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20110722

学号:2011072220

姓名:盘爽

2008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国际政治复杂多变,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加大。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以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由于未受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严重影响,加之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内需增长较快,2008年经济增长仍将强劲,对世界经济贡献进一步增强,成为支持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长的积极因素。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信贷、土地、环保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抑制当前投资过快增长的发展态势。本文将从2008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银行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等几个数据来分析我国自2008年以来所做的经济调整。

一、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及其意义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一方面会相对收缩或扩张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会增加或降低金融机构经营的机会成本。总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防范风险的手段、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从2008年1月25日起,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5%的新高点。这是央行打出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第一拳。我国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大力对冲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抑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而受流动性过剩影响,中国通胀压力空前,而中国将2008年的通胀目标控制在4.8%左右,这意味着政府部门抑制通胀的任务异常艰巨。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升至15.5%。此后,央行分别在同年的4月25日,5月20日,6月7日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每次以0.5个百分点进行上调。至第五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上调后,存款类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位。自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会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积聚金融风险。所以自2008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逐步提高,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而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准率或下调2至4次。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央行的这几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来看,中国央行将采取行动来缓解我国当前货币市场资金偏紧的状况。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增加了银行的可贷资金,有利于增强其放贷能力,无疑会给投资者带来政策放松信号。由此我国经济将呈继续稳定发展态势。另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刺激了我国消费,鼓励老百姓花钱,使经济能平稳发展。

总之,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其基础作用。另外,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制度的改革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当前还很不完善,要加紧对这一政策的改进,尤其是区域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应该尽快实施。最后,加强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其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法定准备金率

它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

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法定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它是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形势持续恶化。与此同时,国内通胀大幅度回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由此,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由控制通货膨胀转至促进经济增长。从2008年9月开始就可以看出,央行正逐渐下调我国的法定准备金率,从9月开始央行下调了1个百分点,而紧接着在10月9日又下调了0.5个百分点;在11月26日和11月22日分别下调了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2008年的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的保证了货币信贷扩张的趋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同时配合巨量的财政支出计划,使中国经济迅速回升,08、09两年GDP增长率分别为9%和8.7%。从2009 年第三季度起, 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了一定的回升。

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通胀压力,央行于2010年1月起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2010年1月1日到2011年6月11日央行以0.5的百分比在上调法定准备金率。截至2011年4月21日,央行已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次,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的历史最高点。然而如此频繁的上调和存款准备金率和同时进行的加息,并没有有效抑制住通胀的发生。CPI在2011年3月达到5.4%,甚至超出里普遍的预期。可见通胀的压力仍然十分的巨大。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几乎已经到达了可调节的顶点。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会对银行业的运转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业不能正常进行常规业务。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任重而道远。央行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克服两者失衡严重状况。

三、调整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利率的意义

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

的调控机制,也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其他宏观金融变数而掌握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然后再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达到其政策目标和各种重任的完整体系。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为了使本国经济早日走出危机,纷纷采用了国家干预办法,来维持经济稳定。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货币供应量时,可以借鉴我国存款准备金的变动情况。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变动存款准备金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活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可被视为两个渠道系统,即通过货币市场的操作控制货币供应量水平影响社会财富水平和信贷总额,继而影响实际经济体的消费和投资,从而最终影响实际产出和物价指数的货币渠道;以及通过调控市场利率水平影响实际利率和信贷总额,从而影响实际经济体的利率渠道。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两个中介目标,而存款准备金是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货币政策目标变量。在2008年的6月7日,央行在这年一共上调了四次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而此时的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高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低12.0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全年现金净投放3844亿元,同比多投放541亿元。

M2增速年末加快。前11个月,M2增速整体走低;年末,货币供应量增速逐步加快。12月份M2和M1增速分别较上月提高3.0个和2.3个百分点。从M2结构看,全年M1由于上年基数较高增速有所放缓,准货币保持稳步增长。由此可知当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减少;而在而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应的货币供应量于2011年前11个月M2和M1增长呈放缓态势,12月货币总量增速有所回升,这与12月5日央行年内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率0.5个百分点有一定关联,说明货币政策预微调初见成效,年末市场流动性有所缓解。可以看出,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增加。

总之从理论上来讲,当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减少;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增加。

四、从以上数据总结我国自2008年以来的经济改变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异常复杂的局面,国内连续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美国次贷危机在反复中终于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普遍下滑,主要经济体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决定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约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财政和货币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上的重大变化,将会对未来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实践证明,这些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回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在2008年期间我国的财政政策是稳健转向积极,而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转向适度从宽。

2009年—2010年,由于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针对宏观经济形势这一变化,中央政府开始全面地进行政策转向。2009年,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回调的贸易政策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四万亿政府刺激计划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避免经济衰退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而在2010年这年是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协调,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内外需不平衡依然存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性不好。所以,2010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总体保持宽松,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调结构”、“惠民生”,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将由“宽松”转为“适度”。

在2009年—2010年我的财政政策是保持积极。货币政策为适度从宽。

而在2011年,我国的经济政策开始改变,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财政政策为积极,而货币政策变为积极转向稳健。

以宏观政策_组合拳_确保_六稳_本报评论员 (1)

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8日/第001版 以宏观政策“组合拳”确保“六稳” ——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确保“六稳”对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最主要的是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将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立足“六稳”层层部署,一系列硬招实招成效显著。就业稳,提前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金融稳,严控风险,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外贸稳,加快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外资稳,特斯拉、巴斯夫等外资纷至沓来,项目含金量更高;投资稳,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增速保持稳定;预期稳,前10月日均新登记企业接近2万户,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企业和百姓信心更足。 实践证明,做好“六稳”工作是有效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经济环境、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决策。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六稳”要交出更优异的成绩单,宏观调控亦应稳字当头、多管齐下,精准施策,找准发力点,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提质”和“增效”两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提质”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发力点更加合理;“增效”要求在发力点确定以后,有效配置资金,充分落实政策。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灵活”意味着根据经济增长、物价趋势等内外部因素变化,进行更有针对性、更有力的调节;“适度”则意味着“稳健”仍然是货币政策的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宏观政策的层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目前,稳就业尚面临一些潜在风险,我们必须继续贯彻就业优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做好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丰富、各有所长,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强统筹、协调配合。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调控方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一方面,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运用系统协同又重点突出、全面协调又统筹有序的方法论,着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最大限度形成政策合力,发挥最优政策效应,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第1页共1页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2.1学习要求 z 掌握IS-LM-BP 模型和分析框架; z 熟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均衡与失衡; z 掌握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2.2内容简述 12.2.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IS-LM-BP 模型的建立 (1)IS-LM 模型 IS-LM 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在凯恩斯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该理论认为社会储蓄(S)和投资(L)的愿望决定资本市场的均衡,而储蓄和投资又必须同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可作出一条IS 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储蓄等于投资,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适应。流动性偏好(L)和货币数量(M)决定着货币市场的均衡,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既决定于利率(r),又决定于收入(y)的水平。由此,在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可以作出一条LM 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持有现金的愿望和货币数量相等,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 (2)BP 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或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相等,或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等于零。经常项目差额表现为净出口,资本项目差额表现为净资本流出。因此,将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成为国际收支差额,并用BP 表示。 BP=NX-F,当BP=0时,NX=F (3)IS-LM-BP 模型 z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T S NX G r I +=++)( z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21r L y L P M += z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W W P W N f =?=)( z 国际收支均衡条件:)(r F NX =以上四个条件共同决定y、r 和e 的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不再是仅仅作为经济专业的研究课题而存在。本文主要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基础上,以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例来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产业发展、我国宏观经济政 策取向 基于以李克强总理带头的新一届政府4 个多月以来“新 政”的履职情况,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很多重要场合均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举措,本文认为,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即并重经济增加和结构 应明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升级。就经济发展目标来说,确 要打造中国“升级版” 经济,就经济调控方式与措施来说,应具备统筹兼顾-先浅后深-逐一解决的特点,就调控思路来 说,应体现出区间管理和底线思维,就调控方式来说,要具备灵活性,强化信息以及稳定预期,就调控标准来说,要突出预见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 就财政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现目前我国还是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稳健货币政策” ,与之前几年政策方向 没什么出入。特别是新政府刚刚履职的初期,中央多次强调应确保宏观政策具备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这对政府换届过程中确保经济平稳发展以及稳定社会各界对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政府后续实施经济领域相关改革奠定了稳定、良好的环境。但历经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了很多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也

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要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必然要在宏观政策方面做出 定的改变或是调整,加之,我国现目前整处于过渡期和转折期,所以,现目前宏观政策更要并重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相较于传统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现目前的经济调控方式具备灵活性、主动性、精确性以及弹性等特点 、与房地产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财税政策 所谓财税政策,即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结合有关经济理 论以及国家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配套财税准则、财税方针等。财税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应用较多的宏观政策之 因为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长很快,基于此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财税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的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政策相关房地产价格调控的财税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财税方面的政策汇总 二)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即政府为了实施宏观经济调控,运用多种方式 对汇率、利率以及货币供应等实施调节。因为房地产行业需要很多资金,而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贷款。所以,要有效调控房地产行业,确保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政策制定了与之配套的金融政策。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有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2 。 表2 我国金融方面的政策汇总三、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分析 一)财税政策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收入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第15章稳定化政策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inside and outside lags) 答: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作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决策者需要时间,首先认识到冲击已经发生,然后实施适当的政策。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支出、收入和就业。 内在时滞是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核心问题,这种情况在美国特别明显。在美国,支出或税收变动需要总统和参众两院的批准。缓慢而烦琐的立法过程往往引起延误,这使财政政策成为稳定经济的一种不准确的工具。在像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内在时滞较短,因为在那里执政党往往可以更迅速地实施政策改变。 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但货币政策有相当长的外在时滞。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从而改变利率,利率又影响投资来发生作用。但是,许多企业提前很长时间作出投资计划。因此,人们认为在货币政策作出变动6个月之后才会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很长。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答: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税收和财政支出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的前提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的功能。 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1)自动调整的税收。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所得税一般是实行累进税率的。当经济高涨特别是过热时,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长,因而不仅有更多的人进入交纳所得税的行列,还有许多人将按更高的税率交税。其结果是,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不仅增加,而且增幅还会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使经济增长降温。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由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幅度小于总收入下降的幅度,自然对经济的下降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公司或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机制与个人所得税类似。 (2)财政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失业救济金的支付大大减少,税收则大量增加,有利于遏制需求进一步膨胀;而一旦经济萧条,失去工作的人可立即从政府得到收入(失业救济金),以维持一定的消费需求,这就能减轻社会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17(上)

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17(上) 本报告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引言和2016年中 国经济形势分析,下半部分是2016年宏观政策评价以及2017年经济形势展望和宏观政策建议。作者为中国人民大 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本报告下半部分请关注: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17(下)。一、引言宏观经济政策(本报告简称为宏观政策)在中国通常也被称为宏观调控,这个术语是在政策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宏观调节”的概念,1988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正式使用了“宏观调控”的概念,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在中国,宏观政策的内容比较宽泛,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外,还包括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区域政策等内容,最近又加入了宏观审慎政策等多种新政策。这些政策可以统称为广义的宏观政策。虽然广义宏观政策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但是符合宏观政策本质(对短期经济波动进行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政策,它们一般被称为狭义的宏观政策。宏观政策的广泛运用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经济体受到总需求或总供给等外部冲击时,由于价格与工资粘性及公众“动物精神”的存在,市场资源配置不会在受到

冲击后迅速回到均衡状态,从而导致经济呈现出扩张或紧缩的短期波动现象。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宏观政策缓冲外部冲击,从而实现对短期波动的逆周期调节,而这要求调控工具具有灵活有效、时滞较短等特点。理论与各国政策实践均表明,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为核心的狭义宏观政策最适合用来对短期经济波动进行逆周期调节。十八大以来,中国也越来越聚焦于狭义的宏观政策,尤其强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宏观政策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十三五”规划也要求,宏观政策要“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此外,中国正在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因此也应该构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宏观政策体系,只有这样经济体制和宏观政策体系才能相互匹配,真正提高宏观政策效率。而狭义的宏观政策比广义的宏观政策更加满足市场化导向的特点。有鉴于此,本报告主要评价狭义的宏观政策。本报告将在“大宏观”视角下,结 合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国情对2016年的宏观政策进行 系统全面的评价。本报告将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宏观政策的效率,以更小的代价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又稳的发展,从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五大方面简要分析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

经济政策有效性评价

了解各项主要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给评价现状和预测未来做铺垫,因为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分析总是围绕其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与工具等进行的,对各项政策的功能特性有一大体认识,在评价和预测时就易于把握大方向。 (1)评价经济政策的步骤一般说来,分析评价各项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评价分析的标准。一般说来应以各项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为依据。 第二,比较各经济政策实施后的实际结果与政策目标,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评价政策手段的有效性;有时还应分析由于某项经济政策实施给其他方面带来的间接影响。第三,根据上一步所得结论,结合新形势的新要求,预测下一阶段可能会实施的政策。 (2)评价经济政策的原则为保证评价效果正确、有效,对经济政策的评价必须坚持下面两个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都是多元的,那么其效应必定也是多元的;另外,政策效应不仅包括经济效应,往往还包括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对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价必须考虑到各项经济政策的各个目标的实现状况,不能只要增长不要稳定,也不能只讲规模忽视效益,等等。 必须从多方面、从整体上评价政策效应的好坏,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某一政策实施所造成的后果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才能为下阶段的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是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是指评价应有客观标准,不能只从主观出发来判断效应的好坏。不同的投资者由于其所处地位、环境、自身实力等有差异,出发点往往各不相同,如果全凭主观判断,很可能对同一现象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显然不利于发现真实的客观状况。因此,评价政策效应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尽量让数字与资料来说话。 (3)评价政策效应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第一,评价政策效应应考虑到政策的机会成本的大小。所谓政策机会成本是指经济政策实施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放弃的其他方面的效益。这可以用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来衡量。这一代价可以是物质代价,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也可以是精神代价,如由于政策实施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等。举例来说,如果政策为实现物价稳定目标而对城镇居民进行价格补贴,在总量资金一定的条件下,必然意味着政府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要相应减少,特别是减少了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这会使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为实现物价稳定而在其他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一政策是不成功的,在下一阶段很可能就不会再采用这一政策。 第二,在进行评价时还应考虑到另外一个具体的问题,即经济政策效应的间接性问题。经济政策往往从其政策目标或手段本身无法直接反映出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间接反映。例如,对于资源优化配置目标来说,"优化"就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优化"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把它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才便于作出客观判断。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种类繁多,反映这些目标的指标更是不胜枚举,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就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收入公平等六大宏

财政政策有效性

财政政策有效性 财政政策有效性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和国际收支的变动接近预定政策目标的程度。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有效性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和国际收支的变动接近预定政策目标的程度。如果财政政策的实施能够使上述四大指标的变动达到预定政策目标,表明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如果上述四大指标的变化与预定政策目标之间的偏差小,则说明财政政策是比较有效的;如果偏差大,则说明财政政策有效性低。 关于宏观财政政策有效性的争议与启示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两次都发挥了关键作用。2015年我国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已经达到48%,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及其宏观经济影响对科学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正确运用宏观调控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国研视点 经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卢卡斯批判之后,财政政策有效性一直是经济理论中争议较大的主题。但是现实中,财政政策仍然是各国政府重要的政策工具。今年8月初,日本政府推出总规模达28万亿日元

的刺激计划,其中政府直接财政支出为7.5万亿日元。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两次都发挥了关键作用。2015年我国财政收支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8%,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及其宏观经济影响对科学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正确运用宏观调控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政策无效论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占据主流 (一)理性预期理论削弱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因为凯恩斯提出的需求不足理论而进入宏观政策核心。《资本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会因为供给的无度与需求的贫困化而导致内生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凯恩斯根据三大经济学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判断宏观经济会因为需求周期性下降导致经济危机。这就是解释经济危机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佐证了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合理性。实践中,美欧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应对经济波动时,财政支出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1950;1973年,美国的平均经济增速达到4.2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生石油危机,油价上涨对经济构成供给冲击,出现通胀与失业并存的滞涨局面。主张失业与通胀替代关系的凯恩斯理论对此束手无策。与此同时,经济理论上,卢卡斯猛烈批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且关于预期对经济主体的影响缺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

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

————————————————————————————————作者:————————————————————————————————日期:

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 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二0一五年三月 今天的主题是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的分析,并且还要结合两会的热点,以及一些政策的讨论。那么,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是,2015年马上就要展开了,在此之前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在此基础上分析一下2015年。2014年总的来说是“困难重重、稳中趋缓、有稳有缓”,2015年是“隐患难消、退中求稳”。 一、2014年宏观经济形态 (一)2014年宏观经济的变化 按照我的研究,目前的宏观经济势态是“有退有进”。当然政府报告和中共中央说的是“稳中有进”,中央电视台归纳的是“三稳四进”,就是政府报告中说的“增速稳、就业稳、价格稳”,“四进”就是经济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改善,改革开放新突破,“进”主要从运行质量和结构状态上来说,这是政府报告的说法。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或者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它是“有退有进”,不完全都是“进”。 那么,按照统计局最新的说法是“稳中趋缓”,“缓”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减缓或者放缓,就是稳中有退,稳中有落,不是稳中有“进”,是有“落”。为什么呢?因为稳中出现了放缓。前面三句话不一定是稳,应该是“增速落、就业增、价格落”,也就是两落一增。从结果和运行状态上来看,相对于上面的说法,是增长底线失守后撤,增长底线是7.5%,原定的底线后撤到区间去了。结构调整进退交错,收入增速全面下落,虽然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全面下落。改革创新,且行且止,就是正在前进,也有停止不前的地方,因为有困难。风险挑战新旧交加,有旧的风险的积累,也有新的风险的产生。 那么看第一个图像,这是3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曲线,上下波动,去年掉到了7.4%,也就是说GDP增长速度“艰难守稳,似稳未稳”。为什么叫做“艰难守稳”呢?就是要想守住7.5%的底线非常艰难。你看最右端,从2012年底的7.7%降到了7.4%,降了0.3个百分点,没有守住7.5%。“似稳未稳”,看起来好像下降的幅度比2008年到2012年期间要平缓了,但是还在下落,所以还没有稳定。总的来看,我们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高速增长指的是以前平均10%的高度增长,甚至10%以上,但是现在变成了7%多一点的中高速增长,因为10%的中间即5%的增长是中速,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以扩张财政政策为例,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度、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 假定:政府采取增加政府开支(increase of government spending )或减税(tax reduction ) 的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 ⑴ 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BP 曲线是垂直于横轴) 假定:最初IS 曲线、LM 曲线和BP 曲线交于E 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 0和i 0。 IS 曲线右移至IS`。国内均衡点也由E 移至E 1(短期均衡点)。此时,短期均衡点(E 1)是位于BP 曲线的右边,这意味着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面临贬值(depreciation )压力。 本国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rate system ),需要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intervention ),即抛出外汇,收回本币,使汇率保持固定。这会导致本国货币供给量减少,LM 曲线左移至LM`。直至最终IS`、LM`和BP 三条曲线交于E 2点,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E 2)。 小结在短期内:利率上升(i 1),国民收入上升(Y 1),国际收支则因为进口的增加而出现赤字,即国 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恶化(E 1 位于BP 曲线的右方)。 在长期内:本国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利率进一步上升(i 2),收入与国际收支状况恢复期初水平 (Y 0)。在政府支出增加的情况下,社会总支出并没有增加,这意味着总支出的其他部分中有相应的减少,这一减少是通过利率提高带来的私人投资支出下降实现的,即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

近十年宏观政策发展历程

近十年宏观政策发展脉络 【摘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过程中不断实践摸索出来的,从改革开放后以行政计划手段为主的调控政策逐步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等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我国适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演变脉络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过程中不断实践摸索出来的,从改革开放后以行政计划手段为主的调控政策逐步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等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我国适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近十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使用的宏观调控阶段。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通货紧缩,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增发国债和增加支出,启动内需,以此来拉动经济发展。 第二阶段(2004-2006年):财政、货币 "双稳健"的宏观调控阶段。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在走出通缩阴影后不久,又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及外资流入过多等经济过热苗头。为此,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从2005年正式宣布实施"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 第三阶段(2007-2008年):财政、货币政策由"双稳健"转向"一稳一紧

"。针对2006年出现的经济局部过热的问题,从2007年开始,在保持财政政策稳健的基础上,货币政策上调整为"适度从紧",年内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加息,并在2007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调控目标,最终将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由"双稳健"转为"一稳一紧"。2008年是宏观政策调整比较频繁的一年,从年初的"双防"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增长抑通胀,再到年底的"保增长、扩内需"。"一稳一紧"的政策组合也转变为"积极和适度宽松"。 第四阶段(2009-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经济环境向下,出口持续下滑,"保增长"成为2009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词。在"保增长"的基调下,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提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从宏观经济走势层面来看,政策是建立在"保增长"基础上的宽松政策,并根据经济形势进行微调。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态势的好转,物价水平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货币政策从下半年起逐渐回归稳健常态。 2、近10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脉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再次出现局部经济过热迹象。由于2003年土地使用权全面施行招投标、挂牌、拍卖的新方式,导致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出现土地价格和房价大幅上涨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从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持续性的调控期,并延续至今。这期间经历了"紧缩"-"鼓励"-"再从紧"的调控思路转换。具体来说,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基本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1)紧缩预警期:2003年房地产调控以提示风险为主

“宏观政策要稳”关键要稳货币 货币政策更重精准灵活

“宏观政策要稳”关键要稳货币货币政策更重精准灵活 导读:就眼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最需要“稳”的,还是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因为,过度的货币投放,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留下风险隐患。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货币政策更重精准灵活,欢迎参考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召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 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情况看,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控制方面,稳定性是不够强的,由此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多。 尤其在货币发行、资金供应方面,不仅出现失控现象,而且出现调控失灵问题。这一点,在实体经济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发行的货币越来越多,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短短几年间,就翻了接近两番;另一方面,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过去的融资难单一矛盾,也演化成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双重矛盾,且融资贵已经演进成比融资难还要复杂的问题。 在去年股灾没有发生前,外界还一直以为央行释放的货币尤其是信贷资金,都进入了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以及少数国有企业的口袋,从而造成货币投放得越多,实体企业的资金矛盾越突出。 但是,股灾后农行和中信银行票据违规贴现案曝光后,才知道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流向了股市。而最新的数据则显示,通过票据贴现转出去的资金,总额可能超过8万亿。 这么多资金体外循环,实体经济怎么可能不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而股市、地下金融市场又怎么可能不出现失控现象?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2.51万亿。而分析则认为,2月份新增信贷仍可能维持高位。虽然不能因此认为货币供应进入“放水期”,但是,如此迅猛的货币供应,货币政策仍然处于宽松状态。这么多资金投放出去,流向了哪里,显然又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虽然说“宏观政策要稳”的要求,并不单指货币政策、货币供应,财政、物价、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也都需要突出“稳”字。 但是,就眼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最需要“稳”的,还是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因为,过度的货币投放,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留下风险隐患。 别看现在表现出通货紧缩,一旦经济步入正常轨道,通货膨胀将成为最难应对的问题之一。毕竟,大规模的货币投放,需要有消化的地方。更重要的,相当一部分货币是在体外循环的,其造成的冲击更大。 尽管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支撑,特别是货币政策不能过紧。但是,要想减少政策宽松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还是应当更加注重货币的流向,注重对货币的去向予以有效监管。 股灾之后引发的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或许是货币政策和供应能否企“稳”的最核心问题。因为,从这两年来货币资金的供应和走向来看,不少资金没有按照政策所确定的方向运行,相当一部分资金成为体外循环资金或者违规运行,应该是货币政策作用和效率打折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央要反复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

对1998年以来的宏观政策的理解及建议

对1998年以来的宏观政策的理解及建议 会计075 杨斐然200790034512 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成功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结构调整,财政的作用倍受关注。但是随着连续性扩张政策的运用,财政自身的收支矛盾和债务负担也在不断加剧,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需要淡出、财政是否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近两年以来争论的一个焦点。 一、1998~1999年 1998—1999年期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显露,国内经济增长出现深度下滑,为扭转这一局面,政府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增强:(1)货币政策方面。1998年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1999年又再次下调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并于1999年11月份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一次性可增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贷款约2000亿元。(2)财政政策方面。为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政府在采取扩大建设性国债发行规模、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等措施的同时,采取了赤字预算政策,财政赤字由1997年的582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918亿元、1999年的1759亿元。(3)在税收政策方面。自199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将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税率减半征收。同时,为刺激出口增长,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使出口商品综合退税率由12.56%上升到15%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采取了加强出口信贷、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工作效率、技改贴息等多方面配套措施。 二、2000~2001年 2000年宏观政策继续执行1999年调整居民收人分配的政策措施,力促“长工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得到认真、彻底地执行;(2)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把目前15%的平均出口退税率提高到接近17%的水平;(3)将继续发行扩大内需的专项国债.其规模有可能大于1999年,投资的重点将包括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投资及技术改造投资、某些供不应求的服务领域的投资等;(4)实行鼓励投资的财政政策,重点鼓励民间投资的增长。一是进一步减免或降低投资方向调节税;二是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收人减免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5)实行鼓励消费的财政政策。一是实行特别减税政策,即在目前特定的期限内,一次性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二是对私人用于购房、买车的收入所得给予所得税返还。 2001年我国宏观政策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加快在建的国债项目和西部开发重点工程建设,

“宏观政策要稳”关键要稳货币货币政策更重精准灵活文档

2020 “宏观政策要稳”关键要稳货币货币政策更重精准灵活文档 Document Writing

“宏观政策要稳”关键要稳货币货币政策更重精准 灵活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召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 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情况看,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控制方面,稳定性是不够强的,由此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多。 尤其在货币发行、资金供应方面,不仅出现失控现象,而且出现调控失灵问题。这一点,在实体经济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发行的货币越来越多,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短短几年间,就翻了接近两番;另一方面,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过去的融资难单一矛盾,也演化成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双重矛

盾,且融资贵已经演进成比融资难还要复杂的问题。 在去年股灾没有发生前,外界还一直以为央行释放的货币尤其是信贷资金,都进入了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以及少数国有企业的口袋,从而造成货币投放得越多,实体企业的资金矛盾越突出。 但是,股灾后农行和中信银行票据违规贴现案曝光后,才知道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流向了股市。而最新的数据则显示,通过票据贴现转出去的资金,总额可能超过8万亿。 这么多资金体外循环,实体经济怎么可能不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而股市、地下金融市场又怎么可能不出现失控现象?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2.51万亿。而分析则认为,2月份新增信贷仍可能维持高位。虽然不能因此认为货币供应进入“放水期”,但是,如此迅猛的货币供应,货币政策仍然处于宽松状态。这么多资金投放出去,流向了哪里,显然又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虽然说“宏观政策要稳”的要求,并不单指货币政策、货币供应,财政、物价、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也都需要突出“稳”字。 但是,就眼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最需要“稳”的,还是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因为,过度的货币投放,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留下风险隐患。 别看现在表现出通货紧缩,一旦经济步入正常轨道,通货膨胀将成为最难应对的问题之一。毕竟,大规模的货币投放,需要

宏观经济回顾及分析

宏观经济回顾及分析

2008年9月

2009-2 宏观经济回顾及分析 股票市场回顾及投资策略 货币和债券市场回顾及投资策略

宏观经济回顾及分析 一、我国GDP 增速呈下滑趋势 从GDP 分季度同比增长率看,如图1所示,本轮增速的高点出现在2007年2季度,GDP 分季度同比增长率曾达到13.8%,之后5个季度连续下滑,2008年末GDP 同比增长6.8%,与1998年2季度相当。 此轮增速回落同1992年增速回落相比,幅度不及上次但回落速度较快。 6 81012 1416181992-03 1992-121993-091994-061995-031995-121996-091997-061998-031998-121999-092000-062001-032001-122002-092003-062004-032004-122005-092006-062007-032007-122008-09 图 1 GDP 分季度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二、工业生产有苏醒迹象 工业生产方面,从1月份公布的12月份发电量月度同比增速(图4)、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速(图5)、PMI 库存与生产指数(图6)等看,工业生产有苏醒迹象,成为支撑市场反弹的主要理由之一。 图 4 发电量增速月度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510 152025 1998-03 1998-091999-041999-102000-052000-112001-062001-122002-072003-022003-082004-032004-092005-042005-102006-052006-112007-062007-122008-07 轻工业增加值重工业增加值 图 5 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