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性与人的本质

人性与人的本质

人性与人的本质
人性与人的本质

论人性与人的本质

浙江工商大学黄宏伟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是关于人的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克服了以往哲学在人性、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种种片面认识,揭示了现实的人的社会本质。

一、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古代区分人性与物性的直观认识阶段。从古代神话、原始宗教直到古希腊罗马哲学及中世纪的基督教,都属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只局限于从人的直接存在即“人性”上,把人性同物性直观地区分出来。有的观点偏重于人的体质特征,柏拉图就把人定义为“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有的观点偏重于人的意识特征。如,基督教把人看作“信仰的生物”。

第二,近代寻找人的“本性”和“本质”的认识阶段。近代思想家不再满足于用直接存在、具体人性来规定人,而开始寻找决定人的普遍性质和深层结构,把它看作具体人性、直接存在的决定者。以英国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强调人性,就是自然的、个体的、由生理欲求支配的,认为人性是从具体的个别的人性中归纳出来的共性。而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传统则认为人性是现象形态,它由深层的即人的理性、伦理本质决定的,强调人的本质具有超自然的、应有的性质,认为人本质上应该是精神的、族类的、按伦理规范行动的。后一种观点的代表有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人”理论,特别是康德提出的人超越现象世界,个人必须按照人类普遍的伦理规范去行动的“绝对命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则代表了努力综合二者的倾向。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只有实践才是这种统一的现实基础,因而不可能真正克服上述两种观点的“二律背反”。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了近代哲学对人的片面认识,进一步突出了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人本主义思潮强调人的创造性、个性和能动性,把人看作是盲目的生命冲动或潜能的自我实现,否定了受理性、伦理必然性的制约,认为人只是一种孤零零的存在和纯粹的可能性。结构主义人类学和符号文化学则强调人的被创造性、社会性和受动性,认为人是“符号世界”或“文化世界”的产物,甚至不过是社会结构之网上的一个“位置”。近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地位矛盾性的反映,不可能真正克服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社会性和个性、能动性和受动性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唱的都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同一“主题歌”:“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3页)

第三,用实践和社会关系科学规定人的本质的认识阶段。这是人类的真正的自我认识,它始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观与人性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社会性和个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社会历史实践之中。马克思在理论上解决了前人根本无法解决的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而在实践上真正扬弃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人类解放运动。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来抽象地考察人,不懂得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正是以实践为基础,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

(一)人性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

1.人性与物性的区别。人性概念首先是相对于物性概念而成立的,人性有别于物性。物性有两种情形:一是纯粹自然界的物质――非人类客体的物质――所具有的物性,这种物性即自然性,包括其机械特性、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特性等自然性状;二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物性――社会场中的物性,亦即是指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客体――它们已经成了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的物性,此物性具有了两重性,除了自然属性(第一层面),还有社会历史的某些属性(第二层面)。这第二层面的属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所赋予的,其实这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这类物性是人性的显影与确证,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

比物性更高级的是人性。人性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人身上的物性、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精神属性。人性,不仅因其具有精神属性而有别于物性,就是在前两种属性上,其表现也不同于物性。我们反对用抽象的、机械的方式和方法去理解和对待人性中的前两种、尤其是第一种属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几十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所赋予人的种种属性,决非物性可以相比的。人身上的确具有多种物性(比如机械特性、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特性),然而,不能因此就将人与物作简单对比,这种方式最终将会将人贬低为某种物质、贬低为动物。为什么不能将人性与物性简单相比呢?其基本理由有三:第一,物性中的高级形态,只不过是人性中的较低级形态或最低形态;第二,人性中的较低级形态受到高级形态的统摄和整合,从而,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第三,在根本上,人性永远是在社会实践的大洪流、大熔炉中不断洗礼和锤炼,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而物性中的第一层面是固定的,不具有可塑性,第二层面则不过是人性的一种投射。

有必要进一步区分人性与人的本性,人性中最高级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是人类的本性,而人的生物属性,应该是人性中最低层次的普通人性。人的本性在日常的某些用法中,往往是指对人来说最早的那些特性,最有影响的就是孟子所说的“食色,性也”。这是特别需要辨析一下的。当一个人被全面社会化之前,自从他一出生,他就具有某些人性,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这时,这个人的人性主要还是生物属性,只有他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的不断努力、不断被社会化,在他身上较高层次的人性内容才会形成并不断提升。所以,人的本性在时间上,常常要滞后于人性,正如文明的人类,事实上是在原始人类之后才逐渐地发展而来的一样。这也就是人性不同于物性的一个明显特征。因此,孟子的“食色,性也”中的“性”,在我们看来,还仅仅讲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还不能当作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去理解。

2.人性概念的划界。思想史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关于人性的假说,我们有理由将它们分别判断为经验独断论、唯理论、先验论。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错综复杂的人生现象?如何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人性和人的本质?首先,应该看到人生现象的内与外的关系,并对内在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综观众多的人性界说,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视域将众多的人性界说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情况,人性概念在其深度上有表层次的与深层次的之分。表层或比较表面化的人性概念,仅仅反映人类的一般属性,而深层次的人性概念则试图反映人类的本质属性。前者往往比较表面化,后者则容易片面化。

第二类情况,在人性概念的广度上,可以看到广义的人性概念和狭义的人性概念。有的学者所讲的人性概念,属于广义的人性概念,而有的学者所主张的其实是一种狭义的人性概念。事实上,两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认为,人性概念理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关键是要把这两个概念划界清楚:广义的人性概念,是指人类的全部属性的总和,包括人类人的各种真善美和假丑恶。狭义的

人性概念,则是指人类的本质属性或人性的主要内容,即人的真善美方面,尤其是指其中最本质的内容。这一狭义的人性概念,着眼于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格理想,这种人性概念能够在最根本的意义和最终极的意义上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有时,人性其实是指人的本质属性,此时的人性,可以看作是“人的本质属性”的简称。

由广义的人性,我们学会了宽容,凡事都应设身处地去想想,尽可能地理解他人的错误甚至罪过的客观原因――从微观的具体环境到宏观的整个社会的社会存在状况,只要社会存在及其社会体制、社会文化场态没有发生质变,任何人处于同类环境,都十分容易将人性恶的一面表现出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文化系统进化了,则将更多地表现人类的善良。这也就是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同一性关系。

由狭义的人性,我们知道人类和个人都需要不断提升,做一个人,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成人之道”就是一门颇为复杂的学问和漫长的修行过程。有的人,是人又不是人,即他可能更多地被假丑恶包围着,真善美在他身上仅有一点萌芽,此时,正面的社会化,将社会道德、法律、责任感和正义感等等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也就十分重要了。

这也就是说,狭义人性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广义人性问题。反之,广义人性上的进展,必将表现为狭义人性上的成果。

3.人性是形成的。从哲学人学说,人性主要是人类及个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生成的。为着更好地批评唯心主义及其它各种将人性说成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论说,我们应该准确表述人性的生成与发展过程。

人性的主要部分(社会性和精神性)是后天形成的。整个人类及其个人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中求生存和求发展,在这些愈来愈错综复杂、愈来愈高级有序的社会场态。社会场,包括市场、官场、情场等等,所谓“场”,不是指空间场地,而是指其中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社会场具有其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不断复制大量的与其文化保持同一性的个体。人类的特性不断地形成、不断地进步,人类不断地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性的内容,所以,人性的后二个层面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这种形成的过程和性质,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体,都是成立的。

我们并不是抽象地讲“人性是形成的”,而是要说“人性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是社会实践及其整合的结果,特别是劳动实践的结果。人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实践过程中客体的主体化、主体的客体化的统一同步的,对个人而言,也可以说是与人的社会化、社会的人化的统一是同步的。

(二)劳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们从事着生产劳动并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社会关系。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页。)

第一,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劳动,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同上,第67页)“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通过自身的存在来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页)就人类起源来说,以制造工具为特征、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具有创造性的人类劳动,是“人猿相揖别”的根本标志。就现实的人类社会来说,生产劳动又构成了任何一个社会的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有别于动物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第二,劳动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人类不同于动物的重要之点,在于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都是在劳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这种本质力量不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无论从整个人类或单个人来看,自觉能动性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们认识、改造外部世界能力发展的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完善的历史。这就是所谓的文明发展史。人类本质力量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根源就在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第三,劳动是形成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了人的社会本质的基础,还因为,正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了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大多忽视人的社会性,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总是脱离实践、特别是脱离生产劳动实践来谈论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从劳动实践来考察人,就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这是因为,劳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是社会的动物;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变化着,由此又决定了人们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了人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用劳动解释人类的本质,并由此深入到劳动内部,根据劳动的条件,剖析具体历史条件下人的具体劳动方式,揭示了这一方式同人的本质的关系,从而能通过劳动实践这一环节,进一步深入到用人的社会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

(二)社会关系是现实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页)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人的本质不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中,而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人的本质由社会关系总和决定”这一论断,首先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即指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人之所以是人,就因为他处于社会关系之网的一定位置上,同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些联系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现实的个人是什么样的,既同他的劳动实践相一致,又同他与别人的现实关系相一致,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并体现的。为此,要求我们从个人同他人的现实关系中去揭示人的本质。

第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同他人发生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其中既有经济的、物质的关系,也有政治的、思想的关系。物质的、经济的关系包括人们的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和血缘关系;政治、思想的关系包括民族、国家、法权、伦理、宗教等关系。这些关系都从某一方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因而不能简单地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哪一种社会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们之间不仅有同代人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有这一代人同上一代之间的联系,因为每一代人的生活都不是从零开始的,总要继承前人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这样一来,不同时代的人之间也发生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现实的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这种复杂情况要求我们在研究现实的人时,必须具体分析人的诸多社会关系,防止抽象笼统或者狭隘片面地谈论人的本质。

第三,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而是决定人的本质的最基本的关系。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不是杂乱无章、并列无序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物质的经济的关系处于决定的支配的地位。因而人的本质主要地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从人类社会的纵向发展来看,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由物质经济关系中逐渐派生出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从现实社会的横向结构来看,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物质经济关系的基础之上,并由物质关系所决定的。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政治地位、思想感情、道德准则总是和他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虽然多种社会关系都从不同方面规定着人的本质,但起首要、决定作用的是人们的经济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人的复杂社会关系作具体分析时,必须首先抓住物质的、经济的关系。

第四,社会关系的阶级性决定人的本质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在阶级社会里,人具有阶级性。在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经济关系出现了对立,人们

分成不同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形成物质利益的对立,并由此决定不同集团的人们在政治、思想上的对立。这种对立虽然不是每时、每事都会表现出来,但在涉及阶级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必定要鲜明地表现出来。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的特殊表现,这要求我们必须用阶级分析的眼光来看待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

三、人的本质是人性的积淀和统摄

从社会关系与社会性方面深入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有必要在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关系上,对人的本质作进一步具体化的理解与把握。在此意义上,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具有表现,而人的本质则是人性的积淀和统摄。

讲到人的本质,此时,我们可以将人与物的区别作进一步的概述。在物,其本质与其存在同一,在人,则是其存在先于其本质;物之根源在于自然力量和自然规律,人之根本在于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在于社会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不仅人性不同于物性,而且,人的本质在根本上也不同于物的本质。

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着研究方式方法的不同。既然人的本质在根本上不同于物的本质,那么,研讨人的本质的方法论也应该与研究物的方法论有区别了。这就需要不同于研究物理的哲学方式来讨论人之本质。然而,正是这一点,在常识范围内是不可能不被疏忽的。人们往往沿用某些习惯了的方式方法,在我国,人们往往习惯于近代意义上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方法及近代科学意义上的机械方法。这样,一旦研讨人的本质,自然也就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从人类某种抽象的共性出发。与此不同,我们所主张和所运用的哲学人学方法,在根本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所讨论的不再是单个人的抽象的共性,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条件下的类本质。

我们看到,众多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学者们居然先后得出了同一类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种种论说,或者说“两足无羽动物”,或者说“性本善”,或者说“性欲”,或者说“自私”等等,不过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中去探究人的本质,导致关于人的错误结论,似乎有其情有可原的缘由,这不过是将研究物的本质的方式方法绝对化后,进一步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时所导致的问题:一般说来,人们研讨物的本质时,往往是从同类中选出一个,又从这单个中去寻找某种共性(即抽象物),这种抽象方法的运用,在面对物质对象时,似乎获得过不少的成功,人们却未曾反思过此等方法所隐含着的可能会导致的错误。何谓事物的共性?广义的共性包括两种共性:一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还有就是同类事物共同的现象。如果以前者作为事物的本质,这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尚不会暴露出此等方法的局限性,问题是人们以后者作为事物的本质,也就大谬不然了。尤其是面对人类社会历史事件,从单个对象所固有的抽象物中去探究其本质,简直是南辕北辙了。我们主张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讨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而不是马克思当年就十分反对的“抽象的”方法。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事与人的本质都只能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之中去探究,只有这样,其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才能真正被揭示出来,才能被正确理解和把握。

为了更好地讨论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理论模型,以便对人类的质态作出初步的静态分析。人性和人的本质,对每一个社会中的人,就仿佛物质系统之中的一个原子,就好像宇宙或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人是处于社会的巨大系统之中,然而,人也是一种不断成长和不断形成的系统,人的内在品质愈来愈成为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可以将人的内在系统从静态意义上分析,在人的内在质态系统中,人的普通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比如,德性方面的良心以及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智能方面的记忆、联想、判断、推理、理性的统摄或整合能力等;审美方面的情感之体验、心意之愉悦、神志之震憾等。人的这些质点在整个质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而言,程度不同地比较次要,她们都是以人的本质为轴心来展开和发展的。

在人的质态系统中,人的本质既辐射又统摄着全体普通质,是整个质态中最重要的核心。这样,人的普通质与本质的关系也就是:在数量上,是多与一的关系;在性质上是次要与主要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上不仅要重视人的本质,也要重视人的普通质,要注意不宜将质与本质混淆在一起。

当然,事物的质态总是处于动态过程中的,质与本质的联系总体上是动态的。并不是一定要机械地说人的本质不偏不倚地永远居于人之全部质的中央,永远与外层之质有着很大的一种空间距离。我们强调动态,就是要弥补静态分析带来的局限性,其实,当某人处于社会交往过程中时,某一个质点与他人的质点相互作用,此时,个人也就全身心投入其中了,因此,这个人的本质也就与某一质点同在,本质直接支持着质点,质点映现着本质。整体意义上的人类在与客体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性和人的本质,也是这样,人类的本质并非是深藏不露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所作所为,不仅表现着人性,而且,也体现着人类的本质。

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人的主体性与非主体性这些矛盾中,人的社会属性、群体性、主体间性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在人的社会本质中,哲学人学特别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人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是人的社会本质的集中体现。她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生理要素、心理要素、智能要素、人特有的社会利益要素、人特有的符号要素。基于上述特殊的主体结构,社会主体就产生了主体能力,即认识能力、价值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等。在上述主体结构和主体能力的基础上,社会主体表现出特有属性,即“主体性”。主体性主要包括自主性、自为性、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其中目的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体的主体性中最核心的内容。主体对自身结构、功能和属性的反思,形成自我意识,亦即“主体意识”。在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意识表现为自主自为意识、自觉自由意识、创造超越意识等。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实践主体性及其法律主体性、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等等。

人的社会主体性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历史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亦即,人的主体性的社会历史性。人作为社会主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结构、功能、属性和意识,并不是由人自身规定的,而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与社会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因此,人的本质及其人的主体性,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整合的结果,实践活动是人成为主体的根本。亦即:实践使对象成为客体,实践使人成为主体,实践是使主体性不断发展的真正动力。所以,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实践的矛盾运动才是人性系统中的动力所在。将主体性作为人性系统的动力因素是片面的,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悖的。

四、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

人性与人的本质是一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它们都是“人的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10页)都标志着人和物的区别。但人性是人作为人区别于物的直接规定性,它与人的存在直接一致,可以被感官直接感知;而人的本质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是内在的、深层的,只能通过思维加以把握。人的本质寓于人的直接存在和各种具体人性之中,而人的直接存在和各种具体人性又都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我们完整地把握人的存在,坚持人性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具体性、历史性,克服各种片面的、抽象的人性论观点,提供了可靠的前提。

首先,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人性是社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不能以孤立的个体存在,而只能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离开社会的个体如狼孩、熊孩、豹孩等等实际上不再是人,只是人形的动物。但是,人类社会这种群体又不同于蚂蚁、蜜蜂“社会”那样的群体,蚂蚁、蜜蜂是通过个体的特化来保证群体的有机整体性的,其每个个体只是群体的一个器官,因此,“一窝蜜蜂实质上只是一只蜜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95页)其

个体不可能“全面发展”。而人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能够用工具和行为的特化来维持社会的整体性,避免了个人本身的特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逐步克服社会分工带来的片面发展,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这里,关键是要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社会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个人对群体的依赖性和个人在群体中的独立性的统一,强调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固然是肯定了人的群体性,同时也肯定了人的独立性和个性。所以马克思在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的动物”这一名言时,作了一个根本性的修正,他强调,人之所以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因此,近代经验主义和现代人本主义片面夸大个人的独立性,将其歪曲成个体的孤立性,是错误的;近代理性主义和现代结构主义片面夸大个人对群体的依赖性也是错误的。前者无疑否定了人的社会性,后者实际上也否定了人的社会性,因为它们实际上把人类社会变成类似蚂蚁、蜜蜂“社会”那样的生物群体。

其次,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本身是在历史上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人性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具体历史的人性,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抽象人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性及人们关于人性的意识,“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甚至“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67页;第4卷,第174页)

从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来看,马克思主义把人性具体分为自然属性(人类从自然界继承下来的“第一本性”)和社会属性(由历史所创造出来的“第二本性”)两类。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因为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前提和基础。人的自然需要,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最初动力;人的自然器官,也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手段;人的群体性是从猿到人过渡的强大动力之一;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人的个性形成的自然前提。人的意识也是以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为前提的。但是,单纯的自然属性毕竟只是人和动物相联系的方面,只有社会性才把人和动物区别开。进一步说,人身上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化了的、被社会生活改造了的自然属性。从现象上看,人和动物一样,也要吃喝,也要繁殖后代,但是,由于人类满足这此需要的手段、方式和途径与动物不同,就使得这种生物性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根本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例如,由于人们对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不同,决定了他们对消费资料的分配和享用也不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甚至出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一部分人的享受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它所表现出来的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社会性。同样,人的意识现象和思维能力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也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关系,归根结底必须由实践和社会关系来说明。因此,不仅古代那种仅仅从人的体质特征或精神属性上来定义人是片面的,而且近代经验主义把人性归结为人的固有的、不变的自然本性,理性主义用人的应用的理性、伦理本质来规定人也是错误的。它们都否定了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否定了人性的变化发展。换一个形象化的说法,“本性论”让人始终停留在“起跑线”上,“本质论”为人先验地划定了“终点线”;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人的奔跑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本身不断地将原有的“终点”变为新的“起点”,从而强调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历史性。

最后,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是一种活动的存在,人性是受动性与能动性、客观制约性与自我创造性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曾十分明确地强调,人与动物不同,不是消极地“处在某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社会关系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5页)因此,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并不意味着人只是社会历史的消极的被动的产物,恰恰相反,肯定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正是肯定了人的客观的能动性和现实的自我创造性。

这里的辩证法在于: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既有历史条件出发去进行活动的;但是,人们的活动又总是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历史条件。因而,人既是由社会历史决定的,又是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创造的;人的已有本质决定着人的现实存在,人的现实存在又不断改变着已有的本质。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但这种选择又不是无条件、无前提的,它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受到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人都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本质,没有抽象的绝对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创造。

人性作为受动性和能动性、客观制约性和自我创造性的统一,同样体现在人的意识特性上。人是一种活动的存在,而活动从来都是“手”“脑”并用,“身”“心”交融的。如果说“手”“脑”并用构成了人的对象意识和理性认识的现实基础,那么“身”“心”交融则构成了人的主体意识和非理性意识的深刻根源。因而,人的意识既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又是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统一。人不仅通过感觉器官感知世界,而且通过思维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不仅反映世界,而且体验、感受、评价世界;人不仅用这两种方式把握外部世界,而且同时用其把握自身。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以实践为基础的论断,科学地说明了人性是受动性与能动性、客观制约性与自我创造性的统一,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西方哲学在人的存在问题上的错误实质。实践本身是一种“改造”活动,实践既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客观世界,也不是主体随心所欲地凭空“创造”;客观世界既是人们活动的外在限制,也是人类实践的内在条件。现代人本主义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把人的存在看成是纯粹的能动性,把人性看成是纯粹的可能性,只是在表面上高扬了人的个性和能动性。因为它们不仅排除了人的活动的外在条件,也抽掉了人的能动性的内在基础,主体的自我创造性变成了“无中生有”,其结果恰恰否定了自身。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总和来揭示人的本质,使我们能够克服各种抽象的片面的人性论,完整地理解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的存在。正是通过这种存在,人才上升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体,并与客观世界发生一种不同于一般物质或生物之间关系的新的关系——价值关系。

论人性作文800字

论人性作文800字 每当我穿行在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时,我都会思考何为人性?何为真实的本质的人性?事实上,人性的体现无处不在,世态炎凉中饱含着人性的真意,红尘滚滚中流露着人性的美丑。但人性常常覆盖一层神秘而沉厚的面纱来掩饰自己的某些丑陋与猥琐,常常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内心,因而使我们看不清它的真实与本质,但只要我们审视着世界,就会发现人性的菩提。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安定和谐的日子里,大家都过着美好宁静的生活,人们似乎都很有爱心,都很善良。大家似乎都能做到和朋友一起享受丰收,然而能一同面对苦难与危机的人又有多少呢?在平静的时光里,人们似乎都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自己不畏惧死亡”。那种大义凛然的气势如同一个伟岸的英雄,可当真正面对生死的抉择之时,那些能慷慨面对死亡的英雄是否存在?也许,只有在苦难下,人性本质上的善恶美丑才能挺拔而鲜明的凸现,那一切在平凡生活里

所体现的人性都只是表面上的虚无,都只是遮盖人性本质的面纱,无法落实于生活,不能有益于生命。因为表面上所体现的人性,如同一个空空的壳囊,没有承载任何事物的重量,也没有任何事物主动检查它的真实性,而本质的人性是经过现实的考验才有所体现的,因此,只有透过现实才能看清人性的真实与本质。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在小酒店喝酒,聊起了他们的一个熟人,他们的这个熟人升官、发财、成名、留洋,应有尽有,还有一打左右的姑娘向他奉献了可疑的贞操和可靠的爱情,其中一个朋友啪的放下酒杯,激动的说:“为打心眼里蔑视这种人”接着有力的 抨击了世风的败坏和人心的堕落,雄辩的论证了精神生活的高贵和身外之物的卑俗。最后,尽管他对命运的不公大表义愤,但仍以哲学家的风度宣布他爱他的贫困和寂寞的命运。这时,另一个朋友慢慢咽下杯里的酒,懒洋洋的问道:“可是,那个家伙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那个愤世不公,抨击世俗的人是一个非常清高的人,但对于他的心灵暗暗受着嫉妒的折磨,更使他的清高有了一种悲剧的色彩。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人性理论及其对我的启示

做个马克思式的人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人性理论及其对我的启示马克思曾说过: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的人的本质对社会的人才是有益的? 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要尊重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即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我们不仅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和知其用,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要注重实践,因为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因为没有实在的原材料,就算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所以,做个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人吧,同时也别忘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重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因为这样,我们更需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要把祖国建设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要追求真善美,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要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不仅会索取,还要懂得奉献。 所以做个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人吧,同时也别忘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对的方法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劳动实践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也是矛盾统一体。这其中劳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劳动把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是劳动创造了人、发展了人。而人的发展也推动了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尽管每个人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正如这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说的,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都受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并不能决定和任意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只有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才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我们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还要努力向农民和工人学习;要批判和努力消除形形色色的英雄史观思想,树立群众意识。 所以做个平凡的人民群众吧,同时不要忘了增强做社会主人的权力意识。 ……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人的本质和人性理论不再是原罪说、善恶说、自私是、自由是、自然学说等,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说来界定。单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界定人的本质是片面的,必须科学地认识,这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要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必要的,因为从中我们能够正确理解“人

浅谈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浅谈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魏仁林 1996年元月三十日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以管理者有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存在如何认识人性,人的本质的问题。这是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因为管理者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必然导致对被管理者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 其实人性之争,自古到今一直未有定论。 哲学上认为,人的本质是两重性的:一为自然实体,有其自然的属性,遵循生老病死的生理变化规律。二为社会实体。即人参与社会,社会活动与自然相处相存,人具有意识,并产生特有的理智活动。人的社会属性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标志。管理心理学上主要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需要和劳动看法。与哲学观点不同,但哲学上的人性观点对管理学中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笔者以为是一个基础作用。 管理心理学者认为,在管理上若不注意研究人性,必然忽略人的重要作用,不支触动人与机器的配合,而犯偏重机器而约束人的错误,最终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 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建设过程,它们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它表明了西方经济界对于人性看法的发展过程。 一,“经济人”假设 1,什么是“经济人”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实利人”,这是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已的私利,干工作就是为了经济报酬。 这是早期的传统管理思想。它认为在企业里人的行为主要目的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泰勒称之为“经济人”。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弋,用“X理论”归纳了历史上“经济人”这一假设,其要点如下: (1),大多数人天生懒惰,尽量想少干一点工作。 (2),多数人胸无大志,甘愿受人指挥的去工作,自已不愿负任何责任。 (3),人人以自我为中心,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其为组织服务。 (4),工作的目的是为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唯利是图是他们的本性。 2,相应“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经济人”假设的X理论认为可以不考虑管理对象的感情,只重视完成生产任务,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管理是少数人的管理,与广大的工人无关,工人的任务是干活,听从指挥。管理者用金钱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即“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胡萝卜”作用在于满足人的物质追求,保持行为动力。“大棒”的作用在于迫使人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2,对“经济人”假设的看法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 人性本质之一:人性本身固有的弱点就是贪图、恐惧、追求控制欲、追求完善、患得患失、目光短浅、怠懈、冲动、无节制等等弱点,交易者是个天生的失败者。 人性本质之二:人性的固有弱点,可以经过训练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弱化、隐藏这些弱点,让他们变得不严重,不至于影响交易,胜利的交易者都是训练有素、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人。 但他们依然无法从根本上克服人性的弱点。如果彻底克服了,他们就不是人了。 人性本质之三:一个坏习惯往往是一个惬心的习惯,自然就形成了;而一个好习惯往往是一个不太惬心的习惯,需要刻意的锻炼才能养成;好的东西简易被破坏,好的习惯随时间、背景、境遇的改变,也呈现出耗散结构;比如小学生做早操一板一眼,很认真,到了中学生,就开始有点变形、偷懒了,再到了大学生更是敷衍了事。 由于市场和人性的本质,推导出市场与交易员力量对比的悬殊性。 悬殊之一:市场的资本是无限的,而交易者的资金及其无限,就好比和一个永远无法战胜的强大打架,退出的方式只有两种,放弃或者被消灭。交易者只能在局部、暂时、某个层面上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 悬殊之二:市场的时间是无限的,而交易者的时间、精力和运气都是无限的,交易是一种运动,运动就有颠峰期,过了颠峰期,自然就走下坡路,无人例外。如果在过了颠峰之后,不限制交易头寸规模或者干脆功成身退,那么只有被市场消灭。 悬殊之三:交易者无法一次性胜利,但可以一次性失败。由于人性的贪图和盲目自我膨胀,当取得一次强大胜利之后,并不认为这是市场恩赐,而归结于自己的天才,于是无论赚了多少钱非但不会罢手,还是变本加厉。而一次满仓加上对市场偏见,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赢无法快,输可以是瞬间。悬殊之

人本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正确性在于:(1)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韵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2页)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段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论人的本质...论文

论人的本质 摘要: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国战国初期的孟子最先提出的“性善论”的主张。人最初的本性到底是善是恶,其实是个没有必要纠缠的问题,人刚出生时,都是白纸一张,还说什么善恶呢?人性本善,有知不必然,无知则必不然,简单的说就是,有善端不一定有善行,有善行一定就有善端。 关键词:人性本质善恶 关于人性的问题,可以说,在哪个时期都是一个永远不会消亡的谈论话题。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恶论等不同学说,但我认为的是人性本善。 据《辞海》09修订版,“人性”指人特有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一种内在本质。“本”是指本来、原来的根源或根基;“善”是指善良、美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一切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者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孟子认为“善”是人的天性、本性,是人所固有的,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为“善”。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其意思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众所周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为了山村孩子的教育放弃了自己的深造,这种善行毋庸置疑,就是由善端引起的!这不正好说明了人性根源是善的嘛。 在古代,君子是以仁、义、礼、智、道德品质为人性的内容,这种道德品质论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也就是人之所以高于

禽兽,优于禽兽的特有善性。如果说人性本恶,那么从古至今的一切善行又是从何而来呢? 当然,我也不否认人的行为有恶的一面。那些人不善良,他恶,不能归罪于他的本性。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人人都有的善心,这都不是由外人给予我的,而是本来具有的,只不过恶人迷失了而已。这也从反面说明了人性本善,因为本质是不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坚持人性本善,恶只是有外部的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正如小鹰在鸡群中长大后是不会飞翔一样的,正如一个小孩在压迫中成长心理会扭曲一样。恶只是善的少量或者部分泯灭,人性本善。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汶川地震中,小林浩用自己微弱的身体托起四条生命的重生。 人心中的善就像春天的种子经发芽、成长、结果才会有善行。因为性本善,世间才会有如此多的感动,因为人性本善,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为别人的苦难流了许多的眼泪。 人性本善。无数的善行善果都告诉我们,人性本善,这是一个古往今来所有人都认同的真理,只有这样,才能发扬人的本性,营造更和谐的社会。 所以说,人性是本善的。

试分析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

试分析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模式的基础,管理模式的设计是以人性观为基础的。任何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所看法、假设,并根据这些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管理学意义上的人性假设主要是指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人性的基本观念,主要涉及到被管理者的需要和动机等内容。即人性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所以不能说人性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应该是适应人性,根据人性这个客观事实去选择和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管理模式。 一、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 (一)、“工具人”假设 作为西方最早的人性假设理论,“工具人”假设产生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实践中。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模式相对简单,因此“工具人”假设关注的是人的“物性”,即把人当作工具来看,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械没有多大的区别。 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像机械一样地去动作。对劳动者支付报酬就像给机器加油、给牲畜加草添料一样,使被管理者成了被动的生产工具。“工具人”假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被管理者的人完全对立起来,其实质在于取消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的人格,不顾劳动者生存以外的需要,认为他们的存在和作用,只在于成为管理者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对劳动者实施皮鞭加大棒式的管理。 (二)、“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亚当·斯密首先提出来的。“经济人”假设的本质就是利己的动机,即有理性的并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或者说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驱使人们参与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 “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1.人天生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2.人生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组织需要,不会积极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只有通过逼迫、威胁,甚至惩罚的方法才能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3.人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意负责任,乐于为人所指挥,缺乏抱负;4.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只有金钱才能激励人们积极工作;5.人们缺乏自制能力,

人性_关于人性的议论文1000字

人性_关于人性的议论文1000字 '每当我穿行在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时,我都会思考何为人性?何为真实的本质的人性?事实上,人性的体现无处不在,世态炎凉中饱含着人性的真意,红尘滚滚中流露着人性的美丑。但人性常常覆盖一层神秘而沉厚的面纱来掩饰自己的某些丑陋与猥琐,常常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内心,因而使我们看不清它的真实与本质,但只要我们审视着世界,就会发现人性的菩提。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安定和谐的日子里,大家都过着美好宁静的生活,人们似乎都很有爱心,都很善良。大家似乎都能做到和朋友一起享受丰收,然而能一同面对苦难与危机的人又有多少呢?在平静的时光里,人们似乎都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自己不畏惧死亡”。那种大义凛然的气势如同一个伟岸的英雄,可当真正面对生死的抉择之时,那些能慷慨面对死亡的英雄是否存在?也许,只有在苦难下,人性本质上的善恶美丑才能挺拔而鲜明的凸现,那一切在平凡生活里所体现的人性都只是表面上的虚无,都只是遮盖人性本质的面纱,无法落实于生活,不能有益于生命。因为表面上所体现的人性,如同一个空空的壳囊,没有承载任何事物的重量,也没有任何事物主动检查它的真实性,而本质的人性是经过现实的考验才有所体现的,因此,只有透过现实才能看清人性的真实与本质。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在小酒店喝酒,聊起了他们的一个熟人,他们的这个熟人升官、发财、成名、留洋,应有尽有,还有一打左右的姑娘向他奉献了可疑的贞操和可靠的爱情,其中一个朋友啪的放下酒杯,激动的说:“为打心眼里蔑视这种人”接着有力的抨击了世风的败坏和人心的堕落,雄辩的论证了精神生活的高贵和身外之物的卑俗。最后,尽管他对命运的不公大表义愤,但仍以哲学家的风度宣布他爱他的贫困和寂寞的命运。这时,另一个朋友慢慢咽下杯里的酒,懒洋洋的问道:“可是,那个家伙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那个愤世不公,抨击世俗的人是一个非常清高的人,但对于他的心灵暗暗受着嫉妒的折磨,更使他的清高有了一种悲剧的色彩。尽管这是一种清高的嫉妒,但本质上仍是嫉妒,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只是换了一层更高贵华丽的面纱来掩饰心灵本质上的庸俗,人性亦如此。本质是永恒的,无法改变的,只是人善于掩饰它,善于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但永远无法逃脱本质的束缚。正如有些人用恶毒的手段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嫉妒,而有些人用清高的风度来掩盖他的嫉妒,但林林总总的形式所反映的永远只是人性的嫉妒,由此可见,人性的表面千变万化,永恒不变的就是事实,就是本质。 《三字经》中云:“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云“人性本恶,须后天去雕饰也”。这似乎是矛盾的,但矛盾中也有着相通之处,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都必定有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如果人性本身是善的,可为什么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恶人。如果人性本身是恶的,可为什么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还有数不清的善男善女。因此,人性一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过程,而推动变化的就是时间和岁月。在短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一个人的本性与内心世界,只有在不断相处与了解中才能发现人性的本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原因了。时间与岁月是人性的见证者,正是因为有时间的蹉跎与岁月的流转,我们才能看清真实的,本质的人性。 人性隐藏在世界的最深处,只有透过无数层面纱,才能明白人性的菩提。'

人性与企业管理

人性与企业管理 企业家都明白,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财务人才,采购人才……等等,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市场,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到之后,如何培育使用,如何得其心,使其主动积极地发挥作用,这是每个企业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所谓的业务难题,市场难题,财务难题,管理难题,统统都解决了。企业使用人才问题,在当前情况下是一个所有管理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使用人才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说利益最大化,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里,仅从企业和人的本性及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里的企业,主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和合伙组织,其有自己的名称和章程,受到国家基本法律和《公司法》的规范与约束。所谓人才,就是指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胜任并且能够给企业组织带来利润的劳动力,包括智力和体力,但不包括资本力。一、人性的经济层面与道德层面任何理论包括哲学在内,最终的基点都要归到人性的问题。人才也是人,具有普通的人性,因此对人性的把握也是对人才把握的基础。以往对人性的研究有许多,比如说马斯洛对人性五个层次需求的分析,比如说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对人性的精彩论述“财富就是权力,人与人就

是狼与狼”,比如休漠和亚当﹒斯密对人性从不同层面的剖析,等等,不一而足。在这里,笔者仅仅从企业和人才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人性,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是从人的经济层面进行分析。从这个层面分析,人都是利己的。亚当﹒斯密,这个近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者,在其《国富论》中曾经明确指出,面包师做面包,酿酒师酿酒,根本出发点绝对不是为了面包和酒本身,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利润。中国古代的《反经》中也说到:“匠成舆者,忧人不贵;做箭者,恐人不伤。彼岂有爱憎哉?实技业驱之然耳。”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说,制作车的人希望别人富有,担心别人不富而没有人买车;造弓箭的人希望自己的箭能杀伤人,以便人家能买自己的箭。难道说是造车的人心善良而造箭的人心坏吗?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他们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目的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职业和技术分工导致了他们为了达到自己利润的途径不同而已。从这个层面来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第二是从道德层面进行分析。从这个层面分析,人都具有同情心和利他性。亚当﹒斯密还有另外一本书,叫《道德情操论》讲的就是人在道德层面的利他心和同情心。人性的两个层面反映了人性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时刻存在于一个鲜活的人身上,存在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到底人性是以经济性为主,还是以道德性为主?实践证明:答案从来都不在两个极点上,而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人性本质之一:人性本身固有的弱点就是贪婪、恐惧、追求控制欲、追求完美、患得患失、目光短浅、懒惰、冲动、无节制等等弱点,交易者是个天生的失败者。 人性本质之二:人性的固有弱点,可以经过训练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弱化、隐藏这些弱点,让他们变得不重要,不至于影响交易,成功的交易者都是训练有素、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人。但他们依然无法从根本上克服人性的弱点。如果彻底克服了,他们就不是人了。 人性本质之三:一个坏习惯往往是一个舒服的习惯,自然就形成了;而一个好习惯往往是一个不太舒服的习惯,需要刻意的锻炼才能养成;好的东西容易被破坏,好的习惯随时间、背景、境遇的改变,也呈现出耗散结构;比如小学生做早操一板一眼,很认真,到了中学生,就开始有点变形、偷懒了,再到了大学生更是敷衍了事。 由于市场和人性的本质,推导出市场与交易员力量对比的悬殊性。 悬殊之一:市场的资本是无限的,而交易者的资金及其有限,就

好比和一个永远无法战胜的巨大打架,退出的方式只有两种,放弃或者被消灭。交易者只能在局部、暂时、某个层面上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 悬殊之二:市场的时间是无限的,而交易者的时间、精力和运气都是有限的,交易是一种运动,运动就有颠峰期,过了颠峰期,自然就走下坡路,无人例外。如果在过了颠峰之后,不限制交易头寸规模或者干脆功成身退,那么只有被市场消灭。 悬殊之三:交易者无法一次性成功,但可以一次性失败。由于人性的贪婪和盲目自我膨胀,当取得一次巨大胜利之后,并不认为这是市场恩赐,而归结于自己的天才,于是无论赚了多少钱非但不会罢手,还是变本加厉。而一次满仓加上对市场偏见,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赢无法快,输可以是瞬间。 悬殊之四:市场的本质是随机性,也就意味着,市场在大部分时候都是适合亏钱的,而只有少数时间是适合赚钱的。但交易人员希望大部分时间交易,而小部分时间休息。

论人的本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2078798.html, 论人的本质 作者:李丹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就多有学者探讨。本文以人自身最进本的要素出 发,探讨了人的基本属性问题,继而引发对人的特殊属性及人的本质问题的思索,以加深对人的理解。 关键词: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042-02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经被问到:“你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答道:“认识你自己。”那么,当有人问道:“你是谁?”你会怎么回答?你可以说,你是一个人。可是,人是什么?《列子·黄帝》记载:“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这是从人的外貌特征来解释人。可是要对人下个定义,真的这么简单吗?朱熹说:“人是天地中最灵之物,天能覆而不能载,地能载而不能覆。”《尚书·周书》也提出“惟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天地之贵,到底“灵”在哪里,“贵”在哪 里?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最新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上抛弃了以往仅仅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而是在其前加了两点:第一,人的本质是指人的需要;第二,人的本质是指参与劳动。目前学术界对人的本质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要探讨人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质”。“质”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属性。那么,人的本质是不是可以定义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这样定义看起来还是未能说明问题的,因为我们进而会问,什么又是人的属性呢?对于属性的探讨,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费尔巴哈将自然属性归结为人的属性,他说:“人产生于自然界这一问题,对于每一个稍微了解自然界的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都是直接可靠的。”相反,马克思却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和实践,他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地位的逐渐重视,致使学者们也越发重视对人的属性的思索。他们认为意识机能是人的根本属性,其著名的论断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人类到底有哪些属性。 祁志祥教授在《人学原理》中提到,人类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灵长类哺乳动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拥有动物界最高的智力水平。德国生物学家、人类学家恩斯特·海克尔说过:“真正的意识(思维和理性)只有那些具有相当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官的高级动物才具有。”这样,可以看出,人类是最高级、最进步的动物。虽然这么说,但人类终究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终究是灵长哺乳动物的一员,所以也脱离不了动物的本性。人,除了维持生命的“食本能”外,还有自我繁衍的本能,同那些低级动物一样,都要维持基本的生理需求。康有为《性学篇》中提到:“人性之自然,食、色也。”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奥古斯特·倍倍儿在《妇女和社会

人性假设与管理

人性假设与管理 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一个古老而令人深思的命题。西方不少管理学者、心理学家从工具角度进行了阐述。在他们看来,人性就是人的特性。而中国古代先哲们则更多地从哲学高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严肃的探讨。周三多认为,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反复论述的基本主题就是人的本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德鲁克认为,社会科学事实上有其自成一套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如同自然科学的范式,决定了这门学科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管理也不例外。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思想都是或明确或隐含地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管理所涉及的人、事、物的切入点是人,都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展开的,把握住了人性也就把握住了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依据不同的人性假设采取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措施。1 一、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2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观起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思想。斯密认为,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已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体利益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逐者就是“经济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双方矛盾逐渐加大,由于在企业运行中没有系统的管理理论做指导,也没有适用于当时工业大生产的具体管理方法,使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个时代的特定环境把泰罗等引导到了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建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上来。从这个假设出发,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雇主和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生产率。他们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利用金钱来刺激“经济人”工作的积极性,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基本观点如下:①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 1摘自《经济管理》 2源于贵州财经学院学报《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哲学思考》和百度百科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这向来是中国哲学史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而最著名的两个观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格论”——恰好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千百年来,多少人希望证明其中的一个而否定另一个:善或恶,是或非,极端的两个概念,常使人们认定其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其实仔细分析两人的观点,就会发现,两人对于“人性”这个概念,无论是立论的角度还是论证的立场都相去甚远。 孟子对“性”的定义,是从“心”出发的。在早期儒学中,“心”指称人的思维功能与认识活动,能够做理性思考,可以分辨真伪、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在孟子那里,“心”不只是一个认识的心,更是一个道德“本心”。“本心”内在化为“本性”,本性与本心、乃至外发的“情”都是统一的。即使说,孟子“性善论”的立足点就是主观唯心的。 与孟子的先验主观不同,荀子明确以自然禀赋的材质为“性”。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因而,“性恶论”更强调的是客观存在。 孟子把孔子所谈及的“父母去世后不行丧礼”的不安之心,概括为人皆有之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这就回答了孔子提出的“仁”的观点,并使“仁学”得以立足于人之为人的自我内在精神心理的一种监视与反省的基础上,直接从“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道德“本心”确证人的“本性”的道德性,而明确主张“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普遍根性已然具足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所以,人才得以发此为“仁”、“义”、“礼”、“智”的“四德”。“四德”既已然具足立于每个个人的内在本性中,这正说明人性本善。这种“善性”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质上是先验性的。至于人为什么会变恶,完全是因为受到环境和利欲的影响,不能“尽其才”、“放其良心”的结果。 孟子一般把“心”、“性”看作是先验的,而把“情”看作是经验的,把外显的“情”安立于内在“本性”之上,又把“善”这种“本性”看作是生而有之的即先验的,就使“善”之为“性”获得了绝对的意义。这正体现了孟子的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 荀子在《性恶》篇中则直指出“天命”之情性是恶的,因为顺任它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 人性既然是恶的,那么要使其变善必须依赖道德教化的作用。“善”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群体性的生活秩序的建构与确保的需要。而这种群体性的社会生活,正是使人之为人而得以优异于自然万物,乃至于役使自然万物之所在。荀子非常强调“善”的人为性,其本源,为出自于人的群体性生活秩序的需要。而“善”的建立,则有待于“心”的作用。 荀子把“心”与“天”看作是对置的关系。在对置中,荀子看重的不是“天”,而是“心”。“心”有控制情欲的能力,从而能够建立起道德意识。而“心”的这种控制情绪并使之合于道德的能力,又来自于它的认知性,即人的天赋的认识能力,而非道德良知。它可以把握,既可以把握,则人人可以成为有道德的人无疑。显然,荀子不反对把道德看作是人为的,而且把道德的修为放置在认识的基础。孟子以“善性”属“天命”,或以属“本心”,所以在修为上重“存心养性”,这是先验的路向。荀子在修为上将“化性起伪”,这无疑是经验的路向。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是善的;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孟子又由“性善”论及“天”与“命”,把“性”与“天”联系起来。他说,只要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能够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也就是“知天”了。而好好珍惜、存养、敬奉自己本有的品质、德行,也就是“事”天了。这里的“天”是“境界”意义的天,因而所谓的“知天”、“事天”只是表述“天然如此”的,即是善性的先验性。 在孟子看来,圣人要成为圣人,必须“知天”,但是荀子则相反,在《天论》中指出,“为圣人为不求知天”。他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给有自己的特殊职责。人

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辨析

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辨析 关于人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许多思想家的注意,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例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思想家以人性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提出过许多论证与说明。同时社会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解读和理解的差异,国内外就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也争议很多,本文就人性和人的本质以及他们的之间的关系阐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标签:人性人的本质关系 一、人性 中国古代社会有例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把人性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近现代以来则有社会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 1.中国古代“人性”思想 就人性而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了人性的观点:“性相近,习相远”即人性本来相近,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谈到人性问题时,中国早期思想家往往是从性恶论或者性善论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思想谈起---其中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有善,水无不有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也。”认为人的天性与生俱来是善良的,而“富岁子弟多懒、赖。凶岁弟子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人性的变坏是由于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其本性的表现。 荀子则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如果顺从放任这种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与违反等级名分,扰乱法度礼义的行为一起从而回到暴乱局面。因此一定需要师长的教化和礼义的引导,这样推辞谦让的美好品德人们才会付诸行动,国家的立法人们才能遵守,国家最后才能走向安定太平。 2.马克思“人性”思想---将人性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回顾历史,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提出了复归“人性”的诉求:“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从宏观来看,马克思把人性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階段:

浅谈人性善、恶论

浅谈人性善、恶论 自古以来,人们对人性善恶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对人性善恶,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 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 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孔子之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则大大的深化了, 这时期的人性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总是围绕着善和恶来讨论人性的本质,先秦时代较为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有一下几种: 1、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他又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2、道家的人性朴素论。 老庄主张清净无为,反映在人性问题上,认为无知、无欲、无为的原始素朴状态才是人类的善良本性。《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3、荀子的性恶论。

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人性恶,他说:“人之性恶,其恶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嫣。” 4、法家的人性逐利论。 法家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管子-禁藏》说: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 5、孟子的性善论 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以上是前人对人性的探讨观点,那么人性是善是恶呢? 人若性本善,那么恶是怎么产生?人若性本恶,那么最初的善是怎么产生的? 人性本无善恶,只是在后天的环境之中逐渐转变的,在人类最初的交往中,为了克服环境,为了生存,不得不群聚在一起,这样一来,彼此的行为多少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涉及到利益上来。在不经意间,有人将自己的利益的部分分给了他人,被授予者会想到怎样“换给他”,慢慢的,这种关系变为恩与报恩的关系。这样的行为在时间的长河中延展到各个方面,最终成为了“善”;同样的,在群居的过程中,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摩擦,这些摩擦有的会被升华,慢慢的会被人的心灵所记忆,久而久之,获利者会沉迷于这种捷径获利

一对人性的认识(管理学角度)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古典管理学的逻辑前提 勿庸置疑,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深受经济学的影响,而古典经济学正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认为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是自利性的,自利性的动机和行为通过人类的天性——交换,可以增进每个行为人的福利,并最终改善整个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由 3部分构成,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 泰罗受人性的“恶”思想的影响,认为员工是自私的、懒惰的、好逸恶的,多数人需要被控制,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工作;一般人都没有雄心壮志,喜欢听命而为,不愿负任何责任,因此,多数只能是被管理者,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担当管理的职责。基于这一基本假设,既然员工不能“自律”,就应该采取制度化、规范化、非人性化的“他律”行为。由此演化出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必须是胡萝卜加大棒、金钱与皮鞭并重的管理方法。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员工无关,员工的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因此,也蕴含着军事化管理的思想。 经济人假设从人性的“恶”出发,应用的激励方法以物质刺激为主,在约束机制上强调制度化的、刚性的“他律”控制系统。这一思想为制度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又为古典管理理论的终结埋下了祸因。同时代的法约尔另辟蹊径,从一般管理角度研究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管理的 5项基本职能,归纳了管理的14条原则,区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把经营的目标定位于追求经济效益,管理的目的定位于提高生产的效率。泰罗的科学管理注重的是生产的现场管理,而法约尔则强调一般管理,在层次和内容上有严格的区分,但法约尔也没有跳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窠臼。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学者,德国古典组织理论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权力的来源与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字塔式 的“科层制”(也称官僚制)组织结构。强调任何组织的存在均以权力为基础,倡导理性合法权力,主张组织内部的非人情关系和制度化管理。在人性假设上,其实质也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管理方法也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理性化的、冰冷的刚性制度安排强调的是规范化、程度化和制度化,同样也忽视了人的其他方面的社会性需要。 古典管理理论倡导的管理方法尽管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产生了明显的工作绩效,但是,它忽视了人类需要的复杂性、动机和行为的能动性,受到了劳资双方的低制,一些敏锐的管理学家也对此提出了质疑。古典管理重视物而轻视人,把人看成机器一般,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措施,辅以金钱的刺激来提高生产率,强调对工人严加管理,忽视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精神上、情感上的需要,其结果

《史记》中揭露人性本质的10句话,不得不服

《史记》中揭露人性本质的10句话,不得不服 1、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人知者? 出自《项羽本纪》,意思是得到富贵以后,如果不回家乡晒晒,就好像穿了一 身锦绣绸缎,却在夜晚出行,谁能看到你的好? 传统的农业社会,培养了中国人的家庭、宗族、乡邻地方等社团意识。一个人 发达了,要回到家乡显摆一下,就像现在的企业家要为家乡修路、建学校一样。 暴发户、土豪总免不了晒富的冲动,特别是见了过去的熟人是要迫不及待地宣 讲一番的。 2、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出自《淮阴侯列传》,意思是做了人家的车子,心中就要考虑人家的患难;穿的衣服是人家给的,就要怀揣着人家的忧愁;吃的东西是人家给的,就要忠心为人家做事。

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这句话。今天看来,这和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有点接近,选择了一份工作来作为谋生手段,就应该为企业、单位负责,尽职尽力。 3、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出自《平津侯主父列传》,意思是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追求富贵,只要能钟鸣鼎食(王侯之家的生活),承受鼎煮之刑罚而死也无所谓,我好不容易获得今天的地位,所以宁愿倒行逆施。 主父偃早年虽饱学却穷困,在齐地被众儒生排挤,不容于齐,借钱借不到,去北方燕、赵、中山等地,还是不遇,入关希望卫将军引荐给圣上,没有消息,手中没钱,诸宾客都讨厌他,最后豁出去伏阙上书,竟然获得重用。 大臣纷纷向他行贿,有人劝他说:“你这样太过分了!”主父偃说道:“我从青年时就出外游学,达四十多年,弄得双亲不把我当儿子看,兄弟朋友不愿收留我,投在将军门下时其他宾客都厌弃我,我困厄的时间太久了。现在我有了权势,为了荣华富贵,法场上吃一刀也是心甘情愿!”

管理制度与人性假设关系

管理制度与人性假设关系 摘要:人作为管理当中最重要的资源往往决定着组织的成败,管理人一般通过管理制度来约束和配置组织资源,那到底管理制度和人性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本文从人性问题角度出发探究了人性与管理制度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管理制度人性探析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管理成败的核心就是人,人性问题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始终。作为当代管理人,要想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就不得不弄明白管理制度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一、管理制度的内涵 管理制度,就是依照既定的程序和规章进行管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用制度来管理人。管理制度的制定,意味着管理活动的范围与内容都由制度作出界定,管理者的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都要有制度依据,任何组织成员的言行都须合乎制度要求。管理制度应用于管理工作中也就是制度化管理。作为科层制的必然产物,它相对于传统的、主要依靠习惯和经验进行管理的方式而言,摒弃了随意性和主观性,标志着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 二、“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于人性的基本看法。1957年美国学者麦格雷

戈在《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首次提出人性假设概念,并得到了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西方管理心理学者认为,存在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纵观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理论,都是从分析人的行为和需要入手,概括出处于一定时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中人的心理行为模式,以此作为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指导管理活动,并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1.“经济人”。 “经济人”也称“实利人”。这个理论是泰罗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这种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因而人在组织中是被动地受组织操纵、激发和控制的。在“经济人”假设之下,管理者把人视为生产工具,管理方式强调对人的控制,管理手段简单。泰勒曾经把这种管理称之为一次心理上的革命。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用“X理论”归纳了“经济人”这一理论假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发现,情感需要的满足比物质刺激更能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热情,“社会人”假设便应运而生。 2.“社会人”。 “社会人”也称“社交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他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科研成果而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不只为经济利益而生存,人是社会的人,除物质条件外,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