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成长 教案 2课时

2.成长 教案 2课时

2.成长 教案   2课时
2.成长 教案   2课时

2.《成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研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

(2)合作探究,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充分交流。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

(3)指导美读,通过对文本重点段落的赏析,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难点:领会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美好童年,清新纯净,天真无邪,充满生气,不知烦恼;金色、明亮、温暖、闪闪发光,对童年的回忆温馨而富有情趣,它是人生的奠基期,人生的起点。童年的生活和经历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庭和社会都非常重视我们的成长,今天我们来阅读一个青春励志故事,看看这位小约翰的男孩是怎样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知识积累:

1.简介短篇小说的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由此可看出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短篇小说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结构精巧。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见一斑略知全豹”。

2.《成长》与作者简介

《成长》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小男孩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成才的故事。

《成长》既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励志故事,也可以说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南。即使在今天,书中所提及的问题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成长》故事温馨朴实,人

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有评论家认为此书“幽默中杂着泪水”。

拉索尔·贝克,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代表作有《成长》《黄金时代》。迄今为止,他共出版了17部作品。

拉索尔·贝克,美国作家,出生于1925年,生活于单亲家庭。拉索尔天生羞怯,体格瘦弱,性格内向,资质平常。做过报童,搬运工、邮局小职员等。经过不断尝试和数次失败,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自尊和他人的尊重。太平洋战争爆发,拉索尔应征入伍,成为预备役海军飞行员,退役后从地方小报的调查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一名优秀作家。

3.对《成长》小说的评价:

这是一本优秀的传记作品,是一本无法超越的美国回忆录。

美国广播公司

这是一本做到极致的自传,既有趣又心酸……你会永远的感激拉索尔?贝克,他讲述的是自己的过去,却让你自豪不已。

《芝加哥太阳时报》书评

它能让你快乐,那些熟悉的街道和喧闹能把你带回到自己的童年岁月——对这样的一本书,你该怎么来评价呢?太神奇了!

《洛杉矶时报》书评太不可思议了……这是一个可爱的、温暖人心的、让人无拘无束地开怀大笑的故事……是一部极富原创性的优秀自传作品。

《纽约时代周刊》

贝克的《成长》写的是他个人的故事。这里面凝练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叙述手法和态度就像走钢丝那样,在自嘲和自豪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他是用一种近乎平淡无奇的写作风格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他的文字的优美之处恰好就在于其简单和朴实的文风,以致使读者在阅读他的故事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他的思路里了。

李希光清华大学教授

4.字词积累:

字音

惬(qiè)意自怨自艾(yì)掂(diān)量镍(niè)币

熨(yùn)烫侏(zhū)儒(rú)龇(zī)牙步履(lǚ)

成语

1.自怨自艾:本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2.伶牙俐齿: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3.惊惶失措:害怕慌张(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办。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1.文章是什么文体?

讨论,明确:短篇小说。

2.文章记叙哪些事情?中心事件是什么?哪些是插叙?有何作用?哪些是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母亲发现“我”缺乏闯劲,不求上进,叫我去推销《星期六晚邮报》;写“我”做街头报童的经历,推销《星期六晚邮报》失败;写做推销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母亲建议“我”进行新的尝试,当作家。中心事件是:卖报不成当作家。

插叙的内容有:长大后当总统;新泽西州贝利维尔的家境描述;我小时候母亲就希望我远离苦力,过上豪华生活。

作用:交代了母亲性格形成的原因,增加了小说的深度和厚度。

细节描写:第一次卖报经历,一份都没卖掉(满载杂志的我想贝利维尔街走去);第二次,按遍镇上大多数门铃还是卖不完30份杂志(就这样我背着一袋子杂志又出发了)。

作用:增强作品对的真实性,深化作品主题。

3.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讨论,明确:我母亲多丽丝

4.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讨论,明确:顺叙中有插叙。

附:结构分析参考:

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9

写母亲希望我“有所建树”,但发现“我”缺乏闯劲,不求上进,决定让“我”尽早“起步走向成才之道”。

第二部分:10——61

写“我”做街头报童的经历

第三部分:62——65

写做推销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母亲建议“我”进行新的尝试。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非常长,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初略的感受一下文章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详细分析课文,感受母亲这一最有特色的人物,以及她对“我”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课课练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了解了拉索尔贝克的不平凡成长经历,今天我们重点来分析文章主要人物的形象,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二、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回忆成长:

1.我的性格及具体表现:

缺乏闯劲: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爱读书

理想不高:想当垃圾工

2.母亲对我的态度:

深恶痛绝难以掩饰的厌恶希望我“有所建树”

3.多丽丝的性格特点:

有进取心精力充沛精明能干(推销报纸)

4.三人的关系:

感悟成长(一):

课文片段精读,学会感知和领会:

仔细阅读“我”推销《星期六晚邮报》的片段,思考:

1.母亲为什么要逼着“我”去推销《星期六晚邮报》?

讨论,明确:母亲发现我缺乏闯劲,在八岁的时候就让“我”在街头推销《星期六晚邮报》,这是母亲对“我”进行的强化训练,以让“我”尽早适应竞争。

2.在推销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最终的结果怎样?

讨论,明确:“我”先是找了一个热闹的地方,等着“人”来买,结果是一份也没有卖掉。然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按遍了镇里大多数人家的门铃去推销,可还是卖不完那三十份杂志。最后,母亲让多丽丝和“我”一起去推销,结果多丽丝成果显著,而“我”最终也没能掌握推销的技巧。

3.课文写多丽丝兴致勃勃地推销《星期六晚邮报》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多丽丝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的行为与“我”的推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出多丽丝的性格与“我”的性格不同。

感悟成长(二)

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看待她为“我”所做的种种“设计”的?

讨论,明确:“我”的母亲是一个这样的人:她率直、泼辣、急于求成,“她难以掩饰她的厌恶”,又毫不隐瞒她的高兴,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树。对“我”不思进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却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开明的,一旦发现“我”在生意场上已没有指望,便为“我”留意新的“行当”。于是,她发现“我”的写作天才,并鼓励“我”当个作家。

2.“我”是个怎样的男孩子?找出文本依据。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又颇有主见的小男孩形象。“我”缺乏闯劲,羞怯畏缩,不敢多说话;在卖杂志的过程中,不敢敲别人家的门,见有人开门就惊慌失措;遭受挫折后,就想放弃,推说自己“没有推销员的天赋”。同时,我渴望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我喜欢读书,我的阅读对象很多。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不乏韧性和闯劲,当找

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后,就暗下决心在这条职业道路上走到底。

“我”没有上进心吗?如何理解作家根本不需要什么进取心?

讨论,明确: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有颇有主见的小男孩形象。“我”缺乏闯劲,遭受挫折后,“我”就想放弃。“我”喜欢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当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欢的职业后,就暗下决心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所以,从全文看,“我”不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

3.多丽丝的形象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多丽丝是一个性格开朗、大胆热情、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形象。课文细致刻画了她帮助家里人洗碗碟、敢于向商店老板讨回公道、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厉言警告哥哥用卖杂志的钱买苹果等几个情节。从中可以看出,她既是我性格的对立面,也是母亲性格的继承者。

感悟成长(三)

品味母亲的语言,揣摩她说这些话时的心理活动:

①“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

②听完我的解释后,她会递给我那个帆布包,说:“一次不行试两次……”

③“睡得早,起得早,富裕,聪明,身体好。”

④“老弟,”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讨论,明确:答①母亲对“我”的称呼是很有特点的,她赞成“我”的想法的时候就称呼“我”为“老弟”她不愉快的时候则直呼“我”“拉索尔”。“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这句话就包着母亲对“我”的不满和责备,包含着对“我”“越来越不成器”的内心的痛苦。

答②母亲的这句话语气比较委婉,但话语中透出的是斩钉截铁和不容置疑。

答③母亲用她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也是对儿子的激励和鞭策,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答④母亲发现了“我”的写作天才,话语中充满了新的发现的喜悦以及对“我”的希望和鼓励。

感悟成长(四)

“我”从一名失败的杂志推销员到一名优秀的作家这一成长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没有人注定不能成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在于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

成长体验:

讨论:

人们常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同学们现在所学的专业“正中你的下怀”吗?你会为此而努力吗?对于你的将来,你有何打算?

成长宣言:

作为中职学生,我们毕业后将跨进社会,面对理想与现实,面对个人与家庭、社会,你有何看法?请抒写你的成长宣言。

三、课文总结:

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课课练

最新新人教版《夜色》优秀教案设计

9 《夜色》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 (4)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 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诗歌。《夜色》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设计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教案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困难与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共同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1、我们从小长到现在,总是一帆风顺的吗?2、有谁遇到过困难?当时你是怎么样解决的?学生议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教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向学生们讲述困难与挫折是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我们的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那么,在困难与挫折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听了下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二)学文明理 1.师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 2.播放邓亚萍面对挫折,不灰心,用积极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故事的录音。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为海伦.凯勒、邓亚萍姐姐那不怕挫折,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所感动。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能正确对待挫折,用勇气和科学的方法战胜挫折。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不怕挫折和困难的人是特别钦佩的,请你们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学生上讲台讲自己所钦佩的名人战胜挫折的事。)(三)活动明理 1.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在纸上写出自己最近的烦恼。(如果学生愿意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让其写上,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因为这样的学生能够做到有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向别人寻求帮助。) 2.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集后,抽出几张宣读,并请全班同学对有烦恼的同学进行帮助。(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想帮助他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认为自己的烦恼还严重吗?) (四)拓展延伸 1.师: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点击课件: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学生朗读。 2.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你能创作一句吗?送与好朋友共勉。拿出你的纸条,请写上一句,并在末尾署上你的姓名,使此句成为你的名言。举一例后,互赠名言! (五)总结全课教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不怕挫折和困难,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它,让自己健康成长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就能克服和战胜。同学们,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播放:《真心英雄》的歌曲录音,学生齐唱)

孤独之旅优秀教案

《孤独之旅》教案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启发、激励、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努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愉快的课堂教学。 2、训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学会倾听,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学生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九年级学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感兴趣。 【教材分析】 本文是九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自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本文注重环境描写的学习,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结合杜小康的成长,探究题目的深刻含义 2. 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奋发进取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并理解题目的深刻内涵; 2、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要点】

养成教育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习惯养成教育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走向成功一、活动目标 针对本班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较差,且在常规检查中较容易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纪律等行为习惯观念淡薄,我们班搞了一次有意义的主题班会。 二、活动准备 全班同学预先准备好志愿卡(空白纸张即可),准备好笔;班长卢帅准备好电脑,活动道具等,同时在黑板上写下“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走向成功”的班会主题。 三、活动过程: 1. [班主任]致辞: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上进的班级,尤其是进入高二这短短的三个星期,经过这短时间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同学们在各各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良好的风气,肯定地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仍然存在的,甚至可以说一些根深地固的问题-。为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学习,深刻了解自己,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走向成功,我们班特地搞了这次的主题班会。下面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 宣誓:领誓人引导大家进行班级宣誓。 3.[班主任]:有人问苏格拉底:世界上什么最难?苏格拉底答道:认识你自己。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了解自己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自我思考几分钟)A.认识自己的优点、能力和特长(板书) 每个人都会有他特有的优点、特长,关键是自己能否认识到和把他们发挥出来。如何认识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优点呢? “列优点清单”(板书) 大家要学会从多方位评价自己,把自己各方面的优点、长处一一罗列出来。请大家写下“我的优点”。具体详细地写出自己在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文娱才能、体育强项、性格方面、动手能力和其它方面存在哪些优点和长处,写在自我评价一栏。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写完后再请同学、父母、朋友、教师过目看有什么异议,写在他人评价一栏,达成共识,以保证自评优点的准确性。 当我们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优点时信心自然会增强。 通过“列优点清单”如发现自己有过人之处就应制定计划发展这一特长,当我们知道自己有某的优点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对自已不足的地方一定要改正。 B.再让我们寻找自己的缺点 大屏幕对班里出现的不良现象提出问题,由各小组或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总结性点评,屏幕展示点评结果。 这些现象都是很平常细小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就像病人生病了总得先找出症状才能对症下药,否则他吃再多的药,他也不一定能治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成数(教案)人教版

第2课时成数 【教学内容】 成数(教材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成数的理解。 2.成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教师: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新课讲授】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答案:15000÷(1+20%)=15000÷1.2=12500(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成数

八年级语文孤独之旅教案 (26)

10.孤独之旅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 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读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初步把握鉴赏小说的一般原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教学方式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情节,领会标题含义。品味语句.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感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们,歌词意蕴丰富。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

《夜色》公开课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课前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预习生字。(学生)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 个生字; 2、会写一个生字:色;一个偏旁。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喜欢朗读诗歌。 4 、体会课文情感变化,懂得欣赏夜色,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指导写字 1、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夜晚的景色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夜晚走一走,天黑请闭眼。(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听教师描述,学生想象夜色的神秘与美丽,感受心情的变化。)我一个人走在公园的小路上,天越来越黑了,只有月亮发出淡淡的光,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几棵树孤零零的站在路边。夜,好静呀,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虫子躲在草丛里幽幽的唱歌。突然,

一个黑影从眼前窜到了身后,我汗毛都快竖起来了,猛地回头一看。喵,原来是一只小白猫。它专心的看着树上,树上有个鸟窝,鸟窝还有两只萌萌的鸟宝宝。我轻轻的走过去蹲下来,小猫看了我一眼,便一心一意的用爪子玩起了脚旁那朵玫瑰花。我该继续散步了,便抬起头来,只见远处亮起了路灯,像一排小星星一闪一闪的朝我眨着眼睛。 2、天亮,请睁眼。孩子们,谁跟我说说一说,你们刚刚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害怕吗? 3、是的,昏暗的夜晚让人害怕,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 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语文书里也有一个跟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咱们一起来学习《夜色》,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眼中的夜色又是怎样的?请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 4、教写“色”字。(观察间架结构、笔顺书空、组词、描红练习、评价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育目标 1、使学生明确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育重点: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上一节班会课,主题是: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讲故事,使学生明确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1、讲故事——《学弈》(学生讲)。 2、听完了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3、师小结:同是跟一个老师学习下棋,效果却不一样,是由于前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后一个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是我们最基本的学习途径,在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讲,不仅关系到我们学习的成效,而且还反映我们思想行为的修养,反映着我们是否尊重他人的劳动。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我们怎么做呢? (三)讨论、交流 同学们,其实大家在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是怎样养成的,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1、爱读书的习惯。 2、上课认真听讲。 3、爱动脑、勤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书写认真,计算仔细 5、查阅工具书和资料。 6、自查自改。 7、及时复习。 (四)总结 的确,一个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老师也归纳了九条应重点养成的良好

学习习惯,请看小黑板。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合作学习的习惯。 5、书写认真、计算仔细的习惯。 6、自查自改的习惯。 7、读书的习惯。8、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9、及时复习的习惯。 同学们,这九条是的小学生应着重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课本上所讲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怎样学习。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学习中大家积累了许多名言,想一想,有哪些名言可以鞭策大家,激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交流(生) 3、出示小黑板 (1)温故而知新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好忘记性不如烂笔头 (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齐读、指名读) 总结 同学们,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并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断强化才能形成。希望这些名言可以鞭策大家,激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 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读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初步把握鉴赏小说的一般原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 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 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 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课时安排

《夜色》教案

《夜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胆、敢、勇、事、窗”等10个生字;会 写“再、讲、拉”等8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课文内容,通过理解“我”从“怕黑”到“不怕黑”的转变,鼓励学生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鼓励和引导学生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 (电子白板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 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4、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3课《夜色》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吗?请大家翻开书,轻声读 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它(学生读文) 2.指名读生字词,检查字音。 3.去掉生字的拼音,让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4.玩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词 5.自由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准字音、读流利。 三、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大家认真听。 提问:听完后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听后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我〞的心情变化。随机板书。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意思。谁还有读不明白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把握主线: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 怕了?黑夜中都有那些美丽景色?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课文,真正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通过再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孩子从胆小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读出你 最喜欢的句子。 5、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随机点拨。重点感悟“我如何胆小”和“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 样微笑”。引导学生将读书思考同朗读体会相结合。然后进行表演读。 (设计意图: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及丰富的想象,使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 文内容。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6、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 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7、总结后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学生欣赏美丽的夜景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采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谈论夜景与播放实景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 升华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使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8、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

养成教育教案

养成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 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 教学过程: 培根就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专门谈优点是救不了自己的,只有认清缺点,才可以自救。”请同学们借着以下几个事例先反思下中国人的行为和你们自己的各项行为,是否你们也有这样的不良行为? 请看以下事例: 1、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2、在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 现在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呢?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室内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再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这里有学生指出卫生状况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形成一定的

孤独之旅 示例_九年级语文教案

孤独之旅示例_九年级语文教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示例 一、整体感知 导入新课,并介绍作家作品(略) 二、通读全文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在小组内讨论,要求语言必须简洁明了。 三、明确文章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四、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社小康成长的过程的?并找出有关的语句来加以分析。 主要通过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事件的细小环节或对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描写。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 语句: (l)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的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地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分析:对前景的茫然,但似乎也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 (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分析:面对眼前如“重山锁住”的芦苇地,杜小康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这也是一个少年所特有的心理。 (3)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 (4)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分析:残酷的现实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驱赶孩子心头的恐惧之感。 (5)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6)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分析: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被沉重的孤独的感觉所替代,害怕孤独,害怕心里的孤寂,可怎么也不能逃避这样的一个现实。 (7)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分析:这时主人公杜小康和他的父亲已能面对孤独,面对现实。 (8)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9)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10)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

《夜色》优秀教案(含反思)

9 夜色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 (4)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 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诗歌。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胆子、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3)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每过一个站台出示一个本课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诗歌大意的同时认读生字。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朗读中识字、认字,通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 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2课时《成数》课堂作业附参考答案

第2课时成数 一、选择题。 1.七成五写成百分数为()。 A.7.5%B.75%C.750%D.0.75% 2.去年蔬菜产量10000吨,今年产量15000吨,今年比去年增加()。 A.五成B.十成C.一成D.一点五成 3.小丽家有一块菜地,去年产白菜200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了二成五, 今年的产量是()千克。 A.2200 B.2400 C.2500 D.2600 二、李大爷的一块农田去年种水稻,产量是1000千克,今年改种新品种后,产量 比去年增产三成,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三、某商店上个月盈利5000元,这个月的盈利比上个月减少了一成,这 个月的盈利是多少元? 四、听农村的大伯说,他们家今年收了9600千克玉米,比去年增产了两 成,则大伯家去年收玉米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七成五写成百分数为(B)。 A.7.5%B.75%C.750%D.0.75% 2.去年蔬菜产量10000吨,今年产量15000吨,今年比去年增加(A)。 A.五成B.十成C.一成D.一点五成 3.小丽家有一块菜地,去年产白菜200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了二成五, 今年的产量是(C)千克。 A.2200 B.2400 C.2500 D.2600 二、李大爷的一块农田去年种水稻,产量是1000千克,今年改种新品种后,产量 比去年增产三成,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1000×(1+30%)=1300(千克) 三、某商店上个月盈利5000元,这个月的盈利比上个月减少了一成,这 个月的盈利是多少元? 5000×(1-10%)=4500(元) 四、听农村的大伯说,他们家今年收了9600千克玉米,比去年增产了两 成,则大伯家去年收玉米多少千克? 9600÷(1+20%)=8000(千克)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合阳县城关中学:秦萍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读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初步把握鉴赏小说的一般原则。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的作文有不少同学都写到了不想孤独。是啊,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大,在长大的过程中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说《孤独之旅》,看看少年杜小康在孤独中如何成长。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2.字词: (学生交流字音、字形、字义) 提示: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3.朗读比赛: (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在朗读的过程读准字音,,把握语气,读出感情,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 三、了解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部编版一下语文-夜色教案

9夜色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学生字,读词语 小朋友,课前都读课文了,那下面老师检查大家学习的怎么样? 1.出示字词 (课件出示2) y ès è chu ān ɡ w ài k àn b à w ǎn w ēi xi ào z ài 夜色 窗 外 看 见 爸爸 晚 上 微 笑 再见 d ǎn y ǒn ɡ ɡǎn w ǎn ɡ lu àn pi ān s àn yu án xi àn ɡ 胆子 勇 敢 往前 乱 跳 偏要 散 步 原来 都像 2.游戏读字词。 ①首先需要把全体学生分成6组,每组孩子选出4个代表。排好号,1—4号。 ②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进行练习识读。 ③然后先请每组的1号到前面站好一排,大声开火车(先顺开,再倒开,去掉拼音(课件出示3),增加难度) 读词。 ④其他同学当监督员,听前面同学读的是否正确,一起有节奏的拍手,如果有人读错了,大家就教他一遍,然后读错的同学退出。最后留下的2名同学获胜。 教师相机指导后鼻音“窗”,平舌音“再”,“散”的发音。 ⑤4组循环之后,为小组分别计分加星。 3.交流记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1)熟字记生字:“往”比“住”多了一笔,“像” 比 “象”多了个单人旁; (2)意义识字:“勇”字,可以根据“勇夫很有力气”来意义识字。 4.生字扩词。谁能用这些字组词?给生字组词,学生评议(课件出示4)。 胆:“胆子、胆量、大胆” 勇:“勇敢、勇气、勇士” 往:“往外、往里、往东、往西” 原:“原来、草原、高原” 【设计意图:游戏读字词,开火车读词,评出优胜组,激发学生认字的热情。】 【设计意图:鼓励多元 识字,鼓励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中学生养成教育教案

中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目的: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次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你们猜猜,我到底是谁?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 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 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坏蛋。→习惯 老师寄语: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 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 做主人,还是做奴隶, 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 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 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二、老师提问:我们的校园和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在发生? 1.随手扔垃圾。 2.被乱涂乱画的电脑。 3.被整容的桌面---在桌面上刻画,写字等。 4.被逼的奋笔疾书---抄作业。 5.学习“太累”了,“休息”一下---上课睡觉。 6.学习“太累”,“活动活动”筋骨---在墙壁上印上自己的脚印。 7.“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绿化带中乱踩。 8.“我的地盘,我做主”---翻越栏杆。 9.我们再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 老师寄语: 希望我们能吸取教训,不要因为自己的随意影响了一生的前程,请记住一句话:“习惯影响你一生” 三、习惯的定义: 所谓“习惯”是指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等,“好习惯”顾名思义,也就是良好的、使人受益的习惯。 老师寄语: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5-13 我要投稿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 百分数第二课时《成数》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灵巧解题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 成数的意义,并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成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二、教学成数

师: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师: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几?,也即百分之几? (学生回答) 师:今年苹果产量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今年苹果的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学生回答) 1、请学生回答: “一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二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三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二成五”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2、出示例10:水北庄村民小组前年收水稻4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去年收水稻多少吨? 师: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表示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的量?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如何列式解答? 学生1:多收了一成五,表示多收了15%。 学生2:单位“1 ”的量是前年收水稻的产量。 学生3:列式为:46+46×15%,因为是求46吨的15%是多少?或者:46×(1+15%),是求46吨的(1+15%)是多少?

《孤独之旅》优秀教案

16* 孤独之旅 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的心理“长大”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的故事。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你有这样“长大”的体验吗? 1.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品味“孤独”,体验“成长”的感受。 一、新课导入 (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们,正如歌词所表达的,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轩.(xuān) 嬉.闹(xī) 凹.地(āo) 雍.(yōnɡ) 掺.杂(chān) 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 ..(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3.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优质教案 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 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7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你们见到过夜晚的景色吗?夜晚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词语。 胆子勇敢原来从此睡觉散步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我胆子小。 (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 (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9.夜色 从前:胆子小 出去散步后:很勇敢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首短小易懂的诗歌,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符合低学级学生的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环节很清晰,虽然是从未见过的学生,但配合的还不错,课堂氛围也很热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进步是平和的心态,讲课的过程中没感觉到紧张。 本节课在识字层次的问题上还有待推敲,以后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与资料,深入的学习一下。另外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应该尝试着引导学生品味一下,不做繁琐分析,只做简单的引导,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