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品鉴赏

小品鉴赏

小品鉴赏
小品鉴赏

什么是音乐小品

要一唱一和,把小品台词改成歌,主要是要带些搞笑的词使歌中停顿,最好带有讽刺社会不足的台词

小品

最短小的戏剧作品。又称戏剧小品。在种类上可分为话剧小品、戏曲小品和电视小品等。最初是一种用来进行表演和导演基础训练的形式。如表演训练中的单人小品、交流小品、集体小品、生活观察小品,导演训练中的事件小品、画面小品、音响小品、成语小品、主题小品等。目的在于通过这些不同的练习,使开始学习表演或导演的学生掌握表演和导演的最基本元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舞台演出或利用电视进行转播的演出形式,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

小品的特点是小,但它仍应具有戏剧作品主要的因素。它应该有一个中心的事件;有矛盾冲突,而且一般来说矛盾冲突应该有开始,有发展,有高潮,有结束;同时还要有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由于小品的篇幅小,演出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所以要求事件比较单纯,主题明确,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简练、生动、幽默。小品虽然短小,但仍然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开掘生活中国小农具的种类和用途修剪绿篱墙、草坪的内涵,真实、深刻地去反映和评价生活,并揭示出深刻的思想与哲理,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小品亦可有不同的风格体裁。如喜剧小品、正剧小品、悲剧小品、荒诞小品等。在中国舞台与电视中的小品大多是喜剧小品。

对小品的认识

小品,一般指短小的表演动作作品,种类有很多,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舞台小品和影视小品,这里主要谈的是舞台小品。另外舞台小品中又不同,有专为观众欣赏而编排的小品,如电视晚会上的小品,以及目的是为了训练演员、提高演技帮助把握人物的表演小品,如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教学小品等。二者由于目的不同,具体组织、表演时也不同,这里主要谈的是后一种小品。演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编导能力才能很好理解剧本与导演,现在的表演教学一般都让学生自己组织编剧本小品,就是为了培养演员的这些能力。

一、如何组织小品

小品有四个要素:主题、事件、规定情境、相对的完整性。总的说来,要组织好一个小品,就要注意四个方面:1、主题鲜明、寓意深刻;2、事件典型;3、结构精巧;4、规定情境清楚。

组织小品一般可以回想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回想直接、间接观察或体验到的材料,回忆自己以前获得的种种启发、经验、教训等等,展开丰富想象,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整理,从而编出一个故事,再不断丰富、细化,经过反复的排练最终形成成熟的小品。当然加工组织小品不见得都是按照从主题到结构再到事件、细节这样一个顺序,常常是从一个中间步骤、一个有趣的点出发发展为一个小品,如从一个有趣的动作、一个事件、一段舞蹈发展开去,增加别的事件,设计别的动作等等最终也能形成完整的小品。

(一)主题鲜明、寓意深刻

主题鲜明就是要求小品中的事件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为一个主题服务,要求小品组织者一开始就确定好自己要表现什么,并且执着的走下去,去选取事件、人物、细节进行编排,主题鲜明并不是很简单就做到的。那么如何去设立一个有深刻寓意的主题就变得很重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里主要是一个小品组织者的知识、经验积累问题。通常一个岁数较大的人想到一个作品揭示的寓意会比年轻人要深刻,但年轻人也能想到包含深刻寓意的主题,比如从自己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较多的方面来设定。我们应注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培养自己细致的观察力,经常能够去各种场合体验生活,必要时可以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另外要注意多阅读、多看好的影视作品、多学习各种方面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等。日积月累当我们要编排一个小品时就不会因为没有素材而抓耳挠腮,很多学生在组织小品时感觉无从下手就是因为平时的积累不够。(二)事件典型

有了深刻的主题之后,就要选择那些能很好揭示主题的事件。并且选取的事件最好能触动人物的情感,让人物产生较大的行动及行动的变化,这样才有利于舞台塑造人物。事件,就是能够改变在场人物动作的事实,而现实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称之为事实。每一个小品都必须有事件,且事件要有开始、发展、结束的全过程。主题与事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主题是通过事件揭示出来的,事件是围绕着主题的。首先组织小品过程中对事件的选择是很考验组织者的功力的,一定要选择典型事件。什么是典型的事件呢?就是那些有代表性的,在同一类的事件中突出的,比较能说明问题,更能给人遐想的事件,如猫和老鼠的斗争事件就是两个矛盾双方斗争这一类事件中的典型事件。

(三)结构精巧

有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并选择了典型的事件后,就要设立一个精巧的结构-组织事件的叙述顺序,设计哪些重点突出、哪些一笔带过等等来很好的表达这个主题,也可以说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形式来很好的为内容服务。形式要从内容出发并且为内容服务。结构对于小品很重要,好的结构有利于表达主题,可以吸引观众,同时便于事件的展开。结构好像一个人的骨架,事件、细节这些筋脉血肉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选对结构也是小品成功的基础条件。

小品的结构与一个大的影视作品的结构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传统的冲突式剧作结构是三段式:开端-发展-结局,好多小品也是这样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是传统结构的时候,人们总会渴望看到新的结构,与众不同的结构,如开放式结尾的结构,时空交错的结构等等,新鲜的东西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采用新颖结构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采用独特的结构的前提是不影响并且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如可用舞台手段等帮助设计倒叙式、插叙式结构等等,设计好如何抖一个好的包袱很关键,采取倒叙这样的结构要求较高,经常需要巧妙的舞台设计,如转场的设计等等。

规定情境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其实一切与人物的行动有关的规定都是规定情境的范畴。

表演艺术是行动的艺术,行动的链条是:感觉-判断-行动告诉我们是先接受信息经过思考判断才去行动的,而这个信息就是规定情境中的一部分,思考判断时是结合全部的规定情境来思考的,行动也是在规定情境中行动的。行动的三要素是: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这三个要素也都要受到规定情境的制约。人的动作都是以内心为依据的,内心有一条动作线,演员在内心中对规定情境进行分析,以角色思维逻辑去思考判断,然后意志去发生行动。好的表演细腻,有大量精彩

而又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征个性化的细节,而这些都需要从规定情境中去开掘,演员的行动必然要依据于规定情境,如在学校大会上或法庭上,人就不能大声喧哗,距离很远的朋友挥手打招呼必然会加大挥动的幅度。规定情境越清楚、细致,演员就越知道如何行动,就越能组织出真实而又精彩的动作细节。

组织小品一定要注意多排练,反复实践,表演本来就是实践的艺术,是行动的艺术。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充分注意实际排练中的感觉,有时在排练中会突然产生灵感,找到好的处理表达发式。可以找人看排练,或找一个导演来导这个小品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反复排练可以对小品进行不断的丰富和细化,许多细节都是在实践排练中自然涌现的,通过反复排练还可以修改和完善小品中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帮助演员获得正确的感觉,许多小品是从一个点、一个事件在不断排练中逐渐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小品的。

二、如何表演小品

从表演角度来看优秀的小品人物塑造一定有两个特征:1、性格饱满,个性色彩浓;2、有丰富的细节。当然这是经过大量实践学习才能达到的,每一个表演者都应向这方面不断努力,在这里我想主要针对初学表演者去谈谈如何去表演小品。

小品教学时表演教学中的第一个阶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较简单、相对较自由的表演练习入手,学习表演的基本技巧基础,能够当众完成人物的行为,达到解放天性、恢复本能的目的。这是学习表演的初期阶段,表演者当然要充分重视,学会表演小品是以后塑造完整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但往往表演者容易给自己定下过高、不切实际的目标,以至总是体会不到表演的乐趣,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这对自信心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对自己以后的表演学习是不利的。表演者不用给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难度较大的小品去演,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往前走。演员的四大素质是:信念、理解力、想象力、激情,这之中信念又是首中之首,我认为每一个初学表演者都应通过表演小品建立起自己强大的信念,敢于当众大胆的表演,完成人物的行动,以至于敢于展现自己的激情,这是表演者应明确的小品表演练习阶段要达到的首要目标,即解放自身的素质,特别对于电影演员来说是更重要的,要知道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表演者多积累成功的经验。

要表演好一个小品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小品剧本,这跟演大的影视是一样的道理,正如前面讲的学会如何组织小品非常重要。表演者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艺术感觉,要有对自己的正确的认识,能够编出好的小品、鉴别出好的小品以及自己的水平能力所能胜任的小品。在这一阶段同学都会组织自己的小品并邀请其他同学与自己一起演,表演者可以多选择自己平时较熟的合作者,毕竟表演是众人配合的艺术,彼此之间较熟悉的一拨人合作由于互相比较了解,不容易紧张,配合也比较有默契,容易获得成功。另外接到别人的邀请应该仔细考虑自己的情况,分析对方的小品本子,看本子好不好,自己能否胜任,是否感兴趣,自己的时间是否允许等等,表演者不可贪多,应该选择好本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本子,然后去深入钻研、排练。另外接了别人的本子后,就应该与大家真诚合作,在排练过程中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讨论。表演者只有学会跟大家如何很好的配合才能演好小品,找到几个好搭档是很有益处的。下面我谈谈表演小品中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一)探索克服自己紧张心理,恢复本能的方法

紧张、不自信是初学者的头号大敌。表演者在表演中应该努力找到克服自己紧张心理、恢复本能并建立起信念感的方法,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用“恢复童心”做引路,在小品表演中减少自我批判、增强游戏感,再如练习注意力的集中、练习摆脱杂念,组织一系列行动,利用热身法等等,方法就是要在实践中去不断摸索,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方法去实现,这也是“我的技巧”中的一部分。这是表演小品最重要的前提,解放了自身的素质才能去演活生生的人。当我紧张时我总是努力强制自己将注意力放在对规定情境的感受上,对对手的感受上,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学会如何组织行动

表演是行动的艺术,学习表演就是要学习如何组织行动。表演者在小品阶段要起码学会组织简单的行动,行动来自对规定情境的细致分析,来自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性格的分析。严格按照行动的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去组织行动,以角色的思维、逻辑对规定情境进行充分的感受去行动,对规定情境缺乏足够的理解,没能按行动的三要素去详细分析就会出现错误的组织行动,让人不相信,这是初学者易犯的毛病。另外表演初学者还常会犯表演结果、表演情绪的错误,如还没看到远方来的朋友就已经打起了招呼,好多演员“未卜先知”,就是因为没能按照行动的链条去行动,表演的重点是展现过程,在感觉-判断-行动这个链条中,初学者往往抛弃了感觉和判断,只奔结果,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按照行动的链条去行动,真听真看真感觉到,在头脑里进行思索判断后,由意志交给肌体去执行动作,可以适当的拉长行动的链条进行训练。

(三)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身上

演戏经常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在搭戏,表演者不能一直想自己的调度和台词,好多初学者易犯不跟对手交流的毛病,只是一味自己演自己的,以至于偶尔有时对手临时台词说错了或调度错了,有的演员仍然按以前的去行动,招来观众的哄堂大笑和不理解,还有的演员就呆立在舞台上手足无措。演员应该牢记自己的戏在对手身上,任何时候都要按照对手的戏去行动,那些比如生气故意不理对方自己一味行动的戏其实也是给对手的反应。演员时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身上,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这样也可以使演员不费力就背下台词和调度,这样演员之间才能真正搭上戏,实现交流。对手由于某些原因临时改戏初学者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要灵活的去应对,让观众看不出痕迹,甚至比以前效果更好,这才是合格的演员。

(四)多练习、多上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表演是实践的艺术,好多没有上过专门艺术院校的人,也能成为优秀的演员,这里固然有一个天赋的问题,但与大量的实践是分不开的,这在表演学院学生的身上更是体现得非常鲜明,一年级与毕业时的表演天壤之别。何况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只有具备大量的切身体验,才能说真正的学会表演。另外表演者应尽可能多的参加正式的小品演出,在正式的演出中的感觉与排练中的是绝对不同的,肌体与精神的紧张度和兴奋度要大大增强,往往一场正式演出得到的提高比起十场排练得到的还要大。

以上我对如何表演舞台小品做了自己一些很不成熟的阐述,希望老师们和同学们批评指正,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人只有通过大量的小品的表演练习和总结,才能学会表演好小品。

戏剧小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于戏剧舞台,并通过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迄今已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从初始的诞生发展,曾经的徘徊曲折,到今天的繁荣壮大,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它发展到今天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不仅仅在于一种新的艺术品种的确立,更在于它对于戏剧艺术市场化的示范作用和伴随而来的观念的转化。意义之一: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话剧创作与欣赏考试题

话剧 1、话剧的含义及其特点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2、中国话剧发展历史 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现代著名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 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1928年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它通过人物

性格反映社会生活。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苏叔阳的《丹心谱》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 3、相声的由来与发展历史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 “俳优”多在宫廷里演出,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但在这笑声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唐代的相声叫“弄参军”。参军,即军帐前的幕僚、食客,类似今天的参谋。这种表演相声的演员常常是军营中的幕僚,故称“弄参军”。弄参军是一种对口相声,一个人穿绿色衣服,手持简策,分作机灵滑稽的参军;另一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扮作愚蠢可笑的苍头,互相笑骂、嬉弄,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9073747.html,甚至扑打。这种相声演员的形象,我们可以从唐墓中出土的戏弄俑上看到。相声艺人多喜欢咒骂和讥讽贪官污吏。宋代的群口相声很时兴。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相声艺术在北京得到充分的发展,日渐成熟,规定用北京方言表演。外地也偶有用地方方言的。当时无论楼堂深院,还是街头市井,都有相声表演的舞台场地。据一些老艺人说,在相声中有两段基本技巧练习的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指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段叫“学四声”,也就是学山东、山西、北京城里、城外四种的声音。“相声”二字就是由“学四相”和“学四声”的尾字合成的。 4、相声的分类与特点 相声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区分的: (1).根据基本功来分的话,大致分为说、学、逗、唱四种

环境小品分析

第一课时知识要点(环境小品) 一、环境小品的概念 坏境小品一般泛指室内外空间中一切具有美感的、为坏境所需、能满足人们某种日常行为而设置的人为小品构筑物。建筑小品一般都既具有简单的使用功能,又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由于其体量小巧,一般不具有可供有人进入的内部空间。其既有技术的结构要求,又有造型艺术和空间结合上的没干要求。因此,在环境中其造型的取意需经过一番精心琢磨、艺术加工才能与整体环境协调一致。 二、环境小品的作用: 环境小品在园林中主要有客观性和组景作用,及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明确的变化标志;更重要的是环境小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环境更具感染力。 不同的环境小品在环境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并个字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1)园林水景的作用: ①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声‘ ②提供观赏性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性必需的环境; ③汇集、排泄天然雨水; ④创造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 ⑤以开水面的土方对方堆叠地,减少土方运量。 (2)园路的作用: ①园路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园林的形式、风格,可通过路面的起伏变化和各种材料的色彩组合达到成景果。 ②在绿地中,可用园路将设置的各个经典联结起来。 (3)园桥的作用: ①联系交通,跨越河道; ②观赏桥的形态可作为园林景点; ③园桥是有课取景之处,且可分割水面空间,使水面空间具有层次感。

(4)园亭的作用: ①园亭可为人们提供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纵目远眺的场所和满足人们在活动中的需要; ②园亭一般小而集中,造型独立而完整。往往在园景形成一个“亮点”,是园林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5)花架的作用。 ①供人歇足休息,观赏风景; ②划分、组织空间; ③创造了爬蔓植物生长的生物学条件。 三、环境小品的特征 1、整体性 2、科学性 3、艺术性 4、文化性 四、环境小品的构思: 环境小品的构思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不落俗套,若组景没有立意,构图将是空洞的形式堆砌。 五、环境小品的布局: 无论是组景还是组景,环境小品在空间布局上都要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空间上要彼此呼应。 六、环境小品的功能与技术: 七、环境小品除造型美观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

2018年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戏剧、小品、相声

戏剧、小品、相声 (一)戏剧 戏剧是文学的样式之一,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近几年来,戏剧小品常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给学生不少启发与教益。另外,课本中的作品《雷雨》《哈姆莱特》《窦娥冤》等也在形式上给学生很大的帮助。考场上构思一幕或几幕戏剧,确实考验考生的写作功力。那么,写作戏剧应注意点什么呢? 首先,应了解剧本的特点。戏剧演出因受时间、场地的影响,所以人物、场景、情节应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故事的头绪也不能过多,矛盾冲突必须在短时间内、在不多的场合中反映出来。同时,还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能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吸引观众。为符合这些条件,建议同学们以写独幕剧为主。 其次,精心设计戏剧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要有高度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年龄的所处的特定环境。同时,要求明朗动听,有潜台词。舞台说明是一种说明性文字,写在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它具有渲染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辅助作用。 最后,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阶级立场、政治观点、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在戏剧中的反映,就是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 冲突,而性格冲突又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所以要精心为 人物设计能看见的外部形体动作和看不见的内心动作。 (二)小品 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因其反 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以及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 众的喜爱。比如前几年由崔永元、宋丹丹、赵本山表演的“实 话实说”系列、“扶不扶”等,一直深受热议。小品的特点有: 1.短小精悍,情节简单。 2.幽默风趣,滑稽可笑。 3.雅俗共赏,题材广泛。 4.贴近生活,角度新颖。

小品赏析

小品赏析 小品这门艺术,不同于短暂的电影给人带来视觉的震撼,也不同于冗长的电视剧慢慢培养出的细腻情感。在二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小品演员别出心裁的挖掘搞怪的声音、滑稽的动作以及捧腹的语言等等超越常人想象极限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惊喜、快乐、还有那丝丝的感动与震撼。 小品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表情都是经过精心斟酌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因此,小品中的一个个经典也总是最能让人映像深刻而难以忘怀。例如,小品中与观众互动的场景,总能自然而然的增强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默契,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每次冯巩出场的第一句话必定是“亲爱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我!想!死!你!们!啦!”还有小品中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转折点,在大兵的《赛诸葛和蠢得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品的舞台同时也是展现才艺的舞台,舞蹈、歌唱、杂技等等都让人赏心悦目。2009年小品《不差钱》中二丫与小沈阳的歌唱比拼、赵本山的绝技“转手帕”、蔡明动感十足的舞蹈表演等等都是小品表演中的闪光点,精彩绝伦。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小品当然也不例外。首先是小品演员的情感来源于生活,小品中常常引用热情、善良与嫉妒、自私的强烈情感对比,而引发观众发自内心的感悟与启发。小品是在嬉笑搞怪的外表下,挖掘人性的光辉、散发着温暖与热情。其次,小品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善于发现并扩大生活中的小事,来愉悦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获得观众的喜爱,小品演员们或惟妙惟肖的模仿,或引用故意曲解的词语,或取用一些当下流行的因素,让笑点在观众面前自然而然的暴露,让他们随着演员的表演而忍俊不禁,全身心的投入小品的艺术魅力当中。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品表演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欢笑,还有那一系列表演背后的内涵与意义,比如歌颂党的、反映社会问题的、追赶时尚潮流的等等。 在以光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子努力奔走在时代的前端,我想我们需要偶尔停下来,享受一部小品带来的乐趣,让悠久流传的艺术散发她特有的魅力,洗涤全身的疲惫!

二十年春晚小品赏析与思考

二十年春晚小品赏析与思考 小品美学与艺术鉴赏这门课即将结束,回顾第一节课,石明庆老师给我们看了1983年第一届春节晚会。那时候,小品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而且直到现在,小品仍是春晚的重头戏。二十年让小品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接受考验。正如“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在上课期间,有些小品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如《吃鸡》、《吃面条》等。在欣赏小品的同时,我也认识了不少演员,如王景愚,陈佩斯,朱时茂等。其中最熟悉的当属赵本山了,他无愧于表演艺术家的称号。一方面,他来自民间,他表演的作品更能感染大众,另一方面,也是幸运的一面,赵本山最初一直有不错的搭档和他演对手戏:高秀敏,范伟,宋丹丹,这让赵本山经历了一个春晚的黄金时期。 对于春晚小品,除了赏析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其进行思考。春晚有着独特的文化功能,它是一台呈现给老百姓的大联欢,然而,从近几年的情形看,小品、相声等这类节目多趋向技术性的效果,而少了艺术性的创造。简单来说,就是人物塑造没有根基,缺乏性格展示的生活依据和内在逻辑。比如那些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小品,由于创演者没有依托真正的农民生活,只是把某种自以为可乐的情节安排到某个农民身份的角色上,把一段被称为笑料的对白安放到某个人物身上,而忽视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而无法让人觉得这样的角色在那种情境下必然会有那样的行为,说出那样的话语,给人一种不甚真实的感觉。尽管很多节目想通过光明的尾巴起到感动人、提升人的教化效果,劝人向善,但艺术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这种“善”的作用必须建立在

“真”的基础上,并经过“美”的升华,否则,“善”的作用和目的就无法实现。我们常说,一部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冯巩的作品之所以在观众评选中脱颖而出,还是在于其有着引人向善的价值指向,通过张扬拾金不昧的社会公德,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较好统一。所有语言类的节目,还是要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演,在创作中重视表现生活本质的内在逻辑、人物性格的真实逻辑,让观众在饱含“真善美”品格的有意义的笑声中获得快乐与感动。毕竟,不注重在作品中增加“真”的含量,再“善”的愿望和再好的立意,都难以实现艺术创演“美”的目的。 小品是生活的浓缩,而今的小品却出现了异化和庸俗化的现象。而且目前喜剧小品的人才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作品的创造需要一些刺激。赵本山也对小品现状十分担忧:“小品存在危机,就我来说,每年都得上春节晚会,不上还不行。我衷心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新人把我们盖下去,免得我们在台上晃得那个闹心。我把春节晚会比作战场,宁可战死也不能当逃兵。最后战死了,我就下去了。” 二十年的春晚小品经历了走出象牙塔到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过程,而今我们在欣赏小品的同时,要更多的思考小品在以后的日子面临的问题,究竟小品何去何从,是走向辉煌还是逐渐没落,值得我们深思。同时,我也希望在石明庆老师的指导下,能更深入的了解美学知识以及其他更多更广的知识!

话剧创作与欣赏考试题及答案

1、话剧的含义及其特点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话剧—剧照 :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2、中国话剧发展历史 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现代著名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 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1928年又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它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苏叔阳的《丹心谱》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 3、相声的由来与发展历史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 “俳优”多在宫廷里演出,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但在这笑声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唐代的相声叫“弄参军”。参军,即军帐前的幕僚、食客,类似今天的参谋。这种表演相声的演员常常是军营中的幕僚,故称“弄参军”。弄参军是一种对口相声,一个人穿绿色衣服,手持简策,分作机灵滑稽的参军;另一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扮作愚蠢可笑的苍头,互相笑骂、嬉弄,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9073747.html,甚至扑打。这种相声演员的形象,我们可以从唐墓中出土的戏弄俑上看到。相声艺人多喜欢咒骂和讥讽贪官污吏。宋代的群口相声很时兴。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相声艺术在北京得到充分的发展,日渐成熟,规定用北京方言表演。外地也偶有用地方方言的。当时无论楼堂深院,还是街头市井,都有相声表演的舞台场地。据一些老艺人说,在相声中有两段基本技巧练习的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指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段叫“学四声”,也就是

相声小品鉴赏

相声艺术一贯以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声作品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进行了赞誉和肯定;对封建、迷信、宿命等糟粕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对反动、不符合发展形势要求的势力进行了无情的鞭笞;对民众中愚昧落后的陈腐观念进行了善意的讽刺和规劝;对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大好形势进行了歌颂。相声艺术从形势到内容,从创作到表演,都茸崇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播优秀文化方面起到了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相声人的追求努力,相声艺术一定会再创辉煌。 从《这事儿不赖我》看责任 我最喜欢的相声是曹云金和刘云天表演的《这事儿不赖我》。两个相声演员用生动丰富的表情、新潮幽默的口语逗得我们捧腹大笑,曹云金从头到尾那句口头禅“这事儿不赖我”在爆笑之余更给我上了一课,让我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相声《这事儿不赖我》由曹云金、刘云天主演,全篇小品以一句“这事儿不赖我”为线索,讲述了某个人因不能回家过年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外界问题”。 不能回家,赖母亲让他带女友回家;跟女友分手,赖女友不讲道理;自己没钱,赖父亲没给自己条件;找不着工作,赖面试人员;工作迟到,赖路途遥远;路上堵车,赖市内房价贵;自己钱不够花,赖物价贵;自己没自信,赖父亲在他小时候让他丢尽面子;学习成绩差,赖老师不好好教。总而言之,这种人从小到大一直把责任推给他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缺点。 这使我联想到了平时的自己:平时只要考试考得不理想,我便埋怨试卷出的不够好或者是自己发挥失常;每当我犯错与妈妈争辩时,总想着自己没有错,有时我明明已经理屈词穷了,偏偏还嘴硬说:又不是我的错……其实像生活中不负责任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说话不算数,不体谅父母,不能和父母平心静气的交流,上课看小说…...然而每当我回想起来,总是要逃避责任,心想着“这事儿不赖我”,但当我看了这个相声后,我也与曹云金一样受益匪浅。 其实,抱怨别人、抱怨社会、逃避责任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点,但这个心理是千万不能有的。有这样心理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什么事都做不成。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很幸运,有很好的家境。但是,我们要记住,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全得靠自己。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从现在开始,要什么事都靠自己;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我们要知道,财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的,那才值得称赞。 戏剧小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于戏剧舞台,并通过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迄今已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从初始的诞生发展,曾经的徘徊曲折,到今天的繁荣壮大,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它发展到今天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不仅仅在于一种新的艺术品种的确立,更在于它对于戏剧艺术市场化的示范作用和伴随而来的观念的转化。 从《不差钱》看花钱好办事 小品是春晚一道大菜,也是人们期待已久的。《不差钱》让人们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更加了解了当今的社会,让人们从大笑中讽刺了这一不好的社会现象。 小品中,赵本山为什么要拿三万元、要提土特产、要在最贵的苏格兰情调的饭店请客?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丫蛋顺利走上星光大道而铺路架桥。这一小小的镜头正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潜规则:花钱好办事。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信奉的真经,也是当今人们乐此不疲的心事,小品采取不痛不痒的办法进行了较好展示,而这一潜规则正是目前寻常百姓心头上的最大硬伤。作为一个小老百姓,究竟有多少人为办个证、盖个章而请过客、送过礼?这是个难以统计的数字,小品中出现这一幕,正是当今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也许就是《不差钱》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吧。 中国人办事喜欢拉关系、找熟人、托人情,这是人们生活中的另一个潜规则。小品中,

小品的赏析与创作

《资料》 戏剧小品赏析与创作 一.关于小品创作问题: 作者:张家岗、俞志清关于小品的创作元素及题材,应该说创作小品较难,它是一种微型话剧。它的舞台空间有限,但有矛盾冲突。“以小见大”基本特征,也就是一场景,3—5人,15分钟内完成。用小题材,小角度的切入。再构成戏的过程。从高潮到尾声,取材于生活中的片段,小品类型:有话剧小品,戏剧小品,喜剧小品。方言小品,戏曲小品。由于小品有了“热”点,就有了“卖”点,往往许多作品,原来是小戏,独幕剧的结构,但为了迎合多数人的口味,搞成,各种形式的小品,所以有些好的小品的尾声,留给观众思考的悬念,“点”到为止。所以结尾产生了“问号”和感叹号,写小品的作者对事情,人物,语言都要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中的闪光点,及寻常百姓中的甜、酸、苦、辣,及我们生活中的角落。 能“煽情”也是一种写小品的写作技巧与手法,作品通过“煽情”“动情”最后产生“激情”,整个过程必须要连贯起来,题材可以从街头巷尾去找,生活环境的周围寻找推理,观察社会,贴近生活寻找“突破口“,去靠近的人物的语言和题材,这就是小品构成和意识形态,小品的特点要求生活气息浓。不能枯燥无味,一定要有鲜活的人物性格,没有个性和共性就不行,事件的构成不能平淡,需要有人物冲突,矛盾的焦点要集中,冲突不能乱既要有主要矛盾也要有次要矛

盾。 小品创作:时间,地点,人物,都必须清楚,都受到“时空的限制”[电影,电视剧等,可以不受场景的限制,可以分镜头和切换场景等手法,既精制,(精品)有便于浓缩时间的反映。 有些小品是有局限性,通俗的将就是专题性,定向型、如:写关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题材,以党性人物为主线,但要求写的是普通干部及党员,而不是任意拔高,是在小品中讲话,而不是写“神话”,说“空话”,“套话”,要有血有肉的表现不赖,所以任何形式的小品都是以生活为原型,小品既是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欣赏,又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定向型的小品是在特定情景下产生的。 如:反映,交通法规,“119”防火题材。教育问题,献爱心方面,这些都是属于宣教性的形式,往往回在题材上“撞车”,内容上“雷同”,是为某种形式作宣传教育,所以这些小品就难免俗套,乏味,难写,难演,难看,仅仅是为完成一项任务而义务的。因此,这些属于定向型的作品都是在“社会公德”“法律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品德”“家庭美德”“学习心得”等范畴的。 小品是文学,综合艺术,是与美学感,相结合的作品,小品是直观的,而不是旁观,小品不是情景剧,要让观众看了以后去品味,因此小品不论是情节,内容,人物,要有矛盾的“变化”,“转化”,“激化”,这是人物在渐渐“分化”过程中的突出点,有些人物他出场就可以交待角色的特征,如穿制服的公务人员,“环保”工人等,这些人物就比较简单化了,要通过语言,肢体,来反映,才是认定的界限。

关于戏剧小品创作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9073747.html, 关于戏剧小品创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耿多儿 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4期 摘要:戏剧小品是戏剧的一种,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戏剧艺术形式,它以短小、形象、活泼、贴近生活、表演灵活的形式活跃在我国戏剧舞台上,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戏剧小品创作主题素材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155-03 美国的戏剧理论家汉密尔顿在他的《戏剧论》里对戏剧拟定的定义是:“戏剧,乃是一个为了演员在舞台上当众表演而編排的故事”。这个定义基本上概括了构成戏剧的四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扮演剧中人物和表演故事的演员;二是要有一个具有故事情节的剧本;三是要有与观众的直接交流;四是要有可供演员演出和观众观赏的剧场。演员、剧本、剧场、观众是戏剧缺一不可的四个要素。戏剧是动作的艺术,现在,我们不少的戏剧小品,忽视了戏剧小品动作的重要性,这也是许多戏剧小品不好看的原因之一。粗约分析近年来贵州省戏剧小品创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关于戏剧小品素材的选择 什么是素材?素材就是没有经过作者刻意加工原始的生活材料,是戏剧小品创作的基础,可以这样说,不是什么素材都能写成戏剧小品的。小说家可以根据所有的戏剧故事写出精彩的小说,而剧作家则不可能根据所有的小说改编成剧本,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两者之间的表述方式不同。小说的表现手段是叙述;电视电影的表现形式是活动画面的连接、转换;戏剧的表现手段是动作。因此,动作——行动,是我们创作戏剧小品时,必须要重点考虑的。 我们要怎么去选择小品的创作素材?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真切体验是剧本创作的方法。素材的获得有很多的办法,因为社会新闻、民间故事、左邻右舍的争吵、传闻笑话、小说、历史事件、寓言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戏剧小品创作的素材。其实,素材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和生活真实的小故事里获得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自然能有所收获。要知道,深刻有意义的素材常常被朴实无华的外表所掩盖,戏剧性的人物和故事就发生在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留心、没有发现而已。 我们常说,生活是充满矛盾的,矛盾的事物就可能孕育着创作者所需要的戏剧素材,矛盾激化和冲突就会产生戏剧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人”总是矛盾的集中点,作品的价值是通过“人”具体的活动和动作才能体现。如果我们无视当事者——“人”,这个作品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在创作戏剧小品时,所选择的素材,是篇新闻报道或者是一个短篇小说,别人也用

小品鉴赏论文

小品鉴赏论文 关键词:小品鉴赏发展品位提升案例:赵本山的小品为什么这么“火”。 小品本是话剧的练功用品,而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品乃是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从此陈朱二人以《烤羊肉串》、《警察与小偷》、《警察与小舅子》、《主角与配角》等垄断春晚。待此二人离去后,赵本山才开始逐渐成为第二个春晚小品霸主。为什么赵本山会在众多小品高手中红火起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语言易懂。众所周知,普通话的基础是北京话和哈尔滨话。实际上东北话除了个别用词为方言特有外,口音就像是普通话歪曲了说。其次,贴近百姓。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表达一种思想。小品本质是要讲个故事,那么评价小品好坏的根本标准首先就是看剧本的内容如何。再次,表演到位。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品要讲故事,讲故事未必只有小品。这就需要艺术加工和提炼。赵本山小品相对于其他小品,语言凝练,趣味性强,剧情矛盾又都非常突出,加上具有高超的表演技巧,没有不红的道理。最后,根基扎实。东北小品演员多出身于乡村剧团、草台班子,而不是国家专业剧团,环境残酷,锻炼多多,浑身都是戏也是很自然的。 由赵本山的小品我们剖析了当代小品的优点,大众化符合群众的口味。雅俗共赏,仔细想来耐人寻味。跟着时代的潮流发展,一方面

反映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创作,一方面又高于生活,这种哲学的思想促使了思想的发展,又讽刺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具有启迪意义。小品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引起了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喜剧的出现,更是使得小品别具色彩。 一、小品的手法之美 小品一说,自文章体裁而来。鲁迅说:“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尔后,小品又被用在戏剧,主要是话剧的小型专题训练上。再后,乃至摄影小品、美术小品、音乐小品、舞蹈小品等等渐渐辐射开来。 二、小品的快乐之美 有人说:“小品(这里特指喜剧小品)是笑的艺术。”这几乎成了艺术圈内约定俗成、人皆认可的论断。于是,剧作者挖空心思找笑,表演者尽其所能搞笑,“笑不出众死不休”成了小品创作艺术追求的铁律。成功与失败,精品与庸品,都在这里显出分际。 三、小品的幽默之美 笑与幽默常被混用,这是因为幽默一词难于界定。我们可以因不同场合、不同问题、不同层面,随机使用这种概念,但是对于小品创作者,不可不对幽默做一些深入的体悟和涉猎,也不可不对笑与幽默的关系做一些深层的对比和思索。 如果说喜剧性是喜剧的生命,那么幽默就是喜剧的底蕴,而笑便是喜剧的表层审美评价与征兆。 幽默学是喜剧美学、艺术哲学、语言学、审美心理学等的边缘学科。

《雅舍小品》赏析

自有其个性的《雅舍》 ——《雅舍小品》赏析 10级中文(1)班林美雪(30)号 这是一部及其富有个性的小品文。梁实秋先生曾自赞“雅舍还是自有其个性,有个性就可爱”。即在言雅舍,同样在赞《雅舍》。可以这么说,这是一部承载着梁实秋先生个性的作品,虽每篇的篇幅不大,但无处不流露梁先生独特的个性。 “在对待世俗人生上,梁实秋始终追求者一种以人欲为出发点的快意尘世生活,这种人生人乐是物质的,人间的,感性的,而非断绝人欲,弃绝红尘的”(摘自刘勇《一间安放人生的房子》)他喜欢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不必拘泥于别人的眼光,世俗,只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只求一份内心恬淡。《雅舍小品》这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他的追求和他对人生的态度。和他对生活的独道见解之处。在《雅舍》一文中作者写道:“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房客之一。但思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我所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的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此乃一种“知足者常乐”不患得患失的态度,表现出作者清平乐道,超功利的处世态度。雅舍的个性,作者的个性。在《女人》一文中,梁实秋肯定“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看到了女人的弱势,更看到了女人的不易与美。他抛开了以往对女人的偏见,梁实秋先生站在女人的立场上读女人,赋予这个美丽的群体不一样的色彩。 整部《雅舍小品》语言凝练,清雅幽默,于轻松中见其深意,如《年龄》一文中作者写道“在饮宴席上,如果有面无皱纹的年高名婆在座,不妨含混的称赞她驻颜有术,但是在点菜的时候,不宜高声的要点鸡丝拉皮。”语言诙谐幽默,但却包含着讽刺之意,作者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同时也引起自我的反思。 整部雅舍小品取材之广,“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颉取一鳞一角都可成文。”无论是《吃相》还是吃饭用的《圆桌和筷子》,或是《理发》《男人》还是《麻将》《下棋》等,凡于生活中之事之物,梁实秋皆可信手拈来,娓娓而谈。而且都极具其风趣和个性。 《雅舍》一部极具个性之作。

小品鉴赏

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广义的小品包涵很为广泛,在佛经中指七卷本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在散文中指篇幅较短的文学样式;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1]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二人转、小戏等戏剧形式的优点。尤以陈佩斯、朱时茂、严顺开、赵丽蓉、宋丹丹、黄宏、蔡明、郭达、潘长江、赵本山、小沈阳著名。 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1983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买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岳红、高倩、丛珊、曹力诸明星们朴实的表演,诙谐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小品作为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众的喜爱。如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动作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并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是文艺舞台上一种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表演形式。[2] 为什么小品这一新式的表演形式会在中国红透半边天呢?我认为有一下几个原因:一.小品雅俗共赏、取材广泛,题材空前丰富,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善于以小见大。小品反映的小题材、小事件源于基层和老百姓中间。人世冷暖、世相百态都是小品描写的对象,都可以通过小品这种形式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在舞台上进行演出。如《烤羊肉串》、《主角与配角》、《卖拐》、《昨天·今天·明天》等小品都堪称经典之作,通过对人们日常的一些小事、或生活中某些大事的小侧面、小片段的艺术化,将其以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去反映生活百态,人生况味。小而生情,小而迪智,正是一滴水见阳光。二.小品从小事中反映了社会现象,针砭时弊,内含哲理,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引人思考,以巧见深,透过表面现象,讽刺了生活中一些不合理或不正常的现象,寓教于乐,具有启迪意义。小品对生活的反映,决不是对其表象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对真善美、假恶丑做一些简单的道德评价,而是要着意于展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形象。如黄宏与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以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一对生儿子不得而一直生育,为了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的制裁,长年四处搬迁奔波的农村夫妇的形象。三.小品表演形式多样化。幽默的语言,夸张的音效、形象的肢体动作都是小品令人着迷的地方,其中又以语言的滑稽可笑为最。如《昨天·今天·明天》中赵本山的台词,“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采用贯口的手法,快速流畅、整齐顺口,再加上表演时的流利说辞与丰富表情,别有一番情趣,同时对塑造任

研析小品《扶不扶》,谈作品创作

研析小品《扶不扶》,谈作品创作 2014年被网友热议最多的春晚语言类节目,无疑是开心麻花的春晚小品《扶不扶》。在随后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最满意”、“最受欢迎”节目票选中,《扶不扶》稳居于语言类节目第一,成为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等台词便受到观众热议,获得媒体、网民的竞相转发。《人民日报》更是两次转发作品中的经典台词。 语言类节目一直都是人们关注春晚的焦点。据凤凰娱乐统计,小品《扶不扶》获得了目前最多的好评数,有86570名网友认为节目“好”,超过了蔡明、黄宏等老牌演员。 由于语言类节目数量的锐减,以及赵本山、黄宏、姜昆

等“大腕”的缺席,蔡明的小品《扰民了你》一度被宣传为今年春晚最精彩的语言类节目,观众期待很高。然而从直播后舆论反响情况看,《扶不扶》似乎更胜一筹。 《扶不扶》的诞生过程并不容易,开心麻花在审查过程中多次更换小品,直到“老人摔倒”这个方向由冯小刚总导演提出,团队才开始寻找故事的切入点。沈腾透露,《扶不扶》之前准备过许多其他题材的小品,听到“扶不扶”的创意后特别感兴趣,冒着宁肯作品被毙的一个风险,也想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观众喜爱的作品。 面对蔡明、冯巩、郭冬临等老牌笑星的压力,开心麻花团队的年轻演员们何以能后来居上,以致所演小品《扶不扶》“反超”被寄予厚望的《扰民了你》,一举成为今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语言类节目?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研讨,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扶不扶》传承和发扬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之法,深刻反映了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引发人们反思、共鸣和热议。

众所周知,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老人被撞倒而引发的纠纷,让好人做不起,做好事变成惹是生非的烦心事,甚至因此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题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与讨论。近期,“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北京老外撞人却误传倒地老人讹诈”等一连串事件,让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推向新的高度。 尤其是2013年12月31日,广东河源的吴大哥遇到老人摔倒,于是主动上前搀扶并送去医院,但老人却指证,就是这个人开摩托车撞伤自己。双方争执不下,几天后,这位街坊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自证清白。警方技术鉴定确认,摩托车没有发生过碰撞的痕迹。

小品鉴赏

什么是音乐小品 要一唱一和,把小品台词改成歌,主要是要带些搞笑的词使歌中停顿,最好带有讽刺社会不足的台词 小品 最短小的戏剧作品。又称戏剧小品。在种类上可分为话剧小品、戏曲小品和电视小品等。最初是一种用来进行表演和导演基础训练的形式。如表演训练中的单人小品、交流小品、集体小品、生活观察小品,导演训练中的事件小品、画面小品、音响小品、成语小品、主题小品等。目的在于通过这些不同的练习,使开始学习表演或导演的学生掌握表演和导演的最基本元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舞台演出或利用电视进行转播的演出形式,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 小品的特点是小,但它仍应具有戏剧作品主要的因素。它应该有一个中心的事件;有矛盾冲突,而且一般来说矛盾冲突应该有开始,有发展,有高潮,有结束;同时还要有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由于小品的篇幅小,演出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所以要求事件比较单纯,主题明确,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简练、生动、幽默。小品虽然短小,但仍然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开掘生活中国小农具的种类和用途修剪绿篱墙、草坪的内涵,真实、深刻地去反映和评价生活,并揭示出深刻的思想与哲理,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小品亦可有不同的风格体裁。如喜剧小品、正剧小品、悲剧小品、荒诞小品等。在中国舞台与电视中的小品大多是喜剧小品。 对小品的认识 小品,一般指短小的表演动作作品,种类有很多,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舞台小品和影视小品,这里主要谈的是舞台小品。另外舞台小品中又不同,有专为观众欣赏而编排的小品,如电视晚会上的小品,以及目的是为了训练演员、提高演技帮助把握人物的表演小品,如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教学小品等。二者由于目的不同,具体组织、表演时也不同,这里主要谈的是后一种小品。演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编导能力才能很好理解剧本与导演,现在的表演教学一般都让学生自己组织编剧本小品,就是为了培养演员的这些能力。 一、如何组织小品 小品有四个要素:主题、事件、规定情境、相对的完整性。总的说来,要组织好一个小品,就要注意四个方面:1、主题鲜明、寓意深刻;2、事件典型;3、结构精巧;4、规定情境清楚。 组织小品一般可以回想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回想直接、间接观察或体验到的材料,回忆自己以前获得的种种启发、经验、教训等等,展开丰富想象,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整理,从而编出一个故事,再不断丰富、细化,经过反复的排练最终形成成熟的小品。当然加工组织小品不见得都是按照从主题到结构再到事件、细节这样一个顺序,常常是从一个中间步骤、一个有趣的点出发发展为一个小品,如从一个有趣的动作、一个事件、一段舞蹈发展开去,增加别的事件,设计别的动作等等最终也能形成完整的小品。 (一)主题鲜明、寓意深刻

电视文学(栏目剧)鉴赏与创作(DOC)

电视文学(栏目剧)鉴赏与创作 课程简介 该课程为全校范围的通识选修课。课时:每周三节。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载体,在当今社会,其普及程度与影响力已经无庸置疑。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电视这一大众传媒的发展更新快,变化大,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发展变化中,“栏目剧”这一具有明显电视文学特征的种类的兴起与发展,成为当前电视事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现象。本课程讲授者近年来一直关注电视发展趋势,切身参与到多家电视台的节目策划与剧本编审等工作中,结合当前掌握的多种栏目剧作品资料与创作实践经验,开设此课。此课程以具有代表性定位的电视栏目剧作品赏析评鉴为基础,结合电视文学剧本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文体创作的不同进行讲解,以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电视文学-简介 电视文学是指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电视文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外延上,它不仅包括电视屏幕上的一切文学形式,还应该包括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艺术片内部构成中的文学部分,当然也包括电视文学剧本。在内涵上,它主要包括依据文学的创作规律,文学的审美特征所创作的电视作品,如: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目前,中国的电视文学已初具规模,并且产生了一批颇具影响的文学作品:各种名著和小说拍成的电视剧,各种类型的专题片、纪实片、艺术片等,其中电视散文诗已成为一种固定的长期播出的陶冶人情操的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例如电视文化和印刷体文化联袂的《读书时间》和《名著影视剧展播》等栏目,不仅如此,事实上,电视屏幕上的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有一个文学性的问题,可以这样讲,文学是一切电视作品的基础。

2019年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戏剧、小品、相声

(一)戏剧 戏剧是文学的样式之一,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近几年来,戏剧小品常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给学生不少启发与教益。另外,课本中的作品《雷雨》《哈姆莱特》《窦娥冤》等也在形式上给学生很大的帮助。考场上构思一幕或几幕戏剧,确实考验考生的写作功力。那么,写作戏剧应注意点什么呢? 首先,应了解剧本的特点。戏剧演出因受时间、场地的影响,所以人物、场景、情节应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故事的头绪也不能过多,矛盾冲突必须在短时间内、在不多的场合中反映出来。同时,还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能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吸引观众。为符合这些条件,建议同学们以写独幕剧为主。 其次,精心设计戏剧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要有高度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年龄的所处的特定环境。同时,要求明朗动听,有潜台词。舞台说明是一种说明性文字,写在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它具有渲染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辅助作用。 最后,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阶级立场、政治观点、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在戏剧中的反映,就是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 冲突,而性格冲突又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所以要精心为 人物设计能看见的外部形体动作和看不见的内心动作。 (二)小品 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因其反 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以及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 众的喜爱。比如前几年由崔永元、宋丹丹、赵本山表演的“实 话实说”系列、“扶不扶”等,一直深受热议。小品的特点有: 1.短小精悍,情节简单。 2.幽默风趣,滑稽可笑。 3.雅俗共赏,题材广泛。 4.贴近生活,角度新颖。 5.针砭时弊,内含哲理。 所以在小品创作中,一定要熟悉小品的舞台要求,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灵感。

分析小品现实意义(独家+案例)

2000年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变现了事业成功的子女“孝顺”父母,花钱雇了个钟点工(宋丹丹饰)来陪父亲聊天,小品中笑料百出,而且还衍生了诸如“马甲”,“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等流行元素,但是其中的深意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笔者不由地担忧继“留守儿童”之后,“留守老人”问题是否也将成为社会的热点,这个问题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 ①小品的定义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②小品创作源于生活,创作者要深入生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深入到人民群众身边,和他们共同生活,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这才能真正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③小品创作灵感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 首先,要有时代性。 其次,要有艺术责任感,不是随便什么素材都能选取。 最后,台词语言要精炼准确。 1.2000年,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农民走出了农村住进了城市,为了“孝顺”父母,也把父母接过来住,却使这样一群老头老太太陷入了一种无聊尴尬的生活之中,也说明了儿女有钱后却变得寡情了。很多台词都表现了这一点。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这屋里就你一人儿啊? /大妹子。你说我这个人呀,整天自己一个人在家憋屈了,好容易找来一个人还让我给伤走了,回来了?/你说你这大哥呀,你这不挺懂幽默的嘛?怎么你儿子总说你闷闷不乐呢? /就把我接城里来了,这一进城这全变了,也没人说话了,也没人唠嗑了。/ 2.台词精炼,比如“含糖量”,本来是形容食品的含糖比例,小品中用来形容人的声音,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与趣味性而且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使人听来颇有情趣。赵:嗳呦妈呀,这小声挺甜,含糖量挺高啊,最起码四个加号。(开门声)我地妈呀,这小声音小老太太呀。 3.比如追求名牌现象,将明星与美食结成姐妹,趣味横生,表现了陪人聊天唠嗑的钟点工老太太一味地追求名牌、名人效应,引出的笑话。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人们盲目地攀比,追求大品牌的现象。外表虽华丽却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与无知。我这鞋,阿迪达的。裤子,普希金的。衣裳,克林顿的。皮带,叶利钦的。你再瞧我,我这兜里头用的都是世界一流名牌化妆品。 /赵:啊。/宋:美国著名明星麦当那抹啥我抹啥。 /赵:麦当那是谁呀?/ 宋:你不认识呀?她妹妹你只定熟悉。/ 赵:谁呢? /宋:麦当劳么。 4.农村老年人和城里老年人的区别,农村老年人很难适应城里老年人的生活,农村老年人要更淳朴单纯一些。城里人都是门关着门,心关着心,邻里之间也不来往,不像农村街里街坊的大家都很熟识。宋:你不明白你问啊?我告诉你,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说叫家政服务,往小了说叫钟点工,在国外叫赛考类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译成中文是心理医生,啥也不懂,走了,伤自尊了。/赵:原来呢,我在农村。宋:阿。赵:我在农村啊,那老头老太太哪那哥们弟兄多啊。宋:嗯。赵:那我是焦点啊。宋:嗯。赵:后来呢,儿子为了孝顺我。宋:嗯。赵:他在城里挣点钱。宋:嗯。赵:就把我接城里来了,这一进城这全变了,也没人说话了,也没人唠嗑了。 /赵:我稀里糊涂就跟了下场了,刚扭两步过来三个老头要揍我。宋:为啥那?赵:说我跟人那老太太飞眼了。宋:你说你也不认识人家老太太你跟人飞啥眼呀?赵:不可能,扭大秧歌那上来劲我就做俩动作(扭了一段)这算飞眼吗?宋:这还不算飞眼?你眼睛再大点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赵:嗳呦。宋:你呀,你只定是瞅着人家老太太长得漂亮,是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