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家访案例家访故事

家访案例家访故事

家访案例家访故事
家访案例家访故事

《家访案例家访故事》

真诚帮助,用心关怀,让学生走得更远

湖北谷城姜则运

LQP,八年级学生,家住黄畈X村二组;高挑、文静的花季女孩,比较聪明;但总是闷闷不乐,即使笑也不大方,总是收敛着,很拘谨;一段时间了,她有些精神恍惚。

她曾在作文中写了:“我很难受,心里有说不完的痛。……妈妈好久没来一个电话了;……爷爷爸爸还会争吵吗?爸爸还会教训人吗?不知下周的生活费给多少,我怕回到家中……”这样的文字。让我对她的现状有了几分思考:怎么了?这个花季女孩子遭遇了什么困境?我决定找个机会去好好了解了解。

那天下午,天阴阴的,零星小雨,气温较低,一些寒意;我和另外两名教师一起骑自行车沿着乡村公路到了离学校三十多里远的LQP 的家,去进行家访。

一栋两层小楼,家里只有她的爷爷正在门前劈柴。我们讲述了来意,老人家便坐下和我们聊了起来。

爷爷告诉我们:家里就爷爷、爸爸、孩子三个人(在LQP五岁时,父母离婚了),自己80多岁,身体还算硬朗;爸爸在外打工,听说孩子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很揪心,最近辞工在家;爸爸当过兵,性子很直杆,说话没有商量余地;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爷爷要孩子少

花钱,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习惯,文静,像淑女,要能吃苦,学习要优秀;而爸爸要孩子会花钱将来才会挣钱,活泼,时尚,会做巧事,学习优秀不一定能成大器,要会广交人脉。为此,爷爷与爸爸爷儿俩经常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经常生气。

面对爷爷爸爸的不同意见,孩子为难了,听谁的?听谁的都不好使!

了解到情况,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触动:原来总以为家庭之爱给学生们撑起了心头的荫凉,总以为家庭给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总以为学生们的心里是阳光的,没有孤独与寂寞,他们总享受着童话般的幸福……这次家访的经历,颠覆了我心中许许多多的“总以为”。

单亲家庭里、一个未长大成人的孩子的身上遭遇了如此境遇,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活,她是矛盾的,彷徨无措,我们很同情!

针对LQP这种情况,我想:加强与孩子及家长的沟通,真诚帮助,用心关怀,教她接受即成的事实,教她变换一种思维,帮助孩子解决心中的疑惑,让孩子走得更远。

首先,我明白地告诉她,爷爷爸爸都是在用不同的形式在关注着自己!爷爷爸爸都是善意的。在家里,怎样教育孩子,方法是多样的,观念是开放的。爷爷爸爸在“对自己教育时出现矛盾的现象”并不是坏事,恰恰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学习选择的好机会,是培养自己辨别是非、利弊的好机会;不应怨恨他们,用好了这个机会,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自己就会有很大的成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次,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自己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锻炼、成长、进步;有了收获就有了说服力,爷爷爸爸再不会吵吵闹闹了,这样全家都“风平浪静”了,“你,一身系于全家之安稳”。

经过几番、多次交流,她豁然明白了许多:原来总觉得自己家庭不好,老是吵吵闹闹的,整日不得安宁;现在她接受了即成的事实,她变换了一种思维,现在觉得爷爷爸爸的争吵全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在操心,他们是那么地爱着自己,初二该让他们少操心了!

原来觉得家里争争吵吵的,不觉得安宁,不喜欢这个家;现在觉得这个家有一点争争吵吵挺好的,家里争争吵吵才有朝气,为此大可不必大动干戈而生闷气,为能生长在这样的家里感到幸福、自豪,因为家里有人常常在关心自己,现在能与爷爷爸爸和睦相处了。

此后,LQP变的阳光了,信心十足了,有朝气了,也能看到脸上天真的笑,偶尔还能听到爽朗的笑声;她更爱自己的家了,更爱自己的爷爷爸爸了;学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谷城三中。

十三四岁的初中生,而且是女生,正生活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涉世未深,遇见事情很棘手,深感茫然,对事情理解的有些偏执;加上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她非常无助,甚至空虚、乏味;这时候最需要有一个人给予用心关怀,真诚帮助;最需要有一个人给予一个合理引导,把事情向正面引导,把思维引向正面思考,给与及时点拨,化解分歧。

“用心关怀,真诚帮助”就是暗屋里的一支蜡烛,它可以照亮一

片天地,找准方位,让你走向远方。

作为教师的我,有一种天然的爱的暖流在我心中流淌,更有一种神圣的使命赋予了我-----家访,使家校两地有机的联系了起来。我跨过了他们家门槛,接触到了孩子的家长,真实的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我迈进了家长和孩子他们的心灵,用心关怀,真诚帮助,及时点拨,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症结,家长释然,学生豁然,教师欣然,学生会走得更远。

小学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分析 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家访对象:一年级1班李嘉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比较认真,但上课经常迟到,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自制力差,上课小动作非常多,平时不敢表现自己,过于胆小。平时虽常跟学生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但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四、家访形式:汇报与交流 五、家访内容和过程: 先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再找对策。步行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他家。我现在才明白这可能是他经常迟到的原因之一,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接待我的是他的妈妈,经过他的介绍,我了解到:他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他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弟弟,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还有两次甚至离家出走。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六、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首先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七、家访的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的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达到家访目的和效

大学辅导员家访典型事迹范例

大学辅导员家访典型事迹范例 为更真实的走进自己学生的生活,更真实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和学生家长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老师积极响应《中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年春节寒假期间全省高校“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的通知》,利用年寒假期间对所辖班级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了家访,遍及辽阳、鞍山两个城市四个县(区)五个村(屯),实地家访6家,完成学生家长调查表10份,为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一、关注贫困生家庭,将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怀送到家。 寒假期间,老师用真心和关爱分别到2名贫困生家里进行家访。她不仅给家长带去了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还带去了大米和豆油等生活慰问品。贫困学生家庭的简陋房屋、简单家具,这一幕幕都让她去思考,去感受。从这些简陋的生活场景中她感受到一个家庭的不容易,这样的一个家庭供一个大学生上学的不容易。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家访过程当中,朱丹老师对于学生们坚强的品质做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于他们普遍性格表现内向的不足进行了诚恳的分析。她还为家长解释了学校为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多项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家里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减轻心理上的包袱。交谈中,张雷雷的家长一直为一名大学教师能够到学生家进行家访,并对自己孩子各方面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深受感动。不断表

示,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她放心了。而作为一名教师,朱丹老师深感责任的重大,深知自己有义务去尽己所能帮助这些生活贫苦的孩子更出色地完成他们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回报他们的父亲、母亲,回报关心、帮助他们的人。 二、注重学生干部的成长,培养全方位人才。 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干部的成长。对于学干部的含义她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时刻记得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的话:“在大学要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实际工作中她经常将这几句话运用到培养学生身上,让学生走出校门不在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次假期分别对2名学生干部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对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将来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通过交谈让学生干部学会用心去工作,让家长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的父亲这样说,现今社会最不容易的事就是和人去打交道,一个学期的学习让孩子在为人处事上长进了很多,没有想到孩子在大学得到了这么好的锻炼,来道辽阳职院真的不后悔。郭禹汐的母亲说,一直把她当孩子看待,没想到经过大学的锻炼,她已经能很好的处理一些事情了,而且还是同学学习的榜样,这些变化都让她很惊讶,很欣慰。其实,大学的天空是广阔的,大学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敞开的,只要你敢想,敢做,你的心中舞台就会无限美好。 三、深入问题学生生家庭,切实解决个别学生难题。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10篇

第一篇 家访,无疑是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自从教以来,老师一直很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所以他经常走 入学生家里真切的感受他们的生活。在家访中,他架起了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他读懂每个学生的心,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他为学生们寻找到了身边的榜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家长,学生和教师一起形成了合力,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爱的世界是相互的,付出才有收获。记得那次去秦琳家,由于路况复杂,交通不便,他就决定步行去,结果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途中还遇到了狗,但他仍然带我们挨家挨户询问。可天公又不作美,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大家没有带雨披,还要不要去呢?他心中很矛盾。后来他说了一句话:“既然已经和家长联系好了,怎么能失约呢?”于是大家下定决心,和大雨来个赛跑。也许是老天故意在考验我们的决心,豆大的雨滴立即霹雳啪啦的落下来,很快就雨滴又变成了雨线,紧接着就是大雨倾盆。到她家时,我们已全身淋湿,看到老师的到来,秦琳一家忙成了一团。他的父母真是不知怎么招待我了,又是给衣服,又是递毛巾,又是倒热水,弄得我们倒真不好意思。秦琳眼圈红红地看着陈老师:“老师,我一定认真学习,再也不上网耽误学习了。”“你一定会做到的,老师相信你。”屋外雨在下,可屋内,我们每个人的心却热乎乎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给学生付出一颗爱心,自己则得到一片甘霖。 老师非常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良方,从而获得心与心的沟通。他们班的黄声辉同学有一段时间总是上课睡觉,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他调查后发现,原来是他在家经常玩手机,玩到很晚才睡。家访那天,到了他家,父母在外工作还没有回来,看到他的家徒四壁。陈老师以家境为切入点,以男儿当担起家庭的重担,自强,自立为话题,与黄声辉推心置腹地谈了一上午,没想到在学校无论怎么苦口婆心都难以说服的他,如今终于顿悟了。他也如释重负轻松了许多。用爱走进学生的内心,是他家访的一贯做法。 在家访中不仅了解决了个别学生的问题,也让他在班级的教育上得心应手了很多。陈老师教的这个班独生子女多,遇事缺乏独立,学习上也缺乏自主。然而,他们们班的李枝强却与众不同,父母经常去外地打工,对他照顾很少,可他永远是一身干净的衣服,积极地学习劲头。尽管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依然成绩优异。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让他这么优异呢?陈老师带着满心的疑问,走到他的家里。 开始大家认为他父母都是外地打工人员,家里肯定一片狼藉,杂乱肮脏,可是来到他的家里,一株旺盛的桃树,下面摆放着整齐的盆栽花,屋子里尽管简陋,可是却干净整齐,大家吃惊之余都若有所思。在所有陈旧的家具里,一台崭新的冰箱吸引了陈老师,听他的父母介绍,自己是做工程的,一出去干活,可能就要到很远的地方,不能回来照顾李枝强。从上四年级开始李枝强就常自己一个人生活。走的时候给买的食物,放坏了,他也舍不得扔,于是就给他买了台冰箱,这样食物可以多存放些时间。听到到这里,陈老师眼睛有些湿润,现在好多孩子父母做好了还挑食,这不吃,那不吃,他小小年纪,就自己生活,真不容易。他爸爸接

三年级家访案例

用爱心、包容心转化学生——家访案例 西岗南小学张二静 一、学生基本情况: 曹子豪,男,10岁,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他是个性格急躁、易怒,下课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好像是在想着什么。其次,部分任课教师向我反应,说该生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溜号,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 三、家访过程: 由于他家庭的特殊性,我感觉到可能是家庭方面造成的。因此我决定去他家看一看。当我来到他家时,他奶奶在家,他在写作业,看到我来到他们家感觉挺意外。我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和他奶奶说了一下,然后他奶奶的一翻话让我找到了孩子的原因。家庭环境,无形中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影响。找到原因之后,我需要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让他找回乐观、开朗的自己。在课下经常的给孩子心理上进行疏导,找他谈心,了解他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课上经常的提问,并对他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帮助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就这样在我细心的观察和帮助之后,该同学感受到了老师和集体的温暖,让他变到开朗活泼的状态,并且在言语中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段的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四、收获与思考: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要注意留心观察学生在校期间的情绪波动,发现问题及时的与家长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家访后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要经常的回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待自己的重视,从而使问题彻底根除。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水平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理解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今年,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她家去了解情况:她家去年失火,爷爷有患病多年去世,家庭非常拮据,父母虽然没让她辍学,但家庭生活十分贫困,给她造成了太大的压力。面对这件事,我耐心做家长的工作,并且委婉地指出他们对女儿造成的副面影响。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终于说服了家长。了解情况后,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这个女生,她深受鼓舞,又继续努力学习啦!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能够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来说,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个"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是运动员特招来的,学习很差,不过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个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并有组织水平,同学也佩服他。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

家访典型案例

家访工作案例 ------爱的教育方式 马头铺学区东田小学安秀敏 作为班主任,对所教学生进行家访是必不可少的。家访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途径。家访可以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起到“齐抓共管”的作用。 家访对象: 田移钹,男,10岁,升入四年级后学习成绩一直下滑。 家访目的: 寻找成绩下降原因,端正他的学习态度。他很淘气,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课下完不成作业。各科老师都向班主任反映:他上课太不专心了,书写潦草,学习态度太差!前段时间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就忘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 家访过程: 1、与家长打电话,多一些沟通的谈话:由于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他在家经常上网玩游戏,屡次说教也不听,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从未过问。田移钹的父母认为只要努力赚钱,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大的爱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从没有考虑过。在了解了原因后,我经常课间、课外活动时抽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跟他谈谈心,能知道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不盛气凌人地训斥他,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样把田移钹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2、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田移钹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我平时就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3、与家长当面沟通与协调:除了打电话联系,我还邀请家长到校面谈或到他的家里访问,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意

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一)

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一) 秦xx同志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关注家庭教育工作,在家庭教育中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有用”的宗旨,引导家长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为了使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利用家长学校互动的时间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撰写家长教育论文等多种形式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做了多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如下: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素质较差,纪律涣散,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理想和信念,缺乏吃苦耐劳,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遇事好感情有用事,不计后果。如何把这些学生尽快地转化过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秦xx的做法是学期初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组织家长和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蔡寨中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办学理念,让家长明确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为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使学生早日养成良好习惯并时时处处检查自己,秦xx制定了三级管理制度,即: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管理,家长管理。学生自我管理是通过团支部、班委会每日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管理是配合政教处每周安排一名值周教师负责学生的一周组织纪律、文明礼貌、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家长管理是通过协调家长,

发动家长对学生的监管功效,从而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走到哪里都处在监督之中,管理之中。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他了解到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整天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学习等等。而到头来却劳而无功,事倍功半,懂事的孩子心存感激,不懂事的孩子还怨声载道,真是费力不讨好。他认为我们很多家长不懂家庭教育的方法,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做为家长,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好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支柱,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很难成材的。于是他先后在我校家长会上以《严而有格,爱而不溺--给家长的几点建议》、《勤奋出天才,方法出效益》、《别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给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家长的自我提高是培养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等为主题的多篇家教方面的报告,引导家长教育学生要严而有格,爱而不溺,宽严适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他特别强调家长是要关注孩子成长六大核心精神支柱,即: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支柱是“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

贫困生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搭建沟通的桥梁 家访时间:2012年10月20日 家长姓名:周海建(爷爷) 学生姓名:周兵 家庭地址:轵城镇良安村 家访教师:陆联合 家访缘由: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象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就是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不仅在学校,而且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 我班有个小男孩,矮矮的个子,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教了他很长时间,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回答过问题。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在一边玩,有时自言自语,真是一个孤僻的孩子。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读了他的作文,我那么强烈的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那么美的世界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存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尽情的享受,在尽情的玩耍,这个世界是那样宁静,那样空灵,没有喧嚣,没有吵闹。他的作文让我震撼,再这样

下去,孩子会更加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与外界拉大距离,这样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 家访过程: 进到周兵的家,看到房子外墙上很多水泥都已斑驳脱落,而且长有厚重的苔藓,好像历史很久远的样子。进了屋,里面的状况也不好,除了水泥脱落外,每个屋角都有大块大块的水印,应该是雨天漏水留下的痕迹。一张小床、一组旧衣柜、一张桌子、一台电视,这就是他们所有的家当。小床,他和爷爷就挤在上面,床子旁边是一张桌子,凌乱地放着杂物,只留有一角是给他做功课用的。在与其爷爷的交谈中知道,他的父母在他4岁时就离了婚,平时,他就和爷爷一起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了他独处的性格.交谈中,他爷爷的眼角一直挂着泪水,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原因,他将生活得多么幸福快乐,看到别的孩子星期六、星期天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他总是在爷爷面前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然后躲到自己的房间偷偷的哭。这一切,全是那个爱他,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给他,但是又无能为力的爷爷哽咽着告诉我的。作为他老师的我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悔恨,为什么没在平日多关心他?却让如此小的他尝到这个年龄不应该受到的痛苦? 家访感悟: 这一次的家访,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震撼。父母感情的好坏对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父母这种轻率的举动对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回想孩子爷爷说的那些话,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引导他走出自我.让班干部多和他接触,与他成为朋友.我也对他偏爱一些.

大学辅导员家访典型事迹范例

大学辅导员家访典型事迹范例 女,中共党员,年月起担任辅导员工作,现任学院文经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文经系团总支书记、级辅导员。 为更真实的走进自己学生的生活,更真实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和学生家长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老师积极响应《中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年春节寒假期间全省高校“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的通知》,利用年寒假期间对所辖班级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了家访,遍及辽阳、鞍山两个城市四个县(区)五个村(屯),实地家访6家,完成学生家长调查表10份,为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一、关注贫困生家庭,将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怀送到家。 寒假期间,老师用真心和关爱分别到2名贫困生家里进行家访。她不仅给家长带去了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还带去了大米和豆油等生活慰问品。贫困学生家庭的简陋房屋、简单家具,这一幕幕都让她去思考,去感受。从这些简陋的生活场景中她感受到一个家庭的不容易,这样的一个家庭供一个大学生上学的不容易。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家访过程当中,朱丹老师对于学生们坚强的品质做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于他们普遍性格表现内向的不足进行了诚恳的分析。她还为家长解释了学校为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多项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家里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减轻心理上的包袱。

交谈中,张雷雷的家长一直为一名大学教师能够到学生家进行家访,并对自己孩子各方面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深受感动。不断表示,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她放心了。而作为一名教师,朱丹老师深感责任的重大,深知自己有义务去尽己所能帮助这些生活贫苦的孩子更出色地完成他们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回报他们的父亲、母亲,回报关心、帮助他们的人。 二、注重学生干部的成长,培养全方位人才。 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干部的成长。对于学干部的含义她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时刻记得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的话:“在大学要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实际工作中她经常将这几句话运用到培养学生身上,让学生走出校门不在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次假期分别对2名学生干部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对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将来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通过交谈让学生干部学会用心去工作,让家长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的父亲这样说,现今社会最不容易的事就是和人去打交道,一个学期的学习让孩子在为人处事上长进了很多,没有想到孩子在大学得到了这么好的锻炼,来道辽阳职院真的不后悔。郭禹汐的母亲说,一直把她当孩子看待,没想到经过大学的锻炼,她已经能很好的处理一些事情了,而且还是同学学习的榜样,这些变化都让她很惊讶,很欣慰。其实,大学的天空是广阔的,大学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敞开的,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家访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精品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家访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深刻认识到,要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家长沟通,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学生.本学期我有幸来到的车. 对于这个班级我带前就有了一百二十分的准备,班级虽然只是三年级,但到我这已经是 第六个班主任了,班主任换多了对孩子来说一定不是什么好事,加上班级28名同学有八个孩子的家庭是父母离异的,加上外出打工及在外住宿的,可以说是个很特171717的班级.面对这样的班级我该怎么办呢 一、与整体家长沟通刚开学我还是这个班的副班主任,带班的 第二天我就协助班主任孙洪影老师召开了家长会,因为班级的老师换的勤,家长们现在关心的已经不再是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的好与坏,管理班级的能力是否强,而是能教多久. 通过家长会,我就像作广告一样拼命的宣传着自己,虽然我当时不是正班主任,但作为语文老师,一个多小时的宣传似乎打动了家长,他们大部分能表示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也能使这个班同其他班一样.这给我对今后的工作增添了信心. 然而,好景不长,孙老师干了一个月就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县里,这个班没有了班主任,看着一个个天真的孩子,虽然有大大小小的错误,但我还是接了这个班.同事们听说我接了这个班,都纷纷地向我表示祝贺,开玩笑的一句话:\恭喜你荣升171717任了. \我深深明白这句话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句玩笑,更深藏着这个班要带好的不容易.不过我并没有被吓倒,一句话总在我脑海里萦绕-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每天都和同学们在一起,一起值日,一起上课,一起做操、一起游戏.班级的卫生、纪律都有了改进,竟然得了流动红旗,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是从他们迈进小学校门以来 第一次得流动红旗. 进步是有的,但问题也接连出现.两周过去了,班级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不完成作业的、丢东西的、雇人打架的、骂人的、给同学要钱的、撒谎的,种种事情数不胜数,于是我再次召开了家长会.

初中家访手记(故事、案例)

家访手记 一个学生的成长,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访万家”活动,就是要让我们教师近距离接触家长,走近孩子的心灵世界,因此我们参加这次家访活动有一种神圣的使命,而不是为了应付形式,走走过场。 本星期五,天气非常寒冷,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安排下,我校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一次家访活动。8点钟,我们老师都准时到校集合,我们兵分几路,我和吴老师等几位老师走的是姚村李村一线。开始到的几家都说家长因为繁忙不在家,所以没有碰到家长,我们也非常的扫兴,因为星期五我们首先是让学生提前和家长说了我们要来家访,也不知道是家长真的很忙,还是对家访活动的不重视,有些学生就一个在家,没有任何人监护,这也是我们农村孩子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通过家访我们才真正了解了一些学生的情况,所以我们老师平常一定要多和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这也是我们班主任给家长必需沟通的地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李村,到了某某的家里。某某是我班的学生,他有着一张白白净净的脸,长得很可爱,也比较聪明,开学的时候有些喜欢好动,通过一段时间的约束,学习习惯有所改善,但学习的主动性仍然不够,应该说他的学习潜力应该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深入走近他很有必要。 某某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里是做生意的,他妈妈老远看见我们连忙笑脸迎接,从她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她妈对我们的到来非常的高兴,同时对我们家访非常的感激。连忙又是向我们口袋里塞烟又是买营养快线给我们喝。从相互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平常对孩子的学习关注比较多,在家看管比较紧,而且每个周末都请大学生给孩子辅导,还说在家完全不准孩子玩电脑。得知这些情况之后,我们非常感激这位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同时也觉得我们在学校做得还远远不够,尤其是我的教学工作还不够深入和细致。当然,我们也说了某某在学校的状况,委婉地对家长提出了建议,应该适当的给他的一些自由的空间,什么事情都可能物极必反,我们不能一味的施压,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丧失殆尽,我们应该逐渐的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他逐渐地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否则孩子的绚丽的生活失去了色彩,他的学习中也就没有了活力。他妈妈还是很高兴的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并且以后还要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动脑筋,想办法。 通过接近半小时的交流,我们了解了某某的成长环境,了解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知道了他在家的一些思想状况和学习状态,也认识到了这个学生为什么对学习兴趣不浓的内在原因——虽然他表面还是比较遵守规矩的。所以,我们老师一致认为针对这样的现象,老师们也应该回校对孩子多关心、多肯定,多找一些教育的契机来不断的提高他的学习内驱力或者在开班级碰头会时,商量我们科任老师应该怎样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活力,使他在后段时间有更好的发展。 总之,通过对某某的家访,我们还是有比较大的收获,我们了解了他对学习兴趣不浓的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也制定了后期对这个学生的教育计划,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了课外访万家的必要性,它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的本职工作,这样的活动应该伴随我们的整个教学生涯。

家访工作案例

家访工作案例 宰玉玲 一、案例标题:构建家长、学校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基本案例: 孙庚,男,10岁。父亲长年在外面打工,母亲好打麻将。因此,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上了学之后,母亲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而奶奶除了骄惯孙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也很少对其进行正当教育。在家里,孩子有求家长必应,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学校里,该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上三年级以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就会一顿暴打。教师家访了解情况,奶奶百般隐瞒庇护。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奶奶过分的依赖,对老师的话听而不见,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就是一言不发。 三、理论依据: 我觉得这是典型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和安排,有时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让做的事情偏不做。而这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仅跟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有关,而且跟奶奶的过分溺爱有关。每当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奶奶就会充当挡箭牌的角色,使母亲的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方法及结果: 为了教育好学生,除了认真观察记录孩子的在校表现外,我还多次进行了家访,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和孩子沟通。孩子有了过错,非打即骂,再加上奶奶的庇护,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第二家长教育缺少连续性,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第三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我的分析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学校老师负责教育,在家里家长负责监督。接着,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二、和孩子交朋友并签订责任状,如:不完成作业不准出去玩、不许看电视;在学校犯了错误要主动接受惩罚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三、教育孩子时让老人离开,管就管得彻底,不能一味的打骂,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四、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校我采用了如下的教育方法:

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三个年头。这十三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我班有一个叫姚亚彬的同学,学习习惯很差,上课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性格粗野,愿意和同学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逆反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有利于转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妈妈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

问“老师,姚亚彬在学校里又怎么啦?”我赶快解释:“请不要误会,老师是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去家访。”气氛缓和了。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高兴,学生也非常感激,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期末考试。 这些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我还要扎实的做好这项工作,使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郑光瑞 2018年1月18日

大家访活动典型案例--带着赞美去家访

一次大家访的典型案例— 带着赞美去家访 十亩地镇中心小学赵全梅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四个多年头。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苦思冥想,也借鉴了许多优秀的班主任的做法。心里想“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好话人人爱听”,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 我们班有个叫赵樊的同学,他很聪明,但很好动,注意力经常不集中,上课老是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成不了,他宁可

把时间用在劳动上(他很喜欢帮老师帮同学),也不肯花点时间做作业,成绩不理想。刚开始他总说作业忘了带,要在老师的再三追讨下才补交,但是到三年级后,随着科目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加,干脆不交了,即使老师再讨,他只有一句话“我还没做完”,然后就不理老师了。 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有一天,我把她他叫到楼道走廊,生气的对他说,“既然连作业都不做了,那我也就彻底对你不抱希望了,以后我一定会做到我的眼里没有你,但是本周我会到咱们班每个学生的家里进行家访。我会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为你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吧。”我话刚说完,他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表了决心和态度一定改变自己。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接下来继续观察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作业完成得很好,刻苦学习,有不懂的地方会利用老师课余时间或辅导的时候主动向老师请教,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我没有用"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又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他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六个年发头。十六年中,一批一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进入高校,走向社会,令他激动,让他欣慰。十六年的风风雨雨,让他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六年的不断探索,更让他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他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今年,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却出现了成绩滑坡,他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他就到她家去了解情况:她家去年失火,爷爷有患病多年去世,家庭非常拮据,父母虽然没让她辍学,但家庭生活十分贫困,给她造成了太大的压力。面对这件事,他耐心做家长的工作,并且委婉地指出他们对女儿造成的副面影响。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终于说服了家长。了解情况后,他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这个女生,她深受鼓舞,又继续努力学习啦!家访让他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他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是中途转学来的,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他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他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并有组织能力,同学也佩服他。他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他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他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他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他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期末考试。十六年来,他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他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

家访典型材料

要学生取得成绩就要了解学生 ——记二年级班主任付小华家访事迹 家访是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的一种访问,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付小华老师是2010年调入我校的一名教师,她自走上工作岗位,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三十二个年头。三十二年中,她所教的学生,有很多已经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在她的工作中,她始终把家访当做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当做学生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环节。在2014年下半学期的家访活动中表现更是突出。 付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学期,她发现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曹婉炎,却出现了成绩滑坡,上课走神,并且成天闷闷不乐,在学校多次做这名学生思想工作,也不见成效。于是,付老师就决定到她家去了解情况,去了才知道,原来家里爷爷奶奶不在了,爸爸在外打工,针对这种情况,付老师耐心做家长的工作,把孩子最近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并要求家长在这个特殊时期对孩子多给予关爱和照顾。从此之后,付老师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这个孩子,为她买了一件可以御寒的棉衣和学习用品,她深受鼓舞,又继续努力学习啦!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性格发生的变化,特别感谢付老师,那天放学硬是要请付老师吃饭,但被婉拒了,付老师说:老师只是做了老师应当做的,教好学生是她的职责! 班上还有一个叫曹御丰的学生学习很差,性格粗野,不服老师,搞不好就和学生动拳头。刘老师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付老师改变了方法,利用课余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并有组织能力,同学也佩服他,于是便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付老师决定对他进行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以为孩子在学校又惹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恨不得打孩子一顿,后来在付老师再三解释下,气氛才得以缓和,付老师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孩子,家长很吃惊,他说这孩子上学到现在,没有哪一个教师表扬过,学生听了也非常感激,脸上露出了

家访典型案例材料

重点访学生典型案例 家访教师:胡庆文班级:四年级 一、基本情况: 张嘉瑞,男,10岁,父母离婚,跟随父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四年级之后发现该同学变化很大。首先,他本身是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学生,但是在新学年我发现他不爱说话了,下课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也不跟同学们在一起玩。其次,部分任课教师向我反应,说该生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完成作业,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甚至连考试试卷都不做。 三、我一直都在思索他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由于他家庭的特殊性,我感觉到可能是家庭方面造成的。因此我决定去他家看一看。 第一次来到他家时家里没人,当我正访问其他同学的家长时碰到了他的父亲,随后来到他家中。当我来到他家时,他在炕上做着,被其父亲锁到到家中。我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和他爸爸说了一下,然后他爸爸的一翻话让我找到了孩子的原因。由于这段期间其父亲一直忙着跟人干活赚点钱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加上其父亲在本地的道德影响不是很好,该同学没有家庭上的归属感而无心学习。找到原因之后,我需要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让他找回乐观、开朗的自己。在新学期中,我要通过课下经常的给孩子心理上进行疏导,找他谈心,了解他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必要时可以寻求学校心理教师以及社会上的心理专家来帮忙。在课上经常提问,并对他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课后经常到他家里,帮助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我相信在我细心的观察和帮助之后,该同学一定会感受到老师和集体的温暖,让他重新恢复到以前开朗活泼的状态,并且在言语中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断地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四、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

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六年级是一个敏感的年级,它处于小学高年级的阶段。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的方法都要做些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感到无法适应甚至会有压力的情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毕业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阶段关系到小学与初中的转型阶段,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上均要转入到一种独立、刻苦、耐心、勤钻研的学习形式上去。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出现一些来自生活当中的干扰,可以说将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经过侧面了解和实际调查发现,我校现存在两种严重影响学生心智的现象。第一,父母关系恶化。第二,留守学生约占80%以上。此两种情况严重干扰学生专心学习的信心。 我校六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叫冯世林,因为原来学习底子就比较差,刚上六年级随着知识难度的提升、知识点的增多,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几次考试失利之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情绪便起了波澜,人上课也变得沉默寡言,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对他的以后成长并不理想。我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与他谈心,力图帮助她打开心扉,让他重新认识自己,重燃学习的希望。然而,一次次的恳谈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老师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定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果然,该同学于上星期四逃学不知去向。我立即与家长去得联系,辗转联系上了她的爷爷,经过交流我决定上门家访。

11月21日下午,我前往该生家家访。或许是想躲避,或许不想让我知道家庭面临的困难,该生并不在家。在爷爷口中,我得知,该生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有间歇性神经病,其兄于7岁时遇其母神经病发作遭其母伤害性命入狱7年于2012年7月刑满释放。此生由爷爷抚养长大,与爷爷相依为命。正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疼爱,从小就特别叛逆,平时在家脾气阴晴不定,对此爷爷也无可奈何。与爷爷的一席交流之后,我若有所思。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孩,我决定更加关心,更加爱他,用爱和耐心帮他重新定位自己,重拾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过了几天,我一改老师的语气,一大哥哥的身份与他聊天,试图了解真实的他,令他吐露心声。在大哥哥的劝导下,该生逐渐卸去心防,并答应会尽快调整好自己,还大家一个崭新的自己。然而,第二天该同学仍未出现。我意识到,问题的源头在于该生的父亲,必须让他获得父亲的爱。我便立即与其父亲联系,电话中我知道:由于身处外地,父亲的爱没办法及时表达。于是,我便提出请求,希望他的父亲可以抽空回来和小孩交交心,努力让给他理解父亲,体会父亲的爱。父亲得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赶了回来。父亲的到来令他喜出望外,经过与父亲的多次深入交流,他也渐渐明白父亲是多么爱自己的,便在周一一早与父亲一起来到学校,重新拿起曾经多么熟悉的课本。虽然,话仍然不多,但我从他的微笑中看出,他正在卸除伪装,并努力学会接受自己,欣赏自己。 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压力面前,心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来自亲人,老师,学生的关心和爱,这样,才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