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汽车法律法规介绍

日本汽车法律法规介绍

日本汽车法律法规介绍
日本汽车法律法规介绍

日本汽车法律法规介绍

为了确保机动车交通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日本制定了《道路车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控制法》及《能源合理消耗法》等法律要求。以这些法律为依据,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省令、公告、通知,这其中就包括了道路车辆安全、环保、节能方面的法规及相应的汽车产品试验和认证规程、汽车技术标准和结构标准。

日本国土交通省根据《道路车辆法》的授权,以省令形式发布日本汽车安全和排放方面的基本技术法规,即汽车安全基准。内容涉及对机动车辆、摩托车、轻型车辆的安全、排放法规要求。只有基本的法规要求,而如何判定汽车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的技术标准和型式认证试验规程则是主管部门中的有关机构以各种通知的形式下达全国各地方的下属机构,如各地方运输局、日本自动车工业协会、日本自动车进口协会等。其中技术标准的内容是对汽车安全法规内容更进一步的细化;型式认证审查法规是为了适当而有效地审查汽车产品新型式是否符合汽车安全法规要求而定的详细法规要求;型式认证试验规程(含补充的试验规程)为进行型式认证审查时所用的试验方法。另外日本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中对装置和零部件的型式指定技术法规,对日本国产车及进口车申请和获取日本汽车型式认证批准的运作程序方面作了规定上。具体项目有:

日本《道路车辆法》及有关的实施法令和规则,7项。

日本《合理消耗能源法》及有关的实施法令和规则,8项。

日本汽车安全、环保技术法规,包括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火灾预防、燃油系统、环保装置、专用车辆等7部分。

型式认证试验规程,54大项。

有关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的公告3章,包括74个附件。

与道路车辆安全法规有关技术标准30项。

车辆结构标准7项。

有关型式认证试验细则42项。

装置的型式指定。

申请材料等的准备规程。

批准后的有关规定。

一般管理规程。

进口机动车管理规程。

一、日本《道路车辆法》及有关的实施法令和规则,7项

1、道路车辆法(1951年法律第185号)

2、与道路车辆法中收费有关的政令(1951年政令第255号)

3、道路车辆法实施细则(1951年运输省令第74号)

4、2003道路车辆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实施日期:2003年10月1日)

5、2004道路车辆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实施日期:2004年10月1日)

6、机动车辆型式指定规则(1951年运输省令第85号)

7、道路车辆法实施政令(1951年政令第254号)

二、日本《合理消耗能源法》及有关的实施法令和规则,8项

1、合理消耗能源法(1979年法律第49号)

2、合理消耗能源法实施政令(1979年政令第267号)

3、关于确定机动车能源效率的省令(1979年通商产业省、运输省省令第3号)

4、汽油车的能源消耗效率等的报告(2001年,平成13年1月15日,制局第1号,国自环第

1号)

5、机动车辆燃料消耗官方公告管理规程(1980年自公第91号)

6、有关制造商等改进乘用车性能的指南(1993年通商产业省、运输省公告第1号)

7、有关制造商等改进载货车性能的指南(1996年通商产业省、运输省公告第1号)

8、燃料消耗官方公告操作程序(1993年自环第39号)

三、日本汽车安全、环保技术法规,包括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火灾预防、燃油系统、环保装置、

专用车辆等7部分

四、型式认证试验规程,54大项

型式认证试验规程(1971年交审第453号)

TRIAS 1-1996 机动车参数测量规程

TRIAS 2-1971 机动车最大稳定倾角试验规程

TRIAS 3-1971 机动车发动机载荷试验规程(水冷汽油机)TRIAS 3-2-1971 机动车发动机载荷试验规程(风冷汽油机)

TRIAS 3-3-1971 机动车发动机载荷试验规程(水冷柴油机)

TRIAS 3-4-1984 机动车发动机功率试验规程(水冷汽油机)

TRIAS 3-5-1984 机动车发动机功率试验规程(水冷柴油机)

TRIAS 3-6-1998 机动车发动机功率试验规程(两轮机动车用汽油机)TRIAS 4-1971 机动车加速试验规程

TRIAS 5-1971 机动车等速行驶燃油经济性试验规程

TRIAS 5-2-1990 汽油车10工况燃油经济性试验规程

TRIAS 5-3-1999 汽油车10.15工况燃油经济性试验规程

TRIAS 5-4-1999 柴油车10.15工况燃油消耗试验规程

TRIAS 6-1971 机动车最大车速试验规程

TRIAS 6-2-2002 大型载货车限速装置试验规程

TRIAS 7-1996 机动车气体燃料容器固定装置试验规程

TRIAS 8-1996 机动车气体燃料的气密性和通风试验规程

TRIAS 9-1971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试验规程

TRIAS 10-1971 机动车前轮定位试验规程

TRIAS 11-1996 机动车应紧制动试验规程

TRIAS 11-2-2001 乘用车制动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11-3-1996 载货车和客车制动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11-4-1996 挂车制动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11-5-1996 两轮机动车制动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11-6-2000 乘用车制动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12-1996 机动车行车制动系统效率试验规程

TRIAS 13-1996 机动车驻车制动系统效率试验规程

TRIAS 14-1996 测量机动车制动性能降低程度的试验规程

TRIAS 15-1996 机动车制动用空气容量的试验规程

TRIAS 16-1975 汽车列车制动滞后试验规程

TRIAS 17-1996 机动车转弯时制动试验规程

TRIAS 18-1996 机动车紧急制动试验规程

TRIAS 19-1996 机动车在制动警报装置关闭期间制动性能的试验规程TRIAS 19-2-1975 制动液泄漏警报装置的试验规程

TRIAS 20-1996 机动车噪声试验规程

TRIAS 21-1997 机动车喇叭声级试验规程

TRIAS 21-2-2000 喇叭声响警报装置的试验规程

TRIAS 21-3-2000 喇叭声音压力的试验规程

TRIAS 22-1996 机动车照明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22-2-1996 前照灯和前雾灯试验规程

TRIAS 22-3-2000 前雾灯试验规程

TRIAS 22-4-2000 前位(侧)灯试验规程

TRIAS 22-5-2000 前示廓灯试验规程

TRIAS 22-6-2000 前回复反射器试验规程

TRIAS 22-7-2000 侧回复反射器试验规程

TRIAS 22-8-2000 后位(侧)灯试验规程

TRIAS 22-9-2000 后雾灯试验规程

TRIAS 22-10-2000 后示廓灯试验规程

TRIAS 22-11-2000 后回复反射器试验规程

TRIAS 22-12-2000 大型后回复反射器试验规程

TRIAS 22-13-2000 制动灯试验规程

TRIAS 22-14-2000 辅助制动灯试验规程

TRIAS 22-15-2000 倒车灯试验规程

TRIAS 22-16-2000 转向指示器试验规程

TRIAS 22-17-2000 三角警告牌试验规程

TRIAS 22-18-2000 前置三角警告牌试验规程

TRIAS 22-18-2-2000 前置三角警告牌试验规程(互相承认的装置)

TRIAS 23-1999 汽油车怠速,10工况和11工况下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3-2-1974 汽油车6工况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3-3-1995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试验规程

TRIAS 23-4-1999 汽油车怠速和10.15工况下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3-5-1999 汽油车怠速和13工况下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3-6-1999 两轮汽油车怠速和两轮车工况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3-7-1999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试验规程(热浸损失试验和昼间换气损失试验)TRIAS 23-8-2000 汽油车车载诊断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24-1997 柴油烟度试验规程

TRIAS 24-2-1974 柴油车6工况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4-3-1991 柴油车10工况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4-4-1999 柴油车10.15工况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4-5-1999 柴油车13工况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

TRIAS 24-6-2001 柴油车4工况下烟度测量的试验规程

TRIAS 24-7-2001 柴油车排气排放物控制装置用车载诊断系统(OBD)试验规程

TRIAS 25-1971 机动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规程

TRIAS 26-1975 型式认证试验规程通则

TRIAS 27-1994 转向装置冲击试验规程

TRIAS 28-1993 客车及载货车风窗玻璃清洗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28-2-1993 乘用车风窗玻璃刮刷及清洗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28-3-1993 除霜除雾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29-1973 外后视镜碰撞缓冲试验规程

TRIAS 30-1995 机动车热损害试验规程

TRIAS 31-1994 安全带总成试验规程

TRIAS 32-1983 头部约束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33-1993 碰撞中燃料泄漏等试验规程

TRIAS 34-1975 仪表板吸收冲击试验规程

TRIAS 35-1975 座椅及座椅固定点试验规程

TRIAS 36-1975 座椅靠背吸收冲击试验规程

TRIAS 37-1987 座椅安全带固定点试验规程

TRIAS 38-1989 车门保持件试验规程

TRIAS 39-1975 内后视镜碰撞缓冲试验规程

TRIAS 40-1975 遮阳板吸收冲击试验规程

TRIAS 42-1994 乘用车塑料油箱试验规程

TRIAS 43-1992 乘用车轻合金盘式车轮试验规程

TRIAS 43-2-1992 载货车及客车轻合金盘式车轮试验规程

TRIAS 44-1987 二轮机动车轻合金盘式车轮试验规程

TRIAS 45-1996 防抱死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46-1991 机动车后下防护装置试验规程

TRIAS 47-1993 正面碰撞中乘员防护试验规程

TRIAS 47-2-1996 侧碰撞中乘员防护试验规程

TRIAS 47-3-2000 侧碰撞中乘员防护装置试验规程

TRIAS 48-1994 机动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试验规程

TRIAS 49-1993 警告驾驶员没有使用安全带的报警装置试验规程

TRIAS 50-1994 机动车辅助制动系统减速性能试验规程

TRIAS 51-1999 儿童约束系统试验规程

TRIAS 52-1994 车窗玻璃试验规程

TRIAS 53-2000 两轮机动车锁止装置试验规程

TRIAS 54-2000 行驶记录仪试验规程

TRIAS 55-2000 速度指示装置试验规程

补充试验规程

1.测量排气排放物的技术标准(1977年自公第403号)

2.与“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第11条第2款的管理规程”中使用安全气囊的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方法等效的试验(1991年修订的技企第6号)

3.对“乘用车塑料油箱技术标准”中关于试验方法的规定的解释等(1991年通商公告)

4.甲醇机动车排气排放物测量规程(1992年自环第315号)

5.确定通过部分稀释通道装置和全部稀释通道装置测量出的PM排放值间的等效性的试验规程(1993年自环第332号)

6.初始型式认证试验实施细则(1999年交审第164号)

7.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第31条第21款管理规程(1994年自环第255号)

8.压缩天然气机动车排气排放物测量规程(1996年自环第267号)

9.利用底盘测功机测量汽油机动车13工况排气排放物的测量方法(1997年自环第114号)

10.利用底盘测功机测量柴油机动车13工况排气排放物的测量方法(1997年自环第115号)

五、有关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的公告3章,包括74个附件

第1章一般规定

第2章第1部分适用于新指定机动车的安全法规细则

第2章第2部分适用于新指定机动车以外所有车辆的安全法规细则

第2章第3部分适用于在用车辆的安全法规细则

第3章第1部分适用于已被型式批准的新摩托车的安全法规细则

第3章第2部分适用于除已被型式批准摩托车以外的新摩托车的安全法规细则

第3章第3部分适用于在用摩托车的安全法规细则

附件1 轻合金盘式车轮技术标准

附件2 乘用车充气轮胎技术标准

附件3 载货车、大客车和挂车充气轮胎技术标准

附件4 两轮车辆充气轮胎技术标准

附件5 转向系统撞击吸收技术标准

附件6 四轮车辆锁止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7 两轮车辆锁止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8 止动器技术标准

附件9 载货车和大客车制动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10 防抱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11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12 两轮车辆制动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13 制动液泄漏警报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14 挂车制动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15 乘用车塑料油箱技术标准

附件16 碰撞中燃油泄漏技术标准

附件17 车用气体燃料箱安装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18 车用气体燃料箱气密性和通风技术标准

附件19 外部突出物技术标准

附件20 外部突出物行李架技术标准

附件21 外部突出物无线电收放天线技术标准

附件22 正面碰撞中乘员防护技术标准

附件23 侧面碰撞中乘员防护技术标准

附件24 后下防护装置(RUPD)技术标准

附件25 RUPD的安装及车辆后下防护技术标准

附件26 机动车内饰材料抗燃烧性技术标准

附件27 减轻仪表板碰撞技术标准

附件28 前方视野技术标准

附件29 座椅和座椅固定点技术标准

附件30 座椅安全带固定点技术标准

附件31 座椅安全带总成技术标准

附件32 在驾驶员未使用安全带时发出警报信号的报警装置技术标准附件33 头部约束装置(头枕)技术标准

附件34 儿童约束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35 防止车门打开技术标准

附件36 前照灯技术标准

附件37 装置型式指定标准--前照灯

附件38 灯具、回复反射器和转向指示灯的安装技术标准

附件39 两轮车灯具、回复反射器和转向指示灯的安装技术标准

附件40 装置型式指定标准--灯具、回复反射器和转向指示灯的安装附件41 前照灯清洗器技术标准

附件42 前照灯清洗器的安装技术标准

附件43 前雾灯技术标准

附件44 前后位置(侧)灯技术标准

附件45 示廓灯技术标准

附件46 前回复反射器技术标准

附件47 侧示廓灯技术标准

附件48 侧回复反射器技术标准

附件49 牌照灯技术标准

附件50 尾灯技术标准

附件51 后雾灯技术标准

附件52 驻车灯技术标准

附件53 后示廓灯技术标准

附件54 后回复反射器技术标准

附件55 大型后回复反射器技术标准

附件56 制动灯技术标准

附件57 辅助制动灯技术标准

附件58 倒车灯技术标准

附件59 转向指示灯技术标准

附件60 喇叭的声响报警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61 喇叭技术标准

附件62 前置三角警告牌技术标准

附件63 防盗报警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64 可缓解碰撞强度的外后视镜技术标准

附件65 减轻内后视镜碰撞的技术标准

附件66 用于最前方和最左侧视野的车镜技术标准

附件67 两轮车后视镜技术标准

附件68 两轮车后视镜的安装技术标准

附件69 车速表技术标准

附件70 铰接客车结构要求

附件71 双层车辆结构要求

附件72 防止联接车辆制动滞后技术标准

附件73 灯具发光面的测量方法,灯具的数量和安装位置等(与第2章的第2和第3部分有关) 附件74 摩托车制动系统技术标准

机动车辆检验规程(1961年自车第880号)

与车辆检验检查业务法规有关的国家机构

型式认证试验标准(1972年自车第626号)

六、与道路车辆安全法规有关技术标准30项

与道路车辆安全法规有关的技术标准(1983年自车第899号)

附件1 大型载货车速度限制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7—2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18—2 侧碰撞中的乘员防护技术标准

附件19 后下保险杠技术标准

附件22 座椅和座椅固定点技术标准

附件23 减轻椅背撞击技术标准

附件27 头部约束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29—2 车门保持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30 车窗玻璃技术标准

附件31 汽油车10.15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32 汽油车10工况和11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33 汽油车13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34 柴油车10.15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35 柴油车10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36 柴油车13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37 柴油车4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38 汽油车排放控制装置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39 柴油车排放控制装置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40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41 两轮车辆工况排放测量技术标准

附件45—2 前雾灯技术标准

附件64 警报回复反射器技术标准

附件65—2 应急制动指示装置技术标准

附件70 乘用车风窗玻璃刮刷和清洗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71 大客车和载货车风窗玻璃清洗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72 除霜除雾系统技术标准

附件73 遮阳板减轻碰撞技术标准

附件75 行驶记录仪技术标准

附件76 速度指示装置技术标准

附加规则与道路车辆安全法规有关的技术标准部分修正本

七、车辆结构标准7项

1.长货挂车的结构标准(1972年自车第623号)

2.单人驾驶的大客车结构要求(1986年地技第228号)

3.大客车安装安全带的要求(1978年自车第768号)

4.旅居机动车结构要求(1995年自技第258号)

5.广播车结构要求(1995年自技第257号)

6.运输省大臣根据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第29条第4项第7号批准项目的公告(1999年运输省公告第820号)

7.柴油蓄压型混合动力车辆结构要求(1995年自审第1243号)

八、有关型式认证试验细则42项

1.对“型式认证试验规程”要求提交的照片的管理(198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2)

2.安装在汽车轮胎附近挡泥板上的延伸挡板(198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6)

3.在排气排放物等试验中试验车辆所容许的运行范围(198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7)

4.安装在乘用车顶的车顶纵梁的管理规程(1982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1)

5.对“外后视镜安装位置”进行检查的管理规程(1983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1)

6.进口乘用车的改装方法和试验等的管理规程(1987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1)

7.证明车辆符合安全法规要求的研究文件的格式示例(1987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2)

8.对证明道路车辆符合安全法规规定的证书的格式示例的部分修正(1987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3)9.后视镜视野试验管理(1987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4号)

10.对示廓灯,尾灯和制动灯进行检查的管理规程(1987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5号)

11.对燃油蒸发排放试验过程中燃油系统气密性的确认(199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3号)

12.对机动车“防抱死系统试验规程”中相关规定的解释(199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5号)

13.使用头部模型进行遮阳板碰撞吸能试验的数据记录格式示例(199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8号)14.“机动车后防钻撞保险杠试验规程”的管理规程(1992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2号)

15.部分修改“仪表板碰撞吸能技术标准”后试验数据的填写规程(1992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4号)16.联接车辆制动滞后型式认证试验管理规程(1993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号)

17.初始型式认证试验细则(1993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3号)

18.关于实施“机动车内饰材料阻燃性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管理(1993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7号)19.对提交确认自身结构、装置及功能的机动车的管理(1995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6号)

20.按照“型式认证试验规程”规定进行试验的车辆等的管理(1995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7号)21.柴油混合动力发动机13工况排气排放物的测量的管理规程(1995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8号)22.蓄压型柴油发动机(Diesel pressure-accumulating type engine)13工况排气排放物的测量的管理规程(1995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号)

23.压缩天然气机动车排气排放物试验等的管理规程(1996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号)

24.机动车急制动试验及喇叭声级试验的试验结果的管理规程(1996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0号)25.关于型式认证试验时选择试验车辆的指南(1998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8-1号)

26.根据装置的型式指定制度在机动车的型式指定等检查中对照明系统和回复反射器的管理(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1号)

27.建立进口机动车型式认证直接咨询点(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4号)

28.申请乘用车制动系统和喇叭的装置型式指定时所附文件的记录项目(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7号)

29.申请型式指定等时完全使用公司内部10.15工况燃油消耗率试验结果的范围(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8号)

30.汽油混合动力车排气排放物试验规程(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9号)

31.在机动车检查中对已获指定的装置的管理(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10号)

32.对由不同申请人申请型式指定等的机动车试验数据的管理(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11号)33.排气排放物等试验中机动车行驶阻力的管理规程(1999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99-14号)

34.进口机动车侧碰撞中乘员防护标准的测试(2000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2000-6号)

35.官方型式认证试验中参数测量误差的管理规程(200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2001-1号)

36.型式认证试验程序规则(200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00号)

37.使用已做完试验车辆和车辆生产的指南(200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02号)

38.未完全装备车辆实施型式认证试验指南(200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03号)

39.型式通告(type notification)试验中使用临时试验加载平台的指南(200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04号)

40.机动车型式认证试验发动机号的打刻(2001年型式认证试验信息第106号)

41.机动车申请型式指定10-15工况燃油消耗率试验管理规程

42.机动车型式指定试验管理规程

九、装置的型式指定

1、装置型式指定法规(1998年运输省令第66号)

2、参考信息:装置型式指定标准简述

3、对“装置型式指定实施规程”的部分修正(1998年自技第215号,自审第1253号,自环第222号)

4、附件装置型式指定实施规程

5、附件1 两轮机动车等锁止装置的型式指定标准

6、附件2 乘用车制动系统的型式指定标准

7、附件3 侧碰撞中乘员防护装置的型式指定标准

8、附件4 外部凸出物的型式指定标准

9、附件5 外部凸出物——行李架的型式指定标准

10、附件6外部凸出物——无线电接收和发射天线的型式指定标准

11、附件7 后下防护装置(RUPDs)的型式指定标准

12、附件8 在已获批准的RUPD的安装方面对车辆的型式指定标准和在后下防护(RUP)方面对车辆的型式指定标准

13、附件9 座椅及其固定点的型式指定标准

14、附件10 座椅及其头部约束系统的型式指定标准

15、附件11 头部约束系统(头枕)(不管是否与座椅是一体的)型式指定标准

16、附件12 儿童约束系统型式指定标准

17、附件13 门锁和车门保持件型式指定标准

18、附件14 噪声控制装置型式指定标准

19、附件15 排气排放物装置型式指定标准

20、附件16 前照灯型式指定标准

21、附件17 前照灯清洗器型式指定标准

22、附件18 前照灯清洗器的安装的型式指定标准

23、附件19 前雾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24、附件20 位置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25、附件21 尾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26、附件22 制动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27、附件23 辅助制动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28、附件24 前示廓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29、附件25 后示廓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30、附件26 侧示廓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31、附件27 后雾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32、附件28 驻车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33、附件29 倒车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34、附件30 前回复反射器的型式指定标准

35、附件31 侧回复反射器的型式指定标准

36、附件32 后回复反射器的型式指定标准

37、附件33 大型后回复反射器的型式指定标准

38、附件34 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的型式指定标准

39、附件35 喇叭的声响报警装置的型式指定标准

40、附件36 喇叭的型式指定标准

41、附件37 警告回复反射器的型式指定标准

42、附件38 应急制动指示装置的型式指定标准

43、附件39 转向指示灯的型式指定标准

44、附件40 两轮摩托车等后视镜的型式指定标准

45、附件41 两轮机动车等后视镜的安装的型式指定标准

46、附件42 车速表的型式指定标准

47、附件43 行驶记录仪的型式指定标准

48、附件44 速度指示装置的型式指定标准

49、国土交通省大臣依据装置型式指定法规第5条指定国家的公告(2000年省令第167号)

十、申请材料等的准备规程

1、机动车型式认证实施规程(通达)(1998年自审第1252号)

2、附件(附件)机动车型式认证实施规程

3、附件1 机动车型式指定实施规程(通达)

4、附件2 机动车型式通告管理规程

5、附件3 免检的微型机动车等及机动自行车用发动机型式批准管理规程

6、附加规则1 用于确认机动车型式的判定标准

7、附加规则2 机动车底盘编号或发动机型式的冲压/压花标识的管理规程

8、附加规则3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识别代码

9、附加规则4 机动车型式指定申请提交规程

10、附加规则4—2 细微变更的管理规程

11、附加规则5 机动车参数表填写规程

12、附加规则6 机动车外观数据的填写规程

13、附加规则7 驾驶耐久性实施规程

14、附加规则9 进口机动车在提交其公司内部的试验结果时可被承认的国外试验方法

15、附加规则10 指定进行机动车型式指定的官方试验机构

16、附加规则11 使用国外机动车试验机构试验数据的实施规程

17、附加规则12 需要提交的信息的数量

18、附加规则13 机动车注册档案等中需要记录的机动车参数等的记录方法

19、附加规则14 已被型式指定的机动车完整性检查的实施办法

20、附加规则15 机动车噪声和排气污染物控制装置的管理规程

21、附加规则16 免检的微型机动车等型式批准申请等的提交规程

22、附加规则17 免检的微型机动车等型式批准试验的实施规程

23、附加规则18 1类机动车自行速度性能的控制方法等

24、附加规则19 1类机动车自行速度性能的控制方法等的管理规程

25、附加规则20 三轮和四轮机动自行车型式批准申请的提交

26、根据机动车型式指定法规第3条第1款需提交国家交通安全和环境试验室的车辆运行要求及需提交国土交通省的文件(1983年运输省公告第331号)

27、油箱内制动油数量的计算方法(1988年JAIA)

28、已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耐久性的展示(1999年自环第94号)

29、运输省大臣根据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第1—3条批准的装置(2000年自技第19号)

30、电子文档的提交规程(1999年通商公告)

31、对“机动车型式批准实施规程(通达)”的部分修订的管理规程(2000年自审第1493号,自技第211号

32、缩短机动车型式指定申请试验的期限(2000年国自审第402号)

十一、批准后的有关规定

1、通报信息和审核资料等的提交规程

2、经型式指定的机动车生产厂的审核(1957年自车第320号)

3、与缺陷机动车有关的解决缺陷车辆问题的措施(1969年自车第665)

4、对缺陷机动车处理体系的充实与强化(1977年自整第31号)

5、对缺陷机动车商业处理体系的强化(1977年自整第155号)

6、缺陷机动车辆信息报告(1984年自车第451号)

7、有关召回通知等的管理规程(1994年自审第1530号)

8、关于与召回通知等有关的工作指南(1999年自审第245号)

9、可以在召回通知中处理的有关召回中已对不符合条件预先警告的示例(1994年自审第1531号)

10、车辆召回的操作惯例(1994年自审第1280号)

十二、一般管理规程

1、机动车检查标准(1951年运输省令第70号)

2、机动车的使用分类(通达)(1960年自车第452号)

3、“机动车的使用分类(通达)”的详细管理规程(2001年国自技第50号)

4、对已采取排气排放物控制措施的机动车的管理(1999年自环第93号)

5、适用于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第30条款第2款和第31条款第

6、12、21款第58条第60和61款规定的

机动车(通达)(1982年自公第167号)

6、道路车辆法实施条例第36条第5、6、7款中规定的文件(1991年自公第156号)

7、对申请降低道路车辆安全法规要求的机动车的管理(1968年自车第763号)

8、“对按照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的部分修正案的规定可以降低法规要求的机动车的管理”的申请(1994

年通商公告)

9、对装备了维修用汽车零件的车辆进行改装检验的管理规程(通达)(1995年自技第234号)

10、备了维修用汽车零件的车辆进行改装检验(通达)”的管理规程细则(1995年自技第235号)

11、改装机动车等的管理规程(1995年自技第239号)

12、“改装机动车等的管理规程”的管理细则(1995年自技第240号)

13、对四单元型式前照灯要求的管理规则(1996年自技第42号)

14、道路车辆安全法规第31条第14款中的项目2和项目3中“装有无触点式断电器的点火系统的机动车”的管理规则(1997年自环第101号)

15、作为改善机动车型式指定系统的结果的催化剂耐久性确认方法(1983年自公第286号)

16、压缩天然气(CNG)机动车管理(1997年自技第230号,自整第180号,自环第259号)

十三、进口机动车管理规程

1、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体系

2、附件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规程系统(通达)(1998年自审第1255号)

3、附加页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规程

4、附加规则1 机动车型式识别的判定标准

5、附加规则2 机动车底盘号或发动机型式冲压/压花等的管理规程

6、附加规则3 机动车废气排放控制标准的识别代码

7、附加规则4 符合优惠管理的进口机动车型式通告申请书等的提交规程

8、附加规则5 机动车其本项目性能表的填写规程

9、附加规则6 机动车外观等图样的管理规程

10、规则7 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体系中具有非显著性能差异的机动车的管理规程

11、附加规则9 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体系中制造商试验的管理规程

12、附加规则10 制造商试验确认机构

13、附加规则11 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规程附加表格中备注3认可的作为官方试验机构的机构等

14、附加规则12 关于接受进口机动车提交的公司内部试验结果的国外试验方法

15、附加规则13 关于使用外机动车试验机构试验数据的实施规程

16、附加规则15 关于优惠管理的进口机动车完成型式通告的通知书等的发放

17、附加规则16 关于机动车注册档案中的机动车性能(与NO.微粒物控制有关的标准)的记录方法

18、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体系中试验结果的管理(1999年交审第165号)

19、进口机动车初检管理规程(1985年地技第404号)

20、机动车生产日期管理规程(1982年自车第421号)

21、进口机动车申请型式指定等的管理规程(1988年交审第202号)

22、关于对“机动车生产日期管理规程”部分修正的管理(1995年自计第53号,自审第388号,自环第74号)

23、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规程中对制造商试验的管理(1986年地技第88号)

24、关于进口机动车优惠管理规程的试验确认事务的实施规程(1999年输技协国第11—163号)

25、证明进口事实文件的管理规程(1995年自管第19号)

26、EC加速行驶噪声试验结果的管理(1987年交审第477号)

27、道路车辆安全法规中关于制动性能和喇叭声响水平条款的管理规则(1996年自技第260号)

28、进口机动车底盘号等的钢印或凸字(1979年JAIA)

29、平行进口机动车的管理规则(1997年自技第61号)

30、平行进口机动车管理规则细则(1997年自技第62号)

31、进口机动车排放试验的管理(1991年地技第168号)

32、进口机动车初始审查实施规程(2001年地技第1002号)

33、进口机动车初始型式认证试验实施规程详细法规(2001年地技第1199号)。

汽车维修法律法规

汽车维修法律法规 第一条为规范汽车维修经营行为,保障汽车维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汽车维修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区域内从事汽车维修经营和管理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和县(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汽车维修管理工作;汽车维修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汽车维修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商行政、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汽车维修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汽车维修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鼓励汽车维修经营者实行集约化、专业化和连锁经营,推进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促进汽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第六条汽车维修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第二章经营许可 第七条本市对汽车维修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汽车维修经营许可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汽车维修经营企业分类标准实施。 第八条汽车维修经营许可包括:一类、二类、三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许可,其具体许可事项是: (一)一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和二类汽

车维修经营许可的全部业务。 (二)二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整车修理、总成修理、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小修、维修救援和三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的全部业务。 (三)三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发动机维修、车身维修、电气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喷油泵和喷油器维修、散热器(水箱)维修、空调维修、车身清洁维护、涂漆、轮胎动平衡和修补、四轮定位检测调整、供油系统维护和油品更换、曲轴修磨、气缸镗磨、车辆装潢(蓬布、坐垫及内装饰)、车辆玻璃安装业务和小型车的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个别零配件的更换业务。 (四)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运输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剧毒货物的汽车维修和一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的全部业务。 第九条申请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具备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场地、厂房、设备、设施、技术人员、维修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措施。 从事机修、电器、钣金、涂漆、车辆技术评估、价格结算、业务接待、质量检验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具有相应从业资格证书。 从事汽车维修经营不得使用中小学校、幼儿园区域内的场地,不得在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内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和产生噪声、有害气体等污染的汽车维修经营。 第十条申请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县级汽车维修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法律法规产品质量尺度

肉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松的相应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召回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1、3.2定义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17 白砂糖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17 酱油卫生标准 GB 2726 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测定 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5009.8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 食物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461 食用盐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QB 1014 食品包装纸 GB 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9681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9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9695.7 肉与肉制品总脂肪含量的测定 GB/T 9695.8 肉与肉制品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GB/T 9695.11 肉与肉制品氮含量测定 GB/T 9695.14 肉与肉制品淀粉含量测定 GB/T 9695.15 肉与肉制品水含量测定 GB/T 9695.2 分割鲜、冻猪瘦肉 GB 9961 鲜、冻胴体羊肉 GB 16869 鲜、冻禽产肉 GB/T 17238 鲜、冻分割牛肉 GB 19303 熟肉制品企业加工过程卫生标准

汽车标准法规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汽车相关细则 (一)环境污染防治 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污染。2003年起新车的污染物排放开始执行相当于欧洲Ⅱ号的标准,2008年之前,新车的污染物排放执行相当于欧洲Ⅲ号的标准;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和检测制度,实行环保标志管理,加强环保与交通管理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大力推广应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适用技术;积极推广电动汽车等新型汽车技术。 防治城市地区扬尘污染。所有施工工地必须强化扬尘污染控制,达到环保要求;2003年1月起,凡在四环路内从事散装货物运输车辆,一律实行密闭运输;市区主要车行道机械化清扫和洒水率达到100%。 (二)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 公路。建设完成五环路、六环路、京密路等高速公路和一批一级、二级公路项目,到2008年,全市高速公路达到7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7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7.3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道路。加强城市路网建设,加快完善由环路、通道线、联络线组成的快速干道系统;结合旧城改建,增大城区路网密度。到2007年,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318公里。 公共交通。继续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增加公交专用道,完善公交运营线路;新建、改扩建东直门、西直门、动物园、望京、四惠桥等公交枢纽,形成一个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城市边缘及居民小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引导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公交和出租车司机经常保养车辆,确保车容整洁,排放达标。 停车设施。加快停车场建设,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在重点地区建立停车诱导系统;优先在轨道交通换乘站和大型公交枢纽站配建一定数量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公共停车位。 交通管理。在市中心区采取限制性的交通措施;建立健全交通法规,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停车管理,改善交通执法环境、提高市民守法意识;重点建设智能化交通指挥调度系统、现代化交通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和系统化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初步实现市区交通管理现代化。 (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汽车报废标准 凡在我国境内注册的民用汽车,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报废: 一、轻、微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矿山作业专用车累计行驶30万公里,重、中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累计行驶40万公里。特大、大、中、轻、微型客车(含越野型)、轿车累计行驶50万公里,其他车辆累计行驶45万公里; 二、轻、微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带拖挂的载货汽车、矿山作业专用车及各类出租汽车使用8年,其他车辆使用10年; 三、因各种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或技术状况低劣,无法修复的;

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识别及重要性

谈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识别及其重要性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ISOYES收集点击数:1689 更新时间:2006-9-17 0:39:25 在GB/T 19001标准中,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要求贯穿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有效识别,以及密切跟踪其变化,对于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识别 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是指组织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在GB/T 1900 1标准中体现为总要求和分项要求两个部分。 1. 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总要求 4.2.3条款对质量管理法律法现提出了总要求,即“4.2.3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这就要求组织应识别与本组织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有关的。适用的外来文件,首先是与本组织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这项工作有5个主要环节: ①获取。明确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明确其职责和获取法律法规的渠道与方法。 ②识别。通过适宜性评价,确认适用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③标识。为了便于查找,一般沿用法律法规原标识,不需按组织受控文件再作标识。 ④分发。分发控制有二点要求,一是不需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都分发,只发到适用的部门即可;二是要按体系受控文件管理,编制《法律法规清单》或《受控文件清单》,以识别其有效性,要有分发号或受控号,领取部门或人员要签字。 ⑤跟踪。外来文件主管部门要密切跟踪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识别法律法现的变化。跟踪的渠道可以是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报刊、网上查找等,目的是及时获取适用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最新版本。 2.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分项要求 在GB/T 19001标准中,对组织识别和应用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提出了以下要求: 1.1总则:“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1.2应用:“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4.1.4记录控制:“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笔者注:记录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应根据产品的特

2018年最新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NO 最近环境法律法规大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修正)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10修正) 7 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2015) 8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2009) 9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通知 (2010)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5) 11 关于拆迁活动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的复函 (2010) 12 关于外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 (2011) 13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的公告(2016) 14 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18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2016) 19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2012) 20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2010) 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 (1996) 22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2003) 23 关于实行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的企业范围有关问题的复函 (2010) 24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7) 25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2014) 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2015) 27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4) 28 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 (2004) 29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4) 30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2012) 31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 32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 33 环境保护部关于下放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公告(2013) 34 关于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的函 35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 (HJ617-2011) 36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37 关于发布《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等四项《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配套文件的通知 38 关于印发《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及其特征化学污染物释放与转移报告表》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管理计划》的通知 39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003)

汽车新三包法规(自2013年10月1日施行)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简称三包)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是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的基本要求。鼓励家用汽车产品经营者做出更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严于本规定的三包责任承诺;承诺一经做出,应当依法履行。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三包责任由销售者依法承担。销售者依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其他经营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家用汽车产品经营者之间可以订立合同约定三包责任的承担,但不得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免除本规定所规定的三包责任和质量义务。 第五条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经营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欺诈。 家用汽车产品经营者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消费者提出的符合本规定的三包责任要求。 第六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本规定实施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组织建立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公开制度,并可以依法委托相关机构建立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系统,承担有关信息管理等工作。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本规定实施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各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规定职责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依法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生产者义务 第八条生产者应当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未经检验合格的家用汽车产品,不得出厂销售。第九条生产者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生产者基本信息、车型信息、约定的销售和修理网点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三包责任争议处理和退换车信息等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关信息,并在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备案。 第十条家用汽车产品应当具有中文的产品合格证或相关证明以及产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当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家用汽车产品所具有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在相关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其性能指标、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要求应当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明示。 三包凭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品牌、型号、车辆类型规格、车辆识别代号(VIN)、生产日期;生产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客服电话;销售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等销售网点资料、销售日期;修理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等修理网点资料或者相关查询方式;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条款、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以及按照规定要求应当明示的其他内容。 维修保养手册应当格式规范、内容实用。 随车提供工具、备件等物品的,应附有随车物品清单。 第三章销售者义务 第十一条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家用汽车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明和其他标识。 第十二条销售者销售家用汽车产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向消费者交付合格的家用汽车产品以及发票; (二)按照随车物品清单等随车文件向消费者交付随车工具、备件等物品;

最新的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2015年最新的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序号法律法规名称最新版本最近更新时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 2014.8.25 2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2010.6.1 2014.8.25 3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2010.9.27 2014.8.25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10.1 2014.8.25 5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1.1.1 2014.8.25 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2014.8.25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2014.8.25 8 第170号国际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 2014.8.2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2014.8.2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修订2004.3.14 2014.8.2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1.1 2014.8.25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修订2008.4.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 2014.8.2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2014.8.2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6.29 2014.8.2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2014.8.25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014.4.24公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修订2002.10.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2011.3.1实施 21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4.15 2014.8.25 2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4.8.25 23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4.10 2014.8.25 2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10.1 2014.8.25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20 2014.8.25 26广东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2007.8.1 2014.8.25 27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2010.3.1 2014.8.25 28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0.12.29 29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2007.3.1 2014.8.25 3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1995.7.11 2014.8.25 3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008.10.1 2014.8.25 3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3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范围2000.6.1 2014.8.25 34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2010.5.1 2014.8.25 3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012.4.1 2014.8.25 36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2010.5.1 2014.8.25 37建设防火规范2006.12.1 2014.8.25 38建设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2012.7.1 2014.8.25 39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2011.10.1 2014.8.25 4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03.7.1 2014.8.25 41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备案管理2007.10.1 2014.8.25 42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11.8.31 2014.8.25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2014.8.25

复习资料[汽车法规]

《汽车法规》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5833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的主体已是 A.单位 B.个人C.企业 D.集体 2.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是世界最高的,为 A.27.3% B.14% C.30% D.1.3% 3.M1型车的报废里程是累计行驶 A.40万千米 B.50万千米C.60万千米 D.30万千米4.《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相邻收费站的间距不得少于 A.40千米 B.45千米C.50千米 D.55千米5.M1类车辆指座位数不超过的载客车辆。 A.9座 B.7座 C.5座 D.3座 6.缺陷汽车召回的行政主管部门是 A.国家发改委 B.质检总局C.环保总署 D.公安部7.在内积分为零,可延长驾照审验期。 A.三个月 B.六个月C.一年 D.两年 8.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为准。 A.行驶里程 B.日期指标C.二者合并 D.先到达者9.目前,M1类汽车噪声限值必须小于 A.74分贝 B.76分贝 C.77分贝 D.78分贝10.中国加入WTO三年内允许外资 A.控股49% B.设立合资交通服务公司 C.控股51% D.设立独资交通服务公司 11.中国汽车产量已名列世界 A.第一 B.第二C.第三 D.第四 12.我国单个轿车排污是日本的 A.1.5—5倍 B.2.5—6倍C.3—4倍 D.5—6倍13.《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于正式颁布实施。 A.1994年6月1日B.2004年6月1日 C.1994年1月1日D.2004年1月1日 14.根据新颁布的汽车消费政策,城市道路收费站点 A.一律取消 B.一律合并C.严格控制 D.逐步取消15.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者,才可担任客运驾驶员。 A.一年内 B.两年内 C.三年内 D.四年内16.《公路法》首次以法规形式规范并明确收费公路。 A.取消了 B.认可了C.否决了 D.设立了17.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A.100千米 B.110千米C.120千米 D.130千米

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环境法律法规清单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NO 最近环境法律法规大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修正)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10修正) 7 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2015) 8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2009) 9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通知 (2010)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5) 11 关于拆迁活动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的复函 (2010) 12 关于外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 (2011) 13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的公告(2016) 14 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18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2016) 19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2012) 20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2010) 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 (1996) 22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2003) 23 关于实行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的企业范围有关问题的复函 (2010) 24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7) 25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2014) 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2015) 27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4) 28 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 (2004) 29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4) 30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2012) 31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 32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 33 环境保护部关于下放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公告(2013) 34 关于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的函

环境法律法规大全

NO 法律法规大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修正)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10修正) 7 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2015) 8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2009) 9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通知 (2010)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5) 11 关于拆迁活动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的复函 (2010) 12 关于外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 (2011) 13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的公告(2016) 14 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18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2016) 19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2012) 20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2010) 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 (1996) 22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2003) 23 关于实行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的企业范围有关问题的复函 (2010) 24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7) 25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2014) 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2015) 27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4) 28 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 (2004) 29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4) 30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2012) 31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 32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 33 环境保护部关于下放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公告(2013) 34 关于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的函 35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 (HJ617-2011) 36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37 关于发布《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等四项《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配套文件的通知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与国际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与国际法规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建立之初, 在研究分析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具体内 容的基础上,确立以欧洲的ECE/EEC 技术法规体系为主要的参考借鉴对象来制定并完善我 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多年来,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在发展。 本文 将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和项目的最新状态, 照国际汽车技术法规(以 ECE/EEC 法规为主,少部分项目参照 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对应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汽车产品实施安全、 化管理,专门针对汽车产品建立并实施配套、 完善的法律和技术法规体系。 品不同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品, 它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和效益的同时, 全隐患,还可能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浪费不可再生的能源, 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这不仅涉及汽车产品的使用, 关。因此汽车工业已不仅仅涉及一个产业的利益问题, 品的设 计制造已不仅是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制约和规范。 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 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单独纳入法制化的管理体系中, 的设计和制 造专门立法,授权各自国家主管运输和工业的政府部门作为汽车安全、 能的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规,并按照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管理制度, 即以欧洲为代表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汽车产品自我认证制 度,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有效控制。 我国从1988年开始,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将汽车标准在 属性上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将涉及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领域的标准划归为汽 车强制性标准,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 确保我国政府对汽车安全、 环保 和节能方面的性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断提升其水准。 从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建立之初, 在研究分析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具体内 容的基础上,确立以欧洲的ECE/EEC 技术法规体系为主要的参考借鉴对象来制定并完善我 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多年来,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也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在发展。 本文 将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和项目的最新状态,以及我国标准与所参 照国际汽车 技术法规(以 ECE/EEC 法规为主,少部分项目参照 ISO/IEC 国际标准和美国、 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对应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1.我国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以及与国际典型技术法规的关系 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体系已日趋完善,已制定发布的 汽车主动安全强制性标准 (包括按照国际惯例所划分的汽车一般性安全项目) 共计52项(包 以及我国标准与所参 ISO/IEC 国际标准和美国、 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法制 这是因为汽车产 存在着巨 大的安 给当代人及其后代子孙的生存和 汽 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更是与之息息相 而直 接涉及整个社会的利益, 汽车产 人与劳动工具、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而已转化为人与人、 因此各国政府从维护整个社 对汽车产品 环保和节

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基本知识 1、什么是产品?产品质量法所指的产品是什么? 答:产品是过程的结果。产品质量法所指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2、产品质量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特性? 答: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其特性包含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可维修性、经济性。 3、新的《产品质量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 答:新的《产品质量法》是2000年7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4、产品质量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答:(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 (2)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本法规定的产品范围。 5、产品质量法对商品流通作了什么禁止性规定?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排斥非本地区或者非本系统企业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进入本地区、本系统。 6、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答:(1)监督抽查;(2)统一监督检查;(3)定期监督检查;(4)日常监督检查。 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重点产品有哪些? 答:(1)、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2)、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3)、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8、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涉嫌产品质量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哪些职权? 答:(1)现场检查权;(2)调查了解权;(3)案情资料查阅复制权;(4)违法物品查封扣押权。 9、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怎样进行处理? 答:①限期改正;②公告产品不合格企业;③责令停业整顿;④吊销营业执照;⑤依法实行处罚。 10、产品质量责任包含哪些责任? 答:产品质量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11、产品质量责任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判定? 答:产品质量责任应从默示担保、明示担保和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三个方面进行判定。 12、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13、违反《产品质量法》有哪几种处罚形式? 答:(1)、警告;(2)、责令停止生产;(3)、责令停止销售;(4)、责令停止使用;(5)、吊销营业执照;(6)、取消、撤消检验资格、认证资格;(7)、没收产品;(8)、没收违法所得;(9)、没收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10)、没收收入;(11)、罚款;(12)、责令改正;(13)、责令退还;(14)、责令停业整顿;(15)、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14、什么是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环境法律法规大全

环境法律法规大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NO 法律法规大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修正)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10修正) 7 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2015) 8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2009) 9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通知 (2010)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5) 11 关于拆迁活动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的复函 (2010) 12 关于外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 (2011) 13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的公告(2016) 14 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18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2016) 19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2012) 20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2010)

中国主要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中国主要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一)综合类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摘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摘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摘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2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2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24.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二)部门相关法规 1.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 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3.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4.铁路环境保护规定 5.冶金工业环境管理规定

6.建材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 7.电子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8.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9.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0.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 (三)环保经济政策 1.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的通知 2.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通知 3.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的通知 4.关于充分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5.关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6.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8.关于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和保证贷款安全的通知 9.关于环保产业科技开发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 10.关于印发及试行《保护臭氧层多边基金项目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11.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合格标准和审批程序 12.关于地方财政部门做好世界银行贷款工作几点意见的函 13关于加强地方财政部门管理世界银行贷款工作的通知 14.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 (四)环境执法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3.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4.国家环保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5.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 7.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0.行政复议条例(修订) 11.行政复议程序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

(完整word版)汽车法规

汽车法规认证与汽车标准快讯第1 页共7 页 总第1期 2004年第1期 汽车法规认证与汽车标准快讯商用车研发中心法规认证科 主办 二00四年一月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产品开发部门,开发管理部法规认证科将定期以汽车法规认证与汽车标准快讯的方式及时通报国内外汽车标准法规的最新动态,跟踪汽车标准法规的制修订步伐,以便大家及时把握汽车标准法规的变化脉搏。 本期我们通过汽车标准法规动态以及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的介绍,使大家对国内外汽车技术法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最新标准介绍、新旧标准对照、国内外汽车标准法规信息与法规认证的情况。 [内容提要] ●汽车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动态 ●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 P29) ●汽车标准法规趋势分析 ●结论 1、汽车技术法规动态 ●国家加强了对强制性标准的管理 –限定范围和规范程序 –向W T O通报 ●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尺寸、质量基础技术法规完成 –V I N标准将使国内生产和进口产品规范统一

汽车法规认证与汽车标准快讯第2 页共7 页 总第1期 2004年第1期 –节能技术法规填补空白 ●法规实施更加严格规范 –强制性检验项目按标准实施日期执行 –开始生产一致性检查 ●标准制定协调性改进 ●一般安全(结构和防盗)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车辆识别代号(V I N)》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结构要求》 –《机动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修订 –《汽车防盗装置性能要求》修订 ●主动安全 –照明和光信号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前照灯配光性能 ?前雾灯配光性能 ?倒车灯配光性能 ?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 ?前照灯清洗器 ●被动安全 –《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 –《乘用车后碰撞防火要求》 –《汽车门锁及门铰链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修订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修订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修订 –《商用车驾驶室外部突出物》 ●节能和污染控制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Ⅲ、Ⅳ)》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修订 –《车用无铅汽油》修订 ●其它 –G 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修订工作 ?修订工作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所负责,中 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农用运输车发展研究中心、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中国检

德国质量管理制度介绍

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德国产品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奔驰、宝马、博世、西门子……这一系列的德国品牌,不仅世界知名,而且无一不是品质的保证。德国制造为何质量那么好,原因有很多。然而归根结底还是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享誉世界。 完善的管理体系 当然,德国产品质量信誉的背后,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发现质量问题后的召回制度,更重要的是德国在加强出口产品安全管理方面所依赖的一整套管理机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质量认证等制度体系。 目前德国工业产品中有一半销往国外,全国近1/3的就业岗位都来源于出口行业,德国经济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管理部门在政府机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德国对外贸易归联邦经济部主管,下设专门的对外贸易办公室。产品质量的管理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和质检部门等,半官方的德国工商总会、中小企业联合会等在全球都建有庞大的联系网络。此外,相关立法机构、行业标准化机构、质量认证机构等在海外产品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出口产品安全管理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例如《设备安全法》、《产品安全法》、《食品法》等。以食品安全为例,目前德国是世界第四大食品出口国,饮食业出口约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13%。德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涉及全部食品产业链,包括植物保护、动物健康、善待动物的饲养方式、食品标签标识等。德国在食品安全的法律建设中构架了四大支柱:《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食品卫生管理条例》、《HACCP 方案》、《指导性政策》,它们互相补充、构成了范围广泛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基础。德国所有的出口食品包装的标签上都注明商标、食品成分和有效期,还有有关商检机构质量认可的显著标志。实际上早在1879年,德国就制定了《食品法》。目前实行的《食品法》包罗万象,所列条款多达几十万个,并且国家设立了覆盖全国的食品检查机构,联邦政府、每个州和各地方政府都设有负责检查食品质量的卫生部门。这 都成为德国出口食品产品安全的根本保障。中国貌似也有,每个地 方政府和县级政府都设有食品药品监督局,不过貌似形同摆 设。重要的不是模仿制度,而是实施有效的制度外联监督,评 价管理制度,公务员自上而下的责任感。 德国行业标准化组织中国也有,不过其实质工作目标效

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常识介绍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常识介绍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与强制性条文,为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不仅是施工企业(直接生产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检测等单位)的共同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98年3月1日实施) 《建筑法》主要内容:①建筑许可;②建筑工程发包和承包;③建筑工程监理;④建筑安全生产管理;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⑥法律责任;⑦附则。 (一)总则共6条: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本法所称的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广义的建筑活动是包括各行业的专业建筑(铁路、公路、水利等)和设备安装。由于主管部门不同,本法适用范围应当规定为适用于民用住宅、工业用房和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建造及安装活动。 房屋建筑:具有顶盖、梁柱和墙壁,供人们生产、生活使用的场所。 附属设施:围墙、水塔……(小区内室外工程可在本范围,市政道路桥梁?)。 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与建筑配套的电气、通讯、煤气、给排水、电梯、消防、管道等安装活动。 至于其它行业的房屋建筑活动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具体的适用办法。 装修工程怎么适用:在施工中的装修毫无疑问在本法范围内;二次装修依是否涉及“主体或承重结构变动”,如涉及也属本范围内。如 不“涉及主体结构”的(不影响承重结构)不属于本法,完全可以因使用者的爱好和审美各有不同,不需要以法律强制范围。 二次装修如何管理?住宅工程部门规章《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部2002年110号令),公共建筑依《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第279号令)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筑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条文解释:主管部门为建设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并不排斥国务院其他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有关建筑活动实施必要的管理。如:铁路车站、水电站厂房等工程,当然是各行业主管履行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