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教案,第七章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教案,第七章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教案,第七章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教案,第七章

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产量与价格决定

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1、定义: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叫垄断市场。

2、主要条件有三点:

(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2)该厂商的产品没有任何相似的替代品。

(3)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是极为困难的或不可能。

二、垄断的成因

1、厂商独家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的供给;

2、自然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需在一个很大的规模上才能有效益,以至于只需一家这样的厂商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

3、政府特许。

4、发明和创新(厂商独家拥有生产某项商品的专利权或专有技术);

当存在垄断势力的时候,市场机制受到破坏。

三、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由于整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所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价格。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此在不同的销量下其市场价格是不同的,因此其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密切相关。

表7—1 某垄断厂商的收益表

从表中可见,商品的市场价格P随着垄断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设为直线方程,P = a - bQ

收益曲线:TR=P Q = aQ – bQ2;

AR = TR/Q = PQ/Q = P ;

MR = dTR/ dQ = a – 2bQ ;

与完全竞争厂商相比: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线斜率为负;MR与AR不重合;MR的斜率大于AR,MR曲线较低,下降速度更快。

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征的适用范围

以上我们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所作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其它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厂商。只要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的厂商的收益曲线就具有以上所分析的基本特征。

四、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1、均衡条件:MR = MC

短期内,厂商无法调整生产规模,即代表生产规模的成本曲线的位置无法改变。只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来改变产量与价格,并最终达到MR = SMC。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赢利)

2、垄断厂商在短期的赢利状况

(1)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并非总能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既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获得最小亏损。

(2)造成垄断厂商亏损的原因:既定的生产规模成本过高(成本曲线位置过高);

市场需求过小(需求曲线位置过低)

(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亏损)

(4)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四种情况: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实现是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实现的。垄断厂商排除了其他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不存在行业内的厂商数目调整。

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因此,如果垄断厂商存在利润,则可以在长期内保持这一利润。

1、垄断厂商在长期内的三种可能结果

1)厂商在短期内亏损,而在长期内通过调整生产规模达到盈利的状态。

2)厂商在短期内,已经有盈利,而在长期内通过调整生产规模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3)厂商在短期内亏损,在长期内也无法获得盈利,从而最终退出这一行业。

2、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与LAC曲线相切,相应的SMC曲线、LMC曲线和MR曲线相交于一点。因此,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 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利润。(原因:规模调整、进入壁垒)

3、垄断带来的社会净福利损失

六、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与寻租

1、差别定价(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价格歧视),即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质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对销售给不同的购买者的同一种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要相同的价格。

2、实行差别价格的条件

(1)市场存在不完善之处(信息、分割等)

厂商成功实行区别定价格必须具备特定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

并且这些不同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就使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需求弹性,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第二,不同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相互隔离。这一假定是要排除中间商在低价买进商品转手高价出售商品从中获利的情况。

3、差别价格的类型

一级差别价格——当垄断企业对每一消费者购买的每一单位产品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收费,并据此确定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二级差别价格——企业对消费者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商品按不同的价格收费。(购买数量)

三级差别价格——垄断厂商能以某种方式把消费者区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需求的团体,并对同种商品收取不同的价格。(如地理位置)

1)一级区别定价

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来出售,这就是一级区别定价,又称为完全区别定价。

上图所示,销售第一个单位产品Q1时,按出价最高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P1定价;销售第二单位产品按出价次高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P2出售。依此类推,厂商依据市场需求线给出的价格和数量关系,直至销售量为QM为止。这时,厂商总收益和生产者增加;消费者福利几乎消失;并且如下图表示,均衡产量由于MR线改变而增加。

2)二级区别定价

一级区别定价假定卖方掌握所有市场信息,而买方则对自身偏好以外的信息完全不了解。这样绝对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与实际情况有较大距离。接近实际的情况是区别程度较低的二级和三级区别定价。

二级区别定价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价格。例如,当游客购买1——4张公园门票时,单价为15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单价为13元。消费者买单件衣服时,价格为30元1件,3件以上单价降为25元,等等。

福利和配置影响与一级区别定价类似:厂商总收益和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福利减

少(但减少程度较少);均衡产量也会上升。

3)三级区别定价

三级区别定价对同一种产品和服务在不同购买对象或时间规定的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价格。例如,电影院为白天和晚场电影规定不同价格;铁路和航空公司为大学生或老年人提供较低价格而其他旅客则要支付较高价格;出版社为新小说的精装本和平装本规定了相差几倍的价差等等,

实行三级区别定价同样也为了增加利润。在一级和二级区别定价场合,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定价规则基本上是随着销售量单位和批量增加而降低价格。三级区别定价时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出售,厂商如何分配不同市场销售量并确定价格,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呢?回答是厂商这时要遵循不同市场边际收益相等并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实施含义是对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制定较高价格,而对需求弹性较高的市场制定较低价格。

对分割的两个市场依据MR1= MR2 = MC原则定产量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就不同市场而言,厂商应当使它们的边际收益相等。因为只要各个市场边际收益不相等,厂商总可以调整不同市场之间销售量来增加总的利润。例如,当MR1大于MR2时,厂商可以通过减少第二个市场边际销售量和增加第一个市场边际销售量来增加利润。反之亦然。这类产量在不同市场分配调整过程一直持续到MR1=MR2。第二,厂商应当是生产边际成本等于不同市场上等同的边际收益。只要二者不等,厂商就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产量来增加利润。这样的产量调整一直进行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不再可能通过调整产量来增加利润为止。

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D1定价较高为P1,对弹性较大市场定较低价P2。边际成本取决于总产量。注意选择Q1和Q2使MR1= MR2 = MC条件满足。

注意:差别定价水平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由于MR = P(1-1/「Εp」),且当在两个子市场上实行差别定价时,MR1 = MR2

即P1(1-1/「Ε1」)= P2(1-1/「Ε2」),

则P1/ P2 =(1-1/「Ε2」) / (1-1/「Ε1」)

可见,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子市场上,应该索取较低的价格。

例如,设Ε1= -2 ,Ε2= -4,则P1/ P2 =(3/4)/(1/2)= 1.5,即第一子市场的价格是第二子市场价格的1.5倍。

实际不一定要求计算不同市场需求弹性来采用三级区别定价,商业实践有许多通过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判定识别机制进行三级区别定价的办法。

超市的一些食物等商品在包装外面附有打折赠券(Coupon),下一次购买时出示赠券可以获得不同程度价格打折(即低价)优惠。(例如英国超市货架上单价2英镑的一袋玉米片(Cereal),打折赠券可以为下一次购买节省30便士)。为什么厂商采用赠券而不是直接降价方式来促销呢?这实际是一种三级区别定价办法。研究表明,只有20-30%的购买者经常不厌其烦地剪下赠券,收藏起来并实际利用。与不愿花时间收集和积攒赠券的消费者相比,上述行为本身说明他们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即需求弹性较高。通过赠券方式,厂商能够有效地消费者群体分割成需求弹性和受价水平不同的部分,对他们收取不同价格,从而增加厂商利润。

回扣(Rebate)促销也具有性质。国外购买胶卷时,消费者填写一份表格,并提供过去购买了3卷胶卷发票,就能够在购买下一个胶卷时获得1.5美元回扣。这也是区别定价办

法。因为只有对价格比较敏感的顾客才会填写表格和保留收据,对时间机会成本比较重视因而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顾客则通常认为不值得为一点回扣而费时费力。于是,填写回扣单起到了识别不同消费者需求弹性,从而成功进行区别定价的作用。

七、垄断市场结构的弊端

1、资源配置效果非常低。(均衡时P>MC)

2、社会分配不公平。(垄断企业可以长期维持超额利润,而这一利润并非与投入相关)

3、容易引起腐败。(由于部分垄断与政府有关,垄断企业将会通过“寻租”行为来维持垄断地位)

碍社会进步。(在大多数情况下,垄断会扼杀竞争)

八、垄断的管制

1、反对垄断,如反垄断法。

2、对垄断行业进行管制

(1)边际成本定价:即政府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的水平上,此时厂商仍有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最佳;(因为边际成本线相当于行业供给曲线)(2)平均成本定价:即政府把价格定在平均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的水平,目的是消除超额利润,但效率不高,相当于存在最高限价。如果企业有自主权,将会减少产量到政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低于边际成本定价时的产量。

(3)回报率管制:即政府管理部门根据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决定垄断厂商的价格。这可以避免估计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的困难,但确定成本基数和回报率却有困难,企业降低成本的积极性降低,如电力公司。价格听证制度。

(4)成本递减行业与两次收费:在成本递减行业,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很高,边际成本很低且位于平均成本下方,使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此时,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过高,产量太低;平均成本定价也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能力;边际成本定价则使企业陷入亏损;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按边际成本计量收费,以便扩大产量;同时企业亏损总额(即AC与MC之间的差额乘以总产量)平均分摊给消费者,征收“注册费”。如电话初装费和通话费。

课堂讨论:

有关中国现阶段建立反垄断法的争论

正方意见:

反垄断法是维持正常市场秩序的基本法规之一;

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是有目共睹的;

竞争是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

反方意见:

从国际竞争需要出发,中国应该促进大企业的发展,而反垄断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企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垄断是国家垄断,是国家控制关键领域的需要;

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一种市场组织。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1、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着有差别的同种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这些产品之间具有较强替代性。

2、厂商的数目较多,每个单独的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引起其他厂商的任何反应。是价格的影响者。

3、进入、退出这一行业比较容易。

4、“产品差别”的含义,是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该生产集团内各厂商的产品略有差别。

这种差别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物质或物理的属性具有细微的差别;二是销售条件的差别。

垄断竞争广泛存在于零售业、服务业和一些生产性行业中。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1、一方面,由于产品存在差别,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就不会象完全竞争厂商那样是一条水平线,而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因此需求曲线比较平坦(即,弹性较大),更接近于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表示当某一个厂商改变自己的产品价格时,在其他的厂商也采取同样策略的情况下,该厂商的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们选择的是代表性企业,若它的某项产量变化计划是有利可图的,集团内所有的企业都会采取同样的行动,因此,D需求曲线是厂商实际上面临的需求曲线,因此又被称为有效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是表示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单个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的实际销售份额的。若生产集团内有n个垄断竞争厂商,不管全体 n个厂商将市场价格调整到各种水平,D需求曲线总是表示每个厂商的实际销售份额为市场总销售量的1/n。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短期均衡的条件:MR= SMC

2、短期内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价格和产量的同时调整达到这一均衡条件的。

垄断竞争厂商达到均衡的过程具有特殊性:在这个过程中均衡点是变动的。

3、垄断竞争市场代表性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含义:只有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产销量正好等于市场按比例分配给他的产销量,实现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长期内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生产集团,新企业加入(或退出)使厂商数目N增加(或减少),每个企业的D需求曲线会向左(或右)移动,而主观需求曲线也会向左(或右)移动。

只有当生产集团内厂商数目不变时,单个厂商才能实现长期均衡,因此在长期均衡点

上厂商的利润必定为零,即d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

垄断竞争市场代表性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 SMC=LMC

d = D = LAC = SAC

在长期均衡点上,垄断竞争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且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的交点。

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产量与价格决定的比较

五、垄断竞争厂商的竞争策略

垄断竞争厂商除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价格(和相应地调整销售量),即采取价格竞争策略来实现利润最大,还可以通过展开品质竞争和广告竞争等非价格竞争手段来谋取更多的利润。

1、品质竞争

品质竞争:是通过产品自身的品质变异(Product Variation)来增加其差异性,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品质竞争的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精心设计包装、改善售后服务、随产品赠送礼品等方式。

品质竞争的后果:品质竞争能够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减轻竞争对手的威胁。一旦自己

的产品有了明显的特色,消费者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忠诚和信赖,其他产品难以替代它,从而使需求曲线变陡。

2、广告竞争

广告竞争:通过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从而增加其需求。

广告分为信息类广告和说服类广告。前者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增加了潜在消费者的数量,将需求曲线向外移动。后者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消费者对某种品牌的忠诚(Brand Loyalty),使得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

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市场概述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由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与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寡头垄断是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比较现实的混合市场结构,如西方国家的飞机制造业、汽车业、钢铁业等等都属于寡头垄断行业。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1、市场上的企业数极少,只有若干家企业控制了产品的极大部分供给。各家企业相互影响,他们都不能决定价格,都是价格的探索者或寻求者(Price Searcher)。

2、品同质或异质。

3、进出市场都有障碍。

4、信息不完全。

三、寡头的成因及分类

1、成因

(1)规模经济(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规模上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2)专利权或特许经营权

(3)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资源具有控制力。

(4)地方市场分割(如利用关税、配额等限制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地产品进入)

2、寡头的分类

按产品是否有差别来区分: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

按厂商的行为方式可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寡头和独立行为的寡头。

四、寡头厂商价格产量

1、决策的特殊性—相互依存性

由于寡头厂商的产量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乃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行动前,都必须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反应,并据此采取最有利的行动。所以,每个寡头厂商的利润都受到行业中所有厂商的决策的相互影响。

2、寡头厂商的价格产量决策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对寡头厂商而言,不知道竞争对手的反应方式,就无法建立价格产量的模型。或者说,有多少种关于对手反应方式的假定,就有多少种价格产量的模型。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寡头市场模型。

3、勾结(Collusion)

由于寡头垄断行业中,相互竞争的卖者很少并相互依存,所以寡占者通常把相互勾结协调行动作为减少竞争和不确定性以及限制局外人进入该行业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便保障利润或增加利润。

但寡头厂商的相互勾结行为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而且由于受利益驱使,并不能稳定和长久。

五、寡头市场模型

1、古诺模型

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双头模型)。

他们的生产成本均为零。每个厂商都清楚地了解他们所共同面临的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每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手的产量情况下,决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古诺模型 (天真的寡头)

假设两个厂商生产同样的产品并都知道市场需求。在作出产量决策时,各厂商必须考虑它的竞争对手。

特征:各厂商将它的竞争对手的产量水平当作固定的,然后决定自己生产多少。

产量确定过程:厂商A认为厂商B什么都不会生产,在此条件下确定最佳产量Q0 ;

厂商B认为厂商A将生产Q0,在此条件下,厂商B确定最佳产量Q1;

厂商A认为厂商B将生产Q1,在此条件下,厂商A确定最佳产量Q2;

……………

古诺均衡与反应曲线

每个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竞争对手产量的减函数

例已知双寡头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为两厂商的总产量(Q = Q1+ Q2),两厂商的边际成本都为零。确定市场均衡产量。

厂商1:

厂商2:

当以上两条曲线相交,可以确定均衡产量:Q1=Q2=10

根据厂商2的反应曲线, 可得:

结论: 先行者是有利的,因为先行者造成了一种既成事实,后做出决策的竞争者必须以此为前提来做出决策。

2、斯威齐模型

由美国经济学家Paul Sweezy于1936年提出,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Price Rigidity)现象。

基本行为假设: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则行业中其他厂商不会采取同样的行动(考虑为什么)。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则行业中其他厂商也会将价格降低到同样的水平。(即跟跌不跟涨)

曲折需求曲线模型

问题:为什么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假设:当一家企业降价时,其他企业跟着降价;

当一家企业提价时,其他企业不跟着提价;

价格刚性:由于MR曲线间断,在生产成本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案例:皮革制品的价格刚性

在丹麦的皮革制品行业中有一个价格刚性的有趣例子。在与丹麦企业的经理们就他们的价格政策进行访谈时,一位经济学家发现,有一家企业对染色的制鞋用革的定价要比黑色皮革高。这种价格差别自1890年以来就一直存在,因为当时染色皮革的制作成本比黑色皮革要高。但是,在访谈时,染色皮革的成本已经下降。在问到为什么定价政策一直未变时,企业经理答道:“也许我们应适当提高黑色皮革和降低染色皮革的价格,但我们不敢这样做。因为如果这样做,我们的竞争者也会降低染色皮鞋的价格,我们就会冒卖不出黑色皮鞋的风险。”经理的解释是与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一致的。他认为,黑色皮鞋涨价,竞争者不跟着涨价,就有可能失去大量销量。相比之下,染色皮鞋降价预期会导致竞争者也降价,因此,销售量只能增加极少一点。因此,黑皮鞋和染色皮鞋之间的价格差别一直保留下来,即使相对成本已经变化。

3、价格领导模型

在反垄断法的限制下,相互竞争的企业不能进行协商。

企业处于两难境地:涨价可能丧失竞争优势,降价可能引起价格战。

解决办法:通过达成默契来协调价格。由一家企业(价格领导企业)率先调整价格,其他企业(价格跟随企业)跟着调整。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充当价格领导企业?可能是实力最强的企业,也可能是效率最高或信息灵敏的企业。

价格的确定过程:已知市场需求曲线D、价格领导企业边际成本MCL、价格跟随企业边际成本之和

4、卡特尔模型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间一种公开的协议,共同来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操纵市场。

OPEC是卡特尔模型的典型案例

卡特尔以全体企业的总利润最大为目标来确定各企业的共同价格和产量,然后按照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分配产量限额。

卡特尔模型:理论上看,卡特尔模型的运作原理与一个垄断厂商在几个工厂之间分配产量的决策完全一样。这就是:

(1)估计卡特尔总的市场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2)估计每个厂商各自的边际成本曲线;

(3)把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水平相加,得到卡特尔总的边际成本曲线;

(4)根据整个卡特尔总的MR=MC确定整个卡特尔利润最大的总产量和价格水平;

(5)按照等边际成本原则在各个厂商之间分配产量。

卡特尔模型实际运行的主要困难在于:受到法律限制;产量分配与利益协调;各厂商不守信用的冲动和可能。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同一行业的企业由相互竞争转而联合成卡特尔,能提高各企业的

利润,但是卡特尔往往是不稳定的。卡特尔不能持久的原因除了可能是由于许多国家通过反垄断法禁止企业间串谋或组建卡特尔外,关键在于其内部的不稳定性。

一方面,各成员在如何分配产量、利润方面总是矛盾重重,即使达成了协议,违背协议、扩大产量对每个组成卡特尔的企业都有极大的诱惑。

另一方面,卡特尔的高利润又会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市场。如果卡特尔无法阻止新企业的加入,卡特尔限制产量的结果是使新企业占据了其余的市场份额,最后卡特尔也会失去其垄断地位。

案例:彩管限产,彩电限价

六、博弈模型

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之间高度依存,每个企业在决定采取每一个行动之前必须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反应有自己的估计,并相应制定下一步的行动。企业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博弈论与策略行为:囚徒的困境

下面支付矩阵表示著名的“囚徒的困境(Prisoners’ Dilemma)”游戏。从博弈论因为对角度看,这是一个存在支配均衡的博弈:囚犯A,B来说,无论对方如何选择,“坦白”都是各自的最优选择。

虽然从两名囚犯共同利益看,最好的选择是合作,即同时选择保持沉默,然而,由于猜忌,试图获得更大好处(3个月刑期)等竞争性动机阻碍了它们达到更好的互利选择,它们面临“囚徒的困境”。我们将看到,寡头垄断厂商经常面临类似的困境。

结论:它说明了一种不合作的博弈,即两个人分别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进行选择的结果。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解答

微观经济学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X)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精品文档]

微观经济学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 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 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 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 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 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答案 第二章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 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 Q d 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50-5P和供给函数s Q=-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有: 50- 5P= -10+5P 得: P e=6 以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 Q e=50-520 6= ?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 得7=Pe 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得 Qe=-10+5257=?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 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d Q =50-5p ,得 5.225.5550=?-=e Q 或者,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s Q =-5+5P ,得 5.225.55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 P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 Pe -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7.下列各项中(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 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 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 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1. 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 (1) 在表1中填空 (2)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 线和MP 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 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

(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 和边际产量MP L 两者的变动方 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 系:当总产量TP L 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 曲线和AVC 曲线的交点与MP L 曲线和AP L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请分别在Q1和Q2的 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是SAC 1和SAC 2以及SMC 1和SMC 2. SAC 1和SAC 2分别相切于LAC 的A 和B SMC 1和SMC 2则分别相交于LMC 的A 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O MC Q LMC SMC 1 SAC 1 SAC 2 SMC 2 LAC A 1 B 1 Q 1 Q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A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 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 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 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 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最新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2.需求弹性系数是与比值。 3.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收入-消费曲线向平行移动。 4.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5.微观经济学是以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解决问题的科学。 6.由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曲线,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曲线。 7.生产扩展线的方程可以表达为。 8.由于收入相对变化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为。 9.研究市场供求动态均衡变化的理论是,它一般表示价格和产量跨期影响的情况。 10.规模经济的三种情况分别是、、。 11.衡量货币效用的表达式可以写为。 12.在生产脊线上的各点满足的条件是。 13.衡量两种要素替代程度的指标是。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2. 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3.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外

在不经济。()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6.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7.无差异曲线X1+X2=C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8.所谓短期是指一些投入不能改变的时期。() 9.企业运用生产要素A和B生产商品X,如果MP a=10,MP b=7,P a=4,P b=3,企业就应该增加B的使用量。() 10.当在既定的产量下生产成本最小时,所有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一定是相等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X商品总的需求数量()。 A. 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2.如果价格提高5%能使企业总收入增加2%;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位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弹性不能确定。 3. 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需求价格点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 一定正确; B. 一定不正确; C. 可能不正确; D. 无法断定 4.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不变动; D. 不能确定 5.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 正常物品; B. 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 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 低档物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 A.递增;B.递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在任何产量上的LA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AC。这个说法()。

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也主要是与其价格有关。特别是,随着早餐牛奶价格的下降,我们对它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还与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例如,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随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又例如,如果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即使目前收入没有增加),我们也会增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由早餐牛奶价格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而把由所有其他因素(包括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并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来分别表示它们。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解答:与需求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 与需求规律一样,供给规律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供给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只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又例如,供给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靠的和明确的一般命题或倾向的叙述而已”。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供给):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和影响该需求(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供给)的变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所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次序表。 均衡:经济事务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供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移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移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效用论 效用: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 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3)在以上两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因为,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而二者在原则上是对立的。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施加于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造成和激化后者的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导致思想混乱、社会行为失控,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类似的事例已经在世界上出现。 (4)以上述第二个特点而论,虽然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二者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总结的方法有许多内涵是值得而且必须加以借鉴的。以此而论,学习西方经济学又是对我国有利的。当然,在借鉴时,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注意到国情的差别,在西方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能在我国奏效。 (5)趋利避害,上述两个特点可以决定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即:在整体内涵上,否定它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在整体内涵上,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在具体内容上,它总结出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却存在着大量的值得借鉴之处。 总结上述五点,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该是要做到“洋为中用”,即:能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切有利于我国的知识,而与此同时,又能避免它在意识形态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3.英国的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罗宾逊说:“宣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学——引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 各种物品,以便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 均衡价格的反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 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 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它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 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上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 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7.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 种商品的数量。(MRS) 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 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9.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 量的各种组合。又称为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 10.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 变动。 11.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 求量的变动。 12.生产者: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13.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 产量之间的关系。 1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5.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 入数量。 1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 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7.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 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18.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9.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20.长期总成本:指厂商在长期中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21.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22.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23.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绝对详细啊)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 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3)在以上两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因为,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而二者在原则上是对立的。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施加于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造成和激化后者的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导致思想混乱、社会行为失控,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类似的事例已经在世界上出现。 (4)以上述第二个特点而论,虽然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二者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总结的方法有许多内涵是值得而且必须加以借鉴的。以此而论,学习西方经济学又是对我国有利的。当然,在借鉴时,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注意到国情的差别,在西方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能在我国奏效。 (5)趋利避害,上述两个特点可以决定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即:在整体内涵上,否定它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在整体内涵上,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在具体内容上,它总结出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却存在着大量的值得借鉴之处。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1. 2. 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 (1) (2) 在表1中填空 (3) (4)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 线和MP L 曲线. (5) (6)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7) (8)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 AVC 曲线和MC 曲线. (9) (10)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 系: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 曲线和AVC 曲线的交点与MP L 曲线和AP L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请分别在Q1和Q2的 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是SAC 1和SAC 2以及SMC 1和SMC 2. SAC 1和SAC 2分别相切于LAC 的A 和B SMC 1和SMC 2则分别相交于LMC 的A 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2)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3) (4)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O MC Q LMC SMC 1 SAC 1 SAC 2 SMC 2 LAC A 1 B 1 Q 1 Q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A

微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高鸿业主编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第一节垄断> ◎ <第二节外部影响> ◎ <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 <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 <本章小结> ※<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掌握垄断如何产生了低效率; (2)了解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3)掌握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4)了解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重点掌握科斯定理; (5)了解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样确定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会用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种市场失灵情况;科斯定理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某代表性的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R分别为该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上述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使经济运行于低效率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但是在实际中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二、寻租理论 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而付出的代价完全是一种‘叫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所谓的“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就单个的寻租者而言,他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否则就不值得了。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本节主要讨论政府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 四、反托拉斯法 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其中包括谢尔受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罗宾逊一帕特曼法(193)、惠特一李法(1938)和塞勒一凯弗维尔法(1950)。统称反托拉斯法。在其他西方国家中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法律规定。对犯法者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或者强行进行行业重组。例如将微软公司强行一分为二;将中国邮电强行分解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等。 ※<第二节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微观经济理论,特别是其中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要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定: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没有影响,即不存在所谓“外部影响”。换句话说,单个经济单位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被看成就等于该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但是,在实际经济中,这个假定往往不能够成立。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经济”。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另一方面,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的“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也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完全竞争条件厂的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竟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为什么外部影响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当?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而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如何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四、科斯定理 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常见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常见名词解释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