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分析海水致病性弧菌胞外产物的毒性

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分析海水致病性弧菌胞外产物的毒性

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分析海水致病性弧菌胞外产物的毒性
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分析海水致病性弧菌胞外产物的毒性

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沙、浮游生物和鱼贝类中的海洋性细菌,为海产食品引起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的沿海地区,经常由于食用带有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食品,引起爆发性食物中毒。在非沿海地区,因食用此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中毒者亦时有发生。为保障食品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特性,进行下列检验,以便鉴别诊断。 第一节副溶血性弧菌标准的检验方法 一、检验方法 (一)操作步骤 1. 分离培养:首先称取样品25g,加225mL3.5%灭菌盐水,用均质器打碎或用乳钵磨碎,接种氯化钠琼脂平板和嗜盐性琼脂平板各一个,同时取10mL加入100mL增菌液中,放37℃8~16h培养后,涂上述平板进行分离,37℃培养18~24h取出观察,挑取可疑菌落,转种3.5%氯化钠三糖铁斜面,37℃、24h观察结果。 2. 涂片镜检:将三糖铁培养基上反应可疑者即底层变黄(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上层斜面不变(乳糖、蔗糖不分解)、有动力、不产生硫化氢,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形态。 3. 嗜盐性试验:将上述可疑培养物分别接种不同含量的盐胨水(0%,3%,7%,10%)于37℃24h培养后观察生长情况,在无盐和10%盐的胨水中不生长,在3%和7%盐的胨水中生长良好者,继续进行下列有关试验。 4. 生化试验:分别接种下列各类生化培养基,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甲基红、靛基质、V-P,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硫化氢及溶血性试验,放37℃培养,除V-P、靛基质和甲基红试验培养48h后加试剂观察外,其他均在24h观察结果。 5. 动物试验:将上述符合各类反应的副溶血性弧菌,接种3.5%氯化钠胨水,经37℃、16~18h 培养后,小鼠腹腔注射0.3mL,观察2~3d,将死亡小鼠进行解剖作分离培养。 (二)检验程序 图6-1副溶血性弧菌检验程序 二、结果分析判定及注意事项 (一)样品处理 采样时应注意首选准备好灭菌用具及容器,以无菌手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必须尽快送检,不宜存放时间过长,副溶血性弧菌在适宜温度下繁殖较快,但不适于低温生存,在寒冷的情况下容易死亡,防止待检材料冷冻,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对采取的样品有时因受存放条件的影响(如低温冷冻或干燥时间过长等原因),使菌体处于受伤状态,故需对此类可疑食品或可疑中毒材料进行增菌培养,但应注意为有利于细菌恢复,不宜选用抑制性较强的培养基,否则影响细菌生长。 样品经增菌8~16h后,转种平板进行分离,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于含有3.5%盐的三糖铁培养基,此时挑选数目不应少于5个,尤其夏季海产食品混放,相互污染严重,时有不同型别的大量细菌存在,以防漏检。 (二)形态与染色

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1)

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 一、出血症 由出血病病毒(GCRV)引起的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主要症状为病鱼肌肉、肠道、鳍及鳃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流行特点 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流行季节在6~9月,8月为流行高峰。一般发病水温在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潜伏期一般为3~10天。传染源主要是带毒的草鱼、青鱼及麦穗鱼等。 .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病鱼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病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以肌肉出血为主,与此同时鳃瓣因严重失血,呈“白鳃”,而外表无明显的病变。 (2)“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 (3)“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 这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混杂出现。 出血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草鱼出血病的肠炎型: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细菌性肠炎: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患病草鱼鳃盖、胸鳍出血患病草鱼肠道明显出血

患病草鱼臀鳍、尾鳍出血患病草鱼肌肉严重出血 防治方法 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火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 治疗:(1)内服:鱼血停拌饲料投喂 (2)泼洒: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参福康5g 亩·米 二、肠炎 1.肠炎病又名烂肠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细菌性疾病。能危害各种观赏鱼类及常规养殖鱼类,也是对鱼类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流行特点:此病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在水温25—30℃,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3.症状: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或体色减退,腹部膨大,肛门外突红肿,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拨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粘液较多。发病后期,全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充满淡黄色黏液。

草鱼疾病彩图

鱼类常见病害防治彩图及生态防治新技术1、出血病

(1) 关于对“出血病”的最新认识和见解 许多养殖户一谈到“出血病”,往往就想到“杀虫”、“消毒”,一遍不行再来两遍,结果鱼越死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究其原因主要是滥用药,不找原因而瞎用药。

“出血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对“出血病”的观点是:当前大多数地区鱼的“出血病”主要是由于水质指标超标、底质恶化引起,所以往往“杀虫”、“消毒”根本不起作用,因 为没有做到对症下药。 (2) 防治“出血病”的经典处方: 外用:第1天用池底清6亩/袋干撒,第2天用保水利生素或菌种; 同时内服百克、普乐、多效抗毒、金方护肝宝、金维安等,内服一般为5-7天,病 情严重的可以再增加一个疗程。 本处方经过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大量使用,有效率达90%以上,养 殖户用了后,均比较满意。 2、肝胆综合症 (1) 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①水质原因:水质指标严重超标,肝脏负荷较重; ②杀虫剂过量频繁使用:杀虫剂大剂量反复多次使用,导致肝脏中毒受损,胆囊肿大,时间长了肝胆综合症必然发作; ③饵料中添加了违禁药物:饵料中添加了喹乙醇或其它损害肝脏的药物,长期添加, 必然会导致药源性肝胆综合症。 (2)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禁止使用杀虫剂,采用传统的杀虫杀菌的方法,死亡率极高,我们建议采用调理的方法,效果比较好: 外用:池底清6亩/袋干撒,病情严重的可2天后使用金维安5亩/袋化水泼洒。

内服:金维安+金方护肝宝+先抗。连喂5-7天,病情严重的可增加一个疗程,效果显著。 3、肠炎 (1)肠炎的发病原因:水质和底质恶化,饲料霉变,导致细菌感染 (2)肠炎的防治方法: 外用:池底清或硝化1号; 内服:普乐+金维安,3-5天即可。 4、烂鳃病

鱼类常见病害(定稿)

鱼类常见病害 草鱼出血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水面,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均呈红色,鳃瓣则严重失血,出现“白鳃”。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体长7——10cm)较常见。 (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和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这种类型一般见于在较大的(体长13cm以上)草鱼种。(3)“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充血时,仍具韧性,肠内虽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粘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这种类型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都可见到。 【流行情况】本病是我国草鱼鱼种培养阶段为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2.5——15cm 的草鱼和1足龄的青鱼。每年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逐渐消失。 【防治方法】疾病一旦发生,彻底治疗通常比较困难,故强调预防。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引进鱼种。 (2)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漂白精(含有效氯60﹪)消毒,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3)注射疫苗,进行人工免疫。 (4)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浓度为0.3㎎/㎏;或泼洒漂白粉精,浓度为0.1——0.2㎎/㎏。 (5)口服大黄粉,按每年100㎏鱼体重用0.5——1.0㎏计算,拌入饲料内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6)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捣烂后拌入250㎏大蒜、少量食盐和豆粉制成药饵,每天投喂2次,连续3天。 (7)50﹪大黄、30﹪黄柏、20﹪黄芩制成三黄粉,每50㎏鱼用三黄粉250g、麸皮4.5㎏、菜饼1.5㎏和食盐250g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8)口服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每千克鱼用量4㎎,隔天喂1次,连续2次,或用浓度为5——6㎎/㎏的PHA溶液浸洗鱼种30min。此外,还可用注射法,每千克鱼注 射PHA4——8㎎。 (9)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 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体色发黑,反应迟钝,或离群独游水面。鳃盖内表皮往往充血发炎,严重者鳃盖中部的内表皮溃烂,形成一个透明小区“开天窗”。鳃丝分泌粘液增多,肿胀,呈花鳃状,局部因缺血色或淡红色,或淤血成紫红色或有出血点。鳃小片愈合。严重者鳃丝溃烂,鳃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软骨外露,坏死处往往有细菌和污物粘附。

草鱼出血病标准

ICSXX.XXX BXX DB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T XXX (200x) 草鱼出血病检疫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of quarantine for 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 carp 2006-XX-XX发布2006-XX-XX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检样质量要求 (1) 4 检疫方法 (1) 4.1 群体检疫 (1) 4.1.1 免疫核实 (1) 4.1.2 现场检查 (1) 4.2 流行病学调查 (1) 4.3 解剖检查 (1) 4.4 病理学检查 (2) 4.5 病原电镜检查 (2) 4.6 免疫学检验 (2) 4.6.1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 (2) 4.6.2 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SPA-COA) (2) 4.7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 (2) 5 非草鱼出血病的判定 (2) 6 无害化处理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流行病学调查 (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 (4) 附录C(规范性附录)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SPA-COA) (5) 附录D(规范性附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 (6) 参考文献 (8)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附录A、B、C、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光明,江为民,肖克宇,黄兴国。

化药药物评价ICH毒代动力学指导原则毒性研究中全身暴露量的评价

化药药物评价-ICH毒代动力学指导原则:毒性研究中全身暴露量的评价 审评五部王海学彭健20051101 该指导原则为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的国际协调会议)三方(欧盟、日本和美国)协调的指导原则。根据ICH程序,该指导原则由ICH专家工作组(安全性)起草,并提交管理部门讨论协商。1994年10月27日,在ICH程序的第4阶段会议上,该指导原则被 ICH筹备委员会推荐给欧盟、日本和美国的行政管理部门采纳。1995年3月,该指导原则发布在美国FDA的Federal Register上(60 FR 11264),适用于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 1 前言 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毒代动力学)仅与拟开发作为人用的药品有关。 毒代动力学是药代动力学在全身暴露评价中的延伸,为非临床毒性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为某一特殊设计的支持研究。研究结果可用于阐明毒理学发现及其与临床安全性的关系(文中其它术语的定义见注释1)。 制定该指导原则是为了使人们理解毒代动力学的意义和应用,指导毒代动力学的试验设计。本指导原则强调毒性试验需与毒代动力学相结合,这将有助于解释毒理学发现和制定合理的试验设计。 毒代动力学测定通常是结合于毒性研究中,故又被称为“伴随毒代动力学”。毒性试验的试验程序有助于获得受试动物多剂量的毒代动力学数据。如果在毒性试验中测定了合适的指标或参数,毒代动力学研究可避免重复的毒性试验。有时,模拟毒性试验的支持研究也可获得相应的毒代动力学数据。获取数据的优化设计可以减少试验动物数。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和代谢过程的研究,对解释毒理学的发现可能有价值,但毒代动力学数据侧重于新药毒性研究中的动力学。 因此,毒代动力学是非临床试验设计的组成部分,在理解毒性试验结果和临床人体用药风险性、安全性时可提高毒理学资料的价值。毒代动力学已成为毒性试验的组成部分,成为非临床和临床试验间的桥梁,其研究重点是解释毒性试验结果,而不是为描述受试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 由于药品开发是在非临床和临床间反馈的动态过程,因此毒代动力学研究无严格的、详细的试验程序,也无必要在全部研究中获取毒代动力学数据,应该科学地判断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在考虑某个毒性试验是否需要获取毒代动力学数据和评估暴露量时,应灵活地、逐步地和逐例地作出判断,以获得足够资料来评价药物的危险性和安全性。 2 毒代动力学的目的和测定参数 毒代动力学的主要目的是: ●描述化合物在动物造成的全身暴露和其与毒性研究剂量和时间关系。 次要目的是: ●了解毒性研究中造成的暴露量与毒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以评价这些结果与临床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支持非临床毒性研究的动物种属选择和给药方案。 ●结合毒性研究结果,提供有助于后续非临床毒性研究的信息。 要达到这些目的,可在某一项研究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进行采样测定而获得一个或多个毒代动力学参数2。这些测定通常包括血浆(全血或血清)的原型化合物和/或代谢物的浓度,应根据情况选择。血浆(或全血或血清)AUC,Cmax和C(time)是毒代

副溶血性弧菌2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危害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一般恢复较快,少数病人可发展至脱水、休克。 在我国的流行状况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常见于沿海地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便利,目前我国内陆省份各大城市也较常见,发病高峰期是夏秋季,主要集中在7-9月。 最常见的污染食品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的污染食品是海产品,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如生蚝、墨鱼、八爪鱼)和贝壳类动物(如龙虾、虾、蟹);除了海产品外,其他食物(如烧肉、卤肉和凉拌菜)也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这主要是因为交叉污染所致。我国不少地区还发现淡水鱼携带副溶血性弧菌。 最常见发生的地点是哪里?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发生在沿海地区,特别是旅游景点,高发于接待旅行团团餐的大排档。 典型症状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平均潜伏期为15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4天。国内报告9~20小时者占81%,10小时内者占70%。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是急性胃肠炎,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为主要特点,腹泻多呈水样便。病程常为2-3天,恢复较快,少数病人发展至脱水、休克。 是否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暴发多以青壮年为主。经常暴露于少量细菌者,感染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如渔民大多有生食或半生食某些海产品的习惯,暴露机会甚多,但发生食物中毒者并不多,即使发病,症状也较轻。但内陆人员到沿海地区时,饮食稍有不慎,屡见发生病情较重的食物中毒。 1 / 2

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

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是水生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广泛应用于水域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中,对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保护水域环境、发展渔业生产,制定渔业水质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原理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二、实验材料 1、试验用鱼的选择与驯养 试验用的鱼必须对毒物敏感,应具有代表性,便于在实验条件下饲养,来源丰富,个体健康。我国可采用的试验鱼有四大养殖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金鱼、鲫鱼等。 在同一实验中要求试验鱼必须同属、同种、同龄,最好是当年生。鱼的平均体长以7cm 以下为宜。金鱼体短、身宽,一般以3cm以下较为合适。同组鱼中最大的体长不应超过最小的体长的1.5倍。 选用的试验鱼在试验前必须在实验室内经过驯养,使之适应实验室条件的生活环境和进行健康选择。驯养鱼应该与试验相同水质水温的水体中至少驯养7天,使其适应试验环境,不应长期养殖(<2个月)。驯养期间,应每天换水,可每天喂食1~2次,但在试验前一天应停止喂食,以免试验时,剩余饵料及粪便影响水质。驯养期间试验鱼死亡率不得超过5%,否则,可以认为这批鱼不符合试验鱼的要求,应该继续驯养或者重新更换试验鱼进行驯养。 试验前必须挑选健康的鱼,即选择行动活泼、体色光泽、鱼鳍舒展完整、逆水性强、大小无太大悬殊、无任何疾病的鱼作为试验鱼。任何畸形鱼、外观上反常态的鱼都不得作试验鱼。 2、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容器 实验容器一般用玻璃或其他化学惰性材质制成的水族箱或水槽。容器体积可根据试验鱼的体重确定,通常以每升水中鱼的负荷不得超过2g(最好为1g),或者其盛水量以每条鱼2~3L为宜。一些小型鱼类幼鱼可选择500mL或1000mL烧杯为实验容器。容器的深度必须超过16cm,水体表面积越大越好。同一实验应采用相同规格和质量的容器。为防止鱼类跳出容器,可在容器上加上网罩。实验容器使用后,必须彻底洗净,以除去所有毒性残留物。 (2)其他 溶解氧测定仪、水硬度计、温度控制仪、pH计、分析天平。 3、实验用水(稀释水)及水质条件 用来驯养和配制实验液的水,必须是未受污染的清洁水。一般可采用天然河水、湖水或

毒死婢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毒死蜱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1.立题背景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药的使用确实提高了粮食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但农药残留的不良影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显得突出。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经地表水或降雨进入沟渠、池塘和河流中,进而对水域中淡水鱼类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甚至出现邻近养殖水体出现鱼类急性中毒死亡事件,或者造成水体慢性污染而引发系列生态污染事件。毒死蜱作为常用农药,普遍存在于沟渠、池塘和河流中,从而对生活在其中的淡水鱼类具有潜在风险。 2.目的及意义 毒死蜱(chlorpyrifos)是一种稻田杀虫剂,随着研究的深入,毒死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己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稻田排水中毒死蜱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是评价毒死蜱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与危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毒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稻田排水中毒死蜱对鲫鱼的半致死浓度及机体急性毒性的大小,毒效应特征和剂量-反应效应,并根据LD 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50 为毒死蜱污染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⒊国内外研究现状 (1)毒死蜱的理化性质 毒死蜱(chlorpyrifos)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已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粮食、水果、茶叶、蔬菜、甘庶、卫生和畜牧体等表面害虫。其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有硫醇臭味,密度 1.398(43.5°C),焰点41.5~43.5°C,蒸气压为2.5mPa(25°C),可与苯、甲醇、丙酮、正己焼等常用有机溶剂以任意比例互溶。制剂有乳油、颗粒剂。

(2)毒死蜱在环境中的分布和代谢 毒死蜱除喷雾使用外,还可用颗粒或毒土法直接施用于土壤中。毒死蜱在土壤中相当稳定,其半衰期与施用剂型、施用量、土壤类型、气候及其他因素有关,通常变化在7~120d,甚至长达1a。与土壤颗粒结合的毒死蜱可通过紫外线、化学水解、脱氯作用、微生物等途径降解,其过程与在动植物体内的降解相似,主要产物是3,5,6-三氯吡啶-2-醇。毒死蜱与土壤颗粒牢固结合,几乎不会迁移或挥发,而且水溶性低,而其代谢产物TCP与土壤颗粒结合弱,迁移性和持久性中等。在高pH值的土壤中毒死蜱的持久性降低。毒死蜱难以直接进入水相,地表径流中的毒死蜱绝大部分是以颗粒结合态存在的。在水体中毒死蜱的挥发半衰期是3.5~20d,盛夏季节其光解半衰期为3~4周。毒死蜱水解速度随pH、温度升高而加快,pH7、25℃时的水解半衰期为35~78d。在空气中毒死蜱可与光化学过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作用,半衰期推算为4~11h,产物是毒死蜱氧化物。 (3)鲫鱼在毒理学方面的指示作用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一种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鲫鱼肉质细嫩,味道甜美,营养价值很高。与此同时,它的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利水除湿、补虚、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鲫鱼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较高,对环境污染物较为敏感。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或强度时,将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病变,直到死亡。鱼类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寻找某些毒物或工业废水对鱼类的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并提供指定水质和污水排放标准的科学依据;测试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检查废水处理效果等。有时鱼类毒性试验也用于一些特殊目的,如比较不同化学物质毒性的高低,测试不同种类的鱼对毒物的相对灵敏度,测试环境因素中的废水毒性的影响等。因此,进行鱼类毒性试验的研究,对试验结果给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对于我国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1)毒死蜱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8

附件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遗传毒性研究(Genotoxicity Study)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其他研究尤其是致癌性、生殖毒性等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及上市的重要环节。拟用于人体的药物,应根据受试物拟用适应症和作用特点等因素考虑进行遗传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是指用于检测通过不同机制直接或间接诱导遗传学损伤的受试物的体外和体内试验,这些试验能检测出DNA损伤及其损伤的固定。以基因突变、较大范围染色体损伤或重组形式出现的DNA损伤的固定,通常被认为是可遗传效应的基础,并且是恶性肿瘤多阶段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发展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遗传学改变可能仅在其中起部分作用)。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也与肿瘤发生有关,并可提示生殖细胞出现非整倍体的可能性。在遗传毒性试验中呈阳性的化合物为潜在的人类致癌剂和/或致突变剂。由于在人体中已建立了某些致突变/遗传毒性化合物的暴露与致癌性之间的相关性,而对于遗传性疾病尚难以证明有类似的相关性,因此遗传毒性试验主要用于致癌性预测。但是,因为生殖细胞突变与人类疾病具有明确的相关性,所以也应同样重视化合物引起潜在可遗传性效应的风险。此外,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可能对致癌性试验的结果分析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开发的过程中,遗传毒性试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来预测受试物是否有遗传毒性,在降低临床试验受试者和药品上市后使用人群的用药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指导原则重点阐述遗传毒性试验的基本原则,介绍标准试验组合方案,阐述体内外试验的基本原则,以及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评价与追加研究策略。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 (一)实验管理 药物遗传毒性试验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遗传毒性试验的设计,应该在对受试物认知的基础上,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应根据受试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已有的药理毒理研究信息等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法,设计适宜的试验

[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水产消息 在生产中,鱼的细菌性疾病时有发生, 尤以草鱼细菌性肠炎多发,主要侵害草鱼的消化 道,其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近年来,笔者 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现将临床上贺纛1,林以相2 一些防治介绍如下。(1.贵州省兴义市畜牧兽医局,兴义562400;1流行情况2.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百德兽医站,兴仁562300)细菌性肠炎主要危害草鱼、青鱼。该病一直 ⑵定期加注新水,科学地开动增氧机。合理全池泼洒生石是我国鱼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而且此病常和细菌 灰,保持水体弱碱性,严格执行“四消”措施。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条件恶劣常常是诱发本病的原因。如

⑶发病期间每月投喂中草药1~2疗程。如每100kg鱼每天水质恶化、溶氧低、吃食不均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导 用大蒜头500g捣烂或穿心莲2kg,粉碎后同食盐200g拌料致该菌在肠内大量繁殖而发病。 投喂。3d一个疗程2症状 5.2治疗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 ⑴外泼氯消毒药,同时将呋喃西林拌料投喂,每100kg鱼重泳缓慢,食欲减退或不食。肛门红肿,有的腹部膨大,将病鱼 第1d10g,第2~6d用量减半。头部拎起,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 ⑵每100kg鱼每天用10g磺胺甲基异恶唑或呋喃唑酮拌料3病理 投喂,第2~7d用量减半。疾病早期,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粘液较多;疾病后

6小结期,可见全肠呈红色,肠内多淡黄色液体。镜检肠腔内红细胞 鱼类疾病防治贯彻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原则。较少,有部分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⑴细菌性肠炎,以草鱼多发,主要流行在高温季节,由此要4诊断 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即机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根据以上症状及病理解剖不难作出诊断,为进一步确 毒、食场消毒;饵料投喂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诊,取病鱼的肝、肾接种在R-S选择和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 ⑵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调节,有效开动增氧机;作好黄色,即可确诊。 天气、水温、投饵、鱼病防治等记录。5防治

副溶血性弧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副溶血性弧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一、生物学特性 (一)种类和细菌分型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属于弧菌属,为革兰阴性菌,主要的栖息地在海水中。 副溶血性弧菌有鞭毛(H)、荚膜多糖(K)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为所有菌株共有,无助于分型。目前,已知至少有13种O抗原、65中K抗原,根据O抗原、K 抗原可以进行血清学分型。 (二)来源 1950年,日本大阪因食用遭肠炎弧菌污染的青鱼干而发生了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造成272人中毒,其中20人死亡。1960年,日本东京及千叶县一带发生了多起因食用竹荚鱼而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检验后发现病原菌是肠炎弧菌,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对此,厚生省(今为厚生劳动省,是日本中央政府的卫生主管单位)将肠炎弧菌列为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并进行相关研究。1963年,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今为日本国立传染病的研究所)的福见秀雄和坂崎利一证明了此种细菌应属于弧菌属,将学名改定为Vibrio。 (三)传染性 传染源为病人,本病可长年发病,多在夏秋季6~10月,发生于沿海地区、海产品大量上市时,常造成集体发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集体发病时往往仅少数病情重者住院,而多数未住院者可能成为传染源,但由于病人仅在疾病初期排菌较多,其后排菌迅速减少,因此,不存在病人散步病菌而造成广泛流行的说法。另外,有肠道病史的居民或渔民带菌率偏高,也是传染源之一。 (四)传播途径 副溶血性弧菌分布极广,主要在海水和水产品中,我国华东地区沿岸的海水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47.5%~66.5%,海产鱼虾的平均带菌率为45.6%~48.7%,夏季的指标可高达90%以上。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含有该菌的食物主要来自海产品,如墨鱼、海鱼、海虾、海蟹、海蜇。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污染。若食品制作时,熟食被接触过生海产品的刀、砧板容器等污染,熟食保管不善,则一旦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其增代时间仅10min,故易于大量繁殖,足以达到致病菌量。 (五)易感性 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 (六)潜伏期 潜伏期5~72h,多数为10h左右,平均24h。进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后10h 左右,会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多数患者在腹泻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为粘液便和黏血便。呕吐、腹泻重,失水过多者可出现虚脱并伴有血压下降。本病病程为1~6d不等,大部分病人发病后2~3d恢复正常,一般恢复较快,少数重病人由于休克、昏迷而死亡。

8-羟基喹啉对草鱼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研究

8-羟基喹啉对草鱼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研究 摘要:以8-羟基喹啉为诱变剂,研究了其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测得8-羟基喹啉对草鱼的24、48、96h的LC50分别为32.30、26.93、20.95mg/L,表现出较强的急性毒性,其安全浓度为11.62mg/L。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微核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P<0.05或P<0.01),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因此,8-羟基喹啉在达到一定浓度和染毒时间以后对草鱼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因而推测其大量使用可能对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8-羟基喹啉;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微核 Abstract:Theacutetoxicityandgenetictoxicityof8-hydroxyquinolineonCtenopharyngodonidellusredbloodcellswerestudied.TheLC50in24,48and96hwere32.30,26.93and20.95mg/L,respectively,showedrelativehightoxicity.Thesafetyconcentrationofthe8-hydroxyquinolinefor96hwas11.62mg/L.Genetictoxicityassaysshowedthatthemicronucleusrates inducedby8-hydroxyquinolineintestgroups 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with thecontrolgroup(P<0.05orP<0.01),andit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theconcentrationandtreatmenttimeof8-hydroxyquinoline.Therefore,acertainamountof8-hydroxyquinolineortreatmenttimecouldleadtothegenetictoxicitytoCtenopharyngodonidellu,suggestedthattheusingof8-hydroxyquinolineinindustrymayhavethetoxiceffecttoaquaticorganismsandecosystem. Keywords:8-hydroxyquinoline;Ctenopharyngodonidellus;acutetoxicity;genetictoxicity;micronucleus工农业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因其难降解等特点最终会通过环境和食物链传递到人、畜,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其中以8-羟基喹啉(C9H7NO)较为普遍。8-羟基喹啉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或结晶粉末,因其可与大多数金属

一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预防措施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系统研究过的一种鱼类病毒性疾病,也是一直危害我国草鱼养殖的一种特别严重的草鱼病毒性疾病,临床以红鳃盖、红肠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显现为特征,对一龄草鱼的鱼种生产和养殖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从近几年现场调查和诊断结果来看,该病仍然是危害一龄草鱼鱼种最严重的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由于基层水产技术服务及养殖人员缺乏一定临床技术经验,很多病毒性疾病几乎误诊成其他细菌性疾病而错误用药;大部分养殖户也因为对草鱼病毒出血病缺乏认识而盲目乱用药和错误操作,反而刺激鱼体产生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很大。 一、草鱼出血病病原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又称草鱼出血病病毒,病毒为二十面体的球形颗粒,双层衣壳,无囊膜。此病毒为我国分离的第一株鱼类病毒。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主要通过水和外寄生虫)。传染源是已经感染或带病毒的草鱼,也可通过卵进行垂直传播。 二、症状流行特点 草鱼出血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是草鱼体内外各个器官和组织表现出斑点状或块状充血,鳍条、鳃盖、眼眶、口腔、下颚等表皮组织不用解剖就可以看到充血现象。病鱼眼球突出,鳃丝苍白或充血。肌肉、肠道、肠系膜、鳔壁、胆囊、肝、脾、肾等器官,也往往出现充血现象,故依症状定名为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比较长,主要发生在每年5―10月、水温在20~30℃的季节,以25~28℃最为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5―6月和9―10月两个主要流行季节,对于高密度饲养、高蛋白质饲料投喂草鱼池危害更甚,常发生全塘大部分死亡,对提高单位池塘草鱼产量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素。 三、发病原因 1.草鱼鱼种的投放密度过大 许多养殖户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随意加大投放密度。由于投放密度过大,在养殖中后期,随着池塘鱼类负载量的加大以及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水质难以控制,容易老化、恶化。由于水体环境不良,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草鱼体质变弱,导致出血病的发生。 2.投喂的饲料不符合草鱼鱼种的营养需求 从整体上看,一龄草鱼鱼种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等的需求较一般其他鱼种低。在草鱼整个养殖期内,全程投喂高蛋白质的鱼饲料往往导致草鱼营养性疾病(如脂肪肝、肝脏变性等)的发生。其次,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一龄草鱼在池塘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受密度、环境条件、生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显著提高,如果长期不能满足其需要则会引发各种疾病,如饲料过量投喂、饲料中的氯化胆碱含量不足时很容易引起草鱼鱼种脂肪肝病的发生,使鱼种抗病能力变弱,导致各种细菌疾病的暴发,并发出血病。 3.饲料投喂不科学 许多养殖户在前期3-4月份追求生长速度,投喂量过大,忽视了草鱼自身的生活习性和规律,结果往往是养殖前期草鱼的生长速度很快,鱼体免疫系统发育跟不上鱼的生长速度,对细菌及病毒性疾病几乎没有抵抗力了,导致草鱼后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4.防病措施不合理 有的养殖户防病意识较差,往往被养殖前期草鱼鱼种摄食良好、生长较快所麻痹,而忽视了正常的鱼病预防工作,不调水,极少用微生物制剂,忽视池塘水环境管控。一旦发病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有的养殖户过分依赖、相信药物的作用。发病季节大量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来杀虫和治疗细菌病(误诊)是诱发草鱼出血病大量死 亡的重要因素,很多发病池塘也因此日死亡量暴增。还有许多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唯恐草鱼发病,几乎每天在使用不同的药物,特别是一些内服抗菌药物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由于用药过多,不仅导致病原体产生强烈的抗药性,也对 67 2018.2

草鱼三大疾病

草鱼三大常见疾病(内容来源:《水产动物病害学》)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病原:呼肠孤病毒,又叫草鱼出血病病毒。 病状: 患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尤其头部,有时可见尾鳍边缘退色。 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 有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 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 2,红鳍红鳃盖型: 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 3,肠炎型:病鱼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 防治方法 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火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 治疗:(1)内服:鱼血停拌饲料投喂 (2)泼洒: 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参福康5g 亩·米

草鱼赤皮病 病原:营光假单胞菌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并出现“蛀鳍”。 诊断方法: 根据外表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诊断。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鱼的皮肤,因此病鱼有受伤史,这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患病草鱼体侧鳞片脱落,体表发红、发炎。 防治方法: (1)全池均匀泼洒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 (2)内服参舒康+高能免疫VC+鱼肝宝拌饵投喂,连用五天。 草鱼烂鰓病

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药物在单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1、2]。狭义的单次给药毒性研究(Single dose toxicity study)是考察单次给予受试物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2]。本指导原则所指为广义的单次给药毒性研究,可采用单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药的方式获得药物急性毒性信息。 拟用于人体的药物通常需要进行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见注释1)。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对初步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和了解其毒性靶器官具有重要意义。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所获得的信息对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和某些药物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能提供一些与人类药物过量所致急性中毒相关的信息[1]。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 (一)试验管理 用于支持药品注册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的设计,应该在对受试物认知的基础上,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对于化学药,应根据受试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同类化合物情况、适应症和用药人群特点、试验目的等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设计适宜的试验方案,并结合其他药理毒理研究信息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对于中药和天然药物,还应考虑到其与化学药的不同特点,试验时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 (三)随机、对照、重复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应符合动物试验的一般基本原则,即随机、对照和重复。 三、基本内容 (一)受试物 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采用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有效期及配制方法等,并提供质量检验报告。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当给药时间较长时,应考察配制后体积是否存在随放置时间延长而膨胀造成终浓度不准的因素。如果由于给药容量或给药方法限制,可采用原料药进行试验。试验中所用溶媒和/或辅料应标明名称、标准、批号、有效期、规格及生产单位。

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青鱼在鱼种饲养阶段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淡水鱼类病毒病。 (一)病原 草鱼出血病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病毒为20面体和5:3:2对称的球形颗粒,直径为60-80纳米,具双层衣壳;对氯仿、乙醚等脂溶剂不敏感,无囊膜;病毒基因组由11条双股核糖核酸组成。病毒耐酸(pH3),耐碱(pH10),耐热(56℃)。能在草鱼肾细胞株(CIK)、草鱼吻端细胞株(ZC—7901)、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株(PSF)等中增殖,引起细胞病变。病毒复制部位在细胞浆,能形成晶格状排列,最适复制温度为25-30℃,其生长温度范围是20-35℃。尚未发现在非鲤科鱼类细胞株中增殖。 毛树坚等(1989)报道,在浙江地区患出血病的草鱼中还分离到一种小病毒颗粒,大小为20-30纳米,六角形,为单股核糖核酸病毒,无囊膜,经初步鉴别,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二)流行情况 草包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全长2.5-15厘米的草鱼鱼种及1足龄的青鱼,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但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则在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病。此病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四川、重庆等主要淡水鱼类养殖省、市、自治区都有流行。该病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等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卵进行垂直传播。 人工感染健康草鱼鱼种,从感染到发病死亡,约需4-15天,一般是7-10天。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充分发展期三个阶段。 1.潜伏期从病毒侵入鱼体到出现症状以前的一段时间叫潜伏期。草鱼出血病的潜伏期约3-10天。在此期间内,鱼的外表无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均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病毒的毒力和侵入鱼体的数量、鱼体的抵抗力、水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如水温高(在该病的流行温度范围内)、病毒的毒力强、侵入鱼体的病毒数量多、鱼体的抵抗力低、水环境差,潜伏期就短;反之,则潜伏期长。检疫隔离期的长短是根据潜伏期的长短而定的。 2.前趋期这期的期限很短。这期的特征为病鱼已开始出现症状,但不够明显,出现的症状也还不是这种病所特有的。草鱼出血病的前趋期,一般为1-2天,此时病鱼的体色发暗变黑、离群独游、摄食减少或停止。 3.充分发展期出现这种病的典型症状,病鱼有了明显的机能、代谢或形态的改变,亦为疾病的高潮期。草鱼出血病的充分发展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2天,此期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等典型症状而死。 出血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鱼病。病毒颗粒多呈球形或六角形。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为68~72毫微米,比最小的细菌还小得多。 (1)病症病鱼主要是充血。外部症状一般微带红色,小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现象。部分病鱼口腔、下颚、鳃盖、鳍条基部也表现充血。将病鱼皮肤剥开,肌肉有的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有的全身肌肉呈充血现象,鳃部贫血,出现“白鳃”,也可能出现鳃瓣呈斑状充血,但有的病鱼鳃部无此症状。内部器官的症状常见的是肠道充血,全肠或局部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肠系膜和周围脂肪,也常伴有明显的点状充血,但肠道平滑肌一般仍完好,无腐烂或水肿等情况出现.少数病鱼的肝、脾、肾等出现灰白色或局部充血,缥壁及胆常充满血丝。 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以分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三种类型。 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现象,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有的表现为全身肌肉充血,有的表现为斑点状充血。与此同时,鳃瓣则往往严重贫血,出现“白鳃”症状。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也就是在规格7~10厘米的草鱼种中比较常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