并购 4.策略性行为 5.产业结构政策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 3.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4.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 5.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 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 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恶性价格战时有发生,对于其成因,许多人都归结为竞争的压力,但要追根究源的话,还应从不对称管制上找原因。 实行不对称管制的主要目的是压制主导运营商扶持新进入者,形成有效竞争。因此,在资费是市场竞争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不但允许新进入者以较低的资费标准与主导运营商进行竞争,还对后者实行严格的价格控制,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使用户流向新公司。1994年联通成立后,正是凭借这种资费优势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尽管联通拥有资费优势并借此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但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实力依然比较弱小,不能对当时的中国电信构成威胁,所以两者倒也能平安相处,爆发价格战的情况甚少。 然而,近年来联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力逐渐增强,已经基本具备了叫板中国移动、与之在移动市场一决高低的实力。面对联通带来的竞争压力,看到联通由于享受到了不对称管制带来的资费政策而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中国移动也只好在资费上下功夫,降低资费以使联通失去价格优势。而联通为了抢占竞争的主动权,只得进一步下调资费。双方竞相折价,恶性价格战自然就不可避免,而移动资费高额的利润也给他们提供了降价的空间。由此可见,不对称管制对资费的管制引导了运营商把竞争的焦点放在资费上,促使他们把资费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而导致恶性价格战的发生。因此,不对称管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 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 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六)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1.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管理文化与产业运行的同步性;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2.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的方式: 从广义上看,管理文化一般通过价值观念、技术形态、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等几个方

产业经济学模拟测试试题(一)-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作者:————————————————————————————————日期: 2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 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 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