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孔子》杨伯峻

《试论孔子》杨伯峻

《试论孔子》杨伯峻
《试论孔子》杨伯峻

杨伯峻《试论孔子》

第一部分孔子身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羊传》和《穀梁传》,即公元前五五一年),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史记?孔子世家》),相差仅一年。前人为些打了不少笔墨官司,实在不必。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四七九年,终年实七十二岁。

孔子自己说:“而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就是说他是殷商的苗裔。周武王灭了殷商,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因为距离宋国始祖已经超过五代,便改为孔氏。孔父嘉无辜被华父督杀害(见《左传》桓公元年和二年)。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逼迫而出奔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因此孔子便成为鲁国人。

殷商是奴隶社会,《礼记?表记》说:“殷人尚神”,这些都能从卜辞中得到证明。孔子也说:“殷礼,吾能言之。”(3?9)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衰亡,新兴封建制兴起的交替时期。孔子本人便看到这些迹象。譬如《微子篇》(18?6)耦耕的长沮、桀溺,不但知道孔子,讥讽孔子,而且知道子路是“鲁孔丘之徙”。这种农民,有文化,通风气,有自己的思想,绝对不是农业奴隶。在孔子生前,鲁宣王十五年,即公元前五九四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制,即依各人所拥有的田地亩数抽收赋税,这表明了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诗经?小雅?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奴隶社会的情况。天下的土地便天子的土地,天子再分封一些给他的宗族、亲戚、功臣和古代延续下来的旧国,或者成为国家,或者成为采邑。土地的收入,大部分为被封者所享有,一部分还得向天子纳贡。土地的所有权,在天子权力强大时,还是为天子所有。他可以收回,可以另行给予别人。这种情况固然在封建社会完全确立以后还曾出现,如汉代初年,然而实质上却有不同。在汉代以后,基本上已经消灭了农业奴隶,而且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而在奴隶社会,从事农业的基本上奴隶,土地既是“王土”,当然是不得自由买卖。鲁国的“初税亩”,至少打破了“莫非王土”的传统,承认土地为某一宗族所有,甚至为某一个人所有。一部《春秋左传》和其他春秋史料,虽然不曾明确地记载着土地自由买卖的情况,但出现有下列几种情况。已经有自耕农,长沮、桀溺便是。《左传》记载着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出生后五年或六年),申鲜虞“仆赁于野”,这就是说产生了雇农。《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鲁国的季氏“隐民多取食焉”,隐民就是游民。游民多来自各方,也很有可能来自农村。游民必然是自由身份,才能向各大氏族投靠。春秋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有时参与政治。《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着郑国商人弦高的事。他偶然碰着秦国来侵的军队,便假借郑国国君名义去稿劳秦军,示意郑国早有准备。昭公十六年,郑国当政者子产宁肯得罪晋国执政大臣韩起,不肯向无名商人施加小小压力逼他们出卖玉环。到春秋晚期,孔子学生子贡一面做官,一面做买卖。越国的大功臣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便抛弃官位而去做商人,大发其财。这些现象应该说明两点:一是社会购买力已有一定发展,而购买力的发展是伴随生产力,尤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来的。没有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农业生产力是不容有较快较大发展的。于是乎又可以说明,田地可能自由买卖了,兼并现象也发生了,不仅雇农和游民大量出现,而且商人也可以经营皮毛玉贝等货物,经营田地和农产品。

至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传统,更容易地被打破。周天子自平王东迁以后,王仅仅享有虚名,因之一般土大夫,不仅不是“王臣”,而且各有其主。春秋初期,齐国内乱,便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君位之战。管仲和召忽本是公子纠之臣,鲍叔牙则是小白(齐桓公)之臣。小白得胜,召忽因之而死,管仲却转而辅佐齐桓公。晋献公死后,荀息是忠于献公遗嘱拥护奚齐的,但另外很多人却分别为公子重耳(晋文公)、公子夷吾(晋惠公)之

臣。有的甚至由本国出去做别国的官,《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便述说若干楚国人才转为晋国所用的事情。即以孔子而言,从来不曾做过“王臣”。他从很卑微的小吏,如“委吏”(仓库管理员),如“乘田”(主持畜牧者——见《孟子?万章下》),进而受到鲁国权臣季氏的赏识,才进入“大夫”的行列。鲁国不用他,他又臣仕于自己讥评为“无道”的卫灵公。甚至晋国范氏,中行氏的党羽佛佾盘踞中牟(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和邯郸市之间),来叫孔子去,孔子也打算去(17?7)。这些事例,说明所谓“莫非王土”,“莫非王臣”的传统观念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的变迁,被人轻视,甚至完全抛弃了。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公元前五四六年,即孔子出生后五、六年,晋、楚两大国在宋国召开了弭兵大会。自此以后,诸候间的兼并战争少了,而各国内部,尤其是大国内部,权臣间或者强大氏族间的你吞我杀,却多了起来了。鲁国呢,三大氏族(季氏,孟氏,仲氏)互相兼并现象并不严重,但和鲁国公室冲突日益扩大。甚至迫使鲁昭公寄居齐国和晋国,死在晋国边邑乾候,鲁哀公出亡在越国,死在越国。

这种动荡和变革,我认为是由于奴隶社会崩溃而逐渐转化为封建社会引起的。根据《左传》,在孔子出生前十年或十一年,即鲁襄公十年,鲁国三家大夫便曾“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这就是把鲁君的“三郊三遂”(《尚书?费誓》)的军赋所出的的土地人口全部瓜分为三,三家各有其一,而且把私家军队也并入,各帅一军。但三家所采取的军赋办法不同。季氏采取封建社会的办法,所分得的人口全部的军赋解放为自由民。孟氏采取半封建半奴隶的办法,年轻力壮的仍旧是奴隶。叔孙氏则依旧全用奴隶制。过二十五年,又把公室再瓜分一次,分为四份,都废除奴隶制。这正是孔子所闻所见的国家的大变化。在这种变革动荡时代中,自然有许多人提出不同主张。当时还谈不上“百家争鸣”,但主张不同则是自然的。孔子作为救世者,也有他的主张。他因而把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主张称为“异端”。还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

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到陈、蔡等小国,更不必说了。在卫国,被卫灵公供养,住了较长时间,晚年终于回到鲁国。大半辈子精力都用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他对后代的最大贡献也就在这里。第二部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

孔子的世界观,留在下面再谈。我们先讨论孔子思想体系即他的世界观的形成的渊源。我认为从有关孔子的历史资料中选择那些最为可信的,来论定孔子的阶级地位、经历、学术以及所受的影响等等,这就是可以确定孔子的思想体系形成的渊源。

第一,孔子纵然是殷商的苗裔,但早已从贵族下降到一般平民,他自己说:“吾少也践。”足以说明他的身世。他父亲,《史记》称做叔梁纥。这是字和名的合称,春秋以前有种称法,字在前,名在后。“叔梁”是字,“纥”是名。《左传》称做鄹人纥(襄公十年),这是官和名的合称。春秋时代一些国家,习惯把一些地方长官叫“人”,孔子父亲曾经做过鄹地的宰(即长官),所以叫他鄹人纥。鄹人纥在孔子出生后不久死去,只留得孔子的寡母存在。相传寡母名征在。寡母扶养孔子,孔子也得赡养寡母,因之,他不能不干些杂活。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9?6)鄙事就是杂活。委吏、乘田或许还是高级的“鄙事”。由此可以说,孔子的祖先出身贵族,到他自己,相隔太久了,失去了贵族的地位。他做委吏也好,做乘田也好,干其他“鄙事”也好,自必有一些共事的同伴。那些人自然都贫贱。难道自少小和他共事的贫贱者,不给孔子一点点影响么?孔子也能够完全摆脱那些人的影响么?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孔子是鲁国人。在孔子生前,鲁国的政权已在季、孟、仲孙三家之手,而季氏权柄势力最大。以季氏而论,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的做法。当奴隶制度衰落时,他分得“公室”三分之一,便采用封建的军赋制度;到昭公五年,再“四分公室”,其他二家都学习他的榜样,全都采用军赋的制度。这是他的进步处。但鲁昭公自二十五年出外居于齐国,到三十二年死

在乾候,鲁国几乎七年没有国君,国内照常安定自不必说,因为政权早已不在鲁昭公手里。但季氏,即叫季孙如意的,却一点没有夺取君位的意图。还曾想把鲁昭公迎接回鲁国;鲁昭公死了,又立昭公之弟定公为君。这不能说是倒退的,也不能说是奇怪的,自然有它的原由。第一,正是这个时候,齐国的陈氏(《史记》作田氏)有夺取姜齐政柄的趋向,鲁昭公三年,晏婴曾经向晋国的叔向作了这预言,叔向也向晏婴透露了他对晋国公室削弱卑微的看法。然而,当时还没有一个国家由权臣取代君位的,季氏还没有胆量开这一先例。何况鲁国是弱小国家,齐、秦、晋、楚这些强大之国,能不以此为借口而攻伐季氏么?第二,鲁国是为西周奴隶社会制作礼乐典章法度的周公旦的后代的国家,当时还有人说:“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还说:鲁“犹秉周礼”(闵公元年)。周礼的内容究竟怎样,现在流传的《周礼》不足为凭。但周公制作它,其本意在于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是可以肯定的。这种传统在鲁国还有不少力量,季氏也就难以取鲁君之位而代之了。孔子对于季氏对待昭公和哀公的态度,是目见耳闻的,却不曾有一言半语评论它,是孔子没有评论呢?还是没有流传下来呢?弄不清楚。这里我只想说明一点,即孔子作为一个鲁国人,他的思想也不能不受鲁国的特定环境即鲁国当时的国情的影响。当时的鲁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即有改革,而改革又不彻底,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上。

第三,孔子自己说“信而好古”。(7?1)他的学子子贡说他老师“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19?22)孔子自己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可见孔子的学习,不但读书,而且还在于观察别人,尤其在“每事问”。(3?15)即以古代文献而论,孔子是非常认真看待的。他能讲夏代的礼,更能讲述殷代的礼,却因为缺乏文献,无法证实,以至于感叹言之。(3?9)那么,他爱护古代文献和书籍的心情可想而知,由《论语》一书来考察,他整理过《诗经》的《雅》和《颂》,(9?15)命令儿子学《诗》学礼。(16?3)自己又说:“五十以学《易》。”(7?17)《易》本来是用来占筮的书,而孔子不用来占筮,却当作人生哲理书读,因此才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引用《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二句,结论是“不占而已矣”。(13?22)他征引过《尚书》。他也从许多早已亡佚的古书中学习很多东西。举一例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他曾为仁作一定义“克己复礼”。(12?1)然而这不是孔子自己创造的,根据《左传》昭公十二年孔子自己说的话,在古代一种“志”书中,早有“克己复礼,仁也”的话。那么,孔子答对颜回“克己复礼为仁”,不过是孔子的“古为今用”罢了。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16?13)这本是孟僖子的话,见于《左传》昭公七年,孟僖子说这话时,孔子不过十七、八岁,自然又是孔子借用孟僖子的话。足见孔子读了当时存在的许多书,吸收了他认为可用的东西,加以利用。古代书籍和古人对孔子都有不少影响。

第四,古人,尤其春秋时人,有各种政治家、思想家,自然有进步的,有改良的主义的,也有保守和倒退的。孔子对他们都很熟知,有的作好评,有的作恶评,有的不加评论。由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对他们的看法和取舍,反过来也可以从中看出他们对孔子的影响。子产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又是郑国最有名,最有政绩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他极为赞扬。郑国有个“乡校”,平日一般士大夫聚集在这里议论朝庭政治,于是有人主张毁掉它。子产不肯,并且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这时孔子至多十一岁,而后来评论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孔子以“仁”来赞扬子产的极有限的民主作风,足见他对待当时政治的态度。他讥评鲁国早年的执政藏文仲“三不仁”,“三不知(智)”。其中有压抑贤良展禽(柳下惠)一事(《左传》文公二年),而又赞许公叔文子大力提拔大夫馔升居卿位。用人唯贤,不准许压抑贤良,这也是孔子品评人物标准之一,又譬如晋国有位叔向(羊舌佾),当时贤良之士都表扬他,喜爱他。他也和吴季札,齐晏婴,郑子产友好,孔子对他没有什么议论,可能因为他政治态度过于倾向保守罢。春秋时代二三百年,著名而有影响的人物不少,他们的言行,

或多或少地影响孔子。这自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

以上几点说明,孔子的思想渊源是复杂的,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研究孔子,不应当只抓住某一方面,片面地加以夸大,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第三部分孔子论天、命、鬼神和卜筮

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又是鲁国人,这两个国家比其他各国更为迷信。以宋国而论,宇宙有陨星,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常见之事,宋襄公是个图霸之君,却还向周内史过问吉凶,使得内史过不敢不诡辞答覆。宋景公逝世,有二个养子,宋昭公——养子之一,名“得”,《史记》作“特”——因为作了个好梦,就自信能继承君位。这表示宋国极迷信,认为天象或梦境预示着未来的吉凶。至于鲁国也一样,穆姜搬家,先要用《周易》占筮(《左传》襄公九年);叔孙穆子刚出生,也用《周易》卜筮(《左传》昭公五年);成季尚未出生,鲁桓公既用龟甲卜,又用蓍草筮(《左传》闵公二年),而且听信多年以前的童谣,用这童谣来断定鲁国政治前途。这类事情,在今天看来,都很荒谬。其他各国无不信天、信命、信鬼神。这是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必然现象,唯有真正的唯物主义者而又有勇气,才不如此。以周太史过而论,他认为“陨星”是“阴阳”之事,而“吉凶由人”,因为不敢得罪宋襄公,才以自己观察所得假“陨星”以答。以子产而论,能说“天道远,人道弥,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却对伯有作为鬼魂出现这种谣传和惊乱,而不敢作勇敢的否定,恐怕一则不愿得罪晋国执政大臣赵景子,二则也不敢过于作违俗之论罢!

孔子是不迷信的。我认为只有庄子懂得孔子,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篇》)庄子所说的“圣人”无疑是孔子,由下文“《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可以肯定。“天”、“命”、“鬼神”都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东西。所谓“存而不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保留它而不置可否,不论其有或无。实际上也就不大相信有。孔子为什么没有迷信思想,这和他治学态度的严谨很有关系。他说过,“多闻阙疑”,“多见阙殆”。(2?18)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5)足见他主张多闻,多见和学思结合。“思”什么呢?其中至少包括思考某事某物的道理。虽然当时绝大多数人相信卜筮,相信鬼神,孔子却想不出它们存在的道理。所以他不讲“怪、力、乱、神”。(7?21)“力”和“乱”,或者是孔子不愿谈,“怪”和“神”很大可能是孔子根本采取“阙疑”、“存而不论”的态度。臧文仲相信占卜,畜养着一个大乌龟,并且给它极为华丽的地方住,孔子便批评他不聪明,或者说是愚蠢。(5?18)一个乌龟壳怎能预先知道一切事情呢?这是孔子所想不通的。由于孔子这种治学态度,所以能够超出当时一般人,包括宋、鲁二国人之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17)不但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即六合之内,也有存而不论的。我们现存来谈谈孔子有关天、命、卜筮和鬼神的一些具体说法和看法。我只用《论语》和《左传》的资料。其他古书的资料,很多是靠不住的,需要更多地审查和选择,不能轻易使用。先讨论“天”。

在《论语》中,除复音词如“天下”、“天子”、“天道”之类外,单言“天”字的,一共有十八次。在十八次中,除掉别人说的,孔子自己说了十二次半。在这十二次半中,“天”有三个意义:一是自然之“天”,一是主宰或命运之天,一是义理之天。自然之天出现三次,而且二句是重复句: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9)

巍巍乎唯天为大。(8?19)

义理之天仅有一次: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

命运之天或主宰之天就比较多,依出现先后次序录述它: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

吾谁欺,欺天乎!(9?12)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

另外一次是子夏说的。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这话是子夏听别人说的。听谁说的呢?很大可能是听孔子说的,所以算它半次。

若从孔子讲“天”的具体语言环境来说,不过三、四种。一种是发誓,“天厌之”就是当时赌咒的语言。一种是孔子处于困境或险境中,如在匡被围或者桓魋想谋害他,他无以自慰,只好听天。因为孔子很自负,不但自认有“德”,而且自认有“文”,所以把自己的生死都归之于天。一种是发怒,对子路的弄虚作假,违犯礼节大为不满,便骂“欺天乎”。在不得意而又被学生引起牢骚时,只得说“知我者其天乎”。古人也说过,疾病则呼天,创痛则呼父母。孔子这样称天,并不一定认为天真是主宰,天真有意志,不过藉天以自慰,或发洩感情罢了。至于“获罪于天”的“天”,意思就是行为不合天理。

再讨论“命”,《论语》中孔子讲“命”五次半,讲“天命”三次。也罗列如下: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公伯寮其如命如何?(14?36)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3)

同“富贵在天”一样,子夏还听他说过“死生有命”。关于“天命”的有下列一些语句:

五十而知天命。(2?4)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16?8)

从文句表面来看。孤立地看,似乎孔子是宿命论者,或者如《墨子?天志篇》所主张的一样是天有意志能行令论者。其实不如此。古代人之所以成为宿命论者或者天志论者,是因为他们对于宇宙以至社会现象不能很好理解的缘故。孔子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他认为对宇宙现象不可能有所知,因此也不谈,所以他讲“命”,都是关于人事。依一般人看,社会上,应该有该有个“理”。无论各家各派的“理”怎样,各家各派自然认为他们的“理”是正确的,善的,美的。而且他们还要认为依他的“理”而行,必然会得到“善报”;违背他们的“理”而行,必然会有“凶恶”的结果。然而世间事不完全或者大大地如他们的意料,这就是常人所说善人得不到好报,恶人反而能够荣华富贵以用长寿。伯牛是好人,却害着治不好的病,当孔子时自然无知病理学和生理学,无以归之,只得归之于“命”。如果说,孔子是天志论者,认为天便是人间的主宰,自会“赏善而罚淫”,那伯牛有疾,孔子不会说“命矣夫”,而会怨天瞎了眼,怎么孔子自己又说“不怨天”呢?(14?35)如果孔子是天命论者,那一切早已由天安排妥当,什么都不必干,听其自然就可以了,孔子又何必棲棲遑遑“知其不可而为之”呢?人世间事,有必然,有偶然。越是文化落后的社会,偶然性越大越多,在不少人看来,不合“理”的事越多。古人自然不懂得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两者的关系,由一般有知识者看来,上天似乎有意志,又似乎没有意志,这是谜,又是个不可解的谜,孟子因之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章上》)这就是把一切偶然性,甚至某些必然性,都归之于“天”和“命”。这就是孔、孟的天命观。

孔子是怀疑鬼神的存在的。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祭祖先(鬼)好象祖先真在那里,祭神好象神真的在那里。所谓“如在”“如神在”,实际上是说并不在。孔子病危,子路请求祈祷,并且征引古书作证,孔子就婉言拒绝。(7?35)楚昭王病重,拒绝祭神,孔子赞美他“知大道”(《左传》哀公六年)。假使孔子真认为天地有神灵,祈祷能去灾得福,为什么拒绝祈祷呢?为什么赞美楚昭王“知大道”呢?子路曾问孔子如何服事鬼神。孔子答说:“活人还不能服事,怎么去服事死人?”子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答说:“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11?12)足见孔子只讲现实的事,不讲虚无渺茫的事。孔子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3?3)孔子对死和鬼的问题,回避答覆,也是这种表

现。那么为什么孔子要讲究祭祀,讲孝道,讲三年之丧呢?我认为,这是孔子利用所谓古礼来为现实服务。殷人最重祭祀,最重鬼神。孔子虽然不大相信鬼神的实有,却不去公开否定它,而是利用它,用曾参的话说:“慎终追远,民德厚归矣。”(1?9)很显然,孔子的这些主张不过企图藉此维持剥削者的统治而已。

至于卜筮,孔子曾经引《易经》“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结论是不必占卜了。这正如王充《论衡?卜筮篇》所说,“枯骨死草,何能知吉凶乎”(依刘盼遂《集解》本校正)。

第四部分孔子的政治观和人生观

在春秋时代,除郑国子产等几位世卿有心救世以外,本人原在下层地位,而有心救世的,象战国时许多人物一般,或许不见得没有,但却没有一人能和孔子相比,这从所有流传下来的资料可以肯定。在《论语》一书中反映孔子热心救世,碰到不少隐士泼以冰凉的水。除长沮、桀溺外,还有楚狂接舆、(18?5)荷莜丈人、(18?7)石门司门者(14?38)和微生亩(14?32)等等。孔子自己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石门司门者则评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以说是“不识时务”,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拨。孔子的热心救世,当时未见成效,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里不谈。但这种“席不暇暖”(韩愈:《争臣论》,盖本于《文选》班固《答宾戏》),“三月无君则弔”(《孟子?滕文公下》)的精神,不能不说是极难得的,也是可敬佩的。

孔子的时代,周王室已经无法恢复权力和威信,这是当时人都知道的,难道孔子不清楚?就是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霸主,也已经成为陈迹。中原各国,不是政权落于卿大夫,就是“陪臣执国命”。如晋国先有六卿相争,后来只剩下四卿——韩、赵、魏和知伯。《左传》最后载知伯破灭,孔子早就“寿终正寝”了。齐国陈恒杀了齐简公,这也是孔子所亲见的。(14?21)在鲁国,情况更不好,“禄之去公室五世(宣、成、襄、昭、定五公)矣,政逮于大夫四世(季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16?3)而处于“陪臣执国命”(16?2)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原诸国,如卫、陈、蔡等,国小力微,不能有所作为。秦国僻在西方,自秦穆公、康公以后已无力再过问中原的事。楚国又被吴国打得精疲力尽,孔子仅仅到了楚国的边境,和叶公相见。(13?16,又7?19)纵然有极少数小官,如仪封人之辈赞许孔子,(3?24)但在二千多年以前,要对当时政治实行较大改变,没有适当力量的冯籍是不可能做到的。孔子徒抱大志,感叹以死罢了。

孔子的政治思想,从《尧曰篇》可以看出。我认为《尧曰篇》“谨权量,审法度”以下都是孔子的政治的主张。然而度、量、衡的统一直到孔子死后二百五十八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中国后才实行。孔子又说,治理国家要重视三件事,粮食充足,军备无缺,人民信任,而人民信任是极度为重要的。(12?7)甚至批评晋文公伐原取信(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为“谲而不正”。(14?15)孔子主张“正名”,(13?3)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而当时正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的政绩表现于当时的,一是定公十年和齐景公在夹谷相会,在外交上取得重大胜利;一是子路毁季氏的费城,叔孙氏毁坏了他们的郈城,唯独孟氏不肯毁坏成城(《左传》定公十二年)。假使三家的老巢城池都被毁了,孔子继续在鲁国做官,他的“君君,臣臣”的主张有可能逐渐实现。但齐国的“女乐”送来,孔子只得离开鲁国了。(18?4)孔子其他政治主张,仅仅托之空言。

孔子还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5)孔子所谓“东周”究竟是此什么内容,虽然难以完全考定,但从上文所述以及联系孔子其他言行考察,可以肯定绝不是周公旦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恢复原状。孔子知道时代不同,礼要有“损益”。(2?23)他主张“行夏之时”,(15?11)便是对周礼的改变,夏的历法是以立春之月为一年的第一月,周的历法是以冬至之月为一年的第一月。夏历便于农业生产,周历不便于农业生产。从《左传》或者《诗经》看,尽管某些国家用周历,但民间还用夏历。晋国上下全用夏历。所谓周礼,在春秋以前。很被人重视。孔子不能抛弃这面旗帜,因为它有号召力,何况孔子本来景仰周公?周礼是上

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封建地主阶级无妨得胜奴隶主阶级某些礼制加以改造,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不能说孔子要“复礼”,要“为东周”,便是倒退。他在夹谷会上,不惜用武力对待齐景公的无礼,恐怕未必合于周礼,由此看来,孔子的政治主张,尽管难免有些保守处,如“兴灭国,继绝世”,(20?1)但基本倾向是进步的,和时代的步伐合拍的。

至于他的人生观,更是积极的。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交至”。(7?19)他能够过穷苦生活,而对于不义的富贵,视同浮云。(7?16)这些地方还不失他原为平民的本色。第五部分关于忠恕和仁

春秋时代重视“礼”,“礼”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却很少讲“仁”。我把《左传》“礼”字统计一下一共讲了462次;另外还有“礼食”一次,“礼书”、“礼经”各一次,“礼秩”一次,“礼义”三次。但讲“仁”不过33次,少于讲“礼”的至429次之多。并且把礼提高到最高地位。《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婴对齐景公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还有一个现象,《左传》没有“仁义”并言的。《论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却109次。由此看来,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3)

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12?1)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6?22)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17?6)或者说“爱人”就是“仁”,(12?22)还有很多歧异的说法。究竟“仁”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从孔子对曾参一段话可以推知“仁”的真谛。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以一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

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而“仁”并不是孔子所认为的最高境界,“圣”才是最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6?30)“修已以安百姓”。(14?41)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都未必能达到。

用具体人物来作证。

孔子不轻许人以“仁”。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覆是,“不知其仁(意即雍不为仁),焉用佞”。(5?5)又答覆孟武伯说,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不知其仁”。(5?8)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7)这也未必是说颜渊是仁人。对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说他们“忠”或“清”,却不同意他们是仁。(5?19)但有一件似乎不无矛盾的事。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3?22)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由这点看来,孔子认为管仲纵是“有反坫”“有三归”,却帮助齐桓公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较安定的局面,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而这就是仁德!《孟子?告子下》曾载齐桓公葵丘之会的盟约,其中有几条,如”尊贤育才“”无曲防,无遏糴”。并且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孟子还说当孟子时的诸侯,都触犯了葵丘的禁令。由此可见,依孔子意见,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就可以许他为仁。

孔子是爱惜生命的。殷商是奴隶社会,但那时以后活奴隶殉葬的风气孔子未必知道。自从生产力有所发展,奴隶对奴隶主多少还有些用处、有些利益以后,奴隶主便舍不得把他们活埋,而用木偶人、土俑代替殉葬的活人了。在春秋,也有用活人殉葬的事。秦穆公便用活人殉葬,殉葬的不仅是奴隶,还有闻名的贤良的三兄弟,秦国叫他们“三良”。秦国人谴责这一举动,《诗经?秦风》里《黄鸟》一诗就是哀悼三良、讥刺秦穆公的。《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国魏曾经告诉他儿子说,我死了,一定嫁了她。等到魏病危,却命令儿子,一定要她殉葬,在黄泉中陪侍自己。结果是他儿子魏颗把她嫁出去。足见春秋时代一般人不以用活人殉葬为然。孟子曾经引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在别处,孔子从来不

曾这样狠毒地咒骂人。骂人“绝子灭孙”,“断绝后代”,在过去社会里是谁者忍受不了的。用孟子的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孔子对最初发明用木俑土俑殉葬的人都这样狠毒地骂,对于用活人殉葬的态度又该怎样呢?由此足以明白,在孔子的仁德中,包括着重视的人生命。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后代,尤其现代,有些人说“人”不包括“民”。“民”是奴隶,“人”是士以上的人物。“人”和“民”二字,有时有区别,有时没有区别。以《论语》而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人”和“民”对言,就有区别。“逸民”(18?8)的“民”,便不是奴隶,因为孔子所举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都是上层人物,甚至是大奴隶主,“人”和“民”便没有区别。纵然在孔子心目中,“士”以下的庶民是不足道的,“民斯为下矣”,(16?9)但他对于“修己以安百姓”(14?42)“博施于民而能济众”(6?30)的人,简直捧得比尧和舜还高。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孔子的重视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阶级、阶层的人在内。

要做到“修己以安人”,至少做到“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没有相当地位、力量和时间是不行的。但是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为比较容易。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以便拈出一个“恕”字。实际上在阶级社会中,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但极难,甚至不可能,只能是一种幻想,孔子却认为可以“终身行之”,而且这是“仁”的一个方面,于是乎说能“为仁由己”(12?1)了。

“四人邦”的论客们捉住“克己复礼为仁”(12?1)一句不放,武断地说孔子所要“复”的“礼”是周礼,是奴隶制的礼,而撇开孔子其他论“仁”的话不加讨论,甚至不予参考,这是有意歪曲,妄图借此达到他们政治上的罪恶目的。《论语》“礼”字出现七十四次,其中不见孔子对礼下任何较有概括性的定义。孔子只是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其本质就是仁。没有仁,也就没有真的礼乐。春秋以及春秋以上的时代,没有仁的礼乐,不过徒然的其仪节和器物罢了。孔子也并不是完全固执不变的人。他主张臣对君要行“拜下”之礼,但对“麻冕”却赞同实行变通,(9?3)以求省俭。他不主张用周代历法,上文已经说过。由此看来,有什么凭据能肯定孔子在复周礼呢?孔子曾经说过自己,“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8?8)孟子说孔子为“圣之时”(《万章下》),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孔子!

第六部分孔子对后代的贡献

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孔子一方面学习它,一方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论语》所涉及的有《易》,有《书》,有《诗》。虽然有“礼”,却不是简册(书籍)。据《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那么《仪礼》诸篇虽出在孔子以后,却由孔子传出。孺悲这人也见于《论语》,他曾求见孔子,孔子不但以有病为辞不接见。还故意弹琴使他知道是托病拒绝,其实并没有病。(17?20)但孺悲若是受哀公之命而来学,孔子就难以拒绝。《论语》没有谈到《春秋》,然而自《左传》作者以来都说孔子修《春秋》,孟子甚至说孔子作《春秋》。《公羊春秋》和《穀梁春秋》记载孔子出生的年、月、日,《左传春秋》也记载孔子逝世的年、月、日;而《公羊春秋》、《穀梁春秋》止于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左氏春秋》则止于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三种《春秋》,二种记载孔子生,一种记载孔子卒,能说《春秋》和孔子没有什么关系么?我不认为孔子修过《春秋》,更不相信孔子作过《春秋》,而认为目前所传的《春秋》还是鲁史的原文。尽管王安石诋毁《春秋》为“断烂朝报”(初见于苏辙《春秋集解?自序》,其后周麟之、陆佃以及《宋史?王安石传》都曾经记载这话)。但春秋二百四十年的史事大纲却赖此以传。更为重要的事是假若没有《春秋》,就不会有人作《左传》。春秋二百多年的史料,我们就只能靠地下挖掘,总而言之,古代文献和孔子以及孔门弟子有关系的,至少有《诗》、《书》、《易》、《仪

礼》、《春秋》五种。

孔子弟子不过七十多人,《史记?孔子世家》说“弟子盖三千焉”,用一“盖”字,就表明太史公说这话时自己也不太相信。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琴张往弔宗鲁之死,孔子阻止他。琴张是孔子弟子,这时孔子三十岁。其后又不断地招收门徒,所以孔子弟子有若干批,年龄相差也很大。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载,子路小于孔子九岁,可能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史记索隐》引《孔子家语》说颜无繇只小于孔子六岁,不知可靠否,因不计数。)可能以颛孙师即子张最小,小于孔子四十八岁,孔子四十八岁时他才出生。假定他十八岁从孔子受业,孔子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孔子前半生,有志于安定天下,弟子也跟随他奔走,所以孔子前一批学生从事政治的多,故《左传》多载子路、冉有、子贡的言行。后辈的学生可能以子游、子夏、曾参为著名,他们不做官,多半从事教学。子夏曾居于西河,为魏文候所礼遇,曾参曾责备他“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礼记?檀弓上》),可见他在当时名声之大。孔门四科,文学有子游、子夏,(11?3)而子张也在后辈之列,自成一派,当然也设帐教书,所以《荀子?非十二子篇》有“子张氏之贱儒”、“子夏氏之贱儒”和“子游氏之贱儒”。姑不论他们是不是“贱儒”。但他们传授文献,使中国古代文化不致灭绝,而且有发展,有变化,这种贡献开自孔子,行于孔门。若依《韩非子?显学篇》所说,儒家又分为八派。战国初期魏文侯礼待儒生,任用能人;礼待者,即所谓“君皆师之”(《史记?魏世家》,亦见《韩诗外传》和《说苑》)的,有卜子夏、田子方(《吕氏春秋?当染篇》说他是子贡学生)、段干木(《吕氏春秋?尊贤篇》说他是子夏学生)三人。信用的能人有魏成子,即推荐子夏等三人之人;有翟璜,即推荐吴起、乐羊、西门豹、李克、屈侯鲋(《韩诗外传》作“赵苍”)的人。吴本是儒家,其后成为法家和军事家。李克本是子夏学生,但为魏文侯“务尽地力”,即努力于开垦并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著有《法经》(《晋书?刑法志》),也变成法家。守孔子学说而不加变通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头目,只尊重他们,却不任用他们。接受孔门所传的文化教育,而适应形势,由儒变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头目却任用他们,使他们竭尽心力,为自己国家争取富强。魏文侯礼贤之后,又有齐国的稷下。齐都(今山东临淄镇)西面南城门叫稷门,在稷门外建筑不少学舍,优厚供养四方来的学者,让他们辩论和著书,当时称这班被供养者为稷下先生。稷下可能开始于田齐桓公,而盛于威王、宣王,经历泯王、襄王,垂及王建,历时一百多年。荀子重礼,他的礼近于法家的法,而且韩非、李斯都出自他门下,但纵在稷下“三为祭洒”(《史记?孟荀列传》),却仍然得不到任用,这是由于他仍然很大程度地固守孔子学说而变通不大。但他的讲学和著作,却极大地影响后代。韩非是荀卿学生,也大不以他老师为然。《显学篇》的“孙氏之儒”就是“荀氏之儒”。然而没有孔子和孔门辫子以及其后的儒学,尤其是荀卿,不但不可能有战国的百家争鸣,更不可能有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晋书?刑法志》说:“李悝〔即李克〕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以相秦。”),奠定秦始皇统一的基础;尤其不可能有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溯源数典,孔子在学术上、文化上的贡献以及对后代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孔子虽说“生而知之者上也”,(16?9)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似乎孔子并不真正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孔子到了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孔子答覆是,不懂就得问,正是礼。(3?15)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就是说,在交往的人中总有我的正面老师,也有我的反而教员。子贡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哪里都去学习。(19?22)我们现在说“活到老,学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7?19)就是说学习不晓得老。不管时代怎么不同,如何发展,这种学习精神是舍得敬佩而采取的。

孔子自己说“诲人不倦”,(7?2,又34)而且毫无隐瞒。(7?24)元好问《论诗》诗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箴度与人。”过去不少工艺和拳术教师,对学生总留一手,不愿意把

全部本领尤其是最紧要处,最关键处,俗话说的“最后一手”“看家本领”传授下来。孔子则对学生无所隐瞒,因而才赢得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学生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而后去,子贡还继续居住墓旁三年(《孟子?滕文公上》)。有这种“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我们当然反对什么守庐,但能做到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密,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孔子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对有些学生作了评论。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纵然同一问题,因问者不同,答复也不同。《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11?22)因材施教,在今天的教育中是不是还用得着?我以为还是可以用的,只看如何适应今天的情况而已。时代不同,具体要求和做法必然也不同。然而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某些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8)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可取之处。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左传》载郑国有乡校,那好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学费又非党低廉,只是十条干肉,(7?7)自古以至春秋,恐怕孔子是第一人。有人说同时有少正卯也招收学徒,这事未必可信。纵有这事,但少正卯之学和他的学生对后代毫无影响。

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4篇

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4篇 本文是关于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读书笔记要求与书目

附件2: 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7、《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8、《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石真、谢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忒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科斯著,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B.历史类 1、《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1988年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剑桥中国史》(英)费正清主编(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年版 6、《历史研究》(上、中、下)(英)汤因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C.哲学类 1、《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注中华书局1976年版 4、《老子新译》任继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 6、《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坛经校释》(唐)慧能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9、《传习录》吴光,钱明等编校(见《王阳明全集》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孟子读后感1500字

孟子读后感1500字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应该是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精髓的 一本教为权威的书。以下是分享的关于论语译注读书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 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中文系专业课 全系必修: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23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北大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没有课本 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 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 中国古代文化吴小如北大出版社 文学原理董学文等北大出版社 文学专业必修: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陈跃红等北大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西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东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概论段宝林北大出版社 语言&文献专业必修(部分): 音韵学 文字学 训诂学 汉语史 版本学 目录学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古文献学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西亚斯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名称: 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论语释注读书心得

论语释注读书心得 篇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探索实践 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张建成 摘要: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这一问题,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培养课外阅读的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方案方法措施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一方面,它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大语文教育观”得以实现的有力抓手,是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践行。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对高中生的成长也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它是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学生语文素养的助推器,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提出了具体要求。“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第10 条规定:“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 万字。”这条目标首先指出了课外阅读的总体目标。目标强调“正确自主地选择”,是希望学生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逐渐过渡到有正确目的的阅读。喜欢读什么书,读书是为了什么,这里分明渗透着价值观的因素,新课标的目标导向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其次,该目标还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 虽然课外阅读如此重要,新课标对

课外阅读也有明确的要求,但高中课外的现实却令人担忧。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的效果较差。为使课外阅读回归它应有的地位,使阅读顺利进行,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理清课外阅读与考试的关系。 课外阅读的总目标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是对语文考试这一较低目标的超越。合理的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很多老师重“课内阅读”而轻“课外阅读”,实际上还是担心考试成绩。目前的新课标卷十分注重阅读题的考查,不论是“古诗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实质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定阅读量作为保障,如果以为课内阅读就一定立竿见影,课外效果不大,那就是模糊了教材的实质,把教材作为一种桎梏,

工业制造学院学生读书制度及必读选读推荐书目

关于印发《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关于建立学生读书 制度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班级: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咼学生综合修养,在全院形成勤奋读书的良好氛围,促进学风、校风建设,《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关于建立学生读书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已经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希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关于建立学生读书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 附件2: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必读书目40 本附件3: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选读书目50 本附件4:《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学生读书报告审阅表》 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 二O—四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1: 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关于建立学生读书制度的实施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修养,在全院形成勤奋读书的良好氛围,促进学风、校风建设,现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决定从2013级学生起,实施学生读书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必读、选读书的范围 全院必读书共40种,选读书共50本,包括自然科学、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及社会科学名著和专业知识用书。 二、读书制度的执行 1、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学院学生发展与素体提升所提供的必读、选读书目,每名学生应在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的同时,制订每一学期的读书计划。要求一个学期完成至少2本必读书、1本选读书的阅读任务。切实保证大学学习期间完成全部规定数目的必读书、选读书的阅读。 2、学生在执行读书计划时,必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认真完成读书报告(包 括列出所读图书的种类、题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代、ISBN号、分类号、 字数、开本与页数。简述所读图书的中心大意,限300-500字。写读后感,一般不少于1500字),填好学院发放的《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学生读书报告审阅表》交班主任审阅评分。 3、班主任应定期检查学生执行阅读计划的情况,每学期结束前审阅完成本班学生的读书报告。同时将审阅的读书报告交院学工办抽查和存档。 4、学院将组织班级学生举办读书报告座谈交流会,请专家学者介绍读书治学经验,并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推动读书活动的持久开展。 5、学生应当适当的记录自己读书的感想与进步,并定期总结。 6班级应当适当组织读书交流会,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同时促进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与兴趣。 三、必读、选读书的组织 1、利用现有图书馆的图书资源。 2、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实现多数必读和选读书目的网上阅读。 3、动员和组织学生有选择性地自购图书. 4、增强学生与图书馆的互动,并引导学生阅读,促进学生的兴趣培养。 四、读书的要求与考核 1、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阅读必读书中不得少于16本的书目(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专业类一本,非专业类一本),选读书目中不得少于8本(每学期至少读一本)的

高中生寒假读书笔记必读书目

高中生寒假读书笔记必读书目国家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学生要建立“阅读摘抄笔记”,随时摘抄所阅读书籍中的精彩语句、精彩语段,特别优秀语段要诵读赏析,提高语感能力。同时可以对文章的观点、材料,进行议论分析,并写出读后札记与读后感,进行个性化解读。寒假时间长,是学生阅读积累的大好时机,希望同学们抓住好时光,广泛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下面老师们的推荐书目, 1、余秋雨作品(或《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余光中作品(余光中诗集、散文集等) 3、周国平作品(周国平散文集、岁月与性情、妞妞——一个父亲札记、安静、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各自的朝圣路等) 4、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鲁迅作品(小说、杂文等) 6、巴金《随想录》、冰心散文、朱自清散文、沈从文小说等

7、冯骥才散文、毕淑敏散文、贾平凹散文、铁凝作品、余杰散文集、梁衡作品集 8、季羡林散文、汪曾祺散文、梁衡散文 9、王小波、余杰、曹文轩的作品、林清玄散文、刘墉散文、张晓风散文 10、《正说鲁迅》(孔庆东) 11、于丹《论语心得》 12、易中天《品三国》 13、现当代小说:平凡的世界、家等 14、现当代诗歌:舒婷的诗、海子的诗、艾青的诗等 15、散文选本(时文选粹、智慧背囊、感受大家) 16、非常道 17、傅雷家书 18、苏东坡传(林语堂) 19、朱光潜《谈美书简》 20、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书:《语文,丰富的表情》(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语译注、老子译注、孟子译注、庄子译注等 21、古文观止 22、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 23、国学诵读教材 24、中国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人文社科书目读书笔记活动

关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文社科书目课外读书活动 读书笔记收交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我校本科培养计划课外学分有关规定:我校本科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最低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它文化名著6种),所阅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按要求完成后得2学分(从2010级开始调整为课外选修学分,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本学期读书笔记收交工作已经开始,现通知如下:1.收交时间为2013年10月26日(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交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科办(第九教学科研楼117),由专人负责核对、签收,过期一律不再接收。 2.各学院按自然班级收交,按学号顺序排列,并认真填写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不接受个别学生单独递交。 3.根据文件规定最低阅读量为文2其6,文学类超过2篇,按2篇计,其它6篇,超过6篇,按6篇计,不能相互抵补。每一篇读书笔记要求注明所读书目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各年级同学的历史记录请到各自所在学院教科办查阅。 4.读书笔记不接收打印稿,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5.请各学院把本通知复印发至各班级,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2014届毕业生。 6.本通知电子版、参考书目和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可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年9月30日附件1: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附件2:参考书目

附件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本次共有____个同学上交读书笔记,合计_____篇。 上交人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注:本表可复印,电子版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读书笔记

关于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人文社科书目课外读书活动 读书笔记收交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我校本科培养计划课外学分有关规定:我校本科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最低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它文化名著6种),所阅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按要求完成后得2学分(从2010级开始调整为课外选修学分,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本学期读书笔记收交工作已经开始,现通知如下:1.收交时间为2013年4月27日(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交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科办(第九教学科研楼117),由专人负责核对、签收,过期一律不再接收。 2.各学院按自然班级收交,按学号顺序排列,并认真填写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不接受个别学生单独递交。 3.根据文件规定最低阅读量为文2其6,文学类超过2篇,按2篇计,其它6篇,超过6篇,按6篇计,不能相互抵补。每一篇读书笔记要求注明所读书目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各年级同学的历史记录请到各自所在学院查阅。 4.读书笔记不接收打印稿,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5.请各学院把本通知复印发至各班级,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2013届毕业生。 6.本通知电子版、参考书目和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可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年4月12日附件1: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附件2:参考书目

附件1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学院: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学号文学类其他类合计篇数成绩(阅卷教师填写) 本次共有____个同学上交读书笔记,合计_____篇。 上交人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注:本表可复印,电子版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孟子》读后感1000字

《孟子》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孟子》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孟子》读后感1000字: 我们都知道,在政治思想中,《孟子》中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同时推行“仁政”,重教化;在教育思想方面提倡顺应天性、专心致志并循序渐进;在文艺思想方面,鼓励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修养,并主张文艺应服从于政治教化的需要;而在哲学思想方面,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人性理论的人,性善论也是孟子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由此构建起他的心性之学的思想体系。即“尽心知性”,“尽心”即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辱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所谓“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简而言之,孟子的心性之学的根本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第一,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非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第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形成。第三,“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然而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发展了心性之学。 在《公孙丑·上》的篇章中,用关于小孩突然掉入井里每个人都

自然而然地产生惊骇、同情的心情的故事说明了每个人都有同情之心,羞辱之心、退让之心、是非之心。再通过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了这四种萌芽在身上,就应该懂得把他们都扩充起来。 孟子的“性本善”的道理很简单,其目的也是为了唤醒我们的善心,探索自己、反思自己并发现自己,尽力行善。但是既然每个人都有善心为何还有那么多因人不善而造成的悲剧?孟子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人之所以不善,并不是天生导致的,而是受环境影响,被外界污染。即由于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所以放其良心者”----才会变成这样的。但是外界是没有善恶之分的,那么人的后天的“恶”的根源到底是哪里呢?因为孟子没有继续论证恶的根源,然而恶又是存在的,所以就不能否认恶在人性中的存在。 其实,我认为经济学的前提就说明了即人是理性的,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以为自我服务为目的的。虽然这个假设并不与性善论相直接矛盾,读后感但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他人利益交叉重合、恶性竞争和零和博弈的过程,所以也不能否认这个天然属性,其实也是人恶的行为的根源。这也正是为什么需要现实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来规范每一个人。 本性善恶的话题,中外古人都有所提及,但往往各执一词,其实善恶兼具,但表达有所不同,这样的提法,虽然比较中庸,但也比较能解释很多问题。人性善恶兼具,有些人的某些恶基因表达的得比较

杭电大学生应读人文社科书目读书笔记书目

大学生应读人文社科书目 2005-9-6 10:02:07 发布人:人文学院阅读量: 24013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拟在本科生中推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应读人文社科书目》(以下简称《应读书目》。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凡我校本科生均利用业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 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最底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她文化 名著6种),所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自1999级开始实施,完成后得2 学分。未完成最底阅读量的学生视为未全面完成本科生的培养要求,不予毕业。 由人文学院社科部负责考核。 二、为指导学生的阅读,社科部将陆续开出具有针对性的导读讲座。学生可 依照个人志愿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自学、学习小组、书院等形式进行自主、 自觉地学习。 三、学生可在每学期初凭读书笔记和借阅记录向社科部提出考核申请。 教务处、人文学院 学生应读人文科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 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 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 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 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 年版

杭电读书笔记要求

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应读人文社科书目》的文件规定:凡我校本科生均应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书目可以在人文学院网站/思政教育栏目查询到)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最低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它文化名著6种),所阅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按要求完成后获得2学分。未完成最低阅读量的学生应视为未全面完成本科生的培养要求,不予毕业。本学期读书笔记评阅工作已经开始,现通知如下: 1、本学期定于*月*日(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上交读书笔记,地点为人文学院教学办(第九教学科研楼117),由专人负责核对、签收,过期一律不收。 2、各分院按自然班级收交,按学号顺序排列,并认真填写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不接受个别学生单独递交。 3、根据文件规定最低阅读量为文2其6,文学类超过2篇,按2篇计,其它6篇,超过6篇,按6篇计,不能相互抵补。每一篇读书笔记要求注明所读书目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各年级同学的历史记录到各自所在分院查阅。 4、读书笔记不接收打印稿,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5、请各分院把本通知发至各班级,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届毕业生,本学期将不再另行组织。 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学生应读人文科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孟子译注读书笔记

孟子译注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孟子译注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孟子译注读书笔记 孟子还是在梁(魏)国失望了,原因很简单,梁惠王死后,梁襄王“忘之不似人君”,看上去没有君王的样子,走近了不感到有什么畏惧。这样一个“注定”成不了气候的君王,孟子的仁政学说不可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孟子离开梁国,去到试图励精图治的齐国。而齐国招贤纳才是出了名的,着名的稷下学宫就设在齐国,学术气氛之浓厚,贤人名士之多,孟子想着应该能在齐国有所作为。不过,由此却看到儒学的“造反”理论显然是一个缺失,或者说,儒学是讲究实用,试图在目前能拥有的资源上进行秩序安排,而不是首先打乱秩序再进行重建。在儒学中,超越的理想固然有,但多数是个体修养上的自我超越,所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忧君忧民,却没有想着改变现有的资源进行重建,所以当遇到明君就积极入世,遇到昏君则退隐山林,独享琴棋书画之乐。 此1.7章开始,主要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1.7章的对话比较长,说的当然还是仁政王道。齐宣王心中想的是称霸,所以和孟子谈话一开始就问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也是向孟子表明自己学习的榜样。但是孟子把齐宣王装了进来,后面的话题都是按照孟子王道的逻辑展开。孟子说了齐宣王由于不忍心看牛将死而哆嗦的样子,而把用于衅钟的.牛换成了羊,这个事情估计齐宣王也差不多忘了。孟子自然肯定齐宣王的做法,说有了这种不忍之心,就是具有仁慈的心,不过,孟子话锋一转,批评齐宣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也就是对

禽兽有仁慈之心,但是却不能爱抚百姓体现功德。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既然提到就接着讲。孟子对此的态度是“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其论证主要在“四端”说中,说看到小孩掉入井中,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和不忍之心,这种恐惧和不忍之心来自于本性,而不是外在环境附加的。不忍心,在于将心比心,是看到他人处于困境、身处磨难而产生的心理,感同身受。 齐宣王为什么“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个人来说,对禽兽仁慈而对他人仇视,即使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即使在我们个人身上也会有存在的痕迹。当外出旅游,半路遇上大风雨,急需找个地方来避雨,那么最能帮助你的就是茅屋土房的主人,而到那些红砖壁瓦、深庭大院的人家,却不一定能热情相引,说不定还闭门相拒。如果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为什么同样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有了物质障碍,这种物质障碍以财富为代表,从而遮蔽着自己的本性,可以说,财富多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权力高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所以,齐宣王能够对禽兽仁慈,那是因为禽兽不会艳羡他的财富和权力,更不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谋取他的财富和权力,因而他可以毫不加以防范,能出于“本性”地仁慈一下,设想,在宫殿上要杀的是一个试图谋反他的人,齐宣王极有可能乐于看到这个犯人被处死——尽管犯人如何地恐惧哆嗦甚于牛。人是动物的敌人,但动物并不是人的敌人,人的敌人是人。动物都有自保性,人也有自保性,只不过,人把这种自保性夸张成了占有,外在成了财富,已经超越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何把自己累积的财富保管好,必然出现防范之心,即使是所谓夜不闭户的盛世,不闭户的必然是普通人家。那么,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就不去追求财富人人贫而相乐显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今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十本书。当老师将书名告诉我们的时候,大家大都不以为然,因为这些书都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书籍,觉得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去读他们。但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随便翻阅了几页《孟子》以后,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曾在大二时由于学习古代汉语的需要看过《孟子译注》一书,但是当时也并没有进行细读,而只是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对于孟子的翻译和译注上,但却也已经感受到《孟子》一书中所包含的道理确是让我们受益无穷。而如今重读《孟子》,更是感触颇深。 和《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录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较《论语》来看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的文字是《孟子译注》中对《孟子》的评价,而在我通读了一遍《孟子》以后,我的第一个感受便是,这虽是一本古书,但读来却并不感觉乏味或枯燥,且读完每一章后都能给人力量,引人深思。不同于《论语》中直白的说理方式,《孟子》一书采用的是类似于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进行记叙,从而得出一定得道理,并且有时并不明说其中的道理,这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但却仍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 孟子作为亚圣,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提倡仁政,自善其生,崇义尚道等等,但是在读完《孟子》以后,我最佩服的还是孟子敢于直面君王,敢于说真话的那种勇气与胸怀。“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以上是节选于《孟子见梁惠王》中的片段,在孟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对君王时的凛然正气。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敢于批驳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义。孟子,是个真人,敢于说真话的人。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诚,率真,对统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觉,孟子有豪侠之气。他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正是孟子更亲近庶人民众,所以,他才会最终发展为那种崇高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敢“颠覆”君位“至高无上”的传统。尽管孟子言论如此,可我们也并未看到孟子因此而被统治者“穿小鞋”,可见,当时的社会虽礼崩乐坏,争战频繁,但人们的思想还是非常开放的,言论自由的,统治者对孟子的主张虽不去施行,但还是洗耳恭听的,是尊重人的。 而面对今天这个社会,孟子的这种品质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孟子》读书报告

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 ——读《孟子译注》有感 摘要:孟子作为我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建立了一套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内求外修”为特征的道德修养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诠释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创新提供更多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善养气道德修养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提出性善论,人皆有“恻隐之心”。同时,孟子言“吾善养浩然之气”,提出了很多道德修养理论。他提倡做人应该舍生取义,重气节,人要有信念,有理想,而且要坚定,为人不能贪财好色,迷恋享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他自己一生也在身体力行自己的主张。如果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即使自己被授予高官,他也绝不为厚禄所动,宁愿辞官回家,过着布衣素食的简朴生活。孟子讲究气节,重义轻财,看重精神层面上的愉悦,不过度追求物质享乐,宁愿简衣陋室,悠然过活,也不肥马轻裘,奴颜婢膝。这也是孟子寿高达84岁的原因之一。 《孟子》一书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共计14章,1对后世在思想上、文学上均有重大影响。此外,书中还蕴藏着不少养生思想和道德修养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善论 1 本文主要参考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为“性善论”,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前提。孟子认为,“人之初,本性善”,也就是说,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善”的本性。《孟子·告子章句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正是这四心,形成人们的“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第200页)“仁义礼智”即“四端”是人性善的集中体现。同时,孟子又认为,人的道德根源于人性,表现为人的善行,但人与生俱来的善端,能否保持善的本性,在后天的实践中加以自觉的培育修养,使其得到充分的扩展,从而才能真正体验人性之魅力,成就“大丈夫”式理想人格,达到至善境界。故而,“人皆可以为尧舜。” 同时,孟子常在书中提到“恒产”与“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13页)可谓,衣食足,知荣辱。如果让民众食不果腹,那道德文明建设从何谈起。所以,孟子主张君主应施仁政,不与民争利,使民以道,以仁治天下。 诚然,孟子的以“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虽然在理论上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开创了比较完善的性善论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孟子思想的精华。 二、养心性,重理义,存心寡欲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何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233页)孟子认为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种安身立命的方法,可使人颐养天年。存心养性之要在于通于理义,故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当豢之悦我口。”(第202页)心之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也。所以理义使我高兴,如同牛羊猪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在养心性方面,孟子很看重孝,一再以舜为例,推崇孝道。“大孝终身慕父母”。孝乃首善。

法治理想国读后感-西方法律思想史

论法治理想的东西差异 ——从孔孟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开始 说到当今法制现状,为什么法制难以推行,为什么法治观念不入人心,为什么办事托关系更有效?这是自从我们进入法学院伊始就萦绕在心的问题。 想解开这个疑团,必须首先从中国法制之“法源”出发,再结合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这门课程的契机,探究中西法律文化中对于法治理念的区别,进而理清为何法律为现实排拒。 本学期,我共查阅了《法治理想国——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理想国》等书,通过初步学习笔者认为,想要回答上述问题,必须尝试探求中西法文化理念的共通之处。在此最终将法治理念化约为四种价值,它们是: ●自尊自主的人文生活 ●理性规范的社会合作 ●亲和可敬的司法正义 ●有效节制的政府权力 因此,不管西方的法哲学家们在法治理念上运用了多少千奇百怪的术语和推理,他们在这四种价值上与孔孟思想的对话是共鸣的。概括地说,双方理念终极价值的“同”,使我们相信中华可以像法治认同;双方文化意识之“异”,使我们相信诉求的过程必然存异;而现代西方法治实践成就的相对较“高”,使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挑战下应该虚心学习西方法治。 孔孟立言法治 《孟子·尽心》里: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到此,我们的结论可能是:孟子认为应当尊重司法,舜即使做了国君,仍旧应当让司法独立运作,不得干涉皋陶的职权。但儒家哲学重视人伦的思想显然不在于此: “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

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如此看来,孟子认为“孝”是至高的价值。“百善孝为先”,而且“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在守法与尽孝两难的时候,中国人的终极选择,应当是尽孝,而不是守法。在《论语·子路》篇里也说: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从此以后,汉律、唐律、清律乃至台湾现行法律,都存在着基于伦理原则而亲属相容隐的条文,不能不说是受到孔孟学说和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影响。 然而不得不承认,此后千年里儒家理论的持续发展和一家独大,最终导致了其对于社会控制的方式走向偏执,彻底地将伦理凌驾于司法之上,成了公然鼓吹以私害公。在这种法律文化之下,一直到今天大多数人还是把司法当作一个从属的概念,让它从属于伦理、权变和一时的政治目的,就不令人惊讶了。 苏格拉底的生死抉择 而此时,苏格拉底早已拒绝了弟子和朋友们越狱的安排,接受了政敌对其“宗教信仰不虔诚”和“蛊惑青年”的罪名。根据柏拉图在《克里多》(Crito)对话录中的记载,苏格拉底与弟子克里多曾经有过一番对话,揭露他为什么拒绝越狱。 苏格拉底说,如果他逃离雅典,等于是践踏了雅典的政府与法律。如果人人都践踏法律,造成法律的裁决失去权威,雅典就不能苟存。而且虽然他认为雅典对他的审判是不公正的,他却不是一个“以恶报恶”的人。 为什么人必须首先向正义说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先向人伦?根据苏式假托“雅典法律”所说的理论,是因为国家和社会的法度秩序实际上造就了生计。父母虽然提供养育,但如果缺少了外在的法度秩序,父母并无生计可言,遑论如何提供人子的养育。同时,由于法律对养育的参与,人子与法度正义之间因此产生了一种超越性的约定,人必须遵守这个约定,并且被赋予责任,不得违背约定做出不利于国家社会和法律正义的事。 结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