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其为人处事之道笔者略知一二,其它闻知甚少。今年初,笔者有幸在学校开展儒家校园文化建设中,承担了学校读经教学,借机系统研读了《论语》及有关孔子的书籍,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论语》的博大精深,孔子的圣贤智慧。孔子一生倡导善“礼”的德化社会与崇“仁”的德化人生;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公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阐明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他提出了诸多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学”(博学多问)“思”(学思结合)“习”(学习结合)“行”(学行结合)等学习方法给我留下诸多启示,笔者论述如下:

一、“学”:博学多问

“学”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博学。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显然,孔子认为博学应包括多问、多闻、多见、多识。我们可以知道,这“四多”就是孔子认为博学的基础,也就是说要善于从自己的感觉或前人的经验中去获得知识,才能达到博学的地步。

笔者统计过《论语》一书中提及“闻”字共有59处,论及“见”字共有67处,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个重视多闻、多见的人。他说的“博学于文”的“文”,在当时主要是指古代历史文献,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文,按现在的理解“文”就包括文学、历史、礼仪、音乐理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孔子认为这些知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有区别,又有联系,倘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势必孤陋寡闻,难成学业与大事。我们从他不仅精通诗书礼乐,喜谈《周易》,而且对夏、商、周的天文历法等都有所研究,知道孔子是一个博学大师。

孔子坚信博学多问是求知的有效途径。他“入太庙,每事问”,处处留心学问,不仅虚心求教、态度诚恳、恭敬庄重,而且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论语·泰伯》);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国古代多问善思的典型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著名诗人屈原就是一位勤察多问的学者,他在《天问》一书中,一口气提出178个为什么,可见观察之细。明代学者黄宗羲则认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宋元

学案》),他把学识与多疑多问的辩证关系讲得入木三分。

其实,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的横流,“博学多问”在如今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老师自身浅薄、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岂不是床底下放风筝?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如果学生知识狭窄、见识短浅、话不成句,那么怎么继续学习,怎么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从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学习志气,再到人人仰视的李白“吾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奇书”的学习锐气,以及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的学习浩气,再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博学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平时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左拉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仔细地品一品爱因斯坦的“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琢磨琢磨金庸先生说的“我一生最大的乐趣是读书”的话语,再读一读奥斯特洛夫斯基“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时,那么一定会挤出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多的时间来,让自己在博学多问中度过,让心灵得到滋养丰厚。

二、“思”:学思结合

“思”是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中的思维活动。学思结合,就是把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孔子强调学思结合,就是通过博学、好问、多闻、广见获取大量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提高到理性认识。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如果只学而不思考、囫囵吞枣,纵然是海阔天空,也难免一知半解,茫然困惑;反之,仅限于思考而不以所学为根据,那必将陷入空想无益的危险境地。所以他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在他看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结合就是力求学思“一以贯之”。这种“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讲这样的故事:那时,孔子跟师襄学弹琴,先学了一支曲,反复练习了十几天还不停。师襄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学会了,再学一支新的吧?”他答道:“还不行。我仅仅学会了弹这支曲子,还没有把握住技法呢!”于是又专心致志地练了几天,师襄对他说:“曲子的技法你已掌握得相当准了,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曲子的志趣和神韵呢,还是让我再练几天吧。”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对他说:“你已经领会了志趣和神韵,可以学新的曲子了。”孔子又认真地说,“我还没有悟出作曲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于是仍旧弹练。师襄在旁边认真地听后说:“听你的琴声,我好像看见有个人在严肃地思考,快乐地抬头遥望而怀念着远方。”孔子兴奋地说:“我已经体察到作者的为人:黑黑地面孔,高高地身材,两眼仰望远方,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这样旷达的曲子呢!”师襄听了,既吃惊,又钦佩,忙向孔子行了个礼,高兴地说道:“一点儿也不错。我的老师传授这支曲子时说过,此曲名叫‘文王操’,你对音乐的理解太正确了!”为准确理解和把握琴曲的深邃内涵,孔子孜孜以求,此不为典型?

孔子认为,在“学”与“思”求取真知的过程中,切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不要主观臆想,不要作绝对化的断定,不要固执已见,不要自以为是。这种实事求是、充满辩证法的治学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只要谈及“思”便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学思结合已彰显出无穷的魅力。如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中,积极倡导教师撰写教后反思,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等,我认为都是在引领学习者走“在学中思,在思后学”,“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的路子。因为反思是一种真切的学习内需,一种真诚的学习要求,一种真爱的学习体现。在学习时,如能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态度,并及时调整,那么定会尝到学习的乐趣,享到反思的甜美。

记得有一学生曾向我讲述:过去他在学习中遇到难做题目时,总是没有耐心,自我安慰:这个知识点也许并不重要,算了算了。但是日积月累,不得了了。考场上的感受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经历过多次失败的教训,他对此感触颇深,所以现在时常提醒自己,要边学习边思考,把抽象的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拉回,耐心询问,用心思考,切实做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样才有备无患,再遇之,游刃有余。

三、“习”:学习结合

“学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从阅读、听讲、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在我国古代,“学”与“习”一般分开使用,分别代表“学”与“习”两层含意,即人们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两种活动。“学”,是认知的过程,“习”是对认知的温习与重复过程。“学习”就是不断地认知和重复,以便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孔子把“学思并重”看作是求得知识的必要步骤,同时也主张“学”与“习”的结合。据记载,孔子是我国最早将“学”与“习”联系在一起,并作为巩固、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举措。他在《论语·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虽然没有将“学”和“习”直接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复合词,但仍揭示了“学”与“习”之内在联系,即“学”是“习”的基础与前提,“习”是“学”的巩固与深化,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知行统一,以及由此所获得喜悦的情感体验。

记得那是在初中时,我对数学很感兴趣,为了开展与巩固教师后上内容,总会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相关的习题进行练习,结果在多次反复的练习中,对教师所讲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当然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越来越来清晰。在这一过程中,我虽然没有老师的授意与激励,但兴致依然浓厚,充满快乐,最后成效出色。也许很多人在不同的时期也碰到类似的学习过程,这不都印证了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道理?

其实,上面找相关习题进行练习包含了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做本课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是入于“故”而做同类而不同题是出于“新”的道理,它揭示了新旧

知识的继承性与学习前知识成果的重要性。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温故而知新”,其实质是将“学”、“习”、“知”三者相结合,融一体了。

在竞争激烈、知识更新瞬息万变的今天,各类学习、培训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只重“学”,而轻“习”,那很难感受到学习后的快乐。如近年来开展教师新课程的学习,组织单位通过邀请专家教授名师来校(一般设在县区条件较好的学校)讲座、授课,一场又一场,录像加投影,精彩无限,尽管听课者听得如痴如醉,但回到学校,面对简陋的教学设施,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很多教师很快又回到培训前状态。所以有人打趣到:“在场听听很感动,回家想想很激动,回到学校原封不动”。我们想,这种只“学”不能“习”的活动中,并没有给学习者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那能让学习者产生兴趣吗?能让学习者继续坚持下去吗?不能。那只会产生质疑,甚至抵触。在学习中,大家只有时时注意“学”与“习”结合,学后及时复习、尝试、交流、探讨、分享,将所学知识融合到自己的实际体验中,那才可能事半功倍,乐此不疲。

四、“行”:学行结合

“行”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学行结合,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也就是学会知识的迁引,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孔子不仅提出“学思结合”,“学习结合”,而且强调“学行结合”。在他看来,“学思结合”和“学习结合”是认知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实践前的准备,而对学习效果的验证并实现学习的目的则在于实践,因此,“学”必须与实践或行动相结合。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服务社会。在这一方面,孔子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在文献知识上自己大约和别人差不多,但在人生实践中做一个君子,自己还未达到。其实我认为这是孔子谦虚说法。我们知道孔子在讲学时,学习的外延是生活,讲礼、讲政事、讲做人,总是习惯结合当时的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领悟做人的道理。

孔子重德胜过重才,重实践胜过重知识。如子夏特别喜欢读书,他就时常提醒他,不要念成书呆子。又如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课堂上教师仅理论讲述怎么读,教师不示范,不引导,学生不练习,不体会,那么朗读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有人常说“要让学生学会游泳,必须要让学生先下水”,就是同样道理。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出言不妨迟缓些,但实行则要敏捷些。他不仅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学识品行,而且也以此标准品评自己的弟子。例如,他对颜回能安贫乐道,虽箪食瓢饮,居处陋巷,却依然攻读不止,“不改其乐”,就一再表扬“贤哉回也”;而到白天也作夜寝、平日能言而不能行的宰予则斥之为“朽木”、“粪土之墙”;并非常感慨地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治长》)。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躬行实践的。

言行一致,学行结合,现在我们仍需强调。过去我们曾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高分低能”,“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出现“围学论”等现象都给我们留下惨痛地教训。如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世纪新人之际,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统一。现代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人一生所需的知识如果是100的话,在学校阶段所获得仅占10%-20%,其余的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实践取得。因此,转变学习观念、倡导“学行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当今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孔子的儒学管理精髓

孔子的儒学管理精髓 从世界范围看,上个世纪初,美国现代管理推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至七十年出现问题,而到七十年代,日本溶合美式与儒家学说而成的日本式“太和”管理扶摇直上,占了上风,据专家们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中国式的管理将突显威力,成为那时管理的主流。 因此,我们今天开始研究孔子的儒学管理,正当其时,顺天应物。 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典章制度,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文之治,集于孔子。”这说明孔子之思想代表了中国圣王之治,代表了中国最经典的管理思想,孔子本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担任过很多管理职位,如委吏、司职吏、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管理职务。他的门徒中也有不少人出任各级官吏,这就使得他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基础的支撑,是一部非常难得的管理宝库。我们只要对这一思想宝库进行一下疏理便可看到,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讲“修身治国平天下”,讲“修已安人”,讲“为政以德”,讲“正己正人”,并在管理的载体、目的、手段、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即使到今天看来仍是我们现代管理者无法超越的思想境界。 在管理载体方面,孔子管理思想的中心概念是“仁”。“仁,亲也,从人以二”,即“仁”是“二人”的复合,这里孔子实际上是把人以及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理论的出发点,管理就是在于搞清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孔子眼里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理解人性(善恶)。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得人”,管理的组织原则是“人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安人”——总之,一切都离不开“人”。 在管理的手段方面,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用道德教化感动人心,要比一味地采用惩罚的管理手段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管理的途径方面,孔子主张“内圣外王”,即管理若要想取得“众星共之”的良好效果,首先得使自己“内圣”起来,要从自己做起,注意自己个人的道德修养,注意榜样的力量,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管理者从自我管理,到家庭管理,再到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层层推进,不可或缺,不可能跳越。在孔子看来,管理者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国家:“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都是论述这些思想的。 限于篇幅,下面我就有选择性的论述几个专题以介绍孔子的管理思想境界。 一孔子“道之以德”的管理内控思想 控制,是管理的基本手段,其对象包括人、事、物和行为的控制,孔子的“道之以德”主要讲的是对人的控制,他主张以“德治”为核心,虽然他也承认“齐之以礼”,即以礼义制度为规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6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孔子对管理学的贡献

在这个结果导向的年代,肯定有人会问,学了有用吗?我反对急功近利的学习。其实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谆谆教导我们:“无欲速,欲速则不达。”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各位:非常实用!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有人也问过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作出了回答,套用德鲁克的一句话,“管理就是承诺”。他说:“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可也,三年有成。”(今译:假如有用我者,我一年就可以使国家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他还曾经对学生子路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今译:如有用我的人,我就可以再造一个东方的西周。)孔子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没有呢? 让我们看看孔子上任后的实绩吧!在《孔子家语》这部书中,记载了更多有关孔子实际领导力的事迹,我们这里在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雕饰。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 孔子大获成功后,有一天鲁定公对孔子说:“用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用以治理天下都没有问题,更不用说治理好鲁国呢!”后来,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之后,孔子又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却派不上用场,因为没有犯法的奸民。我们来看一下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的作者杜兰特对他奉为世界第一的思想家——孔子的评价:“一个伟大的城市,中都,接纳了孔子,让他做了地方官。此后,那里人们的行为举止发生了一次非凡的变革……没有犯罪,没有不忠和堕落,男人忠诚笃信,女人温顺贞洁。” 孔子之事功是个奇迹,要不是《孔子家语》的记载,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孔子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不久后,就遇到了“夹谷会盟”这个棘手的问题。齐国被孔子的政绩所震撼,想通过夹谷会盟威胁教训一下孔子,因为他们认为孔子就一个文弱的书生,经不起考验。当时齐国的力量不知比鲁国强大多少倍,不去,那个谁敢,而且失礼;去,敌强我弱,搞不好受侮辱事小,更有可能被绑架,甚至有生命的危险。孔子不但临危受命——担任代理首相,而且临危不惧,化险为夷,最后他的凛然正义居然感动了齐侯,孔子没动一兵一卒完成了“夹谷会盟”的使命,而且收回了被齐国霸占的领土。 此实乃应该评为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最伟大的战例。鲁定公和齐侯在齐国的夹谷举行盟会,孔子代理司仪,孔子对鲁定公说:“我听说,举行和平盟会一定要有武力作为后盾,而进行军事活动也一定要有和平外交的准备。古代的诸侯离开自己的疆域,必须配备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请您带上正副司马。”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到举行盟会的地方,筑起盟会的高台,土台设立三个台阶。双方以简略的会遇之礼相见,相互行礼谦让着登上高台。互赠礼品互相敬酒后,齐国一方派莱人军队擂鼓呼叫,威逼鲁定公。 孔子快步登上台阶,保护鲁定公退避,说:“鲁国士兵,你们去攻击莱人。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远方夷狄的俘虏竟敢拿着武器行暴,这绝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友好邦交之道。远方异国不得谋我华夏,夷狄不得扰乱中国,俘虏不可扰乱会盟,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否则,这不但是对神明的不敬,从道德上讲也是不义,从为人上讲是失礼。齐侯必然不会这么做吧?”齐侯听了孔子的话,内心感到愧疚,挥手让莱人军队撤了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方面演奏宫廷乐舞,歌舞艺人和矮人小丑在国君面前表演歌舞杂技、调笑嬉戏。孔子快步登上台阶,站在第二阶上说:“卑贱的人敢戏弄诸侯国君,罪当斩。请右司马迅速对他们用刑。”于是斩杀了侏儒小丑,砍断手足。齐侯心中恐慌,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正当齐、鲁两国就要歃血为盟时,齐国在盟书上加了一段话说:“将来齐国发兵远征时,鲁国假如不派三百辆兵车从征,就要按照本盟约规定加以制裁。”孔子让鲁大夫兹无还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你齐国不归还我汶河以北的属地,而要让鲁国派兵跟从的话,齐国也要按本盟约的条文接受处罚。”齐侯准备设宴款待鲁定公。孔子对齐大夫梁丘据说:“齐、鲁两国的传统礼节,阁下难道没听说过吗?会盟既然已经完成,贵国国君却要设宴款待我国国君,这岂不是徒然烦扰贵国群臣?何况牛形和象形的酒器,按规矩不能拿出宫门,而雅乐也不能在荒野演奏。

孔子谈学习

孔子谈学习 孔子谈学习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孔子在《论语》中有如下学习的名言,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他的学习思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两句强调温习知识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应当常常温习,学习和温习知识使人感到快乐。在温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新的看法和观点。3、诵《诗》三百,援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不学诗,无以言。5、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8、闻一以知十。孔子教学生诵诗,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活动中去。他不主张当书呆子,死记硬背,对接受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敢于创新。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里包含着第一个思想:“学”“习”结合,学以致用。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迷茫。孔子非常重视学和思的关系,主张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和思结合起来,不能偏废。在他看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没有“学”作基础,“思”是徒劳无益的,只学不思也是无长进的。在学思结合求知的过程中要切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包含着第二个思想:学思并重。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1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7、有教无类。孔子强调,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无知,不要安于无知。他倡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孔子把人分为四等,即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以及困而不学者。生而知之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他没有提到一人,这等于承认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出“有教无类”,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到遇到困难再去学习。孔子高度赞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他认为只有好学的人,才能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孔子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比大多数人好学。” 这里包含着第三个思想:承认不足,,乐而好学,学不厌倦,不耻下问。 1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0、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倡博学,深信博学是求知的有效途径。他主张通过“闻”和“见”博学。“闻”“见”不但是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还有阅读书籍,即“博学于文”。他说“见而识之”,就是多见而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记忆起来。他还主张多问,孔子虚怀若谷,以能者为师,“子入太庙,每事问。”而且要“不耻下问”。这里包含着第四个思想:学要广博,须多闻、多见、多问、多识。2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2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2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要有恒心,有不满足感,要自重。这里包含着第五个思想:学贯一生2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9、朝闻道,夕死可矣。3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修身也是学习,而是重要的学习。孔子认为君子应当致力于学道,而不是谋求衣食,耕田常有挨饿的时候,学道能够做官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没学到手不担心贫穷。孔子在学习上极为重视德行修养。他认为在实践仁德,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文献礼乐文化。这里包含着第二个思想:以德为先,德文兼修。学以致道,学以践仁。

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要反思传统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语文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文化传承的本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割断历史,拒绝继承。孔子重学重思,主张学中有思、以思促学,不仅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思考,积极质疑。孔子的“学思结合”的思想对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有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语文课堂教学;启示 语文教学是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这一本质决定了语文教学既要面向未来又不能割断历史,既要面向世界又不能抛弃民族化,既要面向现代化又不能拒绝继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的“思考、领悟”目标和“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与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发现、创新”目标,具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在不时叩问自己并不断寻求答案的问题。“欲知大道必先明史,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语文教学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语文教师要提炼古人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以期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有价值的教学思想是我们探索语文教育规律的精神宝藏。 一、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的内涵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结合。其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论断中。话虽简洁,内涵却很丰富,它揭示了学和思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前半句强调思考的作用,只知读书却不会用脑思考就会陷入困惑,茫然无所得。孔子强调学习求知必须思考,要求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即“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既要多闻多见,又应随时发现问题,有存疑的精神。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其中的“疑思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真正获得知识要经过自己的主动思索。学生只有认真思索,才会产生疑惑,有疑则生问,有问则求解,通过对答疑解问的探索过程,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见闻,还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半句强调了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不读书而只是空想,怀疑和不安在所难免,就会使人精神疲惫。只思不学也是有害的。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重视好学、乐学。他认为好学应该表现于实际行动中。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好学还不够,还要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不仅对学生这样要求,他自己就是一个沉醉于学习而不知疲倦的人。《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中教育成就最为显著。他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活动中,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一下他的教育思想: 一、受教育者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在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具备外在的气质,内外统一,从而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呢?孔子认为可以这样去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本人不但身体健壮,而且多才多艺,喜歌乐舞,自身也是一个十分注重全面发展的人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

孔子的学生管理思想浅析

孔子的学生管理思想浅析 发表时间:2009-02-18T14:14:47.500Z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0月下作者:陈颢[导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生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德育”,“自我管理”“中庸”等方面,这对我们仍有很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学生管理;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创建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他毕生治学,从私学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管理思想,他的教育管理思想包括了教学管理思想、教师管理思想、学生管理思想等诸多方面。其中学生管理思想虽历经两千多年岁月磨砺,但对现代学生管理工作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 以人为本是学生管理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的“仁”的学说,是他在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实行“德政”“仁政”,其精神实质就是“仁者爱人”,即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孔子认为只要实行“德政仁政”就能受到人民拥戴,“为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而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是不谋而合的。 2 德育教育是学生管理的核心所在孔子认为学生是需要全面发展的,所以他确定了教学内容,即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包括了德育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四大部分,而礼(德育教育)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孔子把德育教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一方面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贤良之士,“举贤才”,使贤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方面把德育作为治国安邦的有效途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希望用“以德育人”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之目的的保证,从而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这就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教育的根本特点。孔子从教育就是塑造人才这个角度出发,强调做人必须受教育,必须学习,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全面而完美的人。他认为德育教育应该遵循如下原则:2.1立志。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要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上的更高追求。他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要以实现“仁”为目标,要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他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要抵御各种的物质诱惑。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此他很赞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2克己。孔子主张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于礼、仁的规范。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还提醒学生要注意“克己”这个原则,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在外不怨,在家不怨,不怨天,不怨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些都是要求自己,而不是责怪别人。 2.3力行。孔子提倡力行,涉及到时下的“实践”、“诚信”教育等诸多方面,他认为做人要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他还说“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他表扬了子路,“子路无宿诺”,子路答应办的事情,从来不过夜。孔子认识到不仅要注意学生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观察学生的道德实践,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 自我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孔子很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希望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具备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他强调“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学生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他反对“乡人”的角色,强调人要有独立意识。子贡曾经问孔子: “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回答说: “未可也”。又问: “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孔子还强调“内省”,这是日常必要的修养之一。他认为不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他在私学中广为推广。他经常教育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然后才能考虑管理别人。在论语中有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他的学生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受到了孔子的教诲。内省主要是靠自我的管理,内省的重要结果就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心安理得,就增加了道德行为的信心和勇气。他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通过“自省”,从而对自我的修养进行提高。孔子要求学生严格对待自己,不单是大事,生活中的琐事,也要有条不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在不断“内省”后,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对的做法,那么就需要“改过”。孔子认为现实中没有不犯错的圣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改正错误。“过,则勿惮改。” 改正错误的时候,需要有别人的指点,对于别人的批评忠告,采取欢迎的态度。“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但如果有了错误而不改正,那就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从而妨碍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4 “中庸”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尺度如何管理学生,是从严还是从宽?孔子认为:“过”或是“不及”都不好。他提出了“中庸”的想法,认为这样才恰到好处。中庸本义有三::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庸即常,一指经常,一指平常。孔子所谓中庸强调了执两而用中,并以之为经常之道。孔子始终注意分寸感,希望将对立的两端结合起来。孔子的曾经称赞颜回,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谓“择乎中庸”,就是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着其中道而行。左传中记载着孔子论政:“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由此类推,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将严格和宽松的尺度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把握好“度”,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最大化,更加科学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总之,在孔子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学生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仍旧有很重要的启发和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挖掘,大胆利用,为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服务,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一代。参考文献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孔子“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

[分享]孔子“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入选推荐日志,加10币) 修己安人是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课题。修己是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安人是管理的目的。 孔子在《大学》里,提出了一个融修身、治国与知行于一体的简明公式。即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孔子看来,管理的根本目标与规律,在于宣传弘扬光明的德性,并用这种德性去改造人民,使他们安居乐业,修身养性,处于宁静和谐的状态中去追求善的境界。这就是管理的目标,也即是“安人”。这就是孔子的“三纲领”。 但是,我们怎么来达到这种管理的目标呢?那么,孔子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那就是“八条目”的方法。他说古代那些圣明的人,当他们要想把自己光明的品德显彰于天下,以便去影响人民时,他们的方法是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但是,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呢,首先你得有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能力;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人,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想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的人,首先要诚实自己的意念;想要诚实自己意念的人,首先要取得一定的知识。取得知识,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懂得事物的原理。 这里,孔子在表达“八条目”时,用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类推逻辑结构。在这条八条目的逻辑结构中,“修身”是八条目的核心。 首先,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因为后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其次,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尽管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必须从修身做起。孔子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只有知道怎样修养自己,才能知道怎样管理别人。治人,治国,治天下都是“治已”即修身的外化与扩大。 这面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管理者应该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树立榜样,影响被管理的人,第二方面,是修养自己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很多思路、思想、知识和方法。如怎么格物,怎么致知,怎么诚意,怎么正心等,用指导自己修身的方法,去指导管理别人修身,其思路是相通的,所以,管理者必须时刻不忘记个人的道德修养——“修身”。 但,修身的目的是什么?是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显彰美德,使人达到于至善,使人民生活幸福,这是孔子管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荀子讲:“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在儒家管理思想中,安宁乃人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这就是孔子“安人“的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仍很有意义,当代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其对管理目标的探讨中,就特别强调“人”的目标,现代人本管理论述的企业目标更是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企业是人的群体,企业的活动就是人的活动,人的群体必须建立在共同的信念之上,必须把人聚集在共同原则的周围。不然的话,企业就会瘫痪,不能够活动,不能够要求它的成员努力工作。 因此,安人即是企业的目的,也是企业的手段。所以,管理者的使命必须去完成这一课题,怎么去完成呢?孔子的管理思想就是“修已安人”。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周维新X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摘要:简要阐述了孔子的伟大精神,以及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和自 我修养诸方面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 40-092.25 Abstract :T his paper g iv es a brief acco unt of the g reat ness o f confuciss'spir it ,w ith r egar d to his outlook on the aim ,contents and metho ds of educatio n ,on t he r elationship betw een teachers &st udents,and on the teachers'self -cultiv atio n. Key words :confucius ;educatio n . CLC :G 40- 09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81(2000)04-0034-(04) 一 孔子(前551-前479年)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现山东泗水),后迁居曲阜(今山东曲阜市)。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他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他管理过牛羊,也管过仓库,当过会计,这些事都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所不屑的。贫贱的少年生活,使他发奋自学,渐渐地通晓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学问,靠着勤奋和“不耻下问”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的忠厚诚实和好学,使他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为他日后的大办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孔子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办教育上,孜孜不倦,死而后已。孔子的办学可分三个时期:三十岁至三十五岁为初创私学时期;三十七岁至五十岁为大发展时期;六十八岁至七十三岁为尽心办学兼整理典籍时期。前后学生达三千余人,培养出了七十二个高材生。孔子自己评价自己说:“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全身心投入教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二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论语》中,记录了有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生关系、教师修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许多真知灼见,至今仍起着警世作用。 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要培养的人材是“圣人”,象尧舜那样。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此“君子”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他认为做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他把做官和学习看得同样重要,而且互补互用,这第13卷第4期2000年12月 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 nal o f Jiax ing College V o l.13.N o.4Dec.2000X 收稿日期:1998-09-11. 作者简介:周维新(1938-),男,汉族,浙江海宁人,嘉兴学院教师

谈谈孔子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这些原则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对人无区别地加以教育的主张,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只要“自行束脯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即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这样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和“无立锥之地”的仲弓及冬天“以芦花衣之”的闵子骞得以置身于孔子门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民提出的,他希望无论是名门望族、殷实之家还是篷牖茅椽、绳床瓦灶之户都可以接受他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 孔子认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学而知之”,但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天赋和资质的不同。孔子发现了受同样的教育而结果不尽相同的情况,并且提出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以上也”。因此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善于把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资质、爱好和特点因材施教。 ⒈知人之深 孔子对弟子求学态度的认识非常深刻,他高度赞扬颜回的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见好学者也”《雍也》,宰予因课堂睡觉而遭到孔子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的批评。 孔子不但对学生的求学态度认识深刻,而且对学生的个性、才能、德行把握准确,洞悉深刻。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先进》 德行(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关于辞令的):宰我、子贡;政事(擅长政事的):冉有、季路;文学(通晓文献知识的):子游、子夏。 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了解非常深刻,为他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 ⒉育人之准 下列一则孔子教学案例,可以说孔子因材施教的精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谈企业文化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

1.学而时习之——组织的学习 我们就要注意孔子那时的年代,还没有学校,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孔子那时也没有太多书籍,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学问不像现在人所理解的那样,是单纯的读书,学知识。孔子认为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中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做学问时,要随时思考,体验,反省,从生活中得到启迪。如果你这样做,使得自身的思想修养有所提高,这难道不是件很高兴的事吗?如果把孔子看作一个管理大师,从这句话上,他就是开宗明义交代了管理方法是从哪里来,管理是什么,我们该怎么样去做的问题。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它植根于现实,植根于企业管理实践,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学习,要善于观察学习,要善于思考、体验和反省,做到“学习时习之”,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发展。“学而时习之”不仅要求管理者要这样做,而且还要求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这样做,要求员工努力学习,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对公司的问题提出看法建议,从而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和无形资产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难道不是一件让董事长们高兴喜悦的事情吗?现在的组织管理问题一直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建立一种更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形势的企业组织,就必须提倡企业不断探索,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以塑造竞争优势。这与今天浒的学习型组织理念是非常接近的。遗憾的是在中国古代早已提出“学而时习之”进行社会文化建设的几千年后,中国企业还要向国外去寻求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真理,这不能不让我们在遗憾之余,产生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的迫切性。 一代大师孔子一生追求着学问也弘扬着学问。他认为学问是要普及大众的。这对于我们在管理教育的工作上的意义也是深远的。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兴起是近年来的事,在教学方法上有许多方法。人们普遍认为管理是可以传授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教育的只是所谓的科学部分,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科学是可以教授的,艺术也是可以传授的。因为学问不只是知识,它是从实际工作中来的,是从生活中来的,孔子的一生讲究的是做人做事,而做人做事恰恰是一种高深的艺术。孔子一生的光辉所在正是他以自身的身体力行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不可超越的艺术形象。管理的教育应该注重两方面的结合。 2.有朋自远方来——企业家的寂寞 孔子讲了学习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之后,接着又讲管理人员,尤其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企业家和高层人同要准备的一件事——忍受寂寞。怎么说呢?一个人要创立一种事业,常常要忍受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提出新观念或要进行改革创新,通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受到排挤。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有新观念的人总被视为怪人,除非他的想法有朝一日成功了”。创办一个企业也好,提出新观念新策略也好,进行新产品开发也好,都会碰到若干的阻力。有时候,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压力管理”。当人心中存在着巨大的压力时,他越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古来圣贤皆寂寞”,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决心要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压力很大通常无人倾诉,是必须要甘于寂寞的。但是,“今天穿草鞋是为了明天穿皮鞋”,今天的寂寞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终有一天你能得到众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做企业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去经营,合理地排解心中的压力,自然会有人了解你投奔你为你出谋划策。 一个管理者的新策略还未被别人了解,一个管理者正为企业的强大着想时,往往是他寂寞的时刻,这时刻,有个志同道合的人来了,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孔子的思想穿越了几千年得到了多少人的研究,多少年来孔子是多么的寂寞又是多么的高兴呀。这样就懂得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3.人不知而不愠——追求组织内部的和谐 接下来孔子又说了,新的措施没被别人所了解,也不要怨天尤人,要有耐心地说服别人或反省自己,这才是君子、优秀企业的做法。例如,新产品刚投入市场,还未被消费者普遍接受或销售陷入困境之际,企业内部就会忧心忡忡,生怕计划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引起内部部门的争议。如产品开发部可能会指责生产部质量控制不力,而生产部又可能指责产品根本没开发好,销售部门则可能抱怨自己是冤大头。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导致企业内部士气的下降。在这个时候怎么办?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难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