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改完

七年级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改完

七年级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改完

历史: “伐无道,诛暴秦”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2.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③征发农民去服徭役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

A.①②③ .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

A.族诛 B.车裂 C.腰斩 D.连坐法.

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 D.②④

6.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 C.25 D.30年

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 D.赤壁之战

8.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9.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孙膑 B.刘邦 C.项羽 . D.吴广

11.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评价:“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请你说说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答:陈胜吴广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首先发动,具有首创精神。项羽刘邦的队伍继续反秦,起了推翻秦朝统治的

- 1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朝代篇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 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政治制度篇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以民主推举的方式选出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目的),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依据),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作用)。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义务)。西周、西 汉、西晋实行过分封制。 4、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民族交流篇 1、秦与匈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两次通西域 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光武帝时期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因此从东汉开始,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 四、改革篇

部编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复习资料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生产工具的革新:原始社会初期(打制石器)——原始社会中期(磨制石器)——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达到鼎盛)——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云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地点用火工具制造地位 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 知道用火粗糙的石器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约70-20万 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学会使用和长期保 存火种(天然火) 打制石器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 之一 山顶洞人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人工取火 开始掌握磨光和 打孔技术、骨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区别。 原始居民距今 时间 地区 农 业 家畜业 房屋 样式 生产 工具 手工业 河姆渡人 约 7000 年 浙江余姚河 姆渡村 (长江流域) 水 稻 饲养猪 狗水牛 干栏式骨耜 制作黑陶、玉器和乐器骨哨、使 用天然漆、雕刻技术 半坡人 约 6000 年 陕西西安东 部半坡村 (黄河流域) 粟 饲养猪 狗等 半地 穴式 石器、 角器、 骨器等 制作彩陶、乐器、纺织、制衣等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时间:9000-7000年前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2.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大战蚩尤,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种植水稻,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民通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21课教案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重要著作。 2.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音像资料(故宫、长城),让学生感受到巍峨雄壮的宫殿和气势恢宏的长城建筑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感知历史。 2.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设计图表,归纳我国三大科学巨著,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 教学难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布局严谨,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的杰作,城中心的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紫禁城吗?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设问:刚才看到的故宫,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城》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你看后有什么感想? 生答:明成祖时修建的。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过的地方。 故宫建筑风格:①造型雄伟。②布局严整。③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建筑左右对称,是古代传统的城市建筑的杰作,突出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④内外装饰精美豪华……介绍自由阅读卡“琉璃瓦和汉白玉”小常识。 老师要明确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学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

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第二部分为“科学家祖冲之”,第三部分为“书法、绘画与雕塑”。首先看第一部分。 (板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教师: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展示:《齐民要术》书影 介绍:“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故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思考课本90页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学生回答:强调了贾思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思考: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学生回答:贾思勰的代表作《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讲解:贾思勰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才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数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板书)二、科学家祖冲之 教师讲解: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讲解: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圆周率是否精确,关系到天文、历法、建筑、水利等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圆周率计算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更精密更准确的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做“割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北魏的建立:(1)时间:(2)地点:(3)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2)作用: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2)服饰:(3)姓氏: (4)联姻:(5)汉制:(6)学礼法,尊孔子: 合作探究: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 精讲点拨: 1、民族融合与汉化不等同。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 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精讲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2、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和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魏 C.东魏 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元 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地点:云南元谋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 地位:直立行走。 工具:打制石器;用火:天然火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特点: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用火:人工取火 距今约6000多年 河 姆渡居 民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浙江余姚(南方长江流域) 房屋:干栏式建筑 (优点:通风、防潮) 农作物:水稻 工具:磨制石器 陶器:黑陶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相同点: (1)都从事农业生产;(最重要) (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原始农业的发展: 1.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兴起的区域: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从刀耕火种到用耒耜等工具进行耕种; 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出现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不同点: (1)房屋的结构不同; (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3)陶器不同:半坡用彩陶,河姆渡用黑陶 不同点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炎黄联盟 1. 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炎帝,结成炎黄联盟。 2. 炎黄联盟在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3. 形成华夏族。 4.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黄帝的贡献 炎帝:原始农业、手工业、乐器琴瑟、天文历法知识; 黄帝:衣食住行、军事。 下属仓颉发明文字; 妻子嫘祖养蚕抽丝 禅让制 代表人物:尧舜禹 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 (有才能的人) 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 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分封的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对象:宗亲、功臣 含义:将宗亲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并定期纳贡。 作用:保证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诸子百家历史学案 华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 教材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自由的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在我国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相互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一、导入(1分钟) 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列国并立、大国兼并,制度改变。 导出文化特征:百家争鸣 二、明确目标(1分钟) 三、阅读课文,勾画重点。(10分钟) 四、个人完成自主探究,老师巡视。(10分钟) 五、小组合作交流,把疑难点写在报道站里。老师巡、看、查、问、点。(8分钟) 六、大展示(7分钟) 预见性问题及措施: 1、学生对于诸子的名言理解上可能有偏差,需要老学习目标: 1、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文化方 面的贡献;(重点) 3、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墨子、孙子等诸子的主要思想。 自主探究: 1、我的教材我理解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百家”中的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兵 家等,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 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注意:“子”是中国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百”只是 一个夸张的说法,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 2、我的教材我整理 把有关诸子的名言警句整理在下边,并试着理解其大意。 (要求合理安排、字迹工整) P103《论语》含义:自己不想干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为国家要无怨无悔,为家庭要任劳任怨。自己明白的事,也让 别人明白是,自己能做的事,也要帮助别人做到。体现了孔子 仁爱的博大胸怀。 P104“孟子语”:我很注意修身养性,培养正义之气。天下 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家庭 成员的修养。 P107“韩非语”: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 百姓。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 对待。也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地位高低之分。 P107“孙武语”:用兵的方法不可长时间只用一种,好似 水一样没有任何形态。孙子想表达的思想为用兵长胜之道在于 多变让敌人琢磨不透 3、我的教材我归纳 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地位 儒家 孔子 思想核心:仁、礼; 教育思想:首办私 学,主张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等等 儒家创始人, 政治家、思想 家和教育家。 后世尊为“至 圣”。 孟子 思想核心:仁政、 民贵君轻。认为“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提倡做人 要有骨气。 把儒家学说发 扬光大,后世 尊为“亚圣” 道家老子 主张: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具有朴 素辩证法思想。 道家学说的创 始人。道教尊 其为“道家始 祖” 法家韩非 主张历史是发展变 化的,今世必然胜 于前世;强调“法 治”;提出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理论。 法家学说的集 大成者。 墨家墨子 非攻、兼爱、举贤、 节俭 墨家学派创始 人 兵家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避实击虚;攻 其不备,出其不意。 兵家始祖 师点拨。 2、学生对于诸子的主要思想可能 归纳不全或难于理解,可在小展 示和大展示期间予以点拨。 七、巩固记忆(8分钟)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 一、反馈:每组单号同学反馈孔 子、孟子的相关内容,双号同学 反馈老子、韩非子的有关内容。 反馈完后组内互查(8分钟) 二、合作探究。(15分钟) 任务分配:1、2组一题,3、4组 二题,5、6组三题 预见性问题及措施: 第2题和第3题稍有难度,可指 导每组的1、2号同学,再进行组 内帮扶。 三、大展示(10分钟) 四、整理导学案(5分钟) 五、课堂小结(1分钟) 百家争鸣时代,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们 的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一系 列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中 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 我们回首历史时,发现,百家争 鸣的地位不可超越,这些思想和 智慧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的思维。这堂课内容已结束,你 到底掌握了多少呢,请同学们独 立完成达标测评。 五、达标测评(6分钟)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45点总结 1.结束秦汉西晋以后的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政权和关键人物是【隋朝,589年隋文帝】 2.唐朝的鼎盛时期,是谁在位的什么局面【唐玄宗,开元盛世】 3.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开放和兼容并包】 4.遣唐使是哪个国家派来的【日本】 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都是发生在谁身上的典故【宋太祖赵匡胤】 7.契丹族首领是谁【耶律阿保机】 8.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的交子】 10.成吉思汗的功绩【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11.“省”这一行政机构来源于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 12.宋代市民娱乐兼商业的场所是【瓦子】 13.指南针应用于什么领域【航海】,火药应用于什么领域【军事】 14.我国设立丞相和废除丞相的朝代【秦朝设立,明朝废除】 15.戚继光抗倭的实质是【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16.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 17.是谁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皇太极】 18.明清时侵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荷兰】,是谁在那一年收复的【郑成功1662年】

19.隋朝大运河的作用【促进了南北政治文化经济交流】 20.用一句话形容武则天统治时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1.唐朝是什么创作的黄金时期【诗歌】 22.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东渡和西行的分别是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3.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4.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现象,直接原因是什么【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5.澶渊之盟双方【辽和北宋】 26.它是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始终维持其优势地位,它是【金】 27.宋代的瓷都是哪里【江西景德镇】 28.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标志是【1276年,元攻灭南宋残部】 29.元朝管理台湾地区设置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元朝管理西藏地区设置的机构是【宣政院】 30.元曲最优秀的作家和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 31.是什么改变了雕版印刷术只能印一种书的弊端【活字印刷术】 32.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哪里【四书五经】考试的文体必须是什么【八股文】 33.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34.明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是李自成起义,李自成起义的口号【均田免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司马迁与《史记》、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两汉时期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两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教学难点:如何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宗教。 【学情分析】 虽然这是一节文化课,但七年级学生对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还不深入,因此,在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时,要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材料研读法、情境创作法、设置悬念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竹木简”“丝帛”,提问学生:竹木简、丝帛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书写材料,它们有什么缺点呢?学生思考、回答:笨重、昂贵。教师再提问:哪一种书写材料克服了这些缺点呢?学生回答: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造纸术等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提问:大家想一下,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呢? 学生回答: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展示《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图片) 出示材料: 竹木简在纸发明以前是我国的主要书写材料之一,但由于竹木简很笨重,带来许多不便。据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竹木简奏章重120多斤,汉武帝时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汉武帝看了一个多月。帛也是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但帛太贵,不能大量的使用。 这些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什么缺点呢? 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轻便、实用、经济的书写材料,于是造纸术应运而生。大量的考古发掘都发现了属于西汉前期的纸,从而证明了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方法。(展示考古发掘的《纸本地图》) “探索发现”:同学们自主阅读第73页的教材内容,然后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最早的纸”和“蔡侯纸”。 结论: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课件展示最早的纸的图片、蔡伦画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新人教版

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历史和人文精粹。了解我国古代文字、朝代更替、南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农业、书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历史随机图片,视频。总结历史的更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书法欣赏、古乐欣赏等,陶冶情趣,从审美上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代历史和艺术成就。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历史中,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引入古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进入学习课文。 【自主回顾】 (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与民族交融; 教师出示图片,边看边讲,以及让学生回答这是哪一时期,有哪些文化。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中国早在古代,就有世界上最新进的技术,而且至今保持在领先地位? 2、我国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被人说是:“神医扁鹊,起死回生。”后人为什么这样崇拜? 3、从节气的产生,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判断?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了解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今后的历史朝代产生了哪些影响。有什么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无答案) 华师大版

第21课 诸子百家 一、温故互查 1、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熔冶在一起铸造成青铜器.-------------是商周手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部门,其工艺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2、青铜器种类繁多,按照他们的用途可以分为-----------------------------------------------------------等。 3、-------------是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大方鼎。 二、设问导读 1、完成填空 (1)、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的局面. (2)、兵家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他著的------------在世界军事史上游击队高的荣誉. 2、完成下列表格 地位(影响) 学派 姓名 时期 主要思想及 著作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三、自我检测 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兵家等学派 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 A.《诗》 B.《书》 C.《春秋》 D.《论语》 4.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学而时习之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劳动创造人本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教师活动图片导入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设问: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的特殊之处?2.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个猿身像的头是谁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暨生物进化论。设计意图设疑导入,从达尔文猿身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环节课程导入新课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描述人类进化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图片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来。2.多媒体资料《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设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 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设问:牙齿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资料:伴随元谋人牙齿的出现,还有一些石制品,属于旧石器,其形状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统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炭屑和烧焦的骨头及动物化石。设问:这些石制品是做什么用的?4.头盖骨的分量——关注“北京人” 资料: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3枚人类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猿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祖冲之人物素材 新人教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人物简介】 (429年—500年) 祖冲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 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最新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原始社会) 第1课史前时期:早期人类的代表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状况:制作工具(打制石器),知道使用火。 4、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P3头骨):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活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时代” 天然火(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过群居生活 4、地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5、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具有现代人类特征;穿孔骨针;钻孔和磨制技术。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兴起地点:黄河、长江、淮河等地区 南方(人工栽培水稻)、黄河流域(粟) 2、生产方式:刀耕火种,发展到耒(lei)耜(si) 3、兴起和发展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 4、兴起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时间:四五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 3、主要战役: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合并成炎黄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4、华夏族的形成:炎黄部落逐渐形成华夏族,后人尊称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二、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等。 2、黄帝(轩辕氏):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lei)祖纺织、缫丝。 三、禅让制 1、含义: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法 2、主要时期:尧→舜→禹(大禹治水)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概况: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都城:阳城 2、国家机器:军队、刑法、监狱等(奴隶制压迫奴隶的工具)。制定夏历 3、重要制度:禹之子启继承王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4、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5、都城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阶级分化、等级界限) 6、灭亡:桀(jie)的暴政。 二、商朝 1、建立概况:建立者:汤时间:公元前1600年都城:亳(bo)→殷(盘庚迁殷) 2、灭亡:商纣王的暴政。 三、西周 1、建立概况: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hao)京 2、分封制 (1)目的: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封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调兵。受封者可在领地之内再分封 (3)作用:保证了周朝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治。 (4)周朝的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3、灭亡:周厉王时期“国人暴动”; 周幽王的腐败,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灭 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 一、青铜器 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铜器。 2、功能与用途: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功能由食器发展为礼器,代表身份地位、国家权力、等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

《魏晋南 北朝的科 技与文 化》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两 部分内容,即魏晋南 北朝的科技成就与文 化成就。科技成就主 要讲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及其圆周率;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书法、绘画和雕塑方面的成就。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讲科技和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雕塑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能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 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通过一组图片和邮票,引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与艺术作品,又为何会印刻在小小邮票中呢?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二、讲授新课 (一)方寸间的科技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同学们,请猜一猜“齐民”和“要术”的含义是什么?“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设计意图】以邮票的形式来介绍贾思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思考课本90页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强调了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说说《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书本问题参考答案 1.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课本第8页)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2.从大禹治水的事迹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课本第15页) 合作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3.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课本第18页) 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4.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课本第21页)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课后练习 5.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课本第28页) 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课本第29页)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7.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什么问题?(课本第30页)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8.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课本第22页) 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9.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课本第32页)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1.、中国 ...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

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四五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后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