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REVA P521

AREVA P521

AREVA P521
AREVA P521

AREV A MICOM P521 保护逻辑及自动化信息规范

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配置

DISPLAY 显示

CT RATIO: CT 变比

LED5:前面板第5个灯的定义,选择相关信号

LED6:前面板第6个灯的定义,选择相关信号

LED7:前面板第7个灯的定义,选择相关信号

LED8:前面板第8个灯的定义,选择相关信号

ALARMS:

Inst. Self Reset Yes/No瞬时自复归

Battery Alarm Yes/No电池告警投入/退出

CONFIGURATION INPUTS:输入控制

Input: 54321 0000000000011111 6个开入启动选择

V oltage Input DC/AC 直流/交流可选

PHASE ROTATION 相序

二.保护部分

1.[87] Current Differential(差动保护)

1.1定值

1)差动投入Current Diff ? Yes/No

2)差动门槛Is 1 = __ In

3)拐点Is 2 = __ In

4) 斜率1 K1 = __ %

5) 斜率2 K2 = __ %

6) 差动延时特性I Diff Delay Type DMT/ IDMT

7) 差动延时tIDiff = __s

8) 直跳时间PIT Time= __ms

9) 联跳允许检测远方电流Pit I Disable No

10)涌流闭锁投入Inrush Restraint No

1.2 逻辑说明

差动保护运用双斜率比例制动原理,差动电流按照被保护区的电流向量之和来计算,制动电流是线路两端电流的标量平均值。差动保护可经开关量闭锁,激活BLOCK IDIFF。两端CT 不一致时,要进行变比补偿。

2.[50/51] Phase OC

2.1 定值

1)I段过流投入Function I> Yes/NO/BACKUP

2)过流门槛I>= __In

3)过流延时特性I> Delay Type DMT/IDMT

4)定时限延时tI>= __s

2,3,4段同一段,过流投入若选后备,则过流保护只在通信故障时投入。

3.[50N/51N] E/Gnd

3.1 定值

1)I段接地保护投入Function Ie> Yes/NO/BACKUP

2)零序过流门槛Ie> = __Ien

3)零序过流特性Ie> Delay Type DMT/IDMT

4)定时限延时tIe> = __s

2,3,4段同一段

4.[46] Neg Seq OC

4.1 定值

1)负序过流投入Function I2> Yes /NO

2)负序过流门槛I2> = __In

3)负序过流延时特性I2> Delay Type DMT/IDMT

4)定时限延时tI2>= __s

2段同1段,无反时限特性

5.[49] Thermal OL

5.1 定值

1)热过载投入Therm OL ? Yes/NO

2)热过载电流门槛I Theta >= __In

3)热时间常数Te = __mn

4)比例系数K= __

5)热跳闸Theta Trip 100%

6)热告警Theta Alarm ? No/YES

6.[37] Under Current

6.1定值

1)欠流投入Function I< Yes /NO

2)欠流门槛I< = __In

3)延时tI< = __s

欠流保护只有当断路器在合位才有效,故断路器位置要关联到INPUT。三.控制部分

1.Commissioning(维护)

可在此设置Loopback Test Off /ON(自环模式)

2.Trip Commands(跳闸命令)

把保护信号关联到RL1,并触发TRIP灯

3.Latch Functions

保护信号保持

4.Blocking Logic 1

可通过一个开关量来闭锁任一保护信号

5.Logic Select 1

6.Output Relays

关联保护信号到出口

7.Latch Output Relays

出口保持

8.Inputs

关联开关量到各种信号

9.Broken Conductor

1)导线断线保护投入Brkn. Cond. ? Yes/NO

2)导线断线保护延时Brkn. Cond Time= __s

3)正负序电流比值Ratio I2/I1 = __

10.Cold Load PU (冷负荷保护)

11.C B Fail

1)失灵保护投入CB Fail ? Yes/NO

2)低电流门槛I< = 0.1In

3)断路器失灵延时CB Fail Time TBF 0.1s

4)闭锁I段过流信号Bloc I> No

5)闭锁I段零序过流信号Bloc Ie> No

11.C B Supervision (断路器监视)

四.遥控

控分AUTOMA T. CTRL /Output Relays/ Trip下关联相关出口

控和AUTOMA T. CTRL /Output Relays/ CB Close下关联相关出口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资料讲解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30种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以下主要研究30类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模板

1. 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必备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答题技巧

必备2019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答题技巧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 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 ÷ =75 (千米) (2)归一问题: 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类型解题思路.doc

实用标准文档 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每次毕业考试所 占比例较大 ,因此在总复习中它至关重要。应用题的系统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 对应用题的复习教学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小学的应用题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 、简单应用题 : (1)简单应用题的含义: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 . 2、复合应用题: (1)复合应用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 . (2)主要类型: (1)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3)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4)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5)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 3.复合应用题中典型应用题: 题 型 数量关系解题思路 题 含义例名和方法 称 总量÷份数= 1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数量, 1 份数先求出单归份是多少(即单一量×所占份数一量,以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所求几份的一量为标问为标准,求出所要求数量准,求出所题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另一总量÷(总要求的数叫做归一问题。量÷份数)=所量。 求份数。例:买 5 支铅笔要 0.6 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 支,需要多少钱? 解( 1)买 1 支铅笔多少钱? 0.6÷5= 0.12 (元)( 2)买 16 支铅笔要多少钱? 0.12 ×16 =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 ÷5 ×16 =0.12 ×16 =1.92 (元)答:需要 1.92 元。 归解题时,先找出“总 1 份数量×份数先求出总例: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总数量”,然后再根据=总量数量,再根服用布 3.2米,改进裁剪方

(完整版)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 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觉得难的原因,今天小数老师整理了小学阶段典型的50道常考应用题,希望大家能认真做,熟练掌握每种题型,对平时做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哦!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 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 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 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解题思路: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 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 求出追赶的时间。 答题: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总结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总结 =15(岁)答:今年儿子15岁。37有两桶油,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原来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解题思路:“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可推出:甲桶油的重量比乙桶多(182)千克,又知“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可知(182)千克正好是乙桶油重量的(4-1)倍。答题:解:182(4-1)=12(千克)124=48(千克)答:原来甲桶有油48千克,乙桶有油12千克。38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解题思路:根据题意,20题全部答对得100分,答错一题将失去(5+3)分,而不答仅失去5分。小丽共失去(100-79)分。再根据(100-79)8=2(题) (5) (分),分析答对、答错和没答的题数。答题:解:(520-75)8=2(题)……5(分)20-2-1=17(题)答:答对17题,答错2题,有1题没答。39甲列火车长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车长264米,每秒行16米,两车相向而行,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几秒?解题思路:“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两车所行的路程是两车身长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为(20+16)米。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求得所需时间。答题:解:(240+264)(20+16)=50430 =14(秒)答:从

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14秒。40一列火车长600米,通过一条长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700米,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几分?解题思路:火车通过隧道是指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行的路程正好是车身与隧道长度之和。答题:解:(600+1150)700 =1750700 = 2、5(分)答:火车通过隧道需 2、5分。4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解题思路:在每分走50米的到校时间内按两种速度走,相差的路程是(602)米,又知每秒相差(60-50)米,这就可求出小明按每分50米的到校时间。答题:解:602(60-50)=12(分)5012=600(米)答: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是600米。42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二人第一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钟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一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答题:解:600(400-300)=600100 =6(分)答:经过6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43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平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解题思路:由“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可求出原来的长是:(122)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公式及解题思路汇总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公式及解题思路汇总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1 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 2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8 ) 解答减法应用题: -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假设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假设法 例1:自行车和汽车共有24 辆,已知全部轮胎有54 只(每辆汽车以4 只轮胎计算),自行车和汽车各有几辆 假设一: 假设24 辆车都是汽车,那么按每辆汽车 4 只轮胎计算,轮胎只数应为 96 只,这比题中说的全部轮胎54 只多算了42 只(96-54),怎么会多算42 只轮胎,这是由于假定自行车的辆数,把它当作汽车来计算。 每辆自行车是 2 只轮胎,比每辆汽车少 2 只轮胎,现在把自行车假设为汽车后,每辆自行车就多算了 2 只轮胎,那么,多算42 只轮胎就可求出有几辆自行车算作汽车。据此,可以推算出自行车的辆数。(4×24-54)÷(4-2)=42÷2 =21(辆) 自行车有21 辆,而自行车和汽车总计是24 辆,减法计算,可得汽车的辆数: 24-21=3(辆) 答:自行车有21 辆,汽车有 3 辆。假设二: 假设24 辆车全部是自行车,那么,该有轮胎48 只(2×24)。这比题中的“54 只轮胎”少算了 6 只(54-48),怎么会少算 6 只轮胎,这是由于假定汽车的辆数当作自行车来计算。每辆汽车少算 2 只轮胎,那么少算 6 只轮胎,就可求出有几辆汽车算作自行车。据此, 列式计算(54-2×24)÷(4-2) =6÷2 =3(辆) 既知汽车有 3 辆,汽车和自行车总计24 辆,减法计算,可得自行车辆数 24-3=21(辆) 例2: 某农机厂制造一批农具,原计划18 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制造50 件,照这样做了12 天,就超过原计划产量240 件,这批农具原计划制造多少件 分析: 这道题要求原计划制造多少件,不是从题目的条件来看,既不知道原计划每天制造多少件,也不知道实际每天制造多少件,所以要想按照一般的数量关系,通过分析来寻找解题线索,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假设法来解答。 题目告诉我们,“原计划18 天完成”我们就假设实际生产了18 天。那么,按照题目的条件“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制造50 件”来计算的话,应该比原计划产量多制造: 50×18=900(件) 根据题意,制造12 天,就比原计划产量多制造240 件,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两个数量的相差数,即制造的天数相差了18-12=6(天)。制造的件数相差了900-240=660(件),这就是说,按实际每天制造的件数计算,6 天可以制造农具660 件,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相差数中,算出实际每天制造的件数是: 660÷6=110(件)通过假设,找到了解开这道题目的一个重要条件,即实际每天制造110件。因此,要求出原计划制造多少件,只要再按题目的条件,先算出12 天制造的件数110×12=1320(件),因为12 天制造的件数比原计划产量多240 件,所以原计划制造的件数就是: 1320-240=1080(件) 列综合式计算:(50×18-240)÷(18-12)×12-240 =660÷6×12-240 =1320-240 =1080(件)答:原计划制造农具1080 件。 当求出了实际每天制造110 件之后,下一步也可以这样思考:根据已知条件“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制造50 件”,可求得原计划每天制造的件数: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方法及例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公式及解题思路汇总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公式及解题思路汇总 (一)整数与小数的应用 1 简单应用题 (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与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与列式计算:这就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与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进行检查瞧所列算式与计算过程就是否正确,就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与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与(或差)。 已知两数之与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应用题,她们的数量关系、结构、与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就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就是多少,乙数就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与就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就是多少与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就是多少。 (8 ) 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就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就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就是多少。 (9 ) 解答乘法应用题: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30道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30道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应用题类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经典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法技巧

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法技巧 一. 运用两个基本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可以说对每道应用题我们都要考虑在记数的时候进行分数或分步处理。 例1:n个人参加某项资格考试,能否通过,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 例2:同室四人各写了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的贺年卡,则四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有() (A)6种(B)9种(C)11种(D)23种 练习:1投递问题:3封信2个邮箱有多少投递方案 2映射个数计算:从集合A={1,2,3,}到集合B={a,b}能建立多少映射 二. 特殊元素(位置)优先----(优待法) 所谓“优待法”是指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对于有限制条件的元素(或位置)要优先考虑. 例3:从0,1,……,9这10个数字中选取数字组成偶数,一共可以得到无重复数字的五位偶数多少个? 注0,2,4,6,8是特殊元素,元素0更为特殊,首位与末位是特殊的位置。 例4:8人站成两排,每排4人,甲在前排,乙不在后排的边上,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eg】在由数字0、1、2、3、4、5所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不能被5整除的数共有( )个. 〔注〕这道例题是典型的限制排列组合题.解题时,若从元素入手(即元素优先),常要分类讨论,分类时要注意堵漏防重;若从位置入手(即位置优待1,常要分步解答,分步时要注意分步完整,各步相连.练习(1)由数字0,1,2,…,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且能被3整除 (2)从1,2,3…,100这100个数中,任取两个数,使它们的乘积能被7整除,这两个数的取法(不计顺序)共有多少种? (3)从1,2,3,…,100这100个数中任取两个数,使其和能被4整除的取法(不计顺序)有多少种? 三. 捆绑法 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问题时,先整体考虑,将相邻元素视作一个大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考虑大元素内部各元素间顺序的解题策略就是捆绑法. 例5:8人排成一排,甲、乙必须分别紧靠站在丙的两旁,有多少种排法? 〔注〕运用捆绑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捆绑”起来的大元素内部的顺序问题. 四. 插空法 不相邻问题是指要求某些元素不能相邻,由其它元素将它们隔开.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先将其它元素排好,再将所指定的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它们的间隙及两端位置,故称插空法. 例6:排一张有8个节目的演出表,其中有3个小品,既不能排在第一个,也不能有两个小品排在一起,有几种排法? 注:捆绑法与插入法一般适用于有如上述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 【eg】用1、2、3、4、5、6、7、8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八位数,要求1与2相邻,2与4相邻,5与6相邻,而7与8不相邻。这样的八位数共有( )个.(用数字作答) 例7.马路上有编号为1,2,3…,9九只路灯,现要关掉其中的三盏,但不能关掉相邻的二盏或三盏,也不能关掉两端的两盏,求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案有多少种?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 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 乙班人数=÷2=46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11 行船问题 21 方阵问题 2 归总问题 12 列车问题 22 商品利润问题 3 和差问题 13 时钟问题 23 存款利率问题 4 和倍问题 14 盈亏问题24 溶液浓度问题 5 差倍问题 15 工程问题 25 构图布数问题 6 倍比问题 16 正反比例问题 26 幻方问题 7 相遇问题 17 按比例分配

27 抽屉原则问题 8 追及问题 18 百分数问题 28 公约公倍问题 9 植树问题 19 “牛吃草”问题 29 最值问题 10 年龄问题 xx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解儿子年龄=27÷=9 爸爸年龄=9×4=36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解如果把上月盈利作为1倍量,则万元就相当于上月盈利的倍,因此 上月盈利=÷=18 本月盈利=18+30=48 答:上月盈利是18万元,本月盈利是48万元。例4 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解于每天运出的小麦和玉米的数量相等,所以剩下的数量差等于原来的数量差。把几天后剩下的小麦看作1倍量,则几天后剩下的玉米就是3倍量,那么,就相当于倍,因此 剩下的小麦数量=÷=22 运出的小麦数量=94-22=72 运粮的天数=72÷9=8 答:8天以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6 倍比问题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

小学奥数第56讲典型应用题(含解题思路)

56、典型应用题 【平均数问题】 例1 小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前进,回时 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小强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江西省第二届“八一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讲析:我们不能用(15+30)÷2来计算平均速度,因为往返的时间不相等。只能用“总路程除以往返总时间”的方法求平均速度。 所以,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例2 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 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 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____粒。 (北京市第八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讲析:设花生总粒数为单位“ 1”,由题意可知,第一、二、三群猴子 于是可知,把所有花生分给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可得花生 例3 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 是75.5分和81分。问: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决赛第二试试题)

讲析:因男生平均比全班平均少 2.5分,而女生平均比全班平均的多3分,故可知 2.5×男生数=3×女生数。 2.5∶3=女生数:男生数 即男生数:女生数=6:5。 例4 某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在将一等奖中最后 4人调整为二等奖,这样,得二等奖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1分,得一等奖的学 生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那么,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____分。 (1994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讲析:设原来一等奖每人平均是a分。二等奖每人平均是b分。则有: 10a+20b=6×(a+3)+24×(b+1) 即:a-b=10. 5。 也就是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10.5分。 【行程问题】 例1 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 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柜______米。 ( 1990年《小学生报》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讲析:如图5.30,当乙丙在D点相遇时,甲已行至C点。可先求出乙、两 相遇的时间,也就是乙行距离AD的时间。 乙每分钟比甲多走 10米,多少分钟就多走了CD呢?而CD的距离,就是甲、丙2分钟共行的距离:(70+50)×2=240(米)。 于是可知,乙行AD的时间是240÷10=24(分钟)。 所以,AB两地相距米数是(70+60)×24=3120(米)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专题分类讲解(附带例题和解题过程)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专题分类讲解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以下主要研究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和差问题 4、和倍问题 5、差倍问题 6、倍比问题 7、相遇问题 8、追及问题 9、植树问题 10、年龄问题11、行船问题 12、列车问题 13、时钟问题 14、盈亏问题 15、工程问题 16、正反比例问题 17、按比例分配 18、百分数问题 19、“牛吃草”问题 20、鸡兔同笼问题 21、方阵问题 22、商品利润问题 23、存款利率问题 24、溶液浓度问题 25 、构图布数问题 26、幻方问题 27、抽屉原则问题 28、公约公倍问题[来源:学科网] 29、最值问题 30、列方程问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 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 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