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虚假新闻特点、原因及防范策略

浅谈虚假新闻特点、原因及防范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3829294.html, 浅谈虚假新闻特点、原因及防范策略

作者:赵将

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3期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从新闻诞生的第一天开始,虚假新闻和新闻便相伴而生

了。无论是横向比较中国和世界各国,还是纵向比较历史和现在的新闻界,都可以看到虚假新闻的影子。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还造成了社会秩序的动荡和受众的不安。本文将以2016年虚假新闻为例,分析其类型特点、出现原因,并力求给出具有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防范虚假新闻的策略。

关键词:虚假新闻;特点;原因分析;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39-02

从2001年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十几年如一日捍卫着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给“假新闻”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也在新闻业界和学界树立了“求真打假”的模范榜样。2017年1月3日,《新闻记者》又梳理出了“2016年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江西

九江发生6.9级地震、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北大才女回乡创业送快递、患癌保安资助四川贫困女孩、范冰冰母女共侍大佬、女员工每日排队吻老板、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诺贝尔奖、山西教屯留县纪委书记屉世贵被免职[1]。

一、虚假新闻的特点

(一)网络新媒体日渐成为滋生虚假新闻的“温床”

从样本分析中可以看出,来源于传统媒体的有2篇,占20%。来源于网络媒体的有7篇,占70%。产生于网络媒体的虚假新闻比列远远高于传统媒体。一方面原因是网络具有个体匿名性、内容复制性的特征,使得虚假新闻在网络空间里大面积传播。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闻媒体工作者“把关人”角色的缺位,对信源疏于求证。

(二)行业监管部门都采取了严厉的“事后惩罚”措施

2016年假新闻的事后惩罚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挥积极效应,公开通报了多家媒

体发布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对部分涉事记者,依法吊销其记者证,并将其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记录。对商业网站转发虚假新闻报道的问题,交由相关部门核实处理。

(三)虚假新闻存活周期越来越短,很快被揭露和戳穿

尽管虚假新闻可以借助网络化媒体肆意传播,但网络化的“多媒体”语境,使得虚假新闻的存活周期越来越短。如澎湃新闻1月4日14︰30分发布“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13分钟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