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5,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5,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5,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读书一定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组织三个小活动交流读书收获,检验学习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角度开展。

一、谈体会

“我爱阅读”是我们这个单元的活动主题,通过这些活动,你对阅读有哪些新认识?有哪些读书感受?获得了哪些读书欢乐?获得了哪些有用的读书方法?

大家就感兴趣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讲故事

通过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活动,有的自己按照计划去读书,有的采访了爱读书的人,有的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事情。同学们肯定有不少动人的故事,那就把最风趣,最有价值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辩论会

根据学生前面两个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辩论话题。“开卷是否有益?”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加上典型的例子,进行辩论。

1.明确辩题。正方:开卷有益。反方:开卷未必益。

2.选择辩题,确定辩论方。可以是学生自主选择,然后划定双方;也可以在教室中间划开,然后用抛硬币的方法选择辩题;可以群体间相互辩论,也可以选出几位辩手作为代表。

3.进行辩论。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要做到有理有据,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不进行人身攻击,就话题展开辩论。

4.辩论总结。教师指出本次辩论的优点,提出今后辩论的注意事项。

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以“记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

2.确定习作范围,补充题目

在本单元活动中,学生有很多经历,读书、采访、交流、辩论、讲故事……相信在这些经历中一定有学生觉得印象深刻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描写。

3.交流

说说想写什么内容。

4.动笔

5.讲评

很多活动都是学生亲身参与的,可以有例外的感受。

讲评中注意对活动过程的描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确凿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到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

成果交流会

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包括“展示台”中提示的读书记录卡、图书推荐卡、读书目录、习作、访谈记录、读书心得体会、积累的读书名言等……

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名言书签”“图书推荐卡”“读书笔记集锦”等,给予充分的表扬与肯定。

通过学习和交流,在今后的阅读中有意识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让读书成为习惯。

编辑短评:这几篇教案较好的理解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把活动穿插到课文的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致

使活动落空。不足之处是课文的讲解仍是太多太细,加上活动时间,学生的负担较重。(王林)

一年级美术教案《画画叶子》

浙美版第一册第18课《画画叶子》教材第38—39页 18 画画叶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叶子奇妙的叶脉之美,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2.观察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并用线条写生的方法画叶子,并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叶子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观察、耐心作画的写生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叶子的形状、叶脉、纹理。 难点:灵活运用适合的线条表现出叶子的纹理变化。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1片、记号笔一枝、水彩笔等、剪刀。 教师:树叶若干片、范画、PPT课件、作业展板、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 出示一张拥有茂密的绿色树叶的卡通树,(今天我 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树朋友,她还会说 话呢请听!)随着PPT的一步步播放,树叶由绿色逐渐 变黄变红,随后树叶一片一片的掉落,最后只剩下枝干, 树伤心的“哭”了。(以小树第一人称的形式添加配音) 师:这课树为什么会哭了呢?生:树叶变黄了,掉光了。 今天老师把这棵树带到了现场(把这棵树展示在黑 板上,同时供学生展示作业。) 那我们该用什么办法使这棵树立刻重新长满叶子呢?出示课题《画画叶子》。 二、初步探究,感受叶子的结构及形、色之美。 1.回忆记忆中树叶的样子:说一说你认识的叶子长什么样 的? 2.观察自己手中的叶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欣赏探究叶子是由:叶身、叶脉、叶柄、叶缘、 叶端组成。 小结:虽然他们都有这几个部分组成,但是每一个部分都有 细小的变化,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 3.欣赏图片感受叶子形状、色彩之美。 师:叶子的世界丰富多彩,现在让老师带领大家去叶子的大家 族里看看吧。(出示叶子图片教师讲解:丰富的外形让人浮 想联翩;火红的枫叶,正向我们述说着美丽的秋天!) 师:刚才的叶子中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叶子的形状之美、纹理之美、色彩之美。) 生:形状有胖有廋,叶端只有一个与多个,丰富多彩的色彩。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第二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五课:植物的叶。教科书中12、13页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第一单元《植物》以植物作为观察对象,以观察为主线安排了一些系列活动,学生观察了一棵树后,获得了关于这棵树的轮廓性认识,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树的某一部分----叶的观察。 本课共分三个部分:捡落叶、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叶子的结构特征和叶的生命过程,培养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很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叶子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完整,也不够深刻。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创造机

会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的活动,把科学课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喜欢上科学课。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五、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传播学概论教案

传播学概论教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 总学时:30学时 总学分:1.5 使用教材: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介绍: 本课程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了解传播学自身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了解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课程除了讲授有关传播的类型、传播载体、传播模式等基础概念和理论,将主要结合实例对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课程还将介绍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大众媒体研究中的运用。 教学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动力;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能够把具体的传播问题放到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因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讲述时应力争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说明。 学生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研究型的学习:即写一篇论文,3000字作用。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传播理论对自己专业的指导作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图书、杂志、网络等丰富自己的资料,并通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

2017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和教案

2017学年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和教案. 2017学年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和教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一共有四个班,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从幼儿园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但对绘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想像力丰富、大胆,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让他们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能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二、教材分析

第一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成9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 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作画,把基础打实,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加强绘画的技能。 (2)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3)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4)用彩泥等通过揉、搓、压、切挖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物体造型,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6)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7)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2.能力培养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2)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2 (3)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目标 (1)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爱好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第5课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5课《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五课,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什么是科学观察。对大树的观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观察,而这节课是学生将宏观观察转向一个小局部观察的开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马上要开始科学探究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画面。(课件出示——四季图) 注意观察图上的叶子。 2、师:刚才你观察到什么? 生:自由汇报。 师:是的,五彩缤纷的叶子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这节课,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科学家,一起来探究植物的叶。(出示课题——5、植物的叶) 二、分类、明确标准。 1、个人分。 ①、数一数,你共有几片叶子? ②、按自己的方式分一分,这里面共有几种植物的叶? 2、明确分类标准。 3、同一种叶还有哪些相似之处? 叶的形状叶的边缘叶的表面等 三、观察叶的结构。 1、这么多的叶子它们身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下面我们来探究叶的结构。 生:拿出一片完整的叶子,仔细观察,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①观察、汇报。(师板书) 小结:可见一片完整的叶子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 ②自我介绍叶的相同结构。 2、新鲜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四、了解叶的生命特征及生长过程。 出示带有不同时期生长情况的叶子的枝条。 活动: (1)观察同一根枝条上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并做好记录。 (2)生汇报。

传播学教案01

2019至2020学年第二学期 《传播学》 课程代码:2501011 教 案 总学时/周学时56 / 4

开课时间第5 周至第18 周授课班级19级网络新闻媒体使用教材传播学(第三版)授课教师朱言明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设计

国磨菇。 但服务员听不懂他的法语,于是大仲马灵机一动,就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送给那位服务员。 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飞奔离去。 大仲马拈须微笑,自得其乐,他想:“我的画虽不如我的文字传神,但总算有两下子,行!” 不一会儿,那服务员气喘吁吁地回来,手里拿了一把雨伞对他说:“先生,你需要的东西,我给你找来了!” 3.林肯葛底斯堡演说(1863年):这场残酷的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南北双方军队在葛底斯堡共战死5.1万人(当时北方总人口2200万,南方总人口900多万,但只有其中500万是白人,400万黑人不但不能参军,还是南方军队时刻防范的对象)。全篇演讲共计两分钟,短到甚至摄影师忙于准备拍摄而错过了记录这精彩的历史瞬间。它被寓为美国文学史上最美、最有诗意的文章,其中第一次表达了政府存在的目的,既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虽然是为庆祝军事胜利的演讲,但都是感人肺腑的颂辞,赞美为胜利做出的牺牲,以及歌颂人们为了牺牲的理想。 4.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船长阿姆斯特朗走下舷梯,首次在月球上留下了另一个星球智慧生命的足迹,同时他通过镜头向全世界正在收看电视直接的10亿观众说出了那句名言: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一大步。 2、传播的分类 通过上面的4个故事我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四个故事正好对应了人类传播的4种形式: 即佛祖菩提树上证道的“内向传播”(又称为自身传播、个体传播和体内传播) 即大仲马与服务生发生信息交流偏差的“人际传播” 即林肯从胜利演说出发到歌颂为理想而奋斗的“组织传播” 即人类首次踏上另一个星球时宇航员通过电视发表“人类宣言”“大众传播”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1)电子教案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 A、人际角色:a代表人 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b传播者a监督人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b、标准化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2019秋浙美版美术一上第17课《动物身上的斑点》word教案

2019秋浙美版美术一上第17课《动物身上的斑点》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动物,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用线条和色彩来造型的方法。 2、丰富学生的感受,体会花纹的美感,从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通过看看、想想、做做、议议,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所见所闻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教学重点: 观察并了解动物身上花纹图案的规律,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绘制动物。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课前准备:生准备绘画工具,并收集身上有花纹的动物的图片资料;师准备动物花纹的范画及动物形象的白描图,点状、条状、块状花纹各一张。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上节课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认识哪些动物?(生答) 2、今天有几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它们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帮忙,他们把自己身上的花衣裳脱下来后弄乱了,找不到,请小朋友们帮它们穿上。 二、发展阶段: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师启发:斑马的花纹是一条条的,瓢虫的花纹是一点点的,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块的。 2、在其他的动物中,有谁的花纹长得像它们呢。 师生归纳:老虎是条形纹;斑点狗、梅花鹿、豹子是点状纹;蛇和鱼、龟身上有块状纹(尽可能出示说到的动物图片)

3、有哪些动物身上的花纹是它们都没有的? 4、这些动物身上为什么会长花纹?是因为漂亮才长的吗?谁能说说花纹的用处 生:为了保护自己 5、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把它们的花纹变得更美丽好吗 三、创作阶段: 1、说想法: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准备画怎么样的动物花纹 2、提要求:A、学生可由画自己喜欢的有花纹的动物 B、选择一个教师提供的动物外形,给动物添加花纹 3、学生创作:可独立、可合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动物真美,可是真实生活中动物越来越少,我们要怎么保护它们呢?生发言 附送: 2019秋浙美版美术一上第18课《画画叶子》word教案 教学目的: 1、观察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的生长规律。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将它画下来,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 3、说说自己对叶脉的感受,并将它写下来。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本节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五节。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的重难点之一。本章内容按“土壤—植物—土壤”,植物营养器官自下而上的展开:根—茎—叶。之前已经学习了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植物叶的结构、证明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以及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让学生联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而叶片的结构又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而本节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学生兴趣浓厚。其次,在以前的学习中,对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叶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光合作用,学生已在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中学习过,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应当让学生简单的回顾一下光合作用,是学生对叶的功能有较完整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了解叶的形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知道叶的基本结构。 2.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3.能说出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植物蒸腾作用影响因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叶片的形态与结构,理解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设计生物实验方案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社会上的管理活动虽然十分复杂,性质多样,但是这些表面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即本质规律。《管理学原理》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找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管理类所有专业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总学时为64学时 二、课程内容概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二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入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环境与道德;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创新等管理的职能活动。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习管理的兴趣,了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方法,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学习、专家现场授课、学生课堂演讲等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校园体验、管理游戏等。 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式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翁下小学:叶志明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20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如:认识常用工具、材料,初步认识基本形和常见色彩,进行形的练习、线的练习、形与色的练习,最后过渡到用多种手段造型。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如:让学生了解美术,了解同学,了解社会,美化生活,亲近动物,团结友爱。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各单元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其中重点突出“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同时,每个单元在课题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一年级学生基本上没有受过多少美术方面的训练,就象像一张白纸一样任你涂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这些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素质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2)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强。 (3)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4)美术学习习惯还不太好。 三、教学目标:

绿色开花植物的叶茎根的教案

绿色开花植物的叶茎根的教案绿色开花植物的叶茎根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系统接触植物知识的开端。课本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较多的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并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思考空间。如叶、茎、根的形态结构,变态叶和变态茎,单叶和复叶的区别等。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对绿色开花植物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也是为继续学习其他植物类群作准备。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对植物的各种形态和结构有较为直观的了解,也为了在学习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授课时应结合标本采集,引导学生通过对标本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出绿色植物三大营养器官各自的共性和差异,通过思考得出植物三大器官的某些特征对于环境或功能的适应性。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叶的外部形态和功能。 2.了解并学会区分单叶和复叶,变态叶。 3.懂得观察要通过比较才能深入的道理。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对叶的观察,提高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2.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实践对认识事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教学难点:复叶、变态叶的辨别。 三、教学准备 学生采集来的标本,演示标本,镊子,剪刀。课前要求学生对采集来的标本进行初步整理后,保存剪下的各种植物的叶供观察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标本,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较完整的植物标本,问:一个植物体由哪些器官组成?学生根据小学里学过的知识不难回答出:根、茎、叶等。教师引导:各小组已经对自己的标

本进行了整理,下面请各组把保存的不同植物的叶都放 在桌上。 (二)小组合作,观察比较 植物的叶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在小学里就学过。下 面我们要对植物的叶进行仔细的观察,同学们将会发现,其实我们对叶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我们知道观察是有 目的的活动,今天我们观察这几种植物叶子的目的是: 找出这些不同植物叶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记录。 稍后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讲你们的观察结果。 教师提示:1.观察应从整体到局部,仔细观察,边观察边比较。2.对植物叶的观察可从颜色、形状、结构等方面进行。通过对各种叶的观察,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和相似处,并作记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植物叶的 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如叶的颜色、叶的结构。同时能发现叶与叶之间的不同,如叶的形态、叶脉。 (三)归纳特征,再作补充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 重点突出颜色是绿色的、叶的基部有一短柄(即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有叶脉等相同点;以及叶形、叶脉等不同点。 教师再作一些引导和补充:叶片的功能、叶柄的功能、叶在茎上着生的部位及特点等。

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9)讲课教案

2015年第二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参考答案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答: 以影响因素在组织内还是在组织外为标准,可以将管理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类。 内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组织内的人、财、物等因素,它影响甚至是决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文化环境是指出在组织内存在并影响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条件。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外部环境是存在于组织之外的不以组织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特定环境和一般环境。特定环境是指与组织有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者、政府部门、社会利益维护团体。一般环境是指与组织有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权变理论又称应变理论或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无条件适用于一切组织的最好管理方法,因此,管理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情况寻找不同的答案和方法。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管理学家卢桑斯(F. Luthans)以及英国女学者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等人。其主要观点包括: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内的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即管理者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达到目标,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 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是指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 纯经济观的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们认为,企业只能参加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活动,承担社会责任会违反了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的权力已经很大,再承担社会责任会导致权力更大,且企业管理者不具备承担社会职能的专门技能;在缺乏大众一致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下,贸然行动会导致失败。 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能力决定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回应社会诉求,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目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加长期的利润。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答: 头脑风暴法是“风暴思考之父”奥斯本提出的,其原则是:明确限定范围,明确具体要

浅析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c10118604.html, 浅析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者:杨阳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3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希望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美术这门重要的学科教学来说,在培养学生基础绘画技能和审美意识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平台,促进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美术在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对美术教学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课程时间不足,并且教师也是依旧运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单调,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学生的参与兴趣没有得到调动,动手能力的培训更是无从谈起。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思考如何有效地改善当前这种教学局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进行有效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的营造。如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及进行想象,给学生创设发散性的情节思维,结合教材深入的挖掘情景教学的各种因素,在语言上要多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通过语言让学生的思维活力增大[1]。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以“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靠垫的审美性、实用性的综合考虑,运用自己喜欢的纹样、色彩审计靠垫。靠垫作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家具物品,学生对它们很熟悉,但是动手设计却会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在课堂学习中也乐于参与。首先,教师要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回答“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设计靠垫用社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这时学生通过仔细回想和积极抢答的方式,与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拓展想象空间,激发创作意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来通过艺术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乐趣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法,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实物进行展示,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能够明白任务,老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

管理学原理教案

《管理学原理》教案 【课题一】人类的管理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培养与形成学生对管理的历史演化、不同时期、不同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观点、管理历史的演进规律的认识能力;对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导入新课】为什么需要学管理 ●提问:1、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什么地方不需要管理?——管理与人类同在 2、你所知道的管理是什么? 【教学内容】 一、史前的积累 史前管理实践与思想为近代管理奠定基础:为人类认识管理过程奠定了理解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二、古典管理理论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制要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应来一次“精神革命”。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 2、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 六种经营活动、五大管理职能、14条管理原则 3、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一、巴纳德——一般组织管理原理:组织论的管理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平衡、管理人员的职能。 三、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一)霍桑试验 (二)工人是社会人 (三)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四)行为科学 【小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管理理论的史前积累、古典管理理论和近

教育传播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解释下列概念、名词的含义:传播,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学 2.陈述传播的类型 3.解释传播的功能 4.区分教育传播于大众传播的异同 5.阐述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对象 6.阐明学习、研究教育传播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传播、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学的概念;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节传播 一、传播(Communication)的定义 传播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共同,社区的意思),现在成为“交通”“沟通”、“传递”的意思。传播是人们通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 1.狭义的传播限指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 (1)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2)传播是为了共享信息、相互影响而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和过程。 2.认识: (1)传播是人的基本行为,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2)传播的信息性质: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3)传播的基本条件:传播者、信息、受传者(传播是一种互动) (4)信息的可转换性:位置和状态的转换。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动画、舞蹈等各种方式传递信息。 二、传播的类型 根据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分类: 传播 自然的传播 动物的传播 人的传播 机器的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以传播内容和不同性质为基础,可以分为: 新闻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经济传播,教育传播 三、传播的功能 1.拉斯威尔:监视环境、应付环境、传递遗产 2.一般地,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协调、教育、娱乐。 第二节教育传播 一、教育传播的概念 1.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教育传播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3)受者的特定性(4)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 二、教育传播的演进 第三节教育传播学 一、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重媒体→重过程→重优化 二、定义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学科的性质 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 四、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包含本书的目录涉及的方面:系统、过程和模式、内容、符号、媒体、传者和受者、环境、效果、应用等方面。)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美术教学计划 编写:Yilia 执行:Yilia

浙美版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第一册)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8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如:认识常用工具、材料,初步认识基本形和常见色彩,进行形的练习、线的练习、形与色的练习,最后过渡到用多种手段造型。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如:让学生了解美术,了解同学,了解社会,美化生活,亲近动物,团结友爱。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各单元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其中重点突出“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同时,每个单元在课题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一年级学生基本上没有受过多少美术方面的训练,就象像一张白纸一样任你涂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这些孩子

来说一切都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素质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2)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强。 (3)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4)美术学习习惯还不太好。 三、教学目标: 绘画:1.正确的作画姿势,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利用蜡笔、铅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2.在平涂过程中,要求色彩涂得均匀,线条流畅,鲜艳丰富,造型大胆夸张并富于童趣。 工艺:1.学习纸工制作的简单方法; 2.学习正确的折纸方法; 3.学习撕纸的表现方法及拼贴的方法; 4.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利用蜡笔或油画棒制作。 欣赏:1.欣赏美丽的大自然中动植物; 2.欣赏中外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四、教学重难点

植物的叶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发现叶子的不同特征,理解书中对叶子的描述。 2.了解介绍叶子的各种角度,感受叶子的多样与奇妙。 教学准备 大书 图片:睡莲、针、剑、羽毛各1张 视频:含羞草、猪笼草 叶子:事先组织幼儿收集若干,张贴在一起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请幼儿描述叶子的特点,引出书本主题。 教师展示叶子:这是我们之前一起收集的叶子。你最喜欢哪一片? 请你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叶子是怎么样子的。 过渡语:刚刚小朋友们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叶子,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里,也介绍了许多不同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介绍的吧! 图文共读 教师出示大书,集体图文共读,观察、理解叶子的不同特征,感受介绍叶子的各种角度。封面: 指读书名:这本书的名字叫《植物的叶子》。 第1页: 教师提问:在这副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叶子?请幼儿自由表达,教师注意小结幼儿描述的角度,如颜色、形状、树叶/草叶等。 教师朗读本页文字:植物的叶子是各种各样的。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会怎么介绍各种各样的叶子呢? 第2-3页(同时呈现): 教师朗读这两页的文字 教师提问:请你们找找看,这些叶子里面,哪些是圆形的,哪些是椭圆形的,哪些是心形的,哪些是扇形的? 若幼儿认为第2页右上角(睡莲)的叶子是椭圆形的,教师可以出示睡莲照片(参考附录)并解释:这是睡莲的叶子。其他它是圆形的,只不过从侧面看,像是椭圆形的。 第4-5页(同时呈现): 教师朗读这两页文字。 教师提问:请你们找找看,这些叶子里面,哪些像针,哪些像剑,那些像羽毛,哪些像手掌? 若幼儿不理解”针””剑””羽毛”的含义,教师可以出示相应的图片. 完整浏览第2-5页:刚才这几页,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植物的叶子的?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这几页作者从形状的角度介绍了叶子的特点。 过渡语:接下来,作者还会从哪个方面介绍呢?

科学植物的叶教案[植物的叶教案]

科学植物的叶教案[植物的叶教案]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宋寨小学小学胡艳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掌握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2、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个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里到处是绿色的世界,今天我把这一片绿色带到了课堂上。(出示课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叶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 二、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 师:上课前同学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请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收集树叶的?(生:捡到的)

师: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随便采摘树上的树叶。现在请同学们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子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给出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三、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 师: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请各小组同学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2、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师出示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这是怎样一片叶?再出示另一片,设问:这又是怎样一片叶?两片是同一种叶吗? 师: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又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师小结:判断是不是同一种叶,我们主要看叶的形状,叶的边缘,叶的表面情况等。学生观察并描述。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3、认识叶的结构: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