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备战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附

答案解析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元素h与f的原子序数相差_____。

(2)元素b、c、f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表中第三周期所列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e、f、g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g与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铅(Pb)、锡(Sn)、锗(Ge)与碳(C)、硅(Si)属于同主族元素,常温下,在空气中,单质锡、锗均不反应而单质铅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铅;单质锗与盐酸不反应,而单质锡与盐酸反应。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锗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②铅(Pb)、锡(Sn)、锗(Ge)的+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6)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的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Rb)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5,与钠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请写出AlCl3与RbOH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混合金属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Li B.Na C.K D.Cs

【答案】第三周期第ⅢA族 18 Mg2+ S Cl PH3 NaOH+HClO4=NaClO4+H2O 32

Pb(OH)4>Sn(OH)4>Ge(OH)4第五周期第ⅠA族 Al3++4OH-=AlO2-+2H2O (或写为Al3++4OH-

=[Al(OH)4]-) AB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是N元素,b为Na元素,C为Mg元素,d为Al元素,e 为P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h为Se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确定各种元素分别是:a是N元素,b为Na元素,C为Mg

元素,d为Al元素,e为P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h为Se元素。

(1)元素d为A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3,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IIA族,f是16号元素S,h是34号元素Se,h与f原子序数相差34-16=18;

(2)b、c、f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是Na+、Mg2+、S2-,Na+、Mg2+核外电子排布为2、8,具有两个电子层,S2-核外电子排布是2、8、8,具有三个电子层,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三种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Mg2+;Na、Mg、S都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S;

(3)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是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e、f、g三种元素分别表示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P

(4)g元素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ClO4、NaOH,HClO4是一元强酸,NaOH是一元强碱,二者混合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O4=NaClO4+H2O;

(5)①锗位于Si元素下一周期,二者原子序数相差18,所以Ge的原子序数为14+18=32;

②由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根据铅(Pb)、锡(Sn)、锗(Ge)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的金属性Pb>Sn>Ge,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故铅(Pb)、锡(Sn)、锗(Ge)的+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Pb(OH)4>Sn(OH)4>Ge(OH)4;

(6)①铷(Rb)是37号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3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ⅠA族;

②铷(Rb)与钠同主族,由于Rb的金属性比Na强,所以RbOH是一元强碱,AlCl3与过量的RbOH反应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 AlO2-+2H2O (或写为Al3++4OH-=[Al(OH)4]-);

③22.4 L标准状况下的H2的物质的量n(H2)=22.4 L÷22.4 L/mol=1 mol,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b+2H2O=2RbOH+H2↑,可知2 molRb反应产生1 mol H2,由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M+2H2O=2MOH+H2↑可知混合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M=50?g

2?mol

=25 g/mol,Rb

的摩尔质量为85.5 g/mol,则另一种碱金属的摩尔质量一定小于25 g/mol,所以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Li或Na,故合理选项是AB。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掌握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2.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

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

4

,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

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写出分别由A、D与C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3)A与C、E间分别形成甲、乙两种共价化合物,且甲有10个电子,乙有18个电子,则沸点较高的是___ (填化学式)。

(4)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

(5)D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第二周期VIA族 S2-> O2->Na+ H2O 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2Na2O2+2H2O=4Na++4OH-+O2↑

【解析】

【分析】

A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

生成盐F,B为氮元素,F为硝酸铵;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

4

则E为硫元素,在第三周期;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则D为钠元素;A、B、D、E 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则C为氧元素。

【详解】

(1)C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A族;Na+、O2-、S2-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 O2->Na+,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族;S2-> O2->Na+;

(2)由H、Na与O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分别为H2O2、Na2O2,其电子式分别为、,故答案为:;

(3)H与O、S间分别形成H2O、H2S两种共价化合物,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较高,故答案为:H2O;

(4)F为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氧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点睛】

比较离子半径可以用“先层后核再电子”进行比较,S2-有三个电子层,则半径最大,Na+、O2-有两个电子层,但氧的序数小于钠的序数,则O2-的离子半径大于Na+,所以S2-> O2->Na+。

3.有7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B、C、D、E、F、G 的顺序依次增大,B元素一种原子的含量常用于判定古生物遗体的年代,A和C元素的原子能形成4核10电子的微粒,D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E2D,E2D中所有微粒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E、F、G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G和D同主族。试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A和D可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F的单质与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上述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能够用于漂白的气体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_____。

(5)写出D 元素原子形成的10电子微粒X与G元素原子形成的18电子微粒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O和H2O2 2Al+ 2OH-+2H2O=2AlO2-+3H2↑共价键 H2S+2OH-=S2-+2H2O

或HS-+OH-=S2-+H2O

【解析】

【分析】

7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B、C、D、E、F、G的顺序依次增大;B元素一种原子的含量常用于判定古生物遗体的年代,则B为碳元素;A和C元素的原子能形成4核10电子的微粒,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为氢元素、C为氮元素;D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E2D,E2D 中所有微粒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故E+、D2-离子核外电子数均为10,则D为氧元素、E为钠元素;E、F、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是氢氧化铝与强碱、强酸之间的反应,则F为Al;G和D同主族,则G为硫元素,然后根据问题逐一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C,C是N,D是O,E是Na,F是Al,G是S元素。

(1) C是7号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5,所以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A是H,D是O,A和D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为H2O和H2O2;

(3)F是Al,E是Na,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2H2O=2AlO2-+3H2↑;

(4)上述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能够用于漂白的气体物质是SO2,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S、O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5)D是O,G是S,D 元素原子形成的10电子微粒X是OH-,G元素原子形成的18电子微粒Y是H2S或HS-,它们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2OH-=S2-+2H2O或HS-+OH-=S2-

+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关系应用,根据原子结构关系或物质性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理解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注意识记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理解酸式盐可以与碱反应产生正盐,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电解质的强弱和物质的拆分原则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1)表中的实线表示系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上边界____

(2)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元素是____(填字母代号),它与e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b元素形成的单质所属晶体类型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晶体②原子晶体③金属晶体④离子晶体⑤过渡型晶体

(4)元素c、d、g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NH3·H2O的电离方程NH3·H2O NH+4+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

NH3·H2O的合理结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答案】 m

①②⑤ H2O>HF>HCl b

【解析】

【分析】

(1)第一周期中含有2种元素,处于第1列、18列;第2、3周期中元素处于1,2列,13~18列,据此画出元素周期表的上边界;

(2)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为溴与金属汞,由图可知位置可知,为溴单质,处于第四周期17列;e为Na元素,溴与钠形成的化合物为NaBr,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

(3)b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为原子晶体,如金刚石,可能为分子晶体,若富勒烯,可能为过渡型晶体,如石墨;

(4)c为氧元素、d为氟元素、g为氯元素,结合常温下氢化物状态与氢键判断氢化物的沸点;

(5)氨水的电离生成NH4+、OH-,说明NH3?H2O 中O-H键发生断裂,来确定氨水的结构和成

键情况。

【详解】

(1)第一周期中含有2种元素,处于第1列、18列;第2、3周期中元素处于1,2列,13~18列,故元素周期表的上边界为:

(2)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为溴与金属汞,由图可知位置可知,为溴单质,处于第四周期17列,为表中m元素;e为Na元素,溴与钠形成的化合物为NaBr,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溴化钠电子式为;

(3)b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为原子晶体,如金刚石,可能为分子晶体,若富勒烯,可能为过渡型晶体,如石墨;

(4)c为氧元素、d为氟元素、g为氯元素,常温下水为液体,HF、HCl为气体,故水的沸点较高,HF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比HCl高,故沸点H2O>HF>HCl;

(5)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中,根据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可知结构中含有铵根和氢氧根的基本结构,故NH3?H2O结构为b,故答案为b。

5.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③D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④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⑤C与E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

(3)化合物A2C和A2E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化合物EC2常温下呈气态,将其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第IVA族离子键、共价键 H2O

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平面三角形 sp2

【解析】

【分析】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则A是H元素;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则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是2、4,B是C元素;③D原子的电

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则D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8、1,D是Na元素;④E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E核外电子排布是2、8、6,E是S元素;⑤C 与E同主族,原子序数小于Na,大于C,则C是O元素。结合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C,C是O,D是Na,E是S元素。

(1) B是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IVA族;

(2)化合物D2C2是Na2O2,该物质中Na+与O22-通过离子键结合,在O22-中两个O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其电子式为:;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3)化合物A2C是H2O,A2E是H2S,由于在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气化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沸点较高的是H2O;

(4)化合物EC2是SO2,在常温下呈气态,该物质具有还原性,将其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

(5)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CH2O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与O原子形成共价双键,再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电子转移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根据题干信息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饮水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物质结构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在⑧与?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答案】N Si S Ca K F Ar HClO4 KOH Al(OH)3 Al(OH)3+3HClO4=Al(ClO4)3+3H2O、Al(OH)3+KOH=KAlO2+2H2O、KOH+HClO4=KClO4+H2O F K Na 与H2O反应:Na与水剧烈反

应,Mg与水不反应 Cl 将Cl2通入到NaBr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说明Cl的化学性质比Br的活泼

【解析】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①、⑥、⑦、?分别在第二周期VA、第三周期IVA、第三周期VIA和第四周期IIA,则①、⑥、⑦、?分别为N、Si、S、Ca;

(2)根据元素周期表性质的递变规律,最活泼的金属应在第IA,最活泼的非金属应在第VIIA,惰性气体最不活泼,则在I A元素Na(③)和K(⑩)中K最活泼;在VII A族元素F(②)、Cl(⑧)和Br(?)中,F最活泼;最不活泼的是⑨即Ar;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必是非金属性增强的,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②即F,但F无最高正价;因为我们知道,HClO4已知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即酸性最强的是HClO4;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必是非金属性增强的,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⑩即K,则碱性最强的必是KOH;在表中所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只有Al(OH)3具有两性;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Al(OH)3+3HClO4=Al(ClO4)3+3H2O、

Al(OH)3+KOH=KAlO2+2H2O、KOH+HClO4=KClO4+H2O;

(4)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

(5)③和④分别是Na和Mg,根据同主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金属性Na>Mg,根据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可依据二者单质分别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其金属性强弱,即与H2O反应:Na与水剧烈反应,Mg与水不反应;⑧和?分别是Cl和Br,根据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非金属性Cl>Br,根据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可依据二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来判断其非金属性强弱,即将Cl2通入到NaBr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说明Cl的化学性质比Br的活泼。

【点睛】

本题综合性较强,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等,要求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很好滴训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递变规律或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思考。

7.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试填空。

(1)写出上表中元素⑨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③与⑧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③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杂化,其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④、⑤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④与元素

①形成的X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请写出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一种)。

(4)在测定①与⑥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⑦与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6)元素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下图1和图2所示,则在图1和图2的结构中与该元素一个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

【答案】3d54s1 sp3分子晶体 N O 三角锥形 CO2或CS2、N2O、BeCl2 CNO- HF分子之间有氢键,形成(HF)n Na2BeO2 2∶3,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Be,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F,⑦为Al,⑧为Cl,⑨为Cr,⑩为Co;

(1)Cr的原子序数为24,注意外围电子的半满为稳定状态;

(2)元素③与⑧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存在4个共价单键,没有孤对电子,构成微粒为分子;

(3)④为N,⑤为O,N原子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第一电离能大;X分子为NH3,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应具有3个原子和16个价电子;

(4)HF分子之间含有氢键;

(5)Al与Be位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

(6)由图1可知,与体心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顶点,则有8个;由图2可知,与顶点原

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面心,1个晶胞中有3个,则晶体中有38

2

=12个。

【详解】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Be,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F,⑦为Al,⑧为Cl,⑨为Cr,⑩为Co;

(1)Cr的原子序数为24,注意外围电子的半满为稳定状态,则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

(2)元素③与⑧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存在4个共价单键,没有孤对电子,则C原子为sp3杂化,构成微粒为分子,属于分子晶体;

(3)④为N,⑤为O,N原子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第一电离能大,即N>O;X分

子为NH 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与N 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应具有3个原子和16个价电子,则有CO 2(或CS 2、N 2O 、BeCl 2)、CNO -等微粒;

(4)因HF 分子之间含有氢键,能形成缔合分子(HF)n ,则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5)Al 与Be 位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则Be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 2BeO 2;

(6)由图1可知,与体心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顶点,则有8个;由图2可知,与顶点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面心,1个晶胞中有3个,空间有8个晶胞无隙并置,且1个面被

2个晶胞共用,则晶体中有382

?=12个,所以在图1和图2的结构中与该元素一个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原子数之比为8:12=2:3。

8.已知元素X 、Y 、Z 质子数都小于18,并且质子数X+Y=Z 。X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Z 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电子数的三倍,则 (1)X 是___________,Z 是___________;Y 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由Y 和Z 组成,且Y 和Z 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3)X 、Z 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A 和B ,A 中原子个数比为2∶1,则A 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B 中两原子个数比为1∶1,实验室常用B 制备少量的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H 元素 O 元素

N 2O 5 18g/mol 2H 2O 22

MnO =====2H 2O+O 2↑ 【解析】

【分析】

元素X 、Y 、Z 质子数都小于18,X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则X 为H 元素;Z 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电子数的三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 为O 元素;由于质子数X+Y=Z ,故Y 质子数=8-1=7,故Y 为N 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

元素X 、Y 、Z 质子数都小于18,X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则X 为H 元素;Z 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电子数的三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 为O 元素;由于质子数X+Y=Z ,故Y 质子数=8-1=7,故Y 为N 元素。

(1)X 是H 元素,Z 是O 元素;Y 为N 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m (N ):m (O )=7:20,可知n (N ):n (O )=

714:2016

=2:5,故该化合物为N 2O 5; (3)H 、O 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A 和B ,A 中X 、Z 原子个数比为2:1,则A 为H 2O ,则A 的摩尔质量是18g/mol ;B 中两原子个数比为1∶1,则B 为H 2O 2,实验室常用H 2O 2制备少

量的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2MnO

=====2H 2O+O 2↑。

9.金、银、铜、铁、铝和钛均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金属。试回答与上述金属原子结构有关的问题:

(1)上述金属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2)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基态钛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5d6s,试判断金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3)基态金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101

__________________ 周期第__________________族。

(4)已知Ag与Cu位于同一族,则Ag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区。

【答案】铝六ⅠB ds

【解析】

【分析】

(1)铝属于主族元素;

(2)钛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3)电子排布式中能层数与周期数相等,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1)d10ns1的原子位于第IB 族;

(4)ⅠA、ⅡA族最后填充s电子,为s区;ⅢA~零族为p区,第ⅢB~ⅤⅡB族和第

ⅤⅢ为d区;ⅠB和ⅡB族为ds区。

【详解】

(1)铝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属于主族元素,金、银、铜、铁和钛都不属于主族元素,故答案为:Al;

(2)钛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则其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3)电子排布式中最大能层数与周期数相等,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1)d10ns1的原子位于第IB族,基态金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d106s1,该原子最大能层数是6,所以金原子位于第六周期第ⅠB族,故答案为:六;ⅠB;

(4)ⅠA、ⅡA族最后填充s电子,为s区;ⅢA~零族为p区,第ⅢB~ⅤⅡB族和第

ⅤⅢ为d区;ⅠB和ⅡB族为ds区,Ag与Cu位于同一族,属于第ⅠB族,所以属于ds 区,故答案为:ds。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解本题关键,了解元素周期

表5区的划分方法。

10.现有下列9种微粒:11H 、21H 、136C 、146C 、147N 、56226Fe +、56326Fe +、1682O 、16

83O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1

1H 、21H 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它们互为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______。

(3)56226Fe +的中子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4)形成上述9种微粒的核素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种。

【答案】核素 同位素 1682O 和1683O 30 24 7 5

【解析】

【分析】

结合核素的结构分析即可。

【详解】

(1)1

1H 、21H 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1,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2)1682O 和1683O 是由O 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56226Fe +的质子数为26,质量数为56,中子数为562630-=,核外电子数为26224-=;

(4)9种微粒中含有H 、C 、N 、Fe 和O 5种元素,含有1

1H 、21H 、136C 、146C 、147N 、

56

26Fe 、16

8O 7种核素。

1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Ⅰ.用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

(2)④、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3)写出②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4)Y 由②⑥⑧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Y 的水溶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A 、B 、C 、D 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 、B 、C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

(2)若A、B、C均为化合物且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D是会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请写出D的电子式_____,A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

(3)若D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单质,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又知在酸性溶液中该金属离子能被双氧水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离子键、共价键 HClO4>H2SO4>H2CO3 ClO-+Cl-+2H+=Cl2↑+H2O 强氧化

剂或供氧剂 HCO3-+OH-=CO32-+ H2O 先加KSCN,无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 2Fe2++H2O2+2H+=2Fe3++2H2O

【解析】

【分析】

由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确定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为H、Na、Al、C、N、O、S、Cl元素。

【详解】

Ⅰ.(1)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为NaOH,由此可确定其中存在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

(2)④、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分别为H2CO3、H2SO4、HClO4,非金属性Cl>S>C,则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2SO4>H2CO3;

(3)②的离子为Na+,其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离子结

构示意图为;

(4)Y为NaClO,其水溶液与洁厕灵(HCl)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Cl2,由此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Ⅱ.(1)C是淡黄色固体,则其为Na2O2,它的用途为强氧化剂或供氧剂;

(2)D是会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则其为CO2,电子式为,A为NaOH,C为NaHCO3,则NaOH和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 H2O;

(3)若D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单质,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则其为Fe。A为Cl2,B为FeCl3,C为FeCl2。检验FeCl2中Fe2+的方法是先加KSCN,无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在酸性溶液中Fe2+能被双氧水氧化,生成Fe3+、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2Fe3++2H2O。

【点睛】

检验Fe2+时,我们易出现这样的错误,先往待测溶液中滴加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其错因只是一味地考虑所需滴加的试剂,没有考虑试剂的加入顺序,没有考虑与Fe3+检验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12.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如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混合②中加入试剂a是____。

(3)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可能的原因是:①含Fe3+,②含Br2,③含Fe3+和Br2,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分析产生淡黄色的原因,该试剂是_____(填写字母)。

a.KMnO4溶液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淀粉KI溶液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4230240.html,l4

(4)加入Na2SO3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r2,但要防止过量,原因是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实验室制取Br2的反应为:2NaBr+3H2SO4+MnO2Δ

2NaHSO4+MnSO4+Br2↑+2H2O,制取

Br2最好选用如图装置中的____(填写字母,固定和加热装置均已省略)。简述检验图所选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

【答案】SO2+Br2+2H2O=4H++2Br-+SO42- BaCl2溶液 e SO32-+2H+=SO2↑+H2O C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烧瓶上的导气管连接一段橡皮管并伸入水中,用手焐热烧瓶,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解析】

【分析】

Br2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两者反应放出热量,溴单质、氢溴酸易挥发,使用冰水降低温度,防止Br2、HBr挥发,然后蒸馏得到硫酸和氢溴酸粗品。粗品中可能含有挥发出的Br2,加入Na2SO3,除去粗品中未反应的溴单质。再加入氯化钡,使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再进行过滤分离,无色溶液中含有HBr和NaCl,再蒸馏得到精制的氢溴酸。

【详解】

(1) Br2与SO2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

(2)由流程图可知,混合②后过滤生成硫酸钡,滤液蒸馏产生NaCl溶液,故钡离子、氯离子应是加入试剂a引入的,试剂a是BaCl2溶液。

(3) CCl4与溶液混合后分层,有机层在下层,水层在上层,若有机层无色,水层为黄色,则原因为①;若有机层为橙色,水层为无色,则原因为②;若有机层为橙色、水层为黄

色,则原因为③;故答案选e 。

(4)Na 2SO 3过量,能与HBr 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溴化钠、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 32-+2H +=SO 2↑+H 2O 。

(5)实验室制取Br 2的反应为:2NaBr +3H 2SO 4+MnO 2Δ2NaHSO 4+MnSO 4+Br 2↑+2H 2O ,该反应为固体、液体混合加热制备气体,应选择装置C ;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烧瓶上的导气管连接一段橡皮管并伸入水中,用手焐热烧瓶,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3.二氧化碳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之一,二氧化硫尾气处理的方法之一是采用钠—钙联合处理法。

第一步:用NaOH 溶液吸收SO 2。2NaOH+SO 2→Na 2SO 3+H 2O

第二步:将所得的Na 2SO 3溶液与生石灰反应。Na 2SO 3+CaO+H 2O→CaSO 3↓+2NaOH 完成下列填空:

(1)在上述两步反应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

(2)氧和硫属于同族元素,该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可表示为__________。写出一个能比较氧元素和硫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NaOH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4)若在第一步吸收SO 2后得到的NaOH 和Na 2SO 3混合溶液中,加入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生成Na 2SO 4和NaBr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钠—钙联合处理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答案】H

→点燃2S+2H 2O 2NaOH+Na 2SO 3+Br 2→Na 2SO 4+2NaBr+H 2O NaOH 吸收SO 2的效率高 NaOH 能循环利用,生

石灰价格较低,成本低

【解析】

【分析】 (1)上述两步反应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有氢、氧、钠、硫,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解答;

(2)根据构造原理书写O 、S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非金属强的能将非金属弱的元素置换出来,由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NaOH 是离子化合物,Na +、OH -通过离子键结合;

(4)向烧碱和Na 2SO 3混合溶液中加入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亚硫酸根离子被溴单质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5)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吸收率高,原料氢氧化钠可以循环利用,而生石灰的价格低。

【详解】

(1)上述两步反应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有氢、氧、钠、硫四种元素,钠和硫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而氧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氢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H

(2)O 、S 原子核外最外层都具有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该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2np 4;非金属强的元素的单质能将非金属弱的元素的单质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如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O 2

????

→点燃2S+2H 2O ; (3)NaOH 是离子化合物,阳离子Na +与阴离子OH -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OH -内H 、O 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故NaOH 的电子式为:;

(4)向NaOH 和Na 2SO 3混合溶液中加入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 32-离子被溴单质氧化为SO 42-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Na 2SO 3+Br 2→Na 2SO 4+2NaBr+H 2O ;

(5)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吸收率高,原料氢氧化钠可以循环利用,而生石灰的价格低,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知识,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把握实验方案的严密性,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

14.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写出步骤I 中生成低浓度Br 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步骤I 中已获得Br 2,步骤I 中又将Br 2还原为Br -,其目的为富集溴元素,请写出步骤II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在3mL 溴水中加入1mL 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为如图..中的_______。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 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设计了如图装置简图。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C 中液体产物颜色为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OH 浓溶液的作用______。

【答案】Cl2+2Br-=2Cl-+Br2 Br2+SO2+2H2O=2HBr+H2SO4 D 深红棕色 Br2+2OH-=Br-+BrO-

+H2O

【解析】

【分析】

海水淡化得到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或熔融状态氯化钠会生成氯气,氯气通入母液中发生反应得到低浓度的溴单质溶液,通入热空气吹出后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得到含HBr和硫酸的溶液,通入适量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富集溴元素,蒸馏得到工业溴;

(1)步骤I中生成低浓度Br2,涉及氯气与溴离子的置换反应;

(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二氧化硫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且溴易溶于四氯化碳;

(4)工业制溴中提纯溴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蒸馏方法,因为题干中给出信息Br2的沸点是59℃,提纯溴必须收集59℃时的馏分;C中液体为冷凝下来的纯溴,则颜色为深棕红色;溴蒸气有毒,需要用碱液来吸收。

【详解】

(1)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得到氯离子和单质溴,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故答案是:Cl2+2Br-=2Cl-+Br2;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溴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步骤II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H2SO4;

故答案是:Br2+SO2+2H2O=2HBr+H2SO4;

(3)四氯化碳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但是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溴溶解四氯化碳中呈橙红色,所以下层呈橙红色,上层为水层,呈无色,故D 正确;

故答案选D。

(4)①C中圆底烧瓶中产生液体为溴,颜色为深红棕色;

答案是:深红棕色;

②Br2有毒,不能排放到环境中,D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OH-=Br-+BrO- +H2O;

故答案是: Br2+2OH-=Br-+BrO- +H2O。

15.如图为工业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流程图:

已知:溴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请回答:

(1)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步骤①至步骤④的实验,当进行步骤①时,应关闭活塞

___,打开活塞____。

(2)步骤②中可根据___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

(3)步骤③中简单判断反应完全的依据是___。

(4)从“溴水混合物Ⅰ”到“溴水混合物Ⅱ”的目的是___。

(5)步骤⑤用下图装置进行蒸馏,蒸馏烧瓶中尚未安装温度计,安装其位置时应注意

___,装置C中直接加热不合理,应改为__。

【答案】bd ac A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B中溶液褪色浓缩Br2或富集溴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水浴加热

【解析】

【分析】

向浓缩海水中加入氯气可以将Br-氧化得到溴水的混合物,利用热的空气吹出溴单质,得到粗溴,然后通入SO2气体吸收Br2单质,将Br2富集,二者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Br,再通入Cl2氧化Br-得到溴与水的溶液,最后蒸馏得到液溴。

【详解】

(1)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通入Cl2氧化Br-离子为Br2,且能使氯气通入和浓缩海水中的溴离子反应,剩余氯气进行尾气吸收,因此应关闭bd,打开ac,进行反应和尾气处理;

(2)步骤②是利用溴单质易挥发的性质,关闭ac,打开bd,通入热空气把生成的溴单质赶出到装置B,并使Br2蒸气和通入的SO2气体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和HBr,依据A装置中直玻璃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

(3)步骤③中是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

Br2+SO2+2H2O= H2SO4+2HBr,由于溴水显橙色,所以可根据溴水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化为无色,来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

(4)海水中溴元素较少,从“溴水混合物Ⅰ”到“溴水混合物Ⅱ”过程中,的目的是增大溴单质的浓度,起到富集溴元素的作用;

(5)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馏出成分的温度,因此蒸馏烧瓶中安装温度计,安装其位置时应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装置C中直接加热温度不容易控制,为使溴单质从溴水中蒸出,可根据溴的沸点为59℃,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流程分析判断的知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条件的控制等,主要是海水提取溴的原理应用,掌握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过程的目的是进行操作判断的依据。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品版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 品版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 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doc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2010全国卷1)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 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 3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2 B .2:3 C .3:1 D .5:3 【解析】设n(PCl 3)=X mol, n(PCl 5)=Y mol ,由P 元素守恒有:X+Y=0.25/31≈0.008……①;由Cl 元素守恒有3X+5Y=(0.314×2)/22.4≈0.028……②,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故选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点评】本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h TQ2/S 〔激发态〕 TiO 2/S TiO 2/S+ +e- l3+2e 3I 2TiO 2/S 3I 2TiO2/S+I3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 【解析】B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13-+2e-=3I -; A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 有减少;C正确,见B选项的解析;D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 还原. 氧化 I「3I-的转化〔还有I 2+| 一二|「〕,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 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 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 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 【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 盐都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咨询,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图像试题试题

图像试题 (2011烟台毕业)1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011潍坊毕业)16.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011南宁)19.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2011遂宁)3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图象能正确表示对

应操作(或治疗)的是 A B C D A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2011绥化)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向H 2SO 4和CuSO 4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加水的量/g A 反应时间/s B NaOH 溶液质量/g C 反应时间/s D A B C D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垐?噲?H ++Cl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详解】A 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 正确; B 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ol× 1mol=18g ,则溶液的体积为18g/mol 1m 0.9ol g/mL ?×10—3L/ml=2.0×10—2L ,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 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 —4 mol ,则氢离子浓度为-4-2102.l 010L mo ?=5×10—3mol/L ,故B 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 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能够明确图像表达的化学意义,正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解答关键。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3.[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全部高中化学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全国通用

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C 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 答案:C 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D 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 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 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9.(广东理基·28)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B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10.(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和SiO2 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化学能与热能(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9 化学能与热能 题型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 题型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理 (7) 题型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2019·江苏)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 D.反应2H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 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 2.( 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3.(2018·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反应4Fe(s)+3O 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4.( 2016·海南)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 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 5.(2016·海南)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用化学计量含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 A 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 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 -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3.75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误;2 L0.5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 ×2N A =6N A ,D 项正确。 27. [2014·安徽卷] 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 、PCl 5为原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C 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 答案:C 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D 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 解释)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解释) 目录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14) 三、实验题 (29) 一、选择题 1.【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 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 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答案及解析: 1. D 【详解】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 B、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阳极是 Ni(OH)2失去电子转化为NiOOH,电极反应式为Ni(OH)2(s)+OH-(aq)-e-=NiOOH(s)+

H2O(l),B正确; C、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负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ZnO(s)+H2O(l),C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错误。 答案选D。 2.【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及解析: 2. A 【详解】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 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 答案选A。 3.【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

最新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历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分类汇编-共15个专题)

2016届高三选择题专项突破 第1集化学与生产、生活、科学、环境 1—1、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 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 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2—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3—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4—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5—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6—1、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7—1.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 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化学计量 1. (10广东理综卷)8.设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 4CH 中含有4A n 个C-H 键 B.1mol ·1L -NaCl 溶液含有A n 个Na + C.1mol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A n 个NO 分子 D.常温常压下,22.4L 2CO 中含有 A n 个2CO 分子 解析:每个4CH 中含有4个C-H 键,故16g 4CH (1mol )中含有4A n 个C-H 键 ,A 正确; 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知道NaCl 的物质的量,故B 错; 根据关系式,1mol Cu~2mol NO ,故C 错; 常温常压下,22.4L 2CO 不是1mol 。 答案:A (2010山东卷)9.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O 与182O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 162O 和1.12L 182O 均含有0.1A N 个氧原子 解析:A 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 错;B 中的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 错;之间的转化,16O ,18O 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化学变化,故C 错;1.12L 标准状况下2O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含有氧原子数为0.1A N ,故D 正确。 答案:D

(2010福建卷)7.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18182g O 中含有A N 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A N 个单质分子 C .1 mol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A N D .含A N 个Na +的2Na O 溶解于1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 解析:本题考察阿弗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 A 18182g O 正好是0.5mol ,一个氧分子正好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 即为1A N B 空气是混合物 C 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molCl 2 就只转移1A N 的电子 D 所得溶液中含A N 个Na +,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 ,但这时候溶液不是1L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 答案:A (2010上海卷)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B .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 C .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 A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 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A 错;H 2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故其1.7g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 1.7g 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 ,数目为0.9N A ,B 对;Na 2O 2固体中,含 有的是Na +和O 22-两种离子,1mol 固体中含有3mol 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 4 N A ,C 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 不是0.1mol ,D 错。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族元素环境保护 1.(09年福建理综·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O2+H2O 氧化物酸或碱盐 A.硅B.硫C.铜D.铁 答案:B 2.(09年广东化学·8)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界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A 3.(09年广东理基·26)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答案:A 4.(09年山东理综·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答案:A 5.(09年上海化学·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10.平衡

总题数:22 题 第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I(新课程)) 题目 11.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B 解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但平衡的移动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改变。A加入水时, c(CH3COOH)+c(CH3COO-)+c(H+)减小,平衡向其增大的方向(也就是正方向)移动;B加入NaOH与H+反应,c(H+)变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加入HCl时c(H+)变大,平衡向其减小的方向(也就是逆方向)移动,但最终c(H+)比未加HCl前还是要大;D加入CH3COONa,c(CH3COO-)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第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 题目 6.反应2A(g)+B(g)2C(g);△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答案 C 解析: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会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 第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 题目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答案 B 解析:W为固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该可逆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减小、向逆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增大,若气体压强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由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决定,与加入反应物多少无关。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 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 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教学重难点】 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师具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引导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原子核外空间由里向外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3.比较下列轨道能量的高低(幻灯片展示)

【联想质疑】 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 【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交流与讨论】(幻灯片展示) 【讲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从能量最低开始的,然后到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逐层递增的。也就是说要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比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有1s、2s、2px、2py、2pz等,其核外的惟一电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1。也就是说用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x)。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

2009年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

2009年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 九、几种重要的金属 1.(09全国卷Ⅰ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 的是 A.22222223Al NaOH H O NaAlO H ++=+↑ B.4242222KMnO HCOOK KOH K MnO CO H O ++=+↑+ C 22224(2MnO HCl MnCl Cl H O ?+=+↑+浓) D.22742424324324267()3()7K Cr O FeSO H SO Cr SO Fe SO K SO H O ++=+++ 答案:B 解析: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 2气体,而应是CO 32 -,故B 项错。 2.(09江苏卷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 3 Al (OH )3 B HNO 3 NO NO 2 C Si SiO 2 H 2SiO 3 D CH 2=CH 2 CH 3CH 2OH CH 3CHO 答案:B 解析:A 项:3Al AlCl → (322623Al HCl AlCl H +=+↑或者24243223()3Al H SO Al SO H +=+↑, 33()AlCl Al OH →(332343()3AlCl NH H O Al OH NH Cl +?=↓+),33()Al OH AlCl →(332()33Al OH HCl AlCl H O +→+),3()Al OH Al →的转化必须经过 323 ()Al OH Al O →(反应方程式为:32322()3Al OH Al O H O +灼烧)和23Al O Al →(232243Al O Al O +↑通电)这两步,所以A 项不选; B 项:3HN O N O →(3322833()24HNO Cu Cu NO NO H O +=+↑+),2NO NO →(2222NO O NO +=),2N O N O →(22332NO H O HNO NO +=+),23NO HNO →(22332NO H O HNO NO +=+),所以B 项正确; C 项:2S i S i O →(22Si O SiO +=),223SiO H SiO →必须经过两步

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 1.【2018全国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 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 D.碳酸钡可溶于酸。 拓展: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2018全国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拓展: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3.【2018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