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朱 溢

摘 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陈寅恪学术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中国中古史研究,并致力于探索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线索,这体现了他对主流历史学界以国际东方学的潮流来指导研究的做法的反思。他的最大贡献在于通过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建立一套中古史理论体系。陈寅恪中古史研究的巨大成功表明,要提高本国的学术水平,不必亦步亦趋地紧跟和仿效西方学术潮流。充分结合西方学术和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样能够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学术成果,这无疑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关键词:陈寅恪; 中古史研究; 现代史学

作者简介:朱溢,新加坡国立大学

一、陈寅恪治学重心的转移

陈寅恪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中国中古历史、文学、宗教、西北史地和明清之际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贡献。在中国中古史研究刚刚步入现代史学范畴时,他就建立起一个相当完善的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引导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陈寅恪研究受到学术界关注,他的各方面情况都引起了学人们的兴趣, 关于陈寅恪中古史研究的研讨也在不断推进之中。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些作品中,对陈寅恪创建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外在学术环境关注还不够,因而造成对他与中国现代史学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不够充分;同时,学者们多是采用平面的视角来考察陈寅恪的中古史理论,至于这一理论是如何一步步建构起来的,则较少研究。而这些正是本文所重点关注的。我们相信,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学术史意义和这一理论体系的动态过程将得以进一步展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陈寅恪一生的治学方向,这在其公开出版和发表的论著中清楚地表现了出来(见表1)。

!

31

!

参见刘克敌:?20年来之陈寅恪研究述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目前最为翔实的研究著作是王永兴的?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和宋德熹的?陈寅恪中古史学探研???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为例#(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年)。一些单篇论文也颇有发明,参见刘梦溪:??有教无类(???论陈寅恪的种族与文化观点#,?中国文化#1991年第4辑,第110?116页;胡戟:?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145?156页;牟发松:?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史学理论研究# 2002年第3期,第62?74页;罗志田:?有教无类:中古文化与政治的互动???读陈寅恪隋唐两论札记#,?社会科学研究# 2004年第2期,第123?132页。此外,胡守为主编的?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也有多篇论文涉及陈寅恪中古史研究。

2009年第2期(第24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22009(V o.l2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表1 陈寅恪论著一览表

年 代论 文著 作

1927?有相夫人生天因缘曲跋#、?童受喻鬘论梵文残本跋#、?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

1928?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

1929?元代汉人译名考#、?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跋#

1930?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大乘义章书后#、?敦煌本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西

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敦煌劫余录序#

1931?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蓟丘之植

植于汶篁之最简易解释#、?李唐氏族之推测#

1932?高鸿中明清和议条陈残本跋#、?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斯坦因K hara-Kho t o所

获西夏文大般若经考#、?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壁校释序#、?南岳大师

立誓愿文#、?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

1933?支愍度学说考#、?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1934?四声三问#

1935?李太白氏族之疑问#、?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

?武瞾与佛教#、?三论李唐氏族问题#

1936?桃花源记旁证#、?东晋南朝之吴语#、?李唐武周先世事迹杂考#

1937?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原#、?狐臭与胡臭#、?论李怀光之叛#

1939?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读洛阳伽蓝记书后#、?敦煌本心王投陀经及法句经跋

尾#、?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

1940?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韦庄秦妇吟校笺#

1941?读哀江南赋#

194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1944?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1945?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1947?元白诗笺证稿#

1948?读东城老父传#、?梁译大乘起信论伪智恺序中之真史料#

1949?魏志司马芝传跋#、?从史实论切韵#

1950?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崔浩与寇谦之#

1951?书唐才子传康洽传后#、?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

1952?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

1953?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

1954?论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论韩愈#、?论再生缘#

1956?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论东晋王导之功业#、?论李栖筠自赵徙

卫事#

1957?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

1958?书魏书萧衍传后#

1964?柳如是别传#)

制表的原则是列出最能体现陈寅恪学术成就的论文和著作。著作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而陈寅恪最有代表性的论文都收录在?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和?寒柳堂集#中,因此只选取了这三本集子中的论文。?金明馆丛稿二编#和?寒柳堂集#还包括了序言、审查报告、书信等文章,因为并不属于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所以不列入表格。一般说来,如果能够知道学术作品的开始和定稿时间,就可以对学者的研究兴趣做更准确的研究,而这是不太容易获悉的,所以除了有特别说明之处,一般都是以作品的发表出版时间系年。

) ?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在陈寅恪去世以后才发表出版,这里取其完成时间。

表1中可以清楚地反映陈寅恪一生的治学成果。从1927年至1939年之间,佛教和周边民族!

32

!

历史是陈寅恪学术研究的重点,一共有34篇论文,占了这一期间他所发表的45篇论文的近八成。尤其是在1932年之前,这些课题的研究几乎占了他学术论文的全部。 1939年之后,只有他生前未曾发表的短文?魏志司马芝传跋#与佛教有关。?梁译大乘起信论伪智恺序中之真史料#从题目看,似乎是一篇研究佛教的论文,实则是研究职官制度的。从表1中可以看到,陈寅恪1931年发表了?李唐氏族之推测#,这是陈寅恪研究中国中古史的开始,一直到1958年?书魏书萧衍传后#为止。)如果根据题材来划分陈寅恪的学术生涯,他的学术重心确实有过从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到中国中古史的转向,不过这两个阶段在时间上有重叠,并非截然分开,其实这并不奇怪,陈寅恪晚年的学术转向就是如此。他对明清之际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从195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而那时他的中古史研究仍在进行之中。将陈寅恪的治学生涯分成可以互相衔接的几个阶段,恐怕是不符合事实的,给每个治学阶段标上精确时间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所以,这里根据陈寅恪的学术论著尝试粗线条的划分方法: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到1930年代末,从事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的研究;从1930年代初到1950年代末,从事中国中古史的研究;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期,从事明清之际思想文化史的研究。

其实,在陈寅恪长达二三十年的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其治学方法、研究重点也不是一直不变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陈寅恪最为人称道的作品,若从他整个中国中古史研究生涯来看,这两部著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标志着他在研究方法上的转向。陈寅恪在1930年代发表的中古史论文,以具体微观的研究为主,在方法上走的是传统考证路子。?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一文就是极好的例子。该文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李德裕在牛李党争失败后被贬出京城和客死崖州的时间,以及考察他死后归葬洛阳传说的真伪。?文章的主旨并不复杂,陈寅恪却花了大量的篇幅,运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传世文献和碑刻资料来进行细致的考证。尽管这一时期同时进行的中国中古史研究与佛教、周边民族历史的研究在研究领域上相差甚远,但在研究方法上却有相似之处,重心都在史料的收集和论证上。这与?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所开创的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自从这两部著作开始,陈寅恪的论著多是通过对关节点的考证展示了宏观的历史线索,理论的构建成为他学术研究的重点。虽然在四五十年代,陈寅恪也有一些以具体的考证为主的作品(如?元白诗笺证稿#),但总体上来说,他的治学方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与1930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陈寅恪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若将他的学术转向放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中,就更容易清楚显示其意义。陈寅恪早年主要从事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的研究,与国际国内的学术形势是相吻合的。当时,国际东方学正发展到如火如荼之时,以伯希和为代表的法国汉学家更是深受中国学人推崇。+陈寅恪在国外留学十余载,主要接受的是国际东方学的学术训练,1926年夏回国之后仍然从事东方学的教学和研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陈寅恪在清华大学讲授和指导的科目都是地道的欧洲汉学,有年历学、古代碑志与外族之有关系者研究、摩尼教经典回纥译本之研究、佛教经典各种文字译本之比较研究、蒙古满洲书籍及碑志与历

!

33

!

朱 溢: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余英时在?陈寅恪史学三变#(?中国文化#第15、16期,1997年,第1?19页)中指出,陈寅恪的整个学术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主题是?殊族之文、塞外之史(,时间下限就是1932年;之后,陈寅恪的学术研究进入第二阶段,即?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第三阶段是1949年之后,致力于?心史(的研究。这篇文章有很多真知灼见,富有启发性,不过,我们对陈寅恪三个治学阶段的认识与余英时有所不同。

以上两文参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参见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见?金明馆丛稿二编#。

参见陈寅恪:?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见?金明馆丛稿二编#。

桑兵:?伯希和与近代中国学术界#,?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史有关系者之研究等。 除了陈寅恪之外,民国的一批学人也有志于沿着东方学的道路,推进中国的人文学术水平,其中的代表就是傅斯年。1928年,傅斯年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他就提出了?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正统在中国(的口号。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人,既要学习国际东方学的研究路径,又要奋发图强,使中国成为东方学的中心。这与陈寅恪当时的学术研究有不谋而合之处,虽然他与傅斯年之间并不是没有分歧,但是他们都同属于主张中国学术与世界学术潮流接轨的力量。这些学人在课题的选择上大都与国际东方学的潮流很接近,这一时期他们的重要学术阵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发表的也多是此类论文,与传统的史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批史语所学人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历史语言学的运用,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扩展,这些都是国际东方学界的通用法则。

1930年代,陈寅恪开始进入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其实,陈寅恪的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研究与中国的学术环境是有些脱节的。史语所其他学人虽然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积极向国际东方学界靠拢,就资料而言,还是以汉语为主。而陈寅恪的学问更为欧化,对语言的要求也更高。对学生来说,他开设的课程过于艰深,这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他不得不有所改变,转而开设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课程,)这应当是他开始兼顾中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他对自身的学问和学界潮流的反思,才是转而以中古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开始理论建构的。他关于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彼此之间没有太多联系。尽管他也在思考一些重大问题,如佛教的中国化问题,在其一些作品中也尝试进行表述,但这些表述只是只言片语的,其大多数的论文都是着眼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欧洲是国际东方学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名家辈出,要取代欧洲成为东方学正统所在,恐怕是不切实际的。以陈寅恪对自己的期待,是不甘为人后的。他在?朱延丰突厥通考序#中说:?寅恪平生治学,不甘逐队随人,而为牛后。年来自审所知,实限于禹域以内,故仅守老氏损之又损之义,捐弃故技。凡塞表殊族之史事,不复敢上下议论于其间。转思处身局外,如楚得臣所谓冯轼而观士戏者。(?在这种情况下,陈寅恪加大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力度,并致力于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但是他在学术上进行的自我突破,对当时希望跻身世界学术前列的中国学界来说,这种新的尝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陈寅恪中古史理论

体系的建构

陈寅恪在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出从东汉末年至唐代末年间的若干历史发展线索,并将这些线索有机地整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中古史理论框架。下面就来分析他的理论框架是如何形成的。

(一)地域、家族与文化

1933年,陈寅恪发表了?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上文已经提到,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之前,陈寅恪的中古史论文多是以具体问题的考证为主。而?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时间跨度长,重在揭示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道的地域性和家族性特征,这与同时期陈寅恪的学术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陈寅恪着重从地域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天师道的发展。滨海地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是方士的故乡,神仙传说及其道术都起源自这一地带。东汉魏晋南北朝期间,很多政治事件都有天师道信徒参与其中,他们均来自滨海地域。在陈寅恪看来,滨海地域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特性,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两种不同民族的接触,?其关于文化方面者,则多在交通便利之点,集海滨湾港之地(,?海

! 3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桑兵:?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134页。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年第1本第1分,第10页。桑兵:?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138?140页。

陈寅恪:?朱延丰突厥通考序#,见?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62页。

滨为不同文化接触最先之地,中外古今史中其例颇多(。 家世与文化的关系是这篇文章的另一条线索,毕竟地域与文化的关系必须通过人群(中古时代的家族)作为中间环节才能实现。陈寅恪在分析孙恩、卢循叛乱时就指出:?孙、卢之所以为海屿妖贼者,盖有环境之薰习,家世之遗传,决非一朝一夕偶然遭际所致。( 在其他与天师道有关的政治事件中,同样可以看到家世的影响力,因而他又详细考证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信奉天师道的世家大族,这些家族大都分布于滨海地域。这说明了天师道在滨海地域能够广泛流传,是由那些世代信奉天师道的世家大族推动的。通过?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陈寅恪首次将中古时代地域、家世与学说思想之间紧密的关系揭示出来。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5、7页。

)?+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见?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

23、46?47页。

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进一步分析了中古时代地域、家世与文化的关系。他将隋唐典章制度的渊源按地域进行分类,北魏北齐系、西魏北周系和梁陈系的制度构成了隋唐制度的三大来源。东汉政权崩溃以后,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典章制度遂因此而分叉。北魏北齐系和梁陈系的制度有着共同的底蕴,都是以汉魏晋和南朝前期的制度为基础的,只是因为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之间制度互馈减少,才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西魏北周系的制度以胡族文化为主,并结合经过剪裁的汉族制度文物而形成的。在这三个系统的制度之中,北魏北齐系对隋唐的典章制度影响最大,梁陈系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虽然西魏北周与隋唐的统治者来自同一个集团,但其制度很少被隋唐王朝吸收。陈寅恪将隋唐制度的渊源分成三支,这正好与南北朝后期三个并立政权相对应,但他并不是单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的,确实存在的文化差异,才是他将隋唐制度源流作如是划分的关键。这三个地域并不只是政治地域,同时也是文化地域。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要告诉我们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分裂,胡族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但是华夏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消退,而是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这是如何实现的呢?陈寅恪认为,正是因为世家大族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才使得华夏文化不至于失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洛阳的太学无法维持其学术中心的地位,?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地不可分离(。)在中古制度文化变迁中,陈寅恪特别看重河西文化的作用。东汉末年至西晋末年,一批士族避乱于河西地区,保存了华夏文化,?学术之传授既移于家族,则京邑与学术之关系不似前此之重要。当中原扰乱京洛丘墟之时,苟边隅之地尚能维持和平秩序,则家族之学术亦得藉以遗传不坠。刘石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精英亦得就以传授,历时既久,其学术文化遂具地域性质(。?待北魏政权征服这一地区后,这些士族在北魏礼仪、法律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中出力甚多,为汉魏晋制度文化在北朝的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陈寅恪对河西文化的阐述,不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隋唐制度渊源的认识,也为中古时代家族、地域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中古时期学术文化的地方化和家门化,是陈寅恪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其理论体系中构成了重要的一环。在?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陈寅恪对此有更明确的表述。?故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以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存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

!

35!朱 溢: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 在进入南北朝后期之前,才学与官品更是共同构成判别士族的标准,士族在学术文化传承上的责任不可谓不重。在隋唐时期,家族、地域与文化的关系仍然非常紧密,这在山东旧士族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他指出:?东汉学术之重心在京师之太学,学术与政治之关锁则为经学,盖以通经义、励名行为仕宦之途径,而致身通显也。自东汉末年中原丧乱以后,学术重心自京师之太学移转于地方之豪族,学术本身虽亦有变迁,然其与政治之关锁仍循其东汉以来通经义、励名行以致从政之一贯轨辙。此点在河北即所谓山东地域尤为显著。( 家族、地域造就了山东士族的文化品格,使其与盛唐时期兴起的进士阶级格格不入,这成为日后牛李党争的根源。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47?148页。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2页。)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79页。

地域、家族与文化的关系是陈寅恪中古史理论构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古文化的多样性和华夏文化的连续性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有力的解释。

(二)种族与文化

在中古时代,各种族在地域上经历了大规模流动,文化上也产生了诸多碰撞,因此要了解中古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不能不对种族与文化问题有一深刻的认识。陈寅恪提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文化固然与种族有关,但两者之间并不重合。北魏统治者和边镇的士兵虽然在种族上同属于鲜卑人,但在文化上有着不同的倾向,统治者积极汉化,而边镇则固守鲜卑传统,最后酿成六镇暴动,北魏政权倒台。北齐和隋代都城修建的主持人虽然来自不同的种族,但他们都是北魏洛阳文化系统的继承者,邺都和大兴城的建筑风格都模仿自北魏洛阳。陈寅恪用这些例子来说明文化是可以超越种族而存在的。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陈寅恪除了继续申说北朝汉人与胡人的差别在文

化而不在血统的观点外,还用这一理论来考察隋唐时期的情况。从8世纪开始,河北胡化现象严重,很多汉人也接受了胡人的生活方式,河北地区与唐朝中央政府在政治文化上形成了对立局面,这也是文化高于种族的又一例证。

种族与文化问题在南方同样存在。陈寅恪在?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中,研究了六朝时期的种族与文化问题。南方分布着大量的蛮族,随着南方社会的开发,这些蛮族逐渐接受了华夏文化,例如唐代欧阳询家族从血统看属于南蛮,但他们在文化上有着不凡的贡献,这同样是华夏文化?有教无类(的体现。

陈寅恪在中古时代种族与文化问题上的深入见解,透过了种族纷争的表象,揭示出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实质。通过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华夏文化代表了中古文化的主流,但是并不是只有单向的汉化,胡化也同时存在,这确实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中古时期多元文化的本质。

(三)阶级与文化陈寅恪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十分注重阶级的分析,不过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陈寅恪所使用的阶级概念不是从经济基础着眼的。他对阶级的划分主要是以政治和文化作为判断标准的。

1936年,陈寅恪发表了?东晋南朝之吴语#一文,提出了东晋南朝时期存在北语阶级和吴语阶级的说法,这是他使用阶级分析方法的一次尝试。士族使用北语,庶族阶级使用吴语,使用何种语言成为士族阶级与庶族阶级的一个重要区别。在陈寅恪看来,文化是区分不同阶级的界限。不过,他对中古时期阶级问题的大规模探索是从研究唐代统治阶级的升降开始的。唐朝前期以关陇集团为统治阶级,关陇集团在文化上胡汉糅合,有着很强的自我认同感,与重视家学和礼法的山东集团存在着很深的矛盾。自从武则天提高进士科考试地位后,关陇集团中的统治地位被新兴的进士阶级取代。与此同时,宦官的政治权力也在急速上升,成为一个特殊阶级,他们来自南方的荒蛮之地,代

!

36!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表了另一种文化趋向。这样,进士阶级、宦官阶级和山东旧士族阶级成为唐朝后期政治领域内的主要阶级,这几个阶级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在中古时代的阶级问题上,陈寅恪最为重要的贡献是揭示了从东汉末年至唐朝后期始终存在着儒家大族与寒族两个阶级的斗争。通过?崔浩与寇谦之#、?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等文章,陈寅恪指出,从东汉中晚期开始,出现了儒士阶级与阉宦阶级的斗争。儒士阶级受过经学教育,奉行儒家理想,崇尚道德。而阉宦阶级并不是确指宦官,而是在政治上与阉宦走的比较接近的寒门,他们长于文辞和智术。陈寅恪认为,曹操与袁绍之争、司马氏篡魏的实质都是这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魏为东汉内廷阉宦阶级之代表,晋则外廷士大夫阶级之代表。故魏、晋之兴亡递嬗乃东汉晚年两统治阶级之竞争胜败问题(。 南北朝时期,士族阶级和庶族阶级的斗争就是东汉末年两大阶级对抗的延伸。陈寅恪?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和?论东晋王导之功业#分析了南朝新的阶级状况,高门士族失去政权,次等士族和寒族武人依次掌握了政权,但高门士族的社会地位仍然高高在上。隋唐时期,两个阶级的斗争仍然存在,只是随着进士出身者地位的提高,两者的地位发生了逆转,寒族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政府的高级官员,进士阶级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而固守经学传统的山东旧士族反而成了孤寒之族。

通过阶级问题的分析,陈寅恪向我们展示了从东汉末年到唐代末年政权变动和统治阶级升降的动力,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这一时期很多重大的历史问题都通过他对阶级与文化关系的考察而变得更为明朗。

(四)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只是在陈寅恪研究领域内众多集团的一个,但是它关涉从北魏后期至唐代几百年的历史,所以至关紧要。关陇集团的出现是六镇暴动的产物。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积极的汉化政策,导致了朝廷与边镇的文化分裂,从而引发了六镇暴动。六镇集团分裂以后,宇文泰率领一小部分人进入关中地区。为与高欢为首的另一股六镇势力对抗,宇文泰实行托古改制,借以将政权与西周传统联系起来,同时建立其部将与关陇地域的归属感。北周、隋、唐政权虽然有更替,但是属于同一个统治集团。这一集团的特点是君臣一体、胡汉融合、文武合一,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所以一旦关陇集团衰微,原来的政治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在政治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因为关陇集团逐渐丧失地位,进士阶级乘机崛起,造成皇室与外廷士大夫分属不同的阶级,宦官有了居间辗转的余地。关陇集团的消亡也导致了唐代高级官员出将入相模式的终结,在文治方面倚重新兴进士阶级的同时,在军事上依靠胡人蕃将。重用蕃将的结果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而衰。关陇集团的存在,对皇位争夺方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唐朝前期,因为关中本位政策的有效执行,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政治革命只能通过宫廷政变的形式进行。而关陇集团消亡后,宦官和外廷士大夫逐渐参与宫廷内部的斗争,皇位传承出现更多的变数。唐代前期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也是由关中本位政策主导的,在东北边境实行消极政策以应付新罗和渤海,在西北战场开拓边境以遏制吐蕃的攻势,都是为了保证关中地区的安全。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很多重大历史变化,都可以用关陇集团的概念来解释。这一概念确实称得上陈寅恪中古史理论体系中最为精妙的环节之一。

在1950年代,陈寅恪不断通过单篇论文来修正完善自己的隋唐史理论体系。按照陈寅恪原来的论述,唐朝前期,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是彼此对立的。在?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中,他指出山东集团不是铁板一块,在唐代除了山东士大夫集团外,还有?山东豪杰(集团。他们的出身与关陇集团相似,两者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他们的矛盾导致了武则天在政治上的崛起。?论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一文进一步指出,在武后掌权后,改变了原来皇室只以关陇集团及其附庸为联姻对象的现象,山东集团也被拉入皇室的联姻

!

37

!

朱 溢: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8页。

对象,实现了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的联合,这与武则天的统治策略是一致的。虽然政权几经变迁,但终究不脱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的范围。这两篇论文对关陇集团的概念是极大的丰富,原有理论中的漏洞被填补,关陇集团与武后统治的关系也得到了更为深刻的研究,关陇集团的概念更趋完善。

陈寅恪正是以这几个方面为中心,扩及其余,建立了从汉末至唐末整个中古时代的完整体系。中古时代政治的走势和文化的动向,在这一框架中得到了清晰的说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头绪众多,研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陈寅恪不但通过细致的考证和天才的推断能力解决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也点出了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重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理清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建立起高屋建瓴的理论体系。今天的中国中古史研究能够如此深入,与陈寅恪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陈寅恪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学术史意义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

关于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观点的研究,参见蒋大椿:?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析论#,?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

第44?50页;荣颂安:?史料学派对中国历史学成长的贡献#,?史林#2002年第2期,第84?89页。) 陈寅恪:?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见?金明馆丛稿二编#,第81页。

陈寅恪在中古史研究领域内做出了不凡的贡献,既有微观具体的考证,又有透过历史表象直指本质的分析,更有宏观理论的建立。陈寅恪的中古史理论体系并不是凌悬于历史事实之上的空架子,而是建立在对史料进行细密考证的基础之上,先有对历史事实的准确把握,才有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总体认识,比起同时期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更显得根基扎实。许冠三将陈寅恪和傅斯年并列为?史料学派(的代表人物, 我们这里不讨论傅斯年,

就陈寅恪而言,是不能完全归入史料

学派的。陈寅恪早年研究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在方法上主要依靠稀有文献的收集、考证和域外语言的解读,按照许冠三对史料学派的定义,是可以将其视作这一学派的。然而,当陈寅恪进入中古史的研究领域,并且逐渐开始建立中古史理论体系时,他已经超越了史料学派,他在史实和史识

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中古史研究才成为后学无法绕开的丰碑。

陈寅恪的中古史研究意义不仅仅停留在中古史研究这一坐标内,还需要留意其在中国新史学发展历程中的意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流的中国学人希望与世界学术潮流接轨,他们在选题和方法上都尽力向国际东方学界靠拢,这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杰出的贡献,陈寅恪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后,陈寅恪开始转变自己的研究领域,致力于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研究方法同样具有启发意义,他并不以新史料的获取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常见史料的解读上。他的研究表明,史料范围的扩大只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而非目的,研究者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比收集史料能力更为重要。在?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中,陈寅恪对史料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通论吾国史料,大抵私家撰述易流于诬罔妄,而官修之书,其病又在多所讳饰,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于官书及私著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无诬讳之失矣。()无论哪类史料都有利弊,如果不去深入钻研系统性更强的常见史料,只强调新史料的获取,只会造成学术研究的片面性。陈寅恪的中古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纠正民国主流新史学的偏向,毕竟完全以国际东方学界的学术追求为标准是不切实际的,也无法在整体上取得突破。陈寅恪的中古史研究走出了这一困境,显示了中国学术的独立性格,更表明要提高中国的学术水平,不必亦步亦趋地紧跟和仿效世界学术潮流。结合西方学术的优良传统,发挥本国的优势资源和本人的开创精神,同样能够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无疑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责任编辑:匡 云)

!

38!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第24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22009(V o.l24)

CONTENTS

H istory,Learn i n g and Nation in Ch i na:Thoughts and H istor i cal R esearch of Four T si nghua H istorian s i n th e Ear l y Years of the Republic ZHANG Chun s hu T si nghua U niversity boasted four great h i stor i ans:L I ANG Q i chao,WANG G uo we,i C HEN Y i n que and L I J,i who resem b l ed each other i n ter m s of life expe rience and shared si m ilar v i ews on life and cu lture.A ll o f them w ere born i n the late Q i ng Dy nasty in sou t hern Ch i na,and w ere w ell tra i ned i n bo th trad i tiona lCh i nese l earni ng andW estern learn i ng m odern sc i ence and sc i en tifi c m ethodology.T hese had dec i s i ve l y shaped their acade m i c caree r,i n tell ec t ua l or i entati on and v i ews o f the wor l d and life.W hen they joined the faculty o f T si nghua,their t hought and v i ew o f na ti on had been w ell establi shed and expe rienced littl e change after w ards.T he i r fa te w as thus de ter m i ned.T hey contri buted greatl y t o t he Instit u te o fCh i nese C lassics,becom i ng a m ile stone i n m od e rn Chinese h isto ry o f scho larly l earning and educati onal i nstituti on.A ll i n a l,l na ti ona,l po liti ca,l soc i a l and persona l crises com b i ned to br i ng abou t great changes t o acade m ic stud i es i n Ch i na,w hich i n t urn l ed to re i nterpreta ti on and ne 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 f Chi nese h i story.

E stab lishmen t of th e Fra mework of the M ed ieval Ch i ne se H istorical Researche s by CH EN Y i n que Z HU Y i In the1930,s and1940,s,the m a i n research area of C HEN Y i n que w as transferred to the studies o f t he m ed i eva l Ch i nese

h i story,and he devoted to the explorati on o f the historica l t hreads o f tha t per i od.It re l ated to h is i ntrospecti on o f the fact that l ead

i ng h istor ian circle took the or ienta l stud i es t o direct the historica l research.CHEN Y in que,s greatest achiev e m ent is tha t he set up the fra m e w ork o f the m edieval Ch i nese history through the co m pli cated histor i ca l pheno m enon.Co m bini ng the traditi on o f w este rn w it h Ch i nese scho l arsh i p asw e ll as personal creati v ity,Ch i nese scho lars can work out the acade m i c products lead i ng the w ay i n the w orld.

S eek i ng for the M an chu:A R econsi d eration to th e M i nority N ati ona lities Social H istory Surveys and Its Influence

D I NG Y i zhuang,HU H ong bao TheM anchu was an U rban e t hnic g roup for a l ong ti m e,after their intrudi ng i nto the i nner land,establi sh i ng t he Q ing D ynasty and tak i ng Be iji ng as t he cap ital i n the17t h cent ury.T his s it uation l asted for three hunderd y ea rs,though g reat changes had taken p l ace;yet,around t he1950,s,m ost o f the M anchus w ere still li v i ng in t he c ities and d i d not go back to the coutrysi de.H ow eve r, the nati onality research wo rkers who practised the M i nor ity N ati onaliti es Soc i a lH isto ry Survey s,d i d the i r fi e l d w ork i n the coun try si de i n N o rt heast China,they d i d no t take t he M anchus i nhab ited i n Be iji ng or o the r re l a ted c iti es as the i r research objects.In re cent30years,t he popu l a ti on o fM anchu i ncreases rapidly,wh i ch urges scho lars t o consi der ser i ousl y t he i nv enti on and reconstruc ti on of t he trad ition o f the M anchu.

Sa lti n ess and Po w er:Th e M arke t i n Z igong Salt Industry ZHANG X iao jun,W ANG S i qi W hat is m arket?H ow to i nterpret m arket?T his paper ana l yzes traditi onal Ch i nese m arket based on Z i gong salt i ndustry in his tory and proposes a co m pound broad sense m arket t heory by the v ie w of substanc i a li s m,and critic i zes narro w econo m ic opinion and its discourse hege m ony on m arke t.T his paper argues tha t traditiona l and current m arket o f Chi na we re B road sense m arke t,wh i ch inc l udes the econo m i c m arket,soc i a lm arke t,politi ca lm arke t,cu lt ura l and symbolic m arke t,they i ntegrated,nesti ng and repro duced w ith each other.T he Broad-sense m arket is the un i versa lm arket form of hu m an so ciety,wh ile t he m odern free m arke t econ omy syste m is j ust one k i nd o f various m arke ts.T h i s theo ry he l ps to understand m any proble m s i n the m arket re f o r m and avo i d the li m itati on of s i ng le econo m ic thi nking.

Consciousness and L iterary W r iti ng Pattern???O n the A ch ievemen ts and Shortco m i n gs of Consc i ousness C ritic is m of Char les D ick ens:T he W or l d of H is Nove l by H iller X I AO Ji n l ong Am er i can conte m po ra ry d i sti ngu is hed cr iti c H illisM ill e r,s book Charles D ick ens,T heW orl d of H is N ovel i s one o fm ost typ ica l book o fW estern phenom eno l ogy cr iti c is m.D espite hav i ng f u lly realized t he dom i nant ro le of w riter,s consc i ous,and made a deep explorati on o f the consc i ousness,it has co m plete l y taken no no ti ce of the i m po rtance o f literary f o r m in nove,l hence has g rave li m i tati on.T he achieve m en ts and s hortcom ings o f Charles D ickens,T heW orl d of H is N ovel typica ll y re flected t he advantag es ofW este rn phenom eno l oy cr iti c is m.

O n Faith of Scientis m in Ch i na in th e Early20th Cen tury???An Anal ysis on Id ea of Science i n Chinese In te llectua lE lite

Z HANG X u shan Chi na has un i nterruptedl y su ffered hu m ili ations i n the confrontati onsw it h the w estern po w ers since the m i dd l e19th cent u ry.In search o f the wea lth and po w er,the Ch i nese i nte llect ua l e lite was devo ted itse lf to t he en ligh ten m ent o f the who le nati on w it h sc ience and de m ocracy as weapons during theM ay4t h M ov e m ent,the P o l em ic on V ie w of L ife and Sc ience,and t he D ebate overH istory o f Ch i nese Society,and thus helped to c reate t he faith of scien ti s m.T he fa it h encouraged the Ch i nese people f o r t he ir enthusias m for

!

159

!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百科名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且被反复提到多次的全新命题。报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自身理论建设的全面总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新鲜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作出了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四个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展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 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2.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义是以文教化。 3.嫡长子继承制:(课本)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是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按照周制,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内。 (百度百科)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其目的在于解决劝慰与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4.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由周人创立。,其主要旨意为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主要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 5.一体石经:东汉灵帝时,为了正定五经文字,在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 6.自然神崇拜: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 7.六七家宗: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本无”一家后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称“七宗”。从思想内容说,“六家七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但具体说法却各不相同。从立论角度、思想旨趣说,“六家七宗”又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即心无、即色、本无。 8.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结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其主要派别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9.以人为本: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10.中西体用: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用”是为“体”服务的。 简答 1.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 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

《中国文学理论》评论

用西方理论解析中国古代文论 ——美籍学者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解析 徐志啸 刘若愚是美国著名华裔学者、斯坦福大学已故教授。他早年出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在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曾先后任教于英国、香港、美国的多所大学。1967年起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若愚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国诗学〉、《中国之侠〉、《李商隐的诗〉、《北宋六大词家〉、《中国的文学理论〉、《中国文学艺术精华》等学术著作和数十篇学术论文。他在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方面,造诣精深,特别注重于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在这方面,他被西方汉学界称为开创性人物,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他还努力融合中西诗学,建立比较诗学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传统文学理论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博得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是刘若愚生前的代表著作,它问世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美国出版后,获得美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采用现代西方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文学理论首屈一指的新著,内容丰富,阐述精辟,为西方人士提供了认识透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最佳窗口、比较参照中西文学理论的最好模式。[1] 本文拟对该书作一番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梳理,从中汲取对我们中国读者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有益的东西,同时有利于借助西方的眼光认识和比较中西文学理论的异同。 关于文学研究对象 刘若愚首先提出的一个认识观点,是文学研究对象问题。他认为,一般对文学研究,有两种分类,一是分为二类——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一是分为三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这当中,对具体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还有不同的理解,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内涵和分类。对此,刘若愚在开篇“绪论”中先列出了一张表,将自己对文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划分,作了图解——分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两大部分,文学研究部分包括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部分,其中文学批评分为理论性的批评和实用批评,理论性的批评由文学的理论和文学性理论组成,实用批评由阐释和评价组成;文学批评部分包括批评史和批评的批评,其中批评的批评分为批评的理论性批评和批评的实用批评,前者包含批评的理论和批评性理论,后者包含阐释和评价。这里须要解释的,首先是文学批评这个概念,刘若愚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概念——理论探讨和实用批评,即总体的理论性探讨,和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其次是所谓理论性批评,它包括文学的理论——属本体上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学历教育 题目: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学生姓名:陈思良层次:专科 所学专业:电算化班级:函电大1301班 指导老师:丁宝东职称:副教授 2013年12 月27日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心得体会这一年,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集中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参加了多项专题辅导,既丰富了党建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同时也更加深刻领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既要肯定它,又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创新。也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下面将学习中的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同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统一的。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第一位的任务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要求我们要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日常的学习工作,提高自身贯彻落实这一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工作中,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在实践中学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实际能力,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当前,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热潮,中心支行也积极组织各处开展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动,这使我们每一个人更加深入理解党的领导,各项政策的出台,国家机构的变化所具有的深层次的意义,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和无限憧憬。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又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这都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现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我们在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内容浩繁。所谓中国古代文论,指的是19世纪以前的中国文论。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文论观念,中国文论自身也开始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章太炎语)。20世纪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基本上依循的是西方现代文论的理性主义思路。而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在西方文论反思和批判传统理性主义路向的时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突然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若干与西方理性主义文论观念不相同而独放异彩的东西。于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在当前成为一门显学。如何认识和清理中国古代文论遗产的精华,以为建设当代文论之用,对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对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来说,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因为,“没有对古代文学理论的认真继承与融合,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很难得到发展,获得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1]。这里涉及到若干具体问题,其中之一,也是近年谈论较多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有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有,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然而,关于古代文论有无理论体系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谈体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因诸多分歧的存在成为学术界的悬疑。或以为古文论家除刘勰、严羽、王夫之等少数大家外,从总体上看无理论体系可言;或以为有潜体系存在,这种潜体系体现为批评家的总体倾向,等等。尽管意见不同,但由于文化认同和知识谱系方面的原因,加之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理论形态的文化隔膜,而且从20世纪初西学引进中国以来,不少人误以为中国传统的文论、文化是封建性的、前现代的,因而是落后的,与此相反,西方的文论、文化则是现代的、先进的。所以,绝大多数看法都体现了西体中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即以西方文论的体系为框架,将我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命题尽可能地纳入其中,将中国古代文论作为阐述西方文论的材料,牵强附会地抹煞掉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特色,致使古代文论处于从属、依附的被动地位。针对这样的偏差,我认为应当深刻反思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实际存在的“西方文化中心论”思想,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把中国文论、文化和西方文论、文化放在同一平面、同等地位上,对理论、体系这些基本问题作跨文化的研究。这样,就有可能看到,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具有确实不同的具体形态。缪钺先生在《迦陵论诗丛稿·序》中说:“中国古人论诗,极多精义,然习为象喻之言,简约之语;西方文评,长于思辨,劈肌分理,剖析明畅。中国诗评,宜于会意,西方文论,工于言传。” [2]既然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形态各异,优势不同,那么怎么能够用西方理性主义的哲学文化思维框架去衡量中国古代文论有无理论体系,以及是什么体系呢?全球文化、文论有一些共同的理论、体系问题,而西方文论、文化和中国文论、文化又分别有各自的理论、体系问题。在跨文化研究中,应当特别注重本土民族文化的固有属性和与强势的西方文化有所区别的属性。文论的理论体系问题是和各民族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古代文论与古代哲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体系性的问题同样也困惑着哲学领域。德里达惊呼中国没有哲学。他所说的中国没有哲学,绝不是中国和西方的思想谁高谁下。因为哲学是源出希腊的东西,其根基在于本体论的传统,要穷究逻各斯,是西方的传统。他指出,即使中国的思想传统不叫哲学,这个伟大的传统也不会因为名称不同而有丝毫的贬值[3]。看来,无论作何种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古代文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诚然,用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框架来衡量,中国古代没有作为逻辑和体系的哲学,中国古代也没有体系条贯分明的文论,但是在中国却有与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相区别的哲学思维和文论体系。如果要说理论体系,那么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主要的理论体系是非西方、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体系。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就提到莱布尼茨认为中国文化是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德里达说:“当莱布尼茨为传授普遍文字学而谈到逻各斯中心主义时,中文模式反而明显地打破了逻各斯中心主义。”[4]在今天,在多元共存互补发展的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论非西方逻辑性、非西方体系性的特性被凸显出来,它们的重要性已为众多西方学者所关注。[!--empirenews.page--] 作为在逻各斯中心体系外发展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文学形态,中国古代文论独具特色的魅力却在以西学为参照系的体系性建构中被完全消解。尤其是执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50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是() A改革B开放C发展D建设 答案:C 2、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A 3、()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B社会和谐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D坚持改革答案:C 4、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A 主体 B 主题 C 主线 答案:B 5、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全体党员B统治阶级集团 C最广大人民群众D工人阶级 答案:C 6、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怎样发展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 C主体D依靠力量 答案:B 7、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C主体D依靠力量 答案:A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B 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答案:C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各种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答案:C 11、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批评史(上)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1.殷璠“兴象论” “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 “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 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 2.王昌龄“诗境论” 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 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 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 3.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他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 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戏为六绝句>>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 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 4.皎然“取境说” “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若不思而得。 皎然在<<诗式>>、<<诗议>>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 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诗式·取境>>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 5.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他 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 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 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 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6.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 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 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 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讲义、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佛家思想D.墨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佛家思想D.墨家思想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 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 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 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 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 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 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 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 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 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 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 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 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性体系、阶级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基本理论问题及形成条件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基本理论问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心底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总结 (3)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4)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三、“三个代表”的内容及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及本质 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飞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体内容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四、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五、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尤其是二者的区别 联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最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是实践的现实性的内在要求与体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是使思想和实际、主官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区别: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把思想认识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束缚中解放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实事求是,是指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探索他的规律性,是主观和客观相一致,从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1)要求不同:解放思想讲的是要不要,敢不敢冲破思想禁锢的问题,是从“破除” 的角度来谈的;实事求是讲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观点,态度问题,是从“确立” 的方面来谈的。 (2)判断不同:解放思想是价值判断,就是关于主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最好的判断;

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 A.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思潮 D.文化事象 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A.青藏高原地带 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带 D.黄土高原地带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 A.大兴水 B.大兴武功 C.大兴土木 D.大兴文治 6.司马迁的《史记》是()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 D.典志史 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 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 B.夏朝史实 C.商朝史实 D.西周史实 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栽培高粱 B.整修田埂 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 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正东 B.正南 C.东南 D.西南 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皇甫谧 C.孙思邈 D.李时珍 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 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井田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