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生理学绪论,一,二章习题及答案

医学生理学绪论,一,二章习题及答案

医学生理学绪论,一,二章习题及答案
医学生理学绪论,一,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细胞生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兴奋 3. 阈强度 4.动作电位 5.稳态 6. 反射 7.

8. 易化扩散 9.主动转运 10.静息电位 11. 阈电位

二、是非题

1.阈上刺激施加于任何组织细胞均可发生反应。()

2.阈值大,表示组织兴奋性高。()

3.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和反射都消失。()

4.易化扩散要靠通道蛋白帮助,属主动性转运。()

5.高等动物的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随传导距离而变小。()

6.膜的超级化使细胞的兴奋性升高。()

7.阈刺激或阈上刺激都可以使具有兴奋性的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三、填空题

1.刺激包括()()和()三个要素。通常以()作为判定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有(),(),(),()。

3.人体功能调节方式有()(),()。

4.反射分两类即(),()。

四、单选题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

C 血液 D组织液 E 脑脊液

2.可兴奋细胞包括()

A 神经细胞,肌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 C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神经活动 B 肌肉收缩 C 腺体分泌 D 反射活动 E 动作电位

4.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 正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E 自身调节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D反应速度慢 E调节的敏感性差

7.氧气,二氧化碳进出细胞是通过()

A 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运动 E出胞运动

8.钠泵作用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逆浓度差将细胞内钠离子移出膜外 B 顺浓度差使细胞外钠离子移入膜内 C 由于从膜内移出钠离子,可防止过多水分子进入细胞内 D 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钾浓度,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基础

9.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即绝对值增大是称作膜的()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复极化

D 反极化

E 超极化

10.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 B 阈电位 C 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D阈强度 E静息电位

11.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 钠平衡电位

B 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峰

电位与超射之差

12.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钾离子 B钠离子 C氯离子 D钙离子 E镁离子

13.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 钠的平衡电位 B钾的平衡电位 C钙的平衡电位 D有机负离子平衡电位 E超射值

14.阈电位是指()

A 造成膜对K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膜对K离子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级化刚能引起动作电位 D去极化造成膜对Na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E去极化造成膜对Na离子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15.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作用的离子是()

A Na+

B Cl-

C Ca2+

D K+

E Mg2+

16.某肌细胞静息电位为-70mV,当变为+20 mV时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C 超极化 D 反极化 E复极化

17.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 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 膜上ATP的作用

五、多项选择题

1.对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结构的特异体

B 有饱和现象

C 竞争性抑制

D 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E.需代谢供能

2.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

A 是顺浓度差、顺电位差进行 B不消耗能量 C 是以载体为中质 D 是逆浓度差、逆电位差进行 E 需要生物泵的帮助

3. Na+ 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

A 易化扩散

B 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 入胞

4.细胞内液比细胞外液内含有()

A 较多的Na+

B 较多的Cl-

C 较多的Ca2+ D较多的K+ E 较多的有机负离子

5.神经冲动由神经末梢向骨骼肌细胞传递时可发生()

A 神经末梢去极化

B 释放Ach

C Ach与神经末梢的受体结合 D产生以局部电流形式向远处传播的终板电位 E 终板电位很容易引起肌细胞爆发动作电位

六、问答题

1.细胞膜通过那些方式对物资进行转运?各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理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 2.生理止血 3.血液凝固 4. 红细胞渗透脆性

二、是非题

1.抽取血液置于未加抗凝剂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可发现试管下端为胶冻状物质,上端有清澈淡黄色的液体析出,这种液体为血浆()

2.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液和受血者的血清混合为主侧配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绝对不能输血()

三、填空题

1.血浆渗透压与()NaCl及()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

2.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的始动因子分别是()()。

3.临床上输血前,即便对()血液输血,也应进行()。

4.凝血的基本过程为()()()。

5.血浆蛋白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它是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

四、单选题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组织液E脑脊液

2.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之比E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3.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E毛细血管压和叶酸缺乏将导致()

4.维生素B

12

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E溶血性贫血

5.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的吸收D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A铁的吸收B蛋白质的吸收C维生素B

12

E雄激素的释放

7.肝硬化病人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血小板减少B维生素K缺乏C某些凝血因子缺乏D维生素B

缺乏

12

8.在实验条件下,将红细胞置于0.4%NaCl溶液中将会出现()

A红细胞叠连现象 B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凝集 D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E溶血现象

9.抗凝血酶Ⅲ的抗凝血作用主要是()

A抑制血小板的粘着和凝集 B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C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使凝血酶失去活性E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0.红细胞生成叙述,错误的是()

C只有亚铁离子才A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B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叶酸和维生素B

能被肠上皮细胞吸收 D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合成 E雄激素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11.对交叉配血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主侧指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次侧指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相混合 B对已知的同型血液输血,可不必做此试验 C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D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论次侧有无结果,均不能输血 E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可以缓慢输血

12.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A白蛋白 B 球蛋白 C 珠蛋白 D血红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13.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A 体液

B 细胞外液

C 细胞内液 D血浆 E 血清

14.已知供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五、多项选择题

1.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

A 血管内皮光滑完整

B 血浆中存在抗凝物质

C 血液不停流动 D血浆中有纤溶系统E 血液中有激肽系统

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A粘着 B 释放 C 吸附 D 聚集 E 收缩

3. Rh血型的临床意义主要是应避免()

A Rh阴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阳性血

B Rh阳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阳性血

C Rh阴性妇女第二次孕育Rh阳性胎儿

D Rh阳性妇女第二次孕育Rh阳性胎儿

E Rh阴性妇女第一次孕育Rh阳性

胎儿

六、问答题

1.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2.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输出量 3.射血分数 4. 血压 5.中心静脉压 6. 收缩压 7. 舒张压

8.微循环 9. 心指数

二、是非题

1.正常成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将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心脏收缩期缩短所致。()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绝大部分都有自动除极化的功能。()

3.蒲肯野细胞的自律性比窦房结细胞慢,但它是快反应自律细胞。()

4.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大量外流所形成的。()

5.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肌肥大是因为心室在射血时要克服较大阻力的缘故。()

6.在一般情况下,外周阻力和心律变化不大时,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7.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或大静脉的血压。()

8.真毛细血管的管壁薄,血流缓慢,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9.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和心脏的变化是相同的。()

三、填空题

1.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是(),(),()。

2.在心肌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是()和()。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性作用。

5.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存在( )、( )、()三种血流通道。

四、单选题

1.心室收缩的前负荷是指()

A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B大动脉血液充盈量 C平均动脉压 D外周阻力 E主动脉血压

2.使心输出量增加的是()

A心率加快超过180次/分 B由平卧转为直立 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 D外周阻力增大 E动脉血压降低

3.心室充盈主要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 B心室舒张的抽吸 C骨骼肌的挤压 D血液的重力作用 E胸内负压促使静脉回流

4.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去极化速度快 B前者有较大的幅度 C前者去极化时间短暂 D前者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 E前者有超射现象

5.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主要离子流是()

A钾离子内流钠离子内流 B钙离子内流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 C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 D钙离子外流钠子内流 E钾离子内流钙离子外流

6.心室肌细胞与蒲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 0期去极化的速度与幅度

B 1期复极化的速度 C平台期复极化的机制 D 3期复极化的机制 E 4期自动去极化的有无

7.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室心房不会同时收缩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8.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

A心脏是机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肌桨网不发达,钙离子贮存少C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性收缩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E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9.生理状态下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外周阻力B心输出量C大动脉管壁的弹性D静脉回心血量E心率

10.生理情况下对动脉血压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A外周阻力B心率C大动脉弹性D心输出量E血液粘滞度

11.阻力血管主要是指()

A 大动脉

B 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 小动脉 E大动脉

12.生理情况下,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

A毛细血管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 B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C毛细血管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 E组织液静水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13.血浆蛋白质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水肿的原因是()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淋巴回流减少 C毛细血管压升高 D有效滤过压增大 E静脉回流障碍14.右心衰是所引起的组织水肿,其主要原因是()

A毛细血管压升高 B淋巴回流受阻 C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 D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15.动物试验时,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使()

A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 B颈动脉体受刺激增强 C心迷走神经增强 D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E血压升高

16.引起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的适宜刺激是()

A二氧化碳分压下降 B氧分压升高 C氢离子浓度下降 D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E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17.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时()

A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C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E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18.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关闭之间的间隔相当于()

A心房收缩期 B 心房舒张期 C 心室收缩期 D心室舒张期 E 等容收缩期

19.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去极化速度快

B 前者有较大的幅度

C 前者去极化时间短暂 D前者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 E 前者有超射现象

20.影响心肌自律性最重要的因素是()

A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B 阈电位水平

C 0期去极化的速度

D 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E 0期去极化的速度与幅度

21.正常心电图描述,错误的是()

A 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 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

C P—R波间期表示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

D S—T段表明心室各部位间没有电位差存在

E 心电图是心肌兴奋与收缩过程的反映

五、多项选择题

1.心动周期中半月瓣关闭的期是()

A 等容收缩期

B 快速射血期

C 等容舒张期 D快速充盈期 E 减慢射血期

2.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主要是()

A Na+通道失活,Na+停止内流

B Ca2+内流

C K+外流

D Cl-内流

E K+内流

3.第一心音的特点是()

A 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B 音调高,持续时间长

C 音调低,持续时间短 D音调低,持续时间长 E 在心尖处听得最清楚

4.对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压是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的血管壁的侧压力 B 血压形成与心缩力和外周阻力有关 C 心缩时产生的能量部分形成血压,部分成为血液动力 D靠近心室的血管压力较高,靠近心房的血管压力较低 E 一般临床所讲的血压是指中心静脉压

5.下列那些因素有利于组织液生成,而不利于回流()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组织液静水压升高E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六、简答题

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是什么?

2.动脉血压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什么?

3.什么是窦弓反射,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是什么?

第五章呼吸

一名词解释

1.呼吸 2.肺活量 3.肺泡通气量 4.肺通气/血流比值 5.肺的顺应性 6. 胸膜腔负压

7. 用力呼气量

二、是非题

1.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压在吸气过程中其绝对值逐渐增大()

2.肺活量等于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之和,其大小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

3.肺换气障碍的病人吸入纯氧易引起呼吸暂停。()

三、填空题

1.呼吸过程包括相互联系又同时进行的四个环节是(),(),()和组织换气。

2.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于(),而肺通气的阻力主要有()和()。

3.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化学运输的形式有(),(),其中的主要形式是()。

4.缺氧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而对呼吸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是()。

5.升高时,主要是通过(),其次是通过()和()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增强。

四、单选题

1.肺通气是指()

A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B外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 D外界氧气入肺的过程E肺内二氧化碳出肺的过程

2.肺泡通气量是指()

A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B每分钟进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气体量C尽力吸气后所呼出的气体量D 每次吸入后呼出的气体量E无效腔的气体量

3.肺内压等于大气压的是(B)

A 吸气初和呼气初

B 吸气末和呼气末

C 吸气初和呼气末 D吸气末和呼气初E 以上都不是

4.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B气体的分压差 C气体的分子量 D呼吸膜的通透性 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5.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形成碳酸 C形成碳酸氢盐 D形成氨基甲酸Hb E形成一氧化碳Hb

6. Hb氧饱和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A血中Hb 含量多少 B血中PN

2大小 C血中PCO

2

大小 D血中PO

2

大小 E血液温度高低

7.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处通常在()

A组织液毛细血管内血液 B静脉血液 C细胞内液 D动脉血液 E细胞间液

8.缺氧引起呼吸兴奋,是通过()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参加中枢化学感受器转而兴奋呼吸中枢 C 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

器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

9.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引起呼吸兴奋,主要是通过()

A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转而兴奋呼吸中枢 B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刺激右心房容量感受器 E刺激脊髓呼吸神经元

10.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

A脑脊液中的二氧化碳 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C脑脊液中的氢离子 D血液中的氢离子 E脑脊液中的PO

2

降低

11.在下列情况中使呼吸运动明显增强的因素是()

A PCO

2升高 B PO

2

下降 C氢离子浓度增加 D非蛋白氮增多 E乳酸增多

12.对肺的非弹性阻力叙述,错误的是()

A它又叫呼吸道阻力 B它与气道半径的2次方成正比 C它增大时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D它与气体流速呈正相关 E上呼吸道是产生呼吸道阻力的主要部位

五、多选题

1.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B 使肺的顺应性增加

C 主要成分为二棕榈卵磷脂 D由肺泡II型上皮细胞分泌 E 覆盖在肺泡内层液面与肺泡上皮表面之间

2. 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有()

A 物理溶解

B 和水结合形成碳酸

C 形成碳酸氢盐 D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 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3.胸膜腔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是一密闭的潜在的腔隙 B 在呼吸时,胸膜腔的容积无变化 C 腔内只有少量浆液,两层膜粘在一起 D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是负值(相对于大气压) E 某些生理情况下,胸内负压可为正值(相对于大气压)

五、简答题

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哪些生理作用?

2.胸内负压生理意义?

3 .呼吸的全过程?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胃排空 4.体温

二、是非题

1.胃的容受性舒张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2.交感神经兴奋时对消化器官的活动总的起抑制作用。()

3.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是重要的消化液。()

4.进入十二指肠内的食糜将抑制胃排空。()

三、填空题

1.胰液缺乏时,主要影响()和()的消化。

2.食物的消化有()和()两种。

3.胃的运动形式有(),()()

4.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有( )、( )、( )、( )

四、单选题

1.化学消化性的作用是()

A食物由大变小 B食糜与消化液混合 C将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 D推动食糜沿消化管不断移动E 以上均不是

2.胃排空的原动力是()

A胃运动 B胃内容物的体积 C幽门扩约肌的活动 D食物理化性质对胃粘膜刺激 E胃内压与十二指

肠内压差

3.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 B蠕动冲 C集团运动 D分节运动 E容受性舒张

4.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蛋白质 D蛋白质,脂肪,糖类 E糖类,蛋白质,脂肪

5.促进胃排空的因素为()

A促胃液素 B肠抑胃素 C肠—胃反射 D脂肪进入十二指肠E交感神经兴奋

6.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

A促胃液素B组织胺C 乙酰胆碱D胆碱E盐酸

7.胰液缺乏时,下列那种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受影响()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D D维生素A E糖类

8.对胰液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酸氢盐有保护肠粘膜,提供小肠多种消化酶活动所必须的pH环境的作用

B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眎和胨,它们协同作用时,分解能力加强

C 胰脂肪酶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

D 胰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E 胰液中没有水解多肽,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酶

9.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

A脊髓胸段 B脊髓腰骶段 C延髓 D脑桥 E中脑

的部位有()

10.吸收胆盐及维生素B

12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胃 E结肠

11.关于铁的吸收,错误的是()

A铁以三价形式吸收 B铁的吸收与机体需要有关 C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 D食物中草酸可阻止铁吸收 E胃酸减少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12.关于蛋白质吸收,错误的是()

A吸收主要形式是氨基酸 B二肽,三肽也被小肠吸收 C吸收机制是继发性主动运输 D被吸收的途径是血液 E其分解产物是氨基酸也可以通过淋巴途径吸收

13.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

A小肠只吸收单糖 B单糖吸收途径是血液 C钠离子的主动转运受阻,对糖吸收无影响 D葡萄糖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14.对胃蛋白酶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主细胞分泌

B 由蛋白酶原激活而成

C 作用的最适pH值为2 D水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 E 有激活胃蛋白酶原作用

15.基础胃酸,即空腹时的盐酸分泌量表现有昼夜节律,分泌量最多的是()

A 5:00—11:00

B 10:00—14:00

C 12:00—18:00

D 18:00—次晨1时

E 夜1时—次晨6时

16.胃中能吸收物质的是()

A 蛋白质和消化产物

B 水和酒精

C 无机盐 D维生素C E 葡萄糖

17.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

A机体表层的平均温度 B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C 口腔温度 D腋下温度 E 直肠温度

18.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孕激素

B 雄激素

C 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素 E 肾上腺素

19.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中脑 B 脑桥 C 大脑皮层 D下丘脑

五、多项选择题

1.胃液的成分包括()

A盐酸 B 胃蛋白酶原 C 粘液 D糜蛋白酶原 E 内因子

2.具有杀菌作用的消化液是()

A 唾液 B胃液 C胆汁 D小肠液 E 胰液

3.胃粘液屏障作用有()

A 防止胃粘膜的机械性损伤

B 减弱H+对胃粘膜的侵蚀

C 减弱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

D中和胃酸 E 防制Na+从粘膜向胃腔的扩散

4.有消化脂肪作用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胆汁 E 小肠液

5.能吸收水分的消化管有()

A口腔 B 食管 C 胃 D小肠 E 大肠

6.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B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波动

C 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

D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1℃左右

E 基础体温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

标志之一

7.采用酒精擦浴降低高体温病人是通过()

A增加辐射散热 B 增加蒸发散热 C 增加对流散热 D增加传导散热 E 减少机体产热

六、问答题

1.简述胰液的生理作用。

2.胃排空的特点是什么?

3.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4.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第八章泌尿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肾糖阈 3.渗透性利尿 4.水利尿

二、是非题

1.通常认为肾动脉压高,肾血流量就多,两者呈正变关系。()

2.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最多,因此对终尿起调节作用。()

3.一般情况下,葡萄糖主要在远曲小管全部重吸收。()

4.终尿的钾离子主要来自于肾小球的滤过。()

三、填空题

1.原尿生成的结构基础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2.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是()()()。

3.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和()的调节。

4.促进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的因素主要有()和()。

5.肾小管每分泌一个氢离子,可以重吸收一个()和一个()回血,这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6.交感神经兴奋时对肾血管具有( )作用,从而使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

7.当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时,可以使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管重吸收( )。

四、单选题

1.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A肠道 B肝 C肺 D肾 E皮肤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A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C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D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E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

囊内压

3.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肾小球有效滤过压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B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C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D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E每分钟肾脏的血浆流量

5.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与下列哪项的百分比值()

A 24小时从肾脏滤出的血浆流量

B 24小时流经肾脏的血流量 C每分钟从肾脏滤出的血浆流量D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流量 E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浆流量

6.静脉注射较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少尿的主要因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囊内压增高

D滤过膜通透性减少 E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7.交感神经紧张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C滤过膜的通透性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囊内压升高

8.家兔静脉快速注入0.9%氯化钠溶液20毫升后,可使尿量增加,与其关系不大的因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ADH释放减少 C血糖浓度降低,使ADH释放减少 D血容量增加 E肾血流量增加

9.葡萄糖在肾脏被重吸收最多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10.渗透利尿是()

A大量清水使尿增多 B肾小管壁对水通透性降低使尿量增多 C ADH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D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使尿量增多 E醛固酮分泌减少引起尿量增多

11.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毫升后,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 C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 D ADH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增多

12.肾小管每分泌一个氢离子,可以重吸收下面哪种离子入血()

A一个钾离子和一个碳酸氢根离子 B一个钠离子和一个碳酸氢根离子 C一个钠离子 D一个氯离子和一个钠离子 E一个碳酸氢根离子

13.肾小管分泌钾离子的主要部位是()

A远曲小管 B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C髓袢升支 D髓袢降支 E集合管

14.速尿和利尿酸产生利尿作用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15.尿的浓缩最主要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集合管 D髓袢降支 E髓袢升支

16.水利尿试验时,引起ADH释放减少的感受器是()

A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B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D延髓化学感受器 E外周化学感受器

17.循环血量减少,反射性引起ADH释放增加的感受器是()

A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B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D延髓化学感受器 E外周化学感受器

18.引起ADH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疼痛刺激 E寒冷刺激

19.饮用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加

20.醛固酮作用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1.尿中出现白蛋白(蛋白尿)主要与下列哪项变化有关()

A滤过膜孔隙增大 B滤过膜表面唾液蛋白减少 C血中白蛋白数量增多 D血中球蛋白增加对白蛋白造成影响 E小管液中白蛋白重吸收减少

22.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C)

A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B ADH分泌增多 C 肾动脉收缩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五、多项选择题

1.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率增高的因素是()

A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肾的血浆流量增加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E

肾小球囊内压升高

2.在近曲小管能主动吸收的物质是()

A Na+

B Cl-

C 葡萄糖 D水 E 氨基酸

3.能引起肾素分泌的因素是()

A 循环血量减少

B 动脉血压降低

C 肾小球滤过Na+减少 D肾小球滤过K+减少E 肾小球滤过H+减少

六、简答题

1.简述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第九章感官

一、名词解释

1.瞳孔对光反射 2.视力 3.暗适应

二、填空题

1.近视物时,眼球发生( )、( )和( )三方面的调节反应。

2.矫正近视眼可配带适度的( ),矫正远视眼可配带适度的( ),矫正散光眼可配带合适的( ),老视眼看近物的时候配带适度的( )。

三、单项选择题

1.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是()

A 听觉器官

B 视觉器官

C 前庭器官 D嗅觉器官 E 味觉器官

2.眼的折光系统不包括()

A 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玻璃体 E 视网膜

3.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A 大脑皮层

B 下丘脑

C 中脑 D脑桥 E 延髓

4.眼的调节功能主要取决于()

A 瞳孔的大小

B 角膜的折光系数

C 房水的折光系数 D晶状体的弹性 E 玻璃体的厚度

5.对远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眼球前后径过短

B 眼的折光能力弱

C 近点较正视眼短 D平行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后E 可用凸透镜矫正

6.视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 B 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分 C 能分辨颜色 D不能产生动作电位E 对光的敏感度较差

7.何种维生素缺乏可导致夜盲症()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维生素

D

E 维生素E

12

8.暗适应的实质是()

A视紫红质数量恢复的过程 B 色觉障碍恢复的过程C 视锥细胞兴奋性恢复的过程D瞳孔对光反射的过

程 E 视敏度逐渐提高的过程

9.与声波传导和感受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A 鼓膜

B 基底膜

C 听骨链 D毛细胞 E 咽鼓管

10.声波感受器是()

A 球囊囊斑毛细胞

B 椭圆囊囊斑毛细胞

C 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 D耳蜗基底膜毛细胞E 耳石

11.鼓膜穿孔后,患侧耳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是()

A 声波→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

B 声波→鼓膜→听骨链→蜗窗→内耳

C 声波→鼓室空气→前庭窗→内耳 D声波→鼓室空气→蜗窗→内耳 E 声波→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

12.晕车、晕船的主要原因是()

A 大脑缺氧

B 过敏

C 视觉器官受过强或过久刺激 D听觉器官受过强或过久刺激E 前庭器官受过强或过久刺激

五、多选题

1.眼视近物时瞳孔缩小的意义是()

A 减少入眼光量

B 增加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

C 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 D减少折光系统的色像差 E 增加视觉清晰度

2.能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A 水平细胞

B 双极细胞

C 神经节细胞 D视锥细胞 E 视杆细胞

3.老视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近点较正视眼近

B 晶状体弹性降低

C 看远物时正常 D眼球前后径过短 E 看近物时必须配带凸透镜

4.临床常见的色盲是()

A 红色盲

B 黄色盲

C 绿色盲 D蓝色盲 E 紫色盲

六、问答题

1.眼视近物时晶状体是如何调节的?

第十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牵张反射 2.牵涉痛 3.第二信号与第二信号系统

二、是非题

1.突触后抑制必须经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才能发生。()

2.各种感觉传导通路在向大脑皮层投射过程中,都必须在丘脑处换神经元。()

3.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是肾上腺素能纤维。()

4.脊髓高位离断的病人,可以恢复非意识控制下的排尿能力。()

5.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应用,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6.副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的效应器比交感神经系统要广泛。()

三、填空题

1.突触后抑制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共同作用是使大脑皮层既处于(),又能产生()。

四、单选题

1.对神经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为神经元的突起部分,即通常所讲的轴突 B神经纤维的基本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它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将冲动传向胞体 C在实验条件下,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可同时向纤维的两端传导 D神经干中的许多神经纤维在传导神经冲动时,互相不会发生干扰E用适宜强度的电流连续刺激实验中的神经纤维,几小时后会出现传导阻断

2.对突触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部位叫突触 B一个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与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C突触小体为神经元的树突末端形成膨大球状的结构 D突触小体的轴浆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和囊泡E囊泡中含有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

3.在突触传递过程中,促使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离子是()

A钙离子 B钾离子 C钠离子 D氯离子 E镁离子

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发生时,突触后膜膜电位的特征是()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超射

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

A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钾离子 B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钠离子 C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 D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钾离子 E钙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钙离子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

A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钾离子 B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钠离子 C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 D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钾离子 E钙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钙离子7.下列哪点为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

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8.肝,胆囊疾患牵涉痛的部位可位于()

A心前区左上臂尺侧 B右肩胛部 C腹股沟区 D左上腹,肩胛间 E上腹部或脐周围

9.下列关于肌紧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缓慢持久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B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活动 C感受器为肌梭D效应器主要为慢肌纤维成分 E主要表现为屈肌反应

10.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下丘脑

11.处于肌紧张的肌肉不易疲劳,主要是因为()

A牵拉肌肉力量较弱且缓慢 B伸肌和屈肌交替收缩 C肌肉中的快,慢肌纤维轮流收缩 D肌肉中的慢肌纤维轮流收缩 E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不断传导神经冲动

12.下列神经中,哪种从中枢发出后不须换元便直接支配效应器()

A心脏交感神经 B胰腺迷走神经 C骨骼肌α运动神经 D骨骼肌血管交感神经 E汗腺交感神经13.下列效应器上α受体作用表现为抑制性的是()

A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 B胃肠括约肌 C小肠平滑肌 D膀胱括约肌 E瞳孔开大肌

14.下列效应器上β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是()

A 心肌 B支气管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未孕子宫肌 E骨骼肌血管

15.引起植物神经节神经元兴奋的受体为()

A M型受体

B N

1型受体 C N

2

型受体 Dα型受体 Eβ型受体

16.引起心肌兴奋的受体为()

A α

1型受体 Bα

2

型受体 Cβ

1

型受体 D β

2

型受体 E M型受体

17.在突触传递的过程中,促使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离子为(A)

A Ca2+

B K+

C Na+

D Cl-

E Mg2+

五、多项选择题

1.与感觉产生有关的是()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大脑皮层 D非特异性投射 E 特异性投射

2.下列哪些组织器官内具有胆碱能M型受体()

A 胃肠平滑肌

B 膀胱逼尿肌

C 支气管平滑肌 D竖毛肌 E 汗腺

3.哪些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

A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D支配内脏的所有传出神经 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六、简答题;

1.简述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2.肌紧张的生理意义?

3.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有什么区别?

4.胆碱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几类?各类受体分别有什么主要作用?

第十一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激素 2.受体 3.月经周期

二、是非题

1.甲状腺激素是一种脂蛋白激素,它由神经垂体分泌。()

2.生理剂量的升压素有明显的收缩全身血管的作用。()

3. ACTH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但后者增多时却抑制ACTH的产生。()

三、填空

1.下丘脑视上核以分泌()素为主,而室旁核以分泌()为主,这两种激素储存的部位在()2.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有三各靶腺,它们是( )、( )和( )。

3.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 );束状带分泌( );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 )。

4.一个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婴儿,如在()得不到甲状腺激素补充,将会出现()

四、单选题

1.关于内分泌调节的生理意义,错误的是()

A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 B构成某些反射弧传出环节的一部分 C引起某些新的代谢活动,并提供能量 D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E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水平之所以处于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3.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引起()

A肢端肥大症 B巨人症 C甲亢 D柯兴症 E侏儒症

4.呆小症是由于婴儿期()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生长素分泌不足 C食物中缺乏蛋白质 D食物中缺乏铁 E食物中缺乏钙

5.哪项不是生长素的作用()

A促进蛋白质合成 B促进骨骼生长 C生理剂量刺激胰岛素分泌 D通过允许作用使脂肪分解加快E促进脑发育

6.甲状腺功能亢进,不会出现()

A 心率加快

B 收缩压增高

C 肌肉震颤

D 加速蛋白质合成

E 容易出汗

7.地方性甲状腺的主要发病原因是()

A食物中缺乏碘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 C 三碘甲腺原氨酸过多 D四碘甲腺原氨酸过多 E促甲状腺激素过少

8.动物去肾上腺皮质后短期内可引起死亡,主要原因是缺乏()

A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糖皮质激素 D盐皮质激素 E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9.促性腺激素包括(C)

A TSH和FSH

B ADH和LH

C LH和FSH

D LH和TSH

E GH和ADH

五、简答题

1.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3.腺垂体有哪些激素分泌?各有什么主要作用?

4.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

5.简述月经周期形成的过程及机理。

第一、二章绪论和细胞

一、名词解释

1.指肌体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2.机体受到刺激后由安静转入活动或活动加强叫兴奋。对可兴奋细胞,兴奋指它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3.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4.指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可扩布性且迅速逆转的电位变化

5.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或功能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由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二、是非题:1---6:错 7:对

三、填空题:1.强度作用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域强度

2.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3.神经体液自身调节

4.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四、单选题 1---5:BCEBA 6---10:CABED 11---15;BBADC 16—17:CD

五、多项选择题 1:DE 2:DE 3:AC 4:DE 5:ABE

六、问答题

1

2.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过程:肌膜动作电位→横管传到细胞内部→肌浆网终池释放钙离子→肌浆中钙离子增多→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构形改变→原肌凝蛋白构形改变→

暴露肌纤蛋白(即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激活ATP酶,分解ATP酶供能→横桥扭动,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动→肌节短缩→肌肉收缩。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 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的容积百分比,其数值反应全血中血细胞的相对值

2.指血小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3.血液从流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

二、是非题:

1:错2:对

三、填空题:1:0。9% 5% 2:XII III 3:同型交叉配血试连4:生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5;白胶体参透压

四、单选题1---5:BDBCD 6——10:CEDBB 11------13:ADD

五、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E 3:AC

六、问答题

1.输血原则是避免发生凝集容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其要点有三:㈠鉴定血型:输血前必须鉴定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还须做交叉配血。㈡同型互输ABO血型系统中的四种血型,同型可以相互输入。㈢异型慎输:情况危急,血源困难时,可进行异型输血,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⒈有一定限度。O型可输给其他血型的人,A型和B型不能输给O型人,且这两种血型之间不可互输。2有一定限度。异型输血时,、每次以200mL为宜。不要超过400Ml。3输入速度应缓慢。4密切观察,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征兆,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救治。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2.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博出量×心率

3.每博输出量和心输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4.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5.指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

二、是非题:1——5:错对对错对6—9:对错对错

三、填空题:1: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2:葡肯野细胞结区细胞3:博出量心率4:心脏博出量心率外周阻力5: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迂回通路

四、单选题

1---5:AEBDC 6——10:EDEAE !!——15:BCDAE 16—20:DDCDD 21:E

五、多项选择题

1:ACD 2:BC 3:DE 4:ABCD 5:ACE

六、简答题

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每博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

2.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生成的。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移动的方向取决于毛细血管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四个因素。其中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进液体由毛细血管压=内向血管外滤过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则是将液体从毛细血管外重吸收入血管内的力量。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是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等。

3.窦弓反射是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到牵张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减少和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的反射。它的生理意义是缓冲血压的急剧变化,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第五章呼吸

一、词解释

1.氧要从外界空气中摄取,二氧化碳则需排出体外,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这种气体交换过

2.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3.指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即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

4.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

二、是非题:1——3:对对对

三、填空题:1: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2:呼吸运动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3:形成碳酸氢盐.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成碳酸氢盐.4:兴奋抑制5: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四、单选题:1—5:CBBBC 6—10;DCCAC 11—12:AB

五、多项选择题1:ABCD 2:ACD 3:ABCDE

六、简答题

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它的生理功能为①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②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2.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可以保持肺泡呈扩张状态,以利肺通气和肺换气。另外,它可促进胸腔中大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指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指食物被3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等通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3.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为胃排空。

二、是非题:1——4:错对错对

三、填空题:1:脂肪蛋白质2:机械消化化学消化3:容受性舒张紧张性舒张.蠕动4:辐射对流.传导蒸发

四、单选题:1——5:CAAEA 6——10:EEEBC 11—15:AECDD 16—19:BBAD

五、多项选择题1:ABCE 2:AB 3:ABCD 4:CD 5:CDE 6:BCDE 7:B

六、简答题

1.胰液含大量水分、碳酸氢盐及多种消化酶。㈠碳酸氢盐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适当的PH环境。㈡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力,两酶作用相似,均可以水解蛋白质为眎和胨;它们同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㈢胰脂肪酶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能水解甘油三酯为甘油、甘油—酯和脂肪酸。㈣胰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㈤水解多肽为氨基酸,水解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为单核甘酸。㈥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使胰蛋白酶失活,并能部分抑制糜蛋白酶的活性。

2.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可作为乳化剂,使脂肪化,增加脂肪与脂肪没作用的机会,促进脂肪消化。胆盐与脂肪酸、甘油—酯及胆固醇等形成混合微胶粒,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同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胆汁还有中和胃酸和利胆作用。3.特点为间断排空,形成机理与胃内和十二指肠内因素有关。

第八章排泄

一、名词解释

1.单位时间内两侧肾生成超滤液的量,叫肾小球滤过律。

2.不出现糖尿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1——4:错错错错

三、填空题:1:肾小球滤过膜有效滤过压2: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血浆流量3:肾索—血管紧张索—醛固酮系统血钾离子,血钠离子4: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循环血量减少.5:钠离子HCO3- 6: 收缩减少减低7:减少增加.

四、单选题1—5:DBEBE 6—10:AACAD 11——15:CBBCC 16—20:CBBCE 21—22:AC

五、多项选择题:1:BC 2:ACE 3:ABC

六、问答题

1.静脉快速滴注大量0.9%氯化钠溶液后,尿量增多。这主要因为静脉快速滴注大量生理盐水后,一方面血浆蛋白质被稀释,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另一方面肾有效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加,均使滤液生成增加,尿量增多。

2.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㈠肾小球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血浆中水、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生成滤液即原尿。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由肾小球滤出的原尿,经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使原尿的质和量都发生很大变化,最后形成排出的终尿。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此反射为牵张反射。

2.内脏疾患引起特定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叫牵涉痛。

二、是非题1——6:对错错对对错

三、填空题1:侧支抑制.返回抑制2:觉醒状态各种特定感觉

四、单选题1——5:ECABC 6——10:BABEB 11——15:CCCAB 16——17:CA

五、多选题1:ACDE 2:ABCE 3::ABCE

六、问答题

1.传递过程局部去总和

兴奋性递质→Na+内流(主)

→EPSP→AP(兴奋)

突触间极化

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Ca2+内流→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隙弥散超极化总和

→与突触后膜受体接触→抑制性递质→Cl-内流(主)——→IPSP—→

兴奋性降低(抑制)

2.腱反射的意义:协助诊断疾病,尤其是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肌紧张的意义:维持姿势,并协助中枢和外周神经

第十一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二、是非题1——3:无答案

三、填空题:1:升压素催产素神经垂体

2:甲状腺肾上腺.性腺

3: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

4:4个月.即克订病

四、单选题

1——5:CEEAE 6——9:DAEC

五、问答题

1.对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对血糖有升高作用。对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合成。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过量是影响脂肪的分布,而出现四肢脂肪减少,而面部躯干增多的向心性肥胖。对水代谢:影响水的排泄,类似醛固酮的作用,不过仅有醛雇酮的1/400。

2.对糖代谢:促进躺的吸收,增加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升高,还可加速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又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升糖大于降糖作用,甲亢病人可出现糖尿。对蛋白质代谢:只要于核,刺激DNA转录过程,促进m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及各种酶的生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大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有分解作用。对脂肪代谢:既可促进合成,又加速分解,总效果是分解大于合成。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组织、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反映的能力或特性。

2.阈刺激与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叫阈刺激,其强度叫阈强度,简称阈值。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或者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帮助下,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现象。

4.动作电位:指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可扩步性且迅速逆转的电位变化。

5.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其数值反映全血中血细胞的相对值。6.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抵抗膨胀破裂而溶血的特性或者能力。

7.血液凝固:血液从流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8.心动周期:心房或者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9.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

10.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11.收缩压:指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最高值时的血压。

12.舒张压:指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达最低值时的血压。

13.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

14.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5.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16.肺的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张性,即肺扩张的难易程度。易扩张,顺应性大;反之,顺应性小。

17.肺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V/Q)。

18.消化:指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9.吸收:

20.胃排空:

21.体温:

22.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侧肾生成超滤液的量,叫肾小球滤过率。

23.肾糖阈:不出现糖尿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24.渗透性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引起的尿量增多,称为渗透性利尿。

25.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26.瞳孔对光反射:指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发生变化。(强光变小,弱光变大)的反射活动。27.视力(视敏度):指眼的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也就是分辨物体上相距最小的两点的能力。

28.暗适应:当人从光亮处进入黑暗处时,视力逐渐恢复,视敏度逐渐提高的现象,叫暗适应。

29.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此反射称之为牵张反射。

30.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特定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者痛觉过敏的现象,叫牵涉痛。

31.第二信号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和文字是一种抽象信号,它是具体信号的信号,又叫第二信号;能对第二新好发生反映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之为第二信号系统。

32.激素: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33.受体:与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特殊蛋白质,叫受体。

34.月经周期:女性约每月发生一次子宫内膜剥落,出血从阴道流出,且在生殖期间内周而复始出现,此现象叫做月经周期。

问答题。

1.细胞膜通过哪些方式对物质进行转运?各有什么特点?

答:略。

2.什么是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理。

答: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一)细胞内外K离子分布不均衡,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

(二)安静时膜主要对钾有通透性,对钠离子通透性很小,对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等有机负离子不通透。在这种情况下,钾离子就可以顺着浓度差由细胞内向膜外扩散,与此同时,膜内的蛋白质离子则不能透出细胞膜,于是钾离子的外移就在膜两侧产生了外正内副的电位差。但此电位差又成为阻碍钾离子外移的电势能差,钾离子外移越多,阻碍钾离子外移的电势能差越大。在某一时期,当推动钾离子外移的浓度势能差和阻碍钾离子外移的电势能差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两者的代数和为零时,于是不再有钾离子的跨膜净移动。此时膜两侧由已经外移的钾离子所形成的电位差也稳定于某一数值,此电位差叫做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所以,静息电位主要由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所形成。

3.简述神经——肌接头的传递过程?

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产生)→接头前膜去极化→?a2+通道开放,Ca2+内流→接头小泡前移,与前膜融合→小泡破裂释放A?h(量子释放)→A?h在接头间隙弥散→与接头后膜上的Ach 受体亚单位结合→终板膜钠离子开放为主→钠离子内流为主→终板电位→达阈电位→肌膜爆发动作电位。

A?h的消除:在胆碱脂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胆碱和乙酸,其作用消失。

4.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鉴定ABO血型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在ABO血型系统,其血型划分是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或B凝集原而定,即“以原定型”。存在A凝集原为A型,依次类推。对于同一个体来说,血清中不存在与凝集原结合的相应凝集素。如果凝集原与相应凝集素结合,则可引起红细胞破坏出现溶血现象。临床上血型不合输血即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同时必须做交叉配血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第二章 绪论 生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著名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的远祖。最早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的生物学家,对鱼、两栖、爬行、鸟、兽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作了大量工作。 盖伦(Galen,129-199)古希腊解剖学家、医生。写出了大量医学和人体解剖学方面的文章。 维萨力欧(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家。开始用人尸作解剖材料,被誉为现代解剖学奠基人,1543年发表《人体的结构一书》,首次引入了寰椎、大脑骈胝体,砧骨等解剖学名词。 哈维(Havey,1578-1657)英国动物生理学家,血液循环理论的创始人。1682年发表《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论》一书,其研究标志近代生理学的开始。 洛维(Lower R,1631-1691)英国解剖学家。首次进行动物输血实验,后经丹尼斯(Denis)第一次在人类进行输血并获得成功。 列文虎克(Avan Leewenhock,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改进了显微镜,观察了动物组织的微结构,是首次观察到细菌和原生物的微生物学家。 林奈(Linnaeus,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1735年出版《自然系统》,奠定了动物学分类的基础。 伽尔夫尼(Galvani L,1737-1798)意大利生理学家。首次发现机体中的带电现象,进行了大量“动物电”方面的实验,开创了生物电研究的先河。 巴甫洛夫(Sechenov IM,1829-1905)德国著名生理学家。在心血管神经支配、消化液分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首次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学说。 施塔林(Starling EH,1866-1927)英国生理学家。1915年首次宣布“心的定律”的发现,对循环生理作出独创性成就。1902年与裴理斯(Beiliss WM)合作,发现刺激胰液分泌的促胰液素,1905年首次提出“激素”一词。 朗德虚太纳(Landsteiner K,1868-1943)德国生理学家。首先发现ABO血型,为临床人工输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坎农(Cannon WB,1871-1945)美国生理学家。1926年首次提出“稳态”一词,他认为:生活的机体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有赖于许多调节机制的作用才得以保持,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答案)

第一章绪论(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 2. 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B .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 D .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 E.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 .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 A. Mendel B. Morgan C . Garrod D . Hardy. Wenberg E . Watson, 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 B .人群中约有0.5%?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C .人群中约有 15%?20%勺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勺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 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 A .细胞遗传学 B .体细胞遗传学C.细胞病理学D .细胞形态学 E .细胞生理学 6. 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人类细胞遗传学 B .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医学分子遗传学E .医学生物化学 7. 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 Mendel B . Morgan C . Darwin D . Schleiden , Schwann E.Boveri , Sutton 8 .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 Feulgen B . Morgan C . Watson, Crick D . Avery E.Garrod 9. 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 Feulgen B . Morgan C . Watson, Crick D . Avery E . Garrod 10. 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 Mendel B . Morgan C . Darwin D . Paullng E . Boveri , Sutton *11 . 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 . Morgan C .蒋有兴(JH.Tjio)和Levan D . Avery E . Garrod 12. 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是: A. McKusick B . Morgan C . Darwin D . Schleiden , Schwann E . Boveri , Sutton *13 .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 先大畸形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4. 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先大畸形 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5. 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先大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6.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先大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17.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 B .家族性疾病 C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 E .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 18. 环境因素诱导发病的单基因病为: A. Huntington 舞蹈病B .蚕豆病C .白化病D .血友病A E .镰状细胞贫血 19. 传染病发病: A.仅受遗传因素控制 B .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 C.以遗传因素影响为主和环境因素为辅 D .以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和遗传因素为辅 E .仅受环境因素影响 20. Down^合征是:

执业药师药剂学-绪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最佳选择题 1、关于溶液型剂型的错误叙述是 A、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 B、溶液型剂型为均匀分散体系 C、溶液型剂型也称为低分子溶液 D、溶液型剂型包括芳香水剂、糖浆剂、甘油剂、注射剂等 E、溶液型剂型包括胶浆剂、火棉胶、涂膜剂等 2、按形态分类的药物剂型不包括 A、气体剂型 B、固体剂型 C、乳剂型 D、半固体剂型 E、液体剂型 3、药剂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基本理论的研究 B、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C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D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E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按分散系统分类的药物剂型不包括 A、固体分散型 B、注射型 C、微粒分散型 D、混悬型 E、气体分散型 5、剂型分类方法不包括 A、按形态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按治疗作用分类 D、按给药途径 E、按制法分类 6、下列关于制剂的正确叙述是 A、将药物粉末、结晶或浸膏状态的药物加工成便于病人使用的给药形式称为制剂 B、制剂是各种药物剂型的总称 C、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制剂 D、一种制剂可有多种剂型 E、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7、下列关于药物剂型重要性的错误叙述是 A、剂型可影响药物疗效 B、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 D、剂型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E、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8、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被称为 A、工业药剂学 B、物理药学 C、调剂学 D、药剂学 E、方剂学 9、下列关于剂型的错误叙述是 A、药物用于防病治病,必须制成适宜的给药形式,即为药物的剂型 B、剂型是一类制剂的集合名词 C、同一种药物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 D、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E、剂型是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将某种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与要求,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物的具体产品 10、药物剂型进行分类的方法不包括 A、按给药途径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按制法分类 D、按形态分类 E、按药物种类分类 11、关于药剂学的基本概念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钢结构习题第一章 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钢材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值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3、钢材的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用冲击韧性值指标来衡量。 4、时效硬化:轧制钢材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强度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 5、冷作硬化:钢材受荷超过弹性范围以后,若重复地卸载、加载,将使钢材弹性极限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6、钢材的冷脆:在负温度范围,随温度下降,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提高,但塑性变形能力减小,冲击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冷脆。 7、应力集中:构件由于截面的突然改变,致使应力线曲折、密集,故在空洞边缘或缺口尖端处,将局部出现应力高峰,其余部分则应力较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8、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显著的变形,吸收很大的能量,延续时间长,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时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 9、脆性破坏:破坏前无明显变形,破坏突然发生,断裂时断口平齐,呈有光泽的晶粒状。脆性破坏危险性大。 10、蓝脆:钢材总得趋势是随着温度的提高,钢材强度及弹性模量下降;但是在250℃附近,钢材强度有所提高,塑性相应降低,钢材性能转脆,由于在这个温度下钢材表面氧化膜呈蓝色,故称为蓝脆。 二、填空题 1.钢材的三项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伸长率。2.Q235-B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B级常温冲击韧性沸腾钢。 3.普通工字钢用符号I 及号数表示,其中号数代表高度的厘米数。 4.根据应力-应变曲线,低碳钢在单向受拉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5.钢材在当温度下降到负温的某一区间时,其冲击韧性急剧下降,破坏特征明显地由塑性破坏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6.钢结构有耐腐蚀性差和_ 耐火性__差的弱点。 7.钢结构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是_以概率论基础的极限状态_设计方法。 8.当温度达到600℃时,强度几乎降为零,完全失去了承载力,这说明钢材的_耐火_性能差。 9.钢材标号Q235B中的235表示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35N/mm2。 10.钢材在连续的循环荷载作用下,当循环次数达到某一定值时,钢材会发生突然断裂破坏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 1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2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 4应激反应:机体遇到缺氧、创伤、手术等有害刺激时,可引起腺垂体促肾上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 5 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以适应在应急情况下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适应性反应。 6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 7牵扯性痛:由于内脏疾病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8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时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是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的现象。 9阙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 10肝肠循环:胆盐从肠到肝,再从肝回到肠的循环过程。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胆盐约有95%左右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胆盐的肝肠循环具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 11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13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的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 14内环境: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就是肌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播出量贮备和心率贮备。 16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 17耳蜗微音器点位:当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局部的电位波动,此电位变化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型和频率相一致。 18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9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20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2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膜分子结构的假说,基本内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2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成为细胞的兴奋性。 23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24分节运动:小肠的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25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 26肾小球的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血浆成分被滤入肾小管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27肾小管的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浆中去的过程。 28内分泌: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他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除腺体分泌物的现象成为内分泌。 简答题 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1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横管膜传播,同时激活膜上的L型钙通道 2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激活连接肌质网膜上的钙释放通道,使连接肌质网内的Ca2+释放入胞质 3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而引发肌肉收缩 4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行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将胞质的钙离子回收入肌质网,胞质内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2、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1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 2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 3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及各期离子机制: 1特征: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明显不对称,分为0、1、2、3、4期5个时相 2离子机制:0期去极化是快Na通道开放形成,Na+大量内流;1期K+外流;2期平台期为Ca+持久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复极缓慢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Na+—K+泵启动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前负荷:前负荷即心肌初长度,为异长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从而对心搏出量进行调节。心肌初长度改变取决于静脉回心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量增加,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则每博输出量增加,反之减少 2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后负荷加大时,心肌射血阻力增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相应缩短,射血速度相应减慢,搏出量减少。进而室内剩余血量增加,静脉回流若不变,心肌初长度由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而加长,引起收缩力增强 3心肌收缩力:为等长调节,通过心肌收缩力的改变,影响心肌细胞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 4心率:以40次/分和180次/分为分界点,通过处在不同阶段的心率调节心输出量 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增大,射入动脉中的血液增多,对管壁的张力增加,使收缩压升高,从而使血流速度加快,,如果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则大动脉中增多的血量仍可在心输期流至外周,到舒张期末,大动脉内留存血量和搏出量增加之前相比,增加并不多,使舒张压增高不多,因此搏出量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在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此期流向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多,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但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故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

第一章 绪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 2.企业管理,财务会计 3.决策,预测 4.决策与计划会计,控制与业绩考核会计 5.整体,责任中心 6.计划,控制 7.企业内部,决策 8.引导注意,解决问题 9.计划,控制 10.财务状况,决策 11.企业管理当局,经济信息 12.经济用途,全部成本法 13.业务量,变动成本法 14.过去,展望未来 二、名词解释 1.管理会计:是指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选择、计算、分析数据,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并用来满足企业计划和控制的需要。所以又称对内报告会计。 2.财务会计:是指通过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向企业以外的投资者、债权人、银行、税收机关等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提供他们进行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所以又称对外报告会计。 3.计划:是指制定未来的经营方针,并拟定其实施方案。 4.预测:是指根据已有的历史资料和现有的条件,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人员的经验,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计和推测事物的未来。

5.决策:是指根据预测所获得的信息作出科学判断,在若干待选方案中选择可达到目标的可行方案。 6.控制:是指通过指导、调整和干预经济活动,促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D 6.A 7.D 8.B 9.C 10.D 五、多项选择题 1.A、B 2.A、B、D、E 3.A、B、C、D、E 4.A、C、D 5.A、B、C 6.A、B 7.C、D 8.D、E 9.A、B、C 10.C、D、E 11.A、B、D 12.B、C 六、问答题 1.答:西方管理会计的两个萌芽,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都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美国在经济实力等方面取代了英国的统治地位。经营管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美国,因而能够产生出这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应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而产生的一种方法。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一度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方面产生飞跃的发展。伴随高速发展的经济,资本主义企业本身和它们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各垄断集团之间的竞争加剧,通货膨胀率上升,资本利润率下降,迫使企业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示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传质分离过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略 第二章习题 1. 计算在和下苯(1)-甲苯(2)-对二甲苯(3)三元系,当x1= 、x2=、x3=时的K值。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并与完全理想系的K值比较。已知三个二元系的wilson方程参数(单位: J/mol ): λ -λ11=-;λ12-λ22= 12 λ -λ22=;λ23-λ33=- 23 λ -λ11=;λ13-λ33=- 13 在T = K时液相摩尔体积(m3/kmol)为: =×10 -3 ;=×10 -3 ;=×10 -3 安托尼公式为(p s:Pa ;T:K ): 苯:1n =(); 甲苯:1n =(); 对 -二甲苯:1n = (); 解: 由Wilson方程得:

Λ12=l V 12exp[-(λ12-λ11)/RT] ??=3 3 1091.1001055.177??×exp[-/×]= Λ21=???????????????? Λ13= Λ31= Λ23= Λ32= ln γ 1 =1-ln(Λ 12 X 2+Λ 13X 3)-[ 3 32231131323322112 21313212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Λ+ΛΛ+Λ++ΛA +Λ+Λ+] = γ1= 同理,γ2=; γ3= lnP 1S = lnP 2S = lnP 3S = 作为理想气体实际溶液, K 1=P P S 11γ=,? K 2=,?? K 3= 若完全为理想系,

K 1=P 1= K 2= K 3= 2. 在361K 和下,甲烷和正丁烷二元系呈汽液平衡,汽相含甲烷%( mol ),与其平衡的液相含甲烷%。用R -K 方程计算 和Ki 值。 解:a 11= 1 1 5 .2 242748.0c c p T R ?= ? dm 6 ? ? mol -2 a 22= 2 2 5 .2 242748.0c c p T R ?=?MPa?dm 6??mol -2 b 1= 1 1 208664.0c c p T R ?=?dm 3mol -1 b 2= 2 2 5 .2 242748.0c c p T R ?=?dm 3mol -1 其中T c1=, ??P c1= T c2=,? ?P c2= 均为查表所得。 a 12=√a 11?a 22=?dm 6??mol -2 液相: a =a 11x 12+2a 12x 1x 2+a 22x 22 ?=×+2×××+× ?= b= b 1x 1+b 2x 2=×+×=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胞外为高Na+、Cl-。(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微机原理习题 第一章绪论 习题与答案 1、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及BCD码形式。 (1) 10110010B= (2) 01011101、101B = 解: (1) 10110010B = 178D =B2H=(00010111 1000)BCD (2) 01011101、101B =93、625D=5D.AH =(1001 0011、0110 0010 0101)BCD 2.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D= (2) 1000D= (3) 67、21D= 解: (1) 100D = 01100100B (2) 1000D=1111101000B (3) 67、21D=1000011、0011B 3.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二进制数。 (1) 2B5H = (2) 4CD、A5H= 解: (1) 2B5H = 693D = 00101011 0101B (2) 4CD、A5H=1229.6445D=0100 11001101.10100101B 4、计算下列各式。 (1) A7H+B8H = (2) E4H-A6H = 解: (1) A7H+B8H = 15FH (2) E4H-A6H =3EH 5、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与补码。 (1)+89 (2)-37

解: (1) [+89 ] 原码、反码与补码为: 01011001B (2) [-37] 原码= 10100101 B [-37] 反码= 11011010 B [-37] 补码=11011011 B 6.求下列用二进制补码表示的十进制数 (1)(01001101)补= (2)(10110101)补= 解: (1)(01001101)补= 77D (2)(10110101)补=-75D 7.请用8位二进制数写出下列字符带奇校验的ASCII码。 (1)C: 1000011(2)O: 1001111 (3)M: 1001101 (4)P: 1010000 解: (1)C:0 1000011 (2)O: 01001111 (3)M:11001101 (4)P: 1 1010000 8、请用8位二进制数写出下列字符带偶校验的ASCII码。 (1)+:0101011 (2)=: 0111101 (3)#:0100011(4)>: 0111110 解: (1)+:00101011 (2)=: 10111101 (3)#:10100011 (4)>: 1 0111110 9、叙述CPU 中PC的作用。 解:PC就是CPU中的程序计数器,其作用就是提供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第一章 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 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 式。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 以为,以 为, 以为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 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7.共同语是的语言,方言是的语言。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 是:、、、、、、。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地。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 (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 (1)(2)(3)(4)。 12.语、语、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 是语、语、语 语、语和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是和。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16.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第一章 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2、钢材的韧性: 3、时效硬化: 4、钢材的冷脆 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6、应力集中 7、塑性破坏 8、脆性破坏 二、填空题 1.钢材的三项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为:、和 。 2.Q235-BF表示。3.普通工字钢用符号及号数表示,其中号数代表的厘米数。 4.根据应力-应变曲线,低碳钢在单向受拉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可以分为、 、、、。5.钢材在当温度下降到负温的某一区间时,其冲击韧性急剧下降,破坏特征明显地由破坏转变为破坏,这种现象称为。 6.钢结构有耐腐蚀性差和_______差的弱点。 7.钢结构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是______设计方法。 8.当温度达到600℃时,强度几乎降为零,完全失去了承载力,这说明钢材的_____________性能差。 9.钢材标号Q235B中的235表示材料的为235N/mm2。 10.钢材在连续的循环荷载作用下,当循环次数达到某一定值时,钢材会发生突然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钢材的___________。 11.钢结构中采用的各种板件和型材,都是经过多次辊轧而成的,一般薄钢板的屈服点比厚钢板___________。 12.当钢材受荷载作用进入弹塑性阶段及以后时,间歇重复加载将使弹性变形范围扩大,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__________。

13.Q235A级钢材的__________不作为钢厂供货的保证项目,因而这种钢材不宜在焊接承重结构中使用。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将钢材分为四组,钢板越厚,设计强度越________。 15.钢材承受动力荷载作用时,抵抗脆性破坏的性能用______指标来衡量。 16.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材料的_______确定的 三、单项选择 1、钢结构更适合于建造大跨结构,这是由于() A.钢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B.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C.钢结构自重轻而承载力高 D.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性能和力学计算结果最符合 2、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是由于() A.钢材是塑性较差的材料 B.钢材的强度较高 C.结构的构造不合理或工作条件差 D.材料的使用应力超过屈服点 3、在承受动荷的下列连接构造中,不合理 ...的是() 4、钢材的冲击韧性A KV值代表钢材的() A.韧性性能 B.强度性能 C.塑性性能 D.冷加工性能 5、钢材的伸长率指标是通过下列哪项试验得到的?() A.冷弯试验 B.冲击功试验 C.疲劳试验 D.单向拉伸试验 6、钢材所含化学成分中,需严格控制含量的有害元素为( ) A.碳、锰 B.钒、锰 C.硫、氮、氧 D.铁、硅 7、随着钢材中含碳的增加会使钢材的_____提高。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强度和塑性 8.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是指() A.焊接后对焊缝附近的母材性能没有任何影响 B.焊缝经修整后在外观上几乎和母材一致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生理学是研究①________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②________的科学。 2. 生理学主要从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三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 3.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 4. 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①________代谢和②________代谢两个方面。 5. 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 6.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①________。它是机体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②__________ ;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③________的状态,称为④________。 7. 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④________。 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①________,其结构基础称为②________。 9.根据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不同,反射可以分为①_______反射和②______反射两种类型。 10.反馈调节控制有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两种类型。 11.可兴奋细胞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_ 。它们受刺激时易发生 ④________反应。 二、选择题 [A型题] 1.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尿液 D.淋巴液 E.血液 2.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A.固定不变 B.相对稳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不变 E.剧烈波动 3.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 A.分泌活动 B.收缩反应 C.电位变化 D.神经冲动 E.反射活动 4.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E.负反馈调节 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由输入信息与反馈信息比较后得出的信息称为() A.控制信息

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参考答案 、概念题 1.试述下列各组概念: ⑴ 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 ⑵ 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 ⑶数据类型、数据操作 ⑷ 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参考答案:略 2 ?试述数据结构研究的3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研究的3个方面分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操作) 。 3 .试述集合、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和图型结构四种常用数据结构的特性。 参考答案: 集合结构: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的特性外,数据元素之间无其它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松散性的。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即若结构非空,则它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终端结点,开始结点没有前趋但有一个后继,终端结点没有后继但有一个前趋,其余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前驱和一 个后继。 树形结构:树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即若结构非空,则它有一个称为根的结点,此结点无前驱结点,其余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前驱,所有结点都可以有多个后继。 图形结构:图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即若结构非空,则在这种数据结构中任何结点都可能有多个前驱和后继。 4 .设有数据的逻辑结构的二元组定义形式为B=(D,R),其中D={a i, a2,…,a n}, R={| i=1,2,…,n-1},请画出此逻辑结构对应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示意图。参考答案:顺序存储结构示意图如下: n-2 n-1 链式存储结构示意图如下: 5.设一个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如图所示,请写出它的二元组定义形式。

图第5题的逻辑结构图 参考答案: 它的二元组定义形式为 B= ( D, R )其中 D={k i ,k 2,k 3,k 4,k 5,k 6,k 7,k 8,k 9}, R=,,,,,,,,, }。 _ 2 2 6 .设有函数 f (n)=3n -n+4,请证明 f (n)=0(n )。 证明:因为存在c=6, N=1,对所有的n 》N , 0 w 3n 2-n+4 < 6 x n 2都是恒成立的,所以由书 P16的定义可得f 2 (n)=O(n )。 8.试确定下列程序段中有标记符号 ⑴ i=1; k=0; while ( i<=n-1) { k += 10 * i; //* i++; } ⑵ i=1; k=0; do { k +=10 * i; //* i++; } while(i<=n-1); ⑶ i = 1; k = 0; while (i<=n-1) { i++ ; k+= 10 * i; //* } ⑷ k=0; for( i=1; i<=n; i++) { 100 n n (1) 2 (2) (3/2) (3) (4/3) ⑷n n 2/3 ⑸n 3/2 ⑹n (7) n! (8) n (9) n (10) log 2 n (11) 1/log 2 n (12)log 2 (log 2n) (13) nlog 2 n (14) n log 2n 参考答案: 按增长率递增的排列顺序是: 100 1/2 1/log 2n<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