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什么是建筑观?人们对世界建筑和建筑世界总的看法。
建筑观的来源直接的建筑体验
“形”象建筑一一以建筑摄影、方案图以及模型照片形式呈现的
“意”象建筑一一以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的
建筑设计的特点:真实的、图像的、意向的
所谓的建筑设计原理,便是把(真实的或意向的)原型落实到图像层面(设计过程)的方法体系。
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包括了为建造一栋建筑物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知识,即建筑学、结构学、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消防、自动控制以及建筑声学、光学、建筑热力学、建筑材料学乃至工程经济学(概预算)等知识领域。
建筑风格、流派: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结构理性主义、现
代派、风格派、构成派、野性主义、高技派、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地域主义、结构主义……
建筑功能
工业建筑:人们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分为通用厂房和特殊厂房。
居住建筑:宿舍、集合式住宅(公寓)、别墅、宫殿
公共建筑: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展览建筑、观演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的内容: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造型艺术问题、技术经济问题分析、总体环境布置
设计任务书
1、项目类型与名称、建设规模与标准、使用内容、其面积分配
2、用地概况描述及城市规划要求等
3、投资规模建设标准及设计进度等
4、建设单位(业主)的一些主观意图描述
一、“公共限制”条件: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二、总体环境布置(场地分析与设计):功能与形态、卫生与舒适、经济与安全
三、平面图设计:功能,根据不同的建筑性质和用途来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结构,根据规模、层数及空间大小合理选择结构类型;艺术,根据规模、层数及
空间大小合理选择结构类型。
四、剖面设计
五、立面设计
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成
1、公共活动空间:全家团聚、文娱、休息、进餐、户外活动以接待客人、对外进行社交的综合活动场所(核心空间)
2、私密性空间:专门为家庭成员进行私密性行为(如睡眠、休息、个人卫生、梳妆等)提供的空间,包括卧室、卫生间、浴室、衣物贮藏等私密什极强的空间和书房、工作间等特定要求的静谧空间
3、家庭服务空间:为进行膳食准备、洗涤餐具和衣物、清洁环境、修理设备等家务活动而提供的空间,在设计时应重视其功能性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主要使用部分
次要使用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
垂直交通: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
交通枢纽:门厅、过厅等
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
1、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
2、交通联系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
3、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通廊
水平交通的空间形式、长、宽、高:功能需要、防火规定、空间感受
?开敞外廊时可增加5E;?设
自动喷淋时可增加25%;
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 1.5m以上;旅馆、办公建筑
1.5~2m;学校建筑2 ~3 m;医院门诊部3~4m。
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楼梯:直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旋转楼梯、剪刀梯等
坡道:8%15%、6%-12%
电梯:普通电梯、消防电梯自动扶梯:坡度较为平缓30。
空间组合中的交通枢纽:为了满足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度以及
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而设置的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度的作用。
功能要求(通行能力)
精神要求(空间意境)
空间尺度
导向
室内外过度第2节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空间的主次关系、空间的使用顺序、空间的内外关系、空间的联系与分割
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问题。一般分为平面和立体两种方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 一 — ' 1
丄
人流疏散的特点
2. 索急盈戢
廷芯婪 型
医溟
向场
影剧陕 体育馆 图书馆 客运站 載学楼
■
?
■
■
■ ? ■ 集中性
■
■
?
?
?
■
人流疏散的特点: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畅通,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
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连续性的活动已将出口与入 口分开设置。要俺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能力。
剧院、电影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 于两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 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400人。体育馆 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 2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 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第四节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1、墙体承重结构: 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
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 公楼、医院。
结构特点:内墙和外墙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和职称上部结构重量的双 重作用。 承重墙要尽量均匀、交圈,上下层对其,门洞大小有限,墙体高厚 比要合理,
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
3*医玛it 削面匕 您是庇肚瞬所承曼的荷厦畑丸.厲也齟乩 这就会 使姑构申身占躺f 孤丫有感的瓷讥 用冊髙厘应规 墩也不逵含于来用
J
I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