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文化月中华之夜

孔子文化月中华之夜

孔子文化月中华之夜
孔子文化月中华之夜

“中华之夜”

曲阜师范大学第二届“孔子文化月”闭幕式

大型文艺汇演

院企联合策划实施方案

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承办:历史文化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协办:(冠名权赞助商)

时间:2009年4月26日(暂定)

地点:新大学生活动中心

一、孔子文化月系列活动简介

“孔子文化月”系列活动是我校历史(孔子)文化学院于2008年推出的大型系列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为山东省学团备案精品活动之一,历时长达一个月。首届“孔子文化月”由齐鲁、曲阜电视台及百度、新浪和中华孔子网等大型媒体进行全程报道,同时这一活动获得“山东省文化精品”的称号。本次活动以“弘扬儒韵风范·彰显洙泗遗风”为宗旨,其中包括骆承烈、杨朝明等知名孔学专家的学术报告,缅怀圣人,追寻儒宗的神圣祭祀,有体会传统文化氛围的古代射礼,还有精彩绝伦的大型文艺汇演。

历史(孔子)文化学院的儒家文化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历史学专业在山东省排名第二。学院有“世界历史研究所”、“国学研究中心”等学术科研机构。其中有山东省“十一五”计划重点学科,“十一五”强化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并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山东孔子学会、国际孔子文化节研究中心、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专设“洙泗讲堂”,邀约海内外专家学者举行学术交流。

学院与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沙特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保持学术联系和交流。

二、媒体影响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孔子纪念活动为内容,以新闻媒体及其它现代传播手段,将儒家思想推向世界文化舞台,是全球媒体关注的热点,是孔子文化节的核心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第二届“孔子文化月”重点由齐鲁、曲阜电视台等大型媒体全方位地对本次活动进行节目录制和专题报道,由百度、新浪、谷歌、中华孔子网等知名网站及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学团网站、院系网站等制作专题进行宣传,同时齐鲁晚报、济宁日报、曲阜师大报等多家媒体也将进行跟踪报道。

三、赞助商回报权益

(一)预期效果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义务和使命。

曲阜师范大学第二届“孔子文化月”层次高、规模大,在海内外影响广泛,对于打造企业品牌和树立企业形象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商机。“国际孔子文化节”授权合作中心拟请贵企业提供活动赞助经费,使企业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融汇贯通,创造更加深厚的企业文化影响力,把企业宏伟战略发扬光大。

A名誉授予

1、授予赞助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第二届‘孔子文化月’合作伙伴”名誉,并颁发证书。

2、赞助单位可在其产品的宣传中按照规范使用赞助商字样,提升赞助商产品的含金量。

3、授予赞助单位领导个人“儒家文化传承者”名誉。

4、邀请赞助单位领导与学校领导一起出席“中华之夜·曲阜师范大学第二届孔子文化月闭幕式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列坐贵宾席。

5、安排赞助企业领导与文化节嘉宾见面交流、合影。

B赞助商宣传

1、“中华之夜“大型文艺汇演将进行千余份宣传手册的印制,届时在宣传手册上可附商家广告,如商家注册冠名权,广告所占比例将为最大,并由商家挑选广告所在位置。

2、届时将在曲师大校广播台、曲师大电视台进行跟踪宣传活动,并在我院网站上面向全校为赞助商进行网络宣传。

3、在校园内人员集中处(如文史楼前、宿舍区、宣传栏、主要出入口等)张贴海报,在宣传我院活动的同时宣传赞助商,并适时张贴赞助商宣传海报。

4、在校内主要地点:在历史文化学院系楼前及孔子研究所楼前设置宣传板、悬挂横幅等。宣传板的部分内容以宣传赞助商为主(宣传照片等赞助商自备或由我院拍摄皆可),横幅内容为精彩的广告语,横幅和宣传板的具体内容双方商定。

5、晚会协办权。

6、在宣传册中可附带商家广告和打折凭证。

7、在晚会活动中对赞助商进行鸣谢。

8、为赞助商刻录光盘留念。

9、在开幕式背景版醒目位置出现贵企业名称。

10、在文化节期间的宣传板上显著体现赞助单位名称。

11、文化节印制的有关画册、介绍、活动指南上印制企业或产品广告进行宣传。

12、赞助单位可派5名以下团队列坐闭幕式晚会贵宾席。

C宣传预算

1、宣传板制作:3×2(单位m)规格,100元每块,我方将提供2-3块宣传板置于历史文化学院系楼及孔子研究所前,晚会期间置于曲阜师范大学新大学生活动中心外广场(人员密集,广告效果良好),宣传板制作资费将由双方协商确定。

2、宣传横幅:12m规格,每条30元,包括帖字条幅和印字条幅,我方将根据情况将宣传横幅挂于历史文化学院系楼前,宣传条幅制作资费将由双方协商确定。

3、宣传广播:在活动期间,我方将根据具体活动流程,在曲阜师范大学广播台为贵方进行相关宣传,费用为500元。广播台将于黄金时段循环播放赞助商广告,具体情况视商家需要而定。

4、宣传册制作:我方拟制作100份宣传册,活动期间将派专人在校内人员密集处进行分发,并在曲阜师范大学12个院系中进行分发,晚会期间将对入场观众进行分发。宣传册将专门刊登贵方广告,广告版面范围将与各赞助商具体协商,印制事宜由双方协定。

5、宣传海报以及宣传单可由贵店提供,我方负责张贴分发。

6、节目单:我方拟印制一百份节目单,相关费用由贵方负责。

7、晚会冠名权,冠名权为商家宣传活动的重心所在,赞助方将提供最低3000元的赞助费用。我们将在晚会现场由主持人对赞助方进行鸣谢,晚会冠名权条幅将在新大学生活动中心舞台进行悬挂,并在舞台背景明显处进行悬挂,在开场前,我方将在现场为厂家进行宣传手册和传单发放,传单由商家提供,另可由赞助方提供相关精品节目,或在晚会中进行节目合作以扩大宣传力度。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乎《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有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依据《结构论》的系统综合理论,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约几百年几乎同期发展的希腊(自然)文化、犹太(律法、波斯时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华夏(儒家、伦理)文化奠基了人类至今以来的核心文化模式。不管世人对其文化,精神内涵的做何解释,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再从几个方面概括介绍一下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它的建立必将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服务。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

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456

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目录 1、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2、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3、孔子对华夏上古时期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4、孔子思想在当代的作用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我小时就学过《两小儿辩曰》、三千名弟子,七十二贤人,初步对孔子有所了解。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于李世民所说:“民为贵,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尊老爱幼,讲文明讲礼貌等等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人要有一个信仰:为人民服务,忠于祖国,反对台独,支持祖国统一。 6、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概括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而加以培养。即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7、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他的这种主张成为我们教育的理论基础:人懂得了礼义廉耻,即一个做人的标准,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方向 三、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 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

孔子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与其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对大家来说,我相信都不会陌生。简单地说,他是教师的鼻祖,我老师的老师吧!我对孔子很正式的认识是从高中开始的,有一次我的语文老师以膜拜的口吻提起他,引起了我对他的浓厚兴趣。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城)人,汉族。他的英文名叫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孔子的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在教学方面,他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 孔子在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在治理国家方面,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 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 孔子的“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本主义思想、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舍身取义的节操等,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止的精神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则成为历代领袖治国的方略。远的不必说,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便足可见基于孔子学说。 公元一到二世纪,孔子思想传到朝鲜。三世纪,朝鲜学者王仁带着一本《论语》到了日本。从此,“孔子”便在日本落下了根。日本的儒学受孔子的思想影响很大,在明治维新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明治维新取得巨大的成功。现代的日本人民仍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气息。比如有部电视短剧《医龙》同样有孔夫子的思想呢,“以德报怨”。 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不仅日本、朝鲜,就连越南、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将孔子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相继建起了祭祀孔子的庙宇。十六世纪以来,孔子思想又陆续传入西方国家,他的理想主义、道德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的武器,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可见孔子学说已遍及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的思想仍然是活跃的!孔子所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文化机构,为世界各国与中国更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其在中国文化战略、中国文化软实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孔子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国际环境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278(2012)04-177-01 孔子学院是目前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程项目,自2004年11月21日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后,世界上也相继有很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已有350多个教育机构在106个国家安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然而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品牌工程,发挥关键作用的孔子学院能否实现融入日常教学的中国文化传播、是否能够全面的合理解释中国优秀文化、是否能够通过世界大环境的检验等诸多问题,都是孔子学院想要走得更远更稳固亟需认真考量并探索解决的。 一、何为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传播着一种怎样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也叫华夏文化、汉文化,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等,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其对亚洲大部分国家如韩国、日本、印度等,以及东南

亚一些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汉文化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被广泛接受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孔子学院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孔子学院必须学会上位的思考问题,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一些民间的习俗等。孔子学院的传播必须要突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孔子学院不能单薄的讲解儒家思想,需要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教材和一些国际时政上,利用儒家的“和”的思想来反思当前动荡的国际环境。 二、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对策分析 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严峻,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恐怖主义活动、环境污染、局部地区动用武力冲突、毒品走私影响着国际环境的和平与安全。毋庸置疑,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仍然是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要使中国文化在大背景下发挥作用,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 这种文化的不平衡性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例如我们的餐饮文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快餐餐厅在中国城市建立,并且势头猛过中国的一些传统饮食餐馆。据调查,由于工作压力加大和生活节奏加快,近年中国日常餐饮也逐渐向快餐发展,可见我国餐饮文化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在语言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汉语虽然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其国际传播度远远没有很多语言广泛,

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意思是说孔子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换言之,“素王”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无冕之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 康有为曾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国魂”称号较之“素王”似乎更加崇高,并且难以超越。梁启超说:“苟无孔子,则中国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又说:“苏格拉底之后,容有苏格拉底;而孔子之后,无孔子也。”这是说孔子是影响中国最大的一个人物,空前绝后。康、梁显然是近代尊孔派的先锋人物。 宋明理学家甚至说过更加极端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孔子思想,只讨论孔子的历史形象,问题就显得简单一些。 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

孔子到了汉代,在国家政治思想领域已树立了合法正统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镜子,孔子本人则是王者之师。 第一种形象是“圣化”。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的过程。吴国大夫曾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又多才多艺。这里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一百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意思是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孟子认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古代圣人有许多不同的侧面,而在孟子看来,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 在孔子被“圣化”的过程中,大史学家司马迁推波助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这是说自帝王至学者,如果要探讨以六经为核心的知识学问,皆以孔子的观点作为是非标准。援此而论,司马迁就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至圣)了。

论孔子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论孔子文化之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对他的4名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人比想象中痛苦,也比想象中丑陋。我想,是的。正如有阳光的地方,一定有阴影存在,人性正是置身于这两个对立面上,我们有积极阳光的一面,也必然免不了有狭隘阴暗的一面。可是,走向黑暗总比走向阳光要容易的多,人性的天秤总是易于向狭隘阴暗的一端倾斜。 古语有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正是昭显人性中自私的一面。然而,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所宣扬的,不是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而是为公为天下而舍生取义。在我看来,儒家文化在这里面起的作用可谓是首当其冲。追溯历史,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许多学派,后秦始皇一统天下,焚书坑儒,使得儒家一时衰败。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术推向了一个高峰,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我不得不思考,为何孔子文化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如此之深的影响,而且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也并未衰减?也许,儒家文化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上得以生存并发展,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中孔子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君臣阶级观念有利于封建君王巩固他们的统治。但是现在,孔子文化正在沿着国际道路发展,这不得不说是孔子文化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在。还记得第一节课上老师提出的那个问题:如果发生了一场火灾,现场各有一名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他们要抢救的第一件事物是什么呢?犹太人抱着他的保险箱,法国人搂着他的情人,美国人带着他的妻子,而中国人救的,则是老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孔子的《论语》里曾如此叙述孝道的重要性:“孝悌者,其为人之根本也。”而当今社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也已经成为了再平常不过的事。尽管每个人的一天都或许忙碌,身心或许疲惫,也许也会觉得累想坐一坐,或许有着不想起身给老人让座的念头,这便是人性之丑陋,但是同时心里也总会觉得,给老人让座才是正确的事情,否则自己坐着心里也会不踏实,不敢直视那些站着的老人。在一番短暂的思想斗争之下,最终结果,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给老人让座的。我想,这便是孔子文化的影响吧。它在潜移默化之下,让我们对是非观有了一个判断的标准,对“仁、义、理、智、信”等概念有了一定的框架,同时也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心态。 文化传承的是一种精神。孔子一生奉行“仁”。子曾经曰过:“克己复礼为仁。”人是有着自己的私念欲望存在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否则这个世界就成了物质欲望无限膨大的世界,那便是每个人自私自利,丑态百出的世界,试问,这样的社会,人们该如何生存,如何才能有幸福可言呢。不得不庆幸,我们的社会,虽然有着阴暗的一面,但积极正面的力量还是存在的。儒家孔子文化在这里面发挥着不可否认的作用。同时,孔子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一直倡导做人要“讲文明,有礼貌。”或许这个礼与孔子当时所说的“礼”大相径庭,但是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人们对孔子文化也有了新的理解与定义。孔子文化早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子曰“仁者爱人”。告诉我们要爱护自己,爱护他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要学会将心比心。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努力想达成一个目标,那么这个目标便不再遥远了。子曰,……在孔子文化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我们所奉行的人生准则,也能找到许多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也能发现我们许许多多中国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 谈到中华民族,我们都会想到“和”这个词。我们中国人爱好和平,追求和谐。这与孔子文化也有着一定的渊源。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这或许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吧。在政治上,我们也总是保持自己的见解,却又不想与其他国家站在对立面上,这或许也是我国之所以在联合国多次投放弃票的原因所在。我们不支持不赞成不符合正义的行为。另一方面,

中国文化论文

外国语学院(理工)英语教育L101班 10L1301415 裴颖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应先完善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模式,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出来、传播出去。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也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的兴起象征着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以及提升软实力的决心。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

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和教学模式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经过几年的建设,孔子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为前提,多元共处的和谐世界为目标,以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为内容,联络汉学家,开展广泛文化交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基本模式。我们要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推进这一模式的发展。 在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孔子学院有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语言课,有商务汉语、少儿汉语等,有中国文化课,还举办中国文化讲座200多场次。近几年编译了45个语种的汉语教材,如多语种的《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历史常识》、《中国地理常识》、《快乐汉语》等。各国孔子学院主动编写的适合当地需要的教材有500多种。总的看来,汉语中初级课程较为完整,中国文化课则薄弱得多。一门笼统的“中国文化”

论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论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汽车工程学院车辆1205 罗正 0121207250512 摘要: 孔子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巨人,他的思想震古铄今,他开启了儒家学派的大门,他为后世指明了道路,他永远是中华文明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关键字:孔子中国文化教育思想 正文: 其实大家对孔子都比较熟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对孔子都毫不陌生,基本每一个人都能背上孔子老先生的几句话,他和他的思想早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他在中华文化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来看看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世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贵族。那孔子在中华文化的巨大地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孔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作正统学科,以至作为任贤用能的标准,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其思想观点,集中见这于其弟子编撰的《论语》。

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孔子的核心思想如下,礼:所谓的“礼”,是指按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人与天地合一”,可简称为“人和天地”的思想。人性天赋,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天人感应。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尚中、贵和的思想。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尚中,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教育思想:他主张“有教无类”,使一些贫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等闪耀着教育思想的光辉。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里面有许多

孔子及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孔子是个了不起的人。既然都先说好话了,那就说说我这个后世之人对伟人的评论吧,先说好,作为一名工科生,有什么不对的还请忽略。 孔子对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完善了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根植在文化中的思想。我认为这是让中华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文明和野蛮的区别之一就是道德伦理进步程度,孔子建立了一整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制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些不够合理,甚至略显得愚昧,其实只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容易片面地将国与君混淆,把爱简单的地理解为“言听计从”。但其思想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爱国爱家,这种伦理后来逐渐融入整个中华文化的血液中,支配着整个中国的古代历史。孔子的本意我认为是要以此纲常来复礼,让人人都以礼自制,行好作为君臣父子夫妻等本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儒家文化中逐渐给人解读成一种皇权至上的理念。这种理念造就了一种奇观——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一个统一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其实真是一个很伟大的奇观,试想在交通不变的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绝不会强到哪去,但泱泱华夏却始终保持统一,在世界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造就这种奇观的除了中国的经济体系独特外,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始终统一,即便在所谓的天下大乱,国家四分五裂的时候,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华文化仍是一个整体,儒家文化就像一种强力的粘合剂,始终把整个国家粘在一起。没有儒家文化的中国,我认为和当初的欧洲不会有太多差别,在古代必然会陷入分裂。孔子的思想及后来不断发展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到现在的保证。 儒家文化让中华文明在面对外界时显得很弱势。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外放则表现为礼,譬如礼贤下士,礼仪之邦。礼之一字,我认为只有在社会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事事合‘礼’。礼在很多地方是与利相对立的,中国自古习惯以礼相待,就容易忘记利。孔子说君子不言利,我认为本意是不首言利,就是不把利放在首位,利要合乎礼,这样的利才能要。这种说法到后来就逐渐被解读为君子不能言利,至少不敢光明正大言利。我想这是很多把儒家士人称为腐儒的一个原因——口中说的是礼,仁义道德,以德报怨之类,这样就不敢光明正大的玩为国争利,在对外交往尤其显得软弱。“仁”是一种良好的行事指南,但它不适于大国间的博弈,它真正的舞台其实只是孔子最初所提的修身、养性,锤炼个人的品德,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争斗之时,仁这个字是不适合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哥伦布和郑和各自远航的结果——一个收获了利,一个获得了礼。社会形态的进步是要利益来驱动的,类似于郑和这样带有"扬国威"性质的探索行为注定不会长久。说到底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限制了它本身,它的自身基因注定它最多只能用于內治。在只有一个国家的时候,它可以算的上一种合格的文化,与国博弈时就会暴露出它的弱点。宋朝以前,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开疆拓土的人,而宋之后,随着世界开始逐渐联系在一起,中华文化及整个以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都陷入了困境。变革困难、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用一句“成也儒学,败也儒学”来形容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恰当的。中华文化这棵树因为吸收了儒学的营养才快速成长,很快便成熟,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历史尽管时常战乱,但文化几乎从来都是大一统的局面,文化统一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根本。可是一旦儒家文化表现出了对时势的不适,整个全扎根在儒学土壤上的中国社会就会从方方面面落后。由于儒学的根深蒂固,重新孕育一种新的思想文化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认为孔子及后来建立在其思想之上的儒家思想本质就是用于个人修身,他告诉了我们大量的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他最精华的部分。可惜,汉代的独尊儒术让其一跃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逐渐对其曲解,把它用在治国理政上。到了当代,它在数千年为维持中华统一的功绩很少有人关注,反而总是批判它的落后之处,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在今日,儒学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许少民 本文发表于香港《瞭望中国》杂志2012年6月中旬版 有这么一则不怎么严肃却意味深长的幽默。话说,二千多岁的孔子收到美国“世界汉学国际研讨会”的请柬,美方邀请他在开幕典礼后作专题演讲。孔子逸兴遄飞,于是准备先去印一盒名片。文具店老板见圣人来了,异常恭敬,问清楚名片要中英文对照之后就对孔子说,“英文的一面,不知该怎么称呼?”“不是有现成的Confucius吗?”孔子反问。老板笑盈盈地回应说,“那是外国人对您老的称呼,把‘孔夫子’拉丁化的说法,你老不好意思自称‘孔夫子’吧?”“那倒是的”,孔子想到自己平常鼓吹谦虚之道,不禁沉吟起来。 于是孔子问,“那该怎么印呢?”老板思索一会,突然大叫,“有了!”孔子不禁错愕,“怎么样?”老板笑道,“您老不是字仲尼吗?”“是啊”,孔子满脸期待,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英文名字。老板兴高采烈地大声说道,“而且还会周游列国,那就印Johnny Walker 好了!” 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背景下,这则幽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政府意欲扩展文化软实力的雄心壮志——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在短短几年间就在全球各地“安家立户”便是明证。“孔子”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名誉院长”。根据国家汉语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的相关资料,孔子学院是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开始,截至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分布在104个国家(地区)。这些孔子学院和课堂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洲地区。无疑,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孔子学院的举措引起了海外观察家的普遍关注。美国传统基金会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赫尔·戴尔(Helle C.Dale)认为,“冷战胜利之后,美国忘乎所以,在公共外交中,美国睡意正酣。如今,美国正在努力回到公共外交的角逐中。相较之下,大洋彼岸的中国早已发动‘文化闪电战’。”瑞典国际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郭晓临指出,通过对孔子的重新包装,“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形象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中国的公共外交。在著名的中国通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看来,“虽然孔子学院的影响难以评估,但借助于语言与文化,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竭力推动其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部分。”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弗兰茨(Howard W French)认为,“中国政府深思熟虑选择‘孔子’这个标签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这个国家的软实力雄心。”与此同时,他也指出“语言成为中国又一个热门出口产品”。简言之,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然而,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孔子学院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培育良好国家形象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纵观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我们都可以听到许多批判、质疑甚至非难孔子学院的声音。诸如有人批评“孔子学院主要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工具而已”;有人警告中国准备利用软实力“征服”西方;有人指责中国利用孔子学院推行“文化入侵”或“宗教入侵”;有人更是将孔子学院看成“洗脑机构”或“海外间谍机构”。 这些刺耳的评论隔三差五地出现在欧美媒体或机构报告之中。汉办主任许琳曾透露,“孔子学院在欧美等地曾多次被‘围剿’”。尽管如此,这些批评责难的舆论并没有影响孔子学院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文化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进而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 。国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以儒家经典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文化。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精华文化,经典文化。“国学热”现象由此产生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热即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我们孔子学院的影响最为广泛。 孔子学院对促进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孔子学院对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中国的汉语文化推广机构以孔子命名,实际上就是向世界宣布“孔子”是中国语言文化推广与传播的代言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品牌,这表明“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首肯。中国政府在海外建立多家孔子学院,对国内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4 年以来,随着孔子学院雨后春笋般遍及世界各地,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也随之在中国大地涌动。从易中天登上《百家讲坛》评讲《三国》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引发民众“孔子热”,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流行畅销,从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中华标志城的酝酿,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 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回归。人们开始把目光重新转向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次,孔子学院对外构建了为世界多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通行做法。通过民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让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有更深刻的理解,了解我们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推广汉语教学的机构,它也是研究孔子学说和儒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机构;它不仅是一所语言教学机构,而且也是一座加深中国与外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文化驿站与桥梁。海外孔子学院在进行汉语教学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例如:包饺子、用筷子、练习武术,了解中国文化常识、风俗习惯及政治经济环境与制度等等。 如何看待“国学热”这一文化现象,我认为应该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国学热”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原因有多种,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并日臻完善,经济高速发展,所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也日益增多,由此形成一些衍生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基本道德、准则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遭受到了巨大挑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此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该何去何从,由此引发了对“国学”争论。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和人文主义在当今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国学热”的兴起,主要围绕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与教育问题,针对当今社会上伦理道理的逐渐缺失,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我认为“国学热”的兴起在此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之所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者是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不少制度我们沿袭至今。 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君子”精神是传统儒学的理想人格。它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部分,但是,也有若干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价值。它们可以救济、治疗现代文明病,使人变得更善良、更崇高,使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协调,更和谐,使世界更安宁、更美好。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曾经幻想过“人人君子”的理想境界。清代的小说家李汝珍(约1763-约1830)在他的作品《镜花缘》中描写过“君子国”。那里的政治家谦恭和蔼,平易近人。那里的老百姓民风淳厚,相让不争,宁可损己,不能损人。假如人人成为“君子”,国家都成为“君子国”,那末,世界也就进入“大同”社会了。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情况显示,在这一新的世纪里,科学和社会生产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精神文明也将向更高的层次攀登。在这一情况下,重提“君子”精神,提倡“君子”精神无疑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儒家思想虽然对于当代来说太过于理想化,但是毋庸置否,其深刻内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一二的。 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英译中国传统文化——孔子

英译中国传统文化——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的贵族,殷王室的后代。在孔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以后孔子的家境逐渐衰落。虽然孔子年轻的时候很贫困,但他立志学习,他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后来他开是授徒讲学,他一共教授了3000多个学生,改变了以往只有贵族子女才有资格上学的传统。孔子晚年还编订上古书籍,保存了很多古代文献,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尚书》,《周易》等等都经过他编订。 孔子的很多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很有价值。比如,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他认为要做到“仁”,就要关爱别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要用单一的方式衡量对方,这样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他在教育上还主张用启发的方法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等等。 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收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思想也被后人吸收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影响范围很广的儒家文化圈。 孔子是属于中国的,他在中国家喻户晓,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或多或少都受到他学说的影响;孔子也是属于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曾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译文:Confucius Confucius (551BC——479BC),whose personal name was Qiu and styled Zhongni,was born in Lu State.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He was also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 Confucius was a descendant of a noble family in the Song State,who was descended from royals of the Yin Dynas ty.When he was still a child ,his father passed away,and his family went to a decline as a result,but he studied very hard .He once said “From any three people walking,I will find something to learn for sure.”later,Confucius began to travel around and instruct disciples.In his life,Confucius had instructed more than 3000 disciples,some were from poor families.In this way ,Confucius had gradually changed the tradition that nobody but nobilities had the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In his later years,Confucius compiled and preserved many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times,including The Book of Songs,The Book of Documents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Even in modern times,most of Confucius’s ideas are quite valuable .

孔子学院与文化产业

孔子学院与文化产业(南农大公管91 阙立刚) 从孔子学院的性质,宗旨上来看,其实不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内的。孔院章程的第四条中规定孔子学院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第三十一条也说明了孔子学院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益主要是用于教学活动和改善教学服务条件的,不得挪作他用。 1、而文化产业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其投入是为了获得利润。所以孔院更像是语言推广服务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2、因为首先是由于国家的需要,而不是市场的需要,其生产资本也是由国家和社会提供而不是市场提供,其领导机构是政府部门的相关单位,也就是“国家对外汉语推广办公室”,而不是企业,其目的是为了社会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 3、但个人认为汉语国际推广不是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不单单靠国家的投入。且目前部分孔子学院已经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收取学费、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当地社团自主,科研经费、测试、中国文化展等等。我认为未来孔院未来会完全走商业化市场模式的。 4、孔子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主观因素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物化在产品中。所以其在发挥自己商品功能的同时,也就或隐或现的发挥政治舆论功能,教育功能,凝聚社会精神的功能。孔子学院在出口文化产品的同时,其实也在输出特定的价值观念。 ●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下,中国俨然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今年以来,我国共遭受了8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2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0%。几百年来都是西方给我们灌输民主人权的所谓思想,我们这次是反其道而行,把孔子的仁爱、和为贵思想推到西方去。政治和经济贸易的摩擦从根本上是文化的不认同。 ●文化传播机制是一个大问题。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完全解读,迪斯尼出品的花木兰等等,利用中国的元素中国的文化来赚中国人的钱。 ●数据:目前美国就有640多所学校开展中文学习计划,5万多中学生在学习中文。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孔院设立原因:通过推广汉语,让更多人接受中国文化,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能够使得相互之间达到政治上的互信,贸易的友好往来。假设中国从2011年起,对世界范围内资源或潜在资源丰富但是教育落后经济贫困的国家大幅公费输出知识分子和技工在当地招工建设,按照中国体系建立各种社会设施,建立类中国体系。并且,公费促进教育事业,每国每年挑选数十名各方面人才进入中国深造,在这期间输入中国文化,培养亲中人才,之后回国。每年拿出十几亿外汇针对30个以上国家来做这件事情。20年之内,这些国家之中很可能发现巨大资源,则中国能源问题可放松。20年之后,回首这些国家,他们已不再贫穷,社会精英都是当年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的亲中派。毛主席说过:农村包围城市。我们可以说:小国包围大国。那么敢问,这个世界,还有哪个国家具备与中国抗衡之力?文化输出的意义远不止此,文化左右文明,假以时日,世界有一半国家崇尚儒学,那么这一般国家的未来就属于中国,世界就属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长久的,而且愈久弥新,愈久愈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