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两种U—I图象和两种ΔU-ΔI图像的物理意义

两种U—I图象和两种ΔU-ΔI图像的物理意义

两种U—I图象和两种ΔU-ΔI图像的物理意义
两种U—I图象和两种ΔU-ΔI图像的物理意义

两种U---I 图象的比较及应用

例2.如下左图是某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则该电源的电动势是多少?内阻是多少?电源的短路电流是多少?

例3.如上图甲所示的电路,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V 1和V 2随电流表A 读数变化的两条实验图象,如上图乙所示。关于这两条图象有:

A 、图象b 的延长线不一定过坐标原点O 。

B 、图象a 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C 、图象a 、b 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源的输出功率。

D 、图象a 、b 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

I

/V

例4.某额定电压为8V 的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将它与一个R=7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动势E=8V ,内阻r=1Ω的电源上,则通过该灯的实际电流为_____A (保留

一位有效数字),该灯的实际电功率为______W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提示:画出等效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该曲线和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流过灯泡的实际电流。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的4种导电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中,满足欧姆定律的是:

2.如右上图所示,是四只电阻的I -U 图像,这四只电阻并联起来使用时,通过各只电阻的电流强度分别是I 1、I 2、I 3、I 4,则( )

(A)I 1>I 2>I 3>I 4 (B) I 1=I 2=I 3=I 4 (C) I 1<I 2<I 3<I 4 (D)无法判断

3 A.电动势ε1=ε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

B.电动势ε1=ε2,内电阻r1>r2;

C.电动势ε1>ε2,内电阻r1<r2。 D.发生相同的电流变化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4.某金属的电阻值对温度非常“敏感”,下列的各U-I图线中可能表示该金属电阻的U-I图线是:

5

抛物线OBC 为该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P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A 、B 两点对应的横坐标为2A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A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电阻为1Ω。B .线段AB 表示的功率为2W 。C .

电流为2A 时,外电路电阻为0.5Ω。D .电流为3A 时,外电路电阻为2Ω。

6.如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U-I 图线,曲线B 为灯泡电阻的U-I 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 A .4W 、8W B .2W 、4W C .4W 、6W D .2W 、3W 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 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路端电压为U 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 、电流都是I 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C 、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

D 、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一滑动变阻器构成闭合电路。当滑动触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图象是下图中的:

9.如

示的图象,a 是某电源的U-I 图线,b 是电阻的U-I 图线,则,这个电源的内电阻r 等于多少?用这个电源

和R 串联成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关于U/I ,△U/△I 的物理意义

引例、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头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和U 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 、ΔU 1、ΔU 2和ΔU 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U 1/I 不变,ΔU 1/ΔI 不变

B 、U 2/I 变大,ΔU 2/ΔI 变大

C 、U 2/I 变大,ΔU 2/ΔI 不变

D 、U 3/I 变大,ΔU 3/ΔI 不变

分析与解答:将电路进行简化,可得1R 与2R 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对定值电阻1R 来说,其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比值为定值电阻1R 的阻值,即

11U R I =

;由图像形状可得,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比值等于该图像的斜率,即11

U U I I

?=?;所以,对定值电阻1R 来讲,结论为11

1U U R I I

?=

=?。对阻值变化的电阻2R 来说,其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21()U E I R r =-+,形状为倾斜的直线,为了研究的方便,可将2R 看成唯一的外电路,其余部分等效成

内电路,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等效电动势为E ,等效内阻为'1r R r =+,从等效电路图可以看出,2R 两端的电压就是等效电源的路端电压,所以2R 的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2U I -)就是等效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由等效电路图可得,max 2U E =,max 1E

I R r

=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比值为2R 在该时刻的阻值,即2

2U R I

=

,由图像形状可得,图像的斜率为等效电源的内阻,即

I

I

1R r

+2

2

21max

U E

R r I I ?==+?;所以,对阻值变化的电阻2R 来讲,结论为22U U I I ?≠

?,22U R I =,21U R r I ?+=?。将1R 和2R 的串联部分看成一个新的电阻12R ,12R 为电源的外电路,12R 随2R 的减小而减小,所以12R 的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就是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以,31212U R R R I

=+=

,3

U I 随2R 的减小而减小;

3

U r I

?=

?为定值。 总结:对任何导体均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比值为电阻的阻值,即U

R I

=

;对定值电阻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同样表示导体的电阻U

R I

?=

?,对阻值变化的电阻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表示将阻值变化的电阻做为唯一的外电路时的等效电源的内阻,即'

U

r I

?=

? 关于电路中各部分的U ?和I ?的问题

引例: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调整电路的可变电阻R 的阻值,使电压表V 的示数增大ΔU ,则在这个过程中( )

A.通过R 1的电流增大,增加量一定等于ΔU/R 1

B.R 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

C.通过R 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小于ΔU/R 2 D .路端电压增大,增加量一定等于ΔU

分析与解答:电路结构为R 与1R 并联,再与2R 串联,再连在电源两端。2r E U U U =++①,由题意可得,R 增大,由“串反并同”得U 增大,2U 减小,r U 减小,如果规定↑表示增加,↓表示减少,则有:

''

'2r E U U U =↑+↓+↓②,如果规定?表示变化量的绝对值,由②—①式可得:

20r U U U =?↑-?↓-?↓,变形可得:2r U U U ?↑=?↓+?↓,即电压表V 示数的增加量U ?↑等于2R 两端电压的减少量2U ?↓和电源内阻上电压的减少量r U ?↓。1R 为定值电阻,有11

U

R I ?=

?,变形可得11U

I R ??=

,A 正确;2r U U U ?↓=?↑-?↓,B 正确;2R 为定值电阻,22U R I ?=?,222

U U I R R ???=<

,C 正确; 2r U U U U ↑=?↑-?↓=↓外,2r U U U ?↓=?↑-?↓,所以路端电压的增加量U ↑外小于电压表V 示数的增加量U ?↑,D 选项错误。

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观察三只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和两只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滑至b 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 1示数变化的绝对值为ΔU 1,电压表V 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为ΔU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 1、L 3变暗,L 2变亮。 B.L 3变暗,L 1、L 2变亮。 C.ΔU 1<ΔU 2。 D.ΔU 1>ΔU 2。

电学实物连线练习题

下面是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请接成四种接法:限流外接。限流内接。分压外接。分压内接。

高中物理图象问题分析

高中物理图象问题分析《高考考试大纲》对学生物理学科的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图象、描述图象、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当今高考出题的热点。 高考对图象考查的内容及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出与之对应的图象并描绘出来;②通过对已知图象的分析寻找其内部蕴含的物理规律;③图象的转换——用不同的图象描述同一物理规律或结论;④综合应用物理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图象问题的处理策略有两条途径:一是根据图象反映的函数关系,找到图象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分析其物理意义和变化规律。二是既能根据图象的定义把图象反映的规律对应到实际过程中去,又能将实际过程的抽象规律对应到图象中去,最终根据实际过程的物理规律进行判断。这样,才抓住了解决图象问题的根本。 一、图象所反映出的物理意义: 1.坐标轴的物理意义 弄清两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注意纵轴物理量为矢量情况时,横轴以上表示此物理量为正,横轴以下表示此物理量为负. 2.图线形状 注意观察图象形状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从而弄清图象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图象反映的物理意义. 3.斜率

图线上某点的斜率表示两物理量增量的比值,反映该点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快慢. 几种常见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1)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因此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2)v -t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和某点切线的斜率,分别表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3)线圈的Φ-t图象(Φ为磁通量),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4)恒力做功的W-l图象(l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恒力的大小;(5)沿电场线方向的φ-x图象(φ为电势,x为位移),其斜率的大小等于电场强度;(6)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v2-h图象(v为速度,h为下落位移),其斜率为重力加速度的2倍. 4.面积的物理意义 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常代表一个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往往就是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的乘积的物理意义. 几种常见图象面积的物理意义:(1)在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因此它表示相应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2)在a-t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加速度a与时间t的乘积,表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3)线圈中电磁感应的E-t图象(E为感应电动势),图线跟t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4)力F移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一段位移x,F -x图象中图线和l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F做的功,如果F是静电力,此面积表示电势能的减小量,如果F是合力,则此面积表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5)静电场中的E-x图象(E为电场强度,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实用文档 凸透镜成像 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要求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上。调节蜡烛 中心、中心、中心的高度使它们大致在。这样做的目 的是:。如果像成在光屏的下沿,保持烛焰 的光屏不动,则凸透镜这应向调。 abc、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2.(4de各点上,并相应调整光屏的位置,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缩小、倒立、倒立的、 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等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在凸透镜左侧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 DBCA、.(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分别放在各、、3点,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 最小的像,像的性质是立 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2)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 最大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3)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远。

(4)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5)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不能成像,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立的像。 4.(6分)如右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A点,)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1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把烛焰放在距透镜9cm处,则经透镜折的像。 (3)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2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4)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5)烛焰放在距透镜7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9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烛焰放在距透镜30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时所成的像的 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如右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蜡烛、 ABC三点,要使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光屏放在、 ACAC两点上的器材对调,则光屏上成像的、点放置,点放置;如果则 特点是。 6.试设计三种粗略测出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方法一: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 方法一: ;

(一)二次函数图象信息题常见的四种类型

专题训练(一)二次函数图象信息题常见的四种类型?类型之一由系数的符号确定图象的位置 1.[2016·合肥45中月考]在二次函数y=ax2+bx+c中,a<0,b>0,c<0,则符合条件的图象是() 图1-ZT-1 2.[2018·安徽省合肥168教育集团]月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若a>b>c,且a+b+c=0,则它的图象可能是图1-ZT-2中的() 图1-ZT-2 3.已知函数y=ax和y=a(x+m)2+n,且a>0,m<0,n<0,则这两个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图1-ZT-3 4.已知二次函数y=x2+2ax+2a2,其中a>0,则其图象不经过第________象限. ?类型之二由某一函数的图象确定其他函数图象的位置 5.已知y=ax2+bx+c的图象如图1-ZT-4所示,则y=ax+b的图象一定过() 图1-ZT-4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6.如果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那么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可能是()

图1-ZT-5 7.如图1-ZT-6,一次函数y1=x与二次函数y2=ax2+bx+c的图象相交于P,Q两点,则函数y=ax2+(b-1)x+c的图象可能为() 图1-ZT-6 图1-ZT-7 ?类型之三由函数图象确定系数及代数式的符号 8.[2017·六盘水]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1-ZT-8所示,则() A.b>0,c>0 B.b>0,c<0 C.b<0,c<0 D.b<0,c>0 图1-ZT-8 9.已知抛物线y=ax2+bx+c如图1-ZT-9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则代数式:(1)abc; (2)a+b+c;(3)a-b+c;(4)4a+2b+c中,值为正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图1-ZT-9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 1.(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像(选填“实”或“虚”)。 3.(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 4.(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 5.(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 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 致在____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7.(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 下)调整。

最新数字图像处理练习题

1、考虑如下所示图像子集: (1)令V={0,1},计算p 和q 之间的4,8,m 通路的最短长度; (2)令V={1,2},仍计算上述3个长度。 2、对于离散的数字图像,则变换函数T(rk)的离散形式可表示为: ∑∑==-=-==k j j k j j r k k n MN L r p L r T s 001)()1()( 上式表明,均衡后各像素的灰度值sk 可直接由原图像的直方图算出。 例 假定有一幅总像素为n=64×64的图像,灰度级数为8,各灰度级分布列于表中。对其均衡化计算过程如下。若在原图像一行上连续8个像素的灰度值分别为:0、1、2、3、4、5、6、7,则均衡后,他们的灰度值为多少? 3 、

4、在位图切割中,就8比特图像的位平面抽取而言 (1)通常,如果将低阶比特面设为零值,对一幅图像的直方图有何影响? (2)如果将高阶比特面设为零值将对直方图有何影响? 答:(1)如果将低阶比特面设为零,图像的不同灰度级的个数会减少,即某些灰度级的像素数会丢失,而像素总数是不变的,丢失的像素转移到其它未丢失的灰度级上,从而图像的直方图密度变低; (2)当图像高阶比特面设为零,高灰度级的像素会丢失,丢失的像素都转移到低灰度级上,从而导致图象直方图只有低灰度区,高灰度区直方图均为零。

5、有一数字序列为: (106,114,109,145,177,186,188,182,187) 1)利用一维三点平滑模板(1/3,1/3,1/3)对数据进行平滑。 2)利用一维拉普拉斯算子(1,-2,1)对数据进行锐化。 (边缘处理方式自定义,写出如何定义) 答:边缘处理方式为边缘灰度由相邻灰度(处理过的)替代。 1)平滑后的序列为 (110,110,123,144,170,184,186,186) 2)锐化算子 (-13,-13,41,-4,-23,-7,-8,11,11) 锐化后的序列为 (119,127,68,149,180,193,196,171,176) 6、近似一个离散导数的基本方法是对f(x+1,y)-f(x,y)取差分。试找到空域一阶微分滤波器传递函数在频域中进行等价的操作H(u,v) 。

中考物理 图像分析专题练习题

图像分析 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62°C C.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D.该物质液态时比热容比固态时大 【答案】D 2.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答案】C 3.用x,y分别表示两个物理量,如图所示图象表示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y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则x表示该物体的质量 B.如果y表示物质的密度,则x表示由该物质构成的物体体积 C.如果y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则x表示该物体运动的时间 D.如果y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则x表示该导体的电阻 【答案】B 4.如图甲所示,两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L1的额定电压为3V,L2的额定电压为2V,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滑片变阻器移至中点时,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不损

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发光的小灯泡是L1,其额定功率为0.45W B.当L2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 C.正常发光的小灯泡是L2,其额定功率为0.3W D.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1.5V 【答案】BC 5.完全相同的两s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v甲=v乙 B.0~3s内,两车牵引力做功W甲>W乙 C.行驶过程中,两车的牵引力F甲>F乙 D.t=3s,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s甲=s乙 【答案】B 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像 B.电源电压为9V C.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功率为3.6W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答案】C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word版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答案:(1)10 (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C (5) 上 C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王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又想采用实验中的装置来比较甲、乙、丙、丁四个透镜焦距的大小,在实验中还测出了其中一个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6 cm不变,烛焰通过四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断 ( ) 凸透镜像的性质 甲倒立放大实像 乙倒立等大实像 丙倒立缩小实像 丁正立放大虚像 A.甲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B.乙透镜的焦距最小,丁透镜的焦距是16 cm C.丙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D.丁透镜的焦距最小,甲透镜的焦距是16 cm 5、.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图像信息题(答案)

1、如图1,矩形ABCD 中,BC =6cm ,点P 从A 点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A ﹣B ﹣C 匀速运动,运动到C 点时停止;点Q 从B 点出发,以a cm/s 的速度沿B ﹣C ﹣D ﹣A 匀速运动,运动到A 点时停止.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PBQ 的面积为S (cm 2),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图2中的曲线段...OEF ,线段..FG 、GH 表示. (1)写出点F 的实际意义▲,a=▲; (2)求图2中曲线段OEF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以及这个函数的最大值; (3)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若满足90PQD ?∠=,求t 的值. (1)点F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点Q 运动到点C 的位置,3a =; ………3分(2)函数关系式是23922S t t =-+,………4分最大值是827;………5分 (3)当点Q 在BC 边上时,02t <≤,由△PBQ ∽△QCD ,得3 3363t t t =--,解得:6137±=t .………7分当点Q 在CD 边上时,23t <≤,由QC=PB ,得336t t -=-,解得:94 t =.………9分当点Q 在AD 边上时,39t <≤,由PC=DQ ,得939t t -=-解得:92t =.………11分 综上,t 的值为6 137±=t 或49=t 或29= t 图1图2 2

2、如图1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正半轴与x轴负半轴上.过点B、C作直线l.将直线l平移,平移后的直线l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 (1)将直线l向右平移,设平移距离CD为t(t≥0),直角梯形OABC被直线l扫过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为s,s关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OM为线段,MN为抛物线的一部分,NQ为射线,N点横坐标为4. ①求梯形上底AB的长及直角梯形OABC的面积, ②当2<t<4时,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在第(1)题的条件下,当直线l向左或向右平移时(包括l与直线BC重合),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P,使△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先要看分段函数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当0<x≤2时,E在B和A之间扫过的梯形的部分是个平行四边形,当2<x<4时,E在A点右侧,且D在O点左侧时,扫过的梯形的部分是个五边形,当x≥4时,扫过的梯形的面积就是整个梯形的面积. ①由上面的分析可看出当t=2时,就是E、A重合的时候,那么AB=2,可根据此时梯形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8求出OA的长;而当t=4时,就是D于O重合的部分,因此OC=4,那么梯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来了. ②根据上面的分析当2<t<4时,直角梯形OABC被直线l扫过的面积=直角梯形OABC面积一直角三角形DOE面积,然后可用t表示出OD、OE的长,然后根据得出的等量关系求出S、t的函数关系式; (2)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以点D为直角顶点,作PP1⊥x轴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 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答案:(1)10 (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C (5) 上 C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王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又想采用实验中的装置来比较甲、乙、丙、丁四个透镜焦距的大小,在实验中还测出了其中一个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6 cm不变,烛焰通过四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断

信息技术类专业知识图形图像处理试题

信息技术类专业知识试题8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按要求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 1. 以下不属于资源子网的设备是 A.主机 B.无盘工作站 C.带盘工作站 D.光纤 2.一个大型ICP 将相同内容的Web 服务器分布在世界各地,能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相同的页面,这体现了计算机网络的 A.集中管理功能 B.负载均衡功能 C.分布式处理功能 D.资源共享功能 3.在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延迟最小 A.电路交换 B.分组交换 C.报文交换 D.信元交换 4. 关于数据、信息及数据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不随它的数据形式变化而变化 B.信息是数据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 C.同样的信息可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数据来表示 D.数据处理是指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 5.下列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 A 、中继器 B 、光纤 C 、以太网交换机 D 、网关 6.在传输过程中,接受和发送共享同一信道的方式称为 A.单工 B.半双工 C.双工 D.自动 7.以下拓扑结构中,故障诊断困难的是 A.总线型和星型B.总线型和环型 C.星型和环型 D.总线型和星型环型 8.OSI 的()层主要定义了通信设备与传输线路接口硬件的电气、机械等特性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9.在TCP/IP 协议中负责处理路由选择的协议是 A.IP B.ICMP C.ARP D.RARP 10.关于UDP 和TCP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UDP 比TCP 的协议简单,数据传输效率也高 B.UDP 和TCP 均是传输层的协议 C.UDP 是面向连接的服务,而TCP 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D.UCP 一般适应于成批传送大量数据的场所 11.要打印彩色照片,打印机的分辨率最好是 A.600dpi B.1200dpi C.2400dpi D.4800dpi 12.如果CMYK 四种油墨取值均为0%,则生产 A.纯黑色 B.纯红色 C.纯白色 D.纯蓝色 13.哪种模式属于PS 内部模式,并且也是目前色彩范围最广的一种颜色模式 A.RGB B.PSD C.CMY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1571603.html,b 14.在PS 中下列选项中,颜色模式不会影响的是 A.图像分辨率 B.文件大小 C.通道数量 D.颜色数目 15.双击缩放工具,相当于选择视图菜单中的 A.放大 B.缩小C.实际像素D.按屏幕大小缩放 16.在PS 中,下列不能再新建对话框中设置的是 A.文件名称B.图像分辨率 C.背景内容 D.图层名称 17.关于参考线说法错误的是 A. 参考线可以从标尺向图像方向拖动产生 B. 参考线只能使用移动工具进行移动 C. 参考线可以进行锁定 D. 锁定后的参考线不能进行移动和删除 18.在CS6中,要将当前图像保存为另一个文件,可以使用文件菜单中的 A.保存 B.存储 C.存储为 D.另存为 19.下列不属于对面板的操作是 A.展开B.收缩 C.复制 D.拆分 20.以下不是图像窗口的组成部分是 A.标题栏 B.状态栏 C.调板 D.画布 21.在PS 的图层面板中,为了获得图层选区,需要单击相应图层的同时按下 A.Shift B.altC.alt+shift D.ctrl 班级 姓名 考号

探究凸透镜成像地规律(习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答案 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 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 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 3.当物距___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 寸___________。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cm10cm C.f<10cm D.f>20cm 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 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 6.(2010天津模拟)如图3-3-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 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图3-3-1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 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图3-3-2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 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____________移。 图3-3-3 9.(2010河南模拟)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 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 距离应____________透镜的焦距。 10.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11.(2010山东滨州模拟)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

图象信息题的应用举例

图象信息题的应用举例 近年来,通过图象考查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成为中考物理考查的热点,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明确图象中横轴和纵轴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再根据题中所提的要求对所给图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想象和创新,准确地找出有用的信息,进而利用图象来解决物理问题。 一、巧用图象进行信息发散: 该类图型是通过分析已知图象的 特点,尤其是其隐性的特点,依据有关 物理规律作出新的图象,它考查学生对 图象的识别能力。 图(1) 如图(1)所示,甲图为一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当时间经过3s 时,运动物体经 过了6m,故其运动速度位s m s m t s v 236===。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它的速度为一恒定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它的速度 —时间图像为一条平行于时间的直线,如图(2)所示。 图(2) 二、利用图象特征进行信息识别: 这类题型主要通过图象反映一些物质的属性或者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比如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物体的密度、导体的电阻、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在图像上常表现为水平直线或者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例: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21R R 、,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 图 像如图(3),如果21R R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串R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并R ,则关 于并串、R R 的I-U 图像所在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串R 在II 区域,并R 在III 区域 B. 串R 在III 区域,并R 在I 区域 C.串R 在I 区域,并R 在II 区域 图(3) D. 串R 在I 区域,并R 在III 区域 分析:串联电路中总电阻21R R R +=总,总电阻比任何一 个部分的电阻都大;而并联电路中2 1111R R R +=总,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根据以上特点,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阻串联时的总电流比电阻单独工作时电流都小,所以串R 在I 区域,电阻并联时的总电流比电阻单独工作时电流都大,所以并R 在III 区域,应选(D ) 练习:如图(4)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 极, 右端为N 极。下列表示从S 极到N 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 图像中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图像法分析问题

图像法分析问题 所谓图像法,就是利用图像本身数学特征所反映的物理意义解决物理问题(已知图像找出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和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作出物理图像来解决问题。a 用图像法解题,往往比其它数学方法更简捷、形象和直观。概括起来,高考对图像题的要求是:会看,会画,会比较,会推导判定。1.会看 (1)看坐标轴。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通过看坐标轴确定图像研究的是哪两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看图线特征。根据图线特征,可初步掌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以及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才能进一步分析图像的物理内容。(3)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初态物理量的大小(有的还表示方向),要能分析出其隐含的物理内容。 (4)看斜率。斜率反映了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快慢程度,斜率还可以表示某些隐含的物理量的大小和方向。 (5)看交点。交点有丰富的物理内容。两条图线相交表示两个过程具有相同的物理量和对应的条件;图线(也包括延长线)与坐标轴相交可表示某些特殊的物理状态。 (6)看峰值。峰值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最大值。从峰值可以找出取得峰值的隐含条件。 (7)看图线围成的面积。有些物理图线的面积表示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和方向,如t v-图中的面积代表位移s,s F-图中面积代表功W,

t F 图中面积代表冲量I,U—I图中面积可代表电源输出功率等。2.会画 “会画”就是依据所给条件正确画出物理函数图像,或将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图像表示出来。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必须分析物理过程所给的条件或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再由此构建与物理图像的联系,从而画出图像。 图像的建立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描点法,二是函数分析法。 3.会比较 “会比较”就是根据所给的物理图像,读懂其中的含义,由图线的差别找出问题,进行判定。 1 两只完全相同的光滑的直角弯管abc和a′ b′c′,按图示位置放置,现将两个质量完全相 同的小球分别沿两管由静止滑下(设在直角转 弯处均无机械能损失)。两球到达出口C和C′ 处的时间分别为t和t′,则() A.t> t′ B. t= t′ C. t< t′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专训 二次函数图象信息题的四种常见类型

专训二次函数图象信息题的四种常见类型 名师点金:利用图象信息解决二次函数的问题主要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图象信息转换为数学语言,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根据抛物线的特征确定a ,b ,c 及与其有关的代数式的符号 1.【2015·孝感】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a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OA =OC.则下列结论: ①abc <0;②b 2-4ac 4a >0;③ac -b +1=0;④OA·OB =-c a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第1题) (第2题)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比较大小 2.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如图,若点A(x 1,y 1),B(x 2,y 2)在此函数图象上,且x 1

(第4题) 4.【中考·阜新】如图,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经过点A(-1,0),B(3,0),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bx=0的根是____________. 根据抛物线的特征确定其他函数的图象 5.【中考·聊城】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大致是() (第5题) 6.如图,A(-1,0),B(2,-3)两点在一次函数y1=-x+m与二次函数y2=ax2+bx -3的图象上. (1)求m的值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二次函数的图象交y轴于点C,求△ABC的面积. (第6题)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10题附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 1.“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多次测量的意义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具座上__________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上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答案:相同;不同;发光物和凸透镜;光屏上的像。 2.小朱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首先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接着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若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3 所示,此时光屏上的像一定是__________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放置在 36 厘米刻度处,则光屏在光具座的__________厘米刻度处时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79”、“81”或“85”)。 答案: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倒立;放大;实;85 3. 在图13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_,并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_______的。若要得到烛焰的虚像,应使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________10厘米。 答案:高度;远离透镜;放大;小于 4.某凸透镜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25厘米处向5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图象信息题是通过图象

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题是通过图象、图形或表格及一定文字说明等给出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新题型.特点是立意新颖,形式多样,取材广泛,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增加试题的趣味性.此类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近几年中考中逐渐成为命题热点. 解图表信息题关键是“识图”和“用图”.解题时,要求通过认真阅读、观察和分析图象、图形、表格,获取信息,根据信息中数据或图形特征,找出数量关系或弄清函数的对应关系,研究图形的性质,进行推理、论证、计算,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题型由于命题广泛,应用的知识也很多,主要有: (1)方程和方程组;(2)不等式和不等式组;(3)函数;(4)统计的有关知识及概率; 图表信息题的分类:(1)表格信息问题;(2)图象信息问题;(3)图形语言信息问题; 典型题剖析: 1.某班为了从甲、乙两同学中选出班长,进行了一次演讲答辩与民主测评,A、B、C、D、E五位老师作为评委,对“演讲答辩’’情况进行评价.全班50位同学参与了民主测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演讲答辩得分(单位:分) 表2 民主测评票数统计表(单位:张) 规定:演讲答辩得分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算平均分”的方法确定;民主测评分=“好”票数×2分十“较好”票数×1分+“一般”票数×0分; 综合得分=演讲答辩得分×(1—a) +民主测评得分×a (0.5≤a≤0.8). (1)当a=0.6时,甲的综合得分是多少? (2)a在什么范围时,甲的综合得分高?a在什么范围时,乙的综合得分高? 2、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做游戏,转动两个 转盘各一次(两个转盘各被等分成5份). (1)若两次转出的数字之和为6、7或8,则小明胜, 否则小亮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A B (2)若改为两次数字之和为奇数时,小明胜,否则小亮胜.这样改动后游戏公平吗?若公平,请说明理由;若不公平,谁合算? 3、某单位欲从内部招聘管理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不两项测试, 根据录用程序,组织200名职工对三人利用投票推荐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三人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位职工只能推荐1人)如图所示,每得一票记作1分. (1)请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 (2)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精确到0.01分)? (3)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 那么谁将被录用? 4、据某气象中心观察和预测,发生于M地的沙尘暴 一直向正南方向移动,其移动速度v(km/h)与时间t(h)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过线段OC上一点T(t,o)作横轴的 垂线l,梯形OABC在直线l左侧部分的面积即为th内沙 尘暴所经过的路程s(km). (1)当t=4时,求s的值; (2)将s随t变化的规律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出来; (3)若N城位于M地的正南方向,且距M地650km, 试判断这场沙尘暴是否会侵袭到N城.如果会,在沙尘暴发生后多长时间,它将侵袭到N城?如果不会,请说明理由. 近两年渗透课标理念中考题精选 1、如图,圆柱形开口杯底部固定在长方形水池底,向水池匀速注入水(倒在杯外),水池中水面高度是h,注水时间为t,则h与t之间的关系大致为图()。 2、如图,边长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S与t的大致图象为图2中的()。 A B C D

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项含解析

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项含解析 一、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左右两侧水平面等高,A 、B 为光滑定滑轮,C 为光滑动滑轮.足够长的轻绳跨过滑轮,右端与小车相连,左端固定在墙壁上,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动滑轮上.从某时刻开始小车向右移动,使物块以速度v 0匀速上升,小车在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在物块上升的过程中(未到AB 所在的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绳对小车的拉力增大 B .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 C .小车阻力的功率可能不变 D .小车牵引力做的功小于物块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小车克服阻力做功之和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块以匀速上升时,两边绳子的夹角变大,可知绳子的拉力变大,即轻绳对小车的拉力变大,选项A 正确; B .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由运动的合成知识可知0=2cos v v θ车,则随着物体的上升θ变大,车的速度减小,选项B 错误; C .小车在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根据P=fv 车可知小车阻力的功率减小,选项C 错误; D .由能量关系可知:-PC k W W W E 阻牵车-=? ,因小车动能减小,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