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及全球F1赛车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及全球F1赛车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及全球F1赛车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及全球F1赛车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及全球F1赛车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洞察网

2014年9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F1赛车产业概述 (5)

第一节F1赛车产业定义 (5)

第二节F1赛车产业发展历程 (6)

第三节F1赛车产业链分析 (9)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9)

二、F1赛车产业链模型分析 (12)

第二章中国F1赛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4)

第一节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14)

一、宏观经济 (14)

二、工业形势 (15)

三、固定资产投资 (17)

第二节F1赛车产业相关政策 (19)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 (19)

二、其他相关政策 (20)

第三章全球F1赛车市场介绍 (26)

第一节英国 (26)

一、产业规模 (26)

二、赛道资源 (27)

三、发展趋势 (28)

第二节美国 (29)

一、产业规模 (29)

二、赛道资源 (30)

三、发展趋势 (32)

第三节日本 (32)

一、产业规模 (32)

二、赛道资源 (33)

三、发展趋势 (34)

第四节德国 (35)

一、产业规模 (35)

二、赛道资源 (37)

三、发展趋势 (38)

第五节中国 (39)

一、产业规模 (39)

二、赛道资源 (40)

三、发展趋势 (41)

第四章F1赛车重点赛道介绍(总圈数、总长度、单圈长度等) (43)

一、赛阿尔伯特赛道 (43)

二、雪邦赛道 (43)

三、萨基尔赛道 (44)

四、加泰罗尼亚赛道 (44)

五、蒙特卡罗赛道 (45)

六、维伦纽夫赛道 (45)

七、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 (46)

八、马尼库尔赛道 (46)

九、银石赛道 (47)

十、霍根海姆赛道 (47)

十一、布达佩斯赛道介绍 (48)

十二、蒙扎赛道 (48)

十三、铃鹿赛道 (48)

十四、上海赛道 (49)

第五章F1赛车重点车队分析 (50)

第一节红牛 (50)

一、车队基本概况 (50)

二、主要车手介绍 (50)

三、历史成绩 (52)

四、赛车参数 (53)

第二节迈凯伦 (54)

一、车队基本概况 (54)

二、主要车手介绍 (54)

三、历史成绩 (57)

四、赛车参数 (58)

第三节法拉利 (59)

一、车队基本概况 (59)

二、主要车手介绍 (60)

三、历史成绩 (64)

四、赛车参数 (65)

第四节梅赛德斯 (66)

一、车队基本概况 (66)

二、主要车手介绍 (67)

三、历史成绩 (70)

四、赛车参数 (71)

第五节索伯F1车队 (71)

一、车队基本概况 (71)

二、主要车手介绍 (72)

三、历史成绩 (74)

四、赛车参数 (75)

图表目录

图表1产业链形成模式示意图 (10)

图表2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一览表 (14)

图表3工业增加值增长数据一览表 (16)

图表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一览表 (18)

图表5 2011-2014年7月英国F1赛车产业规模分析 (26)

图表6 2014-2018年英国F1赛车产业规模预测 (28)

图表7 2011-2014年7月美国F1赛车产业规模分析 (30)

图表8 2014-2018年美国F1赛车产业规模预测 (32)

图表9 2011-2014年7月日本F1赛车产业规模分析 (32)

图表10 2014-2018年日本F1赛车产业规模预测 (34)

图表11 2011-2014年7月德国F1赛车产业规模分析 (36)

图表12 2014-2018年德国F1赛车产业规模预测 (38)

图表13 2011-2014年7月中国F1赛车产业规模分析 (39)

图表14 2014-2018年中国F1赛车产业规模预测 (42)

图表15红牛车队赛车参数 (53)

图表16迈凯伦战绩 (57)

图表17迈凯伦赛车参数 (58)

图表18法拉利战绩 (64)

图表19法拉利赛车参数 (65)

图表20梅塞德斯战绩 (70)

图表21梅塞德斯赛车参数 (71)

图表22索伯F1车队战绩 (74)

图表23索伯F1车队赛车参数 (75)

第一章F1赛车产业概述

第一节F1赛车产业定义

F1赛车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是商业价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包含了以空气动力学为主,加上无线电通讯、电气工程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实践的。

F1是FORMULAONE的缩写,即一级方程式;1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事实上,数学上的方程式并无“精确”的意思。正解:Formula在数学领域意为方程式,这也是翻译错误的原因。而在F1中,本意为“规格”,即统一规格的赛车,因级别最高,固称F1。F1,中文称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英文FormulaOneGrandPrix的简称。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FormulaOneWorld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

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英文拼写为FormulaOne,简称为F1。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年收视率高达600亿人次。我们今天欣赏的F1比赛可以说是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与勇气的集合体。现在F1是赛车中的顶级赛事,全年的统筹安排,每站比赛的赛事组织,车队工作,电视转播等各个方面都井井有条,可以说现在的F1世界被整改的已经非常健全。但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F1也有它的起源、发展过程,而且在前进道路上也有不少曲折。

从历史上首次汽车比赛的1894年(巴黎到里昂)到1900年间没有出现“方程式”(Formula)一词。当时的汽车比赛很简单,只是按燃烧方法(汽油机与蒸汽机)、座位数来分组比赛。在那时,汽车至少有两个座位,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单座赛车才出现。1950年国际汽联第一次举办了世界锦标赛(FirstFIADrivers’WorldChampionship),并一直举办到今天。这段时间,是

F1稳步发展的阶段。2011年,F1赛车共12支车队的24名选手参赛,引擎供应商为:考斯沃斯、法拉利、奔驰、雷诺,轮胎供应商为Pirelli,2011年赛季冠军为来自红牛(RedBullRacing)车队的德国车手塞巴斯蒂安-维泰尔(SebastianVettel)。

第二节F1赛车产业发展历程

F1就是FormulaOne的缩写,中文叫做一级方程式赛车。以共同的方程式(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车就称为方程式赛车,而其中等级最高者就属F-1。

F1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是1950年的英国银石大奖赛,当时英国皇室亲临观看,意大利车手法里纳(GiuseppeFarina)赢得第一个F1大奖赛冠军,同时他也是当年的车手总冠军,即F1历史上第一个车手总冠军获得者。

1951年,F1出现了一位真正的车王,方吉奥(JuanManuelFangio),阿根廷车手,5次获得车手总冠军(1951,54-57)。不可思议的是,他是38岁才参加一级方程式比赛的!

1958年,Cooper-Climax赛车首先采用了后置发动机的设计,是F1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车王方吉奥后的1958年赛事,呈现出几位英国车手群雄竞争的局面,年终排名前四位都是英国车手,包括豪索恩(MikeHawthorn),莫斯(StillingMoss)等。另外,F1开始设立“年终车队总冠军”也是在1958年。

总之,无论道路多么坎坷,20世纪50年代的F1已经不再属于早期赛车运动,采用FIA专门制定的比赛规则——“一级方程式”,F1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

20世纪60年代是F1的一个重要转折期,F1脱离了稚气

首先看技术方面,仅仅两年时间,后置引擎就被各车队广泛使用。这时候,Cooper车队的后置引擎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获得了1959,60两年的车手总冠军和车队总冠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个20世纪60年代,除了法拉利的两个车手总冠军,几乎是一个英国车队和英国车手的时代,车队包括BRM,Lotus,

Brabham-Repco,车手包括克拉克(Clark),希尔(GrahamHill),斯图尔特(JachieStewart),苏堤斯(JohnSurtees)。其中苏堤斯是一个既获得过F1世界冠军,又获得过摩托车世界冠军的人。

ColinChapman的设计天赋使Lotus车队逐渐成为一支梦幻车队,Lotus车队1967年首先使用了双座4气门发动机(DFVengine),这种发动机后来统治了整个20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时,Lotus车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也处于的领先地位,现在的下压力理论就是从那时建立的。

60年代,比赛的事故开始增加。关于这一点,我们看看两界世界冠军克拉克的60年代。1960年,他开着一辆溅有当场死亡的英国车手鲜血的赛车冲过Spa 的终点。1961年意大利大奖赛上,他与德国车手奇普斯(WolfgangvonTrips)的法拉利赛车相撞,使法拉利赛车撞进人群,奇普斯和14名观众死亡。1968年,这位无可置辩的世界冠军在霍根海姆的一次练习赛中死亡。这一切,使人们从根基上开始质疑F1这项运动,引发了很多思考。

同样1968年,Lotus赛车印上了金树叶香烟(GoldLeafcigarettes)的宣传广告,这是F1历史上第一次引入商业赞助。

20世纪70年代F1逐渐走向成熟

20世纪70年代的一系列赛道事故使安全问题得到了异常重视。

1970年的车手总冠军林特(JochenRindt)是F1历史上唯一一位死后的世界冠军。

另外,1973年,由于不忍接着看更多的赛道悲剧,斯图尔特决定把他的第100次大奖赛WatkinsGlen大奖赛作为他的告别赛。但是似乎别有寓意的,塞维特(FrancoisCevert)在这次大奖赛的练习赛中死亡。结果,斯图尔特t领导掀起了F1历史上第一次“安全革命”。

这次安全革命使F1的赛车、赛道和车手装备等,都从安全角度进行了审查,论证,改进。

在人们眼中,斯图尔特不仅获得了3个车手总冠军,似乎更重要的是,他给F1带来了安全意识。

20世纪70年代的另一件大事要从1976年代的世界冠军亨特(JamesHunt)说起。亨特以他花花公子的作风,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F1开始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从此以后,F1的著名车手们,也都成为了聚光灯下的明星式人物。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F1的掌门人伯尼(BernieEcclestone)先生,因为正是他去和电视传媒谈判F1的比赛转播的,并亲自落实了各项细节,从而把F1比赛的现场画面送入千家万户。伯尼将电视转播引入F1,无疑给F1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F1的商业运作逐渐成熟起来。

从技术方面看,1977年,F1出现了又一次的技术革新。雷诺车队引入了涡轮增压式引擎。F1从此出现了涡轮增压式与自然进气式发动机并存争霸的局面,直到1988年涡轮增压发动机被禁止。

20世纪80年代,最激烈的竞争

F1的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空前的伟大车手云集年代,包括了巴西人皮奎特(NelsonPequet),塞纳(AyrtonSenna),法国人普罗斯特(AlainProst)和曼塞尔(BritonNigelMansell)。他们之间展开了最激烈的争夺。比赛精彩不断。

车队方面,由普罗斯特和塞纳驾驶的迈凯轮赛车赢得了20世纪80年代里的5个车手总冠军和4个车队总冠军。特别是1988年,也是塞纳的第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迈凯轮惊异地赢得了16个分站赛中15个冠军!法拉利车队赢得了1988年的蒙扎大奖赛的胜利。而车队创始人恩佐-法拉利(EnzoFerrari)在几周前刚刚去世。

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F1

20世纪90年代的F1,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1993年,普罗斯特最后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他驾驶的威廉姆斯-雷诺赛车是F1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赛车。赛车装备了轮胎反抱死系统,循迹控制系统还有电子控制的悬吊系统。

但1994年塞纳的死则引发了F1的第二次“安全革命”,FIA禁用了以上用以提高车速的驾驶辅助系统,F1赛车又回到了原来的基本构造。

Senna死后,国际汽联一年一次的安全评估项目启动。以后FIA的制定规则都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很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降低车速。如1999年规定在干地轮胎加开四条凹槽,从而减小轮胎抓地力。另外,提高安全的科技研发也出现成果。车手头颈保护系统(HANS)就是一个例子,已经在2003赛季使用,受到车手、车队的好评,而且事实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塞纳走后,德国车手,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Schumacher)逐渐成为了F1的新车王。他在加入F1的第四年上(1994)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95年为雷诺车队卫冕成功。1996年,他转入状态不是很好的法拉利车队,并终于在2000年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时隔21年的世界冠军,红色战车再次开始了传奇的战绩。今天的舒马赫已经是7次世界冠军得主,分站赛冠军次数达到91次,超过以前所有车手的战绩。他以后的每一次胜利都等于在改写F1的历史。

第三节F1赛车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产业链定义: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

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深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图表1产业链形成模式示意图

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从C1点开始,而不是从坐标原点开始,意味着社会分工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产业链产生的起点社会分工C1的存在促进了市场交易程度A1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与它对接B1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社会分工就从C1演化到C2。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市场交易程度从A1发展到A2,A2又促进了产业链形式从B1发展到B2。接着,按照同样的原理,B2促使C2发展到C3,C3又促使A2发展到A3,A3又促使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产业链不断形成发展。

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否则所有中间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同时,产业链也体现了产业价值的分割。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产业链也是为了

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这种增值往往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它是指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效率≥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协作乘数效应);同时,交易成本≤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分工的网络效应)。企业间的关系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链创造的价值取决于该链中企业间的投资。不同企业间的关系将影响它们的投资,并进而影响被创造的价值。通过鼓励企业做出只有在关系持续情况下才有意义的投资,关系就可以创造出价值来。

F1赛车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F1赛车生产商,下游F1赛车应用商,此外还有贯穿产业链的物流配送厂家、销售厂家等。二、F1赛车产业链模型分析

作为世界上三大体育运动之一,F1是一项高科技、高费用、高速度的运动。但首先是汽车运动。F1起源与车,其落脚点也必然是车。因为赛车是联结整个F1产业链的纽带。

F1对赛道的主要要求:交通便利,观众充足,路况符合比赛要求,天气情况适合,举办比赛的资金充足,赛道宽度,抓地力,广阔的市场前景!

F1赛车是汽车产业链上最高端科技的集合体。F1的燃油、F1的轮胎、F1的润滑油……无不是各个领域高端技术的结晶。再说舒马赫,他头上的仅有3kg 重的头盔,在几十吨的坦克轧过之后竟然毫发无损。F1不仅是汽车高新科技的集中代表,它同时引领汽车设计一些相关领域的动向。法拉利赛车的制造成本是410万美元,但是与该车配套的研发投入每年要花掉2000万。法拉利还不是各个车队在研发中投入最多的,mclaren车队每年在这个项目上的支出高达3500万美元。车队的技师们拿着这些支票,竭尽所能地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性、减轻车身质量、提高发动机的马力或者是可靠性等等。据说F1赛车的车身减负工作的衡量单位为克。F1在车身概念设计上尽管由于受F1规则的限制,但很多思路

对于概念车或者量产车的开发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提高车身结构强度、降低车身质量,改善车身空气动力性方面非常值得学习。

第二章中国F1赛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

2014年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小幅反弹至7.5%,得益于政府一系列的微刺激措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中国经济逐渐企稳。上半年经济增长趋稳,增速仍在合理区间。内需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全年GDP有望实现7.5%的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较一季度的7.4%反弹,亦高于7.4%的市场预期。二季度GDP环比增长2.0%;今年上半年GDP则同比增长7.4%。而中国年初设定的全年增长目标为7.5%左右。经济数据验证了我们关于经济企稳的这一看法,政府的一系列微刺激稳增长措施也已初见成效。从GDP 累计同比贡献率来看,第三产业的累计同比贡献率达48.9%,高于第二产业的47.1%,第一产业为4%。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上半年固定资产形成对GDP增长贡献48.5%,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上半年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2.9%,拉低GDP增长0.2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环比增长0.77%。工业低位企稳,企业补库存和外需逐渐复苏有利于工业增长企稳。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经济动能有所恢复,工业经济显现趋稳复苏态势。

图表2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一览表

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绝对值

(亿元)

同比

增长

绝对值

(亿元)

同比

增长

绝对值

(亿元)

同比

增长

绝对值

(亿元)

同比

增长

2014年第1-2

269044.0 7.4% 19812.0 3.9% 123871.0 7.4% 125361.0 8.0% 季度

2014年第1季

128213.0 7.4% 7776.0 3.5% 57587.0 7.3% 62850.0 7.8% 度

2013年第1-4

568845.0 7.7% 56957.0 4.0% 249684.0 7.8% 262204.0 8.3% 季度

2013年第1-3

386762.0 7.7% 35669.0 3.4% 175118.0 7.8% 175975.0 8.4% 季度

2013年第1-2

248009.0 7.6% 18622.0 3.0% 117037.0 7.6% 112350.0 8.3% 季度

2013年第1季

118855.0 7.7% 7427.0 3.4% 54569.0 7.8% 56859.0 8.3% 度

2012年第1-4

519322.0 7.8% 52377.0 4.5% 235319.0 8.1% 231626.0 8.1% 季度

2012年第1-3

353480.0 7.7% 33088.0 4.2% 165429.0 8.1% 154963.0 7.9% 季度

2012年第1-2

227098.0 7.8% 17471.0 4.3% 110950.0 8.3% 98677.0 7.7% 季度

2012年第1季

107995.0 8.1% 6922.0 3.8% 51451.0 9.1% 49622.0 7.5% 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工业形势

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内需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内需对GDP的贡献是102.9%。消费、投资平稳增长,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夏粮丰收,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增速回升。消费价格涨幅温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6.9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第一季度增长7.4%,第二季度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贸易顺差为1029亿美元。

2014年1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491.6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7月份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23.3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6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

1至7月份工业利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实施,企业销售保持稳定增长;成本费用上升势头有所抑制;主要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持续回落,为中下游企业创造了盈利空间;新增利润依赖于少数行业的现象有所缓解。

1至7月份,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新增利润较多的前5个行业新增利润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的比重为62.5%,比上半年下降4.2个百分点。同时,利润下降最多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全部企业利润增长的负拉动作用也比上半年有所减弱。

从7月份当月情况看,受主营业务收入小幅回落、部分行业利润增长放缓等影响,当月利润增速与6月份相比,出现一定程度回落,但仍为今年各月第二高点,表明7月份工业利润仍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图表3工业增加值增长数据一览表

月份同比增长累计增长

2014年07月份9 8.8

2014年06月份9.2 8.8

2014年05月份8.8 8.7

2014年04月份8.7 8.7

2014年03月份8.8 8.7

2014年02月份8.6 8.6

2013年12月份9.7 9.7

2013年11月份10 9.7

2013年10月份10.3 9.7

2013年09月份10.2 9.6

2013年08月份10.4 9.5

2013年07月份9.7 9.4

2013年06月份8.9 9.3

2013年05月份9.2 9.4

2013年04月份9.3 9.4

2013年03月份8.9 9.5

2013年02月份9.9 9.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949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7%。

分产业看,1-7月份,第一产业投资6040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1-6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09120亿元,增长13.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44333亿元,增长19.2%,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0698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7129亿元,增长3.8%,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88600亿元,增长14.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1258亿元,增长15.2%,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42149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1.4%,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7.2%,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1%,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9.6%,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7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22067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72564亿元,增长18.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64264亿元,增长18.5%,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7月份,内资企业投资246307亿元,同比增长17.9%,

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6234亿元,增长6.2%,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5950亿元,下降0.4%,1-6月份为增长0.1%。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7月份,中央项目投资11689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6月份回落3.8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47804亿元,增长17.3%,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7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74235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6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039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92734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1.2%,增速比1-6月份回落4.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12.7%,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6.6%,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9.7%,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2.1%,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一是因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较强的观望心态,投资活动更趋谨慎。初步计算,因1-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影响全部投资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左右。二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投资积极性。三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融资平台监管趋严等因素制约投资资金来源增长。不过,随着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回升,后几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图表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一览表

月份当月(亿元)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自年初累计(亿元)

2014年07月份46723 15.64% -20.88% 259493

2014年06月份59054 17.86% 26.62% 212770

2014年05月份46638 16.91% 20.34% 153716

2014年04月份38756 16.64% 1.88% 107078

2014年03月份38039 17.35% 25.61% 68322

2014年02月份30283 17.90% -33.07% 30283

2013年12月份45245 17.22% 14.21% 436528

2013年11月份39614 17.57% -6.70% 391283

2013年10月份42461 19.24% -8.94% 351669

2013年09月份46630 19.64% 14.13% 309208

2013年08月份40856 21.43% 1.12% 262578

2013年07月份40404 20.24% -19.36% 221722

2013年06月份50107 19.91% 25.61% 181318

2013年05月份39892 19.68% 20.06% 131211

2013年04月份33227 19.84% 2.50% 91319

2013年03月份32416 21.52% 26.25% 58092

2013年02月份25676 21.20% -33.48% 2567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二节F1赛车产业相关政策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

赛车运动是汽车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汽车文化的集中体现。一个发达的汽车市场,必然会产生发达的赛车运动,培育出成熟的赛车文化。F1大赛、达喀尔拉力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等汽车赛事,都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

在中国,汽车文化和赛事运动方兴未艾,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赛车运动已经颇具规模但却还未形成大气候。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赛车运动相对落后,不仅参与的车队少,普通观众参与的热情度也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但可喜的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全球目光也聚集于此,庞大的汽车市场,为赛车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中国赛车运动正处于新一轮蓬勃发展的门槛上。中国赛车运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赛车运动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汽车厂家的态度与参与程度。因为赛车运动是一项烧钱的运动,仅凭民间人士的爱好与热情很难有大的发展。

要改变中国赛车运动‘有赛事、无营销’的现状,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打造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对于汽车品牌参与赛车运动,最直接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虽然目前中国赛车运动仍不是很成熟,但参与赛车运动并不要求短期回报,取得什么样的名次其实并不是特别主要的目的,关键是为了达到品牌宣传的作用,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感知。

反过来看,也正是因为赛车运动在中国的基础相对较薄弱,培育市场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汽车品牌参与其中,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的赛车运动。

此外,赛车运动除了对汽车品牌形象的拉动之外,还会给汽车企业带来一些其他收获。

赛车运动是一项以比拼技术实力为核心的竞技运动,实际上车厂跟赛车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汽车品牌赞助赛车,在赛道上充分演绎赛车的良好性能,同时也通过车手的实际驾控,找出车上存在的一些尚待改进、更符合驾驶需求的地方,然后做出调整。

另外,通过比赛,车厂还可以收集很多非常有用的参数,通过这些收集到的参数,对车型的各种机械性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市场上销售车型的性能。同时,收集这些参数不仅可以对现有产品进行深化改进、改良,未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可以为将来研发新车型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二、其他相关政策

2014赛季F1九项技术新规汇总

1,涡轮增压引擎

为了顺应节能环保的社会趋势,让已经和道路民用引擎技术脱节多年的F1,重新回到技术先锋的角色。从今年起,F1将使用1.6升的V6涡轮增压引擎+能量回收系统(ERS),取代原来的2.4升自然吸气V8。

FIA的目标是,在保持动力输出与老V8持平的前提下,将F1的燃油效率提

年中国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年中国食品行业研 究报告

目 录 CONTENTS 引言…………………………………………………… 1 第一部分 行业现状 第一章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 第一节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1) 一、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 (1)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 1 三、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7 第二节 /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13 一、产销同步增长、效益大幅提高 ....... 13 二、出口保持增长势头,进口发展平稳 . (16) 三、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向名牌产品集中 . 16 四、市场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质量明显改进 16 第三节 中国食品行业特点分析 (17) 一、企业进入微利时代优胜劣汰步伐加快 . 17 二、资源重组风行、优势品牌迅速扩张 (17) 三、业界目光投向物流,盈利空间顿时显现 18 任何市场研究都是 建立在对现状充分 了解的基础之上, 国际国内食品行业 现状怎样?呈现什

第一节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21) 一、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特点 (21) 二、国际食品市场现状及主要消费国 (22) 第二节主要国家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4) 一、瑞士食品加工业 (24) 二、意大利食品工业和市场简况 (28) 三、美国、法国消闲食品市场 (32) 第三节国际食品需求变化分析 (34) 一、国际食品贸易现状 (34) 二、收入与食品消费 (34) 三、城市化与食品消费 (35) 四、食品安全与食品消费 (36) 五、食品消费和贸易前景 (37) 第三章 / 食品行业主要细分市场分析 (38) 第一节食用油市场分析 (38) 一、中国食用油市场发展状况概述 (38) 二、国内食用油市场分析 (45) 三、中国食用油市场展望 (52) 第二节方便食品市场分析 (53) 一、市场发展概述 (53) 二、方便面市场分析 (54)

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环境分析报告

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环境分析报告 一、摘要 自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就开创了移动设备软件尖端功能的新纪元,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的功能,无论从外观、设计、性能、配置等各方面都成为了业界翘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成为苹果公司全球扩张的重要环节。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手机的内涵开始发生深刻变化。通信成为其几个核心需求之一(而不是唯一核心需求),音乐、拍照、PDA、游戏等非通信相关的核心功能也全面排队进入手机的核心需求。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已经从一个通话(短信)处理工具变成一个便携多媒体通信设备。iPhone兴起就是这种变革最典型的例证。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以及战略特点、SWOT分析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 二、宏观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苹果手机一直属于高端行列,其价格自然也很可观。这使得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定位在了一个较小比例的客户群上。售价过高是影响iPhone在中国大规模普及的主要障碍。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再加上苹果在中国日益扩大的fans群体,价格方面的劣势并不会对苹果手机的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苹果公司和中国联通已经就iPhone在中国的发行问题达成合作,这将大大有利于中国人民通过非水货的正常渠道购买到iPhone手机。 2、政治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苹果手机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各种对企业营销影响较大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正,将会对iPhone 的买方和卖方提供更多的保证,同时也会促进苹果扫除入华道路上的障碍。 3、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中国的手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各大品牌都在市场份额上占有一席之地,苹果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晚,又将中国置于其全球组织架构中等级较低的位置,与一些知名品牌的竞争中,并不处于优势。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正在不断发生改变。中国的手机消费者们相较于其他国家

2015年动漫产业分析报告

2015年动漫产业分析 报告 2015年4月

目录 4一、行业概况 ............................................................................................ 4 1、动漫产业的概念 ................................................................................................ 2、动漫产业链的描述 ............................................................................................ 4 3、动漫产业的资源整合模式 (5) (1)文化产业化 (5) (2)产业文化化 (5) 二、中国动漫产业的基本业态特征 (6) 1、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6) 2、强势品牌尚未出现,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 (7) 3、产业链条不完整,盈利模式不清晰 (8) 4、行业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 (10) 5、国家高度重视,政策利好频现 (10) 三、行业监管体制和产业政策 (11) 11 1、行业监管体制 .................................................................................................. (1)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11) (2)其他监管部门 (11) 12 2、产业政策 .......................................................................................................... 13 四、行业发展趋势 .................................................................................. 1、政策导向: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 (13) 2、产业链条:由产品向产业链条拓展 (14) 3、由单一发展转向跨界发展,融合发展 (14) 15 4、市场前景优势 .................................................................................................. (1)动漫内涵普世价值观和益智类早教题材推广符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文 化需要 (15) (2)相关衍生品市场前景广阔 (16) ①迅速发展的早教市场 (16) ②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教育 (17)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2199641.html,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2009年2季度)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2199641.html, 编写说明 宏观经济运行,在去年四季度探底后,到今年上半年,基本已确立回升态势。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1%。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8.7%(6月份同比下降11.2%)。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以及物价水平下跌带来的实际购买力上升,推动终端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6月份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1%。 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带动下,酿酒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2009年1~5月,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56.35亿元,同比增长13.4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01个百分点。截至5月末,我国食品制造业资产总计为5171.53亿元,同比增长15.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71个百分点。2009年1~5月,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3208.24亿元,同比增长14.2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18个百分点。 行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推动行业盈利继续增长、亏损总额增速大幅上升。2009年1~5月,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16.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66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0.10亿元,同比增长32.7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3.90个百分点。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分析

休闲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学生:赵波 学号:20132491 指导教师:段鹰 专业:工业工程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二O一五年十二月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俨然已经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休闲食品制造业创造工业产值4364.5亿元,同比增长27.5%;销售收入达到4304.0亿元,同比增长31.4%;实现利润117.7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2013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容量已达1000亿元以上。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为了帮助我国休闲食品企业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我们将对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进行一次行业分析。 一、休闲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现状:发展潜力巨大 美味的零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并能帮助食用者缓解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因此爱人们得常生活中零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儿童。即使在深受经济危机的这几年里,休闲食品收到的冲击依然很小,国人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减反增的势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业的兴盛,我国休闲食品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势头,食品品种逐渐多样化。近几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每年需求额超过千亿元,市场规模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增长,年增幅在25%左右。 2013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容量虽然已高达1000亿元以上,但人均消费量很小,远低于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3.2kg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消费水平、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休闲食品市

场仍将会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示着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区域板块效应明显 休闲食品的生产原料大多了来自农产品与农业资源紧密相连,而中国疆域辽阔,农业资源东西南北的差异巨大。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农业资源,产业集中度较高,由此形成了众多优势独特的休闲食品区域,引领中国休闲食品的发展潮流。目前,我国各地休闲食品市场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如福建军团、安徽炒货军团、湖南麻辣食品、河南速冻食品等一大批优秀的休闲食品企业。下表是休闲食品的区域分布特征: 3、种类细化和口味化趋势日趋明显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休闲食品消费格局,正在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化。尤其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休闲类食品市场开始快速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日期: 2

2014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2015-01-15广电独家中国国际动漫节 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更多地受益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依旧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总值超过1000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14.84%。 2014年,我国动漫企业快速成长,规模实力有所增强,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动漫企业逐步脱颖而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动漫企业4600余家,专业人员近22万人,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动漫企业24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13家。我国动漫产业已形成以广东、上海、北京为首,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及以奥飞动漫、华强动漫、腾讯动漫、中南卡通、炫动传播、央视动画等大型企业为代表的“第一阵营”。 1.电视动画产量走低,“低龄化”成发展瓶颈 2014年国产电视动画产量继续走低,全年产量411部(其中完结220部),同比下降13.4%。一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动画制作企业有限成长、微利生存;二是由于“十二五”规划提出动画生产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各地相继优化了扶持方案。从类型来看,2014年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类型依旧以益智教育类为主,占52.3%;其次是亲子类动画,占42.5%,相比2013年都有小幅增长。 电视动画“低龄化”仍然是内容生产的主流形式。爱奇艺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动漫指数报告》显示,7~13岁儿童是国产动漫的主流观众,占比46%;18岁以上的动画观众占比上升至16%,与第一季度3.7%的占比相比增速明显。但从针对18岁以上成人动画产品的质量来看,2014与2013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低龄化”成为阻碍国产动画市场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龄化”动画正成为动画内容生产的主流趋势。 2.动画电影票房走高,“全龄化”路线初步探索 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持续走高。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聚焦浙江动画电影”论坛上,中国动画学会名誉主席金德龙表示,国产动画电影2014年约上映30部,总票房超过11亿元,比上年的逾6.6亿元翻了一番。 2014年票房超过5000万元的国产动画电影达7部,相比2013年5部的产量和2010~2012年每年一部超过5000万票房收入的情形,表现不俗。 2014年暑期档共上映11部动画电影,8部系国产,其中5部票房超过5000万元。从代表大众观影人群的时光网、豆瓣网评分来看,2013年和2014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平均得分为4.81分和6.01分;而从代表专业观影人群的动画影评俱乐部评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一、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 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中国轻工业 该报告所研究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我国苹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苹果市场与产业调查 分析报告

苹果具有营养丰富、高投入、高产出、比较效益高等特点,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40%以上。为全面了解我国苹果生产、加工、消费等状况,提出苹果产业发展建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受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的委托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国苹果产业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苹果作为我国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2019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稳中略降,产量稳步增加;消费略有下降,以鲜食为主,加工消费有所提升,但占比较小;进口增加,出口下降;苹果实现周年供应,产地收购价和市场批发价相对稳定;生产成本略有下降、效益有所回升。价格波动与生产供给相关性大,季节性波动逐渐减小;生产效益增长空间较大未来3-5年,预计我国苹果种植规模趋于稳定,总产缓慢增长;消费将保持低速增长,加工将稳中有增;进口呈快速增长、鲜果呈出口减少、果汁呈出口增加之势。 一、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情况 1.种植面积稳中略降,种植区域相对集中。2018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2907.9万亩,比2014年减1.8%,年均减0.5%,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图1)。

图1 2014-2018年中国苹果种植面积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苹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和黄土高原。2016-2018年间,两大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3%,产量占91.8%。产量前三位的省份是陕西、山东、河南(图2)。 图2 2016-2018年间苹果主产省份平均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产量稳步增加,总产居全球首位。2018年苹果单产每亩1349.2公斤,比2014年增长7.0%;总产量392 3.3万吨,比2014年增长5.0%。

中国餐饮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民族众多,幅员广阔,是一个以“食”著称的国家,蕴藏着丰富的饮食资源,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更是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饮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民经济迅速腾飞,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餐饮业迎来了持续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入WTO 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国内外旅游、商务等活动的蓬勃发展更为餐饮业的持续兴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同时也奠定了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餐饮业及其分类 (一)餐饮业定义 餐厅(Restaurant)一词,依法国百科大辞典的记载,是使人恢复精神与气力的意思。顾名思义,可以帮人恢复精神与体力的方法,不外乎与进食和休息有关,于是开始有人以Restaurant 为噱头,在特定场所提供餐食、点心、饮料,使被招徕的客人得到充分休息而且能够恢复精神,在这样的一种方式下运作盈利,便是餐饮业的雏形。 (二)餐饮业分类 餐饮业可按不同标准分类。如可按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分为商业型餐饮和非商业型餐饮;按照不同烹饪方法分为中式餐厅、西式餐厅、日式餐厅;按就餐性质分为正餐、快餐、小吃、外卖配送;按就餐形式可分为点菜、套餐、自助餐等。 二、餐饮业的特性 餐饮业属于第三产业,除了一般服务业的共性特征,餐饮业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 (一)产业关联度大 “民以食为天”,“吃”贯穿着三大产业。从第一产业来看,由于人们对食物

需求产生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从第二产业看,食品加工、制造、运输、存储等在任何国家都是举足轻重;而在第三产业,餐饮业是增长最快、比重较高的支柱产业之一。可见,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化解收入存量、促进消费、提高生活质量作用巨大。 (二)餐饮消费受时空因素影响明显 与人的新陈代谢周期、作息时间密切相关,人的一日三餐大都集中在特定时段,每天的早中晚黄金时段以及节假日等成为餐饮消费固有的高峰期。同时,餐饮经营还受到营业地点选择的影响,营业所在地周围的人口密度、人们的收入水平、饮食习惯等,都对餐饮消费产生很大影响。 (三)餐饮产品都具有保质期,产销基本在同一时地进行,消费时限极短餐饮产品都有容易腐败变质的特性,产品不能长期保留,即便是各种储藏和保鲜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也不能保证餐饮产品的营养长久保持。如果不能在保质期内进行消费,餐饮品将失去使用价值变成负效用的废品被丢弃。因此,餐饮品必须在生产出来一定时间之内完成最后消费,产品的产销基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如:餐厅),消费时限短(如:乘热吃)。 (四)服务是餐饮商品的重要特性 餐饮业是食品消费的服务业,餐饮过程中的点菜、烹饪、上菜(或配送)等各个环节都影响消费者对餐饮品的评价,人们对餐饮品除了要求提供能量、营养价值之外,还对餐饮品的卫生、安全、健康、便利性、文化等服务附加价值有要求,食品的色香味、就餐环境以及服务员的服务水平等,都会对消费者消费满意度高低形成重要影响。 三、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一)餐饮消费的变化 1.外食人口将越来越多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的数量和规模在扩大,城镇人口上班族的结构变迁,小家庭和双薪收入者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周双休等假日增多,人们工作之余倾向于更多的休闲,不下厨的时候增多,外食人口必然增多。 2.对品质的要求日高 人们的餐饮消费将越来越重视补充能量、营养等要求,注重物质需求导向,注重色香味美俱全,讲究餐饮卫生,要求餐饮品具备高纤、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低热量、高铁、高钙、低污染等。 3.追求精致的美食,要求服务水平高 餐饮消费不仅仅停留在温饱水平上,还要求餐饮品精美,相应具有一定附加值,追求精神愉悦,注重餐饮服务的精神导向,对饮食环境、气氛、服务态度、教育推广等都有要求。 (二)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通信、交通手段发达,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往日益密切,具有不同背景的餐饮文化相互交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后,人们对餐饮服务的需求无论是在量上和还是在质上都越来越高,中餐、西餐、快餐、小吃、火锅店、宅区配送等各种餐饮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餐饮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1.快餐业潜力可观,与生活节奏加快相关,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越发强调就餐的便利性和效率。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节假日休闲消费,多数人倾向于选

2017年iPhone产业链国内3C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iPhone产业链国内3C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

目录 一、苹果十年辉煌引领智能手机发展方向 (6) 1苹果十年创新不止 (6) 2、iPhone手机对3C制造业拥有巨大影响力 (8) (1)作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iPhone为上游3C制造业带来大量设备订单 (9) (2)iPhone手机产品更新周期短,新的技术和工艺催生大量设备更新需求 (10) 二、3C制造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自动化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10) 1、3C市场增速放缓,行业高景气度仍将延续 (11) 2、国内3C制造业大而不强,自动化设备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12) (1)3C制造业迈入存量竞争时代 (12) (2)自动化渗透率有望提升,设备市场空间达2500亿元 (14) (3)内延发展+外延并购国内3C自动化企业逐渐崛起 (16) 三、iPhone 8四大工艺技术创新,相关产业链深度受益 (18) 1、3D玻璃异军突起,拉动玻璃产业链景气度上升 (18) (1)苹果2亿美元投资康宁,玻璃盖板或重回手机后盖 (18) (2)柔性OLED技术成熟3D玻璃异军突起 (19) (3)从3D玻璃产业链角度看好玻璃精雕机、热弯机等设备投资机会 (21) (4)玻璃加工设备市场空间近80亿元,促进设备厂商进入新的景气周期 (23) (5)玻璃加工设备相关上市公司 (25) ①智慧松德:收购大宇精雕布局3C自动化 (25) ②劲胜智能:国内3C结构件龙头持续发力精雕机、热弯机业务 (26) ③昊志机电:电主轴领军企业,借助精雕机和热弯机需求打开市场 (27) 2、OLED屏替代提速,引领设备制造潮流 (28)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刘军弟等 近10年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较快且总体供需均衡,但从栽培制度变革、技术升级、组织培育、功能性市场建设等角度判断,产业发展已进入调整、优化、提升的新阶段,已进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由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向苹果产业强国转变的重大历史阶段。未来5?10年是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市场约束增强,需要政策引导实现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质量型发展转变,以推进以矮砧密植和乔砧密植为主的多元化栽培制度创新和新栽培模式推广,建立产业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管理水平。因此,借鉴果业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剖析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保证高效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研究的重大问题。 1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1发展现状 1.1.1面积与产量双增长,优势区向高海拔地区扩展 近年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较快。2008?2010年苹果种植面积年均增速4%,2010年已达213. 10万hm2;在无重大气候灾害的情况下, 年均产量在3 10 0?3 2 0 0万t左右稳定增长。从区域变化来看,环渤海湾优势区面积和产量下降,黄土高原优势区持续快速增长,其中,甘肃和陕西发展较快,且向高海拔地区扩张。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优势区已从海拔8 0 0?1 2 0 0m扩展到海拔1 3 0 0?1 5 0 0 m(如甘肃静宁、庄浪、庆阳等地),甘肃已成

为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新兴苹果产区。 1.1.2科技、要素、管理投入加大,单产水平得到提高 由于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栽植技术与果园管理水平的提高、果园挂果面积比重增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苹果单产水平逐年增加,这也是促进苹果总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2009年间,我国苹果单产年均增长6%?7%。 2009年单产突破14t/hm2,但与苹果生产先进国家1 9.5?30t/hm2的单产水平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1.1.3产地价格高,果农效益好 2 0 0 9?2011年度,苹果销售呈现市场需求旺盛、产地价格高、果农效益好、销售速度快等特征。据国家现代苹 果产业技术体系调查,2 0 10年全国苹果产地均价(果农门口价)高出上年3 5%左右,果农纯收益较上年增长2 2%左右,达到10a来的最高水平;20 11年全国苹果产地可比价格(果农门口价)虽比2 0 10年下降13. 29%, 但仍维持高价运行,加之增产,果农收益较上年增长17%左右。1.1.4 果园管理由单一重视地上转向地上、地下协同并重,有机肥投入加大近几年,苹果产业整体发展良好,收益持续增加,提高了果农果园投入与管理的积极性。以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等为代表的果园精细化管理技术已全面普及。围绕果园生态恶化、树体不断衰弱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产区果农更加注重有机肥投入,不断提高土、水、肥综合管理水平,土壤质量下降和树势衰弱得到抑制。部分产区成龄果园病虫害减轻,早期落叶病得到有效控制,果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1.1.5 新栽培模式、新品种和优质种苗推广,促进幼园结构优化围绕苹果产业“节本、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政府、产业技术体系及业界

中国餐饮行业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民族众多,幅员广阔,是一个以“食”着称的国家,蕴藏着丰富的饮食资源,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更是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饮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民经济迅速腾飞,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餐饮业迎来了持续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入WTO 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国内外旅游、商务等活动的蓬勃发展更为餐饮业的持续兴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同时也奠定了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餐饮业及其分类 (一)餐饮业定义 餐厅(Restaurant)一词,依法国百科大辞典的记载,是使人恢复精神与气力的意思。顾名思义,可以帮人恢复精神与体力的方法,不外乎与进食和休息有关,于是开始有人以Restaurant 为噱头,在特定场所提供餐食、点心、饮料,使被招徕的客人得到充分休息而且能够恢复精神,在这样的一种方式下运作盈利,便是餐饮业的雏形。 (二)餐饮业分类 餐饮业可按不同标准分类。如可按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分为商业型餐饮和非商业型餐饮;按照不同烹饪方法分为中式餐厅、西式餐厅、日式餐厅;按就餐性质分为正餐、快餐、小吃、外卖配送;按就餐形式可分为点菜、套餐、自助餐等。 二、餐饮业的特性 餐饮业属于第三产业,除了一般服务业的共性特征,餐饮业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 (一)产业关联度大 “民以食为天”,“吃”贯穿着三大产业。从第一产业来看,由于人们对食物需求产生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从第二产业看,食品加工、制造、运输、存储等在任何国家都是举足轻重;而在第三产业,餐饮业是增长最快、比重较高的支柱产业之一。可见,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化解收入存量、促进消费、提高生活质量作用巨大。 (二)餐饮消费受时空因素影响明显 与人的新陈代谢周期、作息时间密切相关,人的一日三餐大都集中在特定时段,每天的早中晚黄金时段以及节假日等成为餐饮消费固有的高峰期。同时,餐饮经营还受到营业地点选择的影响,营业所在地周围的人口密度、人们的收入水平、饮食习惯等,都对餐饮消费产生很大影响。 (三)餐饮产品都具有保质期,产销基本在同一时地进行,消费时限极短餐饮产品都有容易腐败变质的特性,产品不能长期保留,即便是各种储藏和保鲜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也不能保证餐饮产品的营养长久保持。如果不能在保质期内进行消费,餐饮品将失去使用价值变成负效用的废品被丢弃。因此,餐饮品必须在生产出来一定时间之内完成最后消费,产品的产销基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如:餐厅),消费时限短(如:乘热吃)。 (四)服务是餐饮商品的重要特性 餐饮业是食品消费的服务业,餐饮过程中的点菜、烹饪、上菜(或配送)等各个环节都影响消费者对餐饮品的评价,人们对餐饮品除了要求提供能量、营养价值之外,还对餐饮品的卫生、安全、健康、便利性、文化等服务附加价值有

中国食品行业主要企业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食品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第一节河南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肉类加工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特大型食品集团,是国务院确定的520家重点企业和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确定的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1997年,双汇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1999年"双汇"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商誉价值现已达49.65亿元;2000年,双汇集团率先在国内同行业中被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1年,双汇集团在国内首家通过偶蹄性动物HACCP 质量认证和对日本国注册认证,双汇系列产品被确定为"卫生安全食品"和上海APEC会议专供双汇生鲜肉。2001年12月,双汇集团被确定为"三绿工程"试点单位;2002年2月,双汇集团荣登中国500强第151位,9月初,双汇系列火腿肠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并颁发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同时,双汇集团荣获“2002年国家质量经管卓越企业”称号,这是全国质量经管最高荣誉。9月下旬,全国"三绿工程"办公室授予双汇肉类联合生产线为“全国三绿工程示范生产线”。 目前,双汇集团资产总额40亿元,员工20000余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拥有40多家国内外子公司,并在洛杉矶、莫斯科、荷兰、香港等地和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和办事机构;公司有从日本、瑞士、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1000余台套,形成了以肉制品加工为主,以饲料、养殖、屠宰加工、调味素、塑料包装制品、纸制品包装、彩色印刷、生化制药、果蔬加工、罐头制品、商业、金融证券业等相配套的复合互补型产业结构。“双汇”牌肉制品具有"品种多样化,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分析报告

对苹果公司的分析报告 ——五队分析组 苹果——市值(92000美元(1976)——3372亿美元(2011.8)) 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公司!其产品,更是在世界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苹果热潮!苹果——现代科技、工业、艺术发展结合的绝品,这是我们毋庸置疑的! 我们先从苹果公司本身开始吧!苹果从1976年由乔布斯、斯蒂夫. 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 脉搏,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而今终于取得举世瞩目的伟业!

(苹果公司商标及现在和未来总部图) 说到苹果,乔布斯是一个无法避开的人物,在产品设计理念、科技水平和产品风格上,他给了苹果无限的外在和内在,他可以说是苹果公司的灵魂。特别是THINK Different (不完美才能促使进步去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企业创新精神,更是给与苹果公司无限的生命力,更是将苹果推向一个有一个的高点!再从苹果公司的员工们的共同追求看,他们是在为自己也为别人创作!但遗憾的是,现在乔布斯离去了,苹果还会持续自己的辉煌吗?让时间、未来给我们答案吧!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优秀的企业领袖和员工的合力,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特别是我国IT也得企业们该学习注意的)!

(苹果的一些产品图) 我们可以看到,苹果的产品够绝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间神品!从现在的Iphone智能手机系列、Ipad直板个人电脑、Ipod 音乐播放器,再到以前的苹果MP3、Apple II、Macintosh电脑、iTunes

商店,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灵魂!我相信更加人性化、科技化、实用化、便捷化、艺术典雅化的产品在未来始终都是人们追求的! (苹果发展趋势图) 苹果在世界IT业的发展走向也是惊人的,如今正处于不断的大幅上升阶段,虽在微软之后,但发展潜力却不比微软弱,却比谷歌强,而三星、甲骨文、雅虎、INTEL、惠普、IBM、DELL、联想等等知名IT企业相对都没有它抢眼!我们也许无法预见苹果的未来将是何等的辉煌,但一定是惊人的!如今的中国IT业也是一片大好,发展活力非常强,我非常希望未来中国有这样的品牌,百度、阿里巴巴、华为、中兴、腾讯等等也可以借鉴其经验或以其为目标!

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研究报告

鉴资料基础上,结合中国餐饮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对 中国餐饮市场二餐饮消费二餐饮运营模式二资本投入以及消 费方式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了总结,据此对新形势下中国餐饮 业多维度发展和前景做出了新的展望三 前 言 餐饮业是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产业,也是民营经济最为活跃二民营成分占比最高的一个行业三四十年来,民营餐饮从零起步,到2018年年产值突破四万亿元,民营餐饮对整个行业产值的贡献,举足轻重三可以说,餐饮业的发展变迁就是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二一个缩影,清晰地见证和记录着四十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消费潮流风向的流转三同时,也记载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风雨历程,并因此写就了一段跌宕起伏华美壮丽的篇章 一 从国营食堂到遍地餐馆绽放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三这个时候基本仍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制约餐饮行业的条条框框依旧存在三全国老百姓必须凭粮票购买粮食二糕点等食品,保证供给二维持温饱,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三 就餐饮市场来说,基本还处在国营食堂的旧有模式中,只有在每逢年关岁末或节假日二庙会期间,街头才有零星的饮食摊点三因此,老式的粮票制度让很多私营小餐馆在国营食堂的大背景下基本没有生存空间,同时,人们的市场意识也没有苏醒三所以,这个阶段的餐饮市场规模几乎为零三‘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发布的数据显示, 文革 的最后一年,即1976摘 要:一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餐饮业,是改革开放最早 惠及的行业之一三走过40年历程的中国餐饮业发生了质和量 的变化与飞跃,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本 报告在国家统计局二商务部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二中国烹饪 协会二中国连锁行业协会二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二美 团网二易观智库等机构发布的中国餐饮业相关报告和统计年

中国零售业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零售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中国零售业发展基本情况 3 1.1 零售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3 1.1.1 中国零售业发展概况 3 1.1.2 当前中国零售市场的特点 4 1.1.3 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格局分析 5 1.2 2008-2009年国零售业现状分析7 1.2.1 2008年中国零售业区域结构7 1.2.2 2008年中国零售业不同业态规模结构9 1.2.3 2008年中国零售业竞争现状分析11 1.2.4 2008年中国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分析13 第二章主要零售业态分析14 2.1 连锁超市分析14 2.1.1 中国连锁超市零售业的现状 14 2.1.2 中国连锁超市运作和盈利模式20 2.1.3 2005-2008年中国连锁超市业总体销售额23 2.1.4 中国主要连锁超市基本情况 24 2.1.5 2008-2012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未来发展25 2.2 便利店分析 28 2.2.1 中国便利店现状28 2.2.2 中国便利店运作和盈利模式 30 2.2.3 2005-2008年中国便利店业总体销售额31 2.2.5 2008-2012年中国中国便利店未来发展32 2.3 零售业态之:百货商场分析34 2.3.1 中国百货商场现状 34 2.3.2 中国百货商场运作和盈利模式35 2.3.3 2005-2008年中国百货商场业总体销售额36 2.3.4 中国主要大型百货商场基本情况 36 2.2.5 2008-2012年中国中国百货商场未来发展38 第三章其他零售业态分析39 3.1专业大卖场(建材,家电,手机)39 3.1.1 大卖场业现状 39 3.1.2 中国大卖场运作和盈利模式 41 3.1.3 2005-2008年中国大卖场业总体销售额42 3.1.4 中国主要大卖场基本情况42 3.1.5 2008-2012年中国大卖场未来发展43 3.2专卖店44 3.2.1 专卖店现状44 3.2.2 专卖店运作和盈利模式 44 3.1.3 2005-2008年中国专卖店总体销售额44

中国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CONTENTS 引言 (1) 行业现状 第一章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 第一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1) 一、 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 (1) 二、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 1 三、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 7 第二节2002/2003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3 一、 产销同步增长、效益大幅提高 ................. 13 二、 出口保持增长势头,进口发展平稳 ............ 16 三、 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向名牌产品集中 .......... 16 四、 市场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质量明显改善 ?...16 第三节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特点分析 (17) 一、 企业进入微利时代优胜劣汰步伐加快 .......... 17 二、 资源重组风行、优势品牌迅速扩张 ............. 17 三、 业界目光投向物流,盈利空间顿时显现 .….… 18 第二章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第一节 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21) 一、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特点 ...................... 21 二、 国际食品市场现状及主要消费国 .............. 22 第二节 主要国家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4 一、 瑞士食品加工业 ............................. 24 二、 意大利食品工业和市场简况 . (28) 是建立在对 基础之上, 业现状怎 的特点经济 ?本部分将 目

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现状调查

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现状调查 发布: 2011-12-26 15:50 | 来源: 中国果业协会网 为深入了解烟台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组织团队成员及各示范县负责人对全市苹果面积、产量、品种构成、从业人员数量等产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建立了2011年烟台苹果产业基础数据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苹果种植分布和产量情况截止2010年底,烟台全市苹果种植总面积万亩,较2005年增加了万亩;总产量万吨,较2005年增加了万吨。栖霞、招远、牟平、蓬莱、海阳、莱阳、莱州、龙口等8个县市区的苹果种植面积均在15万亩以上,其中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居首位;招远市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位居第2;蓬莱、牟平、海阳、莱阳、莱州和龙口等地的种植面积分别为万亩、万亩、万亩、万亩、万亩和万亩,总产量分别为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和万吨。而栖霞、招远、牟平、蓬莱为烟台综合试验站在烟台范围内的4个示范县,苹果种植总面积万亩,总产量306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产量的%和%。 2、苹果品种构成情况红富士是烟台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2010年年底,红富士栽培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分别占总面积和总产量的%和%;嘎啦,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红将军种植面积万吨,总产量万吨;乔纳金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珊夏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藤木一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其它品种如美国八号、陆奥、国光、新红星、烟红蜜、红露等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 3、果品贮藏加工情况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建设果品气调库155座,库容量万吨;冷库891座,库容量万吨;洗果打蜡机756条,年加工能力万吨;果汁加工生产线30条,年加工能力万吨,实际加工能力万吨;果品罐头加工厂20家,年加工能力万吨,实际加工能力万吨;果干、果醋、果脯、脆片等加工厂27家,年加工能力万吨,实际加工能力万吨。 4、果园树龄和栽植密度针对全市苹果树龄情况,试验站针对植株树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截自2010年底,全市树龄25年以上的果园面积约万亩,树龄20-25年的万亩,树龄4-20年的万亩,4年生以下的植株约万亩。由于烟台地区%的果园为乔化果园,且栽植密度多为2×3m或3×4m。目前全市仍有万亩果园的株行距为2×3m,郁闭问题较为严重;万亩的果园株行距为3×4m,面临中等郁闭,亟需进行进一步改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