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利其器 善其事

利其器 善其事

利其器 善其事
利其器 善其事

利其器善其事

——记青岛卷烟厂设备管理工作

作者:张素丽/文

核心提示:

设备,曾被马克思称之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里,生产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转,保证了一批批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流入消费者手中。目前,行业正全力推进“卷

烟上水平”这一战略目标,设备上水平无疑是一个关键保证。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山东中烟工业有

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在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上做了大量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上水平

之路。

“3年来,我们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稳步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减少生产工作日45个。

降低了消耗,减少了加班,保证了员工带薪休假。”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以下简

称“青岛卷烟厂”)厂长周健说。

这句话的背后是周健和他带领的广大干部职工们艰辛的付出:

他们,以行业开展“创优”活动为契机,适时引入TnPM设备管理理念,开展设备管理对标、达标、创标活动,在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建设、效率改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他们,铆足干劲“上变拼”,凝心聚力,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初步构建了以信息化建设为主线、以设备健康管理体系为主体、以人才队伍为主力的人机和谐设备管理模式;

他们,在人员、设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强化设备基础管理,提升人员综合素质,设备管理有关指标控制水平持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泰山”品牌发展和市场需求,走出

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上水平之路。

抓细节打基础

作为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高档卷烟的主要生产基地,自2007年起青岛卷烟厂年产量就连续4年突破了100万箱。

百万箱的生产任务,对于仅拥有一条12000公斤/小时制丝生产线、35台(套)卷接包设备的青岛卷烟厂来说,压力很大。“往往需要设备连续24小时运转,而且几乎全年无休,我们一线员工的

带薪休假更是难以保证。”一位长期工作在青岛卷烟厂生产一线的老职工说。

TnPM设备管理一站式解决企业人-机系统难题

如何提高设备性能和控制精度,提升设备有效作业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确保员工的带薪休假,就成为摆在青岛卷烟厂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如何着手?提升设备有效作业率,首先要从规范抓起,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为此,青岛卷烟厂深入研究设备管理工作,查找工作中的长短板,拓长补短,持续改进。

他们修改、完善相关体系文件,使设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他们严格过程控制,实现了设备的全要素管理;他们细化计量管理考核制度,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监控管理,把好计量关。

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多元化维修策略组合,对关键工序和“瓶颈”设备采用状态检测维修,对主要卷包设备采用“轮修保养”为主的预防性计划维修,对非主要生产设备采用“事后维修”,对以改

善设备精度和功能为主要目的采用纠正性维修。多元化维修策略组合,优化了维修资源的配置,提高

了维修效率,减少了过度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

此外,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费用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为此,青岛卷烟厂加强维修费用管理和库存管理,加强修旧利废和自主维修工作力度,建立并实施维修费用月预算、统计分析制度和备件库

存分析制度,2010年,全厂设备维修费用同比下降了17.70%,备品备件库存金额降低6.15%。

不断尝试、不断积累、不断进步,是青岛卷烟厂在设备管理中的一贯做法。他们从质量领域的“六西格玛管理”中得到启示,尝试将“六西格玛管理”运用到设备管理中,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他们创新设备管理方式,拟“机”为“人”,以“人”促“机”,关注设

备健康的“体检”、“会诊”、“治疗”、“保健”和“建档”,建立设备运行、诊断、维修、评价、知识管理体系,实现设备健康管理。

重创新求突破

抓基础、抓细节是青岛卷烟厂设备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数字化、信息化则是青岛卷烟厂在生产组织上的又一特色。

其实,早在1990年,青岛卷烟厂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已开始起步;到2005年,企业开始通过ERP系统进行设备管理;2009年,青岛卷烟厂正式引入TnPM设备管理理念,并坚持与创优相结合、

与现有体系管理相结合、与信息化工作相结合逐步推进TnPM管理体系,重点实施样板机台、全员改

善、检维修体系、标准文件体系和五阶六维评价;2010年,在引进TnPM设备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青

岛卷烟厂开始建设设备综合管理平台,该系统与企业原信息化系统有机集成,形成CIMS环境下完整

的设备管理三层架构。

在TnPM管理不断推进过程中,青岛卷烟厂提出“我的设备我做主,我的设备我维护”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热情被引燃,一线操作员工成了设备检查和保养的“生力军”。截

TnPM设备管理一站式解决企业人-机系统难题

至2010年9月,广大员工上交“六源”查找提案3200件,形成活动手册10余本,有力推动了企业

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随着TnPM管理的持续、深入推行,信息化和状态监测等先进技术也在企业内得到充分运用,进一步提高了状态检测技术的应用水平。在行业内首次采用PDA点巡检系统,结合便携式专业仪器,提

高了动力设备点巡检的效果;点检形成的PDA数据,企业经过汇总、统计、分析,可以对设备状态趋

势进行预测和监控。

此外,青岛卷烟厂还尝试应用知识管理库和交互式电子手册,实现了知识收集、存储、整合、利用的规范化、常态化。目前,已建成90多种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故障库、设备维修常用备件清单和技

术标准库,包含15000余条故障数据、10000余条设备常用备件、80000余条检维修标准。知识库的

建立及技术、信息的集成,实现了以单机设备为信息点的设备全寿命周期档案管理,为员工提供了丰

富的知识资源。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手段,企业设备综合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全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便是最好的验证。

如,企业制丝设备平均故障率逐年降低:2008年为0.67%,2009年为0.57%,2010年为0.5%。

卷接机组平均有效作业率逐年提高:2008年为88.37%,2009年为91.78%,2010年为93.43%。包装

机组平均有效作业率逐年提高:2008年为77.26%,2009年为80.76%,2010年为82.32%。设备维修费

用同比降低13.9%……

育人才聚活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寻青岛卷烟厂设备管理上水平的关键,人才这一“活水源头”是不得不提的,企业营造的适宜人才成长的“四条通道”更是功不可没。

其实,近年来青岛卷烟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将人才看作是企业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提高人才队伍工作积极性,2007年11月起,青岛卷烟厂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岗位

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生产一线员工、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得以明显提高,为推进设

备管理上水平提供了强大动力,得到了国家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推进人才成长“四条跑道”建设,更是较好地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四条跑道”是指:通过实施技能等级考评制度,为复合型技术操作工人建立了成长跑道;通过深化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

度,为技能人才建立了职业发展跑道;通过完善首席员工选拔制度,为员工搭建了岗位成才跑道;通

过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成立高级工程师办公室,为专业技术人员打通成长通道。

TnPM设备管理一站式解决企业人-机系统难题

截至目前,全厂共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8名,首席员工31名,技师59名,527人获得单工种技能等级证书,68人获得跨工种技能等级证书,可以说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在各条“跑道”上找到了

自己的位种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孕育高技术人才的肥沃土壤,让广大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真正体

会到了不管从事操作、维修还是从事技术、管理工作,都一样有出路、有荣誉、有待遇,叫响了“工

人伟大、劳动光荣”,实现了工人的“体面劳动”,形成了企业推动与个人主动相结合的良好氛围,

最大限度激发了广大员工学技术、比技能、强素质的热情。

有了企业这个“伯乐”,一批批“千里马”被挖掘出来,这为企业设备管理上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充分发挥其潜能,青岛卷烟厂围绕设备管理为

员工“量身订制”了培训规划,通过网络培训、专题培训、在职学历教育、技术比武擂台赛等载体,

不断提升员工专业素质。仅TnPM管理培训一项,2010年全年开展大大小小各类培训210余次,累计

培训员工达19500余人次,提升了员工的技能,培养了一大批“六源之星”、OPL优秀讲师,激发了

全员学习和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热情,全面提升了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回首青岛卷烟厂设备管理上水平之路,是全厂干部职工践行“上变拼”之路,是挥洒智慧、奋勇拼搏之路,是完善机制培育人才之路,更是打基础、利长远之路。放眼未来,站在螺旋式不断攀升的

台阶之上,青岛卷烟厂本着“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将继续书写设备管理上台阶、企业发展上水

平的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

TnPM设备管理一站式解决企业人-机系统难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能得以顺利地实施,同时也为奠定研究实施的理论基础,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标》,通过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及课题的实施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阅,这给我在小学语文教研教改及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酷爱,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同一。新课程夸大学生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方式。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渐构成合适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剂学习策略。语文教学中不只是单纯的就课本而讲课本,而应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渐构成合适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剂学习策略。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1)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寻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偏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进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重视进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提倡、增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应用的领域,重视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取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毕生受用的语文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把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换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浏览、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重视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2)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自由参与、创新参与是课堂教学的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同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增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把握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学生永久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老师恩赐、馈赠的,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到。但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教师要为他们创设探究的氛围,组织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创新中发展。(3)通过学习我深切体会了转变学习方式与进步教学效力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分歧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们凡上课又特别是有人来听的教研课,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固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我们必须明白,不管甚么学习方式都是为到达教学目的、进步教学效力服务的,都是为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当,用得适度,用得有效果。现在的题目是,一些老师找不准合作探究的题目,把一些不该探究、不用探究、也没法探究的题目抛出来,让学生围成一堆,煞是热烈地讨论一番,然后教师又抬出现成的结论,合作变得毫无意义。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对合作学习不进行明确的指导,学生既无合作学习的意识,更无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就演变成给听课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忽视自主,偏重合作,学生没经过对文本的充分自读,没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理解、感悟、体验、积累,一节课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占据,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扎实练习,完全抛弃了我们原本的一些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学生语文素养的进步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机会。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不应一味照搬新课程标准的建议,应好好领悟其内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相信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会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兴奋的事情。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数学学习中要善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数学学习中要善于借助数学工具。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工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审读它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收获知识的过程,是发展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活动创造条件,“数学工具”则是学生数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数字尺子,数轴,坐标系,百格图,方格纸等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工具,用好这些“数学工具”,学生便有了“做”数学的机会,用好这些“数学工具”学生将有机会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下面谈谈我对“方格纸”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直观的手段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在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观察和感知实物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学习经验。但总停留在直观层面,也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提升空间观念的任务。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变是必要的,方格图在这个过程中就肩负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粗略到精确、由现象到本质的过渡。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而有序的训练,空间观念的提升也可以自然而然地落实在每部分的学习之中了。

方格图只是教材众多有效素材中的一类,对方格图进行梳理并不是说它是学生空间观念建立的唯一途径。但教学实践证明,它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材料。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甚至是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教师如果发现了它的价值,能够充分地用好它,一定能够对学生空间观念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中,引用学生熟悉的座位排序,这是学生认识位置的好素材,这时出现的一些实物图,都是认识方格图的最初事物模型。此外,大量出现的“参照轴”是简化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成为学生理解位置和方向的直观参照。在这里出现的地图中的经纬线,更是一种方格图的变式,再一次调动学生对方格图中位置的理解和认知基础,更好地感受和认识较大范围的位置关系。以前对方格图的使用,为这里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优秀作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高中优秀作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19.3 有一个划木工人,老板给了他一把利斧,他在开始的时候,砍了很多树,但不久后便越来越少,原因是斧子钝化了。要想砍树多且快,就必须再把斧头磨利。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纵观古今中外,确实如此。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让军队渡河,苦思冥想之后,最后制造出了“木牛流马”,这种新的运输工具,使他的军队顺利躲过敌人的攻击,为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德国人为了能在水下对敌人船只发动进攻,研制了潜水艇。这种“利器”使德国的海军威力大增,让英、法等国武器研究人员,被迫改进自己的武器,将航空炸弹改成能在深水处爆炸的反潜武器。现在,改良武器已经成为各国军事实力竞争的手段之一。 对我们学生来说,我们的“器”就是知识水平,而后以“器” 求发展。有人曾经设想过“如果一个拥有几十万的高中生,给他两条路,一是直接走上经营之道,二是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再出来经商。”算出来的结果是后者将比前者多几倍的财富,尽管前者比后者早经营几年。 以上的想法经过众多人的尝试,无一例外,可见“器”的重要性。 不仅创业者是如此,学生也是如此。有的学生很勤奋,但得不到好的成绩,原因在于其学习的方法,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勤奋也很难学好。譬如:一个学生为了使一门科目考好,而把所有时间都投在此门科目上,导致其他科目没有时间复习,到后来,尽管那一门考好了,但他的其他科目却一落千丈,到头来总分将会更低。这就是错误的方法造成的后果,也是他自己的“不利之斧”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想“善其事”必定要先“利其器”,只有把我们生活中的斧头磨利,才能披荆斩棘,顺利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出处:《论语》故事来源:孔子有一个学生端木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门人之一.他善于设辞巧辩,孔子把他列为“言语”科的高才生. 有一年,齐国的执政大夫田常,因为国内不服他的人很多,决定攻伐鲁国以树立威信.孔子听到后,对学生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祖先的坟墓都在那里,你们为什么不去解除它的危难” 勇敢的子路首先要求去抵抗齐国的军队,孔子不许;子张也提出要去,孔子不同意; 子贡请行,孔子同意了.子贡请教此行该注意什么,孔子说:“仁!” "请问,在异国他乡,怎样达到仁的要求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先打了比方,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锐利的工具.接着又说,“住在那个国家,恭敬地对待贤德当权者,和有道德的人交友.人的关系和谐了,等于工人有了好的工具,就能够按你的心意办事了.” 子贡按老师的教导,先到齐国去说服田常,告诉他攻鲁无利可图而攻吴则对齐国,对他本人大有好处,田常同意了.接着子贡又到吴国去劝说吴王,请他联合越国去对抗齐国. 最后,子贡再到越国,叫越王只以兵器粮食支援吴国抗齐而不出军队---几个大国都卷入了一场混战,而鲁国却避免了被入侵的危险. 子贡凭着他的口才和对列国形势的了如指掌,顺利完成任务,而齐,吴,越国实际上都成了他完成任务的棋子. 后人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缩小了,限制在实际的工人、工作、工具三方面的关系上,说服力就更强了. 译述:孔子教导学生,循循善诱,方法之一是"设喻",使利用各种形象的生动易懂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理论性问题,使受教育者透彻理解,心服口服.孔子的学生子贡向老师请教,如何在一个国家里施行仁政;孔子先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

七年级政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测试题

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个) 1.“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B.学习的方法只能是固定的 C.学习的方法要不断地变化 D.学习的方法是无法掌握的 2.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下列我们可以去尝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有()A.头悬梁,锥刺股,加班加点开夜车 B.主科、辅科主次分明,重主科,轻辅科。 C.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D.偷工减料,提高学习效率 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①我们要善于劳逸结合②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个今天③我们是无法把握时间的④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最珍贵 A. 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 学习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那么你有哪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呢?() ①课前认真预习,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②多做课外辅导资料③上课专心听讲,解决知识难点④课后及时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2005年6月《大河报》举行的高考状元学习座谈会上,几位高考状元强调,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有没有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会学习应注意() ①克服依赖感,学会自主学习②科学安排时间③减轻课业负担④经常加班加点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②③ 6.对右图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分秒必争,刻苦用功②制定的目标不切实际, 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③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④没有权衡应该优先做哪些事情 A.①④ B. 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7.进入中学,少数同学仅凭兴趣学习,出现偏科现象。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我们应具备的态度是:() ①学会放弃,把更多的时间投入自己喜欢的科目②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这一学科好的

笔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工具介绍 (改编自《非文学翻译》,李长栓编著) 电子工具的特点 电子工具包括互联网、电子工具书、电子参考书等一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可以借助计算机检索和阅读的文献资源。本章向读者推荐的电子工具包括两类:网站和电子词典。 电子工具与传统的纸质工具相比有一些显著特点,特别有利于翻译工作者使用:?检索方便 电子工具的最大特点是检索方便。虽然纸质工具书、参考书可以比较方便地检索,好的出版物也附有索引,但其检索速度远不如电子工具快捷。对于大量的非工具性出版物来说,要想在其中检索一个词或一句话,好比大海捞针,译者只能望书兴叹。电子工具书打破了普通出版物和工具书的界限,实现了全文检索。这样,普通的网络出版物也可以成为有用的参考资料。 检索方便的另一个体现是不用重复检索就可以获得多个来源的资料。纸质工具书需要一本一本地查,而搜索引擎一下子就可以搜索全部网页,电子词典也可以输入一次关键词搜索词典软件中所有的词典。 ?内容无限 电子工具的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尤其是网络资源。一个人的藏书总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可以把全世界的资源摆在你的面前。按现在的发展趋势,今后可能把图书馆的资料电子化,放在网上。这样,译者就不仅可以看到网络产生后的电子资源,也可以看到网络产生以前的历史资源。 ?及时更新

纸质工具书在出版之时已经过时,而电子资源却是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加之中,这对于走在时代前列的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便于摘录 查找纸质工具书,需要我们用笔摘录或复印查到的资料,而电子工具书的复制粘贴功能,省却了我们许多劳动,避免了可能的错误。 ?节约开支 网上有足够的免费资源。如能有效利用网上资源,几乎不用再购置什么专业词典和专业书籍。翻译的开支仅限于购置电脑的费用和上网费用。 电子工具对翻译的意义 除非译者已经从事特定行业的翻译多年,对相关知识和表达方法都烂熟于心,否则,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资讯发达的今天,译者当然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印刷版工具书和专业书籍,但更为方便、有效的工具则是电子工具,包括互联网、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等。 ?改善质量 电子工具书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翻译以理解为基础。理解以知识为基础。利用电子工具可以帮助译者尽快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术语,为准确的翻译打下基础。 翻译任何专业的内容,都需要对该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仅凭一点翻译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做翻译的人都知道,译员无论知道多少,在知识的海洋中都是沧海一粟。译员会经常遇到自己的不懂的东西,尤其是各个专业的知识和术语。这种情况下,专业译员会做认真的调查研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找到专业的表达方法,然后再进行翻译,而不是想当然地做字面翻译。电子工具的内容无所不包,查找相关的专业内容也是举手之劳。所以,利用网络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川长宁县铜鼓中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这位伟大的时代圣贤,曾在《论语》中有过很精辟的论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就是人们要想把工作做好,就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起来。推而广之,要想“善其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和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把这个工具锋利起来,好好地利用起来,真正地做到“利其器”,以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好地推进国家和省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在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道德氛围。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能让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学生:感受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往哲先贤的谆谆教诲,吹拂和煦温暖的文化春风,触摸时代进步的动人脉搏,滋补精神食粮的宝贵营养,吸取自强不息的文化动力。要想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氛围,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就肩负起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中学语文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是其“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之所在,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

活动则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实施载体,因其具有在学校教育中所不可替代的“德育性”,故而成为联系 学生、教师、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一、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打造丰富的人文精神家园 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在每届初一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理念、人文历史、师生规范、学科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人文校园理念形象。在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校园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历史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广度,更有趣味性与人文味。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历史沿革,又可以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绿地、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文化长廊、楼台阁榭等,让学生命名或者题写诗词对联,或者鼓励学生创写励志故事与校园作文。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学才华,也顺理成章地丰富了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同时,还可以大力推进校园文化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出处:《论语》故事来源:孔子有一个学生端木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门人之一.他善于设辞巧辩,孔子把他列为“言语”科的高才生. 有一年,齐国的执政大夫田常,因为国内不服他的人很多, 决定攻伐鲁国以树立威信.孔子听到后,对学生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祖先的坟墓都在那里,你们为什么不去解除它的危难?” 勇敢的子路首先要求去抵抗齐国的军队,孔子不许;子张也提出要去,孔子不同意; 子贡请行,孔子同意了.子贡请教此行该注意什么,孔子说:“仁!” "请问,在异国他乡,怎样达到仁的要求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先打了比方,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锐利的工具.接着又说,“住在那个国家,恭敬地对待贤德当权者,和有道德的人交友.人的关系和谐了,等于工人有 了好的工具,就能够按你的心意办事了.” 子贡按老师的教导,先到齐国去说服田常,告诉他攻鲁无利可图而攻吴则对齐国,对他本人大有好处,田常同意了.接着子 贡又到吴国去劝说吴王,请他联合越国去对抗齐国. 最后,子贡再到越国,叫越王只以兵器粮食支援吴国抗齐而不出军队---几个大国都卷入了一场混战,而鲁国却避免了被入侵的危险. 子贡凭着他的口才和对列国形势的了如指掌,顺利完成任务,而齐,吴,越国实际上都成了他完成任务的棋子. 后人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缩小了,限制在实际的工人、工作、工具三方面的关系上,说服力就更强了. 译述:孔子教导学生,循循善诱,方法之一是"设喻",使利用各种形象的生动易懂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理论性问题,使受教 育者透彻理解,心服口服.孔子的学生子贡向老师请教,如何在 一个国家里施行仁政;孔子先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人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先把工具打磨得十分锐利)这个比喻开头,然后告诉子贡,在那个国家里,首先要大量结交他们国内的人,恭恭敬敬地与他们的掌权者接触,跟他们的"士"交朋友,当 然也要选择那些有道德的,对仁政有兴趣的人来结交.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能得以顺利地实施,同时也为奠定研究实施的理论基础,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标》,通过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及课题的实施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小学语文教研教改及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

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语文教学中不只是单纯的就课本而讲课本,而应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1)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docx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欲尽其能 , 必先得其法 出处:《论语》故事来源 : 孔子有一个学生端木赐 , 字子贡 , 是孔门七十二门人之一 . 他善于设辞巧辩 , 孔子把他列为“言语”科的高才 生 . 有一年 , 齐国的执政大夫田常 , 因为国内不服他的人很多 , 决定攻伐鲁国以树立威信 . 孔子听到后 , 对学生们说: " 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 邦 , 祖先的坟墓都在那里 , 你们为什么不去解除它的危难” 勇敢的子路首先要求去抵抗齐国的军队 , 孔子不许;子张也提出要去 , 孔子不同意; 子贡请行 , 孔子同意了 . 子贡请教此行该注意什么 , 孔子说:“仁 ! ” " 请问 , 在异国他乡 , 怎样达到仁的要求呢 "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 孔子先打了比方 , 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 , 一定要先有锐利的工具 . 接着又说 , “住在那个国家 , 恭敬地对待贤德当权者 , 和有道德的人交友 . 人的关系和谐了 , 等于工人有了好的工具 , 就能够按你的心意办事了 . ” 子贡按老师的教导 , 先到齐国去说服田常 , 告诉他攻鲁无利可图而攻吴则对齐国 , 对他本人大有好处 , 田常同意了 . 接着子贡又到吴国去 劝说吴王 , 请他联合越国去对抗齐国 . 最后 , 子贡再到越国 , 叫越王只以兵器粮食支援吴国抗齐而不出军队 --- 几个大国都卷入了一场混战 , 而鲁国却避免了被入侵的危险 . 子贡凭着他的口才和对列国形势的了如指掌 , 顺利完成任务 , 而齐 , 吴 , 越国实际上都成了他完成任务的棋子 . 后人把“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的含义缩小了 , 限制在实际的工人、工作、工具三方面的关系上 , 说服力就更强了 . 译述 : 孔子教导学生 , 循循善诱 , 方法之一是 " 设喻 ", 使利用各种形象的生动易懂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理论性问题, 使受教育者透彻理解 , 心服口服 . 孔子的学生子贡向老师请教 , 如何在一个国家里施行仁政 ; 孔子先用 "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工人要想把工作 做好 , 必须先把工具打磨得十分锐利 ) 这个比喻开头 , 然后告诉子贡 , 在那个国家里 , 首先要大量结交他们国内的人 , 恭恭敬敬地与他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逐渐走进考场。这对教师而言,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标签:作文措施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话题作文逐步淡出了考场,取而代之的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从命题形成上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也为学生作文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教师要引导学生创新写作,不能单凭口头说教。不能在旧有的经验上立足,而应该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驰骋,博采众长,吐故纳新,方能创造新的血液,输给学生新的营养。 一、创新教法,注重实践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从以前的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而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成为作文教学的关键。 1.讲练结合,以练代讲。在作文课上,有的老师只注重讲评,花大量的时间评上次作文,先讲优点,再讲缺点,读好范文,读差作文。而有的老师又十分注重技巧和方法的讲解,这个老师有“开头十法”,那个有“结尾三宝”等,从命题到立意,从审题到写作,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这并不是坏事,对学生而言是有作用的。但我认为,作文教学应加强练习,理论要讲,但具体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用一些时间言简意赅的讲评作文,而用一些时间来练习,会更好。如果老师也投入其中,和学生一起创作,用同样的时间来写作,然后当场念给学生听,效果会更好。这不仅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也会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2.共同思考,亲自实践。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布置作文,让学生自己去写,然后批改,我觉得这种方法不可取。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多以材料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教学就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主,应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材料,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把自己当作是班集体的一员,假想自己是一个学生,然后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审题。在听学生立意的过程中,也讲出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进行积极引导,挖掘材料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习作。曾经练习过这样一次作文:“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国语》中有“和实生物”的说法,意思是各种不同的元素,相互协调融合,最终都得到发展,生生不息。古人的这种认识启示我们去思考古今中外各种相关的问题:自然万物之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请参照以上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一抄出,同学便开始七嘴八舌讲自己的理解。待同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交流活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种情况,相似的年龄、相同的智商,学习效果却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突出,事半功倍;有的学生则学得十分吃力,成绩平平,事倍功半。学习是否得法往往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如同获取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一、活动目的二、活动准备三、活动步骤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方法交流。交流的方式很多,如:召开经验交流会,分组自由畅谈,还可以利用板报、学习园地、校刊等登载学习等。 活动方式举例:(1)讨论研究式: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可设几个专题供同学们研讨。每组选择一二个专题,不宜过多,避免蜻蜓点水,不深不透。可选择那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研讨,如“怎样做好课前预习”“怎样提高解题能力”“怎样做课堂笔记”“记忆妙法”等。选好专题后,组内充分研讨,然后分头整理成文,选出好的向全班推荐。(2)专题汇报式: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班委会推选班级学习成绩突出的几名同学或学习进步较快的同学总结经验,做发言准备。还可以邀请高年级或其他班学习成绩突出的同学作典型发言。学习委员或有关学科的科代表做大会主持人,可邀请班主

任和有关学科的老师参加。(3)交流畅谈式:此种方式比较自由,自发自愿组合。可以“一帮一”结对子,可以同桌组合、前后组合,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畅谈,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4)推广宣传式:利用板报、学习园地、校刊等登载同学们的学习经验。要选择各个层次同学的典型材料,使交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取得普遍受益的效果。四、参考资料1(1)我学××的方法(2)怎样制定(3)怎样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习兴趣,刻苦钻研(5)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6)怎样听好课,提高“45分钟”的效率(7)我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8)怎样提高记忆能力(9)社会实践和课本知识的关系2(1)孔子“每事问”——不倦求知,勤于积累,虚心请教。(2)王羲之临池学书——潜心练功,师法自然,矢志求成。(3)李白铁杵磨针——坚持不懈,勤奋不已,学习自成。(4)欧阳修“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苦读——争分夺秒,见缝插针,珍惜光阴。(5)张溥的七录法——七录七焚,独辟蹊径,强化记忆。(6)苏步青不放过一个错标点——严谨治学,一丝不苟。(7)李政道兴趣广泛——学有专长,广泛涉猎,辩证统一。(8)躺在轮椅上不能说话的科学巨匠——霍金——根基深厚,重点突出。3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一”“集”“钻”“剖”“韧”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陶行知 重复是学习之母。 ——(德)狄慈根

二中国旗下演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中国旗下演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中国旗下演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政治这门课程,大多数同学会觉得枯燥、无聊。有的同学虽然很认真地学,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大概是政治学习的两大障碍。 高中政治课是改造思想,塑造灵魂,培育精神的课程,更是经营财富,经营人生,经营社会的最具时代性的一门课,它特别需要我们用“心”和“情”来学习,主要是靠我们用脑而不是靠手来学习,也就是说,政治课单纯靠背诵和做题是学不好的,也是考不好的,主要是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来运用知识,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学科水平和能力,并最终赢得高考的成功。 如何学好高中政治课呢?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改变过去政治课划一划,背背,临时抱佛脚就能考高分的错误思想。其实高中政治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时代,趣味性更强,要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克服“高考不考即无用”的片面思想。 二、掌握学习高中政治的一般方法 1.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自主学习阶段上,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自主学习,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①根据提纲读课本:(根据标题,字体的不同,做到有轻有重,有粗有细); 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的过程中要标出核心词,关键句,重点原理和概念,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 ③及时准确的完成导学案的思考题,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④善于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参与课堂 展示课上,积极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参与讨论,积极发言,积极展示,质疑,发言,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点评,释疑,总结,批评,表扬等等听什么: ①老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的补充 ②自己在预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③老师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 ④师生共同总结的知识体系和概念辨析 3.及时复习 复习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忆: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教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象过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相互启发,补充回忆,可以按笔记回忆,也可以按教材纲目回忆。 (2)读:读书、笔记,同回忆对照,这样就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3)思:把新知识归纳形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或知识坐标。 三、科学的训练习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设计 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李静洁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时间宝贵的观念,培养珍惜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的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保持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娱乐等日常生活的时间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珍惜时间的原因,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怎样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因为,对于6年级的学生来说,懂得时间的重要性相对简单。然而,要增强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科学规划时间,却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另外,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而学习本节课,对于学生探索其他学习方法,需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习内容的增多以及学习要求的变化,是他们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因此,他们需要转变学习方式,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习各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学习时间的安排和规划上。学生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但是

缺乏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四、导入新课 采用谈话法,谈谈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方法。用故事引入方法。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探究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学习方法各式各样,其中比较有效的有: 一、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三、第三,兼顾全面基础与学科的特长; 四、第四、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欣赏歌曲《童年》:1、《童年》这首歌的歌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童年的我们还不懂得珍惜时间?2、在这段时间里,大家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3、平时是怎样利用课余时间的?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活动主题“时间是。。。。。。”以及相关图片。 教师:任选一物,用比喻的手法或者你熟悉的名言名句来诠释时间。 学生1:时间就是生命,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 学生2:时间就是金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摘要:“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感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非常重要,因此,我打算从以下二点来尝试,使自己走上“研究”之路: 关键词:研究;历史教师;读书;听课;磨砺 一、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坚持读书学习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俗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意思是老师要比学生懂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可是这桶水要攒起来要有多么困难,要通过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再学习、再

实践、再思考,经过过滤,去除杂质,经过沉淀,保持水的清净,一点一滴的积累。把老师富有哲理的感悟溶入其中,把老师对学生的希望溶入其中,把老师多年对于自己研究内容的理解溶入其中。装满了这桶水并不表示完事大吉,新时期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历史教师要不断读书学习,随时准备自己补充新知识,不要使自己的一大水桶水成为“死水”。尤其在今天,老师对自己的一桶水要更换有营养价值的“优质活水”。例如:现在多媒体能够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整合,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和容量。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可是对于从教二十多年的我们来说,学习计算机技术不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吗?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哪能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历史教师呢! 2.坚持听课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的认识和评价是前所未有的,他说:“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所在;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课,就是教育信念萌发的园地。”因而,我认为教学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和分析课应是一名历史教师所作的重要工作,也是快速成长的途径。听课的过程是一个吸收他人的经验的过程,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观察、多行动、多交流、多反思、多创新。注重对其他教师研究,对教研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出处:《论语》故事来源:孔子有一个学生端木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门人之一.他善于设辞巧辩,孔子把他列为“言语”科的高才生. 有一年,齐国的执政大夫田常,因为国内不服他的人很多, 决定攻伐鲁国以树立威信.孔子听到后,对学生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祖先的坟墓都在那里,你们为什么不去解除它的危难?” 勇敢的子路首先要求去抵抗齐国的军队,孔子不许;子张也提出要去,孔子不同意; 子贡请行,孔子同意了.子贡请教此行该注意什么,孔子说:“仁!” "请问,在异国他乡,怎样达到仁的要求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先打了比方,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锐利的工具.接着又说,“住在那个国家,恭敬地对待贤德当权者,和有道德的人交友.人的关系和谐了,等于工人有 了好的工具,就能够按你的心意办事了.” 子贡按老师的教导,先到齐国去说服田常,告诉他攻鲁无利可图而攻吴则对齐国,对他本人大有好处,田常同意了.接着子 贡又到吴国去劝说吴王,请他联合越国去对抗齐国. 最后,子贡再到越国,叫越王只以兵器粮食支援吴国抗齐而不出军队---几个大国都卷入了一场混战,而鲁国却避免了被入侵的危险. 子贡凭着他的口才和对列国形势的了如指掌,顺利完成任务,而齐,吴,越国实际上都成了他完成任务的棋子. 后人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缩小了,限制在实际的工人、工作、工具三方面的关系上,说服力就更强了. 译述:孔子教导学生,循循善诱,方法之一是"设喻",使利用各种形象的生动易懂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理论性问题,使受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是两句名言,我们常常引用的,就是出自《论语》这个地方,孔子说的话。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由此可见,磨刀是一种力量的积蓄,不是无所事事地观望子贡问为仁。 经常听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你要倒出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拥有一桶水,这无不说明了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就必须做学习的有心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今社会有很多人抱怨自己运气不佳,生不逢时,怨天尤人,没有机会去做大事。但是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水平,如果真的被委以重任,是否十分地有把握把它做好呢?倘若回答并非完全地肯定,那不如收起急功近利的念头,踏踏实实地做些准备,待自己的“刀”磨得飞快,再闯入深山一试身手,那时挑回一担满满的好柴禾,相必不在话下。而若是急功近利,毛手毛脚地抡着一把钝刀冲上去,可想而知,此举误人误事,竹篮打水外,除了吃力地剁下几束枯枝,怕是不会有跟多的收获。 或者放任自流的懒散。这个过程同样地充满着紧迫感,同样需要实干精神。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不是幻想着如何借助朋友的宝刀或是盘算着怎样偷别人的柴禾,而是要反复地磨砺自己的武器,对于有志者,这不是轻松地等待,而是有条不紊的准备。因此,作为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大学生,再实现理想之际,首先要做的便是在大学生活中磨砺自己,提升自身的硬件,为梦想磨利自己的武器。那么,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磨自己的”刀“呢? 一、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大学学习在学好专业理论的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树立谋业意识,应抓住职业的谋划点,抓住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点。离开学校,大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再没那么多的时间学习了。知识是不会辜负人的,在大学期间,要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资源,好好学习。除了学校课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为就业而学习,因此要多了解专业的各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考几个与专业相关的证书,这对大学生以后的创业、就业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大学学习单凭勤奋和刻苦精神是源源不够的,要在掌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指定出学习的规划和计划,这样不但有利于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更迎合了社会对具有规划能力的人才的需要。再次,要做到珍惜时间,这是学好专业的关键之所在,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干出大事业的根本之所在。华罗庚说:“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能珍惜时间,做出更大的成绩来。英国数学家科尔,1903年因攻克一道无人攻破的数学难题而轰动世界,而他是用了近三年时间的星期天来完成的。如果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很丰富,相对于那些“兵器”不锋利的人来说,我们哪个人谁能否认社会不需要、不宠幸这样的人呢? 二、提升自身的沟通外交能力。

材料作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材料作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 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桓宛《真诚铁论·地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仿照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命制的新材料作文题目,任务性强,文化味浓,考生审题立意时首先要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提炼出出相关的主题,然后选择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完成任务,展开写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意

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出自《管子·正世》。“不慕古”反对的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留今”是提示人们不要受现实所惑,陶醉于今日的成就中;“与时变”倡导的是因时而变,顺应潮流;“与俗化”即随着习俗一起发展。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自桓宛《真诚铁论·地广》,意思是不因穷困丧失节操,不因低贱改变志向。指节操和志向不受境况和地位的影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颧雀楼》的名句。意思是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 “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意在提醒人们要自信自重,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不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 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意在提醒青年人要多做少说,埋首工作,而非夸夸其谈。 据此我们可以选择立意:A.组合可以从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角度立意;B.组合,可以从志向高远,顺应潮流立意,也可以从高瞻远瞩、追求创新立意,还可以从创新改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浅议校园电视、中学语文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摘要:“校园电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是“自强不息”动力源泉之所在,而中学语文活动则就是具体文化的实施表现形式,是联系校园电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桥梁与纽带。“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本文就校园电视、中学语文活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作一些粗略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校园电视、中学语文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名句格言、第二课堂活动。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这位伟大的时代圣贤,曾在《论语》中有 过很精辟的论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就是人们要想把 工作做好,就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起来。推而广之,要想“善其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 应用校园影视教育技术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园影视资 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把校园电视这个工具锋利起来,好好 地利用起来,真正地做到“利其器”,以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好地推进国家和省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在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道 德氛围。而校园电视,让能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 熏陶,聆听着往哲先贤们的谆谆教诲,吹拂着和煦温暖的文化春风, 触摸着时代进步的动人脉搏,滋补着精神食粮的宝贵营养,吸取着自 强不息的文化动力。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氛围,中 学语文活动就肩负起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校园电视”就为校园 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是“自强不息”动力源 泉之所在,而中学语文活动则就是具体文化的实施表现形式,是联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