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

王福建韦薇王殿海祁宏生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58)

摘要:宏观基本图(MFD)反映了路网交通的平均速度V、平均密度K、平均流

量Q之间的关系,美国的旧金山、日本的横滨、肯尼亚的内罗毕的宏观基本图表

明,Q-K曲线近似呈二次抛物线,可用二次抛物线进行拟合,则V-K曲线呈线性

关系,Q-V曲线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可见类似于路段交通流的格林希尔茨

(Greenshields)模型。根据宏观基本图,采用密度K或速度V作为交通状态判别

和拥堵评价指标,可以将网络交通流的运行情况及拥堵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自由

流、稳定流、不稳定流、限制流、强制流,并对趋于拥堵的路网区域实施周边控制

策略,从网络层面进行全局监控,减缓拥堵,提高路网总体的交通运行效率。

关键词:宏观基本图;城市路网;交通状态;交通监控

Urban Road Network Traffic State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Based on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Fujian Wang, Wei Wei, Dianhai Wang, Hongsheng Qi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Abstract: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MFD)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average velocity V, the average density K, and the average flow Q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traffic.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of San Francisco, Yokohama and Nairobi show that Q-K curve is approximately a quadratic parabola, and can be fitted with a quadratic parabola. Then V-K curve is linear, Q-V curve is a quadratic parabola, which is similar to Greenshields Model. Using V or K, the network traffic stat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 free flow, steady flow, unstable flow, restrict flow, and forced flow. The perimeter control strategy can be implemented for the congested area to monitor the network traffic state, mitigate congestion, and improve overall traffic operational efficiency.

Keywords: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Urban Road Network, Traffic State, Traffic Monitoring

1 前言

对城市路网交通状态进行判别和监控不仅能够给出行者提供实时的道路交通状况信息,有利于出行者做出出行选择的决策,还能够给交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缓解交通拥堵。

美国德克萨斯州交通研究院将道路的通行状态分为五个等级:畅通、轻微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极度拥堵[1]。日本道路公团从交通拥堵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态出发,提出了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包括行程车速、排队长度和拥堵持续时间。

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版)》及其说明中[2~3],城市交通通行状况由交叉路口的阻塞率和高峰时段建成区主干道平均车速来衡量。其中交叉路口阻塞率表示为建成区主干道上周期性严重阻塞路口数量占主干道交叉路口总数的比例,划分为五个等级;高峰时段建成区主干道平均车速表示为早高峰时段建成区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程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划分的阈值有所差别。

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4],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将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划分为5个等级,1级表示运行最畅通,5级表示运行最拥堵。利用车公里数(VKT)加权,计算日交通拥堵指数、拥堵里程比例、交通拥堵持续时间、常发拥堵路段数等评价指标,并将日交通拥堵指数分为5级,取值区间为[0,10],对应不同的道路网交通拥堵等级:非常畅通、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

由上所述,目前交通状态评价都是针对道路点、段的运行状况,拥堵等级判断是基于单个交叉口或是主干道路段的堵塞情况得到的,不足以代表整个路网的交通状况,等级的划分也缺乏系统性,仅仅作了简单的统计和平均,难以反映各个路口、路段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因此在交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中,有必要着眼于路网整体运行状况,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全面性;在评价方法方面,不但需要通过单个指标或多个指标的前后对比进行评价,而且需要综合考虑多项指标,以反映路网整体运行效果的变化状况。

为了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路网交通运行状况,应该从网络交通基本特性入手,寻求网络交通的流量、密度、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判断交通状态。当交通需求情况稳定时,长度较长的均匀道路上的交通流展示了平均流量和平均密度之间的稳定关系,表述两者关系的图被称为基本图(Fundamental Diagrams,FD)。最近研究表明,城市区域范围的路网交通流的规律也会像传统基本图一样,这里称为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MFD)[5~10]。宏观基本图是道路网络的基本属性,任意规模的路网都拥有自己的宏观基本图。通过确定网络的MFD可以得到网络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更为科学地了解网络交通流变化规律,制定出合理的拥堵等级划分方法。

Geroliminis和Daganzo(2007)对旧金山商业区进行了交通仿真[5],得到如图1所示的宏观基本图。

图1 旧金山商业区的宏观基本图

Geroliminis和Daganzo(2008)利用日本的横滨(Yokohama)的浮动车数据进行分析[7],得到的该城市的宏观基本图如图2中标注“横滨”的散点图所示。Gonzales等(2009)对肯尼亚的内罗毕(Nairobi)进行了交通仿真[8],得到的该城市的宏观基本图如图2中标注“内罗毕”的散点图所示。

图2 日本的横滨(Yokohama)及肯尼亚的内罗毕(Nairobi)的宏观基本图

由图1和图2可知,网络流量-密度曲线近似呈二次抛物线,可用二次抛物线进行拟合。设网络平均流量、平均密度、平均速度分别为Q、K、V,Q=VK,则由Q-K曲线呈二次抛物线可知,V-K曲线呈线性关系,Q-V曲线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可见类似于路段交通流的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模型[11~12]。

综上所述,网络交通状态并不仅仅是网络中某一路段或节点的畅通或拥堵,也不仅仅是网络中各路段或节点的交通状态的加权平均。要科学系统地描述网络交通的运行状况,需要在了解交通网络宏观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分析网络交通发生、发展的演化过程和特征,这样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交通拥堵等级判断指标,为出行者和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交通运行状况信息。

2 路网宏观基本图的确定

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都验证了宏观基本图MFD的存在。宏观基本图的实测较困难,可通过仿真来确定路网的宏观基本图。如对某一实验路网(或某一干线),给定不同的交通需求即OD表,由TransCAD进行OD分配,确定路网周边上的入口流量(inflow)及路网内各路段、路口流量和车流转弯比例。然后用VISSIM建立仿真模型,在交叉口设定不同的信号配时方案(为方便起见,可主要采用定时信号),进行交通仿真。通过联合应用TransCAD 和VISSIM进行多次仿真,可得到图1和图2所示的宏观基本图。对得到的图形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关系曲线,即为网络宏观基本图曲线(参见图3),并标定自由流速度V f、阻塞密度K j、最大流量Q max等基本参数。

对图1进行拟合,结果如下:V f =18.62km/h,K j=84veh/km,Q max=391veh/h,曲线关系为Q=-0.22K2+18.62K。

对图2中横滨的曲线进行拟合,结果如下:V f =18.13km/h,K j=107veh/km,Q max=485veh/h,

曲线关系为Q =-0.17K 2+18.13K 。

对图2中内罗毕的曲线进行拟合,结果如下:V f =17.52km/h ,K j =58veh/km ,Q max =254veh/h ,曲线关系为Q =-0.30K 2+17.52K 。

3 交通运行状态判别方法及拥堵等级划分

如图3所示,开始时,网络车流密度稀少,从而网络交通流量很小;网络交通流量随着交通流密度的提高而增加,网络行车速度稍有下降,此时的车流为自由流;随着交通流密度的增加,网络交通流进一步增大,交通流在网络上处于稳定流状态;当交通流密度再度提高时,网络中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存在相互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交通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交通流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网络车速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而此时网络交通流量最多;当交通流密度继续增大时,网络行驶车速和交通流量随之每况愈下,网络交通流进入限制流、强制流状态,此时的交通需求已经大于交通网络的供给,交通流运行受到严重阻滞;随着交通流密度的继续增大,达到网络阻塞密度K j 时,网络处于锁死状态(gridlock ),网络车流速度趋近于零。

流量-密度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速度-密度之间呈线性关系,令P=QV ,则由

)1(j

f K K V V -

= (1) 得 )(3

2

2f j V V V K K V QV P -=== (2) )32(d d 2

f

j V V V K V P P -==' (3) 令0='P 得极值点P max 对应的速度f C V V 3

2=。 P 与网络交通流速度V 之间为三次关系,如图3纵轴左半边所示,P 是表示网络交通流运行的车辆又多、行驶速度又快的指标[12]。则必有一速度V 值对应一个最大的P 值。当P

图3 路网宏观基本图的速度-密度-流量关系曲线示意图

由以上分析,我们通过宏观基本图可以将网络交通流的运行情况及拥堵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限制流、强制流,可采用密度K或速度V作为交通状态判别和拥堵评价指标,如图3右半边图所示,并见表1。

表1 交通运行状态判别及拥堵等级划分

4 网络交通监控策略

由图3和表1对路网交通拥堵等级进行判断,根据交通状况对趋于拥堵的路网区域实施周边(perimeter)控制策略[5, 13],调控密度K,降低其拥堵等级,并维持良好的交通状态。

周边控制策略是根据路网的宏观基本图MFD,从战略层面对路网区域交通运行状态进行总体的宏观的监控。周边控制策略是对网络流入量(inflow)、网络车辆总数N(或密度K)和网络流出量(outflow)进行监控,通过控制网络流入量,将网络车辆总数N(或密度K)维持在其合理可行范围内(见图3),以提高或维持网络流量Q,其基本策略如下:

G(t+?t) = N c + O(t)?t –N(t) (4)

r = G(t+?t)/I(t) (5)

I i(t+?t) = r ?I i(t) (6)

其中:t为时间(h);?t为时间步长(h);G为受控的网络流入量(veh/h);I为网络流入量(veh/h),I i为第i个入口的流入量(veh/h),I = ∑I i;r为控制比率;O为网络流出量(veh/h);N为网络车辆总数;N c为合理可行的网络车辆总数。入口流量控制可通过调整路网周边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如周期、绿信比等来实现,例如可适当增减周期或绿信比以增减流入量。美国旧金山商业区[5]和日本阪神(Hanshin)高速公路网[13]的交通仿真表明周边控制策略简便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5 结束语

宏观基本图(MFD)反映了路网交通的速度-密度-流量关系,为网络交通流的运行状态判别、拥堵等级划分及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宏观基本图的特性,特别是研究我国日益拥堵的大中城市路网交通的宏观运行状况,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城市路网结构和交通特点,从网络层面进行全局监控,减缓拥堵,提高路网总体的交通运行效率。为此本文对宏观基本图(MFD)及其应用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希望抛砖引玉,为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Texas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2005 Annual Urban Mobility Report. Texas A&M University, 2005

(http://mobilit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413222680.html,).

[2] 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版).北京:公安部,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2008.

[3]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北京:北

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0.

[4] Geroliminis, N., Daganzo, C.F. Macroscopic modeling of traffic in cities. TRB 86th Annual Meeting (Paper #

07-0413), Washington, DC., 2007.

[5] Daganzo, C.F. Urban gridlock: macroscopic modeling and mitigation approach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

2007, 41(1): 49-62.

[6] Geroliminis, N., Daganzo, C.F. Existence of urban-scal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Some

experimental finding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08, 42(9): 759-770.

[7] Gonzales, E., Chavis, C., Li, Y., Daganzo, C.F. Multimodal Transport Modeling for Nairobi, Kenya: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with an Evidence based Model. UC Berkeley, V olvo Working Paper UCB-ITS-VWP-2009-5, 2009.

[8] Daganzo, C.F., Gayah, V.V., Gonzales, E.J. Macroscopic relations of urban traffic variables: Bifurcations,

multivaluedness and instabil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11, 45 (1): 278-288.

[9] Gayah, V.V., Daganzo, C.F. Clockwise Hysteresis loops in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An effect

of network instabil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11, 45 (4): 643-655.

[10] 王炜,等.交通工程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1] 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2] Yoshii, T., Yonezawa, Y., Kitamura, R. Evaluation of an Area Metering Control Method Using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The 12th World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Lisbon, Portugal, 2010: 1-12.

智能交通管理网络系统中城市道路监控设计.

智能交通管理网络系统中城市道路监控设计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逐年增长,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交通拥挤,车流不畅,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出行速度,进而降低了生产和工作效率。因此,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成为当今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有效利用率和交通流量,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由于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出行延误。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是通过对高科技、高水平的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交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改变城市交通混乱的局面。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是由交通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决策、发布两部分组成。交通信息实时采集系统是交通路面的高清数字化视频系统采集。通过实时交通视频实时检测,记录来往车辆类型、车速等数据,将各监测点的各时段车辆行驶状态、车型种类、违法类型、平均车速、车流量、堵塞路口及路段的交通情况准确、快速、实时地发往交通指挥中心。道路交通信息接收、处理和发布系统是通过设置的交通信息采集网络,获取各种实时道路交通情报,经过综合处理和分析等,及时发布路面交通状况信息,向交通参与者提供有关信息,方便其选择出行路径。对采集来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程序筛选处理,配合综合交通信息平台、GIS电子地图、交通疏导的决策支持 等综合信息处理,分析得出整个交通的动态交通流分布状况和交通管理的预警信息,最后形成一目了然的诱导信息。 智能交通把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引入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实现了城市道路的点面结合式监控,提高了城市整体安全防范水平,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加强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降低了恶性事件发生率。下面主要介绍交通监控的几个系统及应用:

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设想

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设想 摘要:城市里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在1800年时,世界上大概有3%的人是城市人口,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0%,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如今全球的城市人口,每年会增加七千万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高度集约化的城市,不单是经济增长的集中点,而且也降低了能耗和服务成本,城市允许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人群存在,大概80%到90%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发生在城市当中,2.8%的土地容纳了50%50以上的人口,教育,医疗,水电,在城市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所需要的成本比在农村要低得多,然而城市同样面临巨大的问题,人口密度的增加,给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交通压力意味着能源的消耗,时间段浪费和空气污染,在城市当中,人多平均资源消费确实更低,但是更为集中,把资源运送到这里。也是需要成本的,城市还很脆落,它需要持续不断的维持,很多小的变故,都能使得城市的运转失灵,乃至瘫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科技生产,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在物资,人口的流动量上,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未来人类对生活也将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将是未来城市的主流发展需求。 关键词:城市交通现状三维 城市是人类文明纪念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科技生产,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在物资、能源的消

耗,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日益增大的人口流动量方面,人类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未来人类对生活也将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将是未来城市的主流发展需求。而如今,城市交通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设施短缺与其利用的低效率并存; 2、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车辆增长速度。截至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增长量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长3—5%; 3、交通拥堵已成为大中城市交通中的普遍现象; 4、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造成的损失巨大。1999年,全国共发生412,800起交通事故,其中83,529人死亡,286,808人受伤,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直接损失折款多达21亿元人民币; 5、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些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正在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6、运输效率低,能源消耗不断上升。抽样调查表明,全国货运汽车实载率不足70%,而在车辆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运输汽车油耗却从1992年的百公里6.9升增加到1998年的7.4升。 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未来城市交通系统提供了发展方向。如今有待普及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

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系统处理办法

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系统 1概述 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系统通过对交通参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评价和实时显示城市路网的交通拥挤状况(基于GIS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显示路段交通通行状况),为交通出行者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道路交通规划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交通拥堵程度。宏观交通参数主要描述交通路网的网络特性和整体状态演变;中观参数主要指路段交通参数(流量、占有率等);微观参数主要指车辆运行状态与相互影响关系。 2系统架构及功能介绍 2.1系统架构 图1 系统软件架构图 基础层:提供基本的软件运行环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业务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

?服务层:提供通用软件服务,通常以组件形式提供,主要包括分布式计算组件、数据访问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引擎; ?业务层:提供各种业务计算功能,主要包含数据接入模块、分布式计算任务分配模块、地图匹配模块、速度估算模块以及指标计算模块; ?表现层:以Web网站形式提供用户界面同用户使用系统功能。 2.2系统功能 系统的功能模块分为核心功能、支撑功能以及扩展功能三部分。 2.2.1核心功能 (1)路况信息:本模块是对路网路况通道路况实时或历史数据的查询。 ?具备GIS的各项基本功能 ?能基于电子地图显示道路的实时交通状态 ?路网、通道实时数据查询 ?路网、通道历史数据查询

图1 路网实时路况展示 图2 路段历史数据查询界面(2)交通状态分析:本模块主要是对路网指标的查询。 ?路网指标比较分析 ?查看拥堵分布 ?交通黑点查询

图3 路网评价指标查询界面 2.2.2支撑功能 (1)基础数据管理:本模块主要是包括片区信息、道路信息的编辑等。 ?编辑道路信息 ?编辑路段信息 ?编辑通道信息 ?编辑桥梁隧道信息 ?编辑片区信息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卡口系统精编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 卡口系统

(交通运输)城市道路交通 卡口系统

目录 第壹章前言3 系统背景3 第二章概述5 1、指导思想5 2、设计原则5 3、设计标准6 4、系统功能概述7 第三章系统介绍8 1、工作流程8 2、系统组成8 2.1硬件(以俩车道为例)9 2.2软件系统10 3、系统功能11 3.1识别系统11 3.2管理系统12 第四章网络和指挥中心系统16 1、网络通讯系统16 2、指挥中心系统16 2.1系统介绍16 2.2系统功能16

2.3组成结构18 2.4扩展功能的建议22 第五章主要技术指标23 1、车辆车牌抓拍和自动识别23 2、车辆车速测定23 3、影响因素分析24 4、车牌识别核心技术简介24 第六章系统设备26 1、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26 1.1系统安全要求26 1.2设备安装要求26 1.3材料要求26 1.4电气装置要求26 1.5夜间补光要求27 1.6工作环境适应性27 1.7电源适应性27 2、系统主要设备28 3、中心机房28 3.1装修28 3.2人流及出入口29 3.3噪声及振动控制29

3.4其它30 4、避雷和接地装置31 第七章系统配置32 说明32

道路交通卡口系统 第壹章前言 1、系统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在迅猛增长,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交通管理现状和需求的矛盾进壹步加剧,和交通相关的刑事和治安案件也逐年上升,特别是像肇事或做案后驾车沿公路逃逸、盗抢机动车辆、车辆违章行驶等。针对上述问题,公安部相继开展了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和实施畅通工程,其目的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向科技要警力,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 在现代智能交通管理中,利用视频技术获取各种交通数据和对违章车辆进行检测和监控,具有快速、准确、直观等优点,便于交通指挥管理部门和道路使用者及时了解道路交通状况,准确做出决策进行道路交通指挥管理和合理行车路径选择。 道路交通卡口系统是安装在公路任意断面上,包括的城市的出入口、收费站、省际和市际卡口等处。卡口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自动实时拍摄和记录,且由计算机进行车牌识别以及对车辆进行行驶速度和各类违章的检测、数据采集和报警,必将进壹步加大对交通违章、涉案车辆和公路干线交通状况的监控力度,为侦破肇事逃逸案件和治安、刑事案件以及交通违章处理提供有力的线索和证据。有效地遏制交通违章现象,消除交通隐患,降低机动车肇事逃逸和车辆盗抢案件,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系统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进

卡口及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卡口及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是了解全市交通状况和治安状况的窗口,是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不可缺少的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车辆、行人的流量、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治安事件录像取证,为内外事警卫工作服务,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本方案旨在利用现有的数据传输线路,建设基于IP网络传输的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以科技的手段减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强度,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通畅,减少交通违规行为的发生。 一、城市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的主要作用有: (1)交通监视和疏导:通过系统将监视区域内的现场图像传回指挥中心,使管理人员直接掌握车辆排队、堵塞、信号灯等交通状况,及时调整信号配时或通过其他手段来疏导交通,改变交通流的分布,以达到缓解交通堵塞的目的。 (2)交通警卫: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交通警卫录像,大型集会活动的交通状况,及时调动警力,以保证交通警卫录像畅通。 (3)通过突发事件的录像,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4)通过对违章行为的录像,发挥监控系统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5)通过对以前的模拟监控系统进行网络化改造,使之能够方便地进行全网管理。 1.1实现功能与目标 ?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直观及时的了解交通运行状况,及时调度指挥城市交通运行。对于突发事件做及时处理 ?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十字路口、主要街道等设立监控点,对交通情况进行24小时直播。 ?监控点采用不同的网络传输(有线和无线)。 ?所有前端摄像机要求有夜视功能,性能稳定。 ?在重要路段设立车牌抓拍系统,对于违章的车辆,系统将立即抓拍车牌号,保存下来,上传到交通调度指挥中心进行违章处理。 ?通过图像监控系统,结合远程监控管理员和现场值勤交警操作经验的优势,力求避免误出警、误处理、误操作;通过图像监控报警联动功能,起到对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和及时处理的作用; ?通过图像监控录像回放功能,做到准确处理、证据执法、避免纠纷,提高科技

(整理)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挤问题也逐渐产生并日益严重。近20年,内地民用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7% 。其中,北京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500万辆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2010年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更是将北京列为世界五大拥堵城市之首。 城市交通拥挤已严重阻碍中国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具体表征为时间延误、能源浪费、大气污染及情绪影响等。这些负面效应使得社会外部成本增高,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不符合建设和谐交通的目的。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不是单纯地统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而是通过拥挤识别确定城市不同道路的拥挤度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拥挤识别体系并合理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对交通的需求扩大。汽车产量增大,人民的购买力上升,人民的配车率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交通指挥中心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和实地考察的交通数据,在交通拥挤识别体系下,计算出有效的道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地为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

城市交通监控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监控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一、概述 1、前言 近年来,经济建设快速进展,机动车保有量大幅上升,交通量的增长给交通治理和操纵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原有指挥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已难以适应当前的交通需求,亟待用高科技手段使交通治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平台是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的核心平台,建设要求以地理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电子地图为工作平台的要紧界面支撑,以交通指挥中心运算机网络为载体,集成交通信号操纵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闯红灯检测系统、公路车辆监测记录(卡口)系统、道路交通治理信息系统(车辆治理、驾驶员治理、违章治理、事故处理)等系统,实现各种交通治理信息集成整合,深化处理和增值服务,使各种动、静态公安信息浑然一体、相互补充,便于指挥人员迅速决策、快速反应与处警,使宽敞交通出行者全面把握监控区域的交通状况,及时修正交通打算,保证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我们将依照公安部(关于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与进展的若干意见)和2000年 全国实施的以提高都市交通治理水平为中心的“畅通工程”的要求,以公司自行开发的都市智能交通指挥平台软件和交通现状作系统集成的详细描述,充分表达指挥中心的“三大要素”即多渠道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优化和谐系统、快速反应的指挥系统有机集合。而依照的现状和用户需求,我们在本次建设技术方案中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证系统的整体性、有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之原则,着重描述指挥平台集成技术。 2、智能交通技术进展趋势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科技飞速进展的世界,相伴着各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变革,阻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新技术的进展,必定要向各个领域渗透,而各行各业会提出更高更远的要求。同样,随着都市建设的不断进展,公共安全治理与道路交通操纵在经济进展和人民活动中起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势必对公安交通的技术水平、治理水平将会提出更新的要求。 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由初期的电视监控和“110”报警的简单物理集合,进展到目前集监控、接处警、信息治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治理中心。向系统集成化进展,使系统功能更为强大,充分发挥系统的综合效应,成为决策指挥和信息服务兼而有之的治理中心。 依照国际上正在兴起的智能化信息化进展趋势及我国公安部总体部署的要求,系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解决实施方案{项目}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的逐步繁荣,城市交通的实时监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全面的交通图像管理系统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目标。交通道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干道及路口的数字网络,配备相应的图像监视设备和软件,可将交通路口车辆运行状况实时传送到调度中心,对道路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道路车流量进行控制,将车辆安排到畅通的路段,减少阻塞,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现在的交通监控技术已越来越先进,不仅充分利用了现行的各种网络技术,提供了各种各样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可以智能化,让系统自动执行一切监控工作。不仅可以大大减轻交警的工作负荷,而且还可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图像方式让那些违章车辆无地可逃,减少了交通争议。 一、道路交通监控类型原理 在各种各样的道路监控方案中,应用的设备却基本上一样,都是利用编码器、工控机、摄像机等专用硬件设施,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软件系统的配置。但是它们所实现的功能却基本上一样,都是在十字路口或其他相应的地点安装

360°全景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取周围360°或270°的视场方位,并且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控。通过360°全景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在路口抓拍违章车辆,当车辆“超速”或“闯红灯”时,系统自动对车辆的图像进行抓拍,将车辆的号牌、车辆的类型、颜色、车速等信息记录在存储设备中,以供交通违章处理部门审查。通常要求具有远程监控功能,图像清晰、存储量大和系统稳定等要求。另一个不同就是监控点与控制、管理中心的网络连接方式不同。传统的视频监控及报警联网系统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电视监控系统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模拟监视,联网报警网络虽然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报警信息传输。但是,传输的报警信息简单,不能传输图像,交警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报警事件确认困难,系统效率很低。 其实,在交通、电力等分布式管理的行业,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很成熟的。因此,交通的远距离网络监控是行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可能手段。传统的远距离监控,图像传输一般采用视频线或微波进行传输,这样容易受到地形等方面的限制,且造价极高,用户难以承受。因此,应用和推广上都有较大的障碍。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

城市道路交通流预测

城市道路交通流预测 1交通流预测方法历程 在交通预测方法方面,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交通流预测模型,并逐渐将这些模型应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早期得预测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法,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等等。这些预测模型主要为线性模型,其考虑因素都较为简单,一般都用最小二乘法(LS)在线估计参数,利用历史数据线性变化趋势预测交通流参数。早期得方法具有计算简便,易于数据实时更新,便于数据量与规模较小得条件下应用得优点;但就是由于这些模型不能体现交通流得非线性与随机性,很难克服随机因素对交通流量得干扰,所以随着预测时间隔得缩短,随机因素得作用也增强了,这些模型得预测精度与实时性也就变得达不到预期得效果。 伴随着交通流量预测研究得深入进行,学者们又提出了很多更复杂得、更高精度得预测方法与模型。从表现形式上大体可分成三类:第一类就是早期以数理统计等传统数学方法为基础得线性预测模型;一类就是以现代控制理论与科学技术(如模拟技术、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为主要方法与手段而形成得非线性预测模型,她们得特点就是不需要精确得物理模型,在一定应用范围内却具有良好得鲁棒性、精确度;第三类主要就是前两者得组合应用,第三类方法综合了得特性,克服前两者她们得缺点,使得前两者得优点互补,从而达到很好得预测效果。这类方法建模过程较为复杂,但为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开辟了新得路径,也就是将来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得发展方向。 早在1994 年Hobeika, A、G 与Chang Kyun Kim 在文献中提出了根据截面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与上游交通流数据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Brian L、Smith 与Miehael J、Demetsky(1997)在文献中对历史平均预测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型四种交通流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非参数回归模型以其模型简单,精度高成为了小样本预测中最佳得预测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与城市道路监控系统方案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与城市道路监控系统[1] 20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交通状况的不断恶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不同程度地受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浪费大量宝贵时间。 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世界发达国家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ITS)(英文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概念,进入90年代以后ITS却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投以巨资进行ITS的研究与开发。ITS是交通、计算机、信息、通信和系统科学与工程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城市道路监控作为智能交通领域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城市道路监控一直也是安防监控领域主要应用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安防监控所涵盖的围越来越大,并且与很多新技术密集型领域如IT、ITS等相互渗透扩展。 城市道路监控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二是交通监控。交通监控通常由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处罚系统组成,它是智能交通ITS技术和监控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 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可以对一个大围的公路路况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采集和统计,信息包括“道路占有率、车流密度、车队长度、流通量、平均速度等,能为道路疏导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可以配合广播等传媒实现交通诱导功能。 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具有高技术含量,可以对“超速、逆行、闯红灯、禁停、压黄线、抢占公交车道等一系列违章现象进行准确、稳定、自动、全天候的监控、执法和处罚。电子警察的出现可以大大缓解因违章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增加与警力少和警务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矛盾,有效抑制的由于人为违章引起的交通事故。 智能交通把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引入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实现了城市道路的点面结合式监控,提高了城市整体安全防水平,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加强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降低了恶性事件发生率。下面主要介绍交通监控的几个系统及应用: 一、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 1、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视频监测系统 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行为,经常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视频监测系统安装于交通路口,全天候对闯红灯的违章机动车辆进行监测,不仅能对违章车辆拍照,还能够实时对违章车辆的牌照和违章轨迹进行自动判断识别。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抓拍的违章照片、视频录像为依据对违章者进行处罚教育,从而大大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的自觉性,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减少因闯红灯违章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堵塞和交通混乱,加快车辆在交通路口行驶速度,保证道路畅通。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系统分为前端视频检测与抓拍系统、路口局部数据处理系统、远程数据传输系统、中心数据管理与处罚系统四大部分。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挤问题也逐渐产生并日益严重。近20年,内地民用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7% 。其中,北京作为人口超过万人、机动车500万辆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更是将北京列为世界五大拥堵城市之首。 城市交通拥挤已严重阻碍中国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具体表征为时间延误、能源浪费、大气污染及情绪影响等。这些负面效应使得社会外部成本增高,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不符合建设和谐交通的目的。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不是单纯地统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而是经过拥挤识别确定城市不同道路的拥挤度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交通拥挤识别体系并合理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9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对交通的需求扩大。汽车产量增大,人民的购买力上升,人民的配车率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经过分析交通指挥中心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和实地考察的交通数据,在交通拥挤识别体系下,计算出有效的道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地为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拥挤识别研究现状 到当前为止,国内外对很多学者研究开发了许多的 ACI 算法。 加利福尼亚算法。经过比较邻近检测站之间的交通参数数据,对可能存在的突发交通事件进行判别,由此确定交通拥挤的发生。此算法于 1965-1970 年间,由加利福尼亚洲运输部开发。 McMaster 算法。该算法由Persaud et al(1990)根据突变理论开发出来。它使用大量的拥挤和非拥挤交通状态下的流量-占有率历史数据,开发一个流量-占有率分布关系模板,经过将观测数据之

智能化趋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

智能化趋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 发表时间:2019-07-19T15:29:47.4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唐炜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我国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智慧化理念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深圳市交通信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我国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智慧化理念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趋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构想 1智能交通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联 1.1智慧城市规划与交通联系 交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具体的交通条件。在正常交通运行的背景下,保证交通的分布,充分开发周边环境,利用交通通道,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交通规划。通过关注城市交通规划,为社会各阶层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交通、城市规划与城市绩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此,城市规划人员在规划城市的布局和功能时,应充分重视交通规划工作,注重交通疏散的相关内容。 1.2智慧城市房产与交通的关系 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研发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地点,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其影响很大。此外,房地产的研究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智能交通规划也提高了房地产的研发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3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编制系统间的关联 在城市智能化规划过程中,其具体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施工图及建设阶段。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明确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地位,确保总体规划、审计和实施的同步性。但是,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交通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城市规划中,导致城市规划人员与交通规划人员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城市交通变革方向 随着我国交通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解决了传统城市交通发展的“有无”问题。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在土地的规划中以及相应的限制条件下,城市交通的发展通过增强内需逐步托大到控制内需的转变。从当前来看,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要求逐步提高,未来的城市交通的发展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力量,同时也会对城市的运输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城市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公共交通的运行质量。因此,首先应当将交通运输的质量与人们的交通需求进行有机结合,然后逐步提升交通服务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解决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便利性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工作。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提供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交通便利更需要我国政府和各界领导的关注。 3城市交通变革方向及发展重点 3.1城市物流配送系统 随着我国物流运输的不断发展,城市物流的配送已经由传统模式的配送方式逐渐到城市外部运输系统和城市内的配送运输系统有阶级和方式形成我国较为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统。城市的物流配送系统主要由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船舶运输。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一带一路”的大力开展,为我国的物流运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面貌。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形成了多式联运的物流运输,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物流运输系统。城市内部分配系统主要由货物配送中心到各级配送点组成,基本上由公路运输承担,从配送点到定居点需要人工或者非机动车辆派遣。经过多次的运输和配送,增加了多种手动操作,成为制约物流成本下降的关键问题,也是压缩货物交付时间的主要原因。 目前,随着智能化物流运输的开发,机器控制操纵对象已经克服了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了专用的城市的交通物流配送空间以及提高了自动配送系统的发展。 3.2休闲旅游交通系统 休闲旅游交通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城市内的基本生活和休闲需求,它主要用于从城市居民区到城市内部医院、学校、公园、购物中心等的人民生活服务和娱乐设施的运输。服务原则主要基于交通缓慢,这是城市需求的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来源。另一部分是长途旅行运输,在长途旅行运输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城市的内部交通系统将各个住宅区连接到主要枢纽,通过飞机,铁路(高速,一般火车)和城市高速公路网之间的连接,现旅游目的地(城市所在的地方)。 3.3快速商务交通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的工作沟通,但仍有一些商务沟通需要面对面进行,商务旅行仍将占据一定的比例,但这种类型将不再显示出来,旅行“自由度”将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体现在旅行时间、运输方式的使用等方面。跨省市商务旅游往往采用飞机、高铁和出租车等交通出行方式。城市的商务旅行将乘汽车、出租车、地铁(停车困难,地铁密度高的地区)等交通主要工具。 4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重点 根据以上对未来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的分析,城市交通规划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并提早谋划,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4.1将“物流通道”规划纳入城市空间规划范围 公路建设同时也应用大量的物流运输。随着我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物流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的物流运输必须通过高速公路才能顺利完成运输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了一部分的城市交通空间,对于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以及交通出行环境带来了极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将物流运输纳入城市空间的交通规划,利用城市中可用的空间环境,形成一套有序的物流运输系统,形成基本的物流运输,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提升物流运输的速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成本。此外,运输系统的空间结果与城市的规划以及相应的设

交通预测模型【对各种交通流预测模型的简要分析】

交通预测模型【对各种交通流预测模型的简要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趋严重。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城市交通专家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试图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流预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几十年来,专家和学者们用各种方法建立了许多相对精确的预测模型。本文在提出交通流短期预测模型应具备的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几类主要模型的结果和精确度。 关键词:交通流预测;模型;展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研究尚处于探索成长阶段,交通量预测主要采用个别推算法,又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以路段交通量作为研究对象;间接法则是以运输量作为研究对象,最后转换为路段交通量。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分析预测多采用“四阶段”预测,该法以机动车出行起讫点调查为基础,包括交通量的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利用各学科领域的方法开发出了各种预测模型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分为六类模型: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交通仿真模型、非参数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混沌理论的模型、综合模型等。这些模型各有优缺点,下面分别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 这类模型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交通历史数据。一般来说统计模型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它假设未来预测的数据与过去的数据有相同的特性。研究较早的历史平均模型方法简单,但精度较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解决不同时间、不同时段里的交通流变化问题,但静态的预测有其先天性的不足,因为它不能解决非常规和突发的交通状况。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比较成熟,用于交通流预测,所需的检测设备比较简单,数量较少,而且价格低廉,但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适用性差、实时性不强,单纯依据预先确定的回归方程,由测得的影响交通流的因素进行预测,只适用于特定路段的特定流量范围,且不能及时修正误差。当实际情况与参数标定时的交通状态相差较远时,

城市交通电子监控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城市交通电子监控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城市交通电子监控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交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交通信息管理以及智能交通调控等几个方面。其中,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式比较多,对于不同的方式,采用的技术路线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微波技术、红外传感技术、电磁感应技术以及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技术,而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处理图像信息,可以使得城市交通监控更加智能化,监控范围更加全面,是智能化交通监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电子监控系统;应用与发展 前言 城市交通电子监控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它贯穿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几个子系统,主要完成违章车辆监控,交通信息采集以及交通诱导等工作,是一个集可视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系统。 1.智能交通电子监控系统概况 1.1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起源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流动人口较大的城市和南方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中,由于社会治安状况的逐渐复杂化,电子监控一条街以及大型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等项目相继出现,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以视频监控为主体,综合城市各个方面信息形成治理系统的城市监控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 1.2国内外发展情况对比 目前,国外在城市道路等大型公共建筑等城市监控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且还在不断的将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应用到城市监控中。据报道,在美国的“战区观察”计划里,美国城市监控系统能拍下外国任一司机的脸,这项计划利用高科技计算机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被监督车辆的型号、颜色、形状和牌照,利用城市监督系统的计算机和摄像机可以追踪、记录和分析某些外国城市中任何一辆汽车的活动,甚至能够比较和辨别恐怖活动,现场附近曾出现过的车辆。 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数据显示,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 2.系统的组成及性能 2.1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居住小区开放对周边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研究

第39卷第1期V o l.39 N o.1 2018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f Q in g d a o U n iv e r s ity o f T e ch n o lo g y 居住小区开放对周边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研究 刘婉,曲大义",刘佳楠,张孝伍,丁海健 (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青岛266520) 摘要:针对小区开放对路网交通状态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引人“路网极限承载容量”概念,并构造道路交通流 量、周边道路的路网密度、行车速度3项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构建路网交通流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对某 小区未开放状态的路网极限承载容量进行预测衡量并与实际开放数据进行比较,论证了小区开放合理性.案 例分析四类不同类型的小区,并拟合其对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验证模型合理性并进行预测,阐述各类小区 是否适合开放及产生影响的情况,从交通分析的角度向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提出关于小区开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路网交通状态;多元回归分析;小区开放;路网极限承载容量;网络流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602(2018)01-0096-06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ning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on the traffic state of the surrounding road network LIU Wan,QU Da-yi*,LIU Jia-nan,ZHANG Xiao-wu,DING Ha-ian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26652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n the surrounding road residential districts,the ultimate traffic network capacity i s studied.The road traffic flow,traffic density and driving speed are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models of a multiple regression about traffic flow in road network,the ultimate traffic netwo under the non-opening residential districts i s predicted.In comparison with the a the rationality of plot is proved.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residential district,the correspond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s fitted to verify the rationali- ty of the model and to predict the suitability of various types of reside and their impacts.In the view of traffic analysis,a strategy for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open- ing is proposed,and a better policy decision in city planning can be made. Key words:traffic state of the surrounding road network;multiple regression prediction; residential district opening#ultimate traffic network capacity;network and flow 随着城市住宅趋向街区制的推广,当下政府逐步对封闭式住宅小区进行开放,将部分设施公共化,使 原本所谓的“私人空间”转型为“公共空间”.通过小区道路兴修、拓宽,増加出入口等措施,疏通“城市交通 收稿日期2016-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320);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2015O091);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 划2015年度高等教育学科教学专项课题(C B S15010) 作者简介:刘婉(1996-)女,山东新泰人.研究方向为交通系统优化.E-m a il:1184908139@qq com "通信作者(Corre s ponding author):曲大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 a il:d a y iq u@q te ch.e d u.c n.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概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交通车辆的急剧增加。虽然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交通拥挤的状况却日趋严重,从而导致交警部门的管理警力投入和单位警力工作负荷也在不断增加。 为改善上述局面,各城市正在逐步推广实施各重要交通道口区域实时交通状况图像监控系统计划,即在城市各重要交通道口区域安装图像监控设备,通过图像传输通道将各路面交通情况实时上传到道路监控指挥中心,中心值班人员可以据此及时了解各区域路面状况以便调整各路口车辆数量确保交通通畅,监控路面车辆违章情况,及时发现并安排处理道路交通事等等。 一、各种道路监控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目前,比较成熟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基本上可分为二种模式,即:基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以硬盘录像机(DVR)为核心的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 1、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 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在国内大中城市刚刚引入道路监控应用时最为盛行,而最近几年则日趋衰微,其主要缺陷如下: ‥传输通道敷设费用过于昂贵 由于各道路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通常相距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而有效传输距离仅300米左右的视频电缆显然无法达及,常规的解决办法是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敷设光缆作为传输通道,光缆两端接光端机作为视频/光信号转换设备。但这种解决方案实在过于昂贵,仅光缆敷设费用就占了整个监控系统总投资费用的80%以上。 ‥系统结构复杂,监控中心设备繁多,操作烦琐 系统由摄像机、监视电视墙、录像机、控制矩阵、画面分割器、解码器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以同轴电缆为图像传输介质,以屏蔽双绞线为控制信号传输介质,设备繁多,结构复杂,扩容性差,而且多数设备是专用设备,要求操作者经培训方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2、以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 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相比,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不亚于一次飞跃。在道路监控应用中,数字硬盘录像机放置在道路监控前端和摄像机相连,可以对视频源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化压缩后在本地硬盘录像,并可以通过城市里的电信数据网络或其它网络通道上传到监控中心,摆脱了传统模拟监控必须敷设光缆的局限性,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但是,由于其本身技术架构的局限性,数字硬盘录像机始终无法解决基于网络的远程集中监控应用中的图像传输延时过长、无法实现多路同时监控、集成性差等问题。 3、以网络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模式 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系统是以网络为依托,以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综合利用摄象机、视频服务器、IP网络、解码器等,它不仅具有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所具有的计算机快速处理能力、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便于快速查询记录、视频图像清晰及单机显示多路图像等优点,而且依托网络,真正发挥了宽带网络的优势,通过IP网络,把监控中心和网络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的监控目标组合成一个系统,真正适应了目前对视频监控系统远程、实时、集中的需求,其核心技术产品就是网络视频服务器。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的主要作用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