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我国的直接民主建设

论我国的直接民主建设

论我国的直接民主建设
论我国的直接民主建设

论我国的直接民主建设

【作者】王波

【作者简介】王波(1967—),男,四川蓬溪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讲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进修学者,指导教师杨泉明教授。通讯地址: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四川康定626001

【内容提要】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直接民主广泛存在且形式多样,并具有宪法依据。我国直接民主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平等性和统一性等特点,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关键词】民主/直接民主/间接民主/中国宪法

【正文】

一民主的形式

“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从字面上理解,它是指“人民的权力”或“人民当家作主”,更确切地讲,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讲到,“凡以自由人执掌治权者为平民政体……多数自由的为平民政体”[1](184页),“一切事项由全体公民审议”[1](215页)。尽管人们对民主的理解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但是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这个传统说法仍然没有改变。民主有其阶级内容和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古希腊,民主指自由民掌握国家政权。资产阶级民主是指议会制度和公民在形式上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等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民主,只有具体的民主。民主是具有鲜明阶级内容的、具体的民主,作为目的,民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手段,民主是一种具体社会管理形态,是组织政权的一种具体的方式。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它是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以及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和某种有效施用的方法,概言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政治、民主权利、民主方法的统一,也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涉及到民主,据荷兰学者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在80年代末的统计显示,宪法涉及民主的国家为107个,占75、3%[2](123、124页)。例如,我国现行宪法多处提到“民主”一词,在序言部分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总纲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可以看出,民主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主是宪法的生命之源,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民主要有宪法的确认和保障才能实施与发展。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必须以确保多数人的权利和政治利益为根本内容,必须把多数人的意志确认为国家的意志。民主作为多数人统治,并非指社会中大多数成员都直接成为国家官员,因此,这就产生了实现多数人统治的具体形式即民主的具体形式。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民主”所作的解释可以知道,在人类民主发展史上“民主”主要有两大具体形式:直接民主制与代议民主制。“(1)由全体公民按多数裁决程序直接行使政治决定权的政府形式,通常称为直接民主;(2)公民不是亲自而是通过由他们选举并向他们负责的代表行使政治决定权的政府形式,称为代议制民主;(3)在以保障全体公民享有某些个人或集体权利为目的的宪法约束范围内,行使多数人权力的政府形式称为自由民主或立宪民主(通常也称为代议制民主)”[3](5页)。

直接民主制在古希腊雅典城邦国家实行过。当时的雅典民主保持着这样一个特征即“主权在民”,指城邦的政治主权属于它的公民,公民们直接参与城邦的治理。“主权在民”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轮番为治”,“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的权力,政事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

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1](312页)。“人人轮番当统治者”[1](312页)。直接民主制最能体现民主的本意,是人民主权实现的最为理想的一种形式。然而,它是以“小国寡民”为基础的,在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的国家实行直接民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有众多人口、广大地域的条件下,社会首先必须形成一定的公民组织,才可能对国家权力的构成起选择和决定作用。在当代世界各国,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诸条件的限制,多数人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代议制民主制来实现的。列宁指出:“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么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是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4](211页)

当社会还不能完全自行管理自己时,社会只能而且必须委托少数人组成国家权力机构,由他们行使管理社会的职能,因此,民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少数人执政和维护多数人利益及权利的关系问题。因为,多数人的统治仅仅是指少数人的执政是在多数人的真正同意和委托下进行的,并且是在多数人的有效制约和监督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讲,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是现当代世界各国实现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作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民主形式来实现,受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就有议会君主制、总统制、委员会制、议会共和制等具体的资本主义民主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则有人民代表制、苏维埃制、人民代表会议制、代表团制等具体的民主形式。

二我国直接民主的表现形式及宪法依据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而在其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它是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两种形式的结合。在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社会自我管理事务中,直接民主尤为广泛地存在。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5]“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5]。我国现行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上述党的政策表述和宪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所直接享有的民主权利是丰富的,而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途径和形式也是多样的,同时,我国人民直接享有民主的权利得到了我国根本法的确认,具有神圣崇高性。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以及我国民主的实践,我国直接民主表现状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方面,直接选举是我国直接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县级以下(包括县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选举过程接受选民的监督,选民可以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提出异议,可以依法提出代表候选人,依法监督选举投票,对不称职的代表依法给以罢免等等。我国宪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第二十九条规定:“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先人。”第三十七条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也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凡代表(议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的为直接选举。凡代表(议员)的选举不是由选民直接投票,而必须由选民选出的代表进行投票选举的为间接选举。一般来说,直接选举相对于间接选举来说在形式上更为民主,因为它能较好地体现选民的意志,更能充分地体现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但间接选举也有其优点,多数学者认为间接选举比较容易选拔人才,

减少普选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特别是在地域广阔、人口稠密的国家尤其如此。另外,选举费用和动员民众所需的工作量以及其他社会负担也远较直接选举为小。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1953年选举法确定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随着条件的具备,1979年选举法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在一个县的范围内,群众对于本县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情况是比较熟悉和了解的,实行直接选举可以比较容易地保证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同时便于人民群众对县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监督。

选民可以对人民代表从事代表活动进行合法监督。现行宪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第七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举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分工联系选民,有代表三人以上的居民地区或者生产单位可以组织代表小组,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第三十八条也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

(二)我国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有权进行监督,这是我国直接民主的又一具体表现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选举,二是监督。选举关系到如何合理地组织权力,而监督则是有效地控制权力的保障,通过行使监督权,才能保障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纳入人民意志的轨道,才能实现人民实际享有直接民主的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是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现行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为了切实保证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规定了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规定了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直接的监督,这些监督权限就是宪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根据宪法的上述规定,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依法享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五项权利,宪法中“五权”的规定,是我国人民直接民主的重要体现。

1.批评的权利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从目前的情况看,公民的批评权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言论、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社会协商对话的方式来实现。

2.建议的权利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该项权利的实现方式与批评权相同。

3.申诉的权利包括法律诉讼中的申诉权和非法律诉讼中的申诉权。法律诉讼中的申诉又可分为刑事诉讼中的申诉、民事诉讼中的申诉、行政诉讼中的申诉,指公民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时,有权向本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审的要求。非法律诉讼中的申诉是指公民对于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处罚的决定不服时,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申诉,要求改正或者撤消原决定。

4.控告的权利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

5.检举的权利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

进行揭发,并请求依法处理的权利。

为了保障公民的上述五项民主权利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该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三)信访制度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信访制度是我国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这五项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信访条例》的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条例》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为了保证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监督的作用,《信访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不得将检举、揭发、控告的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送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和单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打击报复、迫害信访人。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清事实,分清责任,正确疏导,及时、恰当地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四)我国公民所享有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是我国直接民主的又一具体体现

现行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六项自由,是公民直接享有表达意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的体现。

1.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真实意思的自由。公民通过言论表达意思的形式很多,有口头的和书面的,包括公民在会议上发言、发表演说、广播等形式。言论自由是公民沟通思想、表达见解的主要方式,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体现。言论自由的含义主要包括:一是任何公民都有平等的发言权;二是发表言论的内容,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涉。

2.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其中出版物包括文字和图画两种形式。著作是出版的前提和基础,出版是著作的结果,因此出版自由包括了著作自由。

3.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指公民可以基于一定的目的而依照法律规定成立某种组织来实现结社的理想,结社自由属于宪法保障的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根据1989年国务院通过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我国社会团体主要有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形式。依照法律的规定,公民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实现结社的目的、理想。公民通过结社自由所成立的社会团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为了共同的目的,集合在一定场所,讨论问题或者表达意愿,或者进行其他会议活动的自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5.游行自由是指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在公共场所列队行进,以表示其态度、意见和要求等意愿的自由。

6.示威自由是指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为表示抗议或愤怒等强烈意愿,聚集在一起以显示决心和力量的自由。

(五)职工代表大会、工会是我国直接民主的具体形式之一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管理国家和社

会事务中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5]“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5]这充分肯定了群众组织在我国民主建设中的作用。现行宪法修正案第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实行民主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职工有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有对企业的生产和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第五十一条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内部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基本组织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条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第五条规定,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七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职工依照法律规定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八条也明确地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可见,工会也是我国公民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

(六)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最典型、最直接的民主形式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以及现行宪法实施以来我国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实践,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的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以城乡居民一定的居住地为纽带和范围设立、并由居民(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治。从立法上看,宪法的有关规定确认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宪法地位,使之成为重要的宪法关系主体,这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人民广泛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就是人民群众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和文化事业的组织形式,它通过基层群众自治这种直接民主的途径实现对有关社会事务和文化事业的管理。作为最典型、最直接的民主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增强居民(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训练和提高居民(村民)的民主管理能力。可见,宪法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规定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基层群众性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种伟大创举,最具中国特色,因而,有不少西方学者谈到我国的村民自治时将其称为“老百姓的民主”、“东方式的民主”。基层群众性自治建设不仅顺应了时代进步、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而且代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直接民主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民主实践,可以总结出我国直接民主的一些特点,其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广泛性。这主要是通过直接民主的主体和内容体现出来的。例如,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不论民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我国县级以下基层政权建设中我国公民还依法享有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根据在1998年6月25日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提供的材料,当时全国农村共有村委会90余万个,中国亿万农民正是通过村委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享受民主权利。广泛性在内容方面表现为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了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的权利和其他民主权利,例如,直接选举县级以下人大代表,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工会、职代会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民主管理,通过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并参与社会的管理等等。

2.多样性。这主要是指我国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和形式多样。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对我国的直接民主的途径和形式作出了规定,例如,信访的方式,

民主协商对话制度,公民投票制度,舆论监督,参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种社团组织等等。

3.现实性。这主要是指我国宪法与法律对公民直接享有民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是从实际出发,即能做到的就规定,做不到的就不规定,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规定到什么程度,这就将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建立在可靠的法律保障和物质基础之上。我国公民不是在名义上而是实实在在地享有一切可能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例如,为了保证我国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人民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我国法律规定了其经费由政府开支。

4.平等性和统一性。这主要是指我国人民在直接享受民主的时候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例如,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依照法律我国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所谓统一性是指我国公民在直接享受民主权利的时候总是要履行一定的义务。例如,我国宪法就规定了当公民在行使民主权利的时候,不得违背国家的法律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民主权利及其他利益。因此,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总是统一的。

四我国直接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直接民主的发展不平衡

这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方面。例如,虽然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都推行村民自治,但是仍然有华南几个省、自治区没有制定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地方法规,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认真推行这项制度。全国大多数地区正在逐步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运动,但尚未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另外,在直接民主的各种形式之间也有不平衡的表现。例如,同为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基层民主,在实践中的民主进程并不都与各自的经济文化水平相符,城市基层民主进展缓慢,而农村基层民主却一直在默默前行,而且势头良好。又如,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本来是个很好的民主形式,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也就一直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当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民政干部和乡村干部的培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等。

(二)政府的指导和推动还不够有力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力和经费的支持不够。例如,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许多地方政府没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更多的地方是缺乏专项财政经费,影响了政府指导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在社会团体建设中,社会团体组织形式高度集中,党政领导人兼职过多。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的关系、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的关系,还有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党和政府对直接民主建设的领导,同时,要理顺关系,充分发挥人民在民主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有关人民直接民主的法律规定过于分散

这使直接民主作为一项制度来说缺乏系统性,也使得各种直接民主形式之间的法律联系差,形式之间的层次性不清,这就影响了直接民主的权威性。我国法律对有些直接民主的内容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结果使这些制度的运作难以上升到操作层面;或者是在操作层面上其操作规程不完善,这就影响了直接民主的效力。例如,有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专门法规、规章还不健全。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国应当从立法的角度将人民直接民主的形式和内容规范化、系统化和具体化,通过立法的程序尽快制定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从而使地方人大监督法有法律依据;制定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从而发挥直接民主在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中的作用;制定出《新闻法》、《信访法》、《检举法》、《结社法》等等,通过立法使人民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更加具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民主觉悟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会不断提高,由此要求通过更多的途径来直接满足人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意愿,这样,直接民主不仅要在国家基层权力组织的建设中体现出来,通过广泛的社会自治来实现人民对国家在基层政治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的自主管理,而且将涉及国家最高权力

机构的建设。随着直接选举范围的逐步扩大,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最终将由全体公民直接地、普遍地选举产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在这里,民主是就国家形态的民主而言,直接民主中的非国家形态的民主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的消亡而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M].陈云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R].人民日报,1997—09—22.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做国防小军人——共建健康、快乐、和谐的家园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应该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二、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本学期,我们班级的建设目标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创建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家园。 三、班级文化建设原则: 1、坚持发挥育人功能的原则。

班级文化体现育人主旋律,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有教育性、针对性、时效性和艺术性,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气息。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和展示机会,体现学生的主动设计、主动创作和主动展示。强调师生的全员参与,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协作精神。 3、坚持规范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做到美观实用。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班级特色,彰显学生个性,富有儿童情趣.与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确立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思想,彰显特色。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班级显性文化,环境展示集体风貌。 精心布置班级室内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赏识教育。室内环境布置具体如下:

1、墙壁:(潜移默化中渗透教育。) 粘贴班规、学生岗位责任一览表、学校发展目标。墙壁下方是学生自己绘制的班级语文、数学小报。教室的后面是英语角。(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自我) 2、、宣传栏(展示集体形象,突显班级文化主题) 宣传栏的主题就是家园。左上是学生自己收集的飞机、军舰、坦克、仪仗队等军事图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园,热爱国防红山小学这个大家园。 左下面展示的是学生生活图片:教师节学生献花、广播操比赛、教师节贺卡等(目的:爱大家也要爱班级体这个小家)。 墙壁的右面是笔下升花—展示学生作文,上面是班级小星的照片和寄语。 宣传栏的主墙面是学生作业展示和“展翅高飞的”的行为习惯评比专栏。目的是曾强学生自信和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展示自我、完善

浅析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浅析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标签:民主政治;问题;对策 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变化莫过于民主政治的出现,这次民主化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人们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民主政治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纵观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断地发展民主政治并遏制独裁专制,是全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潮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也必须适应世界发展的大潮,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积极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最终形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领导人多次谈到民主。2005年10月19日,我国官方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以白皮书的形式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经验”。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专门阐述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这些言论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面对复杂的政治经济局势,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到现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人民代表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代表选举范围的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举手表决等浅层次方面,而是更进一步地反映人民的心声。二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成立,村干部由村民直接提名,然后参加投票选举,选举过程采取全透明方式,选举结果当场宣布。三是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是党建工作的生命线。党内民主的不断扩大,符合民主政治建设的趋势[2]。四是我国的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开放自由,各种民主政治思想交锋交融,在不同层面促进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世情、国情、党情的复杂性,特别是我国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我国

最新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实现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 制定“四化标准”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有章可循。所谓的“四化标准”,即基础条件标准化、自身建设标准化、履职要求标准化、专职干部管理标准化。一是从专职人员、办公用房、专项经费、活动场所、示范支部、实践基地和宣传平台等对党派开展工作设置基本保障标准;二是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对党派县级基层组织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进行规范;三是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社会服务,对党派县级基层组织如何履职进行规范指导;四是从工作机构设置、内部管理制度对党派专职干部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最终使推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落实“七个一保障”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焕发活力。一是确定一名专职人员,成立统战部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党派服务中心,要求每个党派配备一名本党派成员身份的专职人员,接受统战部和党派组织的双重领导;二是落实一处办公场所,党派服务中心在统战部集中办公,办公用房按照机关办公用房标准落实;三是落实一处活动场所,支持各党派至少建设一个活动场所,区级层面重点建设区党外人士之家,成为全区党外人士履职尽责、学习教育的主要场所;四是落实一笔专项经费,将民主党派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保障日常活动所需;五是打造一个示范支部,指导各党派围绕组织建设、社会服务、参政议政、理论宣传等内容,在工作基础较好的支部中开展品牌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六是共建一个实践基地,结合高校资源共建校地合作实践基地;七是建立一系列宣传平台,运用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对内加强成员交流,对外展示党派形象。 完善“三个机制”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改进民主党派负责人例会机制,每季度由统战部部长召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工作例会,会前根据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确定主题,会上专题交流,会后重点落实;二是建立意见建议反馈机制,对民主党派在协商会议和调研报告中提出的书面意见建议,要求各相关部门及时研究和落实并书面反馈,落实与反馈情况纳入部门考核;三是落实党派专项经费拨付机制,每年把党派工作分解成具体任务,年底对完成情况进行百分制量化评价,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水平。 探索实践“三个展现”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常做常新。一是在政治引领中展现崭新面貌,加强对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坚定党派成员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二是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担当作为,围绕中心工作,按照“集中命题、分头调研”的新模式开展年度重点课题调研;三是在创先争优中展现蓬勃生机,各民主党派区基层委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推动民主党派工作常做常新。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 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1)、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此内容回答了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课本55页第一段)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

员会 (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3)、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 (注意: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权利不能混淆,不能

主题文化城市建设

“好客之都”宜宾 -------城市主题文化建设 摘要:随着当今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上述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特色城市建设、世界名牌城市建设的理念不断推出,城市主题文化已被推到城市化建设最重要的日程。 关键词:好客文化,主题文化,城市建设、具体方案 前言 宜宾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既有本地古老民族文化的特征,又与巴蜀文化、中原文化不断融合渗透,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它既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巴蜀文化的一翼,在诸多方面呈现自身的风格特色。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迁,宜宾如此众多且优质的文化资源却并没有给宜宾城市发展带来其应有的贡献。 因此我们通过对宜宾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和组合,提出了建设“好客之都”宜宾的方案,通过好客来贯通宜宾在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方面的资源来形成城市发展的动力,把好客打造成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化名片,让好客成为城市主题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构建好客的城市主题文化,用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自身特有的魅力,以其文化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城市主题文化的涵义 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特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精神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它决定城市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凡有特色的城市,都孕育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生命基因,宜宾也是一样的,通过对宜宾现有资源的发掘,好客文化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这种基因是由城市独有的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等自然特质、大江文化,哪吒文化等文化特质以及五粮液等经济特质所决定的。 这个生命基因就是城市的特质,特质小一点就叫特色,特质大一点就变成了主题,主题再大一点就变成了主题文化,主题文化再大一点就变成了城市主题文化。所以,宜宾所形成的独有的自然特质、文化特质、经济特质就是城市的主题文化。城市的主题文化依存于独特的自然特质、文化特质、经济特质的环境。 二、主题文化的重要性 1、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历史发展中自然孕育、成长起来的,并被城市的经营管理者发掘、提炼出来作为城市未来文化发展主攻方向的城市核心文化。城市主题文化在世界很多城市早已形成,如巴黎的“时装文化”,洛杉矶的“电影”文化,维也纳的“音乐文化”等。城市主题文化被誉为城市的“灵魂”,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统领、轴心、标志”的作用。 2、城市主题文化也是一个城市个性化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概念,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目的和战略意义,就是塑主题文化之核、筑主题文化之魂、彰主题经济之势、显主题建筑之特。以此形成城市精神、文化、经济、建筑特色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以此形成城市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品牌及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城市拥有一种垄断性资源,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综上,只有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才能使城市模糊的形象和品牌鲜明的突出出来,才能影响世界、形成热点、形成注意力、形成品牌和标志性符号。只有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才能彰显城市的特质,才能形成城市的特质资源,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进行角色重新定位,才能在差异化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主题文化优势,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我们小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摘要] 党的十八大后,关于民主建设有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举措。为了切实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构建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对我国民主建设进行研究和思考。文章主要对民主政治的基本含义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八大精神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 民主政治;实现途径;十八大 我国正处于一个从经济大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大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1]报告从民主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化、制度化、科学化,保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一、民主政治的内涵 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个政治范畴,是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要理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首先需要理解政治和民主的本质。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伴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展开的活动,以及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其核心是国家权力的问题。[2]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为夺取权力的斗争。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主要表现为调整社会各劳动阶

级、阶层之间及内部的关系,表现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民主政治,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的自治管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治生活最大限度地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要求。 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民主制度不健全 60年来,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和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另一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区域和基础群众自治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的框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民主自治制度主要由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社区自治和行业职工自治三大体系构成。[3]但有目前,我国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大代表结构不合理,官员比例过多,代表提议难以执行,监督难落实;拥有社会财富多的代表过多,“人大代表老板化”,“选票金钱化”,人大代表的身份成为一些人捞取个人资本和实惠的“红色保护伞”、“护身符”。人大运作机制不完善,议事无辩论。代表选举形式化,候选人提名主要是组织推荐,代表选举变成人事安排,只有“举”,没有“选”。政治协商上,事前协商不够;民主监督力度不够。[4] (二)民主形式和基层民主建设滞后 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刘激扬 [摘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参政党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今后长远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建设目标要进一步明确、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调整、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有待进一步升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需要进一步规范。针对这些问题,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就必须:优化民主党派内部资源分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党内民主、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对策 一、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参政党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可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今后长远的重要战略任务。在中国政党制度框架内,作为结构中的主体,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很大

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政党制度优越性能量的释放。而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又有赖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我国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纵观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和组织。一是"参政党"的提出,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方面使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也对民主党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国内建设任务日益艰巨繁重,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需要民主党派按照各自章程规定的参政党目标和原则,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好参政党职责。从加强参政党建设和推进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的高度,努力增强自身素质,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今天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各民主党派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民主党派一定要加强

高中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知识点梳理3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含义: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

民主政治建设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重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及意义。 自学导练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背景 (1)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2.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__________年9月,内容:通过了《_____________》;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了首都、国旗、代国歌等。 (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职能 (1)1954年以前,代行_____________职权。(2)1954年以后,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4.方针:1956年,中共提出“”的方针。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2.召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3成果:制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1)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体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原则(2)意义:第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为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概念: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民族自治区(县)和,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3.概况:1947年,____________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__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4作用: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愿望,实现了人民民主,也保证了民族平等和民族的团结。 问题探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我国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解疑精讲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征 1、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根本的是共产党领导。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亲密合作,为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 2、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这与西方多党制中以谋取执政地位为目的的反对党、在野党具有本质的不同。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关系,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亲密团结、合作共事的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这与以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多党制政治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显著特征。 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①它规定的第一个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而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它的第二个原则是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原则集中表现为公有制原则。就社会阶段而言,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_陈亚东

2009年第3期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一、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关系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利益的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严格意义上的政党的出现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随着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政党制度就成为一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一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多种因素如经济、文化、政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政党制度以其不同的客观条件为依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特殊的政治经济状况,例如,生产力不发达,农民占了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利益格局分散等,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是无产阶级的直接的政治统治,而只能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中国近现代以来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特殊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实质上是建立无产阶级间接统治的重要方面。 (一)相对于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制度而言,参政党首先意味着民主党派地位得到了确认。参政党的内涵包含了以下四层意思。 1.是参政党,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要建设成 为高素质参政党,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参政党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但始终是被领导者,不能与共产党竞争执政的领导地位。 2.有独立的、实质性的参政作用,不是民主的形 式化摆设。作为高素质的参政党,民主党派不仅要参加人大,还要(一定要)参加政府,正如在西方国家中不参加政府只参加议会的政党仍然是在野党一样。如果我们的参政党不参与政府组成,在实践中很难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同时,参政还要有实质性的数量与质量含义。在这一方面,原东欧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东德虽然实行的是“多党制”,但 共产党大权独揽,民主党派根本没有民主监督与真正参政的能力,基本上是附庸与摆设。这种“多党制”与苏联的一党制没有本质的区别,民主党派也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参政党。 3.参政议政的基本职能有三方面:政治协商、民 主监督、管理国家事务。多党合作制度下的参政党职能不仅限于政治管理与政治参与,而且应当是全方位的,我们认为它己经上升到了政治统治的层次。政治统治是为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服务的。在现阶段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政治统治不是单单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更多的是多数人的政治统治行为,反映最广大人民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参政党基本职能特别是政治协商职能中应有政治统治的内容。 4.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与执政党在最大限度上统 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高素质的参政党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从主体的角度看,参政党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与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陈亚东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050) 摘要:参政党与执政党历来是政治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把握他们的内涵,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加强参政党组织建设,发挥参政党参政议政的作用,真正形成相互监督、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关键词:参政党;执政党;组织建设;参政能力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09)03-0021-03 收稿日期:2009-02-05 作者简介:陈亚东(1969-),男,汉族,四川仪陇人,民建会员,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从事社会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 参政党理论与实践 2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高考政治专题归纳: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知识归纳】 1、是什么(含义) (1)国家制度:平等;少数服从多数→统治阶级中的多数→阶级性 2、为什么(原因、必要性)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3)民主程度:不成熟、不完善 3、怎么样 (1)要求和任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2)原则 ①三统一(根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 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3)制度(政策)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A、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与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B、坚持和完善: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加强人大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A、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B、前提保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与共产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C、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典型试题】 1.(06广东34)某省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为方便同选民的沟通,设立了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联系点,并且通过电视广告向选民征集议案,这种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简要谈谈你对人大代表强化同选民沟通的认识。(9分) (1)强化同选民的沟通便予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自已的合法权利,如提案权等。(2分)(2)强化同选民的沟通便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2分)如:主动密切联系群众;(1分)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l分)(注:若答及“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意志”,可给2分。但本要点最高分不得超过4分。)(3)强化同选民的沟通有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3分) 2.(08年四川38)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标语

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标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标语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社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你我。 3、高起点、严要求、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争一流。 4、检验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5、讲职业道德,爱本职工作,树企业形象。 6、停下休息的时候,别忘了他人还在前行。 7、人生百年,只争朝夕。 8、客户是上帝,是企业衣食父母,客户越多,企业越兴旺。 9、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10、我与公司荣辱与共,公司与我共同发展。 11、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2、不为薪水而工作,薪水自然会提升。 13、卧薪尝胆,务实求真,全员参与,开拓创新。 14、沟通与合作,带给你完善紧密的联系和无限的效益。 15、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忠于职业忠于人格。 16、失意时你会需要他们合格的员工从。 17、飞奔的骏马,腾飞的电信。 18、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勇创一流,勇创新高。

19、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20、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劳动竞赛,再展铁军风采。 2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就是第一资源。 22、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23、树企业形象,创优质工程。 24、因上努力,果随其后。 25、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 26、不学习的人,实际上是在先择落后。 27、爱护公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 28、不愿承担责任的人,没有资格拥有权利。 29、和谐创新,开拓市场,团结拼搏,共创未来。 30、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31、力求一次做好,争取最大效益。 32、主动使人进步,被动使人落后。 33、谋发展,开拓进取创企业新局面。 34、革除马虎之心,提升产品品质。 35、专业代理,优势尽显,素质提升,你能我能。 36、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37、争当优秀员工只有勇于承担责任。 38、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终于职业、忠于人格。 39、遵章守纪,杜绝隐患,落实责任,保障安全。

浅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浅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 人从国情出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把握本质和核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到“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历程,标志着我国已经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发 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笔者认为,主 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治 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要立足本国国情。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这一政治原则,凸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首先,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源于党在理论、纲领和组织上的先进性,源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历史选择。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多方面的探索。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首先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苦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思考 李奕樯 民主党派(即参政党)如果不加强自身建设,就不能巩固和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就不可能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就不可能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民主党派如果不加强自身建设,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也取决于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各民主党派要按照各自章程规定的民主党派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要求各民主党派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执政党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关心和支持民主党

派的自身建设。作为民主党派,应该肩负起历史责任,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能力,和执政党一道,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一、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深化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民主党派成立之初,是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影响的代表性人士组成,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力量。由于集中了社会进步人士中的精英,使民主党派在政治诉求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从产生的那天起,各民主党派的根本目标就不是掌握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而是以推动社会民主、促进国家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因此,他们响应”五一号召”,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使自已找到了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的最佳途径。几十年来,我国的各民主党派都十分珍惜和爱护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风雨同舟,共同努力,使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巩固和壮大。 进入新世纪,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突飞猛进,传媒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影响更加直接和迅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国内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来看,传统的资本家和工人队伍的数量和比例都不断减少,中间阶层的队伍不断趋大,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出中间趋大、两头趋小的走势,与

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侠客丹心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重点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政治利益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就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从以下五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政治意识是关键 多年来,农牧区居民的法制和民主政治观念淡薄,重家族和亲戚利益至上,在村民选举中,注重的是关系的远近,而不是整个嘎查的长远发展,往往忽视了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社会责任。在农牧区,作为实践基层民主政治主体的农牧民群众,他们关心、支持、参与程度决定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首要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培训和教育广大农牧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政治责任感、政治鉴别力和民主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正确划分苏木和嘎查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中的权益是核心 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依法保证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苏木作为嘎查的上一级基层政权机构,最主要的是把握好正确的方向,领导好、引导好嘎查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要求,完善村民自治,形成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自治权,而不是越权代办或者直接包办。 三、统筹兼顾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法 要统筹兼顾就是要全面关注、长远规划、利用有效的手段有效调动广大农牧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解决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具体应做到:扩大基层民主,要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教育基层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参加民主政治活动的热情和能力,保证公民依法实行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通过村民的自治行为,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扶正祛邪,促进村风民风根本好转。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在基层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

如何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如何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是一个政党永葆活力的重要保证。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主党派能够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基层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发展方面,思想建设则相对薄弱,这和基层民主党派组织的特殊性不无关系,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员分散。民主党派的成员分散在各个单位,不容易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二、结构松散。民主党派对其成员缺乏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方面的约束,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约束力有限,达不到共产党管理基层组织及其成员的规范有力。 三、政治联盟的意味薄弱。民主党派成员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组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中、高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组织,许多基层组织更象一个知识分子社团,政治联盟的意味显得相当单薄。成员的民主意识很强,而政治意识很弱,有些人仅仅是想在民主党派这样的专家团队中学习或交友,没有强烈的党派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愿望。 四、制度不规范,落实不到位。基层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做得不够,制度建立较为零星,没有形成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工作起来无章可循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虽然制定

了有关制度,却没有认真踏实地贯彻执行。 五、活动经费少。由于经费有限,民主党派集中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次数不会很多,这也是基层党派组织竞相到经济界“挖皮夹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缺少专门的政工人员。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基本上没有专职干部,即使有专职干部,也是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 七、骨干成员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民主党派的骨干成员大都是各自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本职工作繁忙,存在与党派工作时间与精力冲突的矛盾,对党派活动、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基层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章立制。制度是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工作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高效、便捷、覆盖面广、参与性强的新兴媒体作为宣传引导工具,促进党派成员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这种方式不但有效解决了经费少、成员分散、时间冲突等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新兴媒体为真诚交流创造了条件,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说服力和

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扎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新型民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人民政治要求的根本特征。经走过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我国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苦探索。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实践来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的方面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的任务政策,民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成的民主管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特别是某些利益群体的政治需求越来越突出,这就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保持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因此,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十六大报告重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强调“适应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号召我们扎实工作,“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提出“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证,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的具体要求。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目前我们仍然面临着司法腐败,犯罪猖獗等严重问题,我们离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要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司法民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权力监督等方面扎实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证。 3第三,深化各项政治体制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攻坚阶段,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巨大进展而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向深度推进。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只有理顺了党的领导方式,才能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高度而有效,才能规范党的工作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党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断增强执政的基础。其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再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以行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