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

中国人一年为税工作161 天

中国要减轻税负,不应朝个税开刀,而要在间接税上做文章。

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政治家,独立战争的伟大领导和《独立宣言》及《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9 年写道:“在那个世界上,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死亡和税。”

人一辈子下来就要纳税,有的税是由纳税人直截了当交给政府的,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等;有的是通过企业那个“中间人”代替真正的纳税人把税交给政府的,如增值税、营业税、环保税、资源税、消费税(有的国家由消费者直截了当交纳)等。只要人活着,就要消费物品,有消费,就要纳税,任何人也逃脱不掉的,直至死亡政府还要追着征收一笔遗产税。

度量税负的尺子: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

第一,我们先找出两把度量税负的尺子,一把是“税负率”,另一把是“税负工作天数”。

税负率是税收总额与居民总收入比值的百分率,用公式表达确实是:税负率=(税收总额÷居民总收入)×100%。税负率与纳税额成正比,税负率越高,税负越重;反之,税负越轻。

为了直观地描述税负轻重,在税政研究上,还可用税负工作天数这把尺子来衡量税负的轻重。税负工作天数确实是税负率乘以一年的天数。用公式表达确实是:税负工作天数=(税收总额÷居民总收入)×365(闰年为366)。税负工作天数与政府的税收总额成正比。假如

政府的税收总额大,就意味着纳税人要交更多的税,这就要为税工作专门长的时刻,税负工作天数就多;反之,则是税负工作天数少。

美国等国家还有个“税负免除日”,确实是每年依照税收预算和估量居民总收入,运算出居民应该为纳税工作多少天,然后从1 月1 日开始运算天数,数完税负天数的那天确实是税负免除日。也确实是讲,从元旦开始到税负免除日,纳税人一直在为税工作,在税负免除日这一天,恰好把一年应纳的税都交完,从这天开始到12 月31 日,工作收入就都进自己腰包了。

税负率或税负工作天数是理论上的全国平均值,但由于收入差距,具体到每个人的税负率或税负工作天数差不就专门大了。穷人纳税少,税负率专门低,税负工作天数可能就几天;富人纳税多,税负率就专门高,税负工作天数可能就要超过半年。

在明白得税负率或税负工作天数时,一定要清晰,这只是描述纳税人税负轻重的理论值。假如政府显现预算赤字,就要增税,实际税负就加重;假如一个国家的福利好,就相当于政府又把一部分税收返还给纳税人,实际税负比理论税负有所减轻。

美国税负:美国人一年为税工作102 天

美国的税制比较复杂,以个人所得税来讲,联邦个税的最高税率为35%,另外还有43 个州和绝大多数市镇等地点政府征收个税,综合个税税率高达46%。下面,我们纵向和横向看看美国全国税负水平是如何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税负率连续升高,1941 年税负率高达20.4%,税负工作天数为75 天;1942 年税负率为20.9%,税负工

作天数为77 天;1943 年税负率为25.7%,税负工作天数为94 天。此后17 年间,美国的税负率一直在25% 左右,税负工作天数在90 天上下。

从1960 年开始,美国税负率上升到27.7%,税负工作天数上升到101 天,从此,美国的税负率一直坚持在30% 左右,税负工作天数在110 天上下震荡。

2018 年美国联邦、州和地点的财政总税收预算为36280 亿美元,全国居民总收入估量131070 亿美元,因此,美国2018 年的税负率为27.7%,税负工作天数为102 天,税负免除日为4 月12 日,也确实是讲,从1 月1 日开始到4 月12 日,美国人一直为税工作,从4 月13 日开始,就为自己工作了。

下面,我们看看2018 年美国人具体为各税种的工作天数。

2018 年,美国人要为个人收入税工作36 天,为工资税(社保税)工作22 天,为消费税工作15 天,为房地产税工作12 天,为公司所得税工作12 天,为遗产税工作1 天,为其他税种工作4 天。由此,我们还可运算出各税种的纳税额占总税收的比重:个人所得税为35.3%,工资税(社保税)为21.6%,消费税为14.7%,房地产税为11.8%,公司所得税为11.7%,遗产税为1%,其他税为3.9%。

上面讲的是美国全国的税负情形,包括联邦税、州税和地点税。假如单讲联邦税和州及地点税,那美国人需要为联邦税工作64 天,为州及地点税工作38 天。在为联邦税工作的64 天里,有48 天为个人所得税和工资税工作,税额占联邦税的75%。

在为州及地点税工作的38 天里,有12 天为房地产税工作(房地产税是地点财政收入的要紧来源),税额占州及地点税的31.6%,有12 天为消费税工作(消费税是州财政收入的要紧来源),税额占州及地点税的31.6%,有9 天为个税工作,税额占州及地点税的23.7%。

由于各州的税收预算和税种、税率以及居民收入不同,各州居民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差不专门大。通常来讲,较富裕的州,所承担的联邦个税比例就大,税率就高,税负天数就多。2018 年,税负工作天数最多的州是康涅狄格州,为122 天,康涅狄格州也是美国人均GDP最高的州之一;税负工作天数最少的州是密西西比州,为85 天。

其他国家税负:匈牙利人一年为税工作218 天

依照各国财政部和欧盟的数据综合运算,2018 年各国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如下(由高到低):

匈牙利:税负率为59%,纳税人为税工作218 天

比利时:税负率为59%,纳税人为税工作215 天

法国:税负率为56%,纳税人为税工作207 天

德国:税负率为55%,纳税人为税工作200 天

瑞典:税负率为55%,纳税人为税工作200 天

澳大利亚:税负率为52%,纳税人为税工作191 天

荷兰:税负率为50%,纳税人为税工作184 天

罗马尼亚:税负率为49%,纳税人为税工作178 天

波兰:税负率为48%,纳税人为税工作174 天

以色列:税负率为47%,纳税人为税工作173 天

意大利:税负率为46%,纳税人为税工作169 天

丹麦:税负率为46%,纳税人为税工作168 天

立陶宛:税负率为45%,纳税人为税工作167 天

芬兰:税负率为45%,纳税人为税工作166 天

捷克:税负率为45%,纳税人为税工作165 天

希腊:税负率为45%,纳税人为税工作164 天

斯洛文尼亚:税负率为45%,纳税人为税工作164 天

拉脱维亚:税负率为44%,纳税人为税工作161 天

克罗地亚:税负率为44%,纳税人为税工作161 天

爱沙尼亚:税负率为41%,纳税人为税工作150 天

葡萄牙:税负率为41%,纳税人为税工作150 天

英国:税负率为41%,纳税人为税工作150 天

保加利亚:税负率为40%,纳税人为税工作145 天

西班牙:负率为37%,纳税人为税工作136 天

卢森堡:负率为37%,纳税人为税工作135 天

冰岛:税负率为32%,纳税人为税工作117 天

美国:税负率为27%,纳税人为税工作99 天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在匈牙利、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劳动者在一年当中要用大半年的时刻为税工作,为自己工作的时刻不足半年。

中国税负:中国人一年为税工作161 天

依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 年统计公报》,201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 亿元,税收总收入为73202 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 9 元,2018 年末总人口为13.41 亿人。

又依照《20 0 9 年统计公报》,中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3.4%。由以上数据能够运算出:中国农村人口为7.16 亿人,城镇人口为6.25 亿人,农村居民总纯收入为42380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为119431 亿元,全国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为161811 亿元。

依照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8 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4837 亿元,注意,那个地点的个人所得税不单指工资收入所得税,还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收入、劳务酬劳、稿酬、股息、财产租赁、偶然性所得等专门多项个人收入所得。假如把各项个人收入所得税拿出来计入居民总收入,则得出2018 年中国居民总收入为16 6 6 48 亿元。

由此,我们得出2018 年中国税负率为43.9%,中国纳税人需要为税工作161 天。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对比可知,中国人的税负在世界上是排在中等偏下的位置,与拉脱维亚、克罗地亚相当,与英国接近,但远远高于美国。由于中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只占总税收的6.6%,中国人的税负要紧是由间接税构成,也确实是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土地税、资源税等税种。因此,中国要减轻税负,不应朝个税开刀,而要在间接税上做文章。

观点链接:

宋颂兴(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还称不上改革,只能讲是抵消了目前物价上涨的压力。应增加劳动收入在总体分配上的比例,这就要从间接税上下功夫。大致的传递链为:减轻企业税赋税收用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推动生产进展。中国税改的方向确实是将以商品税为主的税收结构,逐步改变为以所得税为主。而当所得税成为要紧税种、商品税负担大幅降低时,所得税才能真正发挥调剂和稳固功能。

梁发芾(财税学者):

个税之因此要调整,是为了调剂收入分配。然而,在中国的专门税收结构面前,个税还远远承担不起如此的重任。

近200 年前英国的做法值得借鉴:降低和减少商品税的税率和税项,使商品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缩小,使人们商品税的税负降低,因而加大所得税的占比,逐步使所得税成为要紧的税种。当所得税成为要紧税种,而人们的商品税负担大幅降低的时候,所得税才能真正发挥其调剂和稳固的功能。

本来,中国税改的方向是将以商品税为主的税收结构逐步改为以所得税为主。然而,由于所得税是直截了当税,人们的税痛十分敏锐,以致政府也不得不要紧在提高起征点如此惠而不费的地点上做点小

文章,以安抚愤慨的纳税人。如此的结果是,所得税在税收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国家更加依靠于商品税,人们的商品税的负担不断加大。所得税的调剂功能更为弱化。如此一个恶性循环的状况,与调剂收入分配,与税收改革的方向,差不多上相违抗的。

苏海南(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

收入分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跟经济结构、经济进展方式、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需要标本兼治。

治标确实是直截了当对收入分配制度本身下功夫做变革,其中一个重要咨询题确实是“提低控高”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操纵高收入者的不合理收入水平,在此前提下合理提高大伙儿的收入水平。治本,确实是把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不公平的经济体制弊端排除掉,把阻碍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结构中不合理的因素排除。一些收入分配咨询题表面上看是收入分配咨询题,根子却跟我们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进展方式不合理以及经济体制存在的某些弊端有紧密联系。

马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

最紧迫、最关键的依旧在于国家让利于民。一个国民财宝大蛋糕由企业、职员、国家三个人分,然而国家拿走得太多,在我们那个蛋糕里面,近十年我们看到的情形确实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以20% 的速度在增长,职工的劳动酬劳涨速缓慢,在企业的剩余分配里面,职员分配的比例,差不多上是往下,国家却差不多上是垂直往上走,企业差不多平滑,因此,这种情形下最要紧的是国家来减税,假如讲国家不减税,工资的上涨只能靠企业,然而企业的利润并不那么丰厚,可能也专门难。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教授):

大刀应该砍到政府的身上。涨工资实际是个系统工程,政府请客、企业埋单的老路走不通。事实上过去这些年来,政府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也高于居民收入增长,而且政府实际全部收入要大于公布的预算收入。

因此我认为,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形下,简单地提高工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切合实际的。最重要的是要对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进行改造,第一是给予社会中下层群体权力,比如农民,需要拥有支配土地的足够大的产权,以使他们能够在农村都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政府还利于民,让企业利润空间增长,进而提高底层收入,可谓收入分配最正确的方向。

中国企业报评论员:

近来,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倾注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上,事实上,为企业减税比个人减税更重要。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

从历史体会看,不论对企业流转税、所得税,依旧对其他税种减税,都会对生产和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减税让利明显地促进了经济进展确实是有力的证明。西方国家20 世纪80 年代的税制改革,实行“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的税收政策,结果促进了经济增长,税收总额并未减少,反而不断增加。我国近年来,专门多地点税制改革的成功体会,更证明对企业减税的必要性。

马元祝(全国人大代表):

各地提高用工薪酬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一般劳动者来讲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然而,对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为保证社会稳固作出重大奉献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来讲,无疑带来了十方

繁重的经济包袱。专门是关于酒店餐饮业、生产性服务业来讲更为突出。

工资上涨的成本,企业只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如此社会的整体物价水平将会上涨,这也是有人担忧提高薪水会带来通胀的缘由。假如企业不能将增加的工资成本转移出去,则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企业得不到适当的利润鼓舞,社会中的就业机会将会减少。而不论是通胀依旧失业率上升,不仅难以“富民”,还会让人民变得更贫穷。

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最要紧的经济进展基石之一,这种情形至少在10 到20年内难以改变。假如工资成本上升过快,造成我国企业竞争力锐减,那么大批企业倒闭或者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都不符合我国的整体利益,也将造成大量农民工的失业。

因此我建议:一是国家对劳动资本密集型企业实施减税。藏富于企才能藏富于民。二是政府在二次分配上,减少办公用费的支出,将这部分支出用到其他的公共服务上。三是减少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相关行政性收费也是企业的负担大头。有调查显示,行政性收费等杂费与花在税收上的支出的比例是0.6 比1。也确实是讲,杂费的支出与税收的支出几乎相等。

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五大差距

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五大差距 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五大差距 中国优秀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存在的差距,其实不仅是战略层面的,而且是整体性的 所有世界级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一定是它们对规律探索与遵从的结果.最优秀的世界级企业可能更多地反映了企业成长的真谛。中国优秀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存在的差距,其实不仅是战略层面的,而是整体性的! 一、企业文化差距:我们用权谋聚集员工,世界级企业用文化凝聚员工 一个企业用来凝聚人心的东西主要有三个:远景、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所谓远景,就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目标。不少中国企业的远景往往成为企业家个人的鸿图伟业,伟大的远景不过是实现企业家个人野心的附属品,企业总是着急迅速做大,却很少思考靠什么做大做强。总是急于实现规模上的扩张,却很少思考扩张背后靠什么能力支撑。 在相当一些中国企业中,核心价值观只是手段而已!一些“狐狸型”的企业家常常把“以人为本”、“消费者是上帝”一类感人肺腑的话挂在嘴边,而一旦利益当前,一切仁义道德就靠边儿站。 二、绩效管理差距:我们管理员工的现在,世界级企业管理员工的未来 绩效管理可以归结为两句话:首先,你怎么发挥员工的能力来实现企业目标;其次,你怎么评价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然后用什么去回馈员工?这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世界级企业以员工为本,在长周期中,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统一起来。他们懂得,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后异地功能体现为员工能力的持续,所以他们特别强调所谓的预期管理,即通过投资员工的未来,公司获得自己的未来。 中国不少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短期效果,注重人的短期业绩而不太注重能力的发展。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典型的“业绩导向”,就是“你给我赚更多的钱,我就给你发更多的钱”,“你不给我赚钱,就可以走人了”。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8 年第5 期社会主义研究No.5 , 2008 (总第181 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1 改革开放30 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赵长峰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 强, 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 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 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责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8)05-009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全球视角的解读”(批准号: 07JC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 30 年前的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史航程。30 年来,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 价值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 而且也影 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胡锦涛主席在2008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08 年, 对中国人民来说, 是十 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 年。”本文探讨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国际 形象以及国际责任的变化, 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 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 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 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基于这些深 刻的认识, 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 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对 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 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 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 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 主动参与 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 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 制约, 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关键词:世界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贸易额最低时不足1亿美元。如今,世界则被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日益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据称,互联网连着全球40亿人口和500亿台电子设备,每年发送90万亿封电子邮件,进行着2万亿笔电子交易。人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上网,就感觉“天涯若比邻”。联系和交往的密切也使得各国的利益更加交融交汇,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一生病,全世界都跟着吃药,为什么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全力帮助希腊克服债务危机,为什么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必须抛弃你上我下的“翘翘板”思维,必须停止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必须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国家关系。总之,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最根本区别,也将决定今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方向。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 回首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加快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印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根本性变化,但

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研究及借鉴

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研究及借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13-01-08 11:17:42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沈阳)2012年9期 【内容提要】本文是在对典型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发展中国家及部分地区的地方税体系考察撰写的国别报告基础上,汇总研究形成的总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外地方税收制度概况,重点分析了地方税税权划分和税种设置等方面的国际经验,提出对我国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国外/地方税收制度/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地方税收制度一般分析 (一)地方税收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从而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各自的收入体系。 地方税收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是地方税收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地方政府为取得地方财政收入依法制定的调整地方政府与纳税人在征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从法律角度考察地方税收制度,地方税收制度可以分为地方税收组织法、实体法、程序法三个部分。

世界各国均把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作为地方税收制度确立的基本原则,以建立完善规范的地方税收法律体系。根据国情设置地方税收管理机构,税务机关人事制度完善,内控制度严密。同时,构筑税收信用体系,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发展税收信息化,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注重税收成本也是它们的共同做法。保证地方税收入的合理规模,注重地方税制结构的科学规范与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更是构建科学的地方税制的基础。 (二)国家行政体制影响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的形成 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的形成与分税制的出现息息相关,分税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一些欧洲国家,许多发达国家的分税制经过了一二百年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善、成熟的制度,如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都比较成功地实行了分税制。从表象上看,地方税收制度与分税制体制相伴相生。从实质上看,税权决定地方税收制度存在的基本状态。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差别很大,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税权划分也各不相同,国家行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权分配,进而影响地方税收制度的形成。 地方税收立法权是相对于中央税收立法权而言的,指地方政府是否能够通过其权力机关立法征税,并以法律形式确立具体税制的权力,是采取分税制国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是否承认地方政府的税收立法权,目前实行分税制的国家中,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赋予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如美国、加拿大等联邦制国家;二是地方政府不享有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而统一归中央政府掌握,如韩国;三是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赋予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如日本。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实力差距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实力差距 作者:周倩来源:读者 中国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 按照日本的划分标准,“重化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崛起的起点,表明这个国家已经有能力从自然界大规模获取资源,强势推进工业化了。法国在100多年前建造了埃菲尔铁塔,在以石头建筑为主要特色的巴黎,搞这么大一个钢铁建筑物,就是在炫耀当时法国冶金业的成就。 日本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日本钢铁和电器产品能大举攻占美国市场,除了成本优势,其技术实力也不容小觑。现今中国钢厂拥有全球60%以上的产能,但中国钢铁产品并没有攻入美国市场。 中国现在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GDP主要是“钢材水泥堆起来的”,占到60%,消费只占30%。而韩国已经超越“重化工业”阶段,正向产业链下游移动。韩国主要在做什么事情呢? 钢材水泥很消耗自然资源,韩国本土没什么资源,但韩国能把钢材造成精密器件——高加工度化,同样的资源获得的经济价值可以高很多。韩国汽车、船舶和电子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甚至对“日本制造”构成很大竞争压力。制造业在韩国GDP中的比重超过50%,高于“世界工厂”中国。 日本已达到“极端制造”阶段 日本现今的工业水平已不仅是“高加工度化”,而且上升到“极端制造”的层次。 比如精密机床,同样重量的机床,瑞士货的价值最高,是中国货的10倍;日本货的价值可比肩德国货,是中国货的3.5倍。从日本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可以看出,它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很低。同时,日本的资源回收技术也很强。 日本的精细制造是要用最少的占地、最少的原料,创造最高的价值,而且日本制造业是典型的“清洁结构”。 以单位能源1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GDP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美国为3.4美元,德国为7美元,瑞士为9美元,日本使用同样多的能源所产生的GDP为全球之冠,高达9.755美元,相当于中国的15倍。 低资源依赖度的精细制造,正是日本产品纵横世界市场的根基。

欧盟各国税收制度竞争与协调现状分析(一)

欧盟各国税收制度竞争与协调现状分析(一) 摘要:伴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大,欧盟各国普遍采用税收竞争的手段来吸引外来投资,改善本国企业竞争力,对于这种税收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各国评价不一。文章试图通过对欧盟各国税收既有竞争又希望协调的现状进行分析,来探讨如何在欧盟内部消除有害税收竞争,实现税收协调的目标。 关键词:欧盟:税收竞争:协调 资本、商品和人员流动性的提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税基在国际间的加快流动;同时,也意味着国际间税收竞争的加剧。因为,各国为了扩大税基,竞相提供有利的税收待遇,特别是资本收入的税收竞争,在国际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这样的税收竞争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大、欧元的引入,税收政策越来越成为欧盟各国的主要竞争手段。单一货币的实行消除了汇率风险,也使通过贬值本国货币加强竞争力的手段自然消失,所以欧盟各国利用优惠的税收制度和政策进行税收竞争的可能性大大加强,通过税收竞争,改善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吸引外来投资已经成为欧盟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 一、欧盟各国税收竞争的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减税目前已经成了一种潮流和趋势。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税收改革,OECD国家的公司税的平均税率在80年代末已比80年代初下降了6个百分点(下降比例为12%),利息收入税的平均最高税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下降比例为25%)。90年代北欧国家的税收改革力度更大。1991年,瑞典对资本所得税实行30%的统一税率(大大低于原来最高的边际税率);1992年,挪威采用相同的税收体制,但税率更低,只有28%;芬兰紧跟其后,税率还要低,只有25%。而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欧洲各国又相继推出以减税为主要特点的税收改革,这种现象只能这样解释:国际间的税收竞争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欧盟范围内,各个国家更加自愿地利用税收这个武器来吸引外国企业或阻止本国企业到国外去投资设厂。现在通过补贴来帮助本国企业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了。欧洲委员会已经越来越严格地执行罗马条约第92条规定,限制各国对本国企业进行补助。近年来,欧盟各国都在通过持续减低公司税的税率来促进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吸引外国企业来投资。有些国家在这方面提供的条件非常优惠。如爱尔兰,对制造业企业和从事国际贸易的服务性公司只征收税率仅为10%的利润税,这种超低所得税率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引起了其他欧盟国家的不满,最后在欧洲委员会其他成员国的抗议下,爱尔兰不得不取消了该税率,但实行了一种税率为12.5%的正常公司税税率。英国也为企业提供了特殊的政策条件,如对小企业(利润低于240万法郎)的公司利润税的税率是20%,而不像法国的36.6%,在这些低税率政策的诱惑之下,许多法国的商人、手工艺者和小企业主都纷纷选择去海峡对岸定居或投资设厂。而2000年8月底法国政府的税收改革方案规定3年内取消10%的公司附加税,使公司税税率降至33.3%。对于中小企业的公司税,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法郎、至少75%的股份由自然人控制的企业,对不超过25万法郎的那部分利润的税收,2001年的公司所得税税率降至25%,2002年降至15%。具有流动性的经济活动的发展,如金融活动,大大有利于税收竞争的开展。当然,税收竞争不仅仅存在于欧盟内部成员国,它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在1985~1994年间。七国集团在税率极低的南太平洋岛国上的直接投资提高了四倍,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与此同时,那些通常不征任何税收或只象征性地征一点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的,被称为“税收天堂”的飞地的数量也大幅度地增加。至于跨国公司。对于利用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别来获取利益早已深谙此道。通过确定转移价格,跨国公司可以让利润出现在税收负担最小的国家中,而在税收负担比较重的国家中,可以让企业产生的利润很小或甚至亏损。虽然很多国家对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实施了严格的规定,但由于跨国税务调查取证、国际间税收协作的难度很大,以及调查的成本过高,以至于跨国公司利

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的差距

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走上世界一流强国还缺些什么? 英美霸权有何启示? 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差距所在: 首先,世界一流强国的定义应该是建立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的,扩充来说,即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民生乃至资源环境方面的综合水平都在全球名列前茅;其次,为世界一流强国找一个范例,大概只有美国是真正的当之无愧了;最后,从狭义的角度看,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的距离即可约等于中美之间的差距。 经济: 中国GDP连年高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迭创新高,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然则中国在高速发展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诸如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阶层分裂,基尼系数不断攀升,公平正义缺失等等,广大民众的幸福感不升反降。反观美国,社会矛盾固然存在,但就人均收入来看,美国的中产阶级比例则要远远高出中国,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过高。 政治: 中美之间政治制度的比较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民民主专政和三权分立的优劣之争也自古有之,但我认为问题的节点倒不在于此,人们的政治理念或是意识才是关键。中国的人大代表制虽然看似将民主的触角及于每个公民,但流于形式的人大代表选举已让普罗大众逐渐麻木,而一些看似西方化的代表提案在媒体舆论的包装下也成为了政治明星的产物。西方式的大选固然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可至少给予每个人一次说话的机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政治新闻。 文化: 技术上的差距可以逐步减小,但文化底蕴的影响却天差地别,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使中国在世界一流强国之路上步履缓慢,并不是中国人不思进取,而是自内心深处缺少海洋文化或是移民文化中的明显的竞争意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古老的中国人深居一室即可满足,外界纷争都与自己无关。而源于移民的美国先人则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陆生存下来则培养出了文化上的外向化倾向,这促使了他们较中国人更注重维护自我在大众中应得的利益。 军事: 中国的军事力量逐步增强,军备投入也愈加得到重视,但要想与世界一流军事国家相抗衡,仍有一段路要走。 社会民生: 此前有调查显示,在最新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美国居首位,中国大陆排第34位;在联合国年度最宜居住国排名中,挪威第一,中国第81;在一份全球生活质量指数调查中,法国居首位,中国第116;在一份全球生活质素排名中,芬兰居首位,中国是第84。历史的经验表明,世界第一强大的国家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国家,但要让绝大多数的国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国家,一定是个好的国家。在制定宏大的目标时,民生指标十分重要,若国富而民穷或贫富严重不均,绝对不是一个强国。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

最新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研究及借鉴

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研 究及借鉴

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研究及借鉴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 447 次更新时间:2013-01-06 13:44:25 进入专题:地方税收制度 ●财政部财政所课题组 摘要:本文是在对典型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发展中国家及部分地区的地方税体系考察撰写的国别报告基础上,汇总研究形成的总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外地方税收制度概况,重点分析了地方税税权划分和税种设置等方面的国际经验,提出对我国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地方税收制度一般分析 (一)地方税收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从而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各自的收入体系。 地方税收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是地方税收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地方政府为取得地方财政收入依法制定的调整地方政府与纳税人在征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从法律角度考察地方税收制度,地方税收制度可以分为地方税收组织法、实体法、程序法三个部分。 世界各国均把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作为地方税收制度确立的基本原则,以建立完善规范的地方税收法律体系。根据国情设置地方税收管理机构,税务机关人事制度完善,内控制度严密。同时,构筑税收信用体系,引导纳税人诚信纳

税,发展税收信息化,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注重税收成本也是它们的共同做法。保证地方税收入的合理规模,注重地方税制结构的科学规范与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更是构建科学的地方税制的基础。 (二)国家行政体制影响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的形成 国外地方税收制度的形成与分税制的出现息息相关,分税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一些欧洲国家,许多发达国家的分税制经过了一二百年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善、成熟的制度,如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都比较成功地实行了分税制。从表象上看,地方税收制度与分税制体制相伴相生。从实质上看,税权决定地方税收制度存在的基本状态。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差别很大,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税权划分也各不相同,国家行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权分配,进而影响地方税收制度的形成。 地方税收立法权是相对于中央税收立法权而言的,指地方政府是否能够通过其权力机关立法征税,并以法律形式确立具体税制的权力,是采取分税制国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是否承认地方政府的税收立法权,目前实行分税制的国家中,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赋予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如美国、加拿大等联邦制国家;二是地方政府不享有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而统一归中央政府掌握,如韩国;三是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赋予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如日本。 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各州政府都有立法权。美国自189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以后,就确立了违宪审查制度,遵循“不违宪就合法”的法律原则。在地方税收立法方面,联邦政府赋予地方政府地方税税收立法权,只要地方的

2019-2020年《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演变下的中国与世界》WORD教案设计

2019-2020年《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演变下的中国与世界》WORD教案设计 【课标考纲考点】 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开辟的主要航线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荷兰的海外殖民扩张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特点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1)“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欧共体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欧盟北美贸易自由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专题知识梳理】

5.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与世界贸易组织(WTO)

【重点知识点拨】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地圆学说深入人心、指南针的运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葡、西地处大西洋沿岸,又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首先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反映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亚、美洲的殖民活动,欧洲早期殖民侵略和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落后和贫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2.关于世界市场的有关问题

现实与梦想中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现实差距

【特别专栏】 2010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了,作为最具权威的评选之一,发布之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看惯了历年大型央企上榜数目不断上升的国人来说,这次华为的入榜算是一个值得欣喜的事件,至此,中国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也达到三家,分别为:中国平安保险、华为技术和江苏沙钢。 于是,中国民营企业之于世界500强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经历了以前对“500强梦”盲目的自信之后,也开始冷静地思考自身与世界500强的现实差距,《士兵突击》中“想要—做到—得到”的做事逻辑也使他们更加理智地分析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到底与同行业的世界500强存在什么样的差距?中国民营企业有多大的可能性进入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现实逻辑是什么?本文将通过客观指标数据的考察,来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在“做到”这一环节的缺失,并据此推断出其从“做到”到“得到”环节的经验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世界500强具有总体的最低进入门槛,本文所用的分行业的几个指标并不是表明中国民营企业要达到自己行业的最低水平就可以上榜世界500强,而是想通过这种分析方法来让我们的民营企业认识到自己与同行业的世界500强的差距。也许,通过这种对比,可以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思考世界500强的时候会更加冷静一些。 一、行业分析 中国大陆入榜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分别为:金融、金属、公用事业、工程建筑、电信、能源、汽车,这些基本上属于资金密集型和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性较高行业,对民营企业来说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而根据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分析,民营企业500家在行业分布上则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竞争性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食品加工与食品、饮料制造业、电子电器、纺织业等。这些行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入榜世界500强的三家民营企业也只有华为技术属于这些领域。 本文从世界500强中挑选出与我国民营企业所处行业较 为相符的9大行业共79家企业进行分析,这9大行业分别为:电子电气设备、一般零售、汽车、专业零售、计算机制造、食品、饮料、饮食服务、软件。这些行业基本上是我国民营企业所处的主要行业,考虑到我国民营汽车企业的崛起及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机遇,因此本文也将汽车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图1所示)。 这9大行业的79家企业占500强的比例仅为15.8%,而金融行业所占比重就达到32%,能源企业占比也达到11%,这与这些行业本身产生大量重量级企业的机会就不是很多的行业特征有关。因此,要让我国实力比较弱的民营企业与这些世界级企业争夺市场的难度就更加大了。 二、营业收入分析 《财富》500强的评价标准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它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投资者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 图2显示了9大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及每个行业排名最低企业的营业收入,9大行业平均营业收入由高到低排序为:一般零售、汽车、计算机制造、电子电器、食品、专业零售、软件、饮料、饮食服务。它们的营业收入都是以百亿美元为单位的,这对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都是天文数字量级的。比如, 现实与梦想: 中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现实差距 白全民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 图1样本企业行业分布(单位:家) 白全民:现实与梦想:中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的现实差距4 ··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近13亿中国人民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就必须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政府主张在政治上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经济上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文化上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根本立场,准确表达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它的实质是主张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包容开放。就是主张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平等的、友好的、坦诚的对话与协商,增加各方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加强互利合作,谋求各方最大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或多赢;力求减少国与国交往过程中的分歧和矛盾,努力扩大双方的共识;承认世界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向其他国家强制推行自己的文明、价值和制度。它的目的是实现持久和平和世界的普遍繁荣,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不断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依靠和平与合作消除各国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战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努力消除暴力犯罪;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逐步消除南北差别,消灭贫困,增进各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福利,使各国人民共同地享受人类文明的进步果实;抛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合作等途径,确立民主的、公正的、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确保国际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共同应对各种挑战,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控制污染等手段,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我们党所主张建设的“和谐世界”,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债券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

债券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 【比较研究】 债券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 王红英 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以股票市场为主.虽然债券市场规模经过近年来国债的大量发行有了很大增长. 但是在交易的活跃程度方面与股票市场相去甚远.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资本市场准入的 放宽.我国的债券市场会有蓬勃发展.并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规模和活跃程度都可以和股票市场相提并论. 本文对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债券市场税收制度进行了比较,以对我国相关税收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各国的相关税收制度 债券是以募集中长期资金为主的固定收益证券.由于债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收益性.日渐受 到投资者的喜爱.在各国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债券所占份额一直呈上升趋势.投资者投资债券的收益可 以分为两大部份.即利息所得和资本利得.利息所得为债券约定的孽息.通常于约定日期领取;资车利得是 从债券交易中所获得的价差.如果债券在两付息日之间交易.产生的收益就包括上述两种所得.本文所讨 论的馈券税收也是主要针对这两种所得.同时考虑是否开征证券交易税. (一)美国的债券税收制度 美国的课税原则在公司是权责发生制.对个人是现金收付制.由于美国的税收制度实行联筇,州和地 方政府的三级分权.债券的种类又很多.所以不同债券所适用的税收制度不尽相同.这里只对主要部分加

以说明: (1)资刊得税 一 般以持有期是否超过六个月为标准来区分长期的和短期的资本利得六个月以内的属于短期资本 利得.全部荠入年度所得税应税额.超过六个月的.属于长期资本利得.只以其40%课税 由于债券的交易发生在到期日前.资本利得与利息所得的计算如下:债券的到期兑付额减去买进价格 为利息所得.按一般所得税课税;债券卖出价格减去买进成本及持有期间的利息所得为资本利得 (:)利息听得税 息所得一般都需要同时缴纳联邦,州和地方所得税,因此票面利率普遍较高.美国债券市场上的海外 投资者相比居民投资者.所面对的所得税环境是不一样的.没有与美国缔结税收协议的国家的投资者应当 缴纳3O9.的利息所得税.缔结了税收协议的应当缴纳15的利息所得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投资者只需 缴纳10的利息所得税.而来自法,德,英,荷的投资者免税. (3)债券交易税 美国债券交易无交易税的规定. (二)日本的债券税收制度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固定收益债券市场.日本自1998年起为振兴经济.停征了证券交易税. (1)资本利得税 日本债券的资本利得也区分为短期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利得.标准与美国相同.资本利得的直税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 应税额=短期资本利得净额一500000日元+长期资本利得净额×5e个人投资者就

中国与世界的四大科技差距

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看来,成为创新型国家要有一个度量和体系。我国是按照四个方面来进行测量的: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总量的比重;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一个国家的专利总量、论文总量;广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就是在整个GDP的增长过程中,扣除了资本的贡献、扣除劳动力的贡献等因素之后,剩下的那一块广义的科技贡献率。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讲,我们的差距都是不小的。” 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明确未来我国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 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看来,成为创新型国家要有一个度量和体系。我国是按照四个方面来进行测量的: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总量的比重;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一个国家的专利总量、论文总量;广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就是在整个GDP的增长过程中,扣除了资本的贡献、扣除劳动力的贡献等因素之后,剩下的那一块广义的科技贡献率。“从以上四个方面来讲,我们的差距都是不小的。” 研发投入较低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 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 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 占世界GDP的92% 中位居第24位 处于中等水平。 王元介绍,2004年我国研发投入比例占到GDP总量的1.23%,而发达国家对于研发投入的比例大概占到GDP的2.6% 2.7%左右,甚至达3%,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之上。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但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还有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投入研发的比例在逐渐增加,2000年超过了50%,2004年达到66%左右。王元认为,这说明在整个研发投入的动力机制中,增长的基础在发生变化,企业作为一种追逐利润的主体,愿意将钱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这种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增加,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信号。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特别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我国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

中国税收制度与欧美国家有何不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税收制度与欧美国家有何不同 篇一:关于西方国家税收制度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的两次经济危机带来负面影响以及税制自身的弊端.我国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分税制模式,基本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税制的改革与完善已成为必然.西方国家税制改革虽然体现许多共同的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税制改革不应只看税制的优、缺点,更应该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国情因素,不能麻木的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税制改革,在追求税制国际化的同时要注意与税制的本土化相结合,立足于本国现实来开展税制改革.本文以西方税收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分析西方国家税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出了若干建议. 1.王乔.席卫群比较税制20xx 2.殷玉辉.龙晓柏西方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税

改的启示[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20xx(08) 3.刘军.郭庆旺世界性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20xx 4.李大明中国税制应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 道路[期刊论文]-涉外税务20xx(02) 5.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财政学原理20xx 西方发达国家税制改革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了解西方发达国家近年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将给我国税制改革工作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税收制度的最新发展状况,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国宏观税负出现下降趋势。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税制改革的主旋律是减税, 然而减税减的只是所得税的名义税率或边际税率。税改开始阶段,各国在降低税率的同时,将所得税的税基却相应拓宽了。这样,发达国家初期税改的减税,实际上并没有影响税收收入的规模。相反,各国税收收入的水平还普遍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开始,随着西 方各国财政状况的逐步好转,一些国家在税制改革中相应加大了对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不再一味追求“宽税基”的原则,这自然造成了税收收入规模的下降。统计数字表明,20xx 年,美国的宏观税率已经由3年前的29.9%下降到了25.4%;同期其他一些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荷兰从41.2%下 降到38.8%,英国从37.4%下降到35.3%,瑞典从53.8%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日日夜夜和世界紧密联系着,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特别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时间,这样才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立足。中国离不开世界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中国吸允着世界的“营养”。春秋时期水稻的引入、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唐朝时期各国人齐聚长安等等。到了近代,由于清王朝的腐败、闭关自守,使得中国落个挨打的被动局面。此时的中国又引入马列主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灵活的运用了马列主义、发展了马列主义。时代的呼唤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始终在高速发展着。有句话这样说:“笑看国际风云变换,风景这边独好。”国际也高度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投资。中国为了让世界了解,大力开展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法制建设正在按着稳定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十二亿七千万的人民大众,社会风气明显改善。在国际社会的挑战面前,拥有无限智慧的中国人为了引入“外援”已经做好准备。我们也准备着我们明白: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离不开其他人的影响因素,一个组织想壮大,则需要其成员的统一努力,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激烈的竞争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走共同前进的道路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 中国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从国际经济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国际经济竞争力尚弱,但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程度相对较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国民经济对国际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的依存度逐年上升。对外依存度较高而竞争力较低的不平衡状态使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这就使得我们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可能遇到一系列问题甚至威胁。 (一)外部不良因素对经济和社会稳定构成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纳入一个统一的经济运行体之中,经济的传导性和扩散性日益扩大。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既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也会接纳世界经济传递出的各种变量,外部的资源和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不断加大;参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世界经济的波动会迅速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各类不良因素也会迅速传入国内,构成猛烈的冲击。 (二)金融安全存在隐患。我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已高度重视金融方面的经济安全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监管的政策和措施。但从长远看,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仍是经济安全诸问题中需予以重点关注的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