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3.古诗两首敕勒歌

13.古诗两首敕勒歌

13.古诗两首敕勒歌
13.古诗两首敕勒歌

《敕勒歌》教学设计(课件21-30)

教学过程: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若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的告诉他,这是我弟家乡……”一曲悠扬绵长的歌曲将我们带入草原美丽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风光

的古诗——《敕勒歌》

一、课件:介绍敕勒歌

二、朗读指导

1.提示:朗读时应注意些什么?(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等)

2.老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亦可小声跟读。

3.自由朗读,学生通过划出的节奏,大声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4.汇报朗读,找出4位同学分别朗读,并给予指导、评价。

三、重点分析课文

1.再次把诗歌朗读一遍,小组同桌间讨论: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原、天空、毡帐、牛羊等)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老师问:我们看见的天空是怎么样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学生:天苍苍!

老师问:还能看到什么?又是怎样的?

学生:野茫茫

老师问:苍苍天空,茫茫草地,整个大草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很大

老师顺势总结:草原的特点,

老师问:同学们,你在大草原上看到苍苍的天,茫茫的地风景壮丽,但似乎还缺少一点点缀,是什么呢?

学生:

老师:哦,牛羊!很好!草怎么样?牛羊又怎么样?

学生:草很高,牛羊很大!

回头再看天空、草地是不会动的,属于什么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什么描写?[动态描写]作者描写的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妙境界。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老师问:敕勒川位于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

老师:哦,位于阴山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的十分雄伟。

老师:“表现了大草原什么特点?似,是指好像;穹庐,是指天空。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学生:大气,豪放。

老师:天高地广,辽阔无边,热爱并赞美家乡的情感。诗人将天地生活融情入景,表现了牧民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3.诗中为何不出现人物的描写?是真的没人吗?

不是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话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反而更

突出地表现了草原浩瀚的自然风光,而“风吹草低见牛羊”又给人以生机感,惊喜感,悠然自得!总结:课件

四、当堂背诵记忆

齐读,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

阴山下的敕勒川:穹庐、四野

敕勒歌

辽阔壮丽:苍苍、茫茫、见牛羊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7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敕勒歌_苏教版(有答案)

7 古诗词二首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看拼音,写词语。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huíyìjiāng nán rúguǒyīn tiān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hǎo sìc

18.敕勒歌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二年级上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18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 2.学生:读熟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第18课就介绍了两首古诗。板书:18古诗两首敕勒歌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再看拼音多

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 穹庐:古代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敕勒歌古诗

敕勒歌古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敕勒歌古诗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题 (共2题;共11分) 1. (8分)辨字组词。 挥________ 佯________ 绣________ 腾________ 辉________ 徉________ 透________ 滕________ 2. (3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镐________头汗流浃________背雷霆________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1分) 3. (5分)查字典。 ①“觅”字共________画,第四笔画的名称是________。 ②“谐”字的音序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组词为________。 4. (19分) (2019二上·通榆期中) 课内阅读。 (1)杨树________,榕树________,梧桐树叶像________。枫树秋天________,________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________方,桦树耐寒守________疆。银杏水杉活________,金桂开花满院________。 (2) ________,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________。你拍三,我拍三,________飞翔云彩间。你拍四,我拍四,天空________会写字。你拍五,我拍五,丛林________有猛虎。 (3)二月________初开放,三月________红十里。我还知道春天开放的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分)选词填空。 愿望希望失望

(精选)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敕勒歌》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诗歌配乐朗诵音频、字卡、图片。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腾格尔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同样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旧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敕勒歌》。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3.简介介绍一下这首诗歌:《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这首诗内容歌唱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写出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习生字词; 2.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4.全班齐读古诗。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2.那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 3.跟随课件依次学习诗歌每一句,并欣赏每一句对应的景象。 4.带领学生翻译诗歌。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苍茫美丽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辽阔。接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说天空如一顶巨大的圆顶毡制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形容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2.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的最后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最后三句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天苍苍,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原上水草茂盛和牛羊肥壮的景象。 3.你能讲一讲这首诗好在哪里吗?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意境开阔,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全诗仅用27字,就勾勒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生活的壮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18古诗二首 《敕勒歌》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古诗二首《剌勒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敕勒歌》课堂教学实录(附教学反思 两套)

《敕勒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

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敕勒歌习题新人教版

《敕勒歌》同步练习 一、请写出含有“见”字的成语,看谁写得最多。 答: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请想象一下《敕勒歌》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画面描绘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谈谈你对《敕勒歌》所展现的境界和语言特点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敕勒歌》诗中没有直接写人,但我们却可以感觉得到草原的主人。你从诗中感受到这里生活着的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折杨柳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 北朝情歌南朝情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 1. 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北朝乐府和南朝乐府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面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歌词,请你哼唱哼唱,感受一下这支歌与《敕勒歌》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从古至今我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其中你最喜欢(最熟悉)的是哪一首?你为什么喜欢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一刻 敕勒人与《敕勒歌》 据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所写的《北史》记载,敕勒人生活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祖先

13.古诗两首敕勒歌

《敕勒歌》教学设计(课件21-30) 教学过程: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若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的告诉他,这是我弟家乡……”一曲悠扬绵长的歌曲将我们带入草原美丽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风光 的古诗——《敕勒歌》 一、课件:介绍敕勒歌 二、朗读指导 1.提示:朗读时应注意些什么?(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等) 2.老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亦可小声跟读。 3.自由朗读,学生通过划出的节奏,大声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4.汇报朗读,找出4位同学分别朗读,并给予指导、评价。 三、重点分析课文 1.再次把诗歌朗读一遍,小组同桌间讨论: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原、天空、毡帐、牛羊等)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老师问:我们看见的天空是怎么样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学生:天苍苍! 老师问:还能看到什么?又是怎样的? 学生:野茫茫 老师问:苍苍天空,茫茫草地,整个大草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很大 老师顺势总结:草原的特点, 老师问:同学们,你在大草原上看到苍苍的天,茫茫的地风景壮丽,但似乎还缺少一点点缀,是什么呢? 学生: 老师:哦,牛羊!很好!草怎么样?牛羊又怎么样? 学生:草很高,牛羊很大! 回头再看天空、草地是不会动的,属于什么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什么描写?[动态描写]作者描写的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妙境界。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老师问:敕勒川位于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 老师:哦,位于阴山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的十分雄伟。 老师:“表现了大草原什么特点?似,是指好像;穹庐,是指天空。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学生:大气,豪放。 老师:天高地广,辽阔无边,热爱并赞美家乡的情感。诗人将天地生活融情入景,表现了牧民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3.诗中为何不出现人物的描写?是真的没人吗? 不是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话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反而更

古诗二首教案(夜宿山寺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课题古诗二首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 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重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学法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教法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第1课时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演示第2张幻灯片) 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 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二首》。(演示第3张幻灯片)李白。诗人用比 喻、夸张的手法描 写了庐山瀑布奇 丽雄伟的独特风 姿。 喜欢。 读课题《夜宿山 以诗歌导入, 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让学生明白

寺》。要学的内容 是什么。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4-6张幻灯 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指导生字的笔顺。 危、敢、惊。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危(危险)(危害)敢(勇敢)(果敢) 惊(惊动)(惊呆) 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7张幻灯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相关链接(演示第8张幻灯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二、精读课文 1.古诗题目解读。(演示第9-10张幻灯片)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出 示的生字卡输出 字的读音。 同学之间交流,互 相提问,识记生 字。 宿。 让学生在轻 松的状态下 认知生字词。 熟悉古诗及 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解读题目。

《敕勒歌》教案2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8《古诗两首》《敕勒歌》人教(部 编版) 《敕勒歌》说课稿 【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诗篇热情地赞美了敕勒草原的辽阔、水草的丰茂和牛羊的肥壮。此诗意境高远,风格浑朴苍茫,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作品用极其洗练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敕勒草原的苍茫景象,歌颂了山川风貌,赞美了牧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前预习】 1.熟练朗读《敕勒歌》。 2.了解关于《敕勒歌》以及《乐府诗集》的相关文学常识。 3.初步感受《敕勒歌》所表现的“景”与“情”。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共同分析、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2.了解《敕勒歌》和《乐府诗集》相关常识。 3.赏析诗歌展现的敕勒川壮丽的美景,体会敕勒族人对家乡的炽热情怀。 4.感受诗歌阔大恢宏的意境,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展现的敕勒川壮丽的美景,体会敕勒族人对家乡的炽热情怀。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阔大恢宏的意境,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敕勒草原 1.歌曲引入(播放《天堂》,电子相册展示草原风光图):听完这首歌曲,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学生自由发言)过渡语:精美的图片展示了草原壮美的风光,一曲《天堂》,唱尽了牧人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而一首《敕勒歌》则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心驰神往。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北朝民歌《敕勒歌》(课件出示课题PPT1)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2) 2. 了解《敕勒歌》、敕勒族、《乐府诗集》的相关常识。 《敕勒歌》是北朝时期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教师介绍敕勒族。 问:你还知道哪些与这首诗歌相关的知识呢?(学生展示)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共5000多首,传世佳作众多。它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PPT3、4)“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PPT5)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PPT6)(简单了解,不需要记忆) 二、朗读,感受音韵之美 过渡语:当然,《敕勒歌》也是乐府诗中的传世佳作。下面就让我们朗读诗歌,感受这首千古传颂的牧歌。 1.展示配乐朗读。(PPT7) 2.全班齐读,教师强调字音、停顿、重音和情感。 (过渡语:读准读顺了诗歌,这只是诗歌朗读的初步,朗读诗歌一定要注意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还要注意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字音提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

敕勒歌 北朝民歌

02 敕勒歌北朝民歌 chì lè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 qióng lúlǒng gài sìyě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苍苍,野茫茫, fēng chuī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吹草低见牛羊。 04 回乡偶书贺知章 shào xiǎo líjiālǎo dà huí 少小离家老大回, 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shuāi 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 儿童相见不相识, 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 笑问客从何处来。 06 忆江南白居易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rìchūjiāng huā hóng shèng huǒ 日出江花红胜火, chūn lái jiāng shuǐlǜ rú lán 春来江水绿如蓝, néng bù yìjiāng nán 能不忆江南? 07 游子吟孟郊 címǔshǒu zhōng xiàn 慈母手中线, yóu zǐshēn shàng yī 游子身上衣。

lín xíng mì mì féng 临行密密缝, yìkǒng chí chíquī 意恐迟迟归。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谁言寸草心, bào désān chūn huī 报得三春晖? 08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xiǎo shí bù shí yuè 小时不识月, hū zuò bái yù pán 呼作白玉盘。 yòu yí yáo tái jìng 又疑瑶台境,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飞在青云端。 09 元日王安石 bào zhú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爆竹声中一岁除,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sū 春风送暖入屠苏。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门万户曈曈日, zǒng bǎ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总把新桃换旧符。 10 登鹳雀楼王之涣 bái rìyīshān 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g hé rùhǎi liú 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穷千里目,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知识点

01 我会写 危wēi(危险、危楼、危难) 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当)惊jīng(惊动、惊奇、惊吓) 阴yīn(阴天、阴雨、阴晴) 似sì(相似、类似、似乎) 野yě(田野、野菜、野外) 苍cāng(苍白、苍天、苍老) 茫máng(白茫茫、茫然、渺茫)02 我会认 宿sù(住宿、宿舍、宿营) 寺sì(山寺、寺庙、寺院) 辰chén(星辰、时辰、辰光) 恐kǒng(恐怕、惊恐、恐龙) 庐lú(庐山、庐江、茅庐) 笼lǒng(笼罩、笼络、笼统) 盖gài(盖住、盖房、掩盖) 03

多音字 宿sù (宿舍)xiù(星宿) 似sì(相似)shì(似的) 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 04 近义词 危——险惊——吓 05 反义词 阴——阳低——高 06 理解词语 危楼:高耸的楼房。 星辰:星的总称。 敕勒川:敕勒族祖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出现。 07

古诗大意 1.《夜宿山寺》: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刺勒歌》: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08 问题归纳 1.《夜宿山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3.《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09 课文主题 《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8.敕勒歌(6)-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微课《敕勒歌》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助学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3.认识“天似穹庐”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二、初读全诗。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3.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

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3.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四、总结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五、用课件播放《敕勒歌》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阴山下全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

18、《敕勒歌》教学设计

18、《敕勒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部编版教材第七单元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本组教材都充满了想象力,给人以启迪。《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通俗。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是显著特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很喜欢古诗,因为其短小,朗朗上口,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但是对于诗的意思意境还不能领会。这首《敕勒歌》我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学时,重点就应该放在朗读教学以及对古诗的理解感悟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自然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感受作者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1、展开想象,体会大自然的富饶、广阔和美丽,学习文章用动静结合的写法体现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导入法、电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我们的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草原上游一游!(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解说: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这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可爱的家乡。从古至今,草原人民都在用满腔的热情歌颂着自己的家乡。 师:看到这美丽的风光,你想用哪些词语或句子来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快快来说一说! (预设)(指名2人回答) 生:草原真辽阔!草原真美呀!一望无际! 师:嗯!说得不错!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4页,我们来学习古诗《敕勒歌》。(课件出示标题) (设计意图:通过草原图片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的美丽。) 师:请同学们把标题读两遍,读准字音。读了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7古诗词二首忆江南敕勒歌_苏教版(有答案)

7 古诗词二首 1.看拼音,写词语。 huí yì jiāng nán rú guǒ yīn tiān hǎo sìcānɡbái dī tóu jiù shū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2) 同“现”,呈现。() (3) 熟悉。() 3.品味下列语句。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风吹草低见牛羊。 4.“风景旧曾谙”一句中,“曾”的意思是();“谙”的意思是()。 5.根据诗句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诗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样的美丽风景,我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延伸。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我至少能写出一首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回忆江南如果阴天 好似苍白低头旧书 2.(1)穹庐(2)见(3)谙 3.(1)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这就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2)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虽然这句没有写人,但读者会不由得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他们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4.曾经熟悉 5.(1)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6.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