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扑热息痛的制备

扑热息痛的制备

扑热息痛的制备
扑热息痛的制备

扑热息痛的制备

1 [实验目的]

①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②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2 [实验原理]

3 [主要试剂]

对氨基苯酚:11g

水:30mL

乙酸酐:12 mL

活性炭:1g

亚硫酸氢钠:0.5g

0.5%亚硫酸氢钠溶液:20 mL

4 [实验步骤]

①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安装配有磁性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250 mL三颈瓶;在三颈瓶中加入11g对氨基苯酚和30mL水,开动搅拌,水浴加热到50℃;自滴液漏斗逐滴加入12 mL乙酸酐,控制滴加速度在30分钟完成;升温到80℃,保温120分钟;冷却到室温,即有结晶析出;抽滤,冷水洗涤滤饼两次,抽干得粗品。

②将粗品移至250 mL三颈瓶中,加入60mL水,电热套加热使溶解;稍冷后加入1g 活性碳,回流15分钟;在抽滤瓶①中先加入0.5g亚硫酸氢钠,趁热抽滤,滤液趁热转移至100mL 烧杯中;放冷析晶,抽滤,滤饼以20ml 0.5%亚硫酸氢钠溶液分2次洗涤,抽干得产品;将产品转移至培养皿中,干燥后计算产量和产率。mp.168-170℃。

5 [注释]

①该步骤用的布氏漏斗和抽滤瓶要在干燥箱中预热后使用。

6 [思考题]

①如果采用冰醋酸作酰化剂制备扑热息痛,其实验方案和反应装置如何?为什么?

②扑热息痛重结晶时加入亚硫酸氢钠的目的是什么?

③阿司匹林的制备和扑热息痛的制备这两个实验都是采用乙酸酐作酰化剂,但是乙酸酐的加入方法却不同,为什么?

④扑热息痛的精制方法和阿司匹林的精制方法在原理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扑热息痛的合成②

一、简单了解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为白色、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 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微溶。熔点为168~172℃。 二、流程简介: 三、第一步:苯酚亚硝化法 苯酚在0~5℃下与亚硝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对亚硝基苯酚,再经还原可得对氨基苯酚。此法较成熟;收率为80~85%。 ?第二步:对氨基苯酚与醋酸或醋酐加热脱水,生成扑热息痛。可逆反应,采用蒸馏除水的方法可以使反应趋于完全,提高收率。配料比:对氨基苯酚:冰醋酸:母液(含酸>50%) =1:1:1(质量)。操作方法:将物料投入酰化釜,用夹套蒸气加热至110℃左右,回流反应4h,控制蒸出稀酸速度 ?为每小时蒸出总量的1/10,待内温升至130℃以上,取样检验对氨基苯酚残留量< 2.5%时,加入 ?稀酸(含量>50%),转入结晶釜结晶,离心,先用少量稀酸洗,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近无色,得扑热息痛粗品。搅拌下将扑热息痛粗品、水及活性炭加热至沸腾,调节pH5.0~5.5,保温5min。将温度升至100℃时,趋热压滤,除去活性炭。 ?滤液冷却结晶(加适量焦亚硫酸钠),离心,滤饼用大量水洗至近无色,再用蒸馏水洗涤,离心脱 ?水,干燥得扑热息痛成品。滤液经浓缩、结晶,离心后再精制 ?

?四、总结及注意事项:由于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148℃)进行,未酰化的对氨基苯酚有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亚胺醌及其聚合物等,致使产品变成深褐色或黑色,故通常需加入少量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等)。生产上一般采用稀醋酸(35~40%)与醋酐混合使用,即套用回收的稀醋酸,蒸馏脱水,再加入冰 ?醋酸回流去水,最后加醋酐减压蒸出稀醋酸。通过测定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和反应液的酸度来控 ?制反应终点。 ?另外,酰化时,采用适量的分馏装置严格控制蒸馏速度和脱水量,是反应的关键。 也可利用三元 ?共沸的原理把酰化生成的水及时蒸出,使酰化反应完全。 ? ?此外,对氨基苯酚也能缩合,生成深灰色的4,4’-二羟基二苯胺。 ?副反应化学式如下图

年产500吨贝诺酯生产工艺设计14页word文档

一、 生产任务说明 1.设计项目:贝诺酯生产工艺设计; 2.设计规模:年产430吨,纯度99%的贝诺酯(扑炎痛)。 二、 产品简介及应用 1、产品简介 贝诺酯,又名扑炎痛、苯乐莱、解热安,化学名:2 - 乙酰氧基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酯,结构式为: 分子式:C 17H 15NO 5,分子量:313.31,是一种很好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环氧酶抑制剂。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本品的熔点为177 ~181 ℃。 【药理毒理】 本品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解热、镇痛 及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基本同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0000mg/Kg ,腹腔注射LD50为1830mg/Kg ;小鼠 经口LD50为2000mg/Kg ,腹腔注射LD50为1255mg/Kg 。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以原形吸收,吸收后很快代谢成为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原形药的T1/2约为l 小时。进一步在肝中代谢,主要以水杨酸及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自尿中排出,极小量从粪便排出。水杨酸的T1/22~3小时,对乙酰氨基酚T1/21~4小时。 【适应症】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头痛、发热、关节痛。 2、产品的应用 本品利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而成。 该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环加氧酶的抑制, 减少前列腺素伊G)合成, 并直接作用于受体部位" 因阻止了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形成, 可降低肾血流量和尿量, 降低了肾孟输尿管内压, 使肾绞痛得以缓解或消失.此外,该药尚有抑制抗原)抗体形成, 抑制组织胺、缓激肽等形成, 降低炎症组织中血管通透性, 消除水肿等一系列抗炎作用,故疗效显著。肾脏、 输尿管内因结石或血块移动等原因, 可致肾绞痛, 且疼痛剧烈并易反复发作贝诺醋系由阿司匹林与对乙酞氨基酚两者羚基化合而成。 该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环加氧酶的抑制, 减少前列腺素(PG )合成, 并直接作用于受体部位。因阻止了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形成, 可降低肾血流量和尿量,降低了肾

扑热息痛的制备实验报告

扑热息痛的制备 制药工程 201030220213 林建辉 一、 目的要求: 1、了解对氨基酚的氨基的选择性乙酰化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3、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显微熔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利用其测定产品熔点。 二、基本原理: 用计算量的醋酐与对氨基酚在水中反应,可迅速完成N-乙酰化而保留酚羟基。 反应式: 副反应: 三、实验步骤: 1、乙酰化 安装好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对氨基酚g 21.7于250 mL 三口圆底烧瓶?? →?mL 60水搅拌子搅拌?????????→?gg 21.7慢慢滴加醋酐滴加时间约8 min ?? ???→?℃至温度90维持此温度继续搅拌40 min ?→? 关闭电源,反应物冷却至0~5 ℃?→?结晶抽滤???????→?洗涤两次mL 30粗品对乙酰氨基酚 2、精制: 粗品????→?mL 35水100 mL 三口圆底烧瓶???????????→?活性碳g NaHSO ml 1,%1014升温至全 溶???????→?min 10至沸回流热滤????????→?℃滤液冷却至5~0结晶析出??→?抽滤滤饼 ?????→?h 280℃干燥精品对乙酰氨基酚 四、实验数据 投料比 化合物 M r m/v m Mol mtco ρ(g/ml) 对氨基酚 109.19 7.21g 65.940 1 醋酐 102.09 7.21ml 76.168 1.1 1.08 水 18 40ml 五、数据处理 粗制品总称重:15.23g 滤纸称重:0.75g 磁拌石称重:2.52g 粗制品称重:11.96g 精制品总重:9.36g 滤纸称重:0.55g 精制品重:8.81g 对乙酰氨基酚的理论产量为9.98g 。 产率为%3.88%100-=?理论产量实测产量理论产量

100吨扑热息痛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0 吨扑热息痛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3亿片Vc片工艺设计 目录 目录 - 1 - ................................................................................................................... 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 第一章概述.......................................................................................................................... - 3 - - 3 - 1.1片剂(tablets)介绍....................................................................................................... 1.1.1片剂的特点[1] .........................................- 3 - 1.1.2片剂的分类............................................- 4 - 1.1.3片剂的规格和质量[2] ...................................- 4 - 1.1.4片剂的质量检查........................................- 5 - - 6 - 1.2扑热息痛片简介[3] ......................................................................................................... - 6 - 1.3药代动力学...................................................................................................................... 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 - 9 - - 9 - 2.1 扑热息痛片处方设计................................................................................................. 2.1.1 处方................................................- 9 - 2.1.2 处方分析 [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辅料的选择原则......................................- 9 - - 10 - 第三章工艺流程.................................................................................................................. - 10 - 3.1 设计概述....................................................................................................................... 3.1.2 设计依据 [6] .........................................- 10 - 3.1.3 设计内容.............................................- 10 - 3.1.4 设计原则:...........................................- 10 - - 11 - 3.2 工艺流程介绍............................................................................................................... 3.2.1粉碎[7] ..............................................- 11 - 3.2.2筛分.................................................- 12 - 3.2.3混合.................................................- 12 - 3.2.4制粒.................................................- 13 - 3.2.5干燥.................................................- 13 - 3.2.6整粒,总混...........................................- 13 - 3.2.7压片.................................................- 14 - 3.2.8包装.................................................- 14 - 3.2.9储存.................................................- 15 - - 15 - 第四章物料衡算.................................................................................................................. - 15 - 4.1 物料衡算的基础[8] ...................................................................................................... - 16 - 4.2 物料衡算的基准........................................................................................................... - 16 - 4.3物料衡算条件................................................................................................................ - 16 - 4.4 物料衡算的范围........................................................................................................... - 16 - 4.5 原辅料的物料衡算....................................................................................................... - 18 - 4.6 包装材料的消耗[9] ...................................................................................................... 4.6.1铝塑包装用量.........................................- 18 - 4.6.2中包装及外包装用量...................................- 18 - 第五章设备的选型............................................................................................................ - 19 - - 20 - 5.1.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估导则》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编制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1.前言1 1.1 标准编制的背景1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1 2 国内外技术评估方法发展现状2 2.1 常用技术综合评估方法概述2 2.2 国内外技术评估现状5 2.3 技术评估的原则5 2.4 技术评估的标准7 3 导则的编制过程7 4 适用范围8 5 导则编制的原则、方法及技术依据8 5.1 导则编制的基本原则8 5.2 导则编制的工作方法和技术依据9 6 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建立10 6.1 现有废水处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10 6.2 国家文件对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要求12 6.3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3 6.4 评估指标确定的依据14 6.5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流程14 6.6 评估指标的建立15 7 技术评估指标权重值研究15 7.1主观赋权法16 7.2客观赋权法17 7.3本导则指标权重确定方法18 8 导则实施建议18 8.1 管理措施建议18 8.2 实施方案建议19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估导则》编制说明 1.前言 1.1 标准编制的背景 为进一步开展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吗,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规范企业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选用与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制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估导则》国家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为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废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以及废水资源化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才开始广泛地重视、推广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加快培育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专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鼓励专业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服务公司联合设备供应商、融资方和用水企业,实施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改造项目。在造纸、钢铁等行业,逐步推广特许经营、委托营运等专业化模式,提高企业节水管理能力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率;开展废水“零”排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行业“零”排放示范典型。鼓励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采取统一供水、废水集中治理模式,实施专业化运营,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 目前,我国对再生水利用遵循“分质使用”的原则,只有广泛意义上界定的各再生水水质标准,针对性不强,不能对行业技术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此外种类繁多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各技术参差不齐现象,处于无序的市场竞争阶段,技术市场较为混乱,最终导致多数污水处理厂在对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上存在偏差和盲从性,使很多真正较好的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不能被有效的转化和推广,导致成本的加大,更有甚者造成了环境的二次污染,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工业企业废水回收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企业废

扑热息痛的制备

扑热息痛的制备 1 [实验目的] ① 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② 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2 [实验原理] NHCOCH3 A OH 3 [主要试剂] 对氨基苯酚: 11g 水: 30mL 乙酸酐: 12 mL 活性炭: 1g 亚硫酸氢钠: 0.5g 0.5%亚硫酸氢钠溶液: 20 mL 4 [实验步骤] ① 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中,安装配有磁性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250 mL 三颈 瓶;在三颈瓶中加入11g 对氨基苯酚和30mL 水,开动搅拌,水浴加热到50C ;自滴液漏斗 逐滴加入12 mL 乙酸酐,控制滴加速度在30分钟完成;升温到80C ,保温120分钟;冷却 到室温,即有结晶析出;抽滤,冷水洗涤滤饼两次,抽干得粗品。 ② 将粗品移至250 mL 三颈瓶中,加入60mL 水,电热套加热使溶解;稍冷后加入 1g 活性碳,回流15分钟;在抽滤瓶①中先加入0.5g 亚硫酸氢钠,趁热抽滤,滤液趁热转移至100mL 烧杯中;放冷析晶,抽滤,滤饼以20ml 0.5%亚硫酸氢钠溶液分2次洗涤,抽干得产品;将产 品转移至培养皿中,干燥后计算产量和产率。 mp.168— 170C 。 5 [注释] ①该步骤用的布氏漏斗和抽滤瓶要在干燥箱中预热后使用 6 [思考题] ① 如果采用冰醋酸作酰化剂制备扑热息痛,其实验方案和反应装置如何?为什么? ② 扑热息痛重结晶时加入亚硫酸氢钠的目的是什么? ③ 阿司匹林的制备和扑热息痛的制备这两个实验都是采用乙酸酐作酰化剂,但是乙酸 酐的加入方法却不同,为什么? ④ 扑热息痛的精制方法和阿司匹林的精制方法在原理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CH 3COOH 0H + (CH 3CO)2C

深度处理工艺技术

深度处理工艺 深度处理工艺是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过程。针对污水(废水)的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可进一步采用三级处理或多级处理工艺。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 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废水的BOD已经很低,废水中的COD难以再用生化方法处理。要进一步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回用要求,需要采用化学及物理的方法,即通过增加深度处理系统,才能进一步去除水中污染物。深度处理单元可采用强氧化、絮凝沉淀、过滤的方法,去除水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 深度处理工艺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处理、湿式氧化法、蒸发浓缩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脱氮、脱磷法等。深度处理方法费用昂贵,管理较复杂,除了每吨水的费用约为一级处理费用的4-5倍以上。 深度处理工艺在城市和工业污水回用处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生物方法之后,深度处理用于去除额外的污染物、特殊金属以及其他有害成分。现在已有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颗粒介质过滤、吸附、膜技术、高级氧化和消毒等。声技术是一种正在发展的、重要的,并且能够得到高质量再生水源的污水回用技术。不断的深入研究将会带来更为有效的污水回用技术的改进,并在未来的污水回用中更为广泛的使用。思源深度处理工艺是以芬顿处理器+高效混凝机械澄清器+活性砂过滤器为主体设备开发出来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污水回用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或补充充足的水源。目前,污水回用的一些研究热点包括: (1)与痕量有机物质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价; (2)评价微生物性质的监测方法的改进; (3)用于制造高质量再生水的膜技术的应用; (4)再生水储存效果的评价; (5)再生水中微生物、化学物质、有机污染物的评价; (6)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设备设计;

扑热息痛的制备与定性鉴别

实验十扑热息痛的制备与定性鉴别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选择性酰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了解扑热息痛的定性鉴别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化学名对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合成方法为,以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在酸性介质中乙酐为酰化剂发生选择性N-酰化得产品。反应式如下: NH2 NHCOCH3 (CH CO)O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锥形瓶、温度计、玻璃棒、吸滤瓶、布氏漏斗、量筒 四、实验内容 1、制备:于干燥的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12.5g,醋酐15.5g,冰醋酸22g和少量锌粉,再于130℃油浴中加热回流3h,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水洗2次,抽干,干燥,得白色结晶性对乙酰氨基酚粗品。 2.精制: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粗品,每0.1克用热水1-1.5ml溶解,稍冷后加入适量活性炭脱色,煮沸5min,趁热过滤,滤液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少量水洗涤,抽干,干燥,称重,计算收率,mp.168~170℃。 3.定性鉴别 ①取本品10mg,加1ml蒸馏水溶解,加入FeCl3试剂,即显蓝色。 ②取本品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min,放冷,取此溶液0.5ml,滴加亚硫酸钠5滴,摇匀。用3ml水稀释,加碱性萘酚试剂2ml,振摇,即显红色。

五、注意事项 1、对氨基苯酚的质量是影响对乙酰氨基酚产量、质量的关键,购得的对氨基苯酚应是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结晶,mp. 183~184℃。 2、酰化反应中,若以醋酸代替醋酐,则难以控制氧化副反应,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差。 六、思考题 1、酰化反应为何选用醋酐而不用醋酸作酰化剂? 2、对乙酰氨基酚遇冷易结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多次过滤,在每次过滤时,为了减少产品的损失,应对漏斗如何处理? 3、本实验产品的收率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收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NH2 NHCOCH3 (CH CO)O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锥形瓶、温度计、玻璃棒、吸滤瓶、布氏漏斗、量筒 试药:对氨基苯酚、亚硫酸氢钠、醋酐 四、实验内容 1、制备:于干燥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10.6g,水30ml,醋酐12ml,轻轻振摇使成均相。再于80℃水浴中加热反应30min,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水洗2次,抽干,干燥,得白色结晶性对乙酰氨基酚粗品约12g。 2.精制: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粗品,每克用水5ml,加热使溶解,稍冷后加入活性炭1g,煮沸5min,在吸滤瓶中先加入亚硫酸氢钠0.5g,趁热过滤,滤液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0.5%亚硫酸氢钠溶液5ml分2次洗涤,抽干,干燥,得白色对乙酰氨基酚纯品约8g,mp.168~170℃。 五、注意事项

扑热息痛的合成

扑热息痛的合成 令狐采学 (Synthesis of Paracetamol) 扑热息痛系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临床上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痛经等。 化学名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N-(4-Hydroxyphenyl)-acetamide],又称醋氨酚(Acetaminophen) 化学结构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热水或乙醇,溶于丙酮,略溶于水。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掌握扑热息痛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掌握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选择 3.掌握酰化反应的原理和酰化剂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扑热息痛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经铁粉还原反应得对氨基苯酚,再经醋酐酰化反应制得。 三、实验方法 (一)对氨基苯酚的制备(还原)

药品:(1)对硝基苯酚21g(0.15mol) (2)氯化铵5g (3)铁粉30g 操作步骤: (1)取21g对硝基苯酚、5g氯化铵和3g铁粉,再向烧瓶中加入50ml水,搅拌下加热回流3小时。 (2)趁热抽滤。滤渣用少量沸水洗涤2次,滤液冷却至近室温时,用兵水浴冷却。 (3)滤出固体,干燥称重,确定收率,产物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二)对乙酰氨基苯酚(扑热息痛)的制备 药品:(1)乙酸酐14ml(约15g,0.15mol) (2)对氨基酚(自制)14g(0.127mol) 操作步骤: (1)取对氨基苯酚14g和10ml水放于50ml园底烧瓶中,摇匀成悬浮液后,再加入14ml乙酐,用力摇匀。 (2)加热回流,使固体完全溶解后,再继续回流10分钟。 (3)冷却结晶,过滤,水洗,干燥,确定收率。mp168℃—172℃ 四、预习 1.用醋酐做酰化试剂与醋酸做酰化试剂的区别?反应中有什麽副反应发生? 2.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选择。 3.预习操作过程。

实验二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优化设计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优化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优化方法; 2.熟悉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步骤。 二、实验仪器及试药 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玻璃棒、吸滤瓶、布氏漏斗、量筒、对硝基苯酚、亚硫酸氢钠、醋酐 三、实验原理 NO2 OH NHCOCH3 OH (CH CO)O 四、实验步骤 1.对氨基苯酚的制备:取21克对硝基苯酚、5克氯化铵和3g铁粉,再向烧瓶中加入50ml水,搅拌下加热回流3小时。趁热抽滤,滤渣用少量沸水洗涤2次,滤液冷却至近室温时,用冰水浴冷却。抽出固体,干燥称重,确定收率,产物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2.扑热息痛的制备:于干燥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10.6g,水30ml,醋酐12ml,轻轻振摇使成均相。再于80℃水浴中加热反应30min,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水洗2次,抽干,干燥,得白色结晶性对乙酰氨基酚粗品约12g。 3.精制: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粗品,每克用水5ml,加热使溶解,稍冷后加入活性炭1g,煮沸5min,在吸滤瓶中先加入亚硫酸氢钠0.5g,趁热过滤,滤液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0.5%亚硫酸氢钠溶液5ml分2次洗涤,抽干,干燥,得白色对乙酰氨基酚纯品约8g,mp.168~170℃。 4.对乙酰氨基酚的定性鉴别 (1)取对乙酰氨基酚微量→逐滴加水振摇使溶解→滴加三氯化铁试液→应出现蓝紫色。

(2)取对乙酰氨基酚约0.1克→加稀盐酸5ml →放冷→分取0.5ml →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加水3ml稀释→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 →振摇→应出不现红色。 (3)取对乙酰氨基酚约0.1克→加稀盐酸5ml →置水浴中加热40min →放冷→分取0.5ml →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加水3ml稀释→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 →振摇→应出现红色。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对氨基苯酚的质量是影响对乙酰氨基酚产量、质量的关键,购得的对氨基苯酚应是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结晶,mp. 183~184℃。 2、酰化反应中,加水30ml。有水存在,醋酐可选择性地酰化氨基而不与酚羟基作用。若以醋酸代替醋酐,则难以控制氧化副反应,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差。 3、加亚硫酸氢钠可防止对乙酰氨基酚被空气氧化,但亚硫酸氢钠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亚硫酸氢钠限量超过药典允许量)。 七、思考题 1、酰化反应为何选用醋酐而不用醋酸作酰化剂? 2、加亚硫酸氢钠的目的何在? 3、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是何物?它是如何产生的? 实验九: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生物碱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2、学会升华操作。 二、实验原理 咖啡碱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主要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它也是复方阿斯匹林(A. P. C)等药物的组分之一。现代制药工业多用合成方法来制得咖啡碱。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咖啡碱(或称咖啡因,caffeine)含量约1%~5%,丹宁酸(或称鞣酸)约占11%~12%,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约占0.6%。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水、热苯等。

深度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深度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大、中型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主要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和Fenton 氧化+沉淀过滤这2种深度处理技术。前者适用于废水污染物的臭氧氧化效果好、废水有回用需求的情况,在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中,已基本成为了一种标配工艺,后者则适用于废水无回用需求、污泥处置费用低的项目,主要应用于化纤、印染和造纸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一、臭氧氧化+BAF工艺 1.1 工艺介绍 臭氧氧化法作为一种高级氧化工艺,在与BAF结合的组合工艺中,主要起到对低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开环断链以降低废水毒性、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作用。臭氧氧化与BAF 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不同的臭氧投加量和氧化反应时间,会得到不同的氧化产物,驯养出不同的BAF生物菌群,从而影响出水水质,因此设计时二者应统一考虑。 工程上常见的臭氧氧化工艺分为臭氧接触氧化工艺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2种型式,臭氧接触氧化池、臭氧催化氧化池结构见图1。 臭氧接触氧化池、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区别主要在于院后者在臭氧氧化池中加入了附着于活性氧化铝等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能有效降低20%~30%的臭氧投加量,缩短50%左右的反应时间。由于催化剂填料床的存在,SS过多易造成填料床堵塞,因此臭氧催化氧化池需要设置反洗设施,定期反洗。 BAF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物固体于一体,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截留及降解功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BAF具有多种型式,本次研究的类型主要有普通陶粒滤料BAF、轻质滤料BAF和内循环BAF,其结构见图2。

轻质滤料BAF的滤料密度小于水,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空间结构呈网状,比表面积大于1×105m2/m3,孔隙率大于85%,因此生物膜更易附着在滤料上、挂膜快、流失少,相比陶粒滤料,单位体积生物量更大、处理效果更好。内循环BAF采用多孔生物滤料,相比普通陶粒滤料,空隙率提高了15%,密度下降了20%,同时其独有的隔离式曝气技术,给反应器充氧的同时,将污水沿曝气器管道提升,再经过反应器生物床,在填料区形成循环水流。该生物反应器实现了曝气与生化的分离,其生物膜边界层厚度仅为普通陶粒滤料BAF的1/5,大幅度提高了生物膜相与水相间的传质速度,同时减少了曝气对生物膜的冲刷和气水短路沟流的产生。 1.2 工程实例 臭氧氧化+BAF的部分工程应用实例见表1。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教学内容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 工艺规程

制药设计工艺基础 题目: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学生姓名: 院(系):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制药 指导老师: 文件编号:VP-P-004(2008)-1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 目录 一. 产品简述 (5) 1.品名 (5) 2. 曾用名 (5) 3. 汉语拼音 (5) 4英文名 (5) 5.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CAS 、EINECS (5) 6. 理化性质 (6) 7. 批准文号 (6)

8. 药理作用 (6) 9. 临床用途 (6) 10. 包装规格 (6) 11. 贮藏条件 (6) 12. 有效期 (7) 二.原辅料、包装材料规格、质量标注 (7) 三.化学反应过程(副反应) (11) 1.以对氨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 (11) 2. 副反应——较高温度时对氨基苯酚缩合 (11) 四.生产流程图(工艺及设备流程) (11) 1.工艺流程简易图 (11) 2.设备流程图(略) (14) 五.生产工艺过程 (14) 1.原料配比 (14) 2.主要工艺条件及详细操作过程 (14) 3.重点工艺控制点 (14) 4.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15) 5.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15) 六中间体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16) 1.中间体和半合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6) 2.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16)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 (17)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doc

目录 1 前言................................................. 1 1.1 概述.................................................1 1.2生产工艺简介..........................................5 1.3设计任务.............................................6 2 对乙酰氨基酚片简介.....................................7 2.1处方组成.............................................8 2.2 药理作用.............................................9 3工艺流程设计..........................................10 3.1工艺流程简图........................................10 3.2 工艺流程论证.......................................10 4 工艺计算..............................................13 4.1计算基准............................................13 4.2 物料衡算............................................13 5 定型设备选择..........................................15 5.1 定型设备选择........................................15 6 车间GMP设计要求......................................18 (1) GMP简述............................................18 (2)车间GMP设计要求...................................18 7 车间工艺设计..........................................21 7.1 生产工艺流程图......................................21

扑热息痛的制备实验报告

扑热息痛的制备 一、 目的要求: 1、了解对氨基酚的氨基的选择性乙酰化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3、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显微熔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利用其测定产品熔点。 二、基本原理: 用计算量的醋酐与对氨基酚在水中反应,可迅速完成N-乙酰化而保留酚羟基。 反应式: 副反应: 三、实验步骤: 1、乙酰化 安装好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对氨基酚g 21.7于250 mL 三口圆底烧瓶?? →?mL 60水搅拌子搅拌?????????→?gg 21.7慢慢滴加醋酐滴加时间约8 min ?? ???→?℃至温度90维持此温度继续搅拌40 min ?→? 关闭电源,反应物冷却至0~5 ℃?→?结晶抽滤???????→?洗涤两次mL 30粗品对乙酰氨基酚 2、精制: 粗品????→?mL 35水100 mL 三口圆底烧瓶???????????→?活性碳g NaHSO ml 1,%1014升温至全溶 ???????→?min 10至沸回流热滤????????→?℃滤液冷却至5~0结晶析出??→?抽滤滤饼?????→?h 280℃干燥精品对乙酰氨基酚 四、实验数据 投料比 化合物 M r m/v m Mol mtco ρ(g/ml) 对氨基酚 1 醋酐 水 18 40ml 五、数据处理 粗制品总称重: 滤纸称重: 磁拌石称重: 粗制品称重: 精制品总重: 滤纸称重: 精制品重: 对乙酰氨基酚的理论产量为。 产率为 %3.88%100-=?理论产量 实测产量理论产量 六、结果与讨论

最终产品性状:为红色的结晶性粉末产物 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应为白色结晶粉末,而我们的实验结果为红色粉末,计算产量高但产物颜色不对,初步判定为所含杂质原料药太多,醋酐滴加速度过快,对氨基酚与醋酐反应不完全。 七、思考题: 1、试比较冰醋酸、醋酐、乙酰氯三种乙酰化剂的优缺点。 答:醋酸:优点是冰醋酸易得,不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易与结晶分离除去,能给出较好的结晶。缺点是亲电活性没有醋酐乙酰氯强,与反应物生成的水分子抑制了反应的进行程度,所表现出的活性太低。 醋酐:醋酸酐容易断键,反应较快,醋酐上的碳基被酯健活化有强亲电性,可以和氨基形成酰氨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氨基苯磺酰胺副产物的产生。缺点是气味强价格贵,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任不及乙酰氯,产物有乙酸单体,比起乙酰氯产物氯化氢来说分离提纯相对困难。 乙酰氯:乙酰氯的活性较高但选择性较差。 2、精制过程选水做溶剂有哪些必要条件应注意哪些操作上的问题 答:①反应物和产物都溶于水; ②对乙酰氨基酚在沸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在0℃溶解度较小,有得于重结晶除去杂质。 操作上注意的问题 ①回流冷凝管的进出水顺序。 ②反应后一定要热过滤再进行抽滤而不是冰浴才去抽滤。 ③抽滤时要先插入抽滤管再抽滤,抽滤完后关闭电源再拔出抽滤管避免液体倒流。 ④一定要加亚硫酸氢钠,可有效防止对乙酰氨基酚被空气氧化,但浓度不宜太高。 3、为什么乙酰化发生在氨基上而不是发生在羟基上 答:氨基的亲电活性较羟基强,形成的酰氨键较酯键稳定。 4、如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反应进程 原料对氨基苯酚为白至粉红色结晶性粉末,见光和露置的空气最终变为紫红色。而产物对乙酰氨基酚为白色结晶粉末。可以根据两者的物理性状不同,来初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设计工艺基础 题目: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学生姓名: 院(系):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制药 指导老师: 文件编号:VP-P-004(2008)-1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 目录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1)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2)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2)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2)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2) 执行日期:年月日 (2) 一. 产品简述 (7) 1.品名:对乙酰氨基苯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对羟基苯基乙酰胺 (7) 2. 曾用名:扑热息痛(APAP);醋氨酚。 (7) 3. 汉语拼音:duiyixiananjifen (7) 4英文名:4-acetamino phenol; N-(4-hydroxyphenoyl)-acetamide; p-hyroxyphenyl acetylamine。 (7) 5.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CAS 、EINECS (7) 结构式: (7)

(7) 分子式:C8H9NO2 分子量: CAS:103-90-2 (7) EINECS:203-157-5 (7) 6. 理化性质: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熔点为168~172℃,相对密度(21℃/4℃)。 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无气味,味苦。饱和水溶液PH值~。 (8) 7.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东北制药六厂) (8) 8. 药理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 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8) 9. 临床用途: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 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的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8) 10. 包装规格:片剂,,;胶囊剂,咀嚼片80mg,,泡腾片;缓释片,,;分散片;溶 液剂5ml;凝胶剂5g;糖浆剂15ml;颗粒剂1g。 (8) 11. 贮藏条件:遮光、密封保存 (8) 12. 有效期:5年 (8) 二.原辅料、包装材料规格、质量标注 (9) 三.化学反应过程(副反应) (13) 1.以对氨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 (1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副反应——较高温度时对氨基苯酚缩合 (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