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革

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革

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革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得到发扬光大,苏联新闻工作的经验给中国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人民日报成为党中央机关报,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学习“苏联办报模式”倡导的“党报绝对服从党的领导”。1954年,邓拓、朱穆之和温济泽分别率团访苏,回来后编写的新闻工作“经验之谈”成为编辑记者的必读书。因此,“我们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行都要代表党中央”成为人民日报的立场原则和实践准则。但是,我国新闻工作落后于现实生活的矛盾更为明显。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对苏联的经验和做法照抄照搬,从而造成了新闻机构单一化、新闻宣传公式化。

这样,作为“每天向群众说话”的“党代表”,人民日报是党领导国家开展工作的“基石”。它代表党发布、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并逐渐成为毛泽东按照他的思路“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帮手”。承接领导革命胜利的巨大自信,建国后毛泽东延续“中国革命逻辑”,倚重“人的因素”,用“社会主义”的想象性结果为指引,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动员,调动“人的积极性”,将之转变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物质力量。于是,“方针一经确定就通过人民日报有步骤的宣传来实现”成为他一贯的做法。首先,向干部宣讲、向群众传达党制定好、要实施的政策内容;其次,围绕“社会主义”本质说明政策的合理性、紧迫性,描画政策变为现实后的愿景,调动群众“积极性”投入既定的行动中;再次,挖掘、宣传群众行动中的先进经验,通过

“典型示范”,使“积极性”更高涨,促进更多群众更快地向目标推进;最后,不断开展思想教育运动,保障“积极性”不减损、保证不偏离“社会主义”本质。总之,这是以“宣传”为本位的办报模式。

1956年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毛泽东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和科学文化建设上。此时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动摇了惟一可借鉴的苏联“建设”模式。反思中,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1956年2月到4月,毛泽东写下《论十大关系》,表达了“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

没了“苏联模式”束缚,在党内上下探索的氛围中,在尽可能调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众积极性的推动下,人民日报顺势想到了改进自身工作。

于是,编辑部从新闻规律出发,按照新闻生产的路径,将平日的思考化作具体的改版准备。从“版面”出发,认为“国内外要事很多,四个版装不下;四个版的报道面窄,而读者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文化方面的报道,过去很少,需要增加。

”1956年7 月1 日,《人民日报》正式宣告改版,当天的社论《致读者》阐述了改版的目的与重点。着重从三个方面改进工作: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1956中央批准这个报告,认为《人民日报》

改进工作的办法是可行的。中央还希望各地党委所属的报纸也能够进行同样的检查,以改进报纸的工作。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伟大尝试。它在新中国重要的转折时期继承经“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奠定的“党报模式”,并尝试通过“回归新闻本位”来发展它;又成为1978年第三次新闻改革的“起点”。因此,它中途夭折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人们的话题和研究的课题。探讨中常将它与“反右”运动紧密联系,归责于最高领导人某一次或几次的不满和斥责。这样搭建的线性“逻辑”关系,从出发点上较少关注新闻自身的发展和具体改革进程,忽略了改版的巨大意义;也未能在社会情境中考察其发生、发展,没有获得对新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模糊了新闻事业与其他社会存在的关系,得到的只是因纠结于政治而欲言又止的陈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