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复习题)

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复习题)

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复习题)
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复习题)

G J B9001C-2017内审员培训复习题

一、判断题:

*1、()PDCA循环使组织能够确保其过程得到充分的资源和管理。

*2、()基于风险的思维是实现QMS有效性的基础。

*3、()组织应确定与QMS有关的相关方及其要求。

4、()组织应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保持成文信息,以支持和确信过程按策划运行。

*5、()实施GJB9001C标准需要统一不同组织QMS的架构。

*6、()最高管理者应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7、()组织从内部来源的知识可以是学术交流。

*8、()组织在确定影响其实现QMS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因素时应考虑环保监测能力。

*9、()人为因素是对考虑中的实体的人为参与影响。

*10、()对于过程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组织,某一岗位可由多人承担。

*11、()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的环境的过程的组成部分。(4.2)

*12、()不同组织的QMS看起来是由相类似的过程组成,但每个组织及其QMS都是独特的。

*13、()组织可以将不同的管理体系整合建立一个单一的管理体系,但不能同时进行结合审核。

*14、()风险可能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所有的正面风险均可提供改进机遇。

*15、()最高管理者应确保QMS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16、(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建立诚信管理制度,确保组织的质量诚信。

*17、( )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并实施质量责任追究与激励制度。

*18、(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最高管理层中有一名成员分管QMS工作。

*19、( )一次性使用的测量资源,应纳入周期校准或检定计划。

*20、( )最高管理者(层)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有关质量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

21、( )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22、( )对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应进行评审,并保留评审结果记录。

23、( )计算机软件的更改应符合软件配置管理要求,并对更改的实施进行跟踪。

24、( )组织应要求外部供方对其直接和次级外部供方采取适当的控制。

25、( )组织按规定审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更改,但不包括对外部供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更改。

26、( ) 未经顾客授权的让步使用应征得顾客同意。经顾客同意,关键特性也可以让步使用。

27、()标准8.3.2要求进行产品特性分析,就是对产品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进行分析。

28、()组织应制定并实施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

29、()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

30、()改进的例子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

二、单项选择题,从以下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 组织应对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QMS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成文信息进行适当的()

(A)发放并使用(B)识别并控制(C)授权并修改(D)保持可读性

*2. 组织的知识是指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知识,是实现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内部知识可源于()(A)产品标准(B)从失败和成功中得到的经验教训(C)学术交流(D)专业会议

*3. 标准7.3条款特指人员意识,要求组织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知晓()

(A)组织的质量文化(B)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C)偏离QMS要求的后果 (D)以上都是

*4. 创新是实现或重新()的、新的或变化的客体。

(A)优化流程(B)分配管理职责(C)分配价值(D)使用价值

*5.组织和顾客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的情况下,组织能够产生的输出是()

(A)产品(B)过程(C)服务(D)活动

*6.依据标准,关于“基于风险的思维”,以下正确的是()

(A)应识别风险,并致力于消除所有风险(B)最高管理者应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影响组织风险评估的唯一和最重要因素

(D)风险评估是操作层面的活动,最高管理者不必亲自参与

*7.关于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QMS的需求和期望,以下正确的是()

(A)他们通常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一致的,因此只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其他方也可满足

(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作为QMS风险评估的输入

(C)当各方的需求和期望有冲突时以顾客要求为准(D)以上都对

*8.某物流公司拟在某城市港口建立危险化学品的进口供货基地,该公司对周边商户、居民社区、道路、河道与水库、地区气候等信息进行调研,并分析法律法规对于危险化学品存储和运输的要求。该场景适用于标准的那个条款()

(A)5.1.2 (B)6.1 (C)4.1 (D)4.2

*9.关于质量目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针对相关职能、层次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建立质量目标 (B)与质量方针一致,并且量化

(C)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D)考虑适用的要求,适时更新

*10. 以下属于新版标准要求组织确定、提供和维护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是()

(A)智能化生产设备(B)监视和测量资源(C)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D)保安监控系统

*11. 标准中7.1.4过程运行环境可以包括()

(A)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B)半成品库的通风和防潮条件(C)工作区域布置的合理性(D)以上都是

12.以下不属于“设计和开发输入”应考虑的内容是()

(A)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B)按照GJB 6600制作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C)组织已经承诺实施的标准或行业规范(D) 由于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可能导致的潜在失效后果

13.依据标准8.7条,以下关于不合格输出控制表述正确的是()

(A)未经顾客授权的让步使用,应征得顾客同意(B)关键特性不允许让步使用

(C)顾客关注的不合格品审理结论的更改,应征的顾客同意(D) 以上都对

14. 依据标准8.3.4条款,以下错误的是()

(A)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转移前,只要通过设计评审,即可转入下阶段研制,不需进行技术状态确认

(B)评审活动是为了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验证活动是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D)确认活动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要

15.依据标准,以下关于纠正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可以保留成文信息,作为对不合格输出采取纠正措施的证据

(B)组织在对不合格进行处理和采取纠正措施后,必须对策划时确定的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进行更改

(C)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作为纠正措施的结果的证据(D)以上全部

*16.标准中,7.1.6组织的知识是指()

(A)组织所有的知识(B)是组织的产品技术知识

(C)仅指工艺图样、工艺文件、标准(D)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共享的信息

17.组织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时,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B)顾客反馈

(C)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D)以上都是

*18.下列针对应对风险和机遇的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A)为寻求机遇而承担风险(B)消除风险源

(C)改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结果(D)分担风险或基于信息而做出维持风险的决策

*19.组织的知识可以从外部来源获得,以下正确的是()

(A)标准(B)经验、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改进结果(C)知识产权(D)从经验获得的知识*20.我国的财税政策发生变革,意味着组织所面临的()发生了变化

(A)内部环境(B)外部环境(C)具体环境(D)行业环境

*21标准中表示的“保留成文信息”通常指的是()

(A)程序文件(B)作业文件(C)记录(D)图纸

*22.对监视和测量资源,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测量资源应适合特定类型的测量活动(B)监视和测量资源应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C)监视和测量资源都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

(D)组织应保留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成文信息

23. 生产和服务的受控条件适用时包括()

(A)配备胜任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B)采取措施防止人为差错(C)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并对首件做出标记,保留实测信息(D)以上都是

*24. 根据7.5.3.2条款,为控制成文信息,适用时组织应进行的活动不包括()

(A)创建和更新(B)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C)存储和防护(D)保留和处置

三、多项选择题,从以下各题的选项中选择所有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25 ()是输出。

(A)过程的结果(B)产品(C)服务(D)活动

26.组织与外部供方沟通的要求包括()

(A)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B)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

(C)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与监视(D)方法、过程、设备、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批准

*27. 关于资源的获得,以下体现“基于风险的思维”的做法包括()

(A)确定QMS运行所需编制的管理文件类型、程度和数量(B)定期进行质量和安全形势分析

(C)确定获取资源的途径、维护资源可用性的技术和方法(D)适用时考虑知识更新或替代措施

28. 设计和开发输出结果可以包括()

(A)产品规范、材料规范、检验试验规范 (B)产品使用手册、诊断指南、安全使用培训教程

(C)工艺总方案、工艺规程 (D)根据顾客要求按GJB6600制作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29. 在策划QMS时,组织应考虑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为寻求推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而承担风险(B)与合作方共同承担风险

(C)组织购买保险就是控制风险(D)通过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降低风险等级*30. 下列哪些是组织的相关方()

(A)监管者(B)工会(C)竞争对手(D)相对立的社会群体

*31.员工意识的提升可以保证工作质量,从事影响QMS绩效和有效性工作的人员应知晓()(A)质量方针和相关的质量目标 (B)对QMS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绩效的益处

(C)岗位的质量职责 (D)不符合QMS要求和规定的产品要求的后果

32. 组织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当数据和信息,应利用分析结果评价()

(A)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B)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C)外部供方的绩效(D)QMS改进的需求

*33.标准要求组织进行知识管理,鼓励组织获取知识,可以通过()获得

(A)总结经验(B)专家指导(C)标杆比对(D)风险应对

四、填空题

1.“某企业产品所需的一个重要部件由另一工厂加工,但该企业未对此外协加工过程进行控制”。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2.“车间的工人按一份作废的图纸加工零件,经检验,零件的尺寸全部不合格”。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3.“机修车间正在对一台注塑机进行大修”。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4.“某公司进行管理评审后提出了六项改进要求”。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5. “公司所有的建筑施工项目的记录进行保存”。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6.“办公室正在对新聘员工进行考核”。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7. 生产部在公告栏上发布了上个月的生产进度、产品质量情况和本月下旬将进行管理评审的信息。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8.“计量室的温度和湿度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9.“某车间新分配的工人不会操作生产设备”。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10.“检验员在车间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1. 办公室没有针对内审时提出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2.“办公室派人验证管理评审时提出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3.“装修公司的技术人员向油漆工提供了油漆色标”。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4.“质检部对上半年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5.“车间工人对加工不合格的零件作了报废处理”。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6.“销售部将顾客反馈的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传递给技术部”。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7.“售后服务人员按合同要求为顾客免费安装设备,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8.“顾客打电话询问公司的产品型号、功能性能和价格,但是没有人接听”。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19.“质检部正在组织编制新产品的检验规程”。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20.“烘干车间的工人正在按规定监测烘箱的温度”。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

五、简述题

1.审核员在企业依据GJB9001C-2017标准审核QMS时,应从哪些方面关注企业的QMS是否应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2. GJB9001C-2017标准8.4外部提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与GJB9001B-2009标准7.4采购是否有区别?若有区别,主要体现在标准的哪些方面?

3.以审核某营销部门为例,请阐述如何把基于风险的方法,应用在审核营销过程中(主要针对标准的变化阐述总体思路)。

*4.简述如何按GJB9001C-2017标准7.1.6条的要求,审核“组织的知识”的管理过程。

六、情景题(请对以下场景进行分析,写出不符合标准条款的编号及内容,并写出不符合事实)

*1.审核员在某导弹研究所企管部审核“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时,企管部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本所环境及风险分析报告》说:这是为实施新标准专门编制的。审核员发现报告中所列的风险域包括“运输损坏”、“点火失败”、“发射失败”、“未命中”等,但是均没有应对措施。审核员问:“有没有应对这些风险的措施?”部长说:“我们把报告发给各有关部门,提醒他们自己在工作中注意就是了,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不是我们的事。”审核员了解总体部、飞控部和火控部等部门,也都没有制定应对这些风险的措施。

2.在销售部,内审员抽查7份顾客调查表,发现其中2份写有顾客意见:“不知道应找哪个部门询问产品信息?”有2份是顾客抱怨:“购买产品发现质量有问题,找不到联系的部门和人员。”销售部经理解释:“因为销售人员经常外出,顾客找不到人是难免的。”

3.在质检部,内审员问:“公司是否规定了自行车中轴成品检验的抽样数?”质检部经理递过一份《成品检验规程》,内审员注意到该检验规程第

4.2.2条规定“各种自行车零件的车轴成品按表4.1中规定的批量大小随机抽样”。内审员又查到4.1中自行车中轴的“批量范围”中只规定了“501-10000”的抽样数,就问“自行车中轴批量≤500和>10000时,检验员如何抽样?”质检部经理说:“检验员会根据经验减少或加大成品检验的抽样数,我们的检验员都很有经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顾客退货的情况”。

4. 2017年6月12日,内审员在某修理厂结构修理车间审核时发现:YU盖板工艺规程中规定“在回火温度为70℃±5℃时保温6小时”,“回火后待炉温降到40℃以下时取出盖板”。但查其5月9日和6月3日的修理记录,只记录有“盖板回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5小时”。经查,保温时间少了2.5小时。

*5. 审核员问技术部部长:“如何获取、保存和更新知识?”部长指着几个文件柜,自信地说:“这就是我们多年积累的知识,这也是我们的知识产权。如果有谁离开公司,新来的人只要认真看看这些材料,用不了一个月就又捡起来了。所以,我们什么也不怕…”。审核员问:问问人力资源部,他们应该有这方面的措施。”

6.在进货检验站,内审员看到检验员正在检验外购的H零件,检验员介绍:通常100件为一批,抽5件检验,内审员请检验员出示指导书,上面规定H零件每批抽13件检验。检验站长说抽13件工作量太大,改检5件已一年多了,不会影响质量,我们抽5件的检验记录很清楚,您可查看,没有不合格的。

*7.内审员在办公室看见《XX产品设计定型文件汇编》中的文件均为C阶段,查阅XX产品定型文件清单登记有10份文件都是D阶段。文件管理员说:“这10份文件都是去年7月份产品定型评审后换版的,已经发到有关部门,还没来得及归档。”审核员看《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定型文件需在通过定型评审后一个月内交办公室归档。

*8. 军代表反映公司2年来公司员工从100多人发展到500多人,新员工的岗位能力和按章办事的意识亟待培训和提高,今年以来就发现十几次新员工误操作和技能问题导致的不合格。在人教科查年度培训计划发现没有安排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内容。科长说:“现在培训经费紧张,待明年再安排也不迟”。查人员培训记录发现,所有搬运人员和部分焊接工人的培训无据可查。审核员问是否识别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如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科长说:“反正都培训了,效果很难评价,但我们相信他们”。

9. 内审员在某公司技术部查阅《XX产品设计文件清单》显示,所有设计文件标识都是S阶段。审核员问:“XX产品何时转入D阶段研制?”项目负责人说:“XX产品是去年11月通过C转S阶段评审,依据评审结论对我们会后就转入了S阶段的设计工作。这些文件大部分是从C阶段直接转为S阶段,只有5份文件是S阶段新编制的”。审核员问:“在C转S阶段之前是否进行了技术状态确认,是否办理了转阶段审批手续?”项目负责人说:“没有这个必要吧?阶段评审不就是对其进行技术状态确认吗?”。

10. XXX设备(图号:JZ1.234.5009)《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规定,关键过程:收发主机信号处理板(图号:XXX.XXX.001)回流焊,质量控制点为BGA(封装)器件单个焊球空洞率≤15%,但是查2017年7月9日XXX设备收发主机信号处理板(批次号:1711)首件检验记录表,只记载“合格”,未记录BGA(封装)器件单个焊球空洞率。车间主任说:“空洞率不好计算和统计,检验员只能根据经验大致估计一下,填合格即可。”审核员到车间回流焊生产线问在场的检验员:“这个监示器能监测和显示焊点的空洞率吗?”检验员回答:“能,检测器件单个焊球空洞率是这台设备的重要功能”。

11.内审员从生产部了解到有一种零部件是由好几个供方提供的,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就放行了,现在都在生产车间,使用中如果发现有问题再追回。内审员来到生产车间看见堆放着一些零部件,车间主任说:“这些都是生产急需来不急检验的零部件。”内审员说:“生产部说这些零部件是从不同厂家采购来的,你们如何区分?”车间主任说:“这些零件都是按同一要求做的,没有必要区分,也区分不出来。”

12.内审员在销售部看到许多顾客要求退、换货的记录,记录中写明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产品的外壳破损造成的,退换货统计报表中反映上两个月退、换货的产品数量超过发货数量的10%以上。内审员问:“对这种情况是如何处理的?”销售部负责人说:“这不是我们的责任,发货时产品的外壳都是好的,产品都是合格的,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火车和汽车野蛮运输造成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退、换或修理。”

*13.某企业的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台帐上写明CS-002测试仪的检定周期为12个月,检定方式为自检。内审员请计量科长提供该测试仪的自检规程,计量科长说:“这种测试仪是从国外进口的专用测试仪,我们只是按照国外厂家的介绍进行校准,没有文字上的规定,这台测试仪使用两年了,从未出现过问题。”

14.在销售部审核时,内审员发现2017年5月至8月编号为2009-5006、2009-5008、2009-6002、2009-6009、2009-7004、2009-8011、2009-8016等7份合同没有评审记录,销售部负责人解释说:“我们的产品都是标准品,顾客又没什么特殊要求,根本不需要进行评审。”

15.内审员在销售部查2017年2月销售统计报表时,发现一批DT34型密封件共计1000注明“因合同更改积压”字样,销售部长说:“这是星河公司今年1月份订的货,本来订好要3000件,但后来他们来电话说只要2000件,可是我们忘了通知生产部,所以就积压了这1000件,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

16.三车间的一位工人正在按L-05号图纸加工一批零件,审核员看见图纸上的一个尺寸用红笔进行了修改,车间主任说:“我干这一行已经有25年了,这张图纸拿来时,我一眼就发现这个尺寸有问题,如果照原图加工肯定是错的,所以我就把这个尺寸改了。”

17. 内审员C在技术部查阅对YT-003型组合件的设计资料时,发现编号为0091的设计评审记录表上写明“电阻件尺寸不符合要求,应修改”,内审员C要求查看相应的修改情况记录,部长说:“评审后就已经修改了,但没有什么记录。”

18.内审员在采购部查合格供方名录上列有“利新公司”,内审员询问如何对利新公司进行评价,采购部部长说:“利新公司是老关系了,从我们公司一成立,就给我们供货,价格也合适,又送货上门,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人家就包退,评价就没必要了。”

19. 2017年12月审核员在研发部审核发现,2017年5月24日的《XX机载防撞设备S转D阶段技术鉴定审查意见书》附表1显示:可靠性要求(MTBF规定值3600小时,MTBF设计定型最低可接受值2500小时)的试验结果和评审结论均空白未填。该设备已经交付20多套,依然提供不出上述可靠性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评审证据。

20、2017年7月审核员在研发部审核发现,《XX设备软件配置管理计划》(D阶段)和《XX设备技术协议书》都规定,D阶段入库的软件配置项包括“软件用户手册”和“软件维护手册”,产品已于2015年12月24日通过S转D阶段技术鉴定审查,提供不出“软件用户手册”和“软件维护手册”等。设计人员解释:“这些软件是嵌入式的,不需要编制用户手册和维护手册。我们2014年就向总单位体发了技术协调单。”审核员看协调单上建议不编制的XX产品软件文档中确实包括了上述手册,但没有甲方人员签字。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15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 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于本标准。 ISO 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 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直接顾客 b)最终使用者 c)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立法机构 e)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标准4.1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 b)标准4.2条款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制造单位应该按照本要求的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制造单位应该做到: 1,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极其在制造单位中的应用 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3,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4,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5,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6,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7,对外包过程加以识别,确保对其实施控制 8,按本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B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B1,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质量手册 3、本要求规定的程序文件 4、质量计划 5、本要求所规定的记录 C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的内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规定制造单位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 2、概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的控制内容、控制方法,规定程序文件 3、表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时间的相互作用 D 文件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予以控制 D1、规定控制要求内容 文件程序控制应当规定一下控制内容 1、明确受控文件类型 2、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方法 3、文件的修改和更新方法 D2 控制应当达到的要求 1、确保文件是充分适宜的 2、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3、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使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4、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5、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6、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7、文件的发放、回收、保管及建立现行有效文件清单等管理要求 E 记录控制 E1记录保持 1、制造单位应建立并保持产品记录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以提供产品符合要求 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优质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2、制造单位应当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E2 记录的控制 记录的控制应做到以下要求: 1、明确产品记录和质量管理体系记录所需的表格,并做到表格的标准化、文件化 2、产品记录表格的内容应当满足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安全性能的控制要求 3、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得到所需的控制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 要求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 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到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 4.2 文件的要求 4.2.1 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

ISO9001:2015标准 前言(略) 委员会征求意见稿说明(略)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 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组织的背景4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1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3 质量管理体系4.4 领导作用5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2 变更的策划6.3 支持7 7.1 资源7.2 能力意识7.3 沟通7.4 形成文件的信息7.5 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运行策划过程8.3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产品和服务开发8.5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6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不合格产品和服务8.8 绩效评价9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9.2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标准4.1 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 b) 标准4.2 条款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 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对不适用的标准条款,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及其理. 由形成文件。 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7.1.4 和8 章节,且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责任。过程外包不是正当的删减理由。 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组织。 质量管理管理体系范围应形成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引言 总则 过程方法 与ISO9004的关系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1 范围 1.1 总则 1.2 应用 2. 引用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4.2.2质量手册 4.2.3文件控制 4.2.4质量记录的控制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中心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4.1质量目标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5.5.2管理者代表 5.5.3内部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1总则 5.6.2评审输入 5.6.3评审输出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2.1总则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7.2.3顾客沟通 7.3 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7.4 采购 7.4.1采购过程 7.4.2采购信息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3表示和可追溯性 7.5.4顾客财产 7.5.5产品防护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划 8.2 测量和监控 8.2.1顾客满意 8.2.2内部审核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品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8.5.1持续改进 8.5.2纠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90001国标

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代替GB/T 19001—2008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GB/T 19000族的核心标准之一。本标准替代GB/T 19001一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与GB/T 1900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采用ISO/IEC导则,第一部分ISO补充规定的附件SL中给出的高层结构; ——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更少的规定性要求;——对成文信息的要求更加灵活;——提高了服务行业的适用性;——更加强调组织环境;——增加对领导作用的要求;——更加注重实现预期的过程结果以增强顾客满意。 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潜在益处是: 1.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3.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各方, 实施本标准并非需要:—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 文件;—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 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P-C-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过程方法使组织能够策划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PDCA循环使组织能够确保其过程得到充分额资源和管理,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 基于风险的思维使组织能够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 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 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这无疑是 组织面临的一项挑战。为了现实这一目标,组织可能会发现,除了纠正和持续改进,还有必 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改进,如: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 0.2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是在GB/T19000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基础上制定的。每项原则的介绍均包含概述、该 原则对组织的重要性的依据、应用该原则的主要益处示例以及应用该原则提高组织绩效的典 型措施示例。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积极参与;——过程方法 ——改进——循证决策;——关系管理。 0.3 过程方法0.3.1 总则本标准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 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采用过程方法所需的具体要求见4.4。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一个体系加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有效和高效地实现其预期结果。这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其体系的过程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 组织整体绩效。 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可通过采用PDCA循环以及始终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过程和整个体系进行 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机遇并防止发生不良结果。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能够: a)、理解并持续满足要求;b)、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获得有效的过程绩效;d)、在评价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改进过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0标准网络教程(第一期) 第一讲:概述 1. ISO9000为什么重新修订 ISO9000标准是87年出版的,94年修改过一次。94版和87版的写法基本上适应加工工业,按加工工业产品的过程编写出来的。2000版是因为各行各业都要用,所以进行改版,特别是服务业,老的标准不适合服务业(如:什么是不合格、检验、生产等),2000版改版后对服务企业比老版本要好得多。 2. 新版标准的组成 ISO9000族标准由:9000、9001、9004(19011在CD3阶段,未出版)组成 9000: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术语 900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9004:业绩改进的指南 1901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 9004用于达到9001水平后,进一步想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业绩(着重于质量管理方面),这时可以运用此项指南。此项指南不能把它当作实施9001的指南,它比9001要求的水平要高,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全面,它是业绩改进的指南,但在贯彻9001时,也可参考9004。不过两者可以放在一起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它们结构相同。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的指南-以前质量审核和环境审核分别有两个标准,现在考虑到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都在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之内,在方针、指导思想、管理模式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就把这些管理体系能够互相整合,互相在同一个指导思想、同一个总的方针下,用体系的办法开展这个活动,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的模式都逐渐接近,必竟是一个企业的不同侧重点而已,因此它的审核也应整合起来,希望通过一次认证解决问题(但现在正在研究)。 ISO9001:质量保证活动主要属于一种证实活动,证实产品质量保证的能力。本标准即可以用于建设内部质量体系管理,又可以用于质量保证活动。下面将主要介绍ISO9001标准。

ISO90012015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目录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术语和定义3 组织的背景4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1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质量方针5.2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5.3 策划6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变更的策划6.3 支持7 资源7.1 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形成文件的信息7.5 8 运行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1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2 8.3 运行策划过程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 产品和服务开发8.5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放行8.7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标准4.1 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 b) 标准4.2 条款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 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对不适用的标准条款,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及其理由形成文件。 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7.1.4 和8 章节,且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责任。过程外包不是正当的删减理由。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编制说明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起草组 二〇一二年八月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10年6月,质检总局向科技部申报了国家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政府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并获批准。该课题以在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果为研究线索,探讨政府部门执行力建设问题。作为项目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课题组起草并完成了《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草案。 2011年,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被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一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10183-Z-469”。本项任务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定于2012年完成。 二、起草单位和工作组组成 标准归口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 标准起草单位:质检总局办公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检验检疫局、浙江检验检疫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起草组成员:俞晓丹、凌活、吴建伟、田武、梁晓文、刘钢、李旎 三、目的和意义 本《指南》充分结合政府部门的管理特点、运转模式,以政府部门现有管理为基础,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过程管理、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的理念,以及PDCA的运行模式,引入到政府部门的日常管理中,意在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推动管理创新,使政府部门进一步树立科学管理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完善职责明确、协调有序、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

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复习题)

G J B9001C-2017内审员培训复习题 一、判断题: *1、()PDCA循环使组织能够确保其过程得到充分的资源和管理。 *2、()基于风险的思维是实现QMS有效性的基础。 *3、()组织应确定与QMS有关的相关方及其要求。 4、()组织应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保持成文信息,以支持和确信过程按策划运行。 *5、()实施GJB9001C标准需要统一不同组织QMS的架构。 *6、()最高管理者应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7、()组织从内部来源的知识可以是学术交流。 *8、()组织在确定影响其实现QMS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因素时应考虑环保监测能力。 *9、()人为因素是对考虑中的实体的人为参与影响。 *10、()对于过程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组织,某一岗位可由多人承担。 *11、()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的环境的过程的组成部分。(4.2) *12、()不同组织的QMS看起来是由相类似的过程组成,但每个组织及其QMS都是独特的。 *13、()组织可以将不同的管理体系整合建立一个单一的管理体系,但不能同时进行结合审核。 *14、()风险可能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所有的正面风险均可提供改进机遇。 *15、()最高管理者应确保QMS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16、(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建立诚信管理制度,确保组织的质量诚信。 *17、( )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并实施质量责任追究与激励制度。 *18、(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最高管理层中有一名成员分管QMS工作。 *19、( )一次性使用的测量资源,应纳入周期校准或检定计划。 *20、( )最高管理者(层)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有关质量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 21、( )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22、( )对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应进行评审,并保留评审结果记录。 23、( )计算机软件的更改应符合软件配置管理要求,并对更改的实施进行跟踪。 24、( )组织应要求外部供方对其直接和次级外部供方采取适当的控制。 25、( )组织按规定审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更改,但不包括对外部供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更改。 26、( ) 未经顾客授权的让步使用应征得顾客同意。经顾客同意,关键特性也可以让步使用。 27、()标准8.3.2要求进行产品特性分析,就是对产品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进行分析。 28、()组织应制定并实施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 29、()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 30、()改进的例子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 二、单项选择题,从以下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 组织应对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QMS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成文信息进行适当的() (A)发放并使用(B)识别并控制(C)授权并修改(D)保持可读性 *2. 组织的知识是指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知识,是实现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内部知识可源于()(A)产品标准(B)从失败和成功中得到的经验教训(C)学术交流(D)专业会议 *3. 标准7.3条款特指人员意识,要求组织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知晓() (A)组织的质量文化(B)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C)偏离QMS要求的后果 (D)以上都是 *4. 创新是实现或重新()的、新的或变化的客体。 (A)优化流程(B)分配管理职责(C)分配价值(D)使用价值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表格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表格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表格汇总目录: 一、质量记录清单 二、不符合项报告 三、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可另附纸叙述) 四、顾客财产问题通知单 五、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单 六、内部质量损失统计台帐 七、收文处理情况登记表 八、检验原始记录 九、口头订单登记台帐 十、设施(工、模、卡具)管理台帐 十一、质量信息反馈统计台帐 十二、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入库验收统计台帐 十三、产品质量统计台帐 十四、产品售后服务登记表 十五、文件回收情况登记表 十六、计量周期校准计划 十七、计量器具报废申请单 十八、零(台)件质量抽查记录 十九、经济合同签订履行台帐、统计、分析一览表 二十、有限公司设备日常点检卡 二十一、技术文件发放登记表 二十二、年月生产物资计划单 二十三、采购计划 二十四、外协、外购件检验通知单 二十五、生产计划 二十六、年月份销售产值、销售产品产量指标计划表 二十七、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征求意见书 二十八、年月份原材料购销存月报表 二十九、文件发放登记表 三十、产品报价单 三十一、设备检修计划 三十二、设施报废单 三十三、模卡具技术状态记录 三十四、培训审批单 三十五、培训记录表 三十六、管理评审通知单 三十七、管理评审报告 三十八、定单确认表 三十九、合同更改通知单 四十、设施验收单

四十一、设施管理台帐 四十二、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四十三、工艺设计开发鉴定报告 四十四、废品通知单 四十五、返修品通知单 四十六、年度培训计划 四十七、改进、预防、纠正措施报告 四十八、职工培训档案卡 四十九、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 五十、合格供方名录 五十一、供方业绩评定表 五十二、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五十三、不合格项分布表 五十四、内审检查表 五十五、特殊工种(工序)培训台帐 五十六、技术资料(兰、底图)存档登记 五十七、培训人员签到表 五十八、产品出入库日报表 五十九、进货统计台帐 六十、设计开发计划书 六十一、生产设施一览表 六十二、厂领料单 六十三、产品质量检查报告单 六十四、收发清单 六十五、三检卡 六十六、文件销毁申请 六十七、管理评审计划 六十八、设备事故报告单 六十九、产品要求评审表 七十、偏差件回用申请单 七十一、文件更改通知单 七十二、审核日程安排 七十三、供方评定记录表 七十四、年度内审计划 七十五、审核实施计划 七十六、内校记录表 七十七、产品出库单 七十八、改进计划 七十九、产品检验入库通知单 八十、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八十一、模具调整记录表 八十二、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八十三、不合格品报告 八十四、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其实质就是按照公司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精神去实施,即是去做。这种做不是一阵风,做一段时间就过了,而是一个不断地实施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过程,即是PDCA循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学”、“做”、“记”、“查”、“改”的内函来进行。通过“学”使员工明白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做”使企业面貌得到改观;通过“记”为企业提供改进的依据、为外审(认证审核)提供证据;通过“查”找出问题与差距,从而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通过“改”使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重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者代表领导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搞好体系运行管理,各级领导与全体人员均应积极投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 下面提出运行中的具体要求: 一、在全公司范围内,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 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记录空白表格。 三、公司员工均应记住四件事: a)公司质量方针、目标: b)本部门质量目标: c)自已的岗位职责: d)为完成本职工作应遵循的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 四、(4.2.3)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应: a)所有文件必须有拟制、审核、批准三个层次人员签名(同时签注日期); b)公司内的体系文件必须盖“受控”章,且有“分发号”; c)文件发放时要填《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相关人员必须签字; d)每个部门要有本部门的《受控文件清单》。公司的《受控文件清单》由质管部完 成; e)重要的场所(与产品质量形成有关的)均应得到相关文件的有效版本。 五、4.2.4)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应进行的管理: 1、录应即时、认真、准确、完整; 2、记录有错应“杠改”、不能“涂改”; 3、定期应对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编目、标识; 4、对记录应视其重要程度确定保管年限并按期归档或销毁; 5、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应有公司的《记录清单》与样 表,各部门均应有自己的记录清单与样表。 六、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应提供的证据性记录如下: 1、(5.4.1)质量目标 各部门质量目标的分解值,即各部门质量目标; 2、(5.6)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各种记录(管理评审后才有的); 3、(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职工培训记录,特殊工种上岗资格证,员工上岗证,员工花名册,员工 培训档案; 4、(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合同(标书)评审记录;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001—2008/ ISO 9001:2008 代替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ISO 9001:2008, IDT) 2008-12-30发布2009-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通过对其修订,使表述更为明确,并增强与GB/T 24001—2004的相容性。 附录B中给出了GB/T 19001—2008和GB/T 19001—2000之间的具体变化。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合格评定认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深圳环通认证中心、赛宝认证中心、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培认证培训(北京)中心、中国建材检验认证中心、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武、李钊、刘卓慧、李强、李荷芳、李明、赵志伟、王建宁、孙纯一、曲辛田、万举勇、王梅、李平、石新勇、倪红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0300.2—1988、GB/T 19001—1992、GB/T19001—1994、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_要求内容

ISO/FDIS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引言 总则 过程方法 与ISO9004的关系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1 围 1.1 总则 1.2 应用 2. 引用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4.2.2质量手册 4.2.3文件控制 4.2.4质量记录的控制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中心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4.1质量目标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5.5.2管理者代表 5.5.3部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1总则 5.6.2评审输入 5.6.3评审输出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2.1总则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7.2.3顾客沟通 7.3 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7.4 采购 7.4.1采购过程 7.4.2采购信息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3表示和可追溯性 7.5.4顾客财产 7.5.5产品防护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划 8.2 测量和监控 8.2.1顾客满意 8.2.2部审核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品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8.5.1持续改进 8.5.2纠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汇。制定国际标准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个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由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国际标准是根据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起草的。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了至少3/4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国际标准草案才能作为国际标准证实发布。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内容

成都国军标GJB9000认证国军标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成都国军标GJB9000认证国军标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引言 0. 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GB/T 19000和GB/T 19004中所阐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0. 2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 理解并满足要求 b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的过程 反映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展示了4-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作用。对顾客满意的监视要求对顾客有关组织能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该模式虽覆盖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的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0. 3与GB/T19004的关系 GB/T 19001和GB/T

ISO质量管理 体系

ISO/TS16949标准宣贯手册 ——————ISO/TS16949技术规范宣贯资料 1、什么是ISO9000标准: 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发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总结了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以简单明确的标准的形式向世界推荐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 2、什么是ISO/TS16949技术规范: SO/TS16949技术规范是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为适应汽车工业全球采购的需要,减少零部件及材料供应商为满足各国质量体系要求而多次认证的负担,减低采购成本,而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的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它的全名是“质量体系—汽车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TS16949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 ISO/TS16949技术规范结合了各个国家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要求:QS-9000(美国)、VDA6.1(德国)、EAQF94(法国)、AVSQ95(意大利)等。它规定了汽车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适用于全球汽车行业,目的在建立一个美国、欧洲及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接受的单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认证注册方案,避免供方执行多重质量体系标准和重复认证注册的困扰。 4、ISO/TS16949的主要内容: ISO/TS16949是ISO9000标准在一个特定行业的深入,结合该行业的特点,整合了相关的多个标准,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它主要增加的内容有MSA(测量系统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SPC(统计过程控制)、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APQP&C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 5、ISO/TS16949的目标: ●在企业和供应商中持续不断的改进,包括质量改进、生产力改进,从 而使成本降低; ●强调缺点的预防,采用SPC技术及防错措施,预防不合格的发生,“第 一次就做好”是最经济的质量成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