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4-6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4-6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4-6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4-6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第四章线程

4.1举两个多线程程序设计的例子来说明多线程不比单线程方案提高性能

答:1)任何形式的顺序程序对线程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形式。例如一个计算个人报酬的程序。

2)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个“空壳”程序,如C-shell和korn shell。这种程序必须密切检测其本身的工作空间。如打开的文件、环境变量和当前工作目录。

4.2描述一下线程库采取行动进行用户级线程上下文切换的过程

答:用户线程之间的上下文切换和内核线程之间的相互转换是非常相似的。但它依赖于线程库和怎样把用户线程指给内核程序。一般来说,用户线程之间的上下文切换涉及到用一个用户程序的轻量级进程(LWP)和用另外一个线程来代替。这种行为通常涉及到寄存器的节约和释放。

4.3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多内核线程的多线程方案比单处理器系统的单个线程方案提供更好

的性能。

答:当一个内核线程的页面发生错误时,另外的内核线程会用一种有效的方法被转换成使用交错时间。另一方面,当页面发生错误时,一个单一线程进程将不能够发挥有效性能。因此,在一个程序可能有频繁的页面错误或不得不等待其他系统的事件的情况下,多线程方案会有比单处理器系统更好的性能。

4.4以下程序中的哪些组成部分在多线程程序中是被线程共享的?

a.寄存值

b.堆内存

c.全局变量

d.栈内存

答:一个线程程序的线程共享堆内存和全局变量,但每个线程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组寄存值和栈内存。

4.5一个采用多用户线程的多线程方案在多进程系统中能够取得比在单处理器系统中更好的性能吗?

答:一个包括多用户线程的多线程系统无法在多处理系统上同时使用不同的处理器。

操作系统只能看到一个单一的进程且不会调度在不同处理器上的不同进程的线程。

因此,多处理器系统执行多个用户线程是没有性能优势的。

4.6就如4.

5.2章节描述的那样,Linux没有区分进程和线程的能力。且Linux线程都

是用相同的方法:允许一个任务与一组传递给clone()系统调用的标志的进程或线程。但许多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XP和Solaris,对进程和线程都是一视同仁。基本上,这种使用notation的系统,一个进程的数据结构包括一个指向属于进程的不同线程的指针。区别建模过程和在内核中线程的两种方法。

答:一方面,进程和线程被视为相似实体的系统中,有些系统代码可以简化。例如,一个调度器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的进程和线程,且不需要特殊的代码,在调度中审查有关线程的进程。另一方面,这种统一会使进程资源限制更加困难。相反,一些额外的复杂性被需要,用来确定哪个线程与哪个进程一致和执行重复的计数任务。

4.7由4.11给出的程序使用了Pthread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在程序的第c行

和第p行分别会输出什么?

答:c行会输出5,p行会输出0.

4.8考虑一个多处理器系统和用多线程对多线程模式编写的多线程程序。让程序中的用户线

程数量多于系统中的处理器的数量,讨论下列情况下的性能意义:

a.由程序分配的内核线程的数量比处理器少

b. 由程序分配的内核线程的数量与处理器相同

c. 由程序分配的内核线程的数量大于处理器数量但少于用户线程的数量

答:当内核线程的数量少于处理器时,一些处理器将仍然处于空闲状态。因为,调度图中只有内核线程的处理器,而不是用户线程的处理器。当程序分配的内核线程的数量

与处理器相同时,那么有可能所有处理器将同时使用。然而,当一个内核块内的内

核(因页面错误或同时援引系统调用)相应的处理器将闲置。当由程序分配的内核

线程的数量大于处理器数量时,封锁一个内核线程并调出,换入另一个准备执行的

内核线程。因此,增加多处理器系统的利用率。

第五章 CPU调度

5.1为什么对调度来说,区分I/0限制的程序和CPU限制的程序是重要的?

答:I/0限制的程序有在运行I/O操作前只运行很少数量的计算机操作的性质。这种程序一般来说不会使用很多的CPU。另一方面,CPU限制的程序利用整个的时间片,

且不做任何阻碍I/O操作的工作。因此,通过给I/O限制的程序优先权和允许在

CPU限制的程序之前运行,可以很好的利用计算机资源。

5.2讨论以下各对调度标准在某种背景下会有的冲突

a.CPU利用率和响应时间

b.平均周转时间和最大等待时间

c.I/O设备利用率和CPU利用率

答:a.CPU利用率和响应时间:当经常性的上下文切换减少到最低时,CPU利用率增加。

通过减少使用上下文切换程序来降低经常性的上下文切换。但这样可能会导致进程

响应时间的增加。

b.平均周转时间和最大等待时间:通过最先执行最短任务可以使平均周转时间最短。

然而,这种调度策略可能会使长时间运行的任务永远得不到调度且会增加他们的等

待时间。

c.I/O设备利用率和CPU利用率:CPU利用率的最大化可以通过长时间运行CPU

限制的任务和同时不实行上下文切换。I/O设备利用率的最大化可以通过尽可能调

度已经准备好的I/O限制的任务。因此,导致上下文切换。

5.3考虑指数平均公式来预测下一次CPU区间的长度,使用以下参数值会有什么影响?

a.a=0和t=100毫秒

b.a=0.99和t=10毫秒

答:当a=0和t=100毫秒时,公式总是会预测下一次的CPU区间为100毫秒。当a=0.99和t=10毫秒时,进程最近的行为是给予更高的重量和过去的就能成相比。

因此,调度算法几乎是无记忆的,且简单预测未来区间的长度为下一次的CPU执行

的时间片。

5.4考虑下列进程集,进程占用的CPU区间长度以毫秒来计算:

进程区间时间优先级

P1 10 3

P2 1 1

P3 2 3

P4 1 4

P5 5 2

假设在时刻0以进程P1,P2,P3,P4,P5的顺序到达。

a.画出4个Gantt图分别演示用FCFS、SJF、非抢占优先级(数字小代表优先级高)和RR(时间片=1)算法调度时进程的执行过程。

b.在a里每个进程在每种调度算法下的周转时间是多少?

c.在a里每个进程在每种调度算法下的等待时间是多少?

d.在a里哪一种调度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对所有进程而言最小?

答:a.甘特图略

b.周转时间

d.SJF

5.5下面哪些算法会引起饥饿

a.先来先服务

b.最短工作优先调度

c.轮换法调度

d.优先级调度

答:最短工作优先调度和优先级调度算法会引起饥饿

5.6考虑RR调度算法的一个变种,在这个算法里,就绪队列里的项是指向PCB的指针。

a.如果把两个指针指向就绪队列中的同一个进程,会有什么效果?

b.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c.如何修改基本的RR调度算法,从而不用两个指针达到同样的效果?

答.a.实际上,这个过程将会增加它的优先权,因为通过经常得到时间它能够优先得以运行。

b.优点是越重要的工作可以得到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优先级越高越先运行。然

而,结果将由短任务来承担。

c.分配一个更长的时间给优先级越高的程序。换句话说,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时间片在

RR调度中。

5.7考虑一个运行十个I/O限制任务和一个CPU限制任务的系统。假设,I/O限制任务一次分配给一个I/O操作1毫秒的CPU计算,但每个I/O操作的完成需要 10毫秒。同时,假设间接的上下文切换要0.1毫秒,所有的进程都是长进程。对一个RR调度来说,以下情况时CPU的利用率是多少:

a.时间片是1毫秒

b.时间片是10毫秒

答:a.时间片是1毫秒:不论是哪个进程被调度,这个调度都会为每一次的上下文切换花费一个0.1毫秒的上下文切换。CPU的利用率是1/1.1*100=92%。

b.时间片是10毫秒:这I/O限制任务会在使用完1毫秒时间片后进行一次上下文切换。这个时间片要求在所有的进程间都走一遍,因此,10*1.1+10.1(因为每个I / O限定任务执行为1毫秒,然后承担上下文切换的任务,而CPU限制任务的执行10毫秒在承担一个上下文切换之前) 。因此,CPU的利用率是20、21.1*100=94%。

5.8考虑一个实施多层次的队列调度系统。什么策略能够使一个计算机用户使用由用户进程分配的最大的CPU时间片。

答:这个程序可以使分配给它的没有被完全利用的CPU时间最大化。它可以使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中的绝大部分,但在时间片结束前放弃CPU,因此提高了与进程有关的优先级。

1.5.9考虑下面的基于动态改变优先级的可抢占式优先权调度算法。大的优先权数代表高优先权。当一个进程在等待CPU时(在就绪队列中,但未执行),优先权以α速率改变;当它运行时,优先权以速率β改变。所有的进程在进入就绪队列时被给定优先权为0。参数α和β可以设定给许多不同的调度算法。

a.β>α>0时所得的是什么算法?

b.α<β<0时所得的是什么算法?

答:a.FCFS

b.LIFO

5.10解释下面调度算法对短进程编程度上的区别:

a.FCFS

b.RR

c.多级反馈队列

答:a.FCFS----区别短任务是因为任何在长任务后到达的短任务都将会有很长的等待时间。

b.RR-----对所有的任务都是能够相同的(给它们相同的CPU时间区间),所以,短任务

可以很快的离开系统,只要它们可以先完成。

c. 多级反馈队列和RR调度算法相似——它们不会先选择短任务。

5.11用Window XP的调度算法,下列什么是数字优先的线程。

a.相对优先级的值为REALTIME_PRIORITY_CLASS的属于实体优先类型的线程

b.相对优先级的值为NORMAL_PRIORITY_CLASS的属于NORMAL类型的线程

c.相对优先级的值为HIGH_PRIORITY_CLASS的属于ABOVE_NORMAL类型的线程

答:a.26

b.8

c.14

5.12考虑在Solaris操作系统中的为分时线程的调度算法:

a:一个优先权是10的线程的时间片是多少?优先权是55的呢?

b:假设优先权是35的一个线程用它所有的时间片在没有任何阻止的情况下,这调度算法将会分配给这个线程什么样新的优先权?

c:假设一个优先权是35的线程在时间片结束前阻止I/O操作。这调度算法将会分配给这个线程什么样新的优先权?

答:a:160和40

b:35

C:54

5.13传统UNIX调度在优先数和优先级间成反比关系:数字越高,优先权越低。该调度进程利用下面的方程重新计算进程的优先权一次一秒:

优先权= (最近CPU使用率/ 2 ) +基本数

这里的基本数= 60,最近的 CPU使用率是指一个表明优先权从上一次重新计算后开始进程被CPU使用的情况。

假设最近进程p1的CPU使用率是40个,p2是18 ,p3是10。当优先权重新计算后这三个进程的新的优先权是什么?在此信息的基础上,传统UNIX的调度会不会提高或降低CPU限制的进程的相对优先权?

答:分配给这些进程的优先权分别是80,69和65.这调度降低了CPU限制的进程的相对优先权。

第六章管程

6.1第一个著名的正确解决了两个进程的临界区问题的软件方法是Dekker设计的。两个进程P0和P1共享以下变量:

boolean flag[2]; /*initially false*/

int turn;

进程Pi(i==0或1)和另一个进程Pj(j==0或1)的结构见图7.27。

证明这个算法满足临界区问题的所有三个要求。

do{

flag[i]=ture;

while(flag[j]){

if(turn==j){

flag[i]=false;

while(turn==j);

flag[i]=true;

}

}

临界区

turn=j;

flag[i]=false;

剩余区

}while(1);

图7.27 Dekker算法中的进程P i结构

答:该算法满足三个相互排斥条件。(1)相互排斥是为了确保使用的变量和标志是可变的。如果所有进程都把他们的变量设置为真,只有一个会成功,那就是哪个进程轮到的问题了。等待中的进程只能够进入它的重要部分当其他进程在更新变量值时。

6.1这两个进程的临界区域问题的最初的正确的软件解决方案是由Dekker提出的。P0、P1两个进程,具有以下共同的变量:

boolean flag[2]; /* initially false */

int turn;

进程Pi(i==0 or1)的结构在6.25中已经出现过;其他进程为Pj(j == 1 or 0)。证明这个算法满足关键问题的三个要求。

答:这个算法满足临界区域的三个条件:

(1)在标记和返回变量的使用中,互斥条件是保证的。如果两个进程将它们的标识设为

真,那么只有一个进程会成功进行,即轮到的那个进程。当另一个进程更新它的返回变量时,等待的那个进程只能进入它的临界区域。

(2)就绪的进程,通过标志,返回变量。这个算法没有提供严格的交替。如果一个进程想要进入它们的临界区域,它可以将它的标识设为真,然后进入它们的临界区域。当退出它的临界区域,它可以设置转向其他进程的值。如果这个进程想要在其他进程之前再次进入它的临界区域,它会重复这样的进程:进入它的临界区域,在退出时转向另一个进程。(3)在双T返回变量的使用过程中,界等待受阻。假设两个进程想要进入它们的责任所在的临界区域。它们都将它们的标志的值设为真;而只有轮到的那个线程可以执行;其他的线程处于等待状态。如果界等待没有受阻,当第一个进程重复“进入-退出”它的临界区域这一过程。Dekker算法在一个进程中设置一个转向另一个进程的值,从而保证另一个进程接下来进入它的临界区域。

6.2针对有n个进程在带有较低时间限制的等待n-1个的轮次这样一个临界区域最早的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方法是由艾森伯格和麦圭尔提出的。这些进程有以下的共同的变量:

枚举pstate{idle, want in, in cs};

pstate flag[n];

int turn;

所有的枚举标志被初始为空,轮次的最初值是无关紧要的(在0和n-1之间)。进程p的结构在6.26中有说明。证明这个算法满足临界区域问题的三项要求。

答:a.互斥:注意到一个进程只有在下列条件满足时才能进入临界区域:没有其他进程在CS中有设置的标识变量。这是由于进程在CS中设置自身的标识变量之前要先检查其他进程的状态。我们保证没有两个进程将同时进入临界区域。

b.有空让进:考虑以下情况,当多进程同时在CS中设置它们的标识变量,然后检查是否有其他进程在cs中设置标识变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所有的进程意识到这里存在进程竞争,在外层while(1)的循环下进入下一次迭代,重置它们的标识变量到want中。现在只有唯一的进程将设置它的轮次变量到cs中,这个唯一的进程就是其序号是最接近轮次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哪些序号次接近轮次的新的进程就能决定进入临界区域,而且能同时在CS中设置它们的标识。随后这些进程意识到这里存在竞争的进程,于是重新启动进入临界区域的进程。在每次迭代中,进程在cs中设置的序号值将变得更加接近轮次,最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只有进程k在cs中设置它的标识,而其他哪些序号在轮次和k之间不能在cs 中设置它们的标识。这个进程仅能进入临界区域。

c.有限等待:有限等待需要满足以下事实:当进程k在打算进入临界区域时,它的标识不再置为空闲。任何序号不在轮次和k之间的进程不能进入临界区域。与此同时,所有序号落在轮次和k之间且又想要进入临界区域的进程能够进入临界区域(这是基于系统一直在进步的事实),这个轮次值变得越来越接近k。最后,要么轮次变为k,要么没有哪些序号在轮次和k之间的进程,这样进程k就进入临界区域了。

6.3忙等待的含义是什么?在操作系统中还有哪些其他形式的等待?忙等待能完全避免吗?给出你的答案。

答:忙等待意味着一个进程正在等待满足一个没有闲置处理器的严格循环的条件。或者,一个进程通过放弃处理器来等待,在这种情况下的块等待在将来某个适当的时间被唤醒。忙等待能够避免,但是承担这种开销与让一个进程处于沉睡状态,当相应程序的状态达到的时候进程又被唤醒有关。

6.4解释为什么自旋锁不适合在单处理器系统,而经常在多处理器系统下使用?

答:自旋锁不适合在单处理器系统是因为从自旋锁中打破一个进程的条件只有在执行一个不同的进程时才能获得。如果这个进程没有闲置处理器,其他进程不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去设定一个第一个进程进展需要的程序条件。在一个多处理器系统中,其他进程在其他处理器上执行,从而为了让第一个进程从自旋锁中释放修改程序状态。

6.5如果一个同步元是在一个用户级程序中使用的,解释在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中为什么通过停止中断去实现这个同步元是不适合的?

答:如果一个用户级程序具有停止中断的能力,那么它能够停止计时器中断,防止上下文切换的发生,从而允许它使用处理器而不让其他进程执行。

6.6解释为什么在一个多处理器系统中中断不适合同步元?

答:由于只有在防止其他进程在一个中断不能实现的处理器上执行来停止中断,中断在多处理器系统中是不够的。在对于进程能在其他处理器上执行是没有心智的,所以进程停止中断不能保证互斥进入程序状态。

6.7

6.8服务器能够设计成限制打开连接的数量。比如,一台服务器可以在任何时候有n个插座连接。这n个连接一形成,服务器就不能接收再有进来的连接直到一个现有的连线释放。解释为什么信号量能够通过服务器限制当前连线的数量而被使用。

答:信号量初始化为允许开放式的插座连接的数量。当一个连接被接受,收购方法调用。当连接释放时,释放方法调用。如果系统道道了允许开放式的插座连接的数量,相继调用收购方法将受阻直到一个现有的连线终止,释放方法调用。

6.9证明如果获得和释放的信号量操作没有动态地执行,那么互斥会受干扰。

答:收购操作自动递减和信号量有关的值。如果两个收购操作在信号量的值为1的信号量上执行,而且这两种操作不是自动执行的,那么这两个操作在进展中会递减信号量的值,从而干扰互斥。

6.10(程序,不用翻)(6.13)

6.12证明管程和信号量是相当于它们能在执行相同类型的同步问题时使用

答:在用下列方法使用信号量时,管程可以实施。每个条件变量是由一个队列中的线程等待条件组成的。每个线程有一个和它的队列进入有关的信号量。当线程表现出等待操作时,它创造一个心得信号量(初始化为0),附加信号量到和条件变量有关的队列中,在新创造的信号量上执行阻塞信号递减操作。

6.15讨论在读者-作者问题中的公平和吞吐量的权衡问题。提出一种解决读者-作者问题而不引起饥饿的方法

答:在读者-作者问题中吞吐量是由利益多的读者增加的,而不是让一个作家独占式地获得共同的价值观。另一个方面,有利于读者可能会导致饥饿的作者。在读者-作者问题中的借能够通过保持和等待进程有关的时间戳来避免。当作者完成他的任务,那么唤醒那些已经等了最长期限的进程。当读者到达和注意到另一个读者正在访问数据库,那么它只有在没有等待的作者时才能进入临界区域。这些限制保证公平。

6.16

管程的signal操作和信号量的signal操作有什么不同?

管程的signal操作在以下情况下是不能继续进行的:当执行signal操作并且无等待线程时,那么系统会忽略signal操作,认为signal操作没有发生过。如果随后执行wait操作,那么相关的线程就会被阻塞。然后在信号量中,即使没有等待线程,每个signal操作都会是相应的信号量值增加。接下来的等待操作因为之前的信号量值的增加而马上成功进行。

6.17

假设signal语句只能作为一个管程中的最后一条语句出现,可以怎样简化6.7节所描述的实现?

如果signal语句作为最后一条语句出现,那么锁会使发出信号的进程转化成接受信号的进程。否则,发出信号的进程将解锁,并且接受信号的进程则需要和其他进程共同操作获得锁从而使操作继续下去。

6.21

假设将管程中的wait和signal操作替换成一个单一的构件await(B),这里B 是一个普通的布尔表达式,进程执行直到B变成真

a.用这种方法写一个管程实现读者—作者问题。

b.解释为什么一般来说这种结构实现的效率不高。

c.要使这种实现达到高效率需要对await语句加上哪些限制?(提示,限制B

的一般性,参见Kessels[1977].)

a.读者—作者问题可以进行以下修改,修改中产生了await声明:读者可以执行

“await(active writers == 0 && waiting writers == 0)”来确保在进入临界区域时没有就绪的作者和等待的作者。作者可以执行“await(active writers == 0 && active readers == 0)”来确保互斥。

b.在signal操作后,系统检查满足等待条件满足的等待线程,检查其中被唤醒的等待线

程。这个要求相当复杂,并且可能需要用到交互的编译器来评估在不同时间点下的条件。

可以通过限制布尔条件,使布尔变量和其他部分分开作为独立的程序变量(仅仅用来检查是否相等的一个静态值)。在这种情况下,布尔条件可以传达给运行时系统,该系统可以执行检查每一个它所需要的时间,以确定哪些线程被唤醒。

6.23

为什么Solaris、Linux和Windows2000都使用自旋锁作为多处理器系统的同步机制而不作为单处理器系统的同步机制?

Solaris,Linux和Windows 2000中只有在多处理器系统才能使用自旋锁作为一个同步机制。自旋锁不适合单处理器的系统,因为打破了这一进程的自旋锁只有通过执行不同的进程才可以得到。如果这一进程不会放弃此处理器,其他进程就无法设置第一个进程所要求的程序条件,从而不能继续操作。在一个多处理器系统,其他进程执行其他处理器,从而修改程序状态从自旋锁中释放第一个进程。

6.24

在基于日志的系统中可以给事务提供支持,在相应日志记录写到稳定存储之前不能允许真正地更新数据项。为什么这个限制是必需的?

如果事务需要放弃,那么更新的数据项的值应该要恢复到原来的值。这就需要原来值的数据在进行操作之前完成更新。

6.25

证明两段锁协议能确保冲突的串行执行。

调度是指一个或多个事务的执行顺序。一个串行调度是指每个事务执行的原子调度。如果一个调度由两个不同的事务组成,通过连续的操作从这两个事务中获得相同的数据,并至少有一个write 操作,然后有所谓的冲突。如果一个调度可以通过一系列非冲突操作的交换而转化成串行调度,那么这个调度为是冲突可串行化。

这两阶段加锁协议确保冲突串行化,因为独占锁(这是用于写操作)必须连续收购,不释放任何锁在获取(增长)的阶段。其他事务希望获得同样的锁必须等待第一个事务开始释放锁。通过要求任何锁必须首先释放所有锁,从来避免潜在的冲突。

6.26

分配一个新时间戳给已经恢复到原值的事务有什么影响?对于新进入系统进程的事务,其所赋予的时间戳是如何大于原先事务的时间戳的?

在原先事务的访问变量改变后执行事务,那么相应的事务也恢复到原先的值。如果他们没有执行此项操作(也就是说没有重复的原先事务的访问变量值),那么这些操作在适当的时候就不会受到约束。

6.27

假设数目有限的资源中的一个单一的资源型必须加以管理。进程需要一定数量的这种资源,一旦用完将释放它们。例如,许多商业软件包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许可证,这表明一些应用程序可以同时运行.当应用程序启动时,许可证的计数递减。当申请终止,许可证计数递增。如果所有的许可证都在使用,那么要求启动该应用程序的申请被剥夺了。只有当现有的许可证持有人终止申请并切许可证已经返还,那么这种申请将被授予.下列程序段是用来管理一个数目有限的情况下的可用资源。最多的资源数量和一些可用的资源数量如下所示:

#define MAX RESOURCES 5

int available resources = MAX RESOURCES;

When a process wishes to obtain a number of resources, it invokes the decrease count()function:

/* decrease available resources by count resources */

/* return 0 if sufficient resources available, */

/* otherwise return -1 */

int decrease count(int count) {

if (available resources < count)

return -1;

else {

available resources -= count;

return 0;

}

}

When a process wants to return a number of resources, it calls the de- crease count()function:

/* increase available resources by count */

int increase count(int count) {

available resources += count;

return 0;

}

前面的程序段将会产生一个竞争的条件。如下:

a.确定数据参与竞争

b.当竞争的条件发生时,确定代码段的位置(或是区域)

c.利用Java同步,确定竞争的条件,同时修改decrease Count()以使一个

线程在没有足够的现有的资源下阻塞。

a.确定数据参与竞争:可以利用的变量资源

b.当竞争的条件发生时,确定代码段的位置(或是区域):代码使现有的资源递减和代码

现有资源递增的声明可以放在竞争的条件。

c.使用信号量,确定竞争条件:使用信号量表示当前可用资源变量,并且用信号量递增和

信号量递减的操作代替递增和递减的操作。

第四章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 静态场的解 练习题 1、设点电荷q 位于金属直角劈上方,其坐标如右图所示,求 (1) 画出镜像电荷所在的位置 (2) 直角劈内任意一点),,(z y x 处的电位表达式 (3) 解:(1)镜像电荷所在的位置如图1所示。 (2)如图2所示任一点),,(z y x 处的电位为 ??? ? ??-+-= 4321011114r r r r q πεφ 其中, ()()()()()()()()2 22422 232 2222 22121212121z y x r z y x r z y x r z y x r +-++= ++++=+++-=+-+-= 2、 两个点电荷Q +和Q -位于半径为a 的接地导体球的直径延长线上,距球心均为 d 。证明镜像电荷构成一位于球心的电偶极子,且偶极矩大小为232d Q a 。 证明:由点电荷的球面镜像法知,+Q 和-Q 的镜像电荷Q Q ''',分别位于球内+Q 和- Q 连线上大小分别为Q D a μ,且分别距球心为D a 2(分别位于球心两侧)。可见Q Q ''',构 成电偶极子,由电偶极距的定义式得偶极距的大小为: 图1 图2 q - q +q -

2 322D Q a D a Q D a ql p =?==。结论得证。 3、已知一个半径为a 的接地导体球,球外一个点电荷q 位于距球心O 为d 处。利用镜像法求球外空间任意点的电位分布。 解:由点电荷的球面镜像法可知,q 的像电荷q '必定位于球内,且在q 与球心0连线上,位置在距离球心设为f 处。建立直角坐标系,由边界条件(?球)=0可取球面上两个特殊点B A ,讨论。B A ,是q 与球心0连线所对应的直径与球面的两个交点。由图示及点电荷的电位公式得: 0)(4)(4)(00=+' ++= f a q a d q A πεπε?, 0) (4)(4)(00=-' +-= f a q a d q B πεπε?。 解此方程组得:d a f q d a q 2 ,=-='。 所以任意场点),(y x P 处的电位为: r q r q ' '+ = 0044πεπε?。 其中r r ',分别是点电荷q 和q ' 到场点P 的距离。 值分别为21 2221 22])[(,])[(y f x r y d x r +-='+-=。 4、半径为a 的不接地导体球附近距球心O 为d (?d a )处有一点电荷q ,用镜像法计算 球外任一点的电位。 解:由点电荷的球面镜像法可知,q 的像电荷除了有q '(即导体球接地时对应的结果, q d a q -=',其位置为d a f 2=),还在球心处有另外一个镜像电荷q '',以保证导体球面电 势不为零的边界条件成立,且可知q q '-=''。 所以任意场点P 处的电位为: r q r q r q ' '''+ ' '+ = 000444πεπεπε?

(完整版)模拟电路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 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 20 )(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 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 I I I I 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1[()()1(4 5124 512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 1 I I o u u R R u -= )+( 解: 11 2 1)1(I o u R R u + = ))(1()1()1()1()1()1(122 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4 在图P7-4所示电路中,列出u O 的表达式。 解: 反馈组态应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因此有uu uf F A &&1= I o R R I o uf uu u R R u u R R u R R R R R A R R R F )1()1(11 7373737373313+=???→?+=?+=+=?+==若&&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具体细节 B.一般特征 C.具体阶段 D.特殊规律 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A.人们谋生的手段 B.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C.休闲的手段 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3.自由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 4.必然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 B.原始社会 C.文明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C.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 D.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 6.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理想 D.两种不同的选择 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环境的优化 8.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 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 C.人们能够摆脱必然性 D.人们在对必然的认识基础上对客观的改造 9.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它() A.具有客观可能性 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 D.人类追求的目标 1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是()

A.夺取政权 B.消灭阶级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D.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这两种社会状态是() A.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3.下列属于共产主义涵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4.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5.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A.欧文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斯密 6.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依据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 8.在共产主义社会() A.工农差别将消失 B.城乡差别将消失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消失 D.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将消失 9.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数据库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1.选择题 (1)设A、B两个数据表的记录数分别为3和4,对两个表执行交叉联接查询,查询结果中最多可获得(C )条记录。 A.3 B. 4 C. 12 D. 81 (2)如果查询的SELECT子句为SELECT A, B, C * D,则不能使用的GROUP B子句是( A )。 A.GROUP BY A B.GROUP BY A,B C.GROUP BY A,B,C*D D.GROUP BY A,B,C,D (3)关于查询语句中ORDER BY子句使用正确的是( C )。 A.如果未指定排序字段,则默认按递增排序 B.数据表的字段都可用于排序 C.如果在SELECT子句中使用了DISTINCT关键字,则排序字段必须出现在查询结果中 D.联合查询不允许使用ORDER BY子句 (4)在查询设计器中,不能与其他窗格保持同步的是(D )。 A.关系图窗格 B. 网格窗格 C.SQL窗格 D. 结果窗格 (5)下列函数中,返回值数据类型为int的是(B)。 A.LEFT B. LEN C.LTRIM D. SUNSTRING 2.填空题 (1) 在启动查询分析器时,在登录对话框中可使用(Local)作为本地服务器名称。 (2) 查询分析器窗口主要由对象浏览器和(查询)窗口组成。 (3) 从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查询分析器后,默认数据库为(master)。 (4) 以表格方式显示的查询结果保存为(导出)文件,其文件扩展名为(csv);以文本方式显示的查询结果保存为(报表)文件,其文件扩展名为(rpt)。 (5) 可使用(PRINT)或(SELECT)语句来显示函数结果。 (6) 在查询语句中,应在(SELECT)子句中指定输出字段。 (7) 如果要使用SELECT语句返回指定条数的记录,则应使用(TOP)关键字来限定输出字段。 (8) 联合查询指使用(UNION)运算将多个(查询结果)合并到一起。 (9) 当一个子SELECT的结果作为查询的条件,即在一个SELECT语句的WHERE子句中出现另一个SELECT语句,这种查询称为(嵌套)查询。 (10) 连接查询可分为3种类型:(内连接)、(外连接)和交叉连接。 3.问答题 (1) 在SELECT语句中,根据列的数据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的子句是什么?能消除重复行的关键字是什么? (2) 写出与表达式“仓库号NOT IN('wh1','wh2')”功能相同的表达式。用BETWEEN、AND形式改写条件子句WHERE mark> 550 AND mark<650。 (3) 在一个包含集合函数的SELECT语句中,GROUP BY子句有哪些用途?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 (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PDU。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刚体力学 7.1.1 设地球绕日作圆周运动.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为多少rad/s?估算地球赤道上一点因地球自转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估算地心因公转而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自己搜集所需数据). [解 答] 7.1.2 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2s 内由1200rev/min 增加到3000rev/min.(1)假设转动是匀加速转动,求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发动机转了多少转? [解 答] (1)22(30001200)1/60 1.57(rad /s )t 12ωπβ?-?= ==V V (2) 2222 20 ( )(30001200)302639(rad) 2215.7 π ωω θβ --= ==? 所以 转数=2639 420() 2π=转 7.1.3 某发动机飞轮在时间间隔t 内的角位移为 球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答] 7.1.4 半径为0.1m 的圆盘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在圆盘平面内建立O-xy 坐标系,原点在轴上.x 和y 轴沿水平和铅直向上的方向.边缘上一点A 当t=0时恰好在x 轴上,该点的角坐标满足2 1.2t t (:rad,t :s).θθ=+求(1)t=0时,(2)自t=0开始转45o 时,(3)转过90o 时,A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x 和y 轴上的投影. [解 答] (1) A ??t 0,1.2,R j 0.12j(m/s). 0,0.12(m/s) x y ωνωνν====∴==v (2)45θ=o 时,

由 2 A 1.2t t,t0.47(s) 4 2.14(rad/s) v R π θ ω ω =+== ∴= =? v v v 得 (3)当90 θ=o时,由 7.1.5 钢制炉门由两个各长1.5m的平行臂AB和CD支承,以角速度10rad/s ω=逆时针转动,求臂与铅直45o时门中心G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 因炉门在铅直面内作平动,门中心G的速度、加速度与B或D点相同。所以: 7.1.6 收割机拔禾轮上面通常装4到6个压板.拔禾轮一边旋转,一边随收割机前进.压板转到下方才发挥作用,一方面把农作物压向切割器,另一方面把切割下来的作物铺放在收割台上,因此要求压板运动到下方时相对于作物的速度与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反. 已知收割机前进速率为1.2m/s,拔禾轮直径1.5m,转速22rev/min,求压板运动到最低点挤压作物的速度. [解答] 取地面为基本参考系,收割机为运动参考系。 取收割机前进的方向为坐标系正方向 7.1.7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螺旋桨尖端所在半径为150cm,发动机转速2000rev/min.(1)桨尖相对于飞机的线速率等于多少?(2)若飞机以250km/h的速率飞行,计算桨尖相对于地面速度的大小,并定性说明桨尖的轨迹. [解答] 取地球为基本参考系,飞机为运动参考系。 (1)研究桨头相对于运动参考系的运动: (2)研究桨头相对于基本参考系的运动: 由于桨头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

第17章课后题答案

第17章 光的衍射答案 17-2. 衍射的本质是什么?衍射和干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光波的衍射现象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时发生的展衍现象,其实质是由被障碍物或孔隙的边缘限制的波振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相互叠加而产生。而干涉则是由同频率、同方向、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波的叠加而成。 17-7. 光栅衍射和单缝衍射有何区别?为何光栅衍射的明条纹特别明亮而暗区很宽? 答:光栅衍射是多光束干涉和单缝衍射的总效果。其明条纹主要取决于多光束干涉,光强与狭缝数成正比,所以明纹很亮;又因为相邻明条纹间有个暗条纹,而且一般较宽,所以实际上在两条明条纹之间形成一片黑暗背景。 17-8. 试指出当衍射光栅常数为下述三种情况时,哪些级次的衍射明条纹缺级?(1)a+b=2a; (2)a+b=3a; (3)a+b=4a. 答:当(1)a+b=2a 时,±2,±4,±6…2k…(k=±1,±2,…)级缺级; 当(2)a+b=3a 时,±3,±6,±9…3k…(k=±1,±2,…)级缺级; 当(3)a+b=4a 时,±4,±8,±12…4k…(k=±1,±2,…)级缺级。 17-9.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一单缝,若其第三级明条纹位置正好与600nm 的单色平行光的第二级明条纹位置相重合,求前一种单色光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的公式为: 2)12(sin λ θ+=k a 当nm 600=λ时,k=2, ' λλ=时,k=3, 当其第三级明条纹位置正好与600nm 的单色平行光的第二级明条纹位置相重合时,θ相同,所以有: 2 )132(2600)122(sin ' λθ+?=+?=a 由上式可以解得 nm 6.428'=λ 17-10. 单缝宽0.10mm ,透镜焦距为50cm ,用5000=λ埃的绿光垂直照射单缝,求:(1)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中央明条纹的宽度和半角宽度各为多少? (2)若把此装置浸入水中(),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又为多少? 解:中央明纹的宽度为f na x λ 2=?,半角宽度为na λ θ1sin -= (1)在空气中,1=n ,所以有 3310100.55.01010.010500022---?=????==?f na x λ m 3310 1 1100.51010.0105000sin sin -----?=??==na λθrad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第七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2003年6月2日杜某将自己家的耕牛借给邻居刘某使用。6月8日刘某向杜某提出将耕牛卖给自己,杜某表示同意。双方商定了价格,并约定3天后交付价款。但6月10日,该头耕牛失脚坠下山崖摔死。对于该耕牛死亡的财产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C) A.杜某 B.杜某与刘某各承担一半 C.刘某 D.杜某承担1/3,刘某承担2/3 本题涉及交付时间的确定问题。依《合同法》第140条规定,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本题中,刘某已经占有了杜某的耕牛。6月8日双方达成买卖协议,该时间即为标的物的交付时间。再依《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刘某和杜某对风险负担未有约定,耕牛已经交付于刘某,故刘某应承担该风险责任。本题正确选项为C。 2、甲方购买一批货物,约定于6月15日提货,但其因没有安排好汽车而未能提货。当天傍晚,出卖人的仓库遭雷击起火,货物被烧。你认为应如何确定损失的承担? A、出卖人,因为货物是在其控制之下 B、出卖人,因为货物所有权没有转移 C、买受人,因为他未能按时提货 D、双方分提,因为谁都没有过错 【答案】C 【考点】买卖合同的风险承担 【详解】根据《合同法》第143条的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因此C正确。 3、甲向乙购进一批玉米,双方约定,合同履行地在乙所在城市S市。5月1日乙为甲代办托运运往M县。在运输过程中,5月3日甲与丙签订协议,将将批玉米转让给丙,在M县火车站交货。5月4日由于遇到洪爆发,火车在运输途中出轨,玉米损失。该损失应由谁承担? A、甲承担 B、乙承担 C、丙承担

计学第七章课后练习答案

第七章 课后练习答案 7.1 (1)已知:96.1%,951,25,40,52/05.0==-===z x n ασ。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79.0405== = n x σ σ (2)边际误差55.140 5 96.12/=? ==n z E σ α 7.2 (1)已知:96.1%,951,120,49,152/05.0==-===z x n ασ。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14.249 15== = n x σ σ (2)边际误差20.449 1596.12 /=? ==n z E σ α (3)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20.412049 1596.11202 /±=? ±=±n z x σ α 即()2.124,8.115 7.3 已知:96.1%,951,104560,100,854142/05.0==-===z x n ασ。 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144.16741104560100 8541496.11045602 /±=? ±=±n z x σ α 即)144.121301,856.87818( 7.4 (1)已知:645.1%,901,12,81,1002/1.0==-===z s x n α。 由于100=n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974.181100 12645.1812 /±=? ±=±n s z x α 即)974.82,026.79(

(2)已知:96.1%,951,12,81,1002/05.0==-===z s x n α。 由于100=n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352.281100 1296.1812 /±=? ±=±n s z x α 即)352.83,648.78( (3)已知:58.2%,991,12,81,1002/05.0==-===z s x n α。 由于100=n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9%的置信区间为: 096.381100 1258.2812 /±=? ±=±n s z x α 即)096.84,940.77( 7.5 (1)已知:96.1%,951,5.3,25,602/05.0==-===z x n ασ。 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89.02560 5.39 6.1252 /±=? ±=±n z x σ α 即)89.25,11.24( (2)已知:33.2%,981,89.23,6.119,752/02.0==-===z s x n α。 由于75=n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8%的置信区间为: 43.66.11975 89.2333.26.1192 /±=? ±=±n s z x α 即)03.126,17.113( (3)已知:645.1%,901,974.0,419.3,322/1.0==-===z s x n α。 由于32=n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283.0419.332 974.0645.1419.32 /±=? ±=±n s z x α 即)702.3,136.3(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图17.1-2 的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 在坐标系中描点。 (2)小英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 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 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这 是哪组数据? 2. 在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凯把 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 连接成了图17.1-3 所示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 边的小兰急忙拦住他,说接线错了。 请你检查一下电路,错在哪里?小兰发现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请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后习题答案 1.(1)图略 (2)“1.2V 0.40A”这组数据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需要剔除。 2.如图所示 ×

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 1.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 Ω,接在220 V 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 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 mA ,加在这个定值电 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3. 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5 V ,用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300 mA ,此 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4. 某同学认为:“由I = U/R 变形可得R = U/I 。这就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第二节《欧姆定律》课后习题答案 1. 2.75A 2. 2V 3. 8.3Ω 解析:1.根据公式I=R U 2.根据公式U=IR 3.根据公式R = U/I 4.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受温度影响,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公式R = U/I 只是一个电阻的计算式,通过此公式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但不能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当导体不接入电路时,其阻值不会改变。 第十七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1. 一个小灯泡上标着“ 2.2 V 0.25 A ”,表明这个小灯泡工作时的电 阻是8.8 Ω。图17.3-2 是一位同学为检 验小灯泡的标称电阻是否准确而连接的 实验线路。他的连接有三个错误。请你 指出这三个错误分别错在哪里。应怎样 改成正确的连接? 2. 已知流过一只电阻为242 Ω 的灯泡的电流是0.91 A 。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联一个电阻为165 Ω 的电烙铁,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变为多大? 3. 图17.3-3 是用伏安法测量某未知电阻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将图17.3-4 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2)读出图17.3-5 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算出被测电阻本次的测量值。

物理化学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7.13 电池电动势与温度 的关系为 263)/(109.2/10881.10694.0/K T K T V E --?-?+=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25℃时该反应的Θ Θ Θ ???m r m r m r H S G ,,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 过程的。 (3)若反应在电池外在相同温度下恒压进行,计算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 解:(1)电极反应为 阳极 +-→-H e H 22 1 阴极 --+→+Cl Hg e Cl Hg 222 1 电池反应为 (2)25 ℃时 {} V V E 3724.015.298109.215.19810881.10694.0263=??-??+=-- 1416310517.115.298108.510881.1)( -----??=???-?=??K V K V T E

因此, 1193.35)3724.0309.964851(--?-=???-=-=?mol kJ mol kJ zEF G m r 1111464.1410157.1309.964851-----??=?????=??=?K mol J K mol J T E zF S m r 11357.3164.1415.2981093.35--?-=??+?-=?+?=?mol kJ mol kJ S T G H m r m r m r 11,365.479.1615.298--?=??=?=mol kJ mol kJ S T Q m r m r (3)1,57.31-?-=?=mol kJ H Q m r m p 7.14 25℃时,电池AgCl s AgCl kg mol ZnCl Zn )()555.0(1-?电动势E=1.015V ,已知,,7620.0)(2V Zn Zn E -=+ΘV Ag AgCl Cl E 2222.0)(=-Θ,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141002.4)( --??-=??K V T E p (1)写出电池反应; (2)计算电池的标准平衡常数; (3)计算电池反应的可逆热; (4)求溶液中2ZnCl 的标准粒子活度因子。 解:(2)ΘΘ Θ= -k F RT E E ln z 左右可以得到331088.1?=Θk (3)P m r m r T E TzF S T Q )( ,??=?=得到 =m r Q ,-23.131-?mol kJ (4)3 3 2)(4)(Θ ±± ==b b r a ZnCl a

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回答问题 1.软件测试的基本任务? 软件测试是按照特定的规则,发现软件错误的过程;好的测试方案是尽可能发现迄今尚未发现错误的测试;成功的测试方案是发现迄今尚未发现错误的测试; 2.测试与调试的主要区别? (1)(1) 测试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调试证明程序员的正确; (2)(2) 测试从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 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从不可知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 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3) 测试有计划并且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不受时间约束; (4)(4) 测试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的 过程; (5)(5) 测试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执行要求程序员进行必要的推理; (6)(6) 测试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件下完成;调试由了解详 细设计的程序员完成; (7)(7) 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由工具支持;调试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 器。 3.人工复审的方式和作用? 人工复审的方式:代码会审、走查和排练和办公桌检查; 人工复审的作用:检查程序的静态错误。 4.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它着眼于程序的外部特征,而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不用关心程序的内部结构。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处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等价分类法、边沿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和因果图等技术。 5.什么是白盒测试?白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测试者了解被测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对程序的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应用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或LAN、MAN、WAN 2. C、A、C 3. 127.0.0.1(本机)、255.255.255.255(限制广播)、0.0.0.0(广播) 4. Electronic Commerce, EC 5.B2B、B2C 6. Instrumented:物联化 Interconnected:互联化 Intelligent:智能化 7.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8.接入(网络层)、应用(业务层) 9.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10.不可否任性

三、简答题 1. 计算机网络发展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第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第三,开放标准网络阶段;第四,因特网与高速计算机网络阶段。各阶段的特点:第一,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第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由若干个计算机互联的系统,组成了“计算机-计算机”的通信时代,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第三,开放标准网络阶段:由于第二阶段出现的计算机网络都各自独立,不相互兼容。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第四,因特网与高速计算机网络阶段: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TCP/IP网络使用32位长度的地址以标识一台计算机和同它相连的网络,它的格式为:IP 地址=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标准IP地址是通过它的格式分类的,它有四种格式:A类、B类、C类、D类。 3. 电子商务所涵盖的业务范围包括:信息传递与交流;售前及售后服务;网上交易;网上支付或电子支付;运输;组建虚拟企业。 4. 包括banner(网幅广告)、button广告、文字链接广告、弹出式广告(pop up window)及其它形式(如移动logo、网上分类广告等)。其中banner广告是主流形式,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 5. 国际电信联盟( ITU)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第七章习题答案 - 副本

⑴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顶点的度之和与边数之和的关系 ②有向图中顶点的入度之和与出度之和的关系 ③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至少应有多少条边才能确保是一个连通图若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则该矩阵的大小是多少 ④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至少应有多少条弧才能确保是强连通图的为什么①在一个图中, 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后等于所有边数的2倍 无向图中,顶点的度数之和是边数的两倍。有向图中,任意一条边AB(A->B)都会给A提供一个出度,给B提供一个入度,所以顶点的度之和 = 2 * 顶点入度之和 = 2*顶点出度之和 = 顶点入度之和+顶点出度之和=边数的两倍。 ②对任意有向图顶点出度之和等于入度之和,且等于边的条数 ③至少应有n-1条边。大小是n*n ④ n 。在有向图G中,如果对于任何两个不相同的点a,b,从a到b和从b到a都存在路径,则称G是强连通图,强连通图必须从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回到原处,每个节点至少要一条出路。 ⑵设一有向图G=(V,E),其中V={a,b,c,d,e} , E={, , , , , ,, , } ①请画出该有向图,并求各顶点的入度和出度。 ②分别画出有向图的正邻接链表和逆邻接链表。 有向图: a :出度2,入度2 b :出度1,入度3 c :出度2,入度1

d :出度1,入度2 e :出度3,入度1正邻接链表 a2 b1 c2 d1 e3 1 2 3 4 1? 3 ? 1? 3 ? 4 0? 2 1 逆邻接链表 a2 b3 c1 d2 e1 1 2 3 4 1? 4 ? 4 ? 3 0? 4 2 0? 2 ⑶对图7-27所示的带权无向图。 ① 写出相应的邻接矩阵表示。 ② 写出相应的边表表示。 ③ 求出各顶点的度。 邻接矩阵: ∞ 9 6 3 ∞∞ 9 ∞∞ 5 8 ∞ 6 ∞∞ 2 9 5 3 5 2 ∞∞ 7 ∞ 8 9 ∞∞ 4

继电保护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资料讲解

纵联保护依据的最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纵联保护包括纵联比较式保护和纵联差动保护两大类,它是利用线路两端电气量在故障与非故障时、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时的特征差异构成保护的。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通信设施将两侧的保护装置联系起来,使每一侧的保护装置不仅反应其安装点的电气量,而且哈反应线路对侧另一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通过对线路两侧电气量的比较和判断,可以快速、可靠地区分本线路内部任意点的短路与外部短路,达到有选择、快速切除全线路短路的目的。 纵联比较式保护通过比较线路两端故障功率方向或故障距离来区分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当线路两侧的正方向元件或距离元件都动作时,判断为区内故障,保护立即动作跳闸;当任意一侧的正方向元件或距离元件不动作时,就判断为区外故障,两侧的保护都不跳闸。 纵联差动保护通过直接比较线路两端的电流或电流相位来判断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在线路两侧均选定电流参考方向由母线指向被保护线路的情况下,区外故障时线路两侧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其相量和或瞬时值之和都等于零;而在区内故障时,两侧电流相位基本一致,其相量和或瞬时值之和都等于故障点的故障电流,量值很大。所以通过检测两侧的电流的相量和或瞬时值之和,就可以区分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区内故障时无需任何延时,立即跳闸;区外故障,可靠闭锁两侧保护,使之均不动作跳闸。 4.7 图4—30所示系统,线路全部配置闭锁式方向比较纵联保护,分析在K点短 路时各端保护方向元件的动作情况,各线路保护的工作过程及结果。 ?? 答:当短路发生在B—C线路的K处时,保护2、5的功率方向为负,闭锁信号 持续存在,线路A—B上保护1、2被保护2的闭锁信号闭锁,线路A—B两侧 均不跳闸;保护5的闭锁信号将C—D线路上保护5、6闭锁,非故障线路保护 不跳闸。故障线路B—C上保护3、4功率方向全为正,均停发闭锁信号,它们 判定有正方向故障且没有收到闭锁信号,所以会立即动作跳闸,线路B—C被切 除。 答:根据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功率方向为负的一侧发闭锁信号,跳闸条件是本 端保护元件动作,同时无闭锁信号。1保护本端元件动作,但有闭锁信号,故不 动作;2保护本端元件不动作,收到本端闭锁信号,故不动作;3保护本端元件 动作,无闭锁信号,故动作;4保护本端元件动作,无闭锁信号,故动作;5保 护本端元件不动作,收到本端闭锁信号,故不动作;6保护本端元件动作,但有 闭锁信号,故不动作。 4.10 图4—30所示系统,线路全部配置闭锁式方向比较纵联保护,在K点短路 时,若A—B和B—C线路通道同时故障,保护将会出现何种情况?靠什么保护 动作切除故障?

计量课后习题第七章答案

习题 解释概念 (1)分类变量 (2)定量变量 (3)虚拟变量 ( 4)虚拟变量陷阱 (5)交互项 (6)结构不稳定 (7)经季节调整后的时间序列 答:(1)分类变量: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对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1,不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0,这样便定义了一个变量D : 1,0,D ?=??具有某种特征不具有某种特征 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分类变量。 (2)具有数值特征的变量,如工资、工作年数、受教育年数等,这些变量就称为定量变量。 (3)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对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1,不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0,这样便定义了一个变量D : 1,0,D ?=??具有某种特征不具有某种特征 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 )。 (4)虚拟变量陷阱是指回归方程包含了所有类别(特征)对应的虚拟变量以及截距项,从而导致了完全共线性问题。 (5)交互项是指虚拟变量与定量变量相乘,或者两个定量变量相乘或是两个虚拟变量相乘,甚至更复杂的形式。比如模型: 12345i i i i i i i household lwage female married female married u βββββ=++++?+ female married ?就是交互项。 (6)如果利用不同的样本数据估计同一形式的计量模型,可能会得到1β、2β不同的估计结果。如果估计的参数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就称为模型结构不稳定。 (7)一些重要的经济时间序列,如果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的数据,利用季节虚拟变量或者其他方法将其中的季节成分去除,这一过程被称为经季节调整的时间序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