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德之损余补缺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德之损余补缺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德之损余补缺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德之损余补缺

77 德之损余补缺

风萧萧

上回说道,老聃为弟子关尹讲解柔上而强下的天地之道,意在使其进一步明白持柔守弱的重要性。不料关尹子听罢老师所言,却喟然长叹一声,说道,老师所言,固是正理,但放眼天下,纵观古今,无不是贫者愈贫、弱者愈弱,富贵的役使贫贱的,强大的欺压弱小的,如此而言,恐怕天道也不能尽信吧。

老聃看了看关尹子,摇了摇头,说道,只可怜你学道日久,却还是深陷于世道人心之中,难以自拨。你之所言,只是俗世之人道而已,岂是天道。天道纵然昭昭,你却全然不见不识。

闻听之下,关尹子心头凛然一惊,知道自己在天道人心之中芒然自失,于是赶忙正襟危坐,俯身拱手说道,老师原谅,弟子恍惚了,还请老师为弟子讲一讲这天道和人道的区别。

老聃说道,天道自然,无意为之而任万物自成,品物流形,与时偕行。盈满的月亮总会走向亏缺,亏缺的月亮还会走向盈满。正午的太阳总会走向没落,没落的日光还会冉冉升起。天道的运行,从来不拘大小有无,不执好恶偏私。犹如射手张弓,不拘定法,视彀之高下而定弓之抑举,视彀之远近而定力之大小。过高则抑而下之,过低则举而上之,力有余则减而损之,力不足则加而补之。然后随机而发,何患不中。这,就是天道运行的纲纪:损有余而补不足。

正所谓,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为师所言柔弱者处上而强大者处下,正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运行法则的具体体现罢了。

而反观我们没落的人类,做事情却恰恰与天道背逆,人们从来不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法则,一味的损人之不足以奉己之有余。越是有余的,越要占有更多,好让自己永远的丰足有余,越是不足的,越得不到补助,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就如同一个拙劣的弓手射箭,本已将弓举的过高,却还是一味的向上抬弓,只怕射的再高也不能中的;本已将弓拉的过满,却还是一味的用力拉弦,只怕最终不是弦断便是弓折。

此正谓,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放眼当今天下列国,不正是如此吗?大国只嫌地不够广民不够众,于是四处用兵肆意扩张,小国本就地狭民少,却不得不任人宰割朝不保夕。富贵者良田万倾尤嫌不足,贫穷者田产卖尽无以果腹。天下之所以战乱不息、纷争不断,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殊不知,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都只是人世间一时的得失,根本不是天地万物之常道正道。须知人道天道,本是一道。人道若能无私寡欲,体任自然,便是入了

天道,便是天人合一,必可得以长久;人道若是偏私多欲,欲望壅塞,便是入了邪径,便是人悖天道,必不可得长久。柔弱者必不会久居其下,强大者也必不会久处其上;有余者必不会永远丰盈多余,不足者也必不会永远短缺亏欠。强大者而有余者能否持盈保泰的关键,就看他依循的,是那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世之道,还是依循那损有余以奉不足的天地之道。

我们此前曾经说过“四反”微明之道,上天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如果一味求张、求强、求兴、求予,最终必然会触动天网生杀之机,为天道所“斫”,翕之、弱之、废之、取之,这正是天道损其所余,以奉天下万民之不足。

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天道者,方能够洞察天人之道的玄妙,深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天道运作法则,知道顺承天道、自损其余的玄妙,正如我们之前所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去“惊宠辱患得失”之心、去“甚奢太”之念、去“五色五味五音”之欲、去“三自”之心、去“欲作”之心、去“甚爱、多藏”。。。。。。这些圣智仁义之学、患得失惊宠辱之心、声色货利之欲、自是自见自伐之心,对于有道之圣人而言,这些统统都是多余之物,都需要每日里反观内视,一点点减损,直至内心空明,通达无疵,欲作妄为之心方才止息不起,取而代之的,却是自知自胜、知足知止、清静无为之心,如此方算真正复归于自然道朴。与大道合为一体,任万事随顺自然之变而不妄加干涉,任万物顺其天成而不妄加割制。资生之物既有所余,就绝不会囤积居奇,反而会顺承天道,自主减损所余的财货,拿出来补助天下嗷嗷待哺的贫贱百姓。如此,天下也就没有不可成就之物,没有不可作为之事了。

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天道者,方能够洞察天人之道的玄妙,深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天道运作法则,知道自损其余的玄妙,正如我们之前所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去“惊宠辱患得失”之心、去“甚奢太”之念、去“五色五味五音”之欲、去“三自”之心、去“欲作”之心、去“甚爱、多藏”。。。。。。这些圣智仁义之学、患得失惊宠辱之心、声色货利之欲、自是自见自伐之心,对于有道之圣人而言,这些统统都是多余之物,都需要每日里反观内视,一点点减损,直至内心空明,通达无疵,欲作妄为之心方才止息不起,取而代之的,却是自知自胜、知足知止、清静无为之心,如此方算真正复归于自然道朴。与大道合为一体,任万事随顺自然之变而不妄加干涉,任万物顺其天成而不妄加割制。资生之物既有所余,就绝不会囤积居奇,反而会顺承天道,自主减损所余的财货,拿出来补助天下嗷嗷待哺的贫贱百姓。如此,天下也就没有不可成就之物,没有不可作为之事了。

正所谓,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关尹子听到这里,说道,自损其所余,以奉天下之不足,这样的所谓得道者,在学生看来,大多是沽名钓誉,以博取圣贤之名罢了。

老聃呵呵一笑,说道,你所言倒也不错。

此所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但真正得道的圣人,“损己之余以奉人之不足”,虽说是为者自为,也只是观天之道,顺天之行,以定人道而已,以免使自己坠入一味“损人不足以奉己有余”的邪道。因此,他们虽然这样做了,也绝不会恃其所为,标榜仁政德政;如果百姓因此而有所富足,国家因此而得以安定,也不会逼着百姓为自己歌功颂德,让老百姓把自己奉若神明。这是因为,他们损余补缺的行为,只是顺承天道的无心之为,并没有向天下百姓彰显自身圣贤的主观意愿。

此正谓,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

然而,正如我们此前所言,“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虽然他不欲自见其贤于世人的面前,天下人却无不视之为圣贤。否则,若其有私,虽成其私,也“莫之能守”,所谓的圣贤之名,只不过昙花一现罢了。

附:《道德经》原文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

七言注解(七十七)

德之损余补缺

天地之道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

天道有损亦有补,损其有余补不足。

人世之道则不然,损其不足奉有余。

孰能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能为之。

是以圣人为不恃,功成不处不见贤。

《道德经》第四章

《道德经》第四章 致①虚②恆也,守冲③笃④也。万物并作,吾以观⑤其复⑥。天物芸芸⑦,格物⑧归复⑨其根⑩。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曰妄。妄作?,凶?。知常而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知道,善也。 译文 致虚恆,专一守冲,达到并保持极致的虚无空明。万物并作运行,我以观照发现宇宙万物履行的法则(复命)。天地万物芸芸众生,格物归复其本元(道、始基、本源、本原)。归复本元(道、始基、本源、本原)称作静,静是事物运动变化中所遵循的相对静止不变的法则(复命),法则(规律)称作常,遵循法则(规律)称作明。不遵循法则,称作妄。妄为,凶(咎,灾祸,灾殃),不吉利。遵循法则制定容民畜众的礼仪法度,容民畜众的礼仪法度因袭公理,公理因袭真理,真理因袭天理,天理因袭大道,大道永恒永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叫作善。 注释 ①致:求取,获得;至。至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射来的箭落到地上,表示到达。至的本意为到,引申指到达了极点,完全达到,又引申指极、最。 ②虚:空,虚空,虚无。空:空明。空明,道家哲学。空明:空旷澄澈;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虚心:谦虚,不自满、不自大,指客观而不主观。 ③冲:空,虚,空虚,虚空,虚无,空无。静:虚静;寂静。“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致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寂静,宗教指摆脱一切烦恼忧患的纯静心境。 ④笃:专一;厚。专一:同一,齐一;纯净不杂,专心一意。 ⑤ 观:1)看,察看,观察,观测,审察。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观察并测度(情况)。观测,指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或测定。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居里夫人的女儿曾把观察誉为“学者的第一美德”一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各科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2)阅读。3)示范,显示。4)洞观,洞察。洞观:谓清澈见底;透彻地了解;深入地观察。洞察:看穿,观察得很透彻;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洞察其本质。5)静观。静观:仔细审察;冷静观察;冷静地分析观察。6)观照。观照:(1)指人(主体)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客体)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2)显示,反映;(3)指静观世界以知慧(惠)而照见事理。知慧:亦作“知惠”,聪明,才知。惠:慈爱;柔顺;顺从;通“慧”,聪慧;美好;恩惠;惠赠,给予好处。观照也叫静观。观照,是华夏民族静坐修炼出来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物质现象。观照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精髓,史料最早记载的是伏羲静坐观照万物而画八卦。7)通“规”。规:画圆;.画圆形的工具;划分土地而占有;劝告,建议,尤指温和地力劝;计划,打算;谋求,谋划;效法,摹拟,揣摩;通“窥”,窥察。规抚(仿效;依循);规仿(摹拟仿效);规法(规

智慧树知到2019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答案: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答案:道家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答案:道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答案:大意#体#微言#用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答案:辩证对立#辩证统一#对立统一#一分为二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答案: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答案:不能穷尽 “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答案: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湛兮,似或存。”中的“湛”的指的是()。答案:幽深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答案:先人后己#以退为进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答案:同“现”,显露

从言语之道来看,明代殷谐的《海青击鹄图》赋予我们的生活哲理是()()()。答案:慎言慎行#守口如瓶#沉默是金 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的说理方法。答案:道法自然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圣人为腹不为目”中的“为腹”的意思是()。答案:注重内在实际 下面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含义近似的是()()。答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 “生而不有”的意思是()()。答案: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 第四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老子主要是从()角度来阐述修道与用道。答案:内在情绪 今天的人们学习《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执《道德经》之道,()”。答案:以御今之有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能敝”指的是()。答案:守住道体 老子从“道”的角度认为统治者运用道来治理过国家的最高境界,是老百姓对统治者()。答案:不知有之 下列语句中与“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复”含义相同的是()、()、()。答案:周而复始#一元复始#循环往复

道德经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恆①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恆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容②;为天下容,恆德乃足,复归于朴③。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④,故大制⑤无割⑥。 译文 守护着雄与雌的对立统一,作为天下的溪泉;作为天下的溪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大道不离不弃,法道依母作为慈母襁褓里的婴儿。守护白与黑的对立统一,作为天下法式;作为天下的法式,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大道没有差错,归依不可名的终极大道。守护荣与辱的对立统一,制定天下的礼仪法度;制定天下的礼义法度,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大道趋于圆满,皈依宇宙的本元——大道。大道派生万物,圣人因道法使物用人量才器使而为官长,是以大法无害。 注释 ①恆:对立统一,辨证统一,对立统一法则。 ②容:(1)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2 )礼仪,礼法。(3) 容纳,容物。容物:谓度量大,能容人。(4)形容。形容:指盛德的表现,体现。《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宋·王禹偁《单州谢上表》:“此际臣之本郡实有行宫,傥得导行皇舆,扫除御路,撰礼天之书册,虽匪职司,对盛德之形容,敢忘歌颂。”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刘驾》:“虽不足贡声宗庙,形容盛德,愿与耕稼陶渔者歌江湖田野间,亦足自快。” ③朴:本质,道。 ④官长:1)君长,君主,首领,元首,领导,领袖。 长:排行第一的;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官:(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2)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3)古时用以称天子。例如:官家(皇帝);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2)旧时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吏。 ⑤大制:始制、道纪、大法、道法、母法、自然法、自然法则、法则。 ⑥无割:无制;无害;没有损害。无:道的别称;没有。割:制;裁;损害;杀,屠宰;放弃。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事物未露先兆时,易谋划。脆的东西易分开,微小的东西易消散。处理问题应在事故未萌发之前,治理事情要在乱子未闹起来之先。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从一筐一筐的土垒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的举步。主观妄为要失败,强行把持一定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所以不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失去。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的。处事之法则是慎终如始,就不会有失败之事。所以圣人行不欲之欲,不珍贵难得的财物,行不言之教,反众人之过失而行之。所以圣人能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而不敢违逆规律做事”。① 【注】泮:散,解。毫末:细小的萌芽。累土:堆土。执:掌握,把持。 我的理解: 《道德经》不是一部鸿篇巨著,上下两篇加起来一共才五千多字。然而就是这短短五千余字,却让无数后人膜拜钻研了五千年。所以即便说《道德经》是字字珠玑也不足以表现它的光辉。因此,书中的每一章节都蕴含了老子思想的精髓,我们在研读它的时候,决不能将其中的某一章节拆散独立开来。我认为,要充分领会这一章节的意思,就要将它划归到老子整个的思想体系当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断章取义,才能更全面的把握文章的深意。

《道德经的智慧及应用》02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上)

第二集道是什么道在哪里(上) 我每次问候:“各位家人,大家好!”我称大家为家人,不是故意讲很感人、很讨好人的名词来感动大家。我讲的是实相,是真的这样。如果大家了解《道德经》的深义之后,了解生命实相之后,就会知道,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管什么种族、什么民族、什么国家的人,都是我们的家人。 老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了解真理、了解生命实相。如果你认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我们不相干,进一步还在那里勾心斗角、伤害、陷害。那表示你处在无明、不知不觉的世界里面,不知道生命的实相。处在不知道的世界里面,才会在那里互相伤害。如果了解真正生命实相,你会看到我们是生命共同体。 当我们能够了解我们都是生命共同体、我们是一家人的时候,那种慈悲大爱之心就会自然流露。不用刻意去叫他不要伤害别人,他自然不会伤害别人。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解决事情要从最根本去解决,不是在支流末节。老子要我们学到的就是最高的智慧,从根本、根源去解决事情。 我们每个人开发出我们的良心,就是老子所讲的回归到“道”。回归到“道”就是回归到我们最纯净的良心、道心,佛家称它为佛心,儒家称它为良心、本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到、开发出我们的清净本心,很自然地就能够了解生命实相,很自然地我们那些贪心、嗔心、设计陷害、勾心斗角就会消失,它是自然地就没有。你真的了解生命实相,它自然就没有。

就像用两个不锈钢的水壶装水,一壶装冷水,一壶装滚烫的水。大人很清楚知道什么是冷的水可以直接喝,什么是滚烫的水现在不能喝。你清楚知道你就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如果是年幼的小孩,他分辨不出、他不知道什么是滚烫的水,他好奇好玩,结果他一掰把滚烫的水弄下来、倾倒了,皮肤就会烫伤、受伤。 这就是说你如果分辨不出什么是一般的水,什么是滚烫的水,那就容易受伤。这也是让我们再进一步去了解: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生命的实相是共同体的话,就会去互相伤害、排挤、勾心斗角。世间的冲突、对立就是因为不了解生命实相。所以老子是希望我们好好地去认清真理实相、生命实相之后,那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老子的厉害、最高级的智慧!让我们从根本来解决,而不是只找些方法来对治。所以今天大家有幸来学最高的智慧,这是大家的福报,要好好珍惜。 首先我们要了解《道德经》里面老子所讲的“道”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要了解“道”跟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关系。比如了解这个人是我的父母亲,就会很尊重他、敬爱他。如果觉得这个老年人跟我无关,没有血缘关系,内心的对待就不一样。 所以如果觉得所学习的“道”跟你生命无关的话,那你所学的“道”不会实用,也不会真正让你开智慧。如果你体会到原来“道”跟你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甚至比父母亲对你都还更重要的时候,你整个展现出来的生命品质就不一样。你会很震撼!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内容精妙、玄微且涉猎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伦理、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6、不欲:一本作“无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翻译: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解读: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不为了。 第二句便引入人类社会,谈到“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的运用。老子根据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 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章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加以镇压。这种解释,我们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镇压”应当是“镇服”、“镇定”,绝非是武力手段的“镇压”。 由此,我们也认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隶主统治阶级的要求,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愿。这表现出老子内心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因而这是进步的、积极的。

选读书目推荐及其版本(中国部分)

1.《易经》: ①《白话易经》,乔万民译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本书为《周易》的译文,并得出了结论】 ②《易经杂说》,南怀瑾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本书为南怀瑾教授的讲课记录。全书深入浅出地对易学中诸如理、象、数,卦与八卦,阴阳与刚柔等做了通俗的讲解。】 ③《易经导读》,杨鸿儒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本书内容分两部分:一个是“经”的部分,一个是“传”的部分。主要包括周易评述、周易新译、易传新译。】 2.《诗经》 ①《<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本书对《诗经》做了详细的翻译和注释,以题解说前人观点,生僻字加标读音,逐句配白话译诗】 ②《诗经》,葛培岭注译评,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本书提供了《诗经》的原文和译文,并逐一介绍了重要词语的读音、释义等,每首诗后还附有简短的评论。】 ③《诗经研究》,闻一多著,李定凯编校,成都:巴蜀书社,2002 3.《老子》 ①《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詹剑锋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本书对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孔先老后”说进行了一番清理,批评了梁启超、冯友兰等大家之非,对20世纪50年代讨论的“老子道论的本质究竟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探讨,并且在论述老子哲学思想时,注意到与西方哲学思想比较,全书分三编: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学派;“天道自然”观;“人法自然”论。】 ②《道德经讲解》,(春秋)老子原著,黄朴民撰,长沙:岳麓书社,2005【《道德经》全书共81章,约五千言,分上、下(《道经》、《德经》)两篇,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本书对其进行讲解。】 ③《老子校释》,朱谦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2000重印)。 4.《论语》 ①《论语通译》,张葆全译析,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本译文一般采用直译,尽量不改变原有的词序。为了使译文更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时对词序稍作改动,以帮助读者理解。每章之后有“点评”,直接点明章旨。】 ②《论语新解》,钱穆著,北京:三联书店,2002【本书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是阅读和研究《论语》的入门书和必读书。】 ③《论语解说》,幺峻洲著,济南:齐鲁书社,2003 5.《庄子》 ①《庄子》,安继民、高秀昌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本书共分内篇、外篇以及杂篇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逍遥游第一,齐物论第二,养生主第三,人间世第四,德充符第五,大宗师第六,应帝王第七,等等。】 ②《<庄子>选评》,钱宪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本书以七章的篇幅介绍了庄子的思想渊源、人格魅力、社会评论、游世主张、悲悯情怀、政治理念及言说方式。】 ③《庄子与中国文化》,李锦全、曹智频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本书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政治、历史、美学、艺术等方面入手,深入地挖掘了庄子作为一个文化体的各个侧面。作者抓住“天”、“道”、“齐”三个支撑点,系统全面地阐发了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先秦儒学、墨家思想的关系,也探讨了它对黄老道家、道教、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等的影响。】 6.《孟子》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 关于《道德经》,后代解读的各家说法很多,很多专家也都说了,对于“道”每个人的感悟都不相同,有很多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谛。今天我和大家分享《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我也苦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并不丰富,所以主要是通过搜集很多专家的观点和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通过我的浅薄的分享,激发大家对传统精华的重新重视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我此次论文分享的最大收获了。 刚才已经给大家分享了,《道德经》共五千余字,虽然简短,但却内容丰厚,不但可以说是章章精辟,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我主要将其中一些与我们生活贴近的智慧与大家分享一下,由浅入深,我从个人、家庭、事业等角度,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作为女生,我首先关注了《道德经》中对女性智慧的赞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普遍受到传统女性三从四德思想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低下,而在古代社会中为数不多推崇女性地位的思想家中,最早的正是老子,而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最推崇女性的也是老子,老子是2500年前第一个女权主义者。 老子认为在女性身上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老子之所以认为看似柔

软的女性身上有着极大的力量,是因为她们有三个特点:老子认为女人强大力量的第一个来源正是安静。比起男性,女性更加沉稳。老子说:“牝以静胜牡”。就像我们走在野外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是安静的,正是这种安静的力量才是更本质的力量。 老子认为女性的第二个力量来源是柔弱。柔弱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关于柔软,老子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故事。说老子在他老师临终前,请教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在临走前还有什么要交付于我的么?老师说,你认为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说当然是舌头软弱。这时老师张开嘴让老子看,老师因为年老,牙齿已经都掉落了,而软弱的舌头还在。老子因此而悟道。 关于软弱胜刚强,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欧洲十世纪的时候,有位康拉特三世,他有一个仇敌巴伐利亚公爵,在一次交战中,康拉特三世将巴伐利亚公爵逼回城内,并把全城包围了起来,决定一举战胜仇敌。但是在欧洲的骑士有一种风度,不伤害女人。所以这个康拉特三世就对城内喊话了,说你们城里的这些女人,我允许你们撤出城去。女人们就问可不可以带一些需要的东西,康拉特三世就想人都放了还差点东西么,再说女人那么柔弱能带多少东西,就同意了。过了不久城门打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女人们纷纷走出来,并且全部抱着自己的孩子背着自己的丈夫,有的还用工具拖拉自己的父母,就连巴伐利亚公爵也坐在他妻子的肩上。虽然早已超过了女人们能承受的负荷,但是为了他们爱的人,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康拉特三世本来杀人不眨眼,但是看到这一幕,他也留下了眼泪,他也被感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①(大德)恒无为而无不为;上德②为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③(中德)为之而无以为;上义④(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礼⑤(小德)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⑥而扔⑦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⑧而乱之首;前识⑨者,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勿居其华。故去皮?取此道?。 译文 上德的自认为缺乏德,致力于行善积德,所以有德;下德的自以为不缺乏德,不行善积德,所以缺德。【大道作为法啊,能够佑助万物啊,能够统治万物啊!万物依赖大道生存而道行不言之教依法执政从不推卸责任,功成事遂了而从不居功自傲。大道护养服务万物宛如(不为主)不为支配差使,辩证统一欲无欲,能够寓大于小;万物归依大道啊宛如不被支配差使,可名为大德。所以聖人之所以能成大德,因为聖人始终不妄自尊大,所以能成大德。】道总是道为而能全知全能。上德(为道为)为政处事守道依法遵循规律事极少功极多而能无事。(下德妄作因而有事。)【上仁是中德,崇尚仁,听闻道法,将信将疑,似懂非懂,或许听从,或许不听。仁最早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阳,二为阴。仁:(会意。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因此本义:两个人亲近友爱。)仁者,夫妻二人相亲相爱也,引申为随着亲疏关系而程度相应变化的有等级差别的偏爱。仁,是说从心底欣然的去爱别人,有仁的人喜欢别人有福,不喜欢别人有灾有祸,这是发自内心而不能抑制的一种自然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要取得别人的报答。上仁为宗派主义,兼有官僚主义作风。宗派,泛称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宗派主义搞小圈子、小派别,拉拢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以宗派的利益为重的思想和行为。】上仁为中德因而没出事。【崇尚义的是下德。义,是君主与臣子、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种办事原则,就是父亲与儿子、地位高贵的与地位低下的人的一种等级差别,是关系亲近和关系疏远的人之间的一种内外分别的行为准则。义: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是由于个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甚至牺牲自己某些利益的狭隘思想。上义为官僚主义,兼有宗派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的领导作风。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主观臆断地瞎指挥;官老爷做派,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等等。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的反映。】上义(下德)妄作而有事。【崇尚礼的是小德。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礼,是用来体现心中感情的仪式,是规定各种人际关系的制度,是规定君臣父子之间的准则,是用来区别高贵或卑贱、贤能或不肖的手段。礼适用于俗人。礼为情貌也,文为质饰也。礼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文采是对内在本质的一种装饰。君子注重内在的情感而不去管外在的表现,喜好内在的本质而厌恶外在的粉饰。那些倚仗外在的表现让人来判断自己内心感情的人,他们的内心肯定是邪恶的。那些必须粉饰外表以后才让人来判断其内在本质的东西,其本质一定是衰败不堪的。在父子之间,那礼节便是简朴自然而不用什么客气礼貌的话语和行动来表明的。礼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无争乎?有争则乱。礼是人们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的,是主观的。合理正确的礼必须依据道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即始制有名。合理合法的礼必须始终遵循大道,具体表现为根据客观规律随着具体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或修改,或补充或废除,所以知礼用礼而不可尚礼,知贤用贤而不可尚贤。为避免虚文繁礼必须以道为本,以礼为末。崇尚礼的是小德。上礼为形式主义,认为是形式决定内容,而不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主义兼有官僚主义作风。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势必影响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致使信息失真,决策失误。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知假作假之风,恶化公务员和人民群众关系,影响公务员健康成长,助长歪风邪气的蔓延,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致使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共同蔓延,互为支撑。官僚主义忽视民心,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深入基层,布置工作拉架子造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他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

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 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

文海新解道德经二十七道之善行无迹

道之善行无迹 一易堂风萧萧 话说关尹子听了老师关于“人如何效法大地厚重笃静之德”的道理之后,洋洋洒洒发表了一番见解,虽算不上顿悟,倒也头头是道,不由捻髯一笑,大加赞许。 老聃进而说道。 没错,效法地之厚重者,安然自重而不轻动强为;效法地之笃静者,超然守静而不躁动妄为。不强为,不妄为,那就是一切遵循自然之道,直至与大道融为一体,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呀。 你看这大街之上,车水马龙,往来不绝。所过之处,车辙蹄迹,清晰可辩,一望而知其所来,一见而知其所去。芸芸众生,既有行善而不留其名者,也有行恶而欲掩其过者。但百姓常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可见常人所为,善恶不论,任你百般遮掩,也总会留下痕迹。可是你再看那天地的运行,风行云施,行止难测,辙迹难循,不见其来,不知其往,看似什么行动也没有,实际上却化育万物,生生不息。那些真正能够效法大道的圣人行事,大概也象天地的运行一样,看起来安然自重、清静无为,什么也没有做,实则却能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啊。此所谓,善行无辙迹。这就好比一个人坐在那顺流而下的船舱之中,身体一动不动,可是面前的高山大川却倏忽而过,虽千里也不难行也,这正是因为乘船之人善于随顺风与水的自然之道啊;再好比我们两个人在这里坐而论道,悠闲的品茶,看似一步也没有走动,殊不知,说话间已经绕着日头走了千万里,这正是因为我们随顺借助大地的运行,“不行”而“行”啊。 你再看这当今社会,兜售治国良策的能言善辩之士遍布天下,自创一言开宗立派的也不在少数,皆以自己策论乃是真理,对他人言论却大加攻击,整日辩来辩去,无休无止。实际上,哪家之言无漏洞?谁人之言无瑕疵?然而,天地从来不言不语,人们反而无法指出天地之言有什么瑕疵,也无法与天地逞口舌之辩。此所谓,善言无瑕谪。天地大道,本来就不是可以用言语来解说的,只要一出口,就难以有失偏颇。真正懂得大道的圣人,也正是效法无言的天地大道来教化百姓,以身垂范,默然示之,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而百姓却能心领神会,欣然相从。再好比,小孩子生性顽皮,做错了事情,有的父母严辞叱责,声色俱厉,而孩子却心生抗拒,不思悔改,而有的大人仅是默默地看孩子几眼,一言不发,却不怒自威,孩子反而畏威怀德,铭心刻骨。由此可见,真正的“善言”却是“无言”之言、“无声”之言。无声无言,往往比“多言”、“强言”、“妄言”所带来的效果还要好上百倍,正是不言胜有言、无声胜有声啊。面对当今天下的舌辩之士,我一向都是一言不发、一声不响,可连日来絮絮叨叨,说个不休,实在是难称“善言”,不足为效啊。 真正善于计算谋划的人,根本不需要策算用的筹码工具。头脑一想,心念一动,便可计无遗谋,算无失策。正如天地运行,不需筹码策算,却能四时相替,寒来暑往,恰如其分,自古及今,从无失算。此所谓,善计不用筹策。 真正善于闭合而难以打开的大门,根本不是依靠门栓的开关。但凡能看得见的人为之门,皆因门栓的存在而可关闭,但同样也因为门栓的存在而轻易可以打开。可见,这有形的人为之门并不能称得上善闭之门。而那无形的心门,虽然没有门栓,但真正能够敞开心扉涤除玄览者,又有几人?那无形的道门,虽然没有门栓,可是真正能够走进这扇大门者,又有几人?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八集 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八集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 第八集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62章这几句,希望大家好好去体会,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们的很多思想观念逐渐地改变过来。这个不是洗脑,而是我们原来的心灵里面、脑海里边累积了很多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校正过来的话,就用这一种不以为然的、不知道是错误的价值观去运作,就会产生很多的痛苦。你很爱你的小孩子,但是小孩子会被你爱得很痛苦。你很爱你的另一半,但是另一半会被你爱得很痛苦。 希望大家好好地去体会,把我们的心胸肚量逐渐地扩大,这就是我们来学习的目的之一。要对我们的生命成长有益助、让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净化跟提升、让我们能够开启高等的智慧,来利益更多众生。这就是《大学》里面所讲的,先明明德,再来亲民,就是为百姓服务,进一步达到止于至善。 我们现在来进一步解析:什么叫做二元对立。在法界、大自然里面,这个就是《道德经》第一章所讲的“道”跟“名”,“无”跟“有”都是同样的。法界、大自然包含道、无极的这个虚空、本体,还有现象界显相出来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的人、事、物。人、植物、动物都是属于所谓的显相。所以法界大自然是包括整体。

在大自然里没有所谓的二元对立,那些二元对立是人类把它虚构出来的。什么叫虚构出来? 二元对立比如说,大家看这张幻灯片。什么叫二元对立?我们这里有看到黑色和白色,对不对?一般人,比如说看到白天就很高兴、很喜悦、很安心,看到晚上就觉得很不好、很恐怖。你喜欢白天、讨厌晚上,这个叫做二元对立。白天跟晚上它是大自然本来、法尔如斯存在的现象。它是一方面让你白天可以动、可以工作;晚上可以休息、可以充电,都各有它神圣的功效。白天晚上有没有平等?实相上是平等,但是众生会贴上自己喜欢跟不喜欢的。 从这里你继续再去归类、归纳,一般人会把他所喜好的就归为白的,把他所不喜欢的就归为黑的。你喜欢的朋友就把他归纳为好人,你不喜欢的那些人就把他归纳为坏人,就这样。所以,在你的世界里面,那个二元对立随时都存在、处处都存在,只是你知不知道而已。 如果你没有上这个课程的话,你是很难对比出来的。这就是上这个课程、听这个课程的价值: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什么叫做二元对立,自己有没有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二元对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要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怎么样才能够超越二元对立,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挖到更多宝,好好珍惜!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6 总分数2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 部分 总题数:6 1 【单选题】(3分)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 C. 从“辞章”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D. 从“考据”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A. 从“训诂”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B. 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2 【单选题】(3分)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 C. 法家 A. 儒家 B. 墨家 D. 道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3 【单选题】(3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A. 常 C. 道 D. 欲 B. 名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4 【多选题】(4分)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 D. 用 A. 大意 C. 微言 B. 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多选题】(4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 A. 辩证对立 B. 辩证统一

C. 对立统一 D. 一分为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6 【单选题】(3分)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 C.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B.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都做 A.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 正确 对应章节第二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7 总分数23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23 第1 部分 总题数:7 1 【单选题】(3分)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 C. 没有穷尽 B. 不勤奋 A.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善①行②无辙迹③,善言无瑕谪④,善数⑤不用筹策⑥,善闭⑦无关键⑧而不可开,善结⑨无绳约⑩而不可解?。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知道曰善。知道者玄德。希望知物(实物),依附于知道(大、始基、无、夷希微、场);已经知道(大、始基、无、夷希微、场),得以知物(实物);已经知物(实物),返本归真顺道复命,这叫作玄德(守道依法)。】知道做事不落痕迹滴水不漏,知道辞令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知道计算用不着具体呆板的筹策,知道闭合即使没有门闩也打不开,知道结合即使没有绳子束缚也不可能拆开。知道为士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不武断;知道作战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沉着冷静,不怒;知道胜敌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与;知道用人者,为人谦下,为下属着想,为人民做事……这是知道守法遵循规律辩证统一争无争的善行,这是使贤用人的能力,这是支配世界的准则。 注释 ①善:德,得道,知道,守道,依法,遵循法则。 ②行:行动,做事,活动,举动。 ③辙迹:痕迹。善行无辙迹:指善于做事不落痕迹,滴水不漏。 不落痕迹:指做事彻底,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形容一个人严谨细致。 【近义词】: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反义词】:破绽百出、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挂一漏万。 言:讲,说,言辞,辞令,辞章,言论,政令,建议,主意,计策,学说,主张。 ④暇谪:瑕疵。瑕疵:(1)玉的斑痕,亦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2)谓指摘毛病。善言无暇谪:指说的话无可挑剔,言辞没有可以被指责的缺点毛病,政论合乎时宜没有偏差,也指学说理论严谨完整没有瑕疵没有漏洞。 ⑤数:计算。计算:计算不仅是数学的基础技能,而且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工具。在学校学习时必须掌握计算这一个基本生存技能;在科研中,必须运用计算攻关完成课题研究;在国民经济,计算机及电子等行业取得突破发展都必须在数学计算的基础上。因此计算在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广泛应用,高性能计算等先进技术方面都是主要方法。广义的计算包括数学计算,逻辑推理,文法的产生式,集合论的函数,组合数学的置换,变量代换,图形图像的变换,数理统计等;人工智能解空间的遍历,问题求解,图论的路径问题,网络安全,代数系统理论,上下文表示感知与推理,智能空间等;甚至包括数字系统设计(例如逻辑代数),软件程序设计(文法),机器人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问题。 ⑥筹策: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算筹。筹算用的算筹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按规定的横竖长短顺序摆好,就可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翻译】:道可以说,

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德之病病不病

71 德之病病不病 风萧萧 上回说道,老聃感叹世人惑于物欲,而不能知道行道。又担心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盗夸之徒,借己真言,行其伪道,祸乱天下苍生。倒不如被褐怀玉,闭口不言。 不过老聃话锋一转,又说道, 然而,我明知从言行上找寻真道,如同缘木求鱼终不可得,可是面对你的一句句追问,老朽却又喋喋不休,总想通过言语的解释,让你得见大道。看来,老朽跟古之圣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有时候我自己常常自问,我究竟是“知”道之人,还是对大道一无所知之人。 关尹子闻听老师此言,亦附合说道, 是啊,弟子跟您学道也有多时,也是受此困惑颇多。有时感觉对万事万物已经无所不知,有时又感觉一无所知。 弟子记得,您以前曾经讲过,圣人治理天下,“常使民无知无欲”,也说过以“六问”做为检验得道与否的尺度。那“六问”之一,便是“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可见您是主张“无知”的。 如今老师您又感叹世人“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弟子究竟应该回归“无知”呢,还是要有所“知”才好? 老聃闻听此言,郎声说道,知之义,大矣哉! 看来,我们生而为人,纵然明知言语文字不足阐明大道,但终归还是离不了自然大道赐给我们的这个工具啊。老朽就把自己对于这个“知”与“不知”的看法,跟你分享一下吧,至于是否对你有帮助,只能靠你自己领悟了。 用语言来表达事物的真意,本来就有言不达意的无奈。如果再脱离当时的语境,与前言后语割裂开来,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断章取义,实不足取。 我此前确曾说过,圣人治理天下,常使民无知无欲。然我之所谓“使民无知”者,是前面所说的“贤”之名、“难得之货”这些世间的荣利名相; 我此前所说的自问“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使己无知者,正是世俗所学的那知识智巧,所以才有后来跟你说的主张“绝学、弃智”; 而今日老朽所叹惜世人之“无知”,乃是因其受世俗种种欲望、知识的蒙蔽,而使其内心本来能够自然而知万物的正宗真君,变得一无所知,故而有所感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