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安广峰1,2

(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2.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介绍了固体制剂中试车间设计的有关事项,包括车间的布局、工艺条件的设计、设备的选型、供电、环保、消防与安全等,使得设计的中试车间具有适用性和多功能性。

关键词:固体制剂;中试车间;设计;GMP

0引言

在我国医药经济飞速发展与2010版GMP强制推行的关键时期,加大科研投入,推进技术创新成为了制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药投入大量生产以前,必须研制出一条成熟、稳定、适合于工业生产的技术工艺路线。中试生产是小试的放大,是工业生产的缩影,是从实验室过渡到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两者之间的桥粱。所以,对中试车间的设计和建造显得尤为重要。中试车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使用需求,还应考虑小规模生产的适应性,同时考虑GMP法规的符合性。下面结合笔者参与中试车间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设计上的探讨,希望能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1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布局要求

1.1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特点

1.1.1生产前段工序相同

固体制剂剂型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不论采用何种生产工艺,生产前段制粒工序都大体相同,在平面布置时尽可能按生产工段分块集中布置,这样可减少各工段间的相互干扰,同时有利于空调系统合理布置。

1.1.2涉及物料种类多

由于不同剂型的产品涉及的物料种类不同,可以通过设置物料暂存或中转站、明确人物流分离、加强人员管理等措施来避免物料的混淆。

1.1.3产尘的工序多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药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发尘量大的粉碎、过筛、制粒、干燥、整粒、压片、胶囊填充等工段,都需设计必要的捕尘、除尘装置。

1.1.4批量小、品种多

中试设备规模小,品种多,由于每种产品所需人员不一、班次不一,批与批之间必须严格清场,才可保证药品质量。

1.2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布局设计

1.2.1平面布局设计

厂房设施的合理设计和实施,包括空间设计、人流物流设计、隔离设计以及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是规避生产质量风险及EHS风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

布局设计应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进行。车间总体布局应当合理,生产区、仓储区、质量控制区和辅助区不得互相妨

工程设计与装备◆Gongcheng Sheji yu Zhuangbei

44

碍,工艺条件相近的靠近布置,差异性大的分开布置。可考虑单层厂房内设置多层操作平台以满足工艺需求和设备位差的要求。参观走廊的设置应综合考虑人流、物流通道,保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

1.2.2人流/物流设计

人流物流的设置应分开,最好能在相反的方向(或位置)设置人流、物流入口。当从同方向设置人流、物流入口时,两者之间应保持相对较远的距离,不得相互影响和妨碍。人流通道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如门禁系统),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得用作非本区工作人员的通道。

物流的规划,也就是生产工艺路线,主要考虑物流路线的合理性,路线要短捷、流畅,避免交叉污染。生产中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应设置专用出入口。

1.2.3生产设备布局设计

生产设备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不迂回、不往返,一般可考虑直线形、U型或L型布置,使物料传输距离最短。暂存物料的中间站应靠近操作间,方便各工序之间联系,防止药品生产的污染、混淆和人为差错。

1.2.4人员物料净化设计

人员净化应设置换鞋、存外衣、盥洗、消毒、更换洁净服、气闸等设施,气闸室要双门联锁,有防止同时打开的措施。卫生间、淋浴、休息室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区产生影响。高致敏性、高活性及有毒害药品的人员净化应有防止有毒害物质被人体带出净化用室的措施。

物料净化一般采用传递窗或者风淋室。由于原辅料包装体积都很大,而传递窗尺寸不可能太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建议使用货淋或缓冲间,其门应是双门联锁结构,空调送风。原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材料,相互间不产生污染,如果工艺流程上合理,可以使用同一个入口。1.3公用工程的配套

配套中试车间的公用工程,尽可能利用药厂本身现有的资源,如压缩空气、氮(液)气、冷冻水、循环水、纯化水、蒸汽、真空、暖通、供电等。

2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工艺条件设计

2.1生产区

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GMP“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并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

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生产区要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安排生产设备和物料,保证生产操作衔接合理,防止原辅料、中间品、半成品、成品混淆和交叉污染,辅助设施应能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不妨碍生产操作。

洁净区内要设计容器具、洁具的清洗、存放室,还应有脏容器存放间。不少设计中忽略脏容器存放间,而且容器清洗和存放间太小,造成实际生产中容器乱放。因此,一定要根据产品的产量和运输方式确定各间大小。清洗间、存放间的设置应能避免设备、器具的二次污染,可以采用单向流动布置或保持相对负压。

洁净走廊不仅仅是人员、物料的通道,而且也是设备更换的通道。由于中试生产的特殊性及工艺配方和设备不断改进,应适当加宽洁净走廊或在走廊设置不锈钢的防撞护栏,减少运输过程和设备更换对隔断的碰撞或破坏。

2.2仓储区

仓储区的设计和建造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

Gongcheng Sheji yu Zhuangbei◆工程设计与装备

45

保良好的仓储条件(如温湿度、避光),并有通风和照明设施。高活性的物料或产品以及印刷包装材料应有单独的存放区域。接收、发放和发运区域应当能保护物料、产品免受外界天气(如雨、雪)的影响。

设立空气洁净度级别与生产要求一致的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如在其他区域或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

2.3质量控制区

质量控制实验室应与生产区分开,应有足够的区域用于样品处置、留样和稳定性考察样品的存放以及记录的保存,并能够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2.4辅助区

更衣室和盥洗室应当方便人员进出,并与使用人数相适应。盥洗室不得与生产区和仓储区直接相通。休息室不应对生产区、仓储区和质量控制区造成不良影响。

维修间应当尽可能远离生产区。存放在洁净区内的维修用备件和工具,应当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或工具柜中。

3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备选型

设计人员在设备选型问题上应坚持按GMP的要求,便于操作、清洁、维护和消毒,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

设备的传动部件应密封,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有爆炸危险的设备选型应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的要求。3.1称量罩

固体制剂涉及的物料产尘大,称量时为防止粉尘外逸造成交叉污染,生产区应设置单独的称量室,配置带有围帘的层流罩或采取局部排风除尘。以往对称量室的单独设置未重视,常在备料室称量,易将剩余的原辅料就地存放,产生交叉污染和混淆。

3.2粉碎过筛机

选型时首先应考虑所购进的粉碎机是粉碎何种物料的以及产品要求粉碎的粒径。粉碎机的能耗很大,选型时考虑节能,生产能力应略大于实际需要的生产能力。

3.3制粒相关设备

制粒是由原辅料的粉体与黏合剂混合成软材、颗粒干燥等工序完成。

3.3.1湿法制粒机

湿法制粒的设备有卧式和立式2种,由于卧式湿法制粒机具有设备紧凑、重量轻、能耗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修等优势,设备选型时优先考虑,传动系统采用传动装置。

人机对话界面能动态反映主要工序的情况,有工艺菜单的选择及参数(搅拌浆与制粒刀速度、混合与制粒时间和CIP时间等)的设定,能显示设定参数、实际工作参数以及故障原因等。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以选用夹层锅(加热和冷却功能)。

3.3.2流化床制粒机

流化床制粒也称一步制粒法,是将常规湿法制粒的混合、制粒、干燥3个步骤在密闭容器内一次完成的方法。根据雾化喷入方法,一般有顶喷、侧喷和底喷3种。其中,顶喷多数用于锥形流化床;侧喷采用旋转流化床技术,在制药业用于药丸制造及粉粒包衣;底喷常用于粉体包衣、颗粒(丸)包衣。

为了避免“死床”现象,可考虑在容器底部气流

工程设计与装备◆Gongcheng Sheji yu Zhuangbei

46

分布板上方设置搅拌器,生产时缓慢搅拌流化床上的物料,以确保物料处于流化状态。

3.3.3干法制粒机

干法制粒特点是所需设备少、占地面积小、省时省工,同时由于制粒中不使用黏合剂,制成片剂容易崩解,适用于湿热敏性药物,不适用于水溶性药物。

设备选型应首先考虑轧辊的质量(轧辊的加工质量和冷却效果直接影响物料的得粒率),轧辊表面应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且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设备设计时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的振动,设备振动会加大尘粒的产生和加剧尘粒的扩散。

3.4整粒机

设备选型应考虑筛网的目数,必须与制剂工艺要求相适应,整机无死角、残留、凹凸面以及螺钉,易清洗。

3.5混合机

总混宜采用三维混合机,物料在无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合,不产生比重偏析和积聚现象,混合均匀度高、装载系数大、工效高、无污染、无泄漏、易清洗。

3.6压片机

压片机选型时应考虑产品物料的情况,结合制剂工艺的要求进行选择,对压片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对比分析,选出适合制剂工艺要求的设备。

3.7包衣机

包衣机应选用高效包衣机,适用糖衣、有机薄膜、水溶性薄膜的包衣,其具有高效、节能、洁净、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包衣采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媒,根据安全要求,高效包衣工作室应设计为防爆区,采用全部排风,不回风,防爆区相对洁净区公共走廊负压。

3.8胶囊填充机

胶囊充填机现以填塞定量式方式,结构紧凑,动作可靠。设备选型时,还应关注:(1)单机运行噪音大,故机构设计、主要配套件和零件制造精度也至关重要;(2)粉尘污染问题的考虑;(3)装量精度的好坏除与机器质量有关外,主要还与颗粒制造质量、混粉均匀性、副料的添加和室内相对湿度等有关。

3.9包装机

3.9.1铝铝/铝塑包装机

铝铝/铝塑包装机根据包装形式分为软双铝、硬双铝和铝塑。选型时应考虑产品的特性,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网纹和批号的清晰度应重点关注。

3.9.2数粒装瓶机

数粒装瓶机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硬件动作模块和相应的软件程序模块:主传动模块、供瓶模块、数粒模块和加盖模块。在装瓶线上可选用能印生产标识、提高产品档次的喷墨打印机,增强产品的管理和防伪功能。

3.10公用工程选型及要求

净化空调系统的选型及要求: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 Pa。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如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

4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供电

车间的配电应采用动力、照明分路供电,便于维修及管理。车间内所有用电(下转第52页)Gongcheng Sheji yu Zhuangbei◆工程设计与装备

47

负荷皆为二级负荷,由变电所供电,在车间配电室内根据工艺及配套设施的用电量,设置多个配电箱,所有用电设备的配电,皆通过配电箱来完成,设备设置就地的启停(防爆)按钮,控制元器件设置于配电室内的动力配电箱中,所有动力及控制电缆皆通过电缆桥架铺设到各设备,共用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体,并与厂区的接地网连接在一起,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 Ω,防雷、保护及工作接地均引自共用接地装置。

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域的照明应当满足操作要求,应配备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以及厂房内外联系的通信装置。

5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三废处理

固体制剂中试车间排放主要是少量的生产污水和清洗用水,应通过管道分别排放到污水处理站,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后排放。

6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消防与安全

中试车间消防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中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设计,在厂房内分有防爆区和非防爆区,高压部分与其他部分应以防爆墙分开,其泄爆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在0.05~0.22范围内,厂房内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配备消防自动喷淋系统。同时,在车间现场配备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洁净走廊安装大面积玻璃的安全门。

7结语

在进行中试车间的设计时,应结合GMP的要求,针对产品的类型、单元操作过程的特点,兼顾通用性、灵活性,做成投资省、功能全、适应性广、环保、安全等综合性强的中试车间,完成产品最终的工业化进程。此外,工艺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GMP 意识,强化质量风险管理观念,才能使设计的中试车间更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收稿日期:2014-10-30

作者简介:安广峰(1982—),男,山东淄博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制剂小试、中试的放大。

维修决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4(1)

[5]丁文飞,黄子俊,崔晓梦.基于Monte Carlo仿真的复杂装备维修决策[J].空军雷达预警学院学报,

2010,24(2)

[6]郭丽杰.基于风险的石化动设备智能维修决策研

究[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9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金恺(1985—),男,江苏无锡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业工程、化工机械。

(上接第47页)

装备管理与维修保养◆Zhuangbei Guanli yu Weixiu Baoyang

52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作者:安广峰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670刊名:

机电信息

英文刊名: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5(2)

引用本文格式:安广峰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期刊论文]-机电信息 2015(2)

中试经验(制药)

中试放大经验总结 中间实验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中试放大很重要。 一、实验进行到什么阶段才进行中试呢?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二、新药研究的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供医疗应用。新药投入大量生产以前,必须研制出一条成熟、稳定、适合于工业生产的技术工艺路线。研制过程分阶段进行,包括:实验研究阶段,小量试制剂段,中试生产阶段,最后才能过渡到工业生产。各个阶段前后衔接,相互促进,任务各不相同,研究的重点也有差异,制备的规模逐渐由小变大。新药申请注册前应完成中试生产。下面以合成药物为例,说明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1、实验室研究阶段:这是新药研究的探索阶段,目的是发现先导化合物和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找出新药苗头。其主要任务是:合理设计化合物尽快完成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利用各种手段,确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测定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参数;了解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而对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不作过多的研究。为了制备少量的样品供药理筛选,不惜采用一切分离纯化手段,如反复分馏,多次重结晶,各种层析技术等。显然,这样的合成方法与工业生产的距离很大。 2、小量试制阶段:新药苗头确定后,应立即进行小量试制(简称小试)研究,提供足够数量的药物供临床前评价。其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围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 1)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路线和方法合成,实验室最初采用的路线和方法不一定是最佳者,当时对反应条件,仪器设备,原材料来源等考察不多,对产率也不作过高要求,但这些对工业生产却十分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改掉那些不符合工业生产的合成步骤和方法。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 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

多功能生产、中试车间的真空泵系统

多产品车间的真空泵系统 多产品车间的特性,产品种类多,转产快,产品的工艺多,从而对真空度的需求就不一样,不能像大产品一样的,统一建一套真空站就决解了,但如果每套设备都带一套真空泵,成本又太高,所以一套合理的方案尤为重要。以下以我设计过的一个车间为例,类似工况可做参考。 一、反应工段真空泵 1、工况 共8台反应体系+2套结晶体系(溶解釜浓缩溶剂)。真空泵的作用:设备内水分抽干、某段位真空度蒸馏、高真空蒸馏(个别反应工艺)。其中结晶体系无高真空蒸馏工况。(1)设备内水分抽干 体系连接真空泵,设备和管道多点适量进气,以气流带走体系的水分,依经验,体系内的真空度通常为常压~-0.04MPa(表压,下同)。 (2)某段位真空度蒸馏 依据待蒸物料沸点的不同,蒸馏时所需的真空度有所不同,依经验,体系的真空度通常在-0.06~-0.092MPa,之前没有进行规划分段。 (3)高真空蒸馏 少部分产品在进行蒸馏时,单纯的前级泵无法满足工艺需要,而采用带罗茨机组的真空泵。 2、分析 根据真空泵在体系中的作用看出,设备内水抽干和高真空蒸馏相对各体系而言,真空度具有共性,且高真空蒸馏为极少数。重点在某段位真空度蒸馏,其中存在较多可变因素,操作时可能会造成冲料。 拟将蒸馏的真空段位规划成两段,第一段-0.06~-0.08MPa(命名为第一段,下同),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减压浓缩溶剂操作,具体设定的真空度由车间调度依据当前的工艺要求制定;第二段前级泵满负荷运行,即泵的最高真空度(命名为第二段,下同),以满足沸点相对较高的物料和溶剂较少时候的深度浓缩。 同一时段使用真空的用户应不会太多,且真空的作用一般只有2种,如少数遇多用户或多用途时,可由调度员现场调整,同时,车间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应尽量避免该情况。 3、配置 基于以上,可配置1台前级真空泵(命名为1#泵)和1台罗茨真空机组(命名为2#泵)。两组真空泵分别接管到各体系(结晶体系只接一组前级真空泵),分别应付2种工况。 同时时段真空用户数量不定,真空泵需要配备变频。 二、蒸馏工段真空泵 1、工况 8套蒸馏体系。真空泵的作用:设备内水分抽干、两段位真空度蒸馏(同反应工段)、过度段真空度蒸馏,高真空蒸馏。 过度段真空蒸馏:指体系在第二段真空度蒸馏完毕,需要切换到高真空蒸馏时,因体系内残留溶剂较少,第二段真空度已无法再蒸出溶剂(除非加大蒸汽,但易变质或使物料中溶剂残留较高,一般不这样操作),此时会开启罗茨机组,继续将剩下的溶剂蒸出。然而,体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 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及精制方法等)通称为工 艺条件。 一、研发到生产的三个阶段 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 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 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绝对是否验证 注:批量的讨论:中试批量应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 二、小试阶段 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 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 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 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 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况下反应 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中试车间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

中试车间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 一、总则 为了更好的研发公司的新产品,为了解决新产品在批量生产时,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市场返修率高;或者缺乏有效的工艺工装导致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无法商品化等问题,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商品化进程,特成立产品中试车间。 中试车间将进行产品的改进与研发,验证与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质量问题包括设计原因导致的产品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也包括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可制造性差,可维修性/可服务性达不到要求),为生产和市场服务,加快研发成果商品化的进程。 二、部门职责: 1.加快公司新产品研发工作,促进产品性能的提高与稳定,使产品更具有实际应用空间,适应市场需求; 2.消化新产品的技术资料,对新产品技术状态、测试环境要求、控制难点及要点进行规划; 3.组织进行新产品中试(编制中试计划、落实中试需要的设备、环境、仪器、人员的需求计划与配置准备、组织编制中试需要的相关工艺文件);

4.产品中试过程中整机、模块的测试验证,完成故障维修及数据分析;对中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报,并跟踪问题的解决进度,在中试结束后组织编写试生产报告,组织中试评审; 5.及时协调中试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产品的故障分析和定位,促进产品的可生产性; 6.负责小批量的转产工作、样机试制工作,拟制转产测试规程和生产工艺支持,协助完成产品整机; 6.研发用和生产用测试工具的开发和维护; 7.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 8.负责分析售后品质问题及产品的返修,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三、中试车间的岗位及相关职责 1. 部门主管 1)、负责公司产品的主研发工作,对中试过程的全面管理;参与新产品或更改后产品项目的评审。 2)、根据中试文档,组织中试人员及时编写中试操作计划书,并交公司领导审核;监控中试过程,安排中试环境,工具,人员配备等事宜,确保按时完成中试任务

中试和试生产的准备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

中试和试生产的准备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备的选择和工艺管路的改造: 1、根据小试的结果,在多功能、中试车间,对设备进行选择,首先应考虑设备容量是否适宜,设备材质、管路材质与工艺介质的适应性,是否耐腐蚀,加热、冷却和搅拌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2、物料输送的方法(投料、出料、各步之间的流转),如何防止跑料、凝固和堵塞等。 3、物料的计量和加料的方法,如滴加如何有效控制? 4、反应有无气体生成?会否冲料?如有必要,应加气液分离器,安装回流管。 5、离心,压滤等分离条件是否满足? 根据以上情况和其他工艺要求,对设备,管路进行适应性改造。 二、投料前的准备: 1、对设备,尤其是新安装和技改过的设备或久置不用的设备要进行试压、试漏工作,要结合清洗工作进行联动试车,以确保投料后不用再动火,在无泄漏的前况下,进行设备管道保温。 2、做好设备的清洗和清场工作,确保不让杂物带入反应体系,防止产生交*污染和确保有序的工作。 3、根据工艺要求和试验的需要核定投料系数,计算投料量做到原材料配套领用,质量合格,标志清楚,分类定置安放。 4、计划和准备好中间体的盛放器具和堆放场所。 5、生产条件的检查:蒸汽、油浴、冷却水和盐水是否通畅(可用手试一下阀门开启后的前后温差),阀门开关是否符合要求。 6、物料是否均相,搅拌是否足以使他们混合均匀,固体是否沉积在底阀凹处,尤其固体催化剂或难溶原料的沉积,如何采取避免沉积的措施。 7、各种仪表是否正常?估计整个过程(物料浅满发生变化和投料偏少时)温度计是否能插到物料里。 8、写好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9、对职工进行培训,工艺培训(尤其要讲清楚控制指标和要点,违犯操作规程的危害和管道走向,阀门的进出控制,落实超出控制指标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进行安全培训和劳动保护培训。 10、明确项目的责任人,组织好班次,骨干力量安排好跟班,明确职工与骨干与上级领导之间夜间沟通联络方法。 11、做好应急措施预案和必要的准备工作。 三、生产过程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规程操作,不能随意更改。如发现新问题需更改,必须有充分的小试作基础。 2、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万一超标应及时进行处理(小试就应考虑到,小试应做过破坏性试验,找出处理办法) 3、注意中试,试生产温度计的传热敏感度与小试不一样,温度变化存在滞后性,应提前预计到这一点进行有关操作。 4、真空系统出现漏气如何检查和应急处理,尤其在高温情况下,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突发停电,停汽,停水,停冷冻盐水应立刻分别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必要时配备和启用备用电源,N2保护等)

中试车间各设备操作流程

单个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单效浓缩器: 1、设备包含:加热罐(200L)、浓缩罐(1000L)、冷凝罐、真空泵 2、操作: (1)开车前先用热水将加热罐内各个部位洗擦干净,检查每个部位及管口螺丝是否紧闭。 (2)使用前先打开真空阀门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500 mmHg(相当于0.063MPa)时,可开进料阀门,当料液到浓缩罐下部视镜1/2,关闭进料阀门。(3)开蒸汽排污阀,缓缓开蒸汽阀,将蒸汽管内残余污物排尽即关闭阀门。蒸汽阀门应逐渐开大,并注意沸腾情况,避免料液随二次蒸汽带出浓缩罐外,造成损失。蒸汽压力,一般使用0.05-0.09(表压),目的是防止蒸汽压力过高,造成热敏物料结焦。 (4)物料的沸点与浓缩罐内真空度相适应:一般操作温度以60-70℃之间,罐内真空度在620-700mmHg之间。 (5)出料:当物料浓缩到所需的浓度,浓缩比重为1.25-1.45,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浓缩罐真空阀,即可启动出料泵进行出料。 3、清洗: 使用完毕后,应进入自来水,再打开蒸汽阀门进行清洗。以便下次使用,并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 4、维修保养 (1)经常检查视灯、灯孔、加热罐、上下底盖及个连接处的密封处,必要时更换密封圈。 (2)、经常检查各阀门是否有漏气现象。 (3)、保持视灯、灯孔上的玻璃清洗 (4)、经常效验压力表、真空度表、温度表的灵敏度、精密度。 5、注意事项: 1、蒸汽开启前,应先将室外回水阀门打开,排尽水汽。 2、减压阀顺时针为加大压力,闸阀逆时针为打开。 3、真空泵使用时需不断加水,所以开启前打开加水球阀。并确认抽气口阀门为打开状态。 4、当真空压力达到所需时,关闭真空泵,并关闭抽气口阀门(次序?) 5、当进料镜面管显示料液流动很慢时,应打开单螺杆泵,进行打料。 二、酶解罐 1、设备包含:酶解罐(1000L,搅拌电机功率1.5KW,容器内常压,夹套内0.3MP) 2、操作 (1)打开进料阀及浓浆泵,打开搅拌,观察液位高度,到适量后关闭进料阀及浓浆泵(次序?) (2)开启夹套热水进水球阀及离心泵,或蒸汽。通过夹套对料液进行加热,观察温度表,达到工艺要求温度后,关闭换热系统出口阀门。 (3)运行中注意温度表变化(是否应该有呼吸口?) (4)搅拌适时后,关停搅拌器,然后关闭加热酶介阀门。

化工装置小试与中试

小试与中试的区别 小试与中试的区分不仅仅在于投料量的多少、以及所用设备的大小之上,两者是要完成不同时段的不同任务。小试主要从事探索、开发性的工作,化学小试解决了所定课题的反应、分离过程和所涉及物料的分析认定,拿出合格试样,且收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预期要求,就可告一段落,转入中试阶段。中试过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釆用工业手段、装备,完成小试的全流程,并基本达到小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当然规模也扩大了。该过程也不乏创新、发明的內容。如:小试中将一种物料从一个容器定量的移入另一器皿,往往是举手之劳,但在中试中就要解决选用何种类型、何种规格、何种材质的泵,采用何种计量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安全、环保、防腐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不是简单的放大了,有时要解决此类问题也颇令人伤脑筋,甚至很难达到满意的结果,中试就是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釆用工业装置与手段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不仅包含小试中非常注意的物料衡算,也包括小试中不大在意的热量、动量的衡算问题……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实现真正工业意义的经济规模的大生产提供可靠的流程手段及数据基础。 中间实验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中试放大很重要。 实验进行到什么阶段才进行中试呢?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操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料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 大之关键

有机合成工艺小试到中试放大之关键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及精制方法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一、研发到生产的三个阶段 1、小试阶段:开发和优化方法 2、中试阶段:验证和使用方法 3、工艺验证/商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方法,并根据变更情况以绝对是否验证 注:批量的讨论:中试批量应不小于大生产批量的十分之一 二、小试阶段 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1、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合成反应一般要用大量溶剂,多数情

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有时溶剂中可能含有反应副产物,反应不完全的剩余原料,挥发性杂质,或溶剂的浓度改变,应通过小试研究找出回收处理的办法,并以数据说明,用回收的原料和溶剂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4、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安全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尽量去掉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参加的合成反应;避免采用易燃、易爆的危险操作,实属必要,一时又不能解决,应找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不用毒性大的有机溶剂,寻找性质相似而毒性小的溶剂代替。药物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原材料品种多,用量大,化学反应复杂,常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和废物,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环境保护,造成公害。三废问题在选择工艺路线时就要考虑,并提出处理的建议。 三、中试阶段 1、中试与小试的区别 小试与中试的区分不仅仅在于投料量的多少、以及所用设备的大小之上,两者是要完成不同时段的不同任务。小试主要从事探索、开发性的工作,化学小试解决了所定课题的反应、分离过程和所涉及物料的分析认定,拿出合格试样,且收率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预期要求,就可告一段落,转入中试阶段。中试过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釆用工业手段、装备,完成小试的全流程,并基本达到小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当然规模也扩大了。 2、为何要中试 (1)规模不同 (2)原料来源不同 (3)搅拌方式不同 (4)热量的传递方式不同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浅谈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设计 安广峰1,2 (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2.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介绍了固体制剂中试车间设计的有关事项,包括车间的布局、工艺条件的设计、设备的选型、供电、环保、消防与安全等,使得设计的中试车间具有适用性和多功能性。 关键词:固体制剂;中试车间;设计;GMP 0引言 在我国医药经济飞速发展与2010版GMP强制推行的关键时期,加大科研投入,推进技术创新成为了制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药投入大量生产以前,必须研制出一条成熟、稳定、适合于工业生产的技术工艺路线。中试生产是小试的放大,是工业生产的缩影,是从实验室过渡到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两者之间的桥粱。所以,对中试车间的设计和建造显得尤为重要。中试车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使用需求,还应考虑小规模生产的适应性,同时考虑GMP法规的符合性。下面结合笔者参与中试车间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设计上的探讨,希望能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1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布局要求 1.1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特点 1.1.1生产前段工序相同 固体制剂剂型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不论采用何种生产工艺,生产前段制粒工序都大体相同,在平面布置时尽可能按生产工段分块集中布置,这样可减少各工段间的相互干扰,同时有利于空调系统合理布置。 1.1.2涉及物料种类多 由于不同剂型的产品涉及的物料种类不同,可以通过设置物料暂存或中转站、明确人物流分离、加强人员管理等措施来避免物料的混淆。 1.1.3产尘的工序多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药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发尘量大的粉碎、过筛、制粒、干燥、整粒、压片、胶囊填充等工段,都需设计必要的捕尘、除尘装置。 1.1.4批量小、品种多 中试设备规模小,品种多,由于每种产品所需人员不一、班次不一,批与批之间必须严格清场,才可保证药品质量。 1.2固体制剂中试车间的布局设计 1.2.1平面布局设计 厂房设施的合理设计和实施,包括空间设计、人流物流设计、隔离设计以及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是规避生产质量风险及EHS风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 布局设计应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进行。车间总体布局应当合理,生产区、仓储区、质量控制区和辅助区不得互相妨 工程设计与装备◆Gongcheng Sheji yu Zhuangbei 44

小试到中试的方法

一、实验进行中试至少要具备的条件: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二、中试放大的方法有: 1、经验放大:主要是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小试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它也是目前药物合成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相似放大:主要是应用相似原理进行放大。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放大。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的放大。 3、数学模拟放大: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它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此外,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采用微型中间装置替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低廉,建设快。 三、中试放大阶段的任务: 主要有以下十点,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清主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终确定。特别当原来选定的路线和单元反应方法在中试放大阶段暴露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应重新选择其他路线,再按新路线进行中试放大。 2、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对于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问题尤应注意。 3、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反应很多是非均相的,且反应热效应较大。在小试时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果好,传热传质问题不明显,但在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搅拌型式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以便选择合乎要求的搅拌器和确定适用的搅拌速度。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得到更适用的反应条件。

如何很好的进行中试生产

如何很好的进行中试生产 前言 中间实验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下载自.管理资源吧]此,中试放大很重要。 一、实验进行中试至少要具备的条件: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二、中试放大的方法有: 1、经验放大:主要是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小试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它也是目前药物合成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相似放大:主要是应用相似原理进行放大。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放大。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的放大。 3、数学模拟放大: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它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此外,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采用微型中间装置替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低廉,建设快。 三、中试放大阶段的任务: 主要有以下十点,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清主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终确定。特别当原来选定的路线和单元反应方法在中试放大阶段暴露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应重新选择其他路线,再按新路线进行中试放大。 2、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对于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问题尤应注意。 3、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反应很多是非均相的,且反应热效应较大。在小试时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果好,传热传质问题不明显,但在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搅拌型式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以便选择合乎要求的搅拌器和确定适用的搅拌速度。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得到更适用的反应条件。 5、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确定。要考虑使反应和后处理操作方法适用工业生产的要求。特别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6、进行物料衡算。当各步反应条件和操作方法确定后,就应该就一些收率低,副产物多和三废较多的反应进行物料衡算。反应产品和其他产物的重量总和等于反应前各个物料投量量的总和是物料衡算必须达到的精确程度。以便为解决薄弱环节。挖潜节能,提高效率,

中试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中试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审批页批准: 审核: 编制: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3项目组织机构――――――――――――――――――------- -----5 4工程质量、进度、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目标―――――-------5 5 施工部署――――――――――――――――――――------------6 5.1施工部署整体安排――――――――――――――――----- -----6 5.2施工段划分和流水作业安排――――――――――――----- -----7 5.3劳动组织和任务划分――――――――――――――― --- ------7 5.4机械设备部署――――――――-―---―――――――――----- 8 6施工进度计划―――――――――――――――---- -―― --------8 7主要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 8 7.1测量放线―――――――――――――――――――― ----- ----8 7.2土方工程――――――――――――――――――――----- ----9 7.3模板工程与支撑系统――――――――――――――――----------11 7.4钢筋工程――――――――――――――――――――----- ----14 7.5混凝土工程―――――――――――――――――――----- ----17 7.6防水工程―――――――――――――----――――――-----― 19 7.7砌体工程――――――――――――――----――――--― -----21 7.8脚手架工程―――--――――――――――----―――――-----22 7.9装饰装修―――――――――――――――----――――-----― 22 8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 -------23 8.1劳动力计划――――――――――――――----――――― -----23 8.2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23 8.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24 9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25 10主要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25 10.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25 10.2保证施工进度的组织措施――――――――――----―――---- 27 10.3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29

小试与放大实验和中试生产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小试与放大实验和中试生产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小试,放大实验和中试生产三者是相互联系非常密切的三个部分。三者的反应都是同一个反应,也就是说它们的反应原理是一致的。但是在细微操作上,三者总是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很多反应稍微一经放大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并非它们反应的过程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在反应的处理上两者应该有着细微的差别。很多老师或者工程师在放大的时候从200ml的反应瓶放大到500ml的反应瓶中的时候,总是出现反应收率下降或者反应的温度区间跟原来的区间稍微有些差别。其实这些差别也算不得是什么差别,只是在不同的空间内,该反应的传质传热空间不同而已。由于空间有了细微的差别,导致在细致的操作中,相同的操作实际上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就导致了我们常见的收率下降和温度区间的变化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个问题仔细的分析清楚,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放大实验和中试生产稍微有些不同,因为两者的基础是都是小试的放大,不过由于放大的倍数和区间不同,导致两者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这也就是相同的积分元在不同的积分区间积分出来的不同结果而已。我们只要明了这个积分元在不同积分区间的不同特性就能够得出积分的变化趋势,从而调整各个因素使积分向我们需要的方向转化。 总之,三者的联系就是同一个积分元在不同积分区间积分的结果。 贯穿三者的同一主线就是主反应过程。 当反应被放大时,由于空间的增大,导致物料的传输空间增大,也就是反应物分子的活动空间变大了,导致在反应一旦开始进行后,参加反应的分子碰撞的几率就开始变小,这是个概率学问题,因而放大反应在与实验室相同的时间内是反应不到相同的转化率的,因此我们需要延长反应时间来使反应进行的更加彻底,但是当反应受动力学控制时,我们很容易遇到即使反应很长时间也不能使得反应更进一步的进行,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使得我们的物料浓度变得更大一些,以使反应更进一步进行,如回流或蒸出部分溶剂等操作。同时,由于空间的增大,导致热量的传输开始变慢,因为在实验室时,物料量比较少,而与外界的加热设施接触比较紧凑,因而热量的传输比较快,只要控制得当,基本不会出现物料温度暴涨或者暴跌的情况,从而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于产品收率都要受很大影响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中试和实验室各自的处理技巧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当我们在生产上采用和实验室相同的操作时,很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这是由于各自的热量传输不一样造成的。如放热比较剧烈的反应,在实验室我们可以采取冰水浴等手段来保持温度平衡,但到了中试生

中试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审批页批准: 审核: 编制: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3项目组织机构――――――――――――――――――------- -----5 4工程质量、进度、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目标―――――-------5 5 施工部署――――――――――――――――――――------------6 5.1施工部署整体安排――――――――――――――――----- -----6 5.2施工段划分和流水作业安排――――――――――――----- -----7 5.3劳动组织和任务划分――――――――――――――― --- ------7 5.4机械设备部署――――――――-―---―――――――――----- 8 6施工进度计划―――――――――――――――---- -―― --------8 7主要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 8 7.1测量放线―――――――――――――――――――― ----- ----8 7.2土方工程――――――――――――――――――――----- ----9 7.3模板工程与支撑系统――――――――――――――――----------11 7.4钢筋工程――――――――――――――――――――----- ----14 7.5混凝土工程―――――――――――――――――――----- ----17 7.6防水工程―――――――――――――----――――――-----― 19 7.7砌体工程――――――――――――――----――――--― -----21 7.8脚手架工程―――--――――――――――----―――――-----22 7.9装饰装修―――――――――――――――----――――-----― 22 8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 -------23 8.1劳动力计划――――――――――――――----――――― -----23 8.2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23 8.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24 9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25 10主要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25 10.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25 10.2保证施工进度的组织措施――――――――――----―――---- 27 10.3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29

合成药厂多功能中试车间布局的设计

合成药厂多功能中试车间布局的设计 摘要 目前,我国已是原料药生产大国。但有好多原料合成工艺路线在实验室成功后,还必须经过中试放大阶段才能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多功能中试车间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车间设计的好坏关系涉及到投入生产效率、生产费用的高低。布局的设计作为车间设计的一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迎合当今市场需求,推动我国合成药厂中试车间的发展,在参考了多家药厂多功能中试车间布局设计后,查阅相关文献,本文重点叙述了合成药厂中试车间布局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车间布局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理论依据包括了我国相关的法规标准以及相关专业人士在布局设计时的经验总结和注意事项,并且以合成盐酸贝西沙星原料药为例,详细说明中试车间布局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多功能,中试,车间,布局,设计,思路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the layout of the multi functions middle stage test workshop in synthetic medicine factory,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such as GMP and some experience specialists have gotten from the past design and the approach to design a multi functions middle stage test workshop suit for a synthetic. Besides, the paper gave a reality example of the layout of design of a workshop for Besifloxacin hydrochloride to show the thoughts . Key words: design, layout ,multi functions middle stage test workshop, approach to design.

从中试工艺到对接工厂生产

从中试工艺到对接工厂生产 中间实验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中试放大很重要。 实验室进行中试应具备的条件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中试放大的方法 1、经验放大:主要是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小试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它也是目前药物合成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相似放大:主要是应用相似原理进行放大。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放大。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的放大。 3、数学模拟放大: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它是今后发展的

方向。 此外,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采用微型中间装置替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低廉,建设快。 中试放大的任务 主要有以下十点,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清主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终确定。特别当原来选定的路线和单元反应方法在中试放大阶段暴露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应重新选择其他路线,再按新路线进行中试放大。 2、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对于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问题尤应注意。 3、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反应很多是非均相的,且反应热效应较大。在小试时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果好,传热传质问题不明显,但在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搅拌型式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以便选择合乎要求的搅拌器和确定适用的搅拌速度。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得到更适用的反应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