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质实验报告

水质实验报告

水质实验报告
水质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11生物技术实验课程名称__生态学实验________指导教师及职称余婷婷_____开课时间 2012 至_ 2013 学年_下_学期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名称:实验二水质分析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方法。 2、实验设备及材料 1>器材:

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2>药品:

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 3>样品:

池塘水

3、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一、实验原理:

1、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

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2、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二、实验流程:

打开仪器→加样→设置→添加试剂→空白测量→显色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在无光条件下处理。

实验时间:2013/3/18 小组合作:是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

反应后水样出现颜色

2、对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由此可知测得数据基本达到国家i类水质,但亚硝酸盐含量基本已达到标准上限,故水质基本优秀,从已测得的数据中符合国家标准。但亚硝酸盐含量需要注意

3、结论:

所测得水质基本优秀,符合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总体优秀。

三、实验总结

实验比较成功,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意外,药品充分混合到样品中,实验数据人为误差基本可以排除。另一方面,实验中仪器发生较大故障,无法正常测得数据,故实验结果是否可信值得商榷。总体而言,通过本次实验,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了解到仪器使用方法,实验目的已初步达成。

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

签名:年月日篇三:水质总氮实验报告

水中总氮的测定

一原理

总氮测定方法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转变成硝酸盐后,再以紫外分光计进行紫外测定。

水样采集后,用硫酸酸化到ph<2,在24h内进行测定。

在120-124℃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以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然后用紫外分

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nm与275nm处测定其吸光度,

水样中含有六价铬离子及三价铁离子时,可加入5%盐酸羟胺1-2ml以消除其对测定的影

响。

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的影响,在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可消除。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若干25ml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压力锅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

2试剂

(1)无氨水:每升水中加入0.1ml浓硫酸,蒸馏。收集馏出液于玻璃容器中或用新制备

的去离子水。

(2)2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ml (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15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0ml。

溶液存放于聚乙烯瓶内,可贮存一周。(4)(1+9)盐酸。(5)硝酸钾标准溶液

标准贮备液称取0.7218g经105-110℃烘干4h的优级纯硝酸钾溶于无氨水中,移至

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100μg硝酸盐氮。加入2ml三氯甲烷为保护剂,

至少可稳定6个月。硝酸钾标准使用液将贮备液用无氨水稀释10倍而得。此溶液每毫升含

10μg硝酸盐氮。

三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分别吸取0ml、0.50ml、1.00ml、2.00ml、3.00ml、5.00ml、7.00ml、8.00ml硝酸

钾标准使用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用无氨水稀释至10ml标线。

(2)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进磨口塞,用纱布及纱绳裹紧管塞,以防止溅出。

(3)将比色管置于压力蒸汽消毒器中,加热0.15h,放气使压力指针回零。然后升温至

120-124℃开始计时(或将比色管置于民用压力锅中,加热至顶压阀吹气开始计时),使比色

管在过热水蒸气中加热0.5h。

(4)自然冷却,开阀放弃,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并冷至室温。(5)加入(1+9)盐

酸1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6)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无氨水作参比,用10mm

石英比色皿分别在220nm及27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校正的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a=a220-2a275 2 样品测定步骤

取10ml水样,按校准曲线绘制步骤(2)-(6)操作。按校正吸光度,在校准曲线上查出相

应的总氮量四、实验结果 1、绘制标准曲线下面是实验数据

绘制标准曲线如图

2、由水样的吸光度可以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氮含量,以下是实验数据及结果:

篇四: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曝气充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氧转移机理及影响因素。(2)学会图解法求曝气设备氧总转移系数kla方法。

(3)了解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氧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污

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

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设

计人员通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根据氧转移基本方程

达式为

kla?2.303cs?c0。 lntcs?ctdc?kla(cs?c)积分整理后,所得到的氧总转移系数表dt 式中:

kla——总转移系数,h-1;

t ——曝气时间,h;

cs ——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0 ——曝气筒内初始溶解氧浓度mg/l,本实验中t=0时,c0 =0 ; ct ——t时刻

曝气筒内溶解氧浓度mg/l;

整理得lncs?c0kc?c?la?t,以lns0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绘制直线,通cs?ctcs?ct2.303 过图解法求得直线斜率可以确定kla值。

本实验采用间歇非稳态法,即实验过程中不进水也不出水的清水实验对充氧性能进行测

定。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溶解氧侧定仪。

(2)空气压缩机。

(3)曝气筒,内径18.5cm,有效水深为2.2m。

(4)搅拌器。

(5)秒表。

(6)分析天平。

四、实验用试剂

(1)脱氧剂:无水亚硫酸钠。

(2)催化剂:氧化钻(0.1mg/l)。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向曝气筒中注入清水至2.2m,取水样测得水中溶解氧值5.66mg/l,并根据溶解氧

浓度公式确定水中溶解氧量:

v??4d2?h??18.52?()?2.2?0.0591m3?59.1l 4100g?c?v?5.66?59.1?334.506mg (2)计算

脱氧剂无水硫酸钠用量其反应式为

由方程式得o2321??,即亚硫酸钠的用量可以由下式计算2na2so42528 g?(1.1~1.5)g?8,其中(1.1~1.5)为安全系数,通常取1.5,则

g?1.5g?8?1.5?334.506?8?4014.072mg?4.014g (3)计算催化剂用量。所用催化剂浓度为0.1mg/l,则加入催化剂量为0.1?59.1?5.91mg。

(4)将所得的脱氧剂与催化剂加入曝气筒内充分混合后,反应10min左右测do值。

(5)当水样脱氧至零后,开始正常曝气,计时每隔1、2、3等分钟取样一次,在现场测

定do值,直至水中溶解氧值不再增长,饱和溶解氧为12.62mg/l。

(6)记录数据。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

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时刻lncs?c0c?c的值,并将计算数据填入下表,以lns0为cs?ctcs?ct

纵坐标,t为横坐标绘制直线,通过图解计算斜率方法,求出kla值。

曝气充氧实验计算数据

曝气充氧实验所得关系图

则由图可以看出,

七、思考题 kla?0.676,kla=1.57 h-1。 2.303

1.简述曝气在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法中的作用。

答:曝气的作用主要有:

1) 充氧。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好氧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其原

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的氧化分解和代谢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所以,充氧很重要。

2) 搅拌混匀作用。曝气可以使活性污泥分布均匀,从而使去除率更高。

2.简述曝气充氧原理及影响氧转移因素。

答:曝气充氧是指人为通过一些设备,强制加速向水体中传递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活性污泥和污染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水相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影响因素有曝气水水质,曝气水水温,氧分压,气液间接触面积和时间,水的紊流程度等。

3.分析曝气的种类和各自特点。

答:曝气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鼓风曝气、机械曝气、鼓风机械曝气。

鼓风曝气是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经过空气扩散,在水中形成不同尺寸的气泡。气泡经上升和随水流动,最后在液面处破裂,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氧向混合液中转移的作用。

机械曝气采用机械装置在驱动力作用下使混合液充分搅动,促进氧的转移。鼓风机械曝气是以上两者的结合。

4.氧总转移系数kla的意义是什么?

答:表征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从起始提高到饱和所需要的时间。氧总转移系数表达式为 kla?2.303cs?c0lntcs?ct。

5.鼓风曝气设备与机械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指标有何不同?

答:(1)动力效率ep:即每消耗1kw·h电能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单位是kgo2/(kw·h)。

(2)氧的利用率ea:通过鼓风曝气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3)氧的转移效率el:也称充氧能力,通过机械曝气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单位是kg/h。

通常用动力效率和氧的利用率两项指标评判鼓风曝气设备的性能,而用动力效率和氧的转移效率两项指标评判机械曝气设备的性能。

最基本的差异如下:

1) 鼓风曝气设备;布气均匀、氧转移率高、能耗低、搅拌效果略差些。 2) 机械曝气设备;布气不匀、氧转移率低、能耗大、搅拌效果好一些。

实验二污泥吸附性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活性污泥活性的理解。

(2)学会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实验测定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活性污泥的性能优劣,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只有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活性才能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通常,活性好的活性污泥从外观上看呈黄褐色絮绒颗粒状,因此,它又被称为“生物絮凝体”。它主要是由栖息在活性污泥上的大量微生物聚集而成。通常来讲,性能优良的活性污泥应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和凝聚沉降性能。

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很大表面积,当活性强的活性污泥(通常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器)与污水接触时,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将污水中呈悬浮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凝聚吸附在自身表面,从而使有机物得到去除,即所谓的“初期吸附去除”。在此阶段cod含量会急剧下降,但接下来cod含量略有升高,这是因为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的部分非溶解性小分

子重新回到污水中造成的。此时,活性污泥微生物进入营养过剩的“壮龄”阶段,因而微生物处于分散状态,这也进一步促使cod值上升,而随着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不断进行,有机物不断被降解,cod值又缓慢下降。整个过程可由图1表示。篇五:水质总磷测定实验报告

水质总磷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在指定硫酸酸度下,加入钼酸铵与正磷酸根作用,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在铋盐作用下,用抗坏血酸于室温下使磷钼杂多酸迅速还原为磷铋钼蓝,其颜色强度与磷酸根的含量成正比。借此进行光度测量。

(二)仪器及试剂仪器:

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10mm比色皿试剂:

1.抗坏血酸溶液(2%)取抗坏血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2.硫酸溶液(8+100)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浓硫酸8ml,冷却后备用。 3.钼酸铵溶液(0.5%)取钼酸铵0.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硝酸铋溶液(10%)称取硝酸铋10g溶于20ml浓硝酸中,加入蒸馏水至100ml,摇匀。

5.磷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197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1ml此标准溶液含100.0μg磷。

6.磷标准使用溶液将5.0ml的磷标准贮备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1.00ml此标准溶液含2.0μg磷。

(三)实验步骤

4.放置10~15min,于波长680nm处,用10m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5.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0.0、0.3、1.00、2.00、3.00、5.00ml 磷酸盐标准溶液,加水至25ml。然后按测定步骤1~4进行处理。以磷酸根离子浓度对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pH、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

总磷的方法。 (2)校园内湖塘是校园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接纳水体。本实验旨在了解各湖塘接纳污水水质情况,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 二、实验原理: (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氨氮的测定 氨+碘化汞钾→黄色络合物 ↑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3)、亚硝酸盐的测定——重氮化比色法 亚硝酸盐+氨基苯磺酸(重氮作用)+ -萘胺→紫

红色染料 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 -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三、实验装置: (1)、器材 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2)、药品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 (3)、样品 信息楼前池塘水 四、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五、实验步骤: 样品(ml)试剂(一)试剂(二)显色时间 (min) 氨氮10 0.2 1支10 10 0.2 1支— 蒸馏水(对 照) 亚硝酸盐10 0.2 1支20 蒸馏水(对 10 0.2 1支— 照)

水处理实验技术教学大纲

水处理实验技术教案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水处理实验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实践教案环节(专业核心课) 课程学时和学分:实验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环境生物学、水质工程学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课,是水处理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课程。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所学知识既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又为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本课程教案总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选课,加深学生对水处理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水处理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水处理实验的一般技能及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与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掌握一般水处理处理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的方法;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从而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实验项目基本要求 ()活性炭吸附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加深理解吸附原理,掌握活性炭吸附常熟确定方法。 实验要求:学会使用活性炭吸附装置使用,掌握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污水确定设计参数的方法。 ()离子交换软化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加深对离子交换容量的理解,掌握测定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掌握离子交换柱的运行。 实验要求:学会使用离子交换设备使用方法,能测定离子交换容量。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学习了解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的实验方法,加深对曝气充氧机理的认识。 实验要求: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熟悉曝气设备氧总转系数及其他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混凝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水样混凝的最佳投药量确定方法,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精品】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试不同废水的色度、浊度、COD、电导、pH等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2.增强对污染物综合分析能力。 3.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吸附剂类型;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吸附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对废水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 二、实验内容 1.根据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利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色带,色度计分别测定pH值、浊度、色度,并预习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准备。 2.按照自己所取锅炉排污水、洗衣废水或其他废水的水质特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3.针对某一废水,实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处理流程。确定每种处理流程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他操作条件。给出治理结果。 4.处理结果达不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治理方案。 三、实验原理 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着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是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离子交换或臭氧氧化属于深度净化,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含盐量、COD、色度等。强酸H交换器失效后,必须用强酸进行再生,可以用HCl,也可以用H2SO4。相对来说,由于HCl再生时不会有沉淀物析出,所以操作比较简单。再生浓度一般为2%~4%,再生流速一般为5m/h左右。强碱OH交换树脂再生液浓度一般为1%~3%,流速≤5m/h。GB1 45— 9水汽质量标准规定一级复床出水水质为:电导率≤5?S/cm。混床出水残留的含盐量在1.0mg/L以下,电导率在0.2S/cm以下,残留的SiO2在20?g/L以下,pH值接近中性。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分数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姓名:陈志杰 班级:10级环工一班 院系:水建院 任课教师:杜丹 2012年12 月16 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报告一、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目的 1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3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 数据和资料。 4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项目指标 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总固体物,溶解固体物,悬浮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金属化合物:铝,汞,镉,铅,铜,锌,铬,砷,其他金属化合物如镍、铁、锰、钙、镁、铀。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酸度和碱度,pH,溶解氧(DO),氰化物(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有机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含磷化合物,其他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如氯化物、碘化物、硫酸盐、余氯、硼、二氧化硅。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挥发酚,油类。 特定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

环芳烃(PAHs)。 底质和活性污泥(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 二、水质检测方法 实验一pH值的测定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og10αH+。 pH值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饮用水标准的pH值的范围是6.5~8.5。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值。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玻璃电极法基本不受上述因素的干扰。然而,pH在10以上时,产生“钠差”,读数偏低,需选用特制的“低钠差”,玻璃电极,或使用与水样的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本实验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一)实验目的 掌握玻璃电极法测定pH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两种电极结合在一起能组成复合电极。pH计测量出玻璃复合电极的电压,电压转换成pH值,其结果被显示出来。(三)实验仪器 pH计(PB-21) (四)实验试剂 1.pH=4.003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 2.pH=6.864缓冲液(混合磷酸盐) 3.pH=9.182缓冲液(硼砂) (五)实验步骤 1.将电极浸入到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直至达到稳定。 2.按mode(转换)键,直至显示出所需要的pH值测量方式。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授课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时数:44学时(其中含12学时实验) 学分数: 2.5学分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水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水质工程学 开课教研室:给水排水工程教研室 执笔人:田晓燕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水质工程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以及微生物在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中的作用。 2.知识要求 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质,并用微生物理论提出粗略的处理意见。 3.能力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具备独立设计、实施相关实验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要了解本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增强适应能力,自觉地把本课程发展与相关专业发展联系起来。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1)概述 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以及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等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研究范畴,对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及其在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2)原核微生物 教学内容: 细菌及其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分类鉴定。 基本要求: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应用潜力;了解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 (3)真核微生物 教学内容: 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生理特性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适用) 2014年至2015 年第 1 学期 班级11环境1班 姓名吴志鹏 学号1110431108 指导教师高林霞 同组者汤梦迪刘林峰吴渊田亚勇李茹茹 程德玺

2014年4月

目录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 1实验二静置沉淀实验----------------------------------------------------------------- 5实验三混凝实验---------------------------------------------------------------------- 8一、实验目的 ------------------------------------------------------------------------- 15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曝气叶轮的氧总传质系数和充氧性能测定方法 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二、实验原理 曝气是指人为地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如鼓风机、表面曝气叶轮等,使空气中的氧从气相向液相转移的传质过程。氧转移的基本方程式为: d/dt=K La(s-)(1)式中d/dt:氧转移速率,mg/(Lh); K La:氧的总传质系数,h-1; s:实验条件下自来水(或污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相应于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mg/L, 曝气器性能主要由氧转移系数K La、充氧能力OC、氧利用率E A、动力效率Ep四个主要参数来衡量。下面介绍上述参数的求法。 (1)氧转移系数K La 将(1)式积分,可得 1n(s—)=一K La t+ 常数(2)此式子表明,通过实验测定s和相应与每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后,绘制1n(s—)与t关系曲线,其斜率即为K La。另一种方法是先作-t曲线,再作对应于不同值的切线,得到相应的d/dt,最后作d/dt与的关系曲线,也可以求出。 (2)充氧性能的指标 ①充氧能力(OC):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 表面曝气时:OC(kg/h)= K La t(20℃)s (标)V (3) K La t(20℃)= K La t 1.02420T(T: 实验时的水温) s (标)=s (实验) 1.013105/实验时的大气压(Pa) V:水样体积 ②充氧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能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该指标常被用以比较各种曝气设备的经济效率。 Ep(kg/kW·h)=OC/N (4) 式中:理论功率,采用叶轮曝气时叶轮的输出功率(轴功率, kW)。 ③氧转移效率(利用率,E A):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与供给的氧量之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实验名称水质分析 实验时间2010年4月12 实验室生科院实验楼综合2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和pH、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总磷的方法。 了解这些因素在水环境中的地位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实验原理: 水是水生生物生活的场所,水体洁净程度如何,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多少,是我们选用不同用途水源时的主要依据,进行水质分析已成为环境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 溶解氧的测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 4MnSO4 + 8NaOH 4Mn(OH)2(肉色沉淀) + 4Na2SO4 2Mn(OH)2 + O22MnO(OH)2(棕黄色或棕色沉淀) 2H2MnO3 + 2Mn(OH)22MnMnO3+ 4H2O 加入浓硫酸使已化合的溶解氧(以MnMnO3的形式存在)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就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 4KI + 2H2SO44HI + 2K2SO4 2MnMnO3 + 4H2SO4 + 4HI 4MnSO4 + 2I2 + 6H2O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碘含量(碘量与溶解氧量成比例关系),计算出水样溶解氧的含量。 氨氮的测定: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反应式如下: 2K2(HgI4) + 3KOH + NH3 NH2HgOI (黄棕色沉淀) + 7KI + 2H2O 亚硝酸盐测定: 测定亚硝酸盐氮,通常使用重氮比色法,此法是基于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α-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pH测定: 利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一个电池。在此电池中,被测溶液的氢离子随其浓度不同将产生相应的电位差。此电位与溶液的pH值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E = E0 + log[H+] (25℃) E = E0–pH 式中,E0为常数。 浊度(NTU): 基于不同浊度的被测溶液对电磁辐射有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比浊法。 铁: Fe 2+ +二氮杂菲橙红色络合物 基于在pH3~9的条件下,低价态铁离子与二氮杂菲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对可见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 工作 要求 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 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 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

11-1 新项目试验报告 水质 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新项目试验报告 项目名称:水质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694-2014 项目负责人: 审批日期:

一、新项目概述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砷的原子荧光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砷的溶解态和总量的测定。 本标准方法砷的检出限为0.3μg/L,测定下限为1.2μg/L。 二、检测方法与原理 检测方法:原子荧光法 原理:经预处理后的试液进入原子荧光仪,在酸性条件的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还原作用下生成砷化氢,氢化物在氩氢火焰中形成基态原子,其基态原子和砷原子受元素灯发射光的激发产生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强度与试液中待测元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1 原子荧光光谱仪:仪器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21191的规定。 1.2 元素灯(砷)。 1.3 可调温电热板。 1.4 恒温水浴装置:温控精度±1℃。 1.5 抽滤装置:0.45 mm孔径水系微孔滤膜。 1.6 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 1.7 采样容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桶)。 1.8 实验室常用器皿:符合国家标准的A级玻璃量器和玻璃器皿。 2、试剂 2.1盐酸:1.19 g/ml,优级纯 2.2硝酸:1.42 g/ml,优级纯 2.3高氯酸:1.68 g/ml,优级纯 2.4氢氢化钠 2.5硼氢化钾

2.6硫脲 2.7抗坏血酸 2.8重铬酸钾:优级纯 2.9三氧化二砷:优级纯 2.10盐酸溶液:1+1 2.11盐酸溶液:5+95 2.12硝酸溶液:1+1 2.13 硝酸-高氯酸混合酸:用等体积硝酸(2.2)和高氯酸(2.3)混合配制。临用时现配。 2.14还原剂: 硼氢化钾溶液:称取0.5g氢氧化钠(2.4)溶于100 ml水中,加入2.0 g硼氢化钾(2.5),混匀。此溶液用于砷的测定,临用时现配,存于塑料瓶中。 注:也可以用氢氧化钾、硼氢化钾配置还原剂。 2.15 硫脲-抗坏血酸溶液: 称取硫脲(2.6)和抗坏血酸(2.7)各5.0g,用100 ml水溶解,混匀,测定当日配制。 2.16 砷标准溶液 2.16.1 砷标准贮备液:100 mg/L 购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或称取0.1320g于105℃干燥2h的优级纯三氧化二砷(2.9)溶解于5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用1mol/L盐酸溶液中和至酚酞红色褪去,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贮存于玻璃瓶中。4℃下可存放2年。 2.16.2 砷标准中间液:1.00mg/L 移取5.00ml砷标准贮备液(2.16.1)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盐酸(2.10),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4℃下可存放1年。 2.16.3 砷标准使用液:100μg/L 移取10.00ml砷标准中间液(2.16.2)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2.10),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4℃下可存放30d。 2.17氩气:纯度≧99.999%。

官洲河水质监测实验报告

官洲河水质监测实验报告 一.明确监测目的: 熟悉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掌握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 了解官洲河水质的现状,提高环保的意识 复习相关的知识,以便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水污染状况调查 1、基础资料的收集 官洲河的地理气候、水文、地质和地貌资料 气候:官洲水道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片网河区,受上游径流及下游南海潮汐动力的共同作用。河流走向为西南-东北,其上游为南河道,下游是广州出海水道即珠江正干至伶仃洋的组成部分,处于北纬 22°26′~23°05、东经113°14′~113°42′之间。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年平均雨量1646.9毫米,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 水文:官洲水道的径流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北江和西江的径流,经三水水文站由平洲水道的沙洛围、大石河、花地涌进入广州片网河,这是主要的径流来源;另一部分来自流溪河、白坭河以及洪水期北江芦苞水闸和西南水闸的分洪流量,这一部分流量经老鸦岗从西航道汇入广州片网河。由于本水道下连伶仃洋喇叭型湾顶,潮汐作用强,多年平均涨潮量2288亿m3,多年平均山潮比为0.26,在珠江八大口门中潮汐作用最强,属潮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据三水水文站(1951~1997 年)统计表明,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803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1373m3/s,历年最大流量为16200m3/s(1994.6.20),多年平均迳流量为433.10 亿m3。马口水文站(1951~1997 年)统计结果为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27967m3/s,多年平均流量为7405m3/s,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338.56亿m3。流溪河的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7.66

水质检测培训计划

水质检测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实验室的人员了解各自的职责。实验员通过培训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国标方法和实验操作与记录等一些基本技能,最终可以对实际样品进行正确的分析。 二.培训要求 熟悉与检测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了解所用的国标方法并判断是否能在实验室中应用,熟悉实验操作,并且会填写各种实验记录。 三.对实验员的要求 1 .要求实验员掌握所检测因子的方法、原理、产生原因、影响其测定的因素及干扰的消除(水样预处理)。 2. 要求掌握标准物和试剂的配置与保存。 3.要求会填写实验室里的各种实验记录。 4.要求了解质控图并且会根据质控图评价数据。 四.培训的具体内容 1. 标准学习:①熟练掌握各因子常规标准方法,识记方法并比较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方法测定范围、检出限、实验步骤及计算结果。②培训组员学习质量控制分析的方法,先做好平行比对,学会找原因,归纳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实验分析:①药品配置:如何配置药品,做好登记并及时配好药品,确保实验及时高效进行。培训组员做到按需配药,不浪费药品,保证实验正常开展。②仪器使用方法。③水样保存:归纳样品保存方法,对不能及时分析的样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

行保存,在有效期内及时对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在做好当天水质分析后,同时保存一份水样,在有效期内分析,比较当天测定及保存后测定的数据并做好记录。④实验分析过程: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实验,做好平行对照实验,对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总结。特别是水样分析实验,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在样品有效期内测定样品,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⑤数据分析: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留样分析,并分析判断问题原因。 3. 记录登记:①试剂配制标签:样品配置后及时贴上标签,写明配置日期、储存时间、配置人员。②仪器使用后,仪器使用记录必须及时进行登记。③实验分析数据:实验做完之后,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4. 质量控制:如何实施监测分析全过程的质控,质控方面有哪些,如何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和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等。 5. 仪器设备维护及卫生管理方面: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根据说明做好仪器的维护工作,及时整理实验台面,做好卫生清洁。 五.培训实施计划 参考资料:国标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实施办法:按照相应的国标或者《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里的方法,对标准样品或水样进行检测并记录原始数据。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号:班级编号:二○一一年二月《环境监测实验》成绩评定表类别实验内容(名称)应完成指标已完成指标完成学时成绩实验模块一三角湖水质监测必测DO、氨氮;至少选测一个指标实验模块二工业废水监测必测CO D、悬浮物;至少选测一个指标实验模块三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合作完成SO2,NOX和TSP的采样与测定,计算API,评价校园环境空气质量实验模块四生物或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 1、样品采集、制备与预处理 2、铅、铜、锌等金属离子的测定实验模块五环境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模块一三角湖水质监测同组者: 1、1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溶解氧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溶解氧的采样技术。 3、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4、了解氧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溶解氧能迅速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加浓硫酸溶解沉淀后,碘离子被氧化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

粉为指示剂,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溶解氧的含量。反应如下: 三、实验仪器 1、250~300mL溶解氧瓶; 2、250mL碘量瓶或锥形瓶。 3、25mL酸式滴定管 4、1mL、2mL定量吸管 5、100mL移液管 四、实验试剂 1、硫酸锰溶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3、1+5硫酸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用) 4、0、5%淀粉溶液 5、硫代硫酸钠溶液 6、0、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五、实验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在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100mL 水、1、0gKI、5、00mL 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 5mL3mol/L硫酸,摇匀,加塞后置于暗处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浅黄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 1、0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平行做3份。

北京交通大学1226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市消防总队和海淀区政府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纪委市监委同步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检测鉴定、调查取证、模拟实验,并委托化工、爆炸、刑侦、火灾调查有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并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单位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基本情况 (一)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现场位于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东教2号楼。该建筑为砖混结构,中间两层建筑为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环境实验室”),东西两侧三层建筑为电教教室(内部与环境实验室不连通)。环境实验室一层由西向东依次为模

型室、综合实验室(西南侧与模型室连通)、微生物实验室、药品室、大型仪器平台;二层由西向东分别为水质工程学Ⅱ、水质工程学Ⅰ、流体力学、环境监测实验室;一层南侧设有5个南向出入口;一、二层由东、西两个楼梯间连接;一层模型室和综合实验室南墙外码放9个集装箱(建筑布局详见下图)。 (二)事发项目情况 事发项目为北京交通大学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横向科研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所属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和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目的是制作垃圾渗滤液硝化载体。该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李德生申请立项,经学校批准,并由李德生负责实施。 2018年11月至12月期间,李德生与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和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15天

正稿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鉴定和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正稿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鉴定和水质分析实验 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鉴定和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2014级生物科学二班张智勇 ●摘要:藻类为低等植物,藻类形态结构非常简单,是天然水体重要的组成部 分,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净化水质、吸收营养盐、拦截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有机体都能吸收营养制造有机物,其繁殖方式简单,通常以细胞分裂为主,当环境条件适宜、营养物质丰富时,藻类个体数的增长非常快。水污染引起水体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影响到生活在水中的浮游藻类及其他生物。由于藻类对水质环境变化敏感,其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现存量等指标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水环境中各异,因而能够及时准确、综合反映水域生态环境状况。有些则有较大的忍耐力,还有些只生活在污水中,因而藻类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在水环境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掌握藻类采集及鉴定、群落分析方法,调查萃英山下高尔夫球场小池塘、榆中县兴隆山东山脚下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的藻类,展开定性和定量实验,并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及群落特征推测其水质状况,并对两处的水样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藻类鉴定与分类、水质分析及比较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1)仪器、材料与试剂:浮游生物网,饮料瓶两个,50mL取样管两个,标签,记录本,鲁哥氏液,显微镜,电子目镜,笔记本电脑, 250mL烧杯一个,1L敞口塑料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长颈漏斗,浮游生物计数框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一混凝试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求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加深混凝机理的理解,了解混凝影响因素; 二、实验基本原理: 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力是影响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一般天然水体颗粒的电动电位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后,只要该电荷点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仪(六联搅拌器),酸度计一台,低浊度仪一台,双向磁力搅拌器一台,1000ml烧杯六个,200ml烧杯两个,1000ml量筒一个,1ml、2ml、5ml移液管各一根,酸碱溶液各一瓶,混凝剂溶液一瓶(5%硫酸铝) 四、实验步骤: (1)本次试验选用的是二号水样,将桶中原水搅拌均匀,测定水样的温度、酸碱度、浊度和pH值。 (2) 确定水样中能形成矾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量,在烧杯中加入200ml水样并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并且每次增加0.1mL的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记录生成小矾花是的混凝剂的最小投加量。 (3)在六个大烧杯中分别加入1L的原水,以上一步所得的最小投加量为基准,设置六组梯度试验,每组用量别为最小投加量的1/3、2/3、1、1.5、2、2.5倍。加入到相应的药剂试管中。 (4)设定六联混凝搅拌仪,第一阶段:时间30s,转速500r/min;第二阶段:时间10min,转速为250r/min;第三阶段;时间10min,转速100r/min;第四阶段沉淀10min。启动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教研室

实验一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掌握用形态学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 的形态、结构,并据此判别污泥的形态; 2、掌握识别原生动物的种属以及用原生动物来间接评定活性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 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各种微生物组成混合体——菌胶团,细菌是菌胶团的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和菌胶团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活性污泥菌胶团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亦随之变化。若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类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因此,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指示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通过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有无丝状菌存在还可以判断有无污泥膨胀的倾向等。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监测处理系统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实验步骤 1、调试显微镜。 2、取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 待其沉淀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放在载玻片上;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3、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在加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 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4、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标本放在圆孔正中央,转动调节器,对准焦距, 进行观察。 5、观察生物相全貌,注意污泥絮粒的大小、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丝状菌必立即生 长情况,并加以记录和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种类、活动状况。进一步观察微型动物的结构特征。如纤毛虫的运动情况、菌胶团细菌的胶原薄厚及色泽、丝状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等,画出所见原生动物和菌胶团等微生物形态草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记录观察所取污泥的形状、结构、有无丝状菌、原生动物的情况。 2、分析环境因素对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影响。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易倩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 2.学会溶解氧采样瓶的使用方法: 3.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操作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 溶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当水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即下降,而有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呈过饱和,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 MnSO4+2aOH=Mn(OH)2↓(白色)++Na2SO4 2Mn(OH)2+O2=2MnO(OH)2(棕色) H2MnO3十Mn(OH)2=MnMnO3↓(棕色沉淀)+2H2O 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2KI+H2SO4=2HI+K2SO4 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三、仪器 1.250ml—300ml溶解氧瓶 2.50ml酸式滴定管。 3.250ml锥形瓶 4.移液管 5.250ml碘量瓶 6.洗耳球 四、试剂 l、硫酸锰溶液。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 H20)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范文

2020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范文Contract Template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监测目的 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握测定水质一些常规测定项目的测定方法。 2、对我校流芳校区静思湖水体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检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二、静思湖相关资料 1、地质、地貌 江夏区位于湖北省东西部,长江中游东南岸。面积约20xx 平方千米。属于江汉平原向鄂西丘陵过渡地段,区内地形特征为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地貌以第四系红色粘土组成的网状平原为主,其两侧为平坦的冲积平原,东侧为梁子湖低地。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9%。静思湖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江夏区北部,地形平坦。在湖的北侧有一由土堆成的小山,在湖的西侧北边是武工大图书馆,其余都被四周的岸边景观带环绕。湖底河床平坦,

在湖的中心处略微较其他地方深但是不超过5米,其余大多数水深2米。河床主要由地底有机物淤泥,沙石贝类组成。 2、气候 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高温。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全年均温15~17℃,7月均温为27~29℃,平原地区最高温在40℃以上。全市平均日照1150―2245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等地为全省多雨中心,江汉平原在梅雨期长的年份常发生洪涝灾害。鄂本北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在15-22之间。 3、降水量 武汉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但是全市年内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丰水期4~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9.2%,六七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雨带北上至江淮流域,与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地面上形成持久稳定的准静止锋面,在高空形成近东西向的切变线,故出现梅雨季节,降水量明显增多。并且由于武汉周边密布大大小小数百座大小湖泊水库湿地使得夏季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很高,在遇到炎热晴朗高温天气,当水蒸气急剧上升遇到相对较冷的上层大气时遇冷凝结,短时间的强对流天气也提供了大量的降水。 4、湖周边生物概况水体中的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腹股沟局解实验报告

腹股沟局解实验报告 解剖腹股沟区设计性试验 一解剖腹股沟区的程序 1. 解剖腹外斜肌腱膜先修结腱膜表面的筋膜,观察腱膜纤维走向。在髂前上棘与耻 骨结节之间寻认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向下反折增厚形成的腹股沟韧带。在耻骨嵴外上方,找 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穿出腹外斜肌腱膜处,此即腹股沟管浅环处所在。剖开 精索外筋膜至腹股沟浅环的边缘,观察浅环的形态,修洁浅环的内外侧脚,以及位于浅环 外上方的脚间纤维。提起精索,观察位于后方的腹股沟韧带内侧端腱纤维自耻骨结节向内 上方形成的反转韧带,纤维融合于腹直肌鞘前层。 检查已做的腹外斜肌腱膜下的横切口,自此切口的内侧端至腹股沟浅环内侧脚的内侧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注意勿切损腹股沟管浅环的内侧脚。向下外翻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 腹股沟管,找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精索。分离并提起精索,以其为标志辨认:(1)腹股沟管,即容纳精索的部位;(2)腹股沟管后壁,即精索后方的腹横筋膜与联合建;(3)精索外侧端的前面被腹内斜肌起始部所覆盖。 2. 解剖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部修洁腹内斜肌表面的筋膜,验明起自腹股沟韧带外 侧1/2的腹内斜肌下部纤维,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上方找出其下缘的纤维与腹横肌下 缘的纤维呈 弓状走行,越过精索走向其后内方。提起精索,在腹股沟管后壁内侧份观察两肌纤维 彼此融合形成腹股沟镰(联合腱),并至精索的后方,止于耻骨梳内侧份,成为加强腹股 沟管后壁的一部分。修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观察其发出的部分肌纤维随精索下行,共同形成提睾肌。 约在髂前上棘内侧2.5cm 处,于腹内斜肌表面找出髂腹下神经,将其修洁至穿出腹外斜肌腱膜处。 3. 解剖腹横筋膜沿附着点切开腹内斜肌起始部并向上翻起,用手指将精索游离后, 提起精索,观察腹横筋膜。约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上方一横指处,腹横筋膜包绕精索呈漏 斗状向外突出,随精索下降形成精索内筋膜。此漏斗状突出的开口即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切开此筋膜可见输精管、睾丸血管通过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4. 观察腹股沟管的内容翻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在男性标本找出精索,在精索的前上 方找到髂腹股沟神经,随精索穿出腹股沟浅环。在精索的后内方找出生殖股神经生殖支, 与精索伴行穿出腹股沟浅环。在女性标本找出子宫圆韧带,追踪至腹股沟浅环为止。 5. 观察腹股沟三角再腹股沟深环内侧,分开腹横筋膜深面,找出腹壁下血管,可看 见由腹壁下血管、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即腹股沟三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