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例静脉输液后皮下出血患者护理个案讨论

一例静脉输液后皮下出血患者护理个案讨论

一例静脉输液后皮下出血患者护理个案讨论
一例静脉输液后皮下出血患者护理个案讨论

一例静脉输液后皮下出血患者护理个案讨论

1.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介绍

患者乔玉华,女,86岁,因“右髋部疼痛三天”入院,于我院急诊外科急查骨盆+髋关节平片示:双髋及腰椎退变,骨盆骨及右股骨上段未见明显骨折或脱位征象。予静脉输液及口服奇曼丁等治疗,患者疼痛有所缓解,稍可入睡,但仍有疼痛。遂至我院疼痛科就诊,以“右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炎”收治入院,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咳嗽,无胸闷胸痛,恶心呕吐,饮食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否认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36年前于江苏省中医院因慢性萎缩性胃炎上皮肠化生及胆囊结石行胃大部切除及胆囊切除术。专科查体:VAS评分:10分,腰椎活动可,腰椎棘突压痛(—)、叩痛(—),右侧腹股沟区压痛(+),右髋关节外侧(+),右侧屈髋实验(+),右侧直腿抬高40o(+)、加强实验(+),右侧“4”字征(+),双下肢感觉正常,双侧肌力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43.4↓%,单核细胞百分率9.4↑%,红细胞计数3.02↓×10?12/L,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平均体积8.7↓fl。生化全套:胆碱酯酶:3.3↓KU/L,白蛋白:33.9↓g/L,甘油三酯:0.45↓mmol/L,胆固醇:2.65↓mmol/L,总钙:2.18↓mmol/L。胸片示:两肺

纹理结构多,心影增大。目前给予奥施康定(后由于患者呕吐改为西乐葆)及妙纳口服镇痛,患者长期贫血结合曾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史,予口服维生素C及速立菲,乐凡命营养支持,金纳多改善循环,韦迪护胃治疗。

2.疼痛科护理个案概述:患者静脉输液后急于赶往新大楼做检查未按压足够时间引起皮下出血…….

3.皮下出血:是指多由于跌、撞、挫伤造成皮下组织出血、表皮未破而形成的血肿、瘀斑。皮下出血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影响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医院的信任度。解说静脉穿刺的皮肤组织结构(表层,皮内,皮下,血管等配上横截面图片)

4.影响因素:①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是否出现皮下淤血与拔后按压止血时护士的责任心有关②按压的方式不当而引起穿刺点

出血和皮下出血③大量的研究显示,按压面积与针口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有直接的关系④按压力度,按压太轻起不到按压止血的效果,按压重又会导致病人的疼痛。另外,在按压过程时二次换手不利于止血的过程. 静脉输液拔针止血包含了两个止血

机制。一是生理机制,小血管损伤后,刺激局部缩血管及血管内膜损伤激活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浆中凝血系统形成止血栓填塞伤口,有效的制止出血填塞,时阻断局部血流。二次换手止血由于不同的人按压的力度不均匀,局部血流形成阻断一恢复一阻断一凝血过程。在恢复过程中,血液迅速经损伤的血管壁溢出致皮

下发生淤血伤口有效止血;二是压迫止血机制,对局部血管压迫暂⑤拔针后按压时间短易造成局部淤血,有人认为是血管穿刺处的血细胞凝集块尚未形成,在静脉压和骨骼肌收缩的挤压作用下血液易从针眼处外溢,形成出血或皮下淤血。如病人输完液后急需上厕所,按压时间不够,会导致皮下出血⑥患者方面因素:患者自身凝血机制不佳,有些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时间延长,按常规按压时间,不能使穿刺部位产生凝血,因此在输液前,对此类患者应进行血管及凝血功能评估,避免反复穿刺,拔针后需延长按压时间;患者烦躁不安,多见于儿童及初次输液的病人,儿童哭闹、不配合;大人则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不敢看操作,手伸缩不定,甚至有时会出现晕针现象;昏迷病人烦躁不配合;病人及家属缺乏拔针后的按压知识,比如大多数病人认为按压只要按住皮肤针眼或只要皮肤没有出血,造成了皮下出血;静脉输液后立即热敷。有些病人因输入刺激性药物渗漏致皮肤疼痛,在拔针后立即进行热敷致穿刺部位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凝血物质减少,造成再次皮下出血。

5.护理措施:⑴护士责任心,护士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心态也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应做到镇定、自信、细心,不急不躁注意把握好每个环节,尽量避免皮下瘀血的发生,减少病人的身心痛苦,达到保护病人血管为目的,保证治疗顺利,从而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⑵静脉穿刺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患者的配合,在进行穿刺时动作要

轻,对儿童、烦躁不安的患者,要消除恐惧心理,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静脉穿刺::①护理上对儿童可采取合作,对特别紧张和恐惧的患儿,让他们看看配合穿刺的儿童,以榜样的力量来鼓励他们勇敢地伸出手来;②对大人在操作时用对话的形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和紧张的情绪,动作轻柔,操作娴熟,态度热情温和,也可以让他们卧床进行操作,这样可使病人全身放松,避免因恐惧而导致的晕针现象;③对于昏迷病人,需其家属配合进行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在操作前要耐心细致的讲解拔针后按压的时间、范围和方法,教会病人自护以及要嘱咐病人,拔针后不能立即热敷。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⑶按压方式:采取先拔针后按压方法,避免了先按压法的血管内的针尖触及血管壁而引起损伤。同时采取上举式按压法能够使静脉回流加速,减轻出血、淤血症状。即快速拔出针头后嘱病人用另一只手拇指按压在棉签上,同时病人上举该手,其位置高于心脏水平⑷按压面积:因为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不在同一个点,因此可采用纵向大面积按压法,即静脉输液完毕,用左大拇指的指腹轻轻横向按压在皮肤针眼处棉球待针头拔出后,迅速将拇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被刺血管平行,同时上移拇指,用整个拇指将被刺血管用力纵向压住,加大受压面积,使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受压,直至按压结束。若在按压过程中使用棉签,不宜采用横压法,因棉签直径小,一般在0.5~0.6cm ,按压面积小,

不能准确压迫出血点。此外,止血贴,或无名指、中指、示指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的方法也

是为了加大按压面积⑸按压力度应均匀适中。在按压过程中应避免使用交换式按压法而采用非交换式按压法。因为非交换式按压法局部血流形成阻断一凝血过程,无恢复过程,故能有效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⑹按压时间与皮下淤血发生率

有直接的关系。有效延长按压时间,有利于局部血细胞凝集块形成,从而减少了皮下淤血的发生。王秀菊等研究发现按压时间延长,皮下淤血发生率逐渐减少,按压时间3min,有18.3%的病人发生皮下淤血,按压时间延长至4~6min时皮下淤血发生率下降至4.4%以下,故认为拔针后按压4~6min 为宜,老年人因为凝血机制减弱,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此外因温热加速酶促反应,使凝血加速,因此冬季气温下降时应延长按压时间。

6.对策:若出现了皮下出血,可用硫酸镁湿热敷,或可用中国民间疗法。如可用土豆片外敷,土豆片能有效的软化皮下硬结,促进皮下瘀血的吸收,对皮肤无刺激;或可用鲜芦荟外涂,将芦荟的汁液直接涂于皮下瘀血处,干后再涂,反复涂3~5 次,1d 治疗 1 次,一般治疗3~4d 瘀血可消。因为芦荟中柠檬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的功效。水凝胶敷料保护并促进皮下淤血消散。活血散外敷治疗。

7.总结: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心理素质、穿刺技术、拔针方法及患者的自身情况与静脉穿刺引起皮下出血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避免静脉穿刺引起的皮下出血,护理人员应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被外界打扰;有计划的保护血

管,提高穿刺技能;掌握正确的拔针方法。此外,护士还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不要因为工作忙而疏忽,给病人造成痛苦及影响静脉的下次使用。

浅谈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经验和护理体会

前言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求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 [1]现在住院患者90%~95%的都需要输液治疗,输液一直以来在医疗护理中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此提高输液水平、优化输液的每一步骤,以达到输液治疗的最佳成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实习和学习参考文献我总结如下经验: 一、经验 (一)心理护理:让家属参与协助穿刺操作,对较大的患者进行安抚、夸奖、鼓励、减轻其紧张感与危机感,使之配合,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前也应情绪稳定,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指责,心理上的不平衡,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二)选择血管:操作者还必须认真仔细地选择血管,穿刺是否成功,找血管是一个关键环节,备好敷贴后,系止血带。止血带的蹦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10~15cm为佳,系止血带的时间大于3min,血管管腔直径大,利于穿刺成功,并皮肤感觉迟钝,对针刺不敏感。[2] 选择血管,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注意保护静脉,从远心端开始,一般选择四肢浅静脉,因下肢静脉循环较差,易发生血栓,静脉炎,通常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部位优先顺序:前臂中端一手臂一手腕一手肘。[3] (三)灵活应用穿刺的手法:水肿的患者静脉几乎看不到,弹性亦差,可按静脉走向的解剖位置,用手按压局部,以暂时趋散皮下水份,显露静脉后立即穿刺。[4]失血的患者,穿刺时不易回血,可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生理盐水,在后接头皮针,边进针边抽吸,见回血后,再接输液器。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较深,一般很难看到,但静脉有弹性,较固定,据其解剖位置,用指尖顺着静脉走向探摸,当摸到静脉时,用手指甲轻轻下压。静脉穿刺时还应注意:1.扎止血带的距离与松紧度要适中,一般止血带在静脉的上方4~5cm处,如对胖患者止血带应扎紧些,对皮肤细嫩者,应适当松些。2.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首先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由远而近,由细到粗,以保护静脉,为以后输液作长远考虑。实践证明,要想作

静脉输液护理组题库(2015年修订版)

静脉输液护理组题库 一、单选题: 1.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2. 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 A.肺静脉入口B.下肢静脉入口C.肺动脉入口 D.主动脉入口E.上腔静脉入口 3.下列那一项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 A.输入药物不纯B.药物含致敏源C.液体灭菌不彻底 D.消毒不严格E.药物刺激性强 4. 静脉输液引起的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 A.发绀、胸痛B.心悸、烦躁不安C.胸痛咳嗽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E .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5.颈静脉穿刺部位是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之() A.上1 / 3B.上2 / 36. 发生肺水肿时,应给予20%C.中1 / 3D.下2 / 3 E.下1 - 30%乙醇湿化吸氧的目的是( / 3 ) A.预防肺部感染B.扩张周围血管 C .减少回心血量 D.改善肺部气体交换E.提高吸入氧浓度 7.因静脉痉挛导致输液不畅的处理方法( ) A.减慢输液B.加压输液C.抬高输液瓶 D.调整输液位置 E .注射部位血管进行热敷 8.护士巡房。发现5床张某输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无回血,根据此情况,应采 取的措施是( C) A.用力挤压输液管,直至通畅B.抬高输液瓶位置 C.拔针,更换针头,另选血管穿刺D.变换肢体位置 E.用热毛巾敷血管位置 9.陈某, 40 岁,女性,急性胰腺炎,于上午8 时开始输液共1500ml,滴速为60 滴/分钟,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 滴 / 毫升,预约下午做 B 超,估计何时完成输液( A) A. 下午2时15分B.下午3时30分C.下午2时30分D.下午4时15分E.下午3时15分 10.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病人突然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出泡沫样血痰,下 列急救措施不妥的事( .. C) A.立即停止输液B. 20%- 30%乙醇湿化吸氧 C.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D.四肢轮流结扎 E.按医嘱给予强心剂和利尿剂 11.某病人书页中突然素胸部异常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心前区可闻及一个响 亮持续的“水泡声” ,应考虑( B ) A.过敏反应B.空气栓塞C.发热反应D.右心衰竭E.肺水肿

丘脑出血护理个案分析

温州中心医院 丘脑出血护理个案分析 一病区 ICU 杨艳蕾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是脑出血中较为危重的一种类型,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治疗过程复杂,疗程长,并发症多。 病因与病理高血压性丘脑出血,为持续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层发生透明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致后丘脑动脉深穿支等血管形成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 丘脑出血-临床症状丘脑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是局限于丘脑,还是向周围临近区域扩展及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如局限于丘脑都有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症状,上下肢为基本均等的瘫痪,感觉障碍较重,个别出现丘脑痛且感觉障碍不易恢复,多无意识障碍,扩展至壳核瘫痪重,可出现较轻的意识障碍如嗜睡,优势半球可出现丘脑性失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波及丘脑下部则意识障碍重,可能出现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神经源性肺水肿或去皮层强直,出血影响中脑可引起瞳孔大小不等、核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丘脑出血-特点按照头部CT的表现可分为三型:(1)局限型:出血量一般<10ml,局限于丘脑症状较轻,多无意识障碍,无并发症,常有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2)丘脑基底节型:血肿由外侧侵入基底节,患者瘫痪症状较重,可出现典型的三偏症状,出血量一般>15ml,可有轻度意识障碍;(3)丘脑脑室型:血肿破入侧脑室及三、四脑室,出血量一般>20ml,多有意识障碍,严重的出现中线移位,引起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肺水肿等并发症。 病例简介: 床号:21床姓名:尤广付性别:男年龄:69岁住院号:413055 入院日期:2012-12-17 诊断:1右侧丘脑破入脑室系统 2症状性癫痫 3肺部感染? 4高血压病 1 患者,男,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详。否认糖尿病史、肺部疾病史、肝病史。 2 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 3 查体:体温37.0℃,脉搏77次/分,血压201/99mmHg,神志昏迷状,GCS评分1+1+4=6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两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不配合,四肢肌力评级不配合,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腹块,移动性杂音阴性,肠鸣音无亢进,双下肢无浮肿。 4 辅助检查:头颅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白质疏松,老年性脑改变。 5 诊治经过:住院后予完善检查,急诊行左脑室前角OMMAya植入+右侧脑室前角外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予抗感染、补液、脱水、护脑等治疗,患者呼吸困难,予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有肢体强直发作,予德巴金抗癫痫治疗,复查头颅CT提示丘脑血肿较前相仿,脑室引流管在位。考虑患者呼吸情况欠佳,予转入ICU加强呼吸道管理。目前情况:T:36.7℃(腋温),P101次/分,血压199/100mmHg,经口气管插管2L/min给氧下spo297%,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我在这二十一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其中包括;1、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重点归纳为,血管的选择,光线的强弱的影响,针头的选择,进针的手法,针头的固定,肥胖小儿的静脉穿刺方法,六点。2、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其中也包含为,严格的无菌操作,穿刺顺序,固定要点,按压方法,必要的宣教工作,巡回观察。3、心理护理。4、护士的心理素质。5、总结。现将具体体会如下。 一、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 (一)、血管选择:小儿静脉注射较成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其血管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的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注射。 1、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穿刺前,仔细刮去血管周围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和固定。 2、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宜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宜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肢体静脉。 (二)、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孔开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选150W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5~50cm为宜。总之,不论选用哪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三)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头皮静脉选用5号半针头比较适宜,四肢静脉选用5号半~6号半针头。 (四)、进针手法: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直刺法和斜刺法,直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45°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斜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0~1.5cm,针头与皮肤成20°~30°,将针头刺入静脉。当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

静脉输液治疗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姓名:王彩丽 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如何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有效降低输液相关的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今日我科通过从严格依法行医,完善相关管 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报告、反馈系统等方面加强静脉输液风险与安全管理。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输液护士在工作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的同时,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因此应积极加强静脉输液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事件与安全的管理,以下我们集体讨论以及进一步学习有关于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风险与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严格依法行医 在我科执业的护士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要求注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护理学员和实习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才能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护理部和科护士长随时督查,私自单独操作者一经发现,护理学员取消培训资格,实习生辞退回学校,并对带教科室和老师给予相应的处罚。我科执行PICC置管术时,均由取得PICC置管资格认证的护理人员进行此项操作。 二、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 1、医院组织各职能部门不断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五大护理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并认真落实,其中查对制度的落实、确保患者安全是关键。针对关键、薄弱环节制定了《护理操作规范手册》,人手一册,其中包括给药错误应急处理流程、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药物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流程等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应急预案,要求护理人员熟记内容,提高应急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应对。每个科室均下发了《常见药物配伍禁忌表》,护理人员可快速查找常见药物配伍禁忌。通过以上措施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了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工作的落实。 2、我院于2005年12月以来就成立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科护士长任组长;管理小组由各科派遣护师及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参与,管理小组制定了岗位职责和会诊程序,每年安排值班表下发至全院各科室,涉及静脉输液方面的疑难问题或不良事件及时上报管理小组,必要时可扩大会诊。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学习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并对全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 1、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将其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策略。科室组织经常性的常规制度学习,加强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从上岗起就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于思想松懈、明知故犯、工作责任心差的护理人员实行“零度宽容”,即决不宽容,毫不宽恕,使每位护理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 2、加强静脉输液和院感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分批派出静脉输液小组成员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培训班,还要求静脉输液小组成员及时了解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的最新动态。同时由输液组成员对各自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科室出现与静脉输液有关的不良事件及时按程序上报。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院范围内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知识专题讲座,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护理现状及展望、静脉输液护理方案决策、药物性质与静脉输液的关

静脉输液风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风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8-08-03T16:15:26.6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7期作者:庞梦娅 [导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住院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陕西省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质量的方法。方法对老年住院输液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输液前充分评估、加强护患沟通、合理选择血管及穿刺工具、加强护士操作技能及知识的培训、把健康教育贯穿于输液全过程。在干预前后各选取120例老年住院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外渗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静脉外渗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质量,保障老年住院输液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住院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而老年患者入院后大多数都采用了静脉输液治疗,但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存在一些如组织器官生理功能退化,记忆力下降,听力、视力下降等特点,加之静脉输液从生产配置到临床应用,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大意,即可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导致医疗纠纷发生,恶化医患关系,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质量,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保障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我科于2012年4月起对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过程实施了相关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60岁,需住院输液治疗,意识清楚,能够沟通交流。排除标准:病情危重,意识不清,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不能沟通交流者。其中观察组性别:男64例,女56例,年龄67~89岁,平均(75.56±5.6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2例,初、高中55例,大专及以上23例;病种:高血压37例,糖尿病28例,慢阻肺19例,胃肠道疾病11例,其它病种25例。对照组性别:男61例,女59例,年龄65~87岁,平均(74.74±5.2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8例,初、高中57例,大专及以上25例;高血压34例,糖尿病29例,慢阻肺20例,胃肠道疾病13例,其它病种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输液前充分评估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特点,科室制定老年患者输液评估单,>60岁老年患者在第一次静脉输液治疗前由管床护士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①治疗方案:输液目的、输液疗程、液体总量、滴速、输注药物名称。②患者全身情况:病情、心肺功能、活动情况、语言沟通能力、配合程度、情绪控制能力。③穿刺部位血管与皮肤情况。④穿刺工具类型、型号[1]。通过输液评估单,管床护士可按图索骥,避免评估的遗漏和疏忽。 1.2.2加强护患沟通护士在操作时,着装整洁,面带微笑,对老年患者采用尊称,穿刺前向患者解释输液的目的、输入药物的名称与作用,可以采用咨询、聊天等方式,选择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对反复询问的老年人一定要耐心,态度热情、真诚,让老年患者感到温暖,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1.2.3合理选择血管及穿刺工具老年患者的血管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性大[2]。护士在穿刺前应结合患者意愿与评估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与血管。高龄患者一般建议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血管较细的可选用小儿留置针,对不愿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可选用针身较短、针头斜面较小的5号半头皮针进行穿刺[3]。仔细观察患者血管,做到多看、多摸,避免选择有感染及硬化的血管,尽量选择弹性好、直、管径较粗、易于穿刺和固定的血管。 1.2.4加强护士操作技能及知识的培训请医院静疗小组的专家到科室讲课,内容包括静脉输液工具与途径的合理选择、固定技巧、静脉输液感染控制与并发症的预防及静脉输液理论和技能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针对我科低年资护士多的现状,在制定培训计划时,除了静脉输液知识与技能培训,还增加了药学知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用药安全等相关知识。每月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培训及考核。 1.2.5把健康教育贯穿于输液全过程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尤其是大脑功能退化导致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因此,科室制作了图文并茂的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手册,在为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采用口头教育与书面教育相结合方式,输液前耐心解释输液全过程及不同药物的性质,药物反应及应采取的措施,告知患者输液速度的重要性,不要自行调整滴速;液体输完后及时拔针,并告知患者正确按压针眼的方法及时间,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多种慢性病均会影响凝血时间,因此拔针后应保持足够的按压时间。 1.3效果评价①一针穿刺成功率。统计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总次数及一针穿刺成功次数。②静脉外渗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总次数及静脉外渗发生次数。③静脉炎发生率。④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 d,请患者填写医院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静脉外渗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3讨论 3.1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1和表2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一针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静脉外渗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输液前应用输液评估单评估患者,可按图索骥,避免评估的遗漏和疏忽,充分的评估使管床护士在静脉穿刺前心中有数,准备充分,自信心增强。老年住院患者由于对住院环境不适应,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4],容易发怒,甚至不配合输液治疗。而护士的耐心解释,尊重患者对输液方式,穿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护理体会

对一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后维 护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后的使用和护理,使能进一步更好的应用和护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法:对一例慢性胃炎的患者(XXX)手术植入静脉输液港,术后通过静脉输液港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维护和护理。结果:该名患者通过我院植入了静脉输液港、我科医护人员并对其进行了使用和维护,该病人静脉治疗上做到了100%的穿刺成功率,没有发生中心置管相关并发症,而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留置静脉最小的影响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适用于需要长期及反复输液的的患者,适用于化疗药物,肠外营养(TPN)的静脉注射或者连续输注,还可以用于抗菌素、血液制品、普通静脉补液及采血等几乎所有的静脉治疗。并具有以下优点:1.感染风险低:因其操作简单,且为皮下埋植,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2.方便患者:无插入蝶翼针进洗浴及游泳,埋植于皮下不易被别人注意。3.减少穿刺血管的次数,保护血管,减少药物外渗的机会。4.维护简单,治疗间歇期4周维护一次即可。5.使用期限长:按穿刺隔膜能让19G的无损伤穿刺针穿刺1000次,蝶翼针连续使用7天来计算,输液港可使用19年。经过得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并发症;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

管系统组成,主要用于输注各种化疗药物、刺激性药物、高浓度营养液、输血及血制品、血样采集等,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1)。我科2017年2月1日向一名住院患者植入了静脉输液港,通过对患者精心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做好了输液港的维护,确保了各项治疗顺利完成,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临床应用、观察、维护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已婚于2月27日6时左右骑摩托车时不慎撞到树上,致多处部位受伤,伤后神志不清伴昏迷,给予查体辅助检查后诊断为:一、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二、胸部损伤三、左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伴感染。 治疗过程:2017年2月4日给予植入静脉输液港。 2017年2月10日给予给于输液港静脉维护共12次。 1输液港的常规维护 1.1在进行输液港插引前,应详细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同时解输液港植入侧的肢体活动情况及输液港注射座有无翻转。 1.2以输液港为中心分别用75%酒精棉球、碘伏棉球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三遍,消毒直径为为10cm,等待完全干燥后铺上治疗巾。戴无菌手套,用非优势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给药盒拱起,此3指的中心即为穿刺点,用无芯针垂直从中

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用药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建立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规范各环节操作。结果:经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2012年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明显少于2011年,提高了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结论: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保证了护理质量。 标签: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是指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由静脉注入体内的方法,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1]。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之一,亦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之一。静脉输液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同时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2]。若不加强安全管理,势必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静脉输液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以确保输液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不必要纠纷。实施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的重要管理手段。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对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暴露的护理问题由专人给予登记,对静脉输液护理存在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生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静脉穿刺失败,皮肤消毒不规范,固定不妥善,液体滴空、回血,液体配置时间过长等。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对静脉输液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筛查和讨论,建立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各环节操作,以减少静脉输液所致医疗风险的发生。 2 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常见护理风险 2.1 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 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穿刺前未对血管进行认真评估或进行穿刺时思想不集中,造成穿刺失败,失败后未及时向患者做好道歉沟通,而引发不满情绪。 2.2 无菌操作技术不过关 消毒剂放置时间过长或不加盖,致有效溶度降低。护士加药时常将每组液体第一瓶以及需加药品全部打开,容易造成污染。操作时若玻璃安瓿割据后未严格消毒,使玻璃微粒污染药液。同类药物常使用同一注射器,加药针头碰到粉剂,粉剂药品未充分融化。

丘脑出血护理个案分析教学文案

丘脑出血护理个案分 析

温州中心医院 丘脑出血护理个案分析 一病区 ICU 杨艳蕾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是脑出血中较为危重的一种类型,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治疗过程复杂,疗程长,并发症多。 病因与病理高血压性丘脑出血,为持续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层发生透明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致后丘脑动脉深穿支等血管形成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 丘脑出血-临床症状丘脑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是局限于丘脑,还是向周围临近区域扩展及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如局限于丘脑都有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症状,上下肢为基本均等的瘫痪,感觉障碍较重,个别出现丘脑痛且感觉障碍不易恢复,多无意识障碍,扩展至壳核瘫痪重,可出现较轻的意识障碍如嗜睡,优势半球可出现丘脑性失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波及丘脑下部则意识障碍重,可能出现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神经源性肺水肿或去皮层强直,出血影响中脑可引起瞳孔大小不等、核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丘脑出血-特点按照头部CT的表现可分为三型:(1)局限型:出血量一般<10ml,局限于丘脑症状较轻,多无意识障碍,无并发症,常有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2)丘脑基底节型:血肿由外侧侵入基底节,患者瘫痪症状较重,可出现典型的三偏症状,出血量一般>15ml,可有轻度意识障碍;(3)丘脑脑室型:血肿破入侧脑室及三、四脑室,出血量一般>20ml,多有意识障碍,严重的出现中线移位,引起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肺水肿等并发症。 病例简介: 床号:21床姓名:尤广付性别:男年龄:69岁住院号:413055 入院日期:2012-12-17 诊断:1右侧丘脑破入脑室系统 2症状性癫痫 3肺部感染? 4高血压病 1 患者,男,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详。否认糖尿病史、肺部疾病史、肝病史。 2 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 3 查体:体温37.0℃,脉搏77次/分,血压201/99mmHg,神志昏迷状,GCS评分1+1+4=6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两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不配合,四肢肌力评级不配合,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腹块,移动性杂音阴性,肠鸣音无亢进,双下肢无浮肿。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 输液设备 一、附加装置和安全连接标准 1 在更换所有附加装置和执行安全连接程序时,均需遵循无菌操作和标准预防措施。 2 所有附加装置需采用螺旋口式接口(Luer—LokTM)设计。实施细则 A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中应规定使用附加装置及安全连接的细则。 B应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和指南制定附加装置及安全连接的应用及更换频率的细则。附加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三通、延长管、多头管、实心管帽、注射或连接帽、无针系统和过滤器。 C 当使用附加装置时,他们必须与导管或输液管道一同更换,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完整性有损坏时都应及时更换。 D胶布不能作为安全连接的方法。 E应使用能降低潜在的输液系统污染危险的装置。 F输液系统中的三通在不使用时必须加盖。 二、臂板标准 1 当穿刺部位在肢体的弯曲部位或靠近弯曲部位时,应使用臂板以利于液体的输入。 2 应将臂板视为个人单独使用的器具。 3 用臂板的目的是为了在肢体弯曲时起固定作用,不应被视为肢体约束。实施细则 A 医疗机构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应规定使用臂板的程序。 B 放臂板的方法不能影响对血管穿刺部位的持续监测。 C 应用臂板以及定时取下时,在患者永久性的病历中要记录肢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以及指导进行肢体运动的评估。三、制动标准 1 制动是一种行为控制手段,不应作为常规来实施,如果可能应尽量避免使用。 2 在患者制动期间的监测应遵照医生的医嘱,并与联邦和各州的规则及条例、所在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相一致。实施细则 A 在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中应规定物理制动的交替方式、正确的选择、实施制动和患者监测等细则。 B 物理制动以外的交替制动方式要记录在患者永久性的病历中。 C 向患者、看护人员、或法律授权的代表人讲解有关对患者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包括制动的必要性。 D 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将物理制动间隔记录在患者永久性的病历中。 E 应根据对患者身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全面评估而选择物理制动方法。一旦患者的条件允许,应立即停止制动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_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 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患者因素 1.1.1 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 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1.1.2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无形 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 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 于成人。 1.1.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送馍目赡堋?/P> 1.1.4 无法沟通的患者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5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 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疾病因素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 脆弱难以穿刺。 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 脂肪代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 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 1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4 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 2 倍。 5 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6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7 使用输液泵, 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 8 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5解剖部位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 管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 2静脉输液外渗的机制 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 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2 药物 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 3 液体静压增加。 4 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 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3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

脑出血护理个案(课件)

脑出血护理个案 案例:患者,陈女士,女,59岁,因突发倒地,意识不清10小时于2012年6月2日以脑出血收入院。入院后患者呈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存在。查体T:37.2℃,p:65次/分,R:16次/分,BP:172/86mmhg,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巴氏征(+)右肢坠落征(+)双肺呼吸音粗。 入院给予静滴甘露醇125ml q6h,甘油果糖250m lbid,GNS500ml+凯因诺彤4ml+胞二磷1.0+KC L15ml+RI6U qd 口服安内真5mg qd,加斯清5mg tid,果导0.2QN(自)予以置胃管鼻饲CT检查: 该患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血肿. 护理诊断 1、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2、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3、生活自理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 4、有外伤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便秘

7、潜在并发症: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目标 1、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减轻头痛症状 3、协助病人活动,最大限度的恢复其自理能力4、防止外伤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5、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措施 1、焦虑、紧张: (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2、头痛: (1)卧床休息,头部制动 (2)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头痛。 3、生活自理缺陷: (1)协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协助喂食、翻身、被动肢体活动。 4、有外伤的危险: (1)加用床挡,防止坠床 (2)嘱家属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脑出血护理个案精编版

脑出血护理个案 案例:患者,陈女士,女,59岁,因突发倒地,意识不清10小时于2012年6月2日以脑出血收入院。入院后患者呈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存在。查体 T:37.2℃,p:65次/分,R:16次/分,BP:172/86mmhg,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巴氏征(+)右肢坠落征(+)双肺呼吸音粗。 入院给予静滴甘露醇125ml q6h,甘油果糖250ml bid,GNS500ml+凯因诺彤4ml+胞二磷 1.0+KCL15ml+RI6U qd 口服安内真5mg qd,加斯清5mg tid,果导0.2QN(自) 予以置胃管鼻饲 CT检查: 该患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血肿. 护理诊断 1、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2、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3、生活自理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 4、有外伤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便秘 6、潜在并发症:脑疝 7、潜在并发症: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目标 1、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减轻头痛症状 3、协助病人活动,最大限度的恢复其自理能力 4、防止外伤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5、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措施 1、焦虑、紧张: (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2、头痛: (1)卧床休息,头部制动 (2)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头痛。 3、生活自理缺陷: (1)协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协助喂食、翻身、被动肢体活动。 4、有外伤的危险: (1)加用床挡,防止坠床 (2)嘱家属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5、潜在并发症:便秘 (1)多食粗纤维食物,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 (2)用手在脐周顺时针按摩,每晚1-2次,每次15-30分钟 (3)必要时给予软便剂或缓泻剂,但禁止灌肠,以免颅内压增高诱发脑疝或再次出血。 6、潜在并发症:脑疝 (1)遵医嘱及时应用降颅压药物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3)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7、潜在并发症: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每2-3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2)保持床铺干净、干燥、整洁,防止皮肤受摩擦。 康复锻炼 脑出血急性期需卧床休息4-6周,此时可进行肢体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主要针对基本功能的恢复。脑出血患者半年内是最佳康复时

最新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3篇

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3篇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下面是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 感谢医院及护理部给了我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通过2个月的学习,顺利通过了培训基地的所有考核项目,获得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班结业证书和省卫生厅颁发的省专科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以及巴德公司血管通道学院的国际PICC证书。 专科护士的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对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此期间,我认识了全国近三十家医院的护理精英和培训基地的优秀带教老师,她们都来自临床护理一线,对护理工作有很深的造诣。培训中,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学习心得,讨论平时工作中的困惑,在互相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各医院在护理专业及管理模式上的优势;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明白:护士实施输液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执行医嘱;我们应该不仅仅是提供护理技术的执行者,我们还必须是协助医疗诊断的合作者、提供健康咨询的教育者、提供心理支持的帮助者。作为静脉治疗的专科护士,首先要热爱护理专业,有全面的护理理论知识,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并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好是在全科方面有一定的素养,才能保证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得到最好的护理。这也是我们护理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据统计,超过80%的病人住院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输液治疗,而且输液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而我院也许还超过这个数字。

门诊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门诊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常见问题,总结护理对策。方法调查我院门诊静脉输液120例患者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常见问题包括静脉穿刺失败、疼痛、休克、发热、皮疹、恶心呕吐、静脉炎、出血、液体外渗等,其中恶心呕吐、疼痛、穿刺失败、皮疹、出血、发热发生率高,分别为10%、8.33%、5.83%、5.83%、6.67%、4.17%。结论通过了解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常见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静脉输液中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门诊;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对策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但输液也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护理工作者必须了解各种不良反应的表现,多巡视、多观察,才能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成为现代临床护理技术探索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通过调查2007年1月~2008年8月,我院门诊120例静脉输液患者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给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8年8月在我院门诊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0例,年龄2~84岁,男62例,女58例。呼吸道感染33例,支气管炎29例,肺炎30例,肠炎28例。学历大专及以上46例,中学及中专36例,小学及以下38例。除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活动性肝炎、恶性肿瘤、手术及有精神病史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等患者。 1.2方法在患者门诊输液前,建立登记表,由主管护士与患者建立档案追踪并详细了解和观察输液相关情况。观察的问题包括:疼痛、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休克、发热、皮疹、恶心呕吐、静脉炎、出血、液体外渗及其他不良反应等。 1.3判定标准 1.3.1静脉穿刺成功的判定标准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输液通畅并能维持到当天输液完毕者为成功。如果静脉穿刺2次及2次以上,或输液过程中有渗漏,需重新穿刺方能完成输液者为失败[2]。 1.3.2疼痛的判断标准依据面部表情分级法(FPS-2R),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判定。拔针时观察患者的表情神态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表情自然,患者无疼痛感觉,示无痛;如有皱眉、咬牙、缩手或者叫痛,表示疼痛[3]。 1.3.3休克的判定标准休克多发生在用药30min~1h后,表现为:胸闷、气

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程度、治疗计划、药物对血管影响;解释、问二便 核对医嘱:检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有效期、有否混浊、变 质 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软包装液体1袋(或瓶装液体1瓶)输 液吊篮、药物、输液管、头皮针、输液贴(胶 布、小纱)、止血带、皮肤消毒剂、棉签、砂 轮、治疗碗、手表、治疗执行单输液卡、手 套、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污物回收盘、锐器回收盒 加药:核对后拉开软袋输注口保护套消毒锯开安瓿→消毒→

掰开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检查有效期、有否 漏气)→抽取药→加入液体中→摇匀→再检 查有无混浊、沉淀 挂补液: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消毒输注口插入输液 器选择合适头皮针(检查有效期、封口是否 完好,有无破损等)挂于输液架上 排气:排出的药液盛于治疗碗内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 排净管内小气泡、备输液贴(排气时,将精 密过滤器垂直提高,让药液均匀缓慢地浸润 过滤膜) 选静脉:戴手套、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选择合适 的血管 消毒:范围:直径5×5cm

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 查对、进针:再次排气、查对进针:与皮肤呈20°角→见回血降 低角度再进少许→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固定:输液贴→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胶布、小纱:胶布贴 针翼→小纱盖于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贴于小 纱上→输液管贴于前臂上 调滴速:成人:40~60滴/min老人、儿童:20~40滴/min, 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医嘱、调速 查对交代注意事项 整理: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分类 放置、洗手、记录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报告概述

题目: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概述 学院: 专业名称: 准考证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0年八月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概述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黄敏芳 [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外渗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出现外渗现象后的处理手段。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静脉输液外渗,应提高专业技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效杜绝输液外渗的现象。 [关键词]输液外渗;原因;护理措施;研究概述 新生儿、婴幼儿、老年人、重病患者静脉输液是根据病情将大量无菌液体或药物在严格的无菌操作过程下经静脉直接输入体内的方法,也是确保临床治疗的重要护理手段之一。[1]通过静脉输液,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而且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状态尽可能保持正常,为危重病员紧急抢救准备提供静脉给药通路,确保药物输入体内的需要。因此,作为护士静脉输液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操作,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因素 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当外渗现象出现时,不仅会影响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开展,更是会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和额外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导致外渗的种种因素,为预防此类现象出现打下基础。 1.1 患者的实际情况 1.1.1新生儿一般是头皮进行静脉穿刺,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养影响,使其易外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