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寻访民间抄本_人民军队三字经_的经过

寻访民间抄本_人民军队三字经_的经过

寻访民间抄本_人民军队三字经_的经过
寻访民间抄本_人民军队三字经_的经过

三字经诵读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本质。 2.构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3.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着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本课程的教学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看视频,讲故事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学生已知导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延伸,培养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篇幅虽然不长,但由于是古文学生不易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学本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及特点。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他们了解《三字经》的情况,会背的还可以让他们背一背,引发学习本课的兴趣。本学年主要了解《三字经》教育篇、常识篇、史书篇和勤学篇。 五、教学进度表: 上学期

下学期

《三字经》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过程与方法: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着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

三字经试题

三字经试题 ⒉《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的句子 是,。, 。 ⒊“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 个:、、、 。——《弟子规》 ⒋《三字经》上说:“子不学,。,老何为。,不成器。人不学,。”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⒍“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说的“六经”指的 是、、、、、——《三字经》 ⒎“、、、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弟子规》 ⒏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 看,而不是 看。——《弟子规》 ⒐养不教,。教不严,。——《三字经》⒑见人恶,,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 二、选择题 1、“昔孟母,择邻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人身上。( B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太祖兴,国大明” —-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B ) A、李世明 B、朱元璋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3、“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 C )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B ) A、宋国 B、鲁 国 C、赵国 D、楚国 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B )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D、戚继光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A.乐器 B.精美 C.器皿 5.“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6.“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7.“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9.“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毛泽东和周恩来 10.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 .老爷爷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 2.《论语》共有20篇。() 3.已成圣贤,仍向孩子学习的人是孔子。() 4.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是“有余力,则学文”的意思。()5.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子不学非所宜”的意思。()

6.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苟不教父之过”的意思。() 7.春季是四时之首。() 8.李白小时候十分助人为乐。() 9.周朝持续了八百年年。() 10.“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苏辙。() 附:《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3.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4.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5.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6.昔仲尼,古圣贤。赵中令,学且勤。 7.彼无书,且知勉。 8.头悬梁,彼不教,自勤苦。 9.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 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二、选择题。 1. B.孟子 2. B.鲁国 3. C.大豆 4. C.器皿 5. B.吕蒙 6. A.猪 7. A.要孝敬父母 8. C.要学会谦让 9. A.孙敬和苏秦 10. B.老婆婆

三字经考题

《三字经》测试卷 (一、二年级用)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 50 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做完后上交答题卡。本试卷请自己保留,不上交。希望你取得好成绩哟! 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父之过。 2、“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C 性相近,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4、“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生下来时,本性是善良的,这是()的观点。 A、告子 B、孟子 C、荀子 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

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6、“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 )的意思。 A、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9、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10、李白小时候十分() A、爱学习 B、贪玩 C、聪明 11、春季是四时之首。()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12、“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 A、灯光 B、火光 C、星光 1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14、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 A、木 B、丝 C、竹

三字经阅读指导

三字经阅读指导 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并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目的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弘扬人文精神。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 3、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学生吸取不竭的精神营养。 4、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的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诵读内容 一年级:《》 二年级:《》 三至六年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读本》 四、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黎永丹 副组长:曾庆菊

组员:马于雷陈艳华张逵余天兵陈肖梅李敏 2、工作小组 组长:马于雷 副组长:陈艳华张逵余天兵陈肖梅李敏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五、活动实施 1、时间及方式 (1)各班利用每周星期五早自习时间和单周的地方课时间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 (2)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与学校《中国传统文化导读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相结合,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材料。可充分利用儿童节、校园读书节以及德育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典诵读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3)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2、检查与考评 (1)每周五检查各班活动开展情况,做好记录,并在例会上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2)每月组织一次检测,每次抽测部分学生,并评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不同等次,同时将检测结果在例会上通报,学期末对检测成绩突出的班级和语文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3)每学年组织一次考级活动(一、二年级学生参加),过关的学生,统一颁发等级证书。(考评等级:初级B等,《弟子规》初级A等,《三字经》) 3、活动展示 (1)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国学知识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和优胜班级,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状。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姓名: 一.填空题。 1.《弟子规》原名_________,原作者________是____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2.学习《弟子规》的宗旨是要人懂得“_________”两个字。 3.《弟子规》所讲的都是_______等圣人的训导。告诉人们首先要孝敬_______,顺从_________;其次做事_______,说话_______,讲究______。 4.《弟子规》总叙为:弟子规,_______;首孝弟,________。泛爱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 8.我们在外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而且一定不要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因为《弟子规》中说“______,怡亲忧,_______,贻亲羞。” 9.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_______,________”,不要让父母担心。 10.“谨而信”中讲到“说话最要紧的是要诚实讲信用;说谎话,说胡话,都是不可

以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诈与妄,奚可焉?” 二.选择题。 1.“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A.常悲咽 B.谏使更 C.谨为去 D.号泣随 3.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内容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A.兄弟睦,孝在中。 B.言语忍,忿自泯。 C.尊长前,声要低。 D.兄道友,弟道恭。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5.“同是人,类不齐”意思是说()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三字经》试卷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国学之《三字经》测试卷 (一、二年级用)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50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做完后上交答题卡。本试卷请自己保留,不上交。希望你取得好成绩哟! 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父之过。 2、“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 C性相近,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4、“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生下来时,本性是善良的,这是()的观点。 A、告子 B、孟子 C、荀子 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6、“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 )的意思。 A、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9、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10、李白小时候十分() A、爱学习 B、贪玩 C、聪明 11、春季是四时之首。()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12、“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 A、灯光 B、火光 C、星光 1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14、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 A、木 B、丝 C、竹 15、《论语》共有()篇。 A、10篇 B、15篇 C、20篇 16、《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

三字经阅读指导课教案

走进《三字经》 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刘春芹 阅读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核心,形成鲜明的课外阅读教育特色,引导学生与书为友,积极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书香校园阅读氛围。在与经典、名著的对话中,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净化我们的精神家园。 活动目标: 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活动准备:读背《三字经》,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今年举行了读书节,这届读书节的主题是诵读百家经典。 这次活动,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老师背一句,你们背一句。 师生接背。 那关于《三字经》这部书,你了解什么呢?(作者、书的内容等) 师随机评价,师补充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

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有意思的是,浙江和广东两省还为《三字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起了争执。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三字经》。齐读主题。 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是因为书中有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三字经》里认识了哪些人? 指名学生说。 2、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些人——这些句子中讲到的人你熟悉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出示填空: _____?_,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_____?_,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____?_,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3、师:此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情景,我们怎能不感动呢,带着感动的心情齐读。 4、师: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再齐读。 三、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是因为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 (1)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2)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

三字经测试题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一、选择题(100题)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告诉我们(A ) A、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B、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C、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D、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2、人之初,(B )。性相近,习相远。 A、性乃迁 B、性本善 C、贵以专 D、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B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4、“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C)。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 5、“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A)。 A、猪 B、鸭 C、鸽子 D、狗 6、“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 )。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B)

A、李世明 B、朱元璋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B)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10、“高祖兴,汉业建”指的是哪位皇帝?(C) A、周武王 B、秦始皇 C、刘邦 1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来 12、“昔孟母,择邻处。”为了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搬了(D)次家。 A、4 B、2 C、1 D、3 13、“子不学,断机杼。”孟子不爱学习,孟母就剪断(C)上的布来告诫孟子求学不能半途而废。 A、洗衣机 B、纺纱机 C、织布机 14、养不教,(A )。 A、父之过 B、师之过 C、子之过 D、母之过 15、(B),非所宜。 A、幼不学 B、子不学 C、老不学 16、“养不教,父之过。”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不好好教育他是(D)的过失。 A、母亲 B、孩子 C、父亲 D、爷爷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昔孟母, . , 。 2.香九龄,. , 。 3.曰春夏,。, 。 4.自羲农,。, 。 5.夏传子,。, 。 6.,师项橐。,尚勤学。 。读《鲁论》。彼既仕,. 7.披蒲编,削竹

简。,。 8。,锥刺股. ,。 9.如囊萤, 。, 。 10。蚕吐丝, . ,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C。老子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 C.大豆 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 A。乐器 B。精美 C.器皿 5.“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6。“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A.猪 B.鸭 C.鸽子 7。“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 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9.“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 C.毛泽东和周恩来 10.李白是受了( )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 .老爷爷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 ) 2.《论语》共有20篇.( ) 3.已成圣贤,仍向孩子学习的人是孔子。( ) 4.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是“有余力,则学文”的意思。(普学网)5.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子不学非所宜”的意思。( ) 6。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苟不教父之过”的意思。() 7.春季是四时之首。( ) 8.李白小时候十分助人为乐。( ) 9.周朝持续了八百年年.() 10.“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苏辙。( ) 附:《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三字经》《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20分) 1、人之初,性本善(),()。 2、苟不教,()。(),贵以专。 3、养不教,()。教不严,()。 4、子不学,非所宜。(),()。 5、幼而学,()。(),()。 6、兄道友,()。(),孝在中。 7、(),忙多错。勿畏难,()。 8、不力行,()。(),成何人。 9、“三传”指()、()、()、()。 10、诗经分为()、()、()、()四个部分,所以被称为“四 诗”。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弟子规,圣人训,首谨信,次孝悌。() 3、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这样才能珍惜宝贵的时光。() 4、人有短,切莫说,人有私,切莫揭。() 5、仁爱礼仪,只是以文论文,光说不做,就会滋长浮华作风,毫无实际意() 6、彼既诚,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7、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8、晋朝的孙康家里贫穷就捉萤火虫装在沙袋里照明读书。() 9、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准确。() 10、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 三、选择题(20分) 1、诗人杜甫人称( )。 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 )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4、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选的是() A.推B.敲C.扣D、拉 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 )的《蜂》。 A、李贺 B、罗隐 C、李商隐 D、陆游 6、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类的“花”,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一项是()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②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 ③春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④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 ⑤时有至,远随流水香。⑥有情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A.梨花霜花桃李飞花落花芍药 B.桃李落花梨花霜花桃李山花 C.梨花飞花霜花桃李落花杜鹃 D.杏花霜花梨花落花飞花牡丹 7.下列诗句都巧妙地嵌入了数字,依次填入横线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三分明月夜,分无赖是扬州。②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颗珠。 ③一去里,烟村四五家。④方宅余亩,草屋八九间。A.一数六七七B.三数六七十 C.二一二三七D.二一二三十 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 A、花 B、风 C、竹 D、水 9.下列诗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夜潺湲送客愁②乱上高下出商州③远别秦城万里游④关门不锁寒溪水 A. ③ ① ④ ② B. ② ③ ① ④ C. ③ ② ④ ① D. ③ ② ① ④ 10.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类的禽鸟,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一项是() ①罗幕轻寒,双飞去。②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③中有双飞鸟,自名为。④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啼。 ⑤孤号外野,翔鸟鸣北林。⑥西陆声唱,南冠客思深。 A.燕子鹧鸪鸳鸯子规鸿蝉 B.鸿雁子规燕子鹧鸪雁蝉 C.燕子子规鸳鸯鹧鸪鸿蛙 D.鸿雁鹧鸪燕子子规雁蛙 三:根据下列现代语句的意思,写出它们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10分) 1、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软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2、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3、正在读着这本书,不要又想着去读那本书。这本没读完,另一本书不要拿出来,读书要用心专一。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4、去别人家里,应该先敲门,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5、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当面向人家请求;如果不问一声,那就是偷别人的东西。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四、写名句(2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春来江水绿如蓝。 3、,听取蛙声一片。 4、,江枫渔火对愁眠。 5、停车坐爱枫林晚,。 6、问渠那得清如许,。 7、,留取丹心照汗青。 8、自古逢秋悲寂寥,。 9、,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0、商女不知亡国恨,。 五、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1)描写春天的诗:。 (2)描写夏天的诗:。 (3)描写秋天的诗:。 (4)描写冬天的诗:。

《弟子规》阅读指导课

《弟子规》阅读指导课 活动目的: 1,阅读《弟子规》片断,学习弟子规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规范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弟子规》 1,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学期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弟子规》这部经典.那关于《弟子规》这部书,你知道哪些呢(作者,书的内容等)师随机评价. 2,简介《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同学们养成遵纪守法习惯的最佳读物.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弟子规》. 百事孝为先,今天我们先看看《弟子规》中"入则孝" 二,学习"入则孝" 出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一)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二)理解含义 1,教师:读了这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考) 2,指明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3,师:与我们平时的听从父母的教导有什么联系呢 4,创设语言情境: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名字,我们应——"父母呼,应勿缓" (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 当父母有事向我们交代,我们应——"父母命,行勿懒" (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当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时,我们应——"父母教,须敬听" (应该恭敬的聆听); 当我们做错事,父母责备我们时,我们应——"父母责,须顺承" (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5,师生分角色读:让我们演读一遍,老师读父母,你们读小朋友. 过渡:那么,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一)学生自读自悟 (二)反馈 1,指名读,知道停顿 2,指名说说四句话意思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三字经》试卷(50题)

第二学期国学之《三字经》测试卷 (一、二年级用) 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父之过。 2、“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C性相近,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4、“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生下来时,本性是善良的,这是()的观点。 A、告子 B、孟子 C、荀子 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6、“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 )的意思。 A、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9、李白是受了()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10、李白小时候十分() A、爱学习 B、贪玩 C、聪明 11、春季是四时之首。()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12、“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 A、灯光 B、火光 C、星光 1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14、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 A、木 B、丝 C、竹 15、《论语》共有()篇。 A、10篇 B、15篇 C、20篇 16、《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 17、有一本书,“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这本书是()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18、有一本书,曾子写的,“自修齐,至平治。”这本书是()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库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一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后面四句是什么?(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3、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 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 2、“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说出三个(匡衡苏秦杨时车胤张衡范仲淹……) 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4、现存《论语》多少篇(20)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三 1、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防后路。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当时,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能去追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弟子规》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2、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背诵两句与“月”有关的经典诗句。 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D) A、颜征在 B、孔鲤 C、子路 D、颜回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四 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5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学而进习之(4)温故而知新(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最新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最新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在各个领域,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最新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20分) 1、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是______朝,前后延续 ______年,它的建立者是______。 2、隋朝国君隋炀帝主持开通______河,全程长达______里。 3、苏老泉到______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但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 4、莹八岁,能______,沁______岁,能赋棋。 5、 ______,蜂酿蜜。______,不如物。 二、选择题(选择参考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 1、成功游说六国,身配六国相印的历史人物是() A 张仪 B 屈原 C 苏秦 D 勾践 2、被称为上古时期三皇的是() A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B 黄帝、伏羲氏、神农氏 C 黄帝、炎帝、伏羲氏 D 神农氏、炎帝、黄帝 3、“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 孙敬和苏秦 B 李白和杜甫 C 程颐和程颢 D 毛泽东和周恩来 4、“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 A 刘邦 B 李渊 C 朱元璋 D 赵匡胤 5、南宋的抗金名将是()

A 岳飞 B 关羽 C 张飞 D 韩信 6、“囊萤映雪”告诉我们每个人要() A 家虽贫,学不辍 B 彼不教,自勤苦 C 身虽劳,犹苦卓 D 彼无书,且自勉 7、“梁唐晋,及汉周”的下一句是() A 十八传,南北混 B 梁灭之,国乃改 C 称五代,皆有由 D 传建文,方四祀 8、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是秦朝传到()就灭亡了。 A 十世 B 七世 C 八世 D 二世 9、“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中的“一经”指() A 《诗经》 B 《三字经》 C 《孝经》 D 《书经》 10、“蔡文姬,能(),谢道韫,能咏吟。” A 赋棋 B 咏诗 C 咏雪 D 辨琴 『本资料来自puXuewAng、com』 三、判断题(结合阅读内容,对的打“√”,错的打“×”)(40分) 1、夏禹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 2、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长达八百多年。 () 3、西楚霸王是刘邦。() 4、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呈现出鼎足之势,史称“三国鼎立”。()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是隋炀帝的故事。() 6、南宋的秦桧是一名奸臣,害死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三字经活动方案

屈家岭一中《三字经》学习、诵读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三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三字经》,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017年少儿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少儿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并称“三百千弟”,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 2.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3.祖父的父亲叫曾祖(曾祖父) 。祖父的祖父叫,高祖(高祖父) 。 4.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5.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这五位思想家被合称为五子。 6.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位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开创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赞扬了这一情景。 7.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8.“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9.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给我们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10.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11.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讲了汉代的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12.有的同学背地里直接说老师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弟子规中这样教导我们“ 称尊长,勿呼名”。 13.有些同学现在穿衣很讲究品牌,总要让家长给买名牌,对于这样的同学,你要用《弟子规》中哪些话劝导他们? “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14.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15.“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告诉我们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16. 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可以提炼出的成语是举一反三。 17.《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以提炼出的成语是箪食瓢饮。

三字经知识问答

三字经知识问答 一、“择邻处”主要讲的是什么? 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曾三次搬家)。 2、“断机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读书,不可半途而废) 二、 3、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句子 即使是一块质地很好的玉石,不经过精心打磨雕刻,也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玉不琢,不成器) 四、 冬天先把被窝睡暖和,再请父亲睡觉的主人公是谁?他那时多少岁?(黄香,九岁) 五、 5、一个朋友把太的梨子让给哥哥吃,自己挑小的吃。 (融四岁,能让梨) 六、 6、胡人说“三才”“三光”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7、“四时”、“四方”分别指的是什么?

(四时:春夏秋冬;四方:东南西北) 8、古人常说的“五常”指什么? (仁、义、礼、音、信) 9、《三字经》中把“爷爷”称作什么? (祖父) 10、“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指的哪六种动物? (马、牛、羊、鸡、狗、猪) 11、“高兴、生气、忧伤、害怕、爱慕憎恨和欲念”统称 为什么? (七情) 12、常说读文章要读出句读来,这里的“句读”是什么 意思? (一句为句,半句叫读) 13、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言论整理编辑成成一本书,这 本书叫什么名字。 A、《论语》 B、《孟子》 C、《诗经》 15、《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统称为 干什么? (四书) 16、“五经”指的是哪5本书? 《诗》《书》《礼》《易》《春秋》 17、选择下列治水有功的人是谁?(C)

A、文王 B、武王 C、大禹 18、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是(C)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19、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 王,这五个合称为什么?(春秋五霸) 20、东周战国时期的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和 韩国统称为什么? (战国七雄) 21、传一七国,建立秦朝的人是谁:(秦始皇、成赢政) 22、“传二世,楚汉争”“汉”指的是谁() A项羽B刘邦C秦始皇 23、“传二世,楚汉争”,句子中“楚汉争”的结果是谁 取得了胜利? A、项羽 B、刘邦 24、《三国演义》中三个国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曹操、刘备、孙权) 25、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句子。 读书时,口里要在吟诵,心里要思考。白天要这样做,晚上也要这样做。(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昔仲尼,师项橐(tuo)中的仲忍指的是(B)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