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西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西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西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西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兴安县第三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K 39 Mn 55 Cu 64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MgO和Al2O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可用于电解法冶炼Mg、Al

B. 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 医疗上用的“钡餐”其成分是碳酸钡,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D.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MgO熔点高,电解前需要将其熔化,耗能大,制备Mg时采用电解熔融MgCl2而不是氧化镁,故A错误;

B.工厂中常用静电除尘装置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加以清除,故B正确;

C.医疗上用的“钡餐”其成分是硫酸钡,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C错误;

D.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净化,但不能除去海水中的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不能使海水淡化,故D错误;

故选B。

2.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⑦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A. 只有②④⑥⑦

B. 只有①③⑤⑦

C 只有③④⑥ D. 只有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正确;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正确;

③Na2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A1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错误;

④溶液、浊液都没有丁达尔现象,错误;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⑥酸性氧化物是指与水反应只生成对应的酸,或者与碱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

⑦根据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付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无必然联系,错误;

故选D。

3.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 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主要为Cl2

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 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可以通过相互滴加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A

【解析】

【详解】A.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铝粉能与NaOH反应,而铁不反应,则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A说法正确;

B.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该气体主要为O2,B说法错误;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Cl3的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C说法错误;

D.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完全相同,用相互滴加的方法不能鉴别,D 说法错误;

答案为A。

4.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C.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 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答案】D

【解析】

【详解】A. 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氧气,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不选;

B. 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正确,故B不选;

C.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用于净水,故C 不选;

D. SiO2没有导电性,但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故D选。

故选D。

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 + 2ClO-+ H2O + CO2 = CaCO3↓ + 2HClO

B. NaClO(aq)中通入过量SO2: C1O- + SO2 + H2O = HClO + HSO-3

C. 氯气通入水中:Cl2 + H2O = 2H+ + Cl-+ ClO-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Ba2++ OH—+ H+ + SO2-4= BaSO4 ↓+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则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2ClO-+ H2O + CO2 = CaCO3↓ + 2HClO,A正确;

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4价的硫氧化为+6价,则NaClO(aq)中通入过量SO2生成氯

SO ,B错误;

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C1O- + SO2 + H2O =2H++Cl-+24

C.氯气通入水中,少量的氯气与水反应生盐酸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Cl2 + H2O?H+ + Cl-+HClO,C错误;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 +SO2-4=BaSO4↓+2H2O,D 错误;

答案为A。

6.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②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 A

③将100 mL 0.1 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 A

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 A

⑤常温常压下,14g的C2H4和C4H8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⑥在标准状况下,0.5molNO与0.5mo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75 N A

⑦1.0L 1.0 mol·L-1 Na2Si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A. ①⑤⑦

B. ③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常温下,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歧化反应,0.1molCl2转移0.1mol电子即0.1N A 个,故错误;

②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水为10电子微粒,故1mol水中含10mol电子即10N A个,故正确;

③一个Fe(OH)3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将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小于0.01N A,故错误;

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故正确;

⑤C2H4和C4H8最简式都为CH2,含有1mol最简式CH2,即原子数为3N A,故正确;

⑥2NO+O2=2NO2,0.5mol NO和0.5mol O2反应生成0.5molNO2和剩余0.25mol氧气,但体系中存在可逆反应2NO 2N2O4,所以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小于0.75 N A,故错误;

⑦水分子中还含有氧原子,所以1.0L 1.0 mol·L-1 Na2Si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3N A,故错误;

故选C。

7. 已知NaOH+Al(OH)3=NaAlO2+2H2O。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A. CO2+2OH-=CO32-+H2O

B. Al2O3+2OH-=2AlO2-+H2O

C. 2Al+2OH-+2H2O=2AlO2-+3H2↑

D. Al3++4OH-=AlO2-+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集满CO2的铝罐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首先CO2与氢氧化钠反应,CO2+2OH -=CO32-+H2O,表现为铝罐变瘪,故A不选;

B.铝罐表面有氧化膜Al2O3,发生Al2O3+2OH-=2AlO2-+H2O,故B不选;

C.铝罐表面有氧化膜溶解后,接着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与铝罐反应,2Al+2OH-+2H2O=2AlO2-+3H2↑,罐壁又重新凸起,故C不选;

D.溶液中没有铝离子,故D选。

故选D。

8.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 NaHCO3、Al(OH)3

B. AgCl、NaHCO3

C. Na2SO3、BaCO3

D. Na2CO3、Cu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A项错误;

B.AgCl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项错误;

C.亚硫酸钠和碳酸钡溶于水,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C项正确;

D.Na2CO3、CuSO4中加热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项错误;

答案选C。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澄清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是

A. I -、H +、Na +、K +、

B. 室温下 K W /c(H +)=10?13溶液中:Fe 2+、NH +4

、SO 23-、Cl - C. Na +、Cu 2+、SO 24-、Cl -

D. 0.2 mol/L 的NaNO 3溶液:H +、Fe 2+、SO 24-

、Cl -

【答案】AC

【解析】

【详解】A .I -、H +、Na +、K +是大量共存的,故A 符合题意; B .室温下c (OH -)=K W /c(H +)=10?13溶液中,说明溶液显酸性,H +与SO 23-

反应而不共存,故B 不符合题意;

C .Na +、Cu 2+、SO 24-、Cl -能大量共存,故C 符合题意;

D .0.2 mol/L 的NaNO 3溶液:H +、Fe 2+、NO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故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C 。 10. 在含有+3Fe 、2Fe +、3Al +、4NH +

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22Na O 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

A. +3Fe

B. 2Fe +

C. 3Al +

D. 4NH +

【答案】C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进而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沉淀,偏铝酸钠和一水合氨。又因为过氧化钠还具有氧化性,所以能把氢氧化亚铁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最后加入过量盐酸,又生成氯化铁、氯化铝和氯化铵,所以减少的是亚铁离子,答案选C 。 11.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又能跟NaOH 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①NaHCO 3 ②Al 2O 3 ③Al (OH )3 ④Al ⑤(NH 4)2CO 3 ⑥NaAlO 2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

D. 全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NaHCO 3 属于弱酸酸式盐,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与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故①符合题意;

②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②符合题意;

③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③符合题意;

④Al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故④符合题意;

⑤(NH4)2CO3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以及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氨水,故⑤符合题意;

⑥NaAlO2只与稀硫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⑥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2.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很活泼能与水反应,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故A错误;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O2-

+2H++Ba2++2OH-=2H2O+BaSO4↓,故

4

B错误;

C.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氨水,因此氯化铝与氨水反应只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过量气体与碱反应均得到酸式盐,故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C. 1mol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molH2

D. 标准状态下1mol水体积是22.4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的量是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A说法错误;

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B说法错误;

C.H2为微观粒子,可以用物质的量表示,则1mol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molH2,C说法正确;D.标准状态下水是非气体,则1mol水体积小于22.4升,D说法错误;

答案为C。

14.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 L 0.1 mol·L-1 NaF溶液中含有0.1N A个F-

B. 32 g硫跟足量金属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C. 48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个氧原子

D. 1 mol H2O中含有2N A个共价键

【答案】A

【解析】

【详解】A.1 L 0.1 mol·L-1 NaF溶液中含有0.1molNaF,NaF属于强碱弱酸盐,要水解,F-少于0.1N A个,故A错误;B.32g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硫与铜反应后变为-2价,故1mol硫转移2N A个电子,故B正确;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48g混合物中含有的物质的

量为n=

48

16/

g

g mol

=3mol,个数为3N A个,故C正确;D. 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H-O共价键,

1 mol H2O中含有2N A个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A。

15.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氧化性:Cl2>Br2>Fe3+>I2。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3Fe3++2Cl-

B.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混合溶液变成无色

C.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H2O=2HClO+CO32-

D. 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性:Fe3+>I2,则碘离子先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A错误;B.氧化性:Br2>Fe3+,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溴单质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浅黄色的三价铁离子,B错误;

C.酸性HClO>HCO3-,则二氧化碳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C错误;

D.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说明溶液呈强酸性,弱酸根离子、还原性离子不存在,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所以能共存,D正确;

答案选D。

16. 从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是CO2,另取原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是碳酸钙,则可确定该溶液存在CO32-,A结论正确;

B.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向新制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片刻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含有次氯酸,B结论正确;

C.碘遇淀粉显蓝色,淀粉分子属于高分子,其不能透过半透膜。加碘水变蓝色,说明淀粉从半透膜中漏出,说明半透膜破损,C结论正确;

D.除去CO2中的氯化氢应该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结论错误。

答案选D。

1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Na+、SO2-

4、Cu2+ B. Na+ 、NH+

4

、H+、CO2-

3

C. K+、Fe2+、H+、NO-

3D. Ca2+、Ba2+、SO2-

4

、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中H+、Na+、SO2-

4

、Cu2+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溶液中H+与CO2-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溶液中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溶液中SO2-4与Ca2+、Ba2+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和难溶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

故选A。

18.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Cl原子数目为0.4N A

B. 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12.4 g白磷中含有P-P键数目为0.6N A

C. 5.6 g铁粉在2. 24 L(标准状况)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

D. 常温常压下,10 g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 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无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中的氯原子数,A错误;

B.白磷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一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12.4 g白磷为0.1mol,

故含有P-P键数目为0.6N A,B正确;

C.2. 24 L(标准状况)氯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与铁充分燃烧后,得到的电子数为0.2N A,C错误;

D.10 g46%酒精水溶液中含乙醇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的氧原子数目为0.1N A,但是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故D错误。

本题选B。

第Ⅱ卷(填空题四个大题共46分)

19. 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量分析。

(1)实验室里欲用KMnO4固体来配制480mL 0.10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

①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需要称量固体KMnO4的质量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d.天平的砝码生锈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滴定的方法,用新配制的酸性KMnO4溶液来测定某试剂厂生产的FeSO4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在测定过程中发现,测得的Fe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标签上的标注值要低,在滴定操作准确的前提下,可能导致该测定结果的原因如下:

猜想一:FeSO4溶液变质;证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2). 7.9g (3). ad (4). 5Fe2++MnO4-+8H +=Mn2++5Fe3++4H2O (5).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

则说明原硫酸亚铁溶液已变质(6). 滴定过程中,部分Fe2+被氧气氧化

【解析】

【详解】(1)①实验室里用KMnO4固体来配制480mL 0.10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贴签。因此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因无480mL的容量瓶,故需选择500mL 容量瓶,计算时也应用500mL溶液来计算。所以需要称量固体KMnO4的质量=cVM=0.1000 mol·L -1×500mL×158g/mol=7.9g。

②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b.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

d.天平的砝码生锈,所称量的KMnO4固体质量偏大,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故选ad。

(2)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Mn2++5Fe3++4H2O。

②若猜想一正确,即FeSO4溶液变质,则被氧化为Fe3+,可通过如下方法证明: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原硫酸亚铁溶液已变质;

猜想二:也有可能是滴定过程中部分Fe2+被氧气氧化。

20. 氯、铁的某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工业上常常用KClO3和草酸(H2C2O4)、硫酸反应生成高效的消毒杀菌剂ClO2,还生成CO2和KHSO4等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5molClO2转移电子

__________mol。

方法二:实验室用NCl3、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NCl3

溶液和NaCl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

(2)铁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如聚合硫酸铁[Fe2(OH)n(SO4)3-n/2]m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

混凝剂,而高铁酸钾(其中铁的化合价为+6)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某课题小组设计如

下方案制备上述两种产品:

①检验固体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应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标号)。

a.稀硫酸b.稀硝酸c.KSCN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在溶液Ⅰ中加入NaClO3写出其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③Fe2O3与KNO3和KOH的混合物加热共融可制得高铁酸鉀。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_____Fe2O3+_____KNO3+_____KOH—____________+_____KNO2+_____________。【答案】(1). 2KClO3+H2C2O4+2H2SO4=2ClO2+2CO2+2KHSO4+2H2O (2). 5 (3).

3NCl3+6ClO2-+3H2O=6ClO2↑+3NH3↑+3Cl-+3OH-(4). Cl-和OH-(5). ACD (6).

6Fe2++ClO3-+6H+=6Fe3++Cl-+3H2O (7). 1 (8). 3 (9). 4 (10). 2 (11). K2FeO4

(12). 3 (13). 2 (14). H2O

【解析】

【分析】

(1)方法一、在硫酸溶液中,氯酸钾与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碳、硫

酸氢钾和水;

方法二、由流程图可知,NCl3溶液和NaCl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NH3和溶液X,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溶液X中含有的大量的阴离子为Cl-和OH-;

(2)①检验固体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应使用的试剂是稀硫酸、硫氰化钾溶液、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

②溶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的ClO3—与具有还原性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Cl-和

H2O;

③KNO3、KOH和Fe2O3加热共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钾、亚硝酸钾和水。

【详解】(1)方法一、氯酸钾具有氧化性,草酸具有还原性,在硫酸溶液中,氯酸钾与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碳、硫酸氢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H2C2O4+2H2SO4=2ClO2+2CO2+2KHSO4+2H2O,由方程式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氯,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5mol二氧化氯转移5mol电子,故答案为:

2KClO3+H2C2O4+2H2SO4=2ClO2+2CO2+2KHSO4+2H2O;5;

方法二、由流程图可知,NCl3溶液和NaCl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NH3和溶液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NCl3+6ClO2-+3H2O=6ClO2↑+3NH3↑+3Cl-+3OH-,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溶液X 中含有的大量的阴离子为Cl-和OH-,故答案为:3NCl3+6ClO2-+3H2O=6ClO2↑+3NH3↑+3Cl-+3OH-;Cl-和OH-;

(2)①检验固体铁的氧化物应先加入酸溶解铁的氧化物,由于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酸应选择不能氧化亚铁离子的稀硫酸;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是否存在铁离子;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是否存在亚铁离子,则检验固体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应使用的试剂是稀硫酸、硫氰化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答案为:ACD;

②溶液Ⅰ中发生的反应为,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的ClO3-与具有还原性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Cl-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lO3-+6H+=6Fe3++Cl--+3H2O,故答案为:6Fe2++ClO3-+6H+=6Fe3++Cl-+3H2O;

③由题意可知,KNO3、KOH和Fe2O3加热共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钾、亚硝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KNO3+4KOH高温2K2FeO4+3KNO2+2H2O,故答案为:1;3;4;2;K2FeO4;3;2;H2O。

【点睛】配平KNO3、KOH和Fe2O3加热共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注意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则氧化铁中铁元素从+3价变为+6价,化合价升高3×2=6价;KNO3中N元素从+5降为KNO2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2价,由化合价最小公倍数为6确定氧化铁的系数为1、KNO3的系数为3,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方程式。

21. 物质的量是高中常用的物理量,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0.2克H2含有__________个氢原子,标准状态下,由CO 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 L,质量共12克,此混合物中,CO 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CO 的体积分数是

_______,C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C 和 O 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________。

(2)在9.5克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 -,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标准状态下,6.72 L CO 与一定量的氧化铁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 g

【答案】 (1). 0.2N A (2). 1:3 (3). 25% (4). 17.5% (5). 4:7 (6). 40 (7). 20

(8). 95 (9). 24 (10). 11.2

【解析】

【详解】(1)0.2克H 2的物质的量=0.1mol 2g/mo .l

02g =,含氢原子的个数0.2N A ;CO 和CO 2 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 L ,物质的量为 6.72L =0.3mol 22.4L/mol

,设CO 为xmol ,CO 2 为ymol ,可得:x+y=0.3;28x+44y=12,解得:x=0.075,y=0.225,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CO 的体积

分数=0.075mol 100%=25%0.3mol

?;CO 的质量分数=0.075mol 28g/mol 100%17.5%12g ??=;C 和 O 的原子个数比是0.3:0.525=4:7;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2g =40g/mol 0.3mol ,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对氢气的相对密度=20;

故答案为:0.2N A ;1:3;25%;17.5%;4:7;40;20;

(2)9.5克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 -,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9.5g =95g/mol 0.1mol

,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5-71=24;CO 与一定量的氧化铁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为:232

=3CO+Fe O 2Fe+3CO 高温,由反应可知3molCO 完全反应得到2molFe ,6.72 L CO 为0.3mol ,产生的Fe 为0.2mol ,质量为11.2g ,故答案为:95;24;11.2;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第I卷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3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N-14,C1-35.5,P-31,S-32,Na-23,Mg-24,A1-27,Fe-56,Zn-65,Cu-64,Ba-37,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能实现的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C、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2、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 A、2 B、8 C、2或8 D、2,8或18 3、下列试剂:①漂白粉②纯碱晶体③磷酐④过氧化钠⑤绿矾⑥电石,若它们常期置于敞口的试剂瓶暴露于空气中,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已知ICN的性质和卤素相似。氧化碘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ICN=12+(CN)2。下列ICN的叙述正确的是: A、ICN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B、ICN是供供化合物 C、ICN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ICN在常温下可能是气体 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苯和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HC1气体 C、淀粉与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共煮制单糖 D、电石与水反应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制乙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 选择,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A、6.4克铜与硫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 A B、1mo lN 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C、2.9克乙基(-C2H5)含有的电子数为1.8N A个 D、标准状况下:N A个NO、CO 2、SO 3分子所占的体积均约为22.4升 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 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氟化氢:Ca2+2OH-+2HF=CaF2↓+2H2O C、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2CIO-+SO2+H2O=CaSO3↓+2HCIO D、向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中滴入双氧水:4F e2++2H2O2+4H+=4F e3++4H2O 8、在一固定窖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 lA和1mo lB发生反应: 2A(气)+B(气)<=>XC(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可能为 A、1 B、2 C、3 D、4 9、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里发生可逆反应: CO(气)+H2O(气)<=>XC2(气)+H2(气)-Q,(Q>0)当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 A、升高温度 B、再通入n mol CO和n molH2O(气) C、再通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 D、使用催化剂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自来水经长时间的煮沸可得到软水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9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化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煅烧贝壳 B. 粮食酿醋 C. 古法炼铁 D. 火药爆炸 2. “一带一路”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 的材料类型不正确 ...的是 A B C D 泰国银饰埃及棉制品捷克水晶饰品土耳其彩瓷 金属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3.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成硅芯片、光电池、光导纤维等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不溶物生成,实验室可用该方法制备硅酸 D.“硅胶”由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制得,常用作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HCO 3-、SO 42-、K + 、Cl - B.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O 3-、Na + 、AlO 2-、K + C. c (NO 3-) = 1 mol ·L -1 的溶液中:H + 、Fe 2+ 、Cl -、NH 4+ D. 无色透明溶液中: K + 、SO 42-、Na + 、MnO 4 - 5.通常工业上监测SO 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SO 2 + H 2O 2 + BaCl 2 BaSO 4↓+ 2HCl 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ol BaCl 2中所含离子总数约为 N A B. 25 o C 时,pH=1的HCl 溶液中含有H + 的数目约为 N A C. 标准状况下,17 g H 2O 2中所含电子总数约为9 N A D. 生成 g BaSO 4沉淀时,吸收SO 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L 6. 下图表示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雷电作用”中发生的反应是:N 2 + 2O 2 === 2NO 2 B .“人工固氮”过程中,氮元素一定被还原 C .①中涉及的反应可能有: 2 NO 2- + O 2 === 2 NO 3- D .②中涉及的反应可能有: 2NO 3- + 12H + === N 2+ 6H 2O 7.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放电 ① ②

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化学 2018.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u-64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2分) 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中国丝绸B.捷克水晶C.埃及长绒棉D.乌克兰葵花籽油 2.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萃取 B. 蒸馏 C. 干馏 D. 升华 3. 下列变化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晶体Si制作半导体 B. 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 C. 用Na2O2做呼吸面具供氧剂 D. 用可溶性铝盐处理水中悬浮物

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金属性:Na > Mg B .酸性:H 2SO 4 > HClO C .碱性:KOH > NaOH D .热稳定性:HC1 > HBr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 用Na 2S 处理含Hg 2+废水:Hg 2+ + S 2? HgS↓ B. 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减少SO 2的排放:2CaO + O 2 + 2SO 2 2CaSO 4 C. 工业上将Cl 2 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 2 + OH - Cl - + ClO - + H 2O D. 向漂白液中加入适量洁厕灵(含盐酸),产生氯气:ClO - + Cl - +2H + Cl 2↑+ H 2 O 6. 国际空间站处理CO 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 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 2(g) + 4H 2(g) CH 4(g) + 2H 2O(g)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H 2的体积分数增加。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H < 0 B .化学平衡常数K 增大 C .CO 2的转化率增加 D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7.下列制取 SO 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制取SO 2 B .验证漂白性 C .收集SO 2 D .尾气处理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Ru S SO 3 H 2SO 4 O 2/点燃 H 2O NH 3 NO 2 HNO 3 O 2/催化剂 △ H 2O Na Na 2O Na 2CO 3 O 2/点燃 CO 2 △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0-20XX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Si 28 Cl 35.5 Ba 137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SiO3、H2S、CO2B.Cu(OH)2、CH3COOH、C2H5OH C.H2SO3、Ba(OH)2、BaSO4D.H2O、NH3·H2O、H3PO4 2.比较纯水在25℃和100℃的pH,前者与后者的关系 A.前者大B.前者小C.相等D.不能确定3.下列情况下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4.下列物质加入到氨水中,既能使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又能使溶液的pH降低的是 A.少量盐酸B.少量烧碱 C.少量NaCl固体D.少量NH4Cl固体 5.对于可逆反应:A2(g)+3B 2(g )2AB 3(g)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6.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醋酸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 D.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可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7.某酸溶液,其c(H+)=0.1mol/L,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A.一定大于0.1mol/L B.一定小于0.1mol/L C.一定等于或小于0.1mol/L D.无法确定 8.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A.67% B.50% C.25% D.5% 9.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酸,如大量喝水,则胃液的pH与所喝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10.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2气体和2mol Y2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 2(g)+2 Y2(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n mol X—X键断裂的同时2n mol Y—Y键断裂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X 2 、Y2、Z的浓度比为1:2:2 D.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与pH=3的醋酸反应比与pH=4的盐酸反应慢 B.c(H+)=10-3mol/L的强酸和c (OH-)=10-3mol/L的弱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pH相等,体积也相等的硝酸溶液和硫酸溶液,n(H+)也相等 D.中和10mL0.1mol/L氨水与中和100mL0.01mol/L氨水,所用同一浓度盐酸的体积不同 12.等量的盐酸分别用pH=11和pH=10的氨水中和,设消耗氨水的体积前者为V a,后者为V b,则V a、V b 关系正确的是 A. 10Vb<Va B. Vb=10Va C. Vb<10Va D. Vb>10Va 13.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 (NH4+)=2×10-5mol/L、c(Cl-)=6×10-5mol/L、c (Na+)=1.9×10-5mol/L、 c (NO3-)=2.3×10-5mol/L、c (SO42-)=2.8×10-5mol/L,则此酸雨的pH约为 A. 3 B. 4 C. 5 D. 6 14.可逆反应:A2(?) + B2(?)2AB(?);ΔH=-QkJ/mol,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n(AB)的变化如下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B2及AB均为气体,Q>0 B.AB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0 C.AB为气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D.AB为固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15.有甲、乙、丙三瓶体积相等,浓度均为1 mol/L的HCl溶液,将甲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乙中加入 少量CH3COOK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丙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 滴定上述三种溶液,则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乙﹥甲 D.甲=乙﹥丙 16.pH相同的醋酸与盐酸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 则m和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17.用水稀释0.1 mol/L的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c(NH3?H2O) B.c(NH3?H2O)/ c(OH-) C. c(H+)与c(OH-)的乘积D.n (OH-) 18.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时,能使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A.增加碳酸钠固体的量 B.一倍的增加碳酸钠固体的量和盐酸的量 C.减少一倍盐酸的用量且浓度加倍 D.增加一倍盐酸的用量且浓度减半 19.在一密闭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存在2NO + O22NO2(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 到平衡,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恒温恒压时充入NO B.恒温恒容时充入O2 C.恒温恒压时充入N2D.恒温恒容时充入N2 20.为了更好表示溶液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概念,AG=lg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H+) c(OH-) pH pH pH pH v正 V逆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98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Fe 56 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B.氯化铵的电子式: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纯碱,饱和食盐水 B.氯水,漂白粉 C.盐酸,碱石灰 D.液氨,硫酸铵 3.下列变化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镁B.煤的液化和气化 C.使用泡沫灭火器产生泡沫D.铝土矿用强碱溶解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磁性氧化铁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5.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不变且相同的两个容器中,一个充入NH3,另一个充入N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混合气,使两个容器的压强相同。则两个容器内一定相等的是()

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密度 6.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H原子的数目为0.2N A B. 1L 0.1 mol·L-1KNO3溶液里含O原子的数目为0.3N A C. 2.3g钠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D. 1mol H3O+和1molNH4+中含质子的数目均为10N A 7.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 H++OH-= H2O ” 表示的是() A.NaH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B.NaHC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C.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D.向Fe(OH)3沉淀中滴加稀硝酸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2+ H2O = 2H++ Cl-+ ClO- B.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 + 2H+=Fe2++ H2O C.向三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 D.金属钠投入水中:Na + 2H2O =Na++ 2OH-+ H2↑ 9.某无色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Na+、NH4+、SO42-、CO32-B. Na+、Cu2+、Cl-、SO42- C. Na+、K+、Cl-、SO42- D. Na+、K+、Cl-、NO3- 10.工业上处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的主要反应是2CuFeS2 + 4O2= Cu2S + 3SO2 + 2FeO。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还原产物有Cu2S、SO2、FeO C.Fe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D.每反应1 molCuFeS2,转移电子8 mol 11.下列事实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原子半径:Na > O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 H2S

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S 32 Cl Fe 56 Cu 64 Ag 108 第一部分(共42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的归类不合理 ...的是 A B C D 垃 圾 归 类 2.下列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A.用水除去NO气体中的NO2:3NO2 + H2O 2H++ 2NO3- + NO B.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CO32- + 2H+H2O+ CO2↑ NO + 2H+Ag+ + NO2↑ + H2O C.用稀硝酸溶解银:Ag + 3 D.用明矾作净水剂:Al3+ + 3H2O Al(OH)3 ↓+ 3H+ 3.锗(32G e)与钾(19K)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锗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B.7032G e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38 C.锗是一种半导体材料D.碱性:Ge(OH)4>KOH 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B.Na2O与Na2O2均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C.钠切开后,光亮的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生成了Na2O2

D.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2CO3粉末中含有的少量NaHCO3 5.有机物X是医药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X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B.X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 C.X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D.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6.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均升高2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B.加入适量氯化铵固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C.加水稀释100倍后,氨水中c(OH-)比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小 D.与足量的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铁沉淀一样多 7.铁片镀铜实验中(装置如下图所示),为提高电镀效果,电镀前铁片需依次用NaOH溶液、 稀盐酸和水洗涤。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稀盐酸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铁锈 B.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 C.电镀过程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 D.阴极发生反应:Cu2++2e–= Cu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苯和溴乙烷取少量苯和溴乙烷,分别加入水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将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 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将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 验证在酸作用下,蔗糖水解能否 D 取水解后的液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生成葡萄糖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灵璧一中高一化学学科组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6题为选择题,分值48分,Ⅱ卷17、18为填空题,19题为推断题,20题为实验题,21题为计算题,分值52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试卷分析 1、整体分析

满分有3人,90-99有92人,80-89有187人,70-79有260人,60-69有320人,不及格有1249人,从及格以上来看符合正态分布,数据合理。 从考试情况来看,第4、9、11、12、13和20题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知道溶液、胶体和浊液的 区别和联系,知道肢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还要了解胶体中胶粒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胶粒 的概念,误以为1molNaCl中有1mol胶粒。 第9题和第11题: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审题不清,误把原子数看成分子数做题导致 错误较多。对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 很好掌握标准状况和气体与22.4的关系。 第12题和第13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离子方程式,以及运用离子共存条件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共存情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 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8题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溶液配制的填空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回答言语不够严谨,如在第(2)小题中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量筒,但没有指明量筒的规格,导致失分;2、第(4)小题得分情况很不好,不理解溶液配制的具体顺序;3、误差分析中仰视与俯视导致的误差容易颠倒。 相应措施: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化学用语要规范,不丢三拉四。 第19题 命题意图:本题为离子推断题。重点考察通过物质之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 推断离子,特别突出常见反应的考察。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镁不知道写沉 淀符号。2、离子共存条件不熟练,不会根据现象判断何种离子在反应。3、离子 检验不熟悉,检验氯离子时只知道加入硝酸银而不知道加入硝酸来检验。 相应措施: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 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20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探究的过程与实验顺序。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物质探究不熟悉,心生胆怯。对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看不懂,不知道各种装置的作用,不会从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还有审 题不清,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 —19,Na—23,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12题每题2分,13-20题每题3分):1.“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一些不法分子向鲜牛奶中混入了有机化工 原料三聚氰胺,以提升牛奶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尿素CO(NH2)2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C3H6N6,制作成本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B.尿素是人身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三聚氰胺属于烃D.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 2.下列有机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三溴笨酚B.聚乙炔C.乙稀D.甲笨 3.冬季所用的护肤品的有效成分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着一层吸水和保水的物质,因而感觉舒适而不干燥,下列物质中可能被采用的是 A.乙醇B.丙三醇C.甲醇D.聚氯乙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苯和间二甲苯B.苯和甲苯 C.一氯甲烷和二氯乙烷D.苯酚和苯 5.某同学在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的时,取0.5mol/L CuSO4溶液和1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然后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加入乙醛太多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6.“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⑥加聚反应 A.②B.①④C.②⑥D.③⑤

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 三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Mg :24 Al :27 Fe :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 )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淀粉 D 、糖类 2、下列过程需要通过直流电才能实现的是( ) A 、电化腐蚀 B 、比较同浓度盐酸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C 、电泳 D 、电离 3、为防止富脂食品长期放置产生变质现象,在食口包装袋内,除了放置干燥剂外,为防止食品氧化,还要放置( ) A 、无水硫酸铜 B 、铁粉 C 、食盐 D 、生石灰 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l 2、ClO 2(其还原产物为Cl -)、O 2(1molO 3转化为 1molO 2和 1molH 2O)、H 2O 2等物质都具有氧化性,因而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 A 、Cl 2 B 、ClO 2 C 、O 3 D 、H 2O 2 5、绿色化学是当今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其原则之一是单一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原子经济性)要最大化。根据该原则,下列反应原子经济性最差的是( ) A 、获1950年诺贝尔奖的 反应: CH 2=CH 2+CH 2=CH —CH=CH 2→B 、获 1979年诺贝尔奖的(Ph- C 、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2CH 2=CH 2+O 2 2CH 3CHO D 、获1963年诺贝尔奖的烯烃聚合反应: NCH 2===CH —CH 3 [CH 2—CH]n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7、如右图所示,A 池用石墨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B 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 池D 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 2CH 2+Ph 3===O 催 3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反思中 -----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矿务局中学刘花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与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虽然都就是基本知识与实验,但就是比较灵活。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与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5题共45分。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16—19题共31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性题20题共12分。第四题计算及分析题21题共8分。卷面分4分。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与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就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1、 2、 3、5、8做得相对好些。 4、7、10、12、14做得较好。 5、9、11、13、15做得较差。第5小题考查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学生算错的较多。第9题考察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的多少。11题考察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映的影响。13题同11题考察内容一样形式不同。15题图像的方式考察外界条件的改变可逆反应的影响。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1 2 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1 2 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现有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的是( )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③HCl(aq)+NH3·H2O (aq)=NH4Cl(aq)+H2O(l)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A.①和② B.③ C.④ D.以上都不对 3.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g)+10Cl2(g)=4PCl5(g) Δ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 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 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 C.Cl—Cl键的键能为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kJ·mol-1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 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 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1

江苏省启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N 14 O 16 S 32 Cl 35.5 Cu64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9月,我国作出对于全球减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气体 B.煤的液化、气化主要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 C.CO2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属于化合反应 D.CO2分子间有间隔,故可将其压缩液化后封存 2.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 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右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基于LDH合成NH3的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 D.利用NH3容易液化的性质,将混合气体加压降温可分离出NH3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K2O2加入H218O中:2K2O2 + 2H218O ==4K+ + 4OH—+ 18O2↑ B.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2O Cl2↑+ H2↑+ 2OH— C.NH4Al(SO4)2溶液与过量KOH溶液反应:Al3++ 4OH—== AlO-2+ 2H2O D.用氨水溶解AgOH沉淀:AgOH + 2NH3?H2O == [Ag(NH3)2]+ + 2H2O + OH—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点燃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 求填涂在答题卡 ...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Ag 108 Ba 137 选择题共42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装袋 B.用二氧化硫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 D.用明矾做净水剂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2.氢化亚铜(CuH)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生成。CuH不稳 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常温下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表述错误 ..的是()A.生成CuH的反应中CuSO4被氧化B.CuH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为还原剂 C.2CuH+3Cl2====2CuCl2+2HCl D.CuH+HCl=CuCl+H2↑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 A B.1mol C n H2n含有的共同电子对数为(3n+1)N A C.1mol CO2与1mol Na2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D.1mol/L的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N A 4.下列实验能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根离子; ②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③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④用盐析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 ⑥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⑥ 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微粒是()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针对我校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本组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得分率及通过率 符合哈尔滨市试题题型和难度要求,试题既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又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具备较好的层次与区分度。 二、答题中体现出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成就 1、基础知识扎实,知识掌握准确 从统计结果看第1、2、6、10题得分率和高超过了90%,第3、4、5、7、8、9、13、14题得分率比较高,超过了80%。这些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情况,学生的成绩较为理想,反映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双基”的掌握情况达到了课标的要求,试题将双基的考察置于问题情境中。试题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新闻报道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素材,生成问题,图文并茂使学生感到亲切,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学生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化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例如:第34题B到C 过程中气球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图示信息提炼出镁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这个信息的获取,再结合理化知识来解释A到B过程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注意审题、思路清晰,体现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第31题第(1)增大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供给燃烧充足的氧气,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在烟囱上安装净化过滤装置,建议有的同学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脱硫没技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第35提连接成一个五角星,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希望,实现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体现了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第29题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魔术中的奥秘,体现了学生具有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的思维的结合能力,并能用较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达一个化学变化发生的实质过程。 4、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逐渐提高 第36题:表格部分 5、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试卷中的第15题和37为计算题,第15题的难度不大,通过率为57%,第37题最后一问有一定的区分性,通过率为25.7%,体现了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的过程计算、综合司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答卷中发现的问题与今后的对策 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教育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