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孙晓方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孙晓方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孙晓方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孙晓方

毒有抑制作用

[8]

。由此可以推断加用了

血必净注射液的治疗组能够达到尽快改善病变区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从而减轻神经痛,提高临床疗效等目的。本研究未能发现血必净注射液对皮损愈合的影响,考虑原因为抗病毒药物对皮损改善就非常明显。

总之,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神经痛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1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215.2 吴志华.皮肤科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748.

3 劳尚德.泼尼松、阿昔洛韦缓释片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J ].中国基层医药,

2004,11(6):658.

4 周学林.放血拔罐加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47例[J ].中国全科医学,2006,

9

(4):338.

5 曹书华,王今达.血必净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组织及内皮损伤保护

作用的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14(8):489-491.

6 雪琳.S I R S 和M O D S 防治新对策的实验研究———血必净的药效学观察[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9(12):720-722.

7 李冰,朱志宏,田万管,等.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9,

12

(5):857.

8 黄兆胜.中药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10-311.

(收稿日期:2009-01-12;修回日期:2009-06-15)

(本文编辑:刘莉)

·综述·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孙晓方,肖新华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通讯作者:肖新华,100730北京市,北京

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E-m a i l :x i a o x i n h u a @m e d m a i l .c o m .c n

【摘要】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一个新亚型,起病突然,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度胰岛素缺乏而导致严重代谢紊乱。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传统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且无明确的自身免疫证据。目前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详。本文就暴发性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等内容进行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1型;暴发性;病因;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09)08-1544-03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 1D i a b e t e sMe l l i t u s :P r o g r e s si n R e s e a r c h S U N X i a o-f a n g ,X I A O X i n -h u a .D e p a r t m e n t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P e k i n g U n i o n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o s p i t a l ,B e i j i n g 10073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 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a r e c e n t l yd i s c o v e r e ds u b t y p e o f i d i o p a t h i ct y p e 1d i a b e t e s ,o c c u r s s u d d e n l y ,a n d s e v e r e i n s u l i nd e f i c i e n c y i s p r e s e n t t o r e s u l t i n s e v e r e m e t a b o l i c d i s o r d e r .I t s c l i n i c a l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r e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o s e o f a u t o i m m u n e t y p e 1d i a b e t e s ,w i t h o u t o b v i o u s e v i d e n c e o f a u t o i m m u n i t y .I t s e x a c t e t i o l o g y a n dp a t h o g e n e s i s r e m a i n u n k n o w n .T h i s r e v i e ws u m m a r i z e s i t s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a n d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e t c . 【K e y w o r d 】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t y p e 1;F u l m i n a n t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D i a g n o s i s ;T h e r a p y 暴发性1型糖尿病(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 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F D M )由日本学者I m a -g a w a 等

[1]

于2000年首次报道,指起病急骤,胰腺β细胞短时间内大量破坏导致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等严重代谢紊乱且无

自身免疫反应证据的一种疾病。在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 D A )和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 )糖尿病分型建议中,根据病因不同将1型糖尿病分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 型)和特发性1型糖尿病(1B 型),F D M 因为无明确自身免疫证据、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而暂归类

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2-3]。F D M 患者出

现高血糖症状1周内即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本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且血糖控制难度大,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为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现就

F D M 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1 流行病学特征

F D M 的发病年龄在1~80岁,但成年人多见,20岁以下患者仅占8.7%,发病率无性别差异,无季节性差异

[4]

。有

妊娠妇女发生F D M 的报道,多出现在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后短时间内,妊娠期妇女此病发生率高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

病[5]

,另外,F D M 在以酮症或酮症酸中

毒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I m a g a w a 等[6]

报道在日本为20%,杨晓琳

[7]

报道在中国为10%,在韩国为

12.7%[8]

,在高加索人和美国土著人中迄

·

1544·

今未见报道。那么,F D M是否为亚洲人特有的疾病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明确。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F D M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和病毒感染有关,但哪一方面作用更明显尚无定论。

2.1 遗传易感性 有研究表明,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Ⅱ型(H L AⅡ)基因多态性与F D M发病有关,H L AD R-D Q上某些基因型频率增加可能与F D M有一定相关性,D R4-D Q4(D R B1*0405-D Q B1*0401)在F D M中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9]。目前已经明确日本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患者易感基因为D R4-D Q4 (D R B1*0405-D Q B1*0401)和D R9-D Q3(D R B1*0901-D Q B1*0303), D R4-D Q4是F D M和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共同易感基因,D R9-D Q3却不是F D M的易感基因,此差异可能是二者具有不同发病机制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报道韩国一对双胞胎兄弟有相同的H L AD R-D Q单倍型,但表现型却不同[10],即分别患F D M和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提示F D M的发生除遗传易感性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在起作用。

2.2 病毒感染 目前发现与F D M相关的病毒有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后两者均属于肠道病毒[11]。S h i m a d a 等[12]报道,腹腔内注射脑心肌炎病毒(E M C-v i r u s)可使实验小鼠出现类似人类F D M的临床特征。来自日本的一项全国调查表明,71.2%的F D M患者起病初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肠道病毒I g A抗体滴度明显增高[6]。有报道,19例F D M 患者血清肠道病毒I g A抗体滴度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3]。但并不是每一个感染肠道病毒的个体均发生F D M,这说明病毒感染只是F D M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其中还存在遗传易感性的问题。

目前认为F D M可能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发生病毒感染的结果,但具体发病机制不详。有文献报道,对5例F D M患者行胰腺组织活检,发现胰岛β细胞残存量极少,并且α细胞数量也明显减少,胰腺组织中无胰岛炎证据,也未发现F a s/F a s配体表达;而自身免疫性1型糖

尿病是针对胰腺β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存在自身免疫性胰岛炎,有大量淋巴

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有F a s/F a s配体的

表达,无胰岛α细胞受累[14]。可见,

F D M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存在明显差别。据报道,98%的F D M患

者起病时有一过性胰酶升高[6]。胰腺组

织活检也证实F D M患者胰腺外分泌部有

淋巴细胞浸润,但无水肿、出血、坏死等

急性胰腺炎的表现[3,15]。这说明F D M患

者不仅有胰腺内分泌部破坏,还有外分泌

部受累。

2.3 免疫应答 2000年I m a g a w a等[6]报

道,11例F D M患者胰岛自身抗体均为阴

性,故认为F D M与自身免疫无关,而后

来他们在日本全国进行调查时发现约

4.8%的F D M患者G A D-A b阳性,但滴

度低、持续时间短;T a n a k a等[15]报道,

一例因F D M突然死亡的患者做尸检后发

现胰腺内外分泌部均存在淋巴细胞浸润,

所以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有自身免疫反应的

因素参与F D M的发病。

综上所述,病毒可能通过以下3个途

径破坏胰腺β细胞:(1)病毒直接感染

易感个体的β细胞,并在细胞内自我复

制导致细胞破坏;(2)病毒感染激活固

有免疫应答,通过巨噬细胞的作用清除病

毒和受感染β细胞,其中细胞因子和一

氧化氮途径可能起重要作用;(3)适应

性免疫应答被激活,通过T淋巴细胞清除

病毒和受感染β细胞。F D M患者胰腺内、

外分泌部均受累且无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的

表现,所以第二种途径可能是其主要的发

病机制。通过临床观察还发现部分F D M

患者有肝功能异常、病毒性脑炎等表现,

说明F D M可能是由主要累及胰腺的全身

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所致。

3 临床特点

F D M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

感染史,最常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起病急

骤,病情凶险,在出现典型高血糖症状如

口渴、多饮、多尿、体质量下降等1周内

即发生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此时空

腹血糖往往≥16.0m m o l/L,糖化血红蛋

白(H b A1c)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一般

<8.5%。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轻度消化

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伴胰酶

(胰淀粉酶、脂肪酶、弹性蛋白酶-Ⅰ)、

转氨酶升高,并且有伴发病毒性脑炎、心

律失常、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的报道[16-18]。

4 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F D M起病急,胰腺β细胞短时间内

几乎完全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如

延误诊治,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临床上

应尽快明确诊断。关于F D M的诊断,目

前多参考2005年日本糖尿病协会的标准,

分筛查标准和诊断标准[19]。

4.1 筛查标准 (1)出现糖代谢紊乱

症状(口渴、多饮、多尿、体质量下降)

1周内发生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2)初次就诊时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

16.0m m o l/L。

4.2 诊断标准 (1)出现糖代谢紊乱

症状(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1

周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2)空腹

血浆葡萄糖水平≥16.0m m o l/L,且

H b A1c<8.5%。(3)尿C肽<10μg/d,

或空腹血浆C肽水平<0.3n g/m l(0.10

n m o l/L)、胰升糖素或进餐刺激的血浆C

肽水平<0.5n g/m l(0.17n m o l/L)。(4)

其他表现:起病前常有前驱症状如发热、

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胰岛自身抗

体阴性〔如胰岛细胞抗体(I C A)、胰岛

素自身抗体(I A 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抗体(I A-2A b)均为阴性,4.8%的患

者谷氨酰脱羧酶抗体(G A D65-A b)阳

性〕;多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胰酶、转氨酶

升高;本病也可发生在妊娠期或分娩后。

对于有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表现

的患者,应常规行F D M筛查,达到筛查

标准者则行进一步检查如胰岛自身抗体、

H b A1c、C肽、肝功能、胰酶等。其中符

合诊断标准前3条即可诊断为F D M。

4.3 鉴别诊断 F D M需要与糖尿病其他

亚型相鉴别。

4.3.1 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

 有自发酮症倾向,起病缓急不一,F D M

需与急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相

鉴别。后者多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胰岛

自身抗体阳性,H b A1c水平明显升高,体

质指数偏低,可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G r a v e s病、桥本甲状腺炎、A d d i s o n病

等。

4.3.2 非典型性糖尿病(a t y p i c a l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A D M) 本病属于1B型糖

尿病。患者多为成年人,常以自发酮症或

酮症酸中毒起病,呈现典型1型糖尿病的

临床特征,但胰岛自身抗体始终阴性。患

·

1545

·

者大多肥胖,且随病程延长,可不需胰岛素治疗,而表现出2型糖尿病的某些特征。

4.3.3 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的其他类型糖尿病 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 a t u r i t yo n s e t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i ny o u n g, M O D Y)、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两者的胰岛自身抗体均为阴性,均由胰腺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所致。前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发病年龄<25岁,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后者为母系遗传,基因突变多位于线粒体t R N A亮氨酸基因中的3243位点上,发病早,胰腺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无酮症倾向,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两者均需做基因突变检测来确诊。

4.3.4 急性胰腺炎 本病可以酮症酸中毒起病,伴胰酶升高。但急性胰腺炎多有胆囊疾病史或(和)暴饮暴食、饮酒等诱因,胰酶水平常显著升高,重症胰腺炎有相应体征。胰腺有特殊影像学改变。通过治疗胰岛功能多可恢复正常。

5 治疗

对F D M患者,诊断一旦明确应积极抢救,否则可能出现休克、肾衰竭等严重急性并发症而在短期内死亡。治疗上,急性期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必须静脉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维持,同时要严密监测血糖、血酮体、肝肾功能、胰酶、肌酶、心电图等相关指标。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可改用速效或超短效胰岛素联合中长效胰岛素长期强化治疗,并维持终生。因为患者胰岛功能极差,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相比,需要外源性胰岛素的剂量更多且血糖控制难度更大。

6 预后

F D M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死亡风险很高,所以医务工作者应予以足够重视,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诊断明确的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难度大,出现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有研究对F D M患者随访5年,结果表明其低血糖发生率、出现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均明显高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患者[20]。

参考文献

1 I m a g a w aA,H a n a f u s a T,M i y a g a w aJ,e t a l.

A n o v e l s u b t y p e o ft y p e1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ar a p i do n s e t a n da b s e n c eo f

d i a b

e t e sr e l a t e d a n t i b o d i e s[J].N E n g J

M e d,2000,342(5):301-307.

2 A m e r i c a nD i a b e t e s A s s o c i a t i o n.R e p o r t o f t h e

e x p e r t c o m m i t t e e o nt h e d i a g n o s i s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J].D i a b e t e s

C a r e,1997,20(7):1183-1197.

3 A l b e r t i K G,Z i m m e t P Z.D e f i n i t i o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a n d

i t s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P a r t1:d i a g n o s i s 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p r o v i s i o n a l r e-

p o r t o fa WH O c o n s u l t a t i o n[J].D i a b e t

M e d,1998,15(7):539-553.

4 H a n a f u s aT,I m a g a w aA.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

d i a b

e t e s:a n o v e l c l i n i c a l e n t i t y r e q u i r i n g s p e-

c i a l a t t e n t i o n b y a l l m e

d i c a l 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J].

N a t C l i nP r a c tE n d o c r i n o lM e t a b,2007,3

(1):36-45.

5 S h i m i z uI,M a k i n oH,I m a g a w aA,e t a l.

C l i n i c a l a n di m m u n o g e n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p r e g-

n a n c y[J].J C l i n E n d o c r i n o l Me t a b,2005,

91(2):471-476.

6 I m a g a w aA,H a n a f u s a T,U c h i g a t a Y,e t a l.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An a t i o n w i d es u r-

v e y i nJ a p a n[J].D i a b e t e s C a r e,2003,26

(8):2345-2352.

7 杨晓琳,周智广.急骤起病伴胰酶增高的1

型糖尿病临床和免疫学特征[J].中华医

学杂志,2005,85(14):967-971.

8 C h o Y M,K i mJ T,K oK S,e t a l.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i nK o r e a:h i g hp r e v a l e n c ea-

m o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d u l t-o n s e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J].D i a b e t o l o g i a,2007,50(50):2276

-2279.

9 K a w a s a k i E,E q u c h i K.G e n e t i c s o f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J].A n n N Y A c a d S c i,

2006,1079(1):24-30.

10 J u n g J H,H a h m J R,K i mM A,e t a l.F u l-

m i n a n t a n t o a n t i b o d y n e g a t i v e a n d t y p e1Ad i-

a b e t e s p h e n o t y p e s i na K o r e a nH L Ai d e n t i c a l

d i z y g o t i ct w i n[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05,

28(9):2330-2331.

11 I m a g a w aA,H a n a f u s aT.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

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J].E n d o c r i n eJ o u r n a l,

2006,53:577-584.

12 S h i m a d a A,M a r u y a m a T.E n c e p h a l o m y o c a r-

d i t i s v i r u s-i n d u c

e d d i a b e t e s m o d e l r e s e m b l e s

"f u l m i n a n t"t y p e1d i a b e t e s i n h u m a n s

[J].D i a b e t o l o g i a,2004,47(10):1854

-1855.

13 I m a g a w aA,H a n a f u s aT,M a k i n o H,e t a l.

H i g ht i t r e s o f I g A a n t i b o d i e s t o e n t e r o v i r u s i n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o l o-

g i a,2005,48(2):290-293.

14 S a y a m aK,I m a g a w aA,O k i t aK,e ta l.

P a n c r e a t i c b e t aa n da l p h ac e l l sa r e b o t hd e-

c r e a s e d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

d i a-

b e t e s:am o r p h o m e t r i

c a la s s e s s m e n t[J].

D i a b e t o l o g i a,2005,48(434):1560-

1564.

15 T a n a k a S,K o B a y a s h i T,M o m o t s uT.An o-

v e l s u b t y p eo f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J].

NE n g l J M e d,2000,342:1835-1838.

16 Wa n gT,X i a oX H,L i WH,e t a l.F u l m i-

n a n tt y p e1d i a b e t e s:r e p o r to ft w oc a s e s

[J].C h i n M e d J(E n g l),2008,121

(2):181-182.

17 T a k a i k e H,U c h i g a t aY,I w a s a k i N,e t a l.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v a t i o no f l i v e r t r a n s a m i n a s ea f t e r

s t a r t i n g i n s u l i nt h e r a p yf o r d i a b e t i ck e t o s i s o r

k e t o a c i d o s i s i n n e w l yd i a g n o s e dt y p e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J].D i a b e t e sR e sC l i nP r a c t,

2004,64(1):27-32.

18 K o B a y a s h i T,I s o m i n e S,G o t o M,e t a l.A

c a s eo f f u l m i n a n tt y p e1

d i a b

e t e sw i t hE C G

c h a n g e si n t h e f i r s tt r i m e s t e ro fp r e g n a n c y

[J].J J p nS o cI n t e n s i v eC a r eM e d,2005,

12(1):25-30.

19 H a n a f u s a T,I m a g a w a A,I w a h a s h i H,

e t a l.R e p o r t o

f J a p a n d i a b e t e s s o c i e t y c o m-

m i t t e e o n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a n d c l i n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

p r o p o s a l o fd i a g n o s t i cc r i t e r i a[J a p a n e s e]

[J].J J a p a nD i a bS o c,2005,48(S u p p l

1):A1-A13.

20 M u r a s e Y,I m a g a w aA,H a n a f u s aT,e t a l.

F u l m i n a n t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a s a h i g h r i s k g r o u p

f o r d i a b e t i cm i c r o a n

g i o p a t

h y-an a t

i o n w i d e5

-y e a r-s t u d yi nJ a p a n[J].D i a b e t o l o g i a,

2007,50(3):531-537.

(收稿日期:2008-12-23;

修回日期:2009-03-20)

(本文编辑:刘莉)

·1546

·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爆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暂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严重破坏,病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發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标签:爆发性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功能;C肽 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性疾病。2008年ADA的糖尿病分类标准中,1型糖尿病分为自身免疫性(1A型)和特发性(1B型)。爆发性1型糖尿病以起病急骤、代谢紊乱严重、胰酶升高并缺乏糖尿病相关抗体为特征,属于1B型糖尿病。于2000年日本imagawa等[1]首先发现并加以研究,后我国及东南亚都有相继报道。现就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 爆发性1型糖尿病确切的患病情况尚不清楚,黄种人的发病率高于白种人。在日本报道占1型糖尿病的15%~20%,而且有季节性发病的特点,以5~6月份发病率最高[2]。我国目前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占1型糖尿病的2.7%~10%,且患者起病年龄显著高于经典1型糖尿病,平均(27.89±7.46)岁。韩国首尔的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中爆发性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为7.1%。而>18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30.4%[3]。美国土著人及高加索人中迄今为止未见到该病例的报道。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现在普遍认为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及妊娠可能与发病有关:①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有多基因控制的,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Ⅱ影响最大。Nakanish等研究证实HLA-A24、QOA1*03、DR9三者同时出现是β细胞完全丧失的独立危险因子,可致爆发性起病和早期胰岛β细胞完全破坏[4]。②爆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时虽然胰岛自身抗体阴性,但后来发现在该类患者中有GAD-Ab 转阳、胰岛炎以及外周血DAD反应性T细胞增多,提示至少部分患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③大部分爆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前2 w有前驱感染病史,有报道称在爆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分离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5],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与发病有关。④另外有研究证实几乎所有在妊娠期间初发的1型糖尿病均为爆发性1型糖尿病,且与妊娠无关的生育年龄爆发性1型糖尿病相比较,症状更重,预后更差[2]。

爆发性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TlD)是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于2000 年首次报道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暂归类于1B型。发病前l~2周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 或胃肠道不适等前驱症状。本病起病急骤,胰岛B细胞迅速破坏,出现高血糖症状1周内 即发生糖尿病酮症(DK)或DKA,发病时血糖很高而HbA1c多接近正常,常伴血清胰酶水平升高。部分患者心电图出现一过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及急性肾衰竭,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三、临床分析 (一)流行病学 本病发病人群以黄种人为主,尤以日本人发病率最高,可能与其对本病的认识较深有关。近年来,在亚洲其他国家及高加索人、西班牙裔美国人中也有报道。Imagawa等对一组日本 人群的统计显示,FTlD占以DKA就诊患者的20%,该研究还显示成人l型糖尿病中,本 病占7.1%,但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该病的发病率较成人少。据韩国统计,在16岁以下的 新诊断1型糖尿病中,FTlD占1.33%。 本病发病年龄从l~80岁不等,平均为(39.1±15.7)岁,大于1A型。男女患病比例相当,男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女性发病年龄往往较男性小,且多数与妊娠相关,大多在孕中晚期及产后2周内发病。Imagawa等发现FTlD发病时其BMI高于1A型[(20.7±3.9对18.8±2.8)kg/m2]。 另外,据日本调查,FT1D常在5月份发病,为一般月份的2倍,而来自中国的一项对育龄期女性的调查显示,妊娠相关性FT1D(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1型糖尿病介绍

1型糖尿病介绍 1型糖尿病的病因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1型糖尿病的症状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导读】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主要在35岁以前。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1型糖尿病患者如能坚持合理使用胰岛素,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1型糖尿病的症状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一种分型,在所有糖尿病中占10%左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依照WHO制定的分型标准,1型糖尿病主要分为自身免疫性(1A)糖尿病和特发性(1B)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突然,胰岛素会在很短时间内严重缺乏而造成机体代谢异常紊乱,是特发性1型糖尿病中的一个新亚型。该病和以往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在临床表现上是有所不同,同时缺乏自身免疫表现。当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暴發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T1DM)是以急骤起病、严重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匹配、而胰岛功能迅速衰竭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糖尿病类型。2000年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了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的亚型。它是短时间内β细胞完全破坏,突发性胰岛素缺乏导致的高血糖,从而快速进展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1]。 在日本,新诊断的糖尿病中有0.2%的FT1DM,14.8%~19.6%的急性发作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日本的FT1DM占T1DM的20%[2]。 然而,日本女性FT1DM的发病率比欧洲和美国低10%[3]。在韩国,FT1DM 的患病率占所有新诊断的T1DM的7.1%,占成人糖尿病的30.4%[4]。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报道,该院FT1DM占急性酮症起病的T1DM的9.2%(7年内87例中出现了8例),在18岁以上患者中占14%,深圳福田医院6年中出现了6例,由此推测我国FT1DM的病例亦不少。FT1DM的发病率并没有性别差异,起病人群中青少年和成人占90%,男性的平均起病年龄为42岁,而女性起病的平均年龄为35岁[5]。根据现有的报道,远东亚洲的FT1DM发病率较高;然而,白种人FT1DM非常罕见。除了日本、韩国、中国,其他亚洲患者也十分罕见[6],目前也未出现关于越南的病例报道。 目前关于FT1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环境和遗传相关作用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发现FT1D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众所周知1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易感基因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项研究显示FT1DM的发生与HLA-DR-DQ上某些特定基因的出现有相关性。Kawa等[7]发现了HLA-DRB1*04:05-DQB1* 04:01单倍体与日本人群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密切相关。2006年研究者不仅发现HLA-DRB1*04:05-HLA-DQB1*04:01是FT1DM发病机制中的一个触发因素,还证实该基因与怀孕无关。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HLA-DQA1*0302,0501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 目的通过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提高临床医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认识。方法对2012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多个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患者入院静脉血糖示:104.4mmol/L,血气分析及尿常规提示酮症酸中毒,伴有淀粉酶、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升高及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立即给予降糖、补液、抗感染、持续血液透析等治疗,3d后实验室各项指标亦逐渐好转,病情稳定。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急骤,导致体内严重代谢紊乱及胰腺外分泌腺的破坏,并可继发横纹肌溶解从而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直接威胁生命安全,需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来挽救生命。 标签:1型糖尿病;暴发性;实验室指标;动态观察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由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1]提出,该病以急骤起病、严重的代谢紊乱、胰酶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轻度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其多数患者胰岛相关自身抗体为阴性,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目前该病在亚洲人中多见,其中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均有相关报道[2],而在白种人中报道甚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例极高血糖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 1.2方法对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及多个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糖、肾功能、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血白细胞及中性粒比例的动态观察,结合目前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对其发病机制相关的胰岛B细胞功能、病毒学进行检测。 2 结果 2.1临床表现①患者为青年男性,起病急,病程短;②本次发病主因”反复腹胀、腹痛、恶心、呕吐3d”入院(而在入院前3d出现口干、多饮、多尿);③腹部CT提示:肝胆脾胰、双肾、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④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 3.2实验室指标动态变化①血糖动态变化患者入院后查静脉血糖为10 4.4mmol/l,尿常规及血气分析提示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持续静脉小剂量胰岛素降糖、大量补液,并给予血液透析,于两日后血糖逐渐降至10~20mmol/l (见图1)。②淀粉酶动态变化据图2可看出,患者入院当天测淀粉酶为583.5U/l,于入院后第2d达峰值926U/l,随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③电解质肾功动态变化患者入院后立即查电解质提示血钾升高、血钠、血氯正常,给予血液透析后复查电解质提示低钾,血钠较前有所升高,考虑此时仍存在高血糖所致的脱水状态;

1型糖尿病五大期之“蜜月期”详解

和您聊聊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 1型糖尿病的五大期 1型糖尿病又分自身免疫型(1a)及特发性(1b)两种,本篇主要介绍自身免疫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β细胞功能从轻度受损到严重衰竭的过程:从临床前期(无症状期)——临床代谢紊乱期——缓解期(蜜月期)——爆发期(再度出现代谢紊乱)——病情相对稳定期。 临床前期 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的具备易感基因或缺乏抗感基因的基础上,自身免疫功能有缺陷,又受到病毒侵袭,胰岛受到免疫伤害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他的早期诊断依据下列三个方面: 1、具有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如具有HLADR3或DR4,糖尿病患病率较正常人高4倍,如果两者均具备,患病率高12倍,而HLADQ-a152-Arg(精氨酸)也是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另外,缺乏糖尿病的抗感基因如HLADR2或HLADQB-57Asp(门冬氨酸)也是患病因素之一。 2.胰岛功能检查 临床前期胰岛素首相分泌率降低,虽然此时血糖水平仍正常,但是胰岛β细胞功能已开始下降。 3.血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 其中GADAb,IA-2Ab较ICA,IAA等抗体更为重要,当然联合检查阳性率更高。 上述三方面出现异常就可以在8-9年前早期诊断糖尿病,在这期间如果间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0.1单位/千克体重/天)治疗,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缓糖尿病病发。 临床期 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血糖升高,30%-50%的患者常以糖尿病酸中毒去医院就诊,这时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已超过50%,尤其在糖尿病酸中毒时达到暂时衰竭地步。当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后,胰岛功能暂时得到缓解,胰岛素和C肽分泌能力暂时部分恢复,血糖开始下降,胰岛素用量大幅度减少,每日只需2-4单位,甚至可以停用胰岛素。这就是临床上所谓的蜜月期。 蜜月期 暂时衰竭的胰岛β细胞功能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的协助可以不同程度的得到缓解,又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及C肽,血糖水平可以恢复正常,有时会误诊为2型糖尿病。蜜月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以至于1年,但是胰岛β细胞功能并没有恢复正常,如果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仍可以显示异常。因此,不能误以为病情缓解就不需治疗了。应间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0.1单位/千克体重/天)治疗。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可对病情进展起到缓解作用。 爆发期 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继续受损,蜜月期过后又会出现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下降,血糖又明显升高,可再次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重新应用胰岛素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