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柳永 论文

柳永 论文

柳永 论文
柳永 论文

试析柳永“以赋为词”

柳永是对宋词变革起重要作用的词人,尤其是在词的题材拓展方面。在《乐章集》中除了吟诵爱情之外的艳情词,突出的题材还表现在都邑词、羁旅行役词、咏物词之中,而从都邑、羁旅行役、咏物、爱情题材中可以看到柳永向赋的领域所作的开拓。一种文体有新变革需要从其它文体中吸收营养,词和赋虽属不同的文体,但在抒情、叙事、描写等艺术手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词赋之间交融比较密切。本文将以柳永为例,试析柳永词的创作与赋之间的联系。

一、都邑词与赋

词是从晚唐五代时期开始兴盛的文体,主要借男女爱恋来抒发闺愁相思、离情别绪,体制较小,情感幽微柔婉。北宋初期的晏殊、欧阳修、张先等人的词沿袭的多是爱情主题,写法上典雅精致、柔婉含蓄,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士大夫的闲雅情思。自柳永始,借词来写都邑题材,开始关注都市生活,这是之前词人没有尝试过的。

都邑主题最早是由汉代赋家们来定型的。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的朝代,赋家们往往选择京都、宫殿等宏大的建筑物进行大肆的铺排描写以渲染国都的繁盛,一方面满足统治者润色鸿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利于作者陈述创作意图以及彰显汉代经济文化的繁荣。著名的京都赋如扬雄的《蜀都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等,生动、形象、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恢弘的城市建筑、喧闹的民俗事象,渲染京都的繁盛富庶,将客观描绘和主观说理相结合,同时用力地阐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政治主张,体制宏大,成就突出,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

柳永所处的北宋时期,城市经济尤为繁荣,都市文化十分显著,这对柳永都市词创作影响很大。柳永一生常常来往于市井里巷,拜揖于各个都市之间,在词中常描绘所到之处的城市风貌。这类词约占柳词的五分之一,如柳永曾在江浙一带逗留很久,他的词中有描写苏州、扬州、杭州的城市景象。像描绘苏州的《花木兰慢》(古繁华茂苑)中“古繁华茂苑,是当日、帝王州。咏人物鲜明,风土细腻,曾美诗流”、《瑞鹧鸪》(吴会风流)中“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描绘扬州的《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茎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江南优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词中表现得格外柔美,令人神往。据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记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羡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可见柳永都邑词的魅力所在。

汴京是当时北宋帝都的所在,政治经济尤为繁盛,柳永在他的词中曾多次描写帝都的壮丽,城市的繁华。如《倾杯乐》: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

云複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龙凤

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雉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絃管。向晓色、

都人未敢。盈万井、山呼鳌抃。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这首词上片“禁漏花深”三句写景,“变韶景、都门十二”三句交代写作的地点、时间、情境,接着“连云複道凌飞观”五句铺排描写元宵之夜宫殿的富丽堂皇,美不胜收。词的下篇写元宵之夜的胜景,“对咫尺鳌山开雉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絃管”,舞蹈、乐曲响彻京城,市井中的人们欢欣鼓舞地向皇帝行礼,一片繁荣祥乐的气象。整首词描绘了京都的宏伟繁盛的景象,高耸的宫殿、富丽的居所、美妙

的音乐,熙攘的人群,层层铺排延展,首先感受到其中浓郁的都市气息。柳永这一笔法的使用来源于京都赋,赋中善于描绘都市的繁盛、宫殿的奢华。班固曾在《西都赋》中描绘了西都长安的富庶和繁华,首先从自然历史条件入手,盛赞长安之盛,接着描绘士女、贵族、游侠的都市生活状况:

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肇自高

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历十二之延祚,故穷奢而极侈。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

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

货别隧分。入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

姜。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

赋中也有对恢宏的宫殿进行描摹,描绘尤为细致,处处流光溢彩、错落有致、奇珍异宝,满目奢华,如《西都赋》所绘的昭阳宫:

昭阳特盛,隆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

错落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于是玄墀扣砌,玉阶彤庭,碝磩彩致,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红罗飒

纚,绮组缤纷。精曜华烛,俯仰如神。

从两者的对照中,可见赋的都邑题材篇幅较大,涉及内容较多,描绘细致,事无巨细,注重体物,追求文辞。词中都邑题材的使用,体制短小。首先也是从交代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起句,接着写都市的各种喧闹场景,多铺陈渲染。选取汉赋中极具代表的部分加以提炼升华,文笔健美,没有太多的贵气,而是着眼于当地秀美的环境,更显几分灵巧活泼。

都邑词在体制上明显借鉴都市赋的创作手法,即将赋笔巧妙地融入到词中。所谓赋笔,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指出“‘赋’者,铺也,铺采擒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擒文,体物写志”向来被认作是赋的主要特征。京都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赋的罗列性描写和叙事性描写,对事物进行平面的多层次的反复勾勒,排比铺陈,组成绚丽多彩、编织工整的画面,增强了作品反映客观事物的容量,空间感强,气势恢宏。如左思的《蜀都赋》:

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

纤丽星繁。都人士女,袨服靓妆。贾贸墆鬻,舛错纵横。异物崛诡,奇于八方。

布有橦华,麫有桄榔。邛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舆辇杂沓,

冠带混并。累毂叠迹,叛衍相倾。喧哗鼎沸,则哤聒宇宙;嚣尘张天,则埃壒曜

灵。阛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

筒,籯金所过。

这一段是对蜀都城市的描绘,围绕“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展开,描绘了蜀都商市物品繁多奇异,都人士女、贾贸墆鬻身着靓丽的服饰来往于其中,各种喧哗的景象在赋中铺写出来。内容繁多却层层展开,构思有序,画面依次交替,犹如一幅幅展示蜀都繁华多彩的都市生产贸易图。

柳永借用了赋的罗列性和叙事性特征,在结构上空间的层次感加强,同时增加了词的叙事功能,用简约的文字进行构写。除去了赋中呆板的成分,内容上没有了原先的皇家贵气,增添了市井气息,词阴柔幽隐的意境较为突显。柳永将此法灵活运用在词中,如《望海潮》1: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

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

1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169页。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

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写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景象。首句总领全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自古繁华”分别介绍了当地自然景观和社会历史条件,从整体上感知杭州的魅力。接下来便紧扣这三点予以模写和铺排,第二层承“都会”而来,第三层承“形胜”而来,第四层承“繁华”而来。上阕总叙杭州之胜,下阕则述西湖之美与官民之乐。第五层写西湖的山水美景,第六层写湖上百姓之乐,第七层写官员之乐,第八层总概全词,颂美作结。整首词共分为八个部分,层层铺叙,勾勒了八种不同的画面,呈现了杭州鸟瞰图—都市全景图—钱塘潮涌图—城市繁荣图—湖山全景图—四时风光图—百姓游乐图—太守宴游图,图画层层转换,显得条理清晰而结构紧凑。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杭州自然历史之繁胜以及都市生活之闲适。整首词没有赋的堆垛,选取代表性的景物来突出词原有的意境,给人神往和想象的空间。

汉赋中的都邑题材语言雕饰华美,文辞尚丽。柳永都邑题材将赋的词语融入,使得都邑词文辞华美中略带俊朗,用语简练通俗,都邑词明显减少了艳情的成分,词中流露出对当地景色的喜爱,这类词内容上较为雅正。另外,柳永都邑词语言上四字句使用最多,也有六七字句的,和都邑赋的句式相似,又与词境融合构成一个个意象单元,层层递进,增加了词的篇幅,促进了慢词的发展。

从这种题材的功用角度来看,柳永都邑词中的投献词沿用了汉赋社会实用的功效。赋的题材中有不少反映宫廷和都市生活的,多为了向帝王进言或是献谀而作的,达到“劝百而讽一”的功效。有的时候也是为了宫廷娱乐的需求而作,成为社会政治的附庸、歌功颂德的工具。汉代京都赋劝一讽百的功效尤为突出,如班固的《两都赋》主要借贬抑西汉中后期帝王的豪奢,为东汉统治者提供借鉴。张衡的《二京赋》对西汉末年腐朽统治揭露更为激烈,针对当时的现实出发,突出东京和西京的差异。在柳永这些都邑词中,我们更多看到词作为一种干谒投献的途径,讽喻功用基本上被否定。赋原来的政治性功能在唐宋时期本就表现为“诗赋取士”,作诗作赋是选择人才的重要途径。柳永则用他擅长的词,把这一政治性功能融入其中,让词也作为一种投献的工具,希望所献之词可得到帝王或是地方官的欣赏,从而实现自己的仕途理想。《乐章集》中有许多歌颂帝王、粉饰太平的词作,如《送征衣》(过韶阳)、《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玉楼春》(凤楼郁郁呈嘉瑞)、《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永遇乐》(薰风解愠)、《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及《巫山一段云》组词五首等。有写给地方官歌颂的词作约有八首,这些词在章法上有相似性,上阕往往先是大量地描写当地城市的风貌,下阕接着用一片雍容和气的景象来显示地方长官的政绩,最后祝愿地方官可以高升来结束,如《望海潮》(东南形胜)和《一寸金》(井络天开)等,其中往往带有浓郁的干谒投献意味。

二、羁旅行役词与赋

柳永来往于各个城市之间,当然免不了和羁旅行役题材联系起来。羁旅行役题材源于赋中纪行、游览等题材。《文选》曾分赋为十五类,其中“纪行”和“游览”就在这其中,赋中主要以纪行纪事为主。从题材开创来看,西汉刘歆《逐初赋》在纪行类作品中当具首功,而最早以游览为作赋题材的作品是东汉班彪的《游居赋》,题材内容主要是以路途经历为线索抒发个人的感怀情绪。词中羁旅行役题材则主要继承于汉代以来纪行类的抒情小赋,主要为述志、述情、自叙一类,这些作品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融入自我的生活阅历和人生境遇,情感深沉而悲怆。如蔡邕的《述行赋》叙述了作者从陈留到偃师的途中,对所经之地的历史古迹抒发感慨,结合一路

上所遇到的景物和气候环境,情景交织,把自己的悲愤寄寓在历史遗迹之中。庾信的《哀江南赋》是以个人的身世为线索,同时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写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哀吊梁朝的灭亡,描写、叙述与抒情融为一体,文采富丽,格调苍凉,形成了沉郁秾丽又顿挫有致的艺术风格。词延续纪行抒情赋的题材,以羁旅行役为中心,描绘路途所见之景,结合词人当时心境,一般格调较为悲凉,情感真切动人。“柳词…形容曲尽,尤工羁旅行役”2,羁旅行役词在柳词中约有六十多首,主要是在各地拜谒游历的途中抒发羁旅途中对恋人、故乡的想念以及内心的失落之情。柳永在写这一题材过程中借用纪行抒情赋的题材,注重处理情与景的关系。首先选定词作的时节多是暮秋伤感时节,借春秋之景,或是以乐景衬哀情,或是以凄景融悲情,两者相交融。如《八声甘州》3: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

处,正恁凝愁!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浪迹他乡思念故乡、想念佳人而内心孤寂的情感。它与述情类的抒情小赋一样,借景物来写自我的感受,尤重意象的营造。全词开端几句写“潇潇暮雨”、“渐霜风凄紧”、“红衰翠减”奠定了凄冷的格调,登高望远却一片萧瑟冷落。下片在登高临远之际增加了几分情感,即是模拟闺中佳人对游子的思念借以表现作者内心的期盼,颇见作者的匠心。这种写法借用六朝抒情小赋的作法,抒情小赋选取的景物常常具有典型性,结合自古以来的伤感情怀,情景交融。西晋文人潘岳就擅长用典雅华美的文笔模写客观景象和哀伤的意绪。他的《西征赋》是元康二年作者赴长安旅途中所写,文中选取沿途的历史遗迹,结合细致的景物描绘,抒发惆怅而追怀的情感。他的《秋兴赋》更具代表,以大自然的秋为背景,首段感慨“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喟叹“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的秋思。他在文中刻画出秋天带有特征性的景物:西风、落叶、秋蝉、北雁,接着变换角度,写秋日与秋夜,让人深深感受到挥之不去的悲秋之情。经过一层层的景物描写之后,作者才将笔调延伸到自己,哀伤自己的身世之感,是后代写秋思的典范之作。从题材内容上看,对情景的处理也有相通之处。柳永离别行役词描写的情感较为细腻,尤其是写离情,多从赋中延续而来。如江淹《别赋》中有描绘恋人之间送别的部分: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别赋》中具体描写了七种不同的离别,极具典型性和普遍意义,极能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这部分是写恋人之间难舍的情意,借春秋的景色精确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感受,作者都赋予景物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情景交融,很好地表现了绵绵不舍的相思。采用白描的语言,委婉含蓄,言约意丰。

柳永在羁旅行役词的写法上融入赋笔,在艺术手法上擅长将铺陈和渲染的手法入词,使词更显幽微曲径、情韵深厚。结构安排上讲究严谨,首尾完整,层层深入,曲尽形容,淋漓尽致。柳永善于在词中融入细腻的情感,层层刻画词中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即事言情。如《雨霖铃》4: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

3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194页。

4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59页。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慢词运用铺叙点染之法,谱写了一曲委婉凄恻的离歌。词在章法上变化多端,起伏跌宕对整个场景、过程进行细致具体的刻画。上阕首句写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继而写一对恋人践行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别情。下阕则把离情融入行役的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更显离愁之深。柳永善把这种叙事、写景、言情利用空间的转换来实现,是赋中时空感的一种体现和转化,意境深邃。

柳永羁旅词赋法融入的同时,渗透强烈的自我主观情思和身世之感,使词更细腻传情,情景兼备,使得柳永词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情景铺叙一法,后人称赞较多。“耆卿…其铺叙委婉,言近意远”5、“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6、“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7等都是对柳永此法的评论。

值得关注的是柳永之前及同时的词人,在宋词中使用典故比较少。自柳永开始,典故开始在词中大量运用,较多在赋中借用典故,这也是“以赋为词”的一种倾向和表现。这类羁旅题材在典故的使用上尤多,运用宋玉、司马相如等人的典故,在词中易于营造深远的文化韵味和幽微的意境。一方面在词中提到辞赋家的名字,表明了柳永对赋作家以及作品的喜爱。特别要提到他对宋玉的推崇,他在词中曾九次提到宋玉的名字。另一方面柳词中常运用高唐之恋、宋玉悲秋的典故,更有利于词境的创造。词中借高唐之恋抒发对远方的恋人的思念,先是描绘闺中女子的美态,继而引用楚王和神女的故事营造浪漫凄婉的恋情,如《西江月》(凤额绣阁高卷)“不成雨暮与云朝”,《西平乐》(尽日凭高日)“秦楼风吹,楚馆云约”,《卜算子》(江枫渐老)“望断翠峰十二”,《洞仙歌》(佳景留心惯)“和鸣彩凤于飞燕。……朝云暮雨长相见”都源自宋玉的《高唐赋》。这一神话的引用,给人梦幻般的遐想空间。借宋玉悲秋,一是渲染秋天的环境,另一方面传达浓郁的伤感情绪。如《雪梅香》(景萧索)中面对萧瑟的秋景,当即感慨“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问”;在《戚氏》(晚秋天)以“当时宋玉悲感”一句呈现,借此表达自己悲凉的心境。

柳永对抒情小赋中其它词语典故的使用亦增强了词的情趣和韵味。赋中典故的使用可以说信手拈来,如:《笛家弄》(花发西园)“草薰南阳”,出自于江淹的《别赋》“陌上草熏”一句;《望远行》“皓鹤夺鲜,白鹏失素”八字,则是谢惠连《雪赋》的名句;《女冠子》(淡烟飘薄)“想端忧多暇,陈王是日,嫩苔生阁”,出自谢庄《月赋》“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这些典故的使用,充分说明柳永向赋中汲取新的成分来变革词体。

三、艳情词与赋

柳永还有一部分题材是与歌妓有关,即所谓的艳情词。艳情词是他在仕途失意之后,常混迹于楚馆秦楼的词作,多反映他与歌妓之间的情意以及刻画底层女子的生活状况,内容有写恋人别离的无限怅惘,别后的真挚思念,也有描绘世俗女子放纵娇媚的欢娱,轻艳低俗的调笑,表现率真大胆,深挚动人,也有偏于低俗的成分。当然柳永在写艳情词的过程中,也将以赋为词的笔法融入,使艳情词别有一番风味。近人夏敬观《手评乐章集》云:“耆卿词当分离雅、俗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容,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被之风气,开金元

5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6清·张宗橚《词林记事》卷四引李端叔语。

7清·刘熙载《艺概》卷四。

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其实,柳词不论是雅词还是俗词或多或少都借鉴和吸收了赋的手法。

首先,柳永在这类题材中注重对女子体貌、技艺方面的描绘,这一传统在赋中表现尤为明显。赋中对女性外在美是给予肯定与赞美的,用大量的笔墨去刻画一个女子的美貌。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用尽心思渲染“东家之子”的美态,“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将一个女子在神态、体貌上尽可能美的地方呈现出来。曹植的《洛神赋》写神女的美貌,“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细腻生动,情意络绎。柳永的《荔枝香》(甚处寻芳赏翠)“缓步罗袜生尘”一句就是来源于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另外赋中也有铺写女子歌舞技艺的,如傅毅的《舞赋》、萧纲的《筝赋》等。《舞赋》中写郑女高歌,首先铺写她的年轻貌美,后刻画她的歌声动人。柳永笔下的女子多为歌妓,歌舞兼善,在写美貌的同时也刻画她们技艺的高超。如《木兰花》四首词分别写了心娘、佳娘、虫娘、酥娘的美艳与技艺,让人为之倾倒。对待歌妓的体貌和神态,柳永显然是以现实为基础,再化用前人咏美人的笔墨写出来,是欣赏和怜惜的态度。

其次,柳永词中的女性除了体貌、技艺等外在的形象,还对女子的内心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剖析,多心里描写。赋中女子的内心进行描摹,尤其是闺怨题材,描绘较多,如司马相如《长门赋》表现了宫廷女子在失意时候的那种苦闷抑郁的情绪。柳词中多对女性内心心里的揭露,如《满江红》(万恨千愁)以女主人自述的口吻诉说失恋的苦楚和难以舍弃的思念。赋中女子思夫的心绪较含蓄,文雅,而柳词中的女子多为市井女子,充满世俗化的气息。表现的方式却不再是精致与含蓄,而是充满了一种热烈与率真的意绪。如《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

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

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词的上片写了春日韶光四溢,词中女子却因相思十分慵懒无疑于春色,神态较为香艳。女子的身份地位不是很高,市井色彩浓郁。但是柳永强调的是情感方面,以真为美,完全刻画出女性内心最真实的情绪,对她们而言,恋情才是最真诚的。这种反应底层女子的心声多种多样,在柳词中有的表现世俗女性追求爱情的大胆泼辣,有的表现女子失恋被遗弃的痛苦,有的表现妓女的不幸命运和不甘堕落希望从良过正常人生活得愿望和心声,市井味极浓,但却真实动人。赋中也有写底层女子,如蔡邕的《青衣赋》写的是身份较为卑微的“青衣”,文章从容貌、身材、服饰、姿态等精心铺写,接着写到她聪明勤快、秀外慧中,传达了作者的爱慕之情。但是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在故意提升青衣的地位,把她作为贵妇人来写。柳词中则把底层女子的地位和俗气都刻画出来。总的来说,柳永词与抒情赋共同体现出来的就是情感上的相通,情感的真实才会带来人们的认同感。无论是俗还是雅,情感的真实度是不可否认的。

在语言表达上,柳永大力发展了铺叙手法。铺叙手法不再赘述,这里要提到的是柳永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增加了俚语、口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艳情词虽然色彩强烈,文辞华艳,但都对前代的赋法有所吸收。声色辞藻的华美是源于赋中的,像高唐之恋的典故在词中广泛使用。柳永的艳情词受到后代人职责的原因是因为艳情的成分太多,俗气太重。其实柳词身处下层社会,为了适应市民阶层娱

乐和情感的真实,难免带有底层人的审美趣味。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大力创制和推进慢词的人,这种赋笔被柳永采用,对慢词的创制影响很大。赋因与音乐脱离、强调铺陈、注重体物和追求文采而在众多的文体中独具一格。柳永把赋笔引入词中,结合词的音乐性、注重情感、追求文辞、娱乐性等特点,大量制作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从词的形式上,由于赋法的引入,词的内容得以扩充,字数慢慢增加,推动了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语言形式上,继承原有的华丽雕饰之外,又增添了市井的俚俗、嫚戏的色彩。

综上所述,柳永通过对赋题材的继承,对慢词的创制、铺叙手法的运用以及词中典故的使用都融入了赋的特色,使词展现新的活力。柳永“以赋为词”的方式,在词体的变革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后来的宋词创作提供了具有更大表现空间的范式。不仅对柳永词风的变革,还对后来的词人的创作和词体的变革影响很大,如苏轼对词题材的开拓、章法上的变革,秦观善铺叙点染的手法都受柳词赋法的影响。尤其关注的是周邦彦,蔡禽云《柯亭词话》指出“周词渊源,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家法。特清真有时意较含蓄,辞较精工耳”,周邦彦的词风是对柳永“以赋为词”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乐章集校注》,(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2、《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3、《汉魏六朝赋选》,瞿蜕园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赋史》,马积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赋学概论》,曹明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柳永以赋为词论》,曾大兴,《江汉论坛》,1990年第六期。

8、《柳永〈乐章集〉用典说略》,王辉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一期。

雨霖铃柳永意境

雨霖铃柳永意境 《雨霖铃》是柳永的名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霖铃柳永意境,欢迎参考阅 读!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意境赏析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 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 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云: “孟 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 然景物, 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 氛围的渲染, 融情入景, 暗寓别意。 秋季, 暮色, 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 吞咽之致, 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 也为后两句的“无 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 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 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 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 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 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 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 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 遂觉去路茫茫, 道里修远。 “千里”以下, 声调和谐, 景色如绘。 既曰“烟波”, 又曰“暮霭”, 更曰“沉沉”, 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 既曰“千里”, 又曰“阔”, 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 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

雨霖铃柳永诗歌鉴赏

雨霖铃柳永诗歌鉴赏 导语:《雨霖铃》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 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 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 的风格特色。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鉴赏《雨霖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 助。 雨霖铃柳永宋词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 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 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 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 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 这离愁 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 面对凄厉的晨 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 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注释 凄切:凄凉急促。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坐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言之,表路途之远 暮霭:傍晚的云气 经年:经过一年又一年。 风情: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雨霖铃柳永诗歌

柳永的词精选10首

柳永的词精选10首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的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词牌名:黄莺儿|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临江仙引·上国 词牌名:临江仙引|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锦堂春·坠髻慵梳

词牌名:锦堂春|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词牌名:御街行|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 满朝欢·花隔铜壶 词牌名:满朝欢|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

柳永词赏析

柳永词两首赏析 词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诗体,最早源于古乐府,兴起于唐代,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至宋代已极为繁荣。“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格亦多样。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轼才始创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 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

再读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北宋)《雨霖铃》赏析 题解: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雨霖铃》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柳永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着生命的专业词人。他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间,这些人都跟当时主要供歌唱的词有着血缘关系,这种生活决定了他以毕生精力来写词。郑振铎先生生说他“除词外没有著作,除词外没有爱好,除词外没有学问”(《中国插图本文学史》)。这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确能概括初他作为一个专注于词的创作的词人的基本特点。 柳永的词大都是在“偎红倚翠”生活中“浅斟低唱”的产物。前人说他“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他的词在题材内容上不同于前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离乡背井,长期浪迹江湖,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因此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故所作多怨苦凄悲之辞。《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送别词。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说,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年代:宋 作者: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③腻云亸:头发散乱。亸:下垂貌。 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⑤镇:镇日,整天。 【评解】 这首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动、真切。《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柳永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心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所认同的。相传柳永曾去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异。 这首《定风波》表现的是被情人抛弃者的一腔闺怨。词从春来写起;“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自从春天回来之后,他却一直杳无音讯。因此,桃红柳绿,尽变为伤心触目之色,即“惨绿愁红”;一颗芳心,整日价竟无处可以安放。“是事可可”意思是事事都平淡乏味。尽管窗外已是红日高照、韶景如画,可她却只管懒压绣被、不思起床。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之美景反衬出“犹压香衾卧”的惨愁。长久以来不事打扮、不加保养,相思的苦恼,已弄得她形容憔悴,“暖酥”皮肤为之消损,“腻云”头发为之蓬松,可她却丝毫不想稍作梳理,只是愤愤然地喃喃自语:“无可奈何!恨薄情郎一去,音书无个。”接下来,词人让这位抒情女主人公站出来直抒胸臆:早知这样,真应该当初就把他留在身旁。在我俩那间书房兼闺房的一室之中,他自铺纸写字、念他的功课,我则手拈着针线,闲来陪他说话,这种乐趣该有多浓、多美,那就不会象现在这样,一天天地把青春年少的光阴白白地虚度!词的上阕重在以景衬情,描写人物的外在表现。下阕则深入到理想情趣。主人公的理想就是让心上人安安稳稳地吟诗诵书,自己在一旁温存相伴,过一份静谧、温馨的正常人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冷酸无情的,多少个被情郎抛弃的青年女子在无边的苦海中虚度着大好的青春年华。柳永在这首词中代她们发出了心中的呼声:“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雨霖铃》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着生命的专业词人。他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间,这些人都跟当时主要供歌唱的词有着血缘关系,这种生活决定了他以毕生精力来写词。郑振铎先生生说他“除词外没有著作,除词外没有爱好,除词外没有学问”(《中国插图本文学史》)。这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确能概括初他作为一个专注于词的创作的词人的基本特点。 柳永的词大都是在“偎红倚翠”生活中“浅斟低唱”的产物。前人说他“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他的词在题材内容上不同于前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离乡背井,长期浪迹江湖,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所以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故所作多怨苦凄悲之辞。《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送别词。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说,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这里不但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耳边是秋蝉凄切的鸣叫,眼前是令人黯然伤神的暮雨黄昏。这里所写的景象中已暗含了词人的感情,而又同时为下片“冷落清秋节”的概括先伏一笔。“骤雨初歇”四个字意味着马上就要起行,自然地引出下面对临别时矛盾复杂心情的描写:“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帐饮”,是指在京都的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从这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离开汴京南去,跟恋人话别时所写。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因而也没有了心绪;可这时候,兰舟无’情,正在催人出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描写握手告别时的情状,感情深挚,出语凄苦。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不过手拉着手,泪眼朦胧,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正因为气结声阻,就更能见出内心的悲伤。“念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下面所写的景象仅仅一种想象,而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重复“去”字,表明行程很远。“念”字的主语是谁?词里没有交代。从感情来看,应该包括行者和送行者两个方面。分别以后,前去便是楚天辽阔,烟波无际,行人就要消失在烟笼雾罩、广漠空旷的尽处了。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经历了一个时间发展过程,景象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而离人的思想感情则越来越强烈,到最后三句发展到高潮,因而既收束上片,又引出下片。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三句,由个人的离别之苦而推及于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感情体验。不过跟苏轼在著名的中秋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超旷态度不同,词人越是把个人悲苦的离情放到历史发展的广阔时空中来咀嚼,就越加陷入深沉的感伤之中,并让读者越发感受到那沉重感情的分量。“冷落清秋节”,照应到上头三句,使得情景交融,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古今俊语”。“酒醒”二字和上片“都门帐饮无绪”遥相呼应,使人将酒醒后的情景同前面送别时的情景自然地联系起来。妙在词人不写情而写景,寓情于景中。他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仅仅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便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此

柳永比较著名的诗歌

柳永比较著名的诗歌 【篇一:《荔枝香》】 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金缕霞衣轻褪,似觉 春游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笑整金翘,一点芳心 在娇眼。王孙空恁肠断。 【篇二:《浪淘沙》】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 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 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 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篇三:《卜算子》】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 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 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篇四:《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 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 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篇五:《破阵乐》】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 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 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 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

柳永《戚氏》鉴赏

柳永《戚氏》鉴赏 一.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二.作品简介: 《戚氏》,词牌名,始见《乐章集》,入“中吕调”。属长调慢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二百十二字,分三段。前段九平韵,一仄韵,中段六平韵,三仄韵,后段六平韵,三仄韵,同部参错互叶。 三.作品简析: 全词分为三片,上片:“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戚,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诗人描绘了一幅萧索的晚秋之景,在一个深秋的傍晚,天空下起的一阵细雨落在庭院中。庭院中菊花败落,梧桐叶落成一地零乱,薄雾渺渺。诗人面色凄然望向江东,却只看到黯淡飞云,如血残阳。诗人不禁想到当年的宋玉也是心有悲戚而临水登高。回乡之路漫长而曲折,游人已是满心心酸,听到这潺潺水声只是徒增厌倦。而此时寒蝉在枯叶中悲鸣,秋蛩在衰草中哀叫,声音此起彼伏,喧闹纷杂。诗人将庭轩、槛菊、井梧等近景,与飞云、夕阳、远道等远景相结合,又将这些景色与蝉吟、蛩响等声音相结合,构成远近交织,声色相错的繁而不乱的图画。而槛菊、井梧、残烟皆是萧索凄凉的意象,通过一个“惹”字,使得静态的景有了动态。在“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一句中,一个“倦”字,既表达了游子的行程漫漫,又表达了他对常年漂泊的厌倦。因此,上片不仅交代了时间,事情,还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二片:“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诗人在这一片中描写了在孤馆中过夜时的所思。诗人孤身一人住在旅馆中,只觉得度日如年。秋风秋露渐渐变寒,原来是不知不觉中已到深夜。夜晚的天空无云,只有淡淡的银河,皓洁的明月。诗人的思绪绵绵不绝,在夜晚面对这样的景色,怎么能忍受将往事历数。这一片中诗人由景及情,用白描的手法,以“净”形容天空,干脆利落,毫不累赘,又直白明了地描绘出天空无云的景色。“清浅”常用来形容溪水,表现溪水的清澈通透,而此时以“清浅”形容绛河,即银河,就将不可及的事物变为了可触可感的事物。“皓月”与“婵娟”本是同样的事物,此处加叠来用,强调了月亮的明亮,而且因为没有使用形容词,避免了因与之前的句式相同而导致的句式单一的情况。“思绵绵”一句,将景色过渡到思绪上。“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一句既是对自己过往生活的

柳永的的经典诗词10篇

柳永的的经典诗词10篇 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的的经典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正宫·爪茉莉秋夜每到秋来 词牌名:正宫|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河传·翠深红浅 词牌名:河传|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看花回·玉城金阶舞舜干 词牌名:看花回|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玉城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

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忍负芳年。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 词牌名:看花回|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洞仙歌·乘兴 词牌名:洞仙歌|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汀渚。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市,闲思更远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不堪独倚危樯,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伤心最苦。伫立对、碧云将暮。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词牌名:安公子|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北宋词人张先简介 柳永同期词人张先

[键入文字] 北宋词人张先简介柳永同期词人张先 柳永同时有张先,字子野,吴兴人。他是天圣八年(一○三○)的进士,要比柳永中进士那年(一○三四)早得四年,这样看来,他还是柳永的老前辈呢。但是,柳永比他先死,他享盛名却在柳永之张先的词,可说完全属于柳永这一派。他的词在当时很负盛名,有的人恭维他的同是“协之以雅”、“雅”与“俗”对,当然一般守旧的复古的先生们,还是赞成张先而鄙弃柳永了。但是据我们现在看来,张先的词,倒远不及柳永。张先的病,即在他要协之于“雅”的方面,所以他的词注意词藻,注意纤巧,我们 只从他一首有名的词便可以看出了; 缭墙重院,间有流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阑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香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门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谢池春>) 张先的别号为张三影,因为他的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故人都以三影称他。其实这几句,除了纤巧而外,倒不见有什么好处。但是时人偏以此来称赞他,而他自己也沾沾以此自喜,这倒是很奇妙的事。 张先任何种作品,所注重的是整个的表现,不在乎微末处纤巧上用工夫,而张先的词,却刚刚与此相反。但是张先还有些好词,他的特殊的意境,是在《柳集》中找不出来的;然而是短词,不是长调,今举如下: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翠幙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花应满径。(<天仙子>)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云愁雨恨空深,觉来一 1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 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下面是小编整 理的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 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jiàn, 本义: 设酒食送行) 别, 却没有畅饮的心绪, 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 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对方泪光闪闪的眼 睛,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 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 这离愁 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 面对凄厉的晨 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 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评解 《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本篇《雨霖铃》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 之一。 《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 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 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刘熙载《艺概》) 赏析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目录清晰。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 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 将别、 日已晚、 雨乍停、 蝉声切。 惜别的长亭, 凄凉的深秋。 壮士分别尚且悲伤, 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都门”三句, 写离别时的心情。 设宴帐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问题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这是第三层。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问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问题3.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答: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问题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 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第一,虚景实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古量孤零心境。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请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 5、《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柳永鹤冲天赏析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释义: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状元的希望。圣明的朝代暂时遗落贤才,我怎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云志向,那就一任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赏析: 《鹤冲天》其词写于真宗天禧二年,此时已经35岁的柳永第三次落第,失望过后,他如梦初醒—自己不适合宦海沉浮的生活。天性风流,好吟风月的他到底不被权力角逐、尔虞我诈的官场所容。于是挥毫蘸墨,一曲《鹤冲天》以表心志,从此彻底投身于或“浅斟低唱”或孤身羁旅的市井生活中。 第三次落第,他没有伤心绝望,而是认为自己本应该是“黄金榜”上一员,现在只不过是“偶失龙头望”,真才实学不应该得到质疑,在这个政治虽然清明的时代,仍有许多有学之士未能被重用,自己如同许多人一样被暂时遗忘,只要有朝一日遇到施展的舞台,就能一鸣惊人。这便是这位风流文人天生的自信与傲骨。 既然被官场所不容,又何必强求,索性带着满身才情去追寻自己想要的闲适生活。我本就是“白衣卿相”,又何须朝堂之上蟒袍加身?在那烟花巷陌之中,

丹青屏障之后,总会有意中佳人值得我寻访。这种红袖添香,才子佳人的生活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何必因为一时失意而辜负了大好春光,填一阙新词,品一段小曲,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佳酿,与佳人一起青梅煮酒!这是柳七,他是如此快意人生,潇洒超脱,屡次落第并未使他怀疑自身的价值,皇帝不看重我,官场不容我,那又如何,看我柳七如何在词坛迸发璀璨光芒! 然而他的快意直言,词中傲视公卿的语气到底还是将朝堂上那群老顽固气的不轻,没有几天,《鹤冲天》被别有用心的人呈上了龙案,宋仁宗很生气,怒道:“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于是,柳永自嘲地说自己是“奉旨填词”!之后他用他的一生去践行这一誓言,虽然后来年老后得到一个“屯田员外郎”的官职,但仍以填词为正务,最后终于使得“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人失意,转求于山水;有人失意,转求于书画琴棋;唯有柳永,一生都在繁华市井,烟花巷陌中颠沛流离,尽笑买醉。正因为看惯了风月场上的男痴女怨,看惯了坊间闹市的人情冷暖,使他的次带了人间烟火。他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为宋词这一页描上了浓重的一笔。 柳永一人和他的潦倒一生是颇受争议的,但在我看来,他却是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一身傲骨的文人怎能忍受官场的勾心斗角,一个风流潇洒的才子怎能被朝堂缚住了手脚,南唐后主李煜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柳永虽然风流却不下流,虽然流连于青楼楚馆,却不是沉迷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之中,他不认为他们轻贱地下,他与青楼女子真心平等交往,以善良、真挚的同情心体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妇女,他是第一个敢于把底层青楼女子的真善美写进词中的人,在当时那样的社会中还会有几人这样做呢? 柳永一生落拓不羁却处处充满了精彩,千百年来,敢如此沉沦的惟有柳永,沉沦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有关柳永的经典诗词摘抄

有关柳永的经典诗词摘抄 1)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2)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3)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4)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5)更回道、 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 隐隐两三烟树。 ——柳永 《采莲令月华收》 6)碧云归去认无踪。——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7)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8)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9)殚云尤雨, 有万般千种, 相怜相惜。 ——柳永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10)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11)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2)况值阑珊春色暮。——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13)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 14)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15)怒涛渐息, 樵风乍起, 更闻商旅相呼。 ——柳永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16)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 天气》 17)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8)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9)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柳永《采莲令月华 收》 20)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21)雨残稍觉江天暮。——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22)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23)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24)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柳永《夜半乐冻 云黯淡天气》 25)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柳永《秋夜月当初聚散》 26)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27)池上凭阑愁无侣。——柳永《甘草子秋暮》 28)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柳永《破阵乐露 花倒影》 29)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象解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象解析 摘要:对此诗词的意象解读,首先要分析何谓意象,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词中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之伤心地,而船,则是令人产生漂泊之惆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意境,酒是别离场中不可少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是多情物,更是伤心物。作者也正是在综合了以上意象的基础下,营造了离愁的感情。 关键词:意象物境情境意境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月离愁 1.何谓意象 《易传》的“观物取象”说,主要出自《系辞传》的一段文字: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在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这一段话提出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两个命题。象,就是八卦的卦象,如三个阳卦代表天,三个阴卦代表地,所以,《易经》的卦象,是模仿而来的“天地阴阳之象”或者是“万物之象”。象也者像也,关键是用“法像”来解释“像”。从其表述可以看出,所谓“法像”,就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伏羲氏在八卦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察飞鸟走兽,从而画出了八卦图,从《易经》可知,古人立像的目的是为了尽意,为了说明自己的思想。所以,这里所说“言”,指抽象的语言,即用来界定、判断、推理的语言,用较为形象的“象”,来阐述、解释较为抽象的语言,这就是立象的目的。 2.王昌龄的“三境”说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王昌龄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而且是最早使用“境”这个范畴,以揭示“意境”的审美内涵。 先作语义学的梳理。《周礼·夏宫·掌周》有“凡国都之竟”句,下释说:

“竟, 界也。”《说文解字·田部》释“界”曰:“界,竟也。”可见,“竟”与“界”同义。《说文·田部》段注有云:“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凡边境之称。”可知“境”与“界”同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用的‘意境’或‘境界’, 实际上就相当于‘意象’这个范畴”。○2王昌龄云: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诗格》) 这一段话中,王昌龄揭示了文学作品中的三个描写对象,即:“物境”、“情境”和“意境”。王昌龄所论述的三种“境”,是作为诗人艺术创作时所展现对象,或者是对于具体所见之物的具体描写。诗词的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 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 从直观感相的模写, 活跃生命的传达, 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可以有三个层次。○3 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物境”意象分析 “物境”并非指纯客观的景物。客观景物需要被“神之于心”而达到“莹然掌中”的程度, 在此基础上“然后用思”(也即一个心物交互作用的过程) , 最终才可“了然境象”而“得形似”。“物境”中自然有“情”。而“情境”是在“物境”基础上更高一层的境地, 显然“情境”之“情”与“物境”之“情”自有不同。 全文有四处“物境”,此四者,即“寒蝉”、“长亭”、“兰舟”、“暮霭”,这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虽是客观景物的描写,但是这些景物无一不与离别之苦相关,也是作者此时离别之际感情最真挚的流露。 3.1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不久便呜呼哀哉。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以寒蝉高鸣,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本诗开篇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

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雨霖铃》赏析 清镇市王庄教育:申开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开头作者先宕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