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

1、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E1

2、耳鼻咽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E2

3、鼻窦内镜手术护理常规…………………………………………E3

4、扁桃体手术护理常规……………………………………………E4

5、气管切开手术病人护理常规……………………………………E5

6、急性会厌炎护理常规……………………………………………E6

7、鼻出血护理常规…………………………………………………E7

8、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E8

9、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E9

10、腺样体手术护理常规…………………………………………E10

一、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保证病人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3.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给予饮食指导。

4.准确执行医嘱,指导病人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严重鼻出血、呼吸道异物、喉梗阻、严重耳鼻咽喉部外伤病人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及器械,协助医生抢救。

二、耳鼻咽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手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如有异常报告医生。

2.饮食护理,全麻及咽喉部手术者遵医嘱禁食禁饮。

3. 教会预防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

4.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与要求,术后的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

5.做好术前准备:术前一日按手术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处置(洗澡、剪指甲、剃胡须等)。遵医嘱术前用药,并根据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备血,女病人询问月经史。

6.喉部手术者准备写字板或纸笔。

7. 入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更换病员服,取下义齿及随身物品(项链、耳环、戒指、手表、发夹、隐形眼镜)。

8.根据麻醉及手术方式准备床单位用物如:氧气,吸引器等。

(二)术后护理

1.病人回病房后,根据不同手术及麻醉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如鼻部手术一般采取半卧位;耳部手术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全麻病人按全麻术后护理。

2.了解手术情况,按时巡视,观察耳部手术者有无面瘫,内耳手术者有无眩晕、呕吐及眼球震颤,咽部手术嘱病人将口内分泌物吐出勿咽下。如有呕吐、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3.做好伤口局部护理和口腔护理;给予滴鼻剂滴鼻、喉片含服、含漱剂含漱等,并教会病人或家属使用方法,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4.及时执行术后医嘱。交代术后饮食与活动的注意事项:如鼻部手术,注意鼻腔出血及渗血情况,术后24小时给与冰袋冷敷鼻部。手术后24h内进冷流质,以后视情况改为半流质和软食,

5、喉部术后注意休息少讲话,勿用力咳嗽。如有出血勿咽下吐于杯中便于观察。

6.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与处理。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合理进食,多食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均衡饮食。

2.注意劳逸结合,适量活动。

3.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4.定期去门诊复查、随访。

三、鼻窦内镜手术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及其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避免受凉、感冒、戒烟酒。

2、掌握控制咳嗽、打喷嚏的方法;指压人中、舌尖抵住上腭、深吸气以配合手术。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感染。

4、术前一日按手术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处置(洗澡、剪指甲、剃胡须等)。

5、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

6、手术前嘱病人更换病员服,取下义齿及随身物品(项链、耳环、戒指、手表、发夹、隐形眼镜)

7、携带CT去手术室。

术后护理

1、局麻予半坐卧位,全麻醒后6h予半坐卧位。

2、局麻术后2小时进食,全麻醒后6小时进食。开始进温冷流质饮食逐

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食。,禁吃过热、过硬、辛辣刺激食

3、防止口腔感染:饭后漱口,多次少量饮水。

4、鼻部予冰敷,遵医嘱予止血药。

5、病情观察:①注意鼻腔渗血情况。嘱病人口中有血轻吐出,勿咽下,

以便观察出血量。②筛窦开放者注意有无脑脊液鼻漏。③观察有无眶周淤血,一过性失明,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6、遵医嘱滴鼻:纱条拔出后可予麻黄碱、地氯液滴鼻(改善通气、消炎)。

7、嘱病人不要用力打喷嚏、咳嗽,以免鼻腔纱条松动脱落引起出血。想

打喷嚏时用舌尖顶上腭或深呼吸、按人中。告诉病人纱条掉入咽喉部通知医务人员,鼻腔纱条于48~72小时后取出。

【健康指导】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正确擤鼻及鼻腔滴药;保持鼻腔清洁及抠鼻。常规进行鼻腔清理与冲洗,定期复查,以防鼻腔粘连。

四、扁桃体手术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及其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协助术前检查,注意有无炎症、凝血机制障碍。妇女经期、妊娠期不宜手术。

2、局麻术前禁食、禁饮6小时,全麻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

3、心理护理;介绍有关手术过程及麻醉方式。

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全麻未醒者头偏向一侧。醒后及局麻者取半卧位。

2、防止出血:术后予颈部冰敷。手术当天不漱口,少说话,避免咳嗽,轻吐口腔分泌物,勿咽下。观察伤口出血及渗血情况。术后第2天数励病人多说话、多漱口、多进饮食,防止伤口粘连、瘢痕挛缩。

3、饮食:局麻术后6h、全麻清醒后6h进冷流质,次日进冷半流质,3日后可进软食,2周内禁吃辛辣、粗硬食物。

4、预防感染:注意监测体温。次日予含漱剂漱口。告诉病人次日创面会形成一层白膜具有保护作用,勿触之,以免出血和感染。术后5~6天白膜脱落,属正常现象,勿恐慌。同时防止再次出血。

5、术后病情观察:若白膜污秽、病人咽痛加剧、发热等提示感染征兆,应及时通知医生。

【健康指导】

1、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2周内不吃过热的、坚硬粗糙的食物,2周后进普食。

3、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五、气管切开手术病人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及其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1、取半坐卧位,去枕使颈部舒展。在更换体位时,头部及上身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3、床旁备吸氧、吸痰吸引装置,气管切开护理盘及其物品。

4、随时吸引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内套管及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5、按时煮洗内套管,每4-6h清洗1次,在拔出内套管时,应固定好外套管,以防将外套管一并拔出,内套管取出时间不宜过长,套管周围垫无菌纱布,以减少套管与伤口皮肤摩擦。

6、湿化呼吸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套管口覆盖双层湿纱布,定期经套管滴入稀释痰液的药液,并遵医嘱进行氧气雾化吸入等。

7、为病人准备纸笔,鼓励其用笔或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要求,必要时可用手指堵住气管套管口说话,克服语言交流障碍。

8、注意伤口出血及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应做好标记,并配合医生处理。

9、注意病人呼吸情况:气管切开术后再度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经吸痰不能缓解时,可能为套管管腔堵塞或脱管,应迅速取出内管,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检查内套管是否通畅,如套管通畅,则可能是脱管,应迅速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0、禁用吗啡、可卡因、杜冷丁等抑制呼吸的药物。

11、拔管前先试行堵管24~48h,堵管期间密切观察呼吸及发音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拔除塞子,无呼吸困难报告医生决定拔管。

12、拔管后继续观察l~2天,伤口处以蝶形胶布拉紧皮肤,覆盖无菌纱布。

【健康指导】

1.对于非喉头病变而致气管切开者,如气管套管已拔除,嘱其积极治疗原发病。

2.带气管套管出院者应告诉病人及家属注意:

①切不可取出外套管,防止发生窒息。

②经常检查系带是否固定牢固,应打死结,其松紧度以能放入1指为宜。

③不淋浴、不游泳、防止水溢入气管套管内。

④应教会病人及家属内套管的清洗消毒及保持伤口清洁,及时更换敷料等方法。

⑤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⑥气管套管口用纱布覆盖,防止异物落入。

⑦定期来医院复查,根据病情决定拔管时间。

六、急性会厌炎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1.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切忌平卧,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2.给予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食辛辣、酸、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并注意进食前后用含漱剂漱口。

3.体温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尽量增加水的摄入量。

4.进食困难应静脉补液,加强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平衡。

5.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局部治疗,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6.密切观察呼吸形态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吸氧、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及发绀等变化。准备好行气管切开术的器械、吸引器,药品及抢救物品,随时准备行气管切开术。

7.已施行气管切开术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

1.开展对本病有关知识讲座,提高病人对本病的认识。

2.告知患本病时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复发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3.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防止复发。

七、鼻出血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及其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1、半卧位休息,休克者平卧位。

2、配合医生填塞止血(准备止血器械、敷料、药品)。

3、遵医嘱用药:输液、输血、用止血剂。

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温冷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烫、过硬、辛辣食品。

5、生活指导:嘱病人起床动作宜缓,勿用力排便。

6、观察T、P、R、BP,嘱病人口腔有血轻吐出,便于观察。注意有无休克症状。

7、鼻腔填塞护理:

①注意填塞物有无松脱。

②注意观察后鼻孔填塞纱球是否牢靠,有无断裂、松动,有上述情况及时处理,防止纱球脱落引起窒息。

③避免咳嗽、打喷嚏,勿用力擤鼻,勿弯腰低头。

④口腔护理。

8、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

9、严重出血需在鼻内镜下手术止血或行血管结扎术。

【健康指导】

①教会病人局部止血方法:冷敷、指压法。

②勿用手挖鼻,勿用力擤鼻。

③加强体育锻炼,防受凉感冒。积极治疗原发病。勿吃辛辣刺激食物。鼻腔干燥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时,可滴复方薄荷油或涂四环素软膏使之润滑,防止出血。

八、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7~10天。

2.主动安慰、尊重和同情病人,使病人了解本病的大致病情及治疗方法,尽最大可能减轻病人思想顾虑,消除其焦虑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合理安排病人的各项治疗措施,如上午安排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然后再遵医嘱进行静脉输液营养神经,缓解动脉痉挛之药物。

【健康指导】

1.禁烟酒。

2.禁用各种耳毒性药物。

3.禁戴耳机听音乐及进入歌舞厅等高音响场所。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紧张。

5.调离高音贝噪声场所工作。

九、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

1、适当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富营养的软食,保持大便通畅。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正确使用滴耳药。滴耳时,禁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并发

鼻炎鼻窦炎者予麻黄碱滴鼻,以利咽鼓管引流。

4、观察外耳道分泌物的性质、气味。如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烦躁不

安等症状,应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5、观察体温变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予退热药。

【健康指导】

①教病人正确擤鼻、滴耳方法

②有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避免游泳,防止耳内进水。禁用酚甘油。

③加强体育锻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十、腺样体手术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及其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按咽部手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向病人说明手术目的及注意事项,减轻其紧张心理。

2、全麻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饮6小时。

【术后护理】

1、术后安静侧卧,避免哭闹,应密切注意患儿有无频繁吞咽动作、口水是否为红色,观察有无术后出血。告知患者勿剧烈咳嗽和打喷嚏。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遵医嘱滴鼻。嘱患者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饮食:局麻术后6h、全麻清醒后6h进冷流质,次日进冷半流质,3日后可进软食,2周内禁吃辛辣、粗硬食物。

【健康指导】

饭后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第十一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 2.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3.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 4.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 5.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7.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 8.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 9.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儿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 第二节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

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视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大量腹水病人取半卧位。 3.饮食: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植物蛋白为主)、高维生素、低脂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且饮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为主,片、丸剂应碾碎后再服。 4.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观察粪便及呕吐物的颜色,以判断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神志、性格的改变,有无嗜睡、烦躁、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2)有腹水者,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定时测量腹围、体重,观察腹水的消长,做好腹腔穿刺放液前后护理,标本及时送检。 5.药物治疗护理:用利尿药者,需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血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失衡。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服药时应将药物磨成粉末,以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 6.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病人遇事豁达开朗,保持心情舒畅。 7.保健指导:肝硬化病人皮肤干燥、水肿,应保持床铺干燥、平

27.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路径

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的住院患者。 一、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痿病(TCD编码为:BNQ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ICD-10:G12.21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痿病拟订。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2011年发布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管理指南》中修订后的埃斯科里亚尔标准(将日本淡路岛制定的电诊断标准包括在内)。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痿病拟订。 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临床常见证候: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证 肝肾两亏,虚风内动证 奇经亏虚,络气虚滞证 下元虚衰,痰浊上泛证 湿热浸淫,筋脉不舒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痿病(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痿病(运动神经元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痿病(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 2.处于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伴有严重的感染;伴发妊娠、哺乳期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通过四诊收集舌脉证特点,确定不同的证候类型。动态观察肢体痿软、肌肉瞤动、肌肉萎缩、吞咽困难、语言蹇塞、呼吸无力等主要证候变化,观察与脾胃、气虚相关的纳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等证候变化,与肝肾、阴虚相关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肌肉抽掣、五心烦热等证候的变化,与奇经、络脉相关的颈脊无力、肌肉瘦削、形寒肢冷等证候变化,与下元虚、痰浊相关的饮食呛咳、咽喉梗阻感、足废发冷等证候的变化,与湿热相关的下肢困重、大便粘腻、舌苔黄腻等证候的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血沉、甲状腺功能;胸片、心电图;肌电图;头部及脊髓核磁共振。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肺功能、血气分析、凝血六项、心脏彩超、下肢动静脉血管超声、致病基因筛查、脑脊液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证:调补脾胃,益气养血。 (2)肝肾两亏,虚风内动证:培补肝肾,潜镇熄风。 (3)奇经亏虚,络气虚滞证:补益奇经,流畅络气。 (4)下元虚衰,痰浊上泛证:滋补下元,祛痰化浊。 (5)湿热浸淫,筋脉不舒证:清化湿热,通利筋脉。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针刺、灸法、穴位注射、皮肤针、推拿等其他疗法 4.康复训练 5.西药治疗 6.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肌无力、肌肉跳动、构音不清、吞咽困难、气短等症状相对稳定或有所改善。 2.生命体征稳定。

第二章内科疾病护理学第八节神经内科

第八节神经内科 一、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知识要点】 1了解脑疝的先兆症状。 2.了解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原因。 3.熟悉保护性约束的注意事项。 4.掌握脑出血患者体位要求。 5.掌握脑疝的预防措施。 6.掌握应激性溃疡出血量的判断及观察要点。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头痛、头晕,右侧肢体无力,伴不能言语1小时”以脑出血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达180/120mmHg。入院后护理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烦躁不安,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 5mm,光反射灵敏,运动性失语,口角右偏,伸舌右偏,饮水呛咳,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1级。T 37. 2℃,P 87 次/分,R 19 次/分,BP 160/100mmHg。给予功能位、保护性约束、心电监护、吸氧、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患者入院第呕吐咖啡色液体,给予观察出血情况、禁食、置胃管、止血、保护胃粘膜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吞咽、言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28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选择题: 1.脑疝的先兆症状有哪些?(BCDE) A.脉搏增快 B.脉搏减慢 C.血压升高 D.意识障碍加重 E.呼吸不规则 2.患者右下肢肌力1级,以下哪项符合?(C) A.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B.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C.可见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活动 D.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E.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3.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注意什么?(ABCDE) A.使用约束具后做好护理记录 B.定期检查约束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C.约束时间不宜过长,定时松解 D.评估患者及时解除约束 E.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肢体处于功能位 4.以下鼻饲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E) A.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 B.注入流质前后注入少量温开水 C.胃管定期更换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汇总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012.9 1.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脑梗死护理常规 4.脑出血护理常规 5.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6.癫痫护理常规 7.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8.多发性硬化症护理常规 9.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0.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护理常规 11.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护理常规 12.脑炎护理常规 13.低钾性周围性瘫护理常规 1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15.面神经炎的护理常规 16.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病室定期通风,湿式清扫地面,温湿度适宜。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给予饮食指导。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给予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者,1次/日。评估大便,1次/日;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测量血压、体重每周1次,记录于体温单上。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 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随时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均进行终末消毒。 2、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 疾病知识教育。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 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急性期需卧床 休息,疾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并经常开窗通风。 6、根据各种传染病治疗护理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 标本。

传染病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肺结核护理常规 执行传染科一般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做好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休养而悲观失望,对治疗无信心,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予以解释和安慰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安心治病。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严格按消毒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痰的处理,痰吐入硬纸盒内用火焚烧或煮沸或用漂白粉搅拌消毒。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及咯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者,可加床栏,必要时专人护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耳鸣,口唇麻木,皮疹,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做好保健及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消毒,隔离,严格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知识,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隔离:对病毒性肝炎实施接触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全)

目录 中医内科急证护理常规 ............................... 一般护理常规....................................... 高热............................................... 神昏............................................... 中风............................................... 中暑............................................... 6急性出血.......................................... 痛证............................................... 暴泻............................................... 脱证............................................. 中药中毒...........................................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风温............................................... 感冒............................................... 内伤发热........................................... 咳嗽… 哮喘… 悬饮… 肺痈… 肺胀… 胃脘痛呕吐… 便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内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2)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3)有昏迷,偏瘫,精神异常症状,癫痫发作者加用床挡,防止坠床。 (4)根据病情给予饮食指导,轻度吞咽障碍者给予半流质饮食,昏迷,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5)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变化及有无抽搐等,备好急救物品,以利于及时抢救,并做好 记录。 (6)保持口腔清洁,昏迷,头部冰敷及鼻饲者行口腔护理,每日两次,口唇干裂者涂润滑油。 (7)尿潴留者,行无菌气囊导尿术,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导尿管,每日行膀胱冲洗两次,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8)昏迷,瘫痪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重度营养不良者加用气垫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预防压疮发生。 (9)肢体瘫痪者保持肢体功能位,指导或协助其功能锻炼。(10)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给予心理辅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1)认真落实防压疮,防跌倒,防坠床及防管道滑脱等护理措

施。 脑出血: (1)保持环境安静,谢绝探视,以免情绪激动。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位15~30,头置冰帽,必要时使用冰毯机,防冻伤。吸氧,翻身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搬动,加 用床挡防坠床。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的变化,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抢 救。 (4)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嗽无力者给予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口腔护理一天两次。 (5)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及降压药,注意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6)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按时翻身,保持床铺干净平整,防止发生压疮。 (7)昏迷患者24~48小时内禁食,以后按医嘱进行鼻饲。 (8)大小便的护理:尿潴留或不能自行排尿者,应给与留置导尿,并按留置导尿常规护理,便秘时定期给与通便药物或使用粗纤 维的食物,嘱患者排便勿用力过猛,以防再出血。 (9)健康指导:急性期应保持偏瘫肢体的功能位。恢复期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每日2~3次,防止瘫痪肢体的挛 缩畸形和关节的强直疼痛,对失语的患者应鼓励进行语言方面 的锻炼。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头痛】 (一) 概述头痛(headache)为临床常见的症状,各种原因刺激颅内外的疼痛敏感结构都可引起头痛。颅内的血管、神经与脑膜以及颅外的骨膜、血管、头皮、颈肌、韧带等均属头痛的敏感结构。这些敏感结构受挤压、牵拉、移位、炎症、血管的扩张与痉挛、肌肉的紧张性收缩等均可引起头痛。头痛的主要分类如下: 1.偏头痛偏头痛主要就是由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多为一侧颞部搏动性头痛,亦可为双侧头痛或由一侧头痛开始发展为双侧头痛,伴恶心呕吐,反复发作。典型偏头痛在头痛发作前先有视觉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闪光、暗点,甚至有的病人可描述为眼前出现锯齿状视物缺损等视觉先兆,但多数偏头痛并无先兆。在安静休息、睡眠后或服用止痛药物后头痛可缓解,但常反复发作,病人多有偏头痛家族史。 2.高颅压性头痛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等占位性病变可使颅内压力增高,刺激、挤压颅内血管、神经及脑膜等疼痛敏感结构而出现头痛,头痛常为持续性的整个头部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喷射状呕吐及视力障碍。 3.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此种头痛可以就是急性发作,也可为慢性持续性头痛。常见的局部因素有: (1) 眼源性头痛:由青光眼、虹膜炎、视神经炎、眶内肿瘤、屈光不正等眼部疾患引起头痛。常位于眼眶周围及前额,一旦眼部疾病治愈,头痛也将会得到缓解。 (2) 耳源性头痛: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的疖肿、乳突炎等耳源性疾病都会引起头痛。多表现为单侧颞部持续性或搏动性头痛,常伴有乳突的压痛。 (3 )鼻源性头痛:由鼻窦炎症引起前额头痛,多伴有发热、鼻腔脓性分泌物等。 4.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亦称神经性或精神性头痛,无固定部位,多表现为持续性闷痛、胀痛,常伴有心悸、失眠、多梦、多虑、紧张等症状。 (二) 护理 1.护理评估 (1) 病史 1) 了解头痛的部位、性质与程度:询问就是全头痛还就是局部头痛;就是搏动性头痛还就是胀痛、钻痛、钝痛、触痛、撕裂痛或紧箍痛;就是轻微痛、剧烈痛还就是无法忍受的疼痛。如偏头痛常描述为双侧颞部的搏动性疼痛,紧张性头痛表现为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疼痛,颅内占位病变表现为钝痛。 2) 头痛的规律:询问头痛发病的急缓,就是持续性还就是发作性,起始与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激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与季节、气候、体位、饮食、情绪、睡眠、疲劳以及与脑脊液压力暂时性升高(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等的关系。新近发生的与以往不同的头痛很可能为严重疾病的信号,如突起的剧烈头痛可能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寸能为颅内占位性疾病所致的颅内高压症。低颅压性头痛常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如立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 3) 有无先兆及伴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潮红、视物不清、闪光、畏光、复视、耳鸣、失语、瘫痪、倦睡、发热、晕厥或昏迷等。典型偏头痛发作常有视觉先兆与伴有恶心、呕吐、畏光,颅内感染所致头痛常伴高热。、 4) 既往史与心理一社会状况:询问病人的情绪、睡眠、职业情况以及服药史、头部外伤史、中毒史与家族史,了解头痛对日常生活、工作与社交的影响,病人就是否因长期反复头痛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 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 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 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 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 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 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 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 卧床休息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 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 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皮疹护理】 1. 卧床休息 2. 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 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 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 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 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 卧床休息 4. 肛周皮肤护理,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 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 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 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 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隔离护理】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全)

目录 中医内科急证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高热……………………………………………………… 神昏……………………………………………………… 中风……………………………………………………… 中暑……………………………………………………… 6急性出血…………………………………………………痛证……………………………………………………… 暴泻……………………………………………………… 脱证…………………………………………………… 中药中毒…………………………………………………中医内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风温……………………………………………………… 感冒……………………………………………………… 内伤发热…………………………………………………咳嗽………………………………………………………

哮喘………………………………………………………悬饮………………………………………………………肺痈………………………………………………………肺胀………………………………………………………胃脘痛……………………………………………………呕吐………………………………………………………便秘………………………………………………………泄泻………………………………………………………黄疸………………………………………………………积聚………………………………………………………水臌………………………………………………………水肿………………………………………………………肾衰………………………………………………………淋证………………………………………………………癃闭………………………………………………………消渴………………………………………………………心悸………………………………………………………胸痹………………………………………………………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大全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一、概念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由于感染、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变性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疾病。二、临床特点 病人常出现昏迷、瘫痪、抽搐、吞咽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 三、医疗目标 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四、护理目标 (一)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二)能自我调整情绪。 (三)最大限度重返社会。 五、护理问题 (一)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活动障碍,神经肌肉损伤有关。 (二)躯体移动障碍与瘫痪有关。 (三)感知改变与感觉缺失有关。 (四)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肌麻痹有关。 (五)吞咽障碍与神经肌肉损伤有关。 (六)呼吸型态改变与自主呼吸力弱、呼吸肌麻痹有关。 (七)语言沟通障碍与构语障碍,舌无力,讲话不清有关。 (八)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障碍,进食减少有关。(九)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废用综合征。

六、专科评估 (一)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活动。 (二)瘫痪病人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好转。 (三)癫痫病人抽搐发作的时间缩短、次数减少,并注意抽搐部位。(四)消化道有无出血。 七、护理措施 (一)入院介绍 (二)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等级护理 (三)卧床休息,管擦生命体征变化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吸痰 (五)正确、及时用药 (六)指导功能锻炼 (七)预防并发症(肺部、泌尿道感染等):翻身、拍背q2h,保持皮肤清洁,会阴冲洗,口腔护理。 (八)防坠床、防褥疮、防误吸、窒息,防便秘。 八、健康教育 (一)环境病室温、湿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二)饮食指导 1、给予高蛋白、低脂肪、粗纤维素饮食。 2、昏迷或吞咽困难的病人可行鼻饲,临床多以混合奶为主,避免消化不 良、腹胀、腹泻。注意鼻饲饮食的温度和量,两次鼻饲饮食中间可喂 温水或果汁。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护理常规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既往史、家族史、居住条件及本次发病情况。 2.评估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3.观察有无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4.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等颅高压存在。 5.了解脑脊液检查、MRI 等检查结果。 6.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家属对患者的支持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按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重点观察有无颅高压症状及体温的改变;有无恐惧、幻觉、撞伤、坠床或冲动伤人等精神症状的出现;注意有无抽搐及全身情况。 3.急性期卧床休息,明显颅高压者抬高床头10°~15°。躁动、精神症状明显者加床栏,约束四肢,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4.进食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流质。 5.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患者给予吸氧;神志不清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误吸和室息。必要时备齐抢救器械,做好抢救准备。 6.告知药物作用与用法,指导正确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如滴注甘露醇时速度要快;输注两性霉素B时要避光,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注意要用药前临时配制。 7. 做好腰椎穿刺术及脑室引流术的准备及配合,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管道脱落。 8.根据日常生活自理程度给予相应协助,做好安全告知及防护,保持大小便通畅。 9.预防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室息、误吸、营养失调等并发症的发生。 10.做好心理护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 三、健康教育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心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3.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做好安全防护。 4.做好相关药物知识的宣教,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出院回访 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情绪稳定和健康心态。 2.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保持大小便通畅。 3.肢体锻炼应持之以恒,防止肌肉失用性萎缩。 4.是否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诊,指导维持用药量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感染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感染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感染性疾病科设立专门的收款、挂号、药房、化验部门。腹泻患者不能与肝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同一诊室就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必须及早给予口罩,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2.腹泻患者做到有泻必查、有泻必登,快检率达到100%。发热门诊要做好患者信息的采集,详细询问1周内有无疫区接触史,并做好登记。 3.消毒隔离:对疑似霍乱患者安置在单独的房间隔离,对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用专门的容器,消毒处理后弃去,及时留取粪便培养送检,并根据疾控的要求对患者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接触消化道传染病要做好手卫生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擦拭;呼吸道传染病要做好开窗通风,无人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正确居家隔离方式,防止疾病传播和疫情扩散。 4.密切观察病情,做到先急后缓,对脱水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输液患者必须按病种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指导患者粪便标本的留取,要选择新鲜的粪便,留取黏液、脓血部分。粪便培养要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对疾控要求的检测项目,如风疹、麻疹免费抗体检测,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并告知化验结果的取得由疾病控制中心提供。 6.疫情上报:对集体食物中毒者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就诊顺序,并及时上报卫生监管部门。在疫情高峰期,严格按照市疾控、

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要求做好疫情上报和信息采集工作。 7.饮食和休息:腹泻患者急性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饮食.忌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腹胀明显可避免食用牛奶、豆奶、鸡蛋等产气较多的食物;急性肝炎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并注意卧床休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注意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减少唾液的分泌,减轻腮腺的肿胀和不适;发热患者多饮水,促进毒素的排泄,利于疾病的恢复。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第^一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 2.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3.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 4?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 5?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7.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 8.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 9.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儿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 第二节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视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大量腹水病人取半卧位。 3.饮食: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植物蛋白为主)、高维生素、低脂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且饮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 左右。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为主,片、丸剂应碾碎后再服。 4. 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观察粪便及呕吐物的颜色,以判断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神志、性格的改变,有无嗜睡、烦躁、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2)有腹水者,应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液量,定时测量腹围、体重,观察腹水的消长,做好腹腔穿刺放液前后护理,标本及时送检。 5.药物治疗护理:用利尿药者,需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血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失衡。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 为宜,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服药时应将药物磨成粉末,以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 6.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病人遇事豁达开朗,保持心情舒畅。 7.保健指导:肝硬化病人皮肤干燥、水肿,应保持床铺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及继发感染,有黄疸者皮肤瘙痒时,轻者每晚临睡前行温水浴,重者局部可搽止痒剂;保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诊。

4痿病

【教学要求】 本节内容为3个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痿病的主要病机、证候特征、治疗原则及证治规律;熟悉痿病的定义及诊断要点;了解痿病的范围、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痿病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历史沿革、范围)、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 教学要点:掌握痿病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定义】 痿病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 ·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 《素问·痿论》:“帝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 ●《内经》对痿病论述较详,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病因病机:《素问·痿论篇》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肺热叶焦”。《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说明湿热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分类与命名:据五脏所主,提出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分类命名方法。 治疗大法:提出“治痿者独取阴阳”、“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隋唐至北宋时期:将痿列入风门,而专题论述较少。 ●金元时代:张子和对“风、痹、痿、厥”予以鉴别。《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 指出:“夫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壮未尝同也。故其本源,又复大异。” ●朱丹溪纠正“风痿混同”之弊。 1、指出“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 2、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法,首创名方虎潜丸。 ●《景岳全书·痿证》指出痿证非尽为火证,强调精血亏虚致痿:“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 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 ●《临证指南医案·痿》指出本病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范围】 凡肢体痿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符合本病证候特征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但有急缓与虚实的不同。虚证──发病缓,病程长,多肌肉萎缩明显。实证──起病急,发展快,多肌肉萎缩不明显。临床上有以手足麻木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肢体力弱的,也有起病即表现为肢体无力的。急性起病者,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等感染病史。病情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病因病机】 筋脉、肌肉失于濡养是痿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其发病原因与感受温热毒邪和湿热之邪有关,或素体脾胃虚弱、肝肾亏虚,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而致;病位常涉及多个脏腑经络,主要与肺及脾胃肝肾有关;病性为本虚标实,起病急者多以邪实为主。病机重点为肺热叶焦、津液不布和湿热浸淫、经脉受阻,发病缓者多虚实互见,病久则以虚证多见,病机重点在脾胃肝肾亏虚。在病程中,因正气的盛衰和邪气的消长变化,常出现病机的转变,往往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若毒邪炽盛,正不胜邪,可迅速出现脏气虚衰之证。 痿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诊断】

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常规

铜梁县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传染病护理常规 一、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甲、戊型肝炎按消化道隔离,乙、丙、丁型肝炎按血液/体液隔离。有条件时,按病原学分型分室收治。 2.患者使用的食具,大小便器和排泄物,均按规定消毒。接触乙、丙、丁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体液后要立即洗手;工作中注意避免碰伤皮肤。 3.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的精神、食欲及疲乏程度,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尿、便的颜色;黄疸消退情况;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消化道有无出血等。 4.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需卧床休息,慢性肝炎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 5.合理营养:进高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能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 6.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肤淤血淤斑等早期出血征象,通知医师作相应处理。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

量腹围、体重。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重症患者做好病房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定期消毒,加强口腔护理,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防止皮肤、肺部感染。 二、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尽量安排住单人房间,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根据病情给予适合的体位,加床栏,防止坠床。 2.饮食根据病情发展阶段而调整,发热期应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低血压休克不能进食可给予静脉营养,少尿期限制蛋白质饮食,给予低钾、低盐饮食,多尿期的后期酌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注意补充含钾的食物;恢复期应少量多餐,给予高营养饮食。 3.发热期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禁忌搬动,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发热末期要注意血压、脉搏、尿量情况,及时送检尿标本,发热时可于体表大血管处进行冷敷,不宜用酒精擦浴,协助患者洗漱,保持皮肤、五官的清洁。 4.低血压休克期的护理: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0℃左右,可加盖棉被,毛毯等蔓,严密观察并记录脉搏、血压、意识状态、皮肤温度及24小时出入量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和静脉用药。

感染性疾病护理常规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发热查因护理】 发热患者经常规检查和治疗,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诊断不明确,称为发热待查。 一、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因发热查因患者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在心理和经济上有很大的负担,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增加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二)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为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三)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多,进食少,须绝对卧床,减少活动。 (四)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五)对患者进行宣教,发热时及寒战时遵医嘱及时抽取血培养。 (六)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可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鼓励病人每日饮水3000ml 以上;对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七)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 (八)如果患者高热,可先应用物理降温,如冰袋和温水擦浴。如果物理降温不能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可使用药物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致虚脱。 (九)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发酵致口腔溃疡,故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每日两次。 (十)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十一)高热出现谵妄,应及时使用床档,以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十二)健康指导 1. 向患者讲解发热的相关知识,如发热的原因、诱因、治疗、预防,讲解隔离的重要性。 2. 发热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患者宜穿透气、棉质衣服,避免衣服过厚影响散热。 3. 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液体与热量,每日摄入3000ml水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 4. 高热患者易发生口腔炎,指导患者餐前、餐后、睡前漱口。大量出汗后给予温水擦拭,更换干净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 指导患者相关检查的配合。 二、主要护理问题 (一)体温过高:与感染致病菌有关。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发热有关。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⑴痿病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2]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标准如下: 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活动不利,甚则肌肉萎缩,弛纵瘫痪。严重者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⑻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某些特定的横纹肌群肌无力呈斑片状分布,表现出波动性和易疲劳性;肌无力症状晨轻暮重,持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好转。通常以眼外肌受累最常见。 (2)药理学表现: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3)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低频刺激波幅递减10%^上;单纤维肌电图(SFEMG测定的“颤抖”增宽、伴或不伴有阻滞。 (4)抗体:多数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或在极少部分MG患者中可检测到抗骨骼肌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 酶(抗-MuSK抗体、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 (抗LRP-4)抗体。 在具有MG典型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具备药理学特征和(或)神经电生理学特征,临床上则可诊断为MG有条件的单位可检测患者血清抗AChR抗体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需除外其他疾病。 临床分类(改良Osserman分型):I眼肌型,U A轻度全身型,U B中度全身型,川重度激进型,W迟发重度型,V肌萎缩型。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⑴痿病的证候标准以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2]重症肌无力证候标准。 1.脾胃气虚证:胞睑下垂,朝轻暮重,少气懒言,肢体痿软,或咽下困难,

神经内科ICU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ICU护理常规 收治范围 脑室及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监护常规 脑出血的监护常规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监护常规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监护常规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监护常规 癫痫持续状态监护常规 颅内高压综合征监护常规 颅内及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监护常规 三叉神经痛 急性脊髓炎 脑梗死 帕金森病 肝豆状核变性 重症肌无力 脑室及血肿穿刺引流术 1. 概念是对某些颅内压增高的病人进行急救和诊断的措施之一。通过穿刺放出脑脊液以抢救脑危象和脑疝;同时有效地减轻肿瘤液、炎性液、血性液对脑室的刺激,缓解症状,为继续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 2. 目的(1)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降低因脑室系统的阻塞(积血、积水)和各种原因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者的颅内压力,以抢救生命。(2)监测颅内压,可直接、客观、及时地反映颅内压变化的情况。(3)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以促进病人康复。 3. 适应症(1)肿瘤和其他颅内病变引起的脑积水(2)自发性或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或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系统(3)后颅凹手术前为防止在切开后颅凹硬脑膜后小脑急性膨出,造成脑组织裂伤和自发性脑干损伤及在术后持续引流出血性脑脊液,以避免脑室系统梗阻和调整颅内压力.(4)开颅术中和术后颅内压监测 4. 禁忌症(1)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2)有明显出血倾向者(3)脑室狭小者(4)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病人 5.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病人准备: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以及是否进行过脑室穿刺,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消除思念顾虑,征得家属的签字同意;躁动的病人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消毒剂、麻醉剂、颅骨钻及抢救药品等,按需要被颅内压监测装备。 (2)术中术后护理 1.术中协助病人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活动,维持正常体位;对于烦躁不安、有精神症状及小儿病人应特别注意防止自行拔除引流管而发生意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以固定。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呼吸改变。 3.术后接引流袋于床头,引流管应悬挂固定在高于侧脑室10~15的位置,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4.注意引流速度。一般应缓慢引流脑脊液,使脑内压平缓降低,必要时适当挂高引流袋,以减慢引流速度,避免放液过快所致脑室内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瘤卒中或诱发小脑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