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完整word版)岩浆岩岩石学试题(修改)

绪论 1.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 岩浆岩,指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3. 结晶岩地壳深处主要由岩浆岩、变质岩组成,它们又称为结晶岩。 4. 岩石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5.岩浆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活动,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 1、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炙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2、原生岩浆: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把直接来 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 3、岩浆作用:地下深处形成的岩浆,在其挥发分及地质应力的作用下,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又不断地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的总体为岩浆作用。 4、熔岩;指火山宁静溢流出来的熔岩流,经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5、火山碎屑岩:指火山强烈爆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岩石。 二、填空 1、岩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岩浆的成分,岩浆的温度,岩浆的粘度。 3、喷出岩可分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1、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 2、岩浆岩的相系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 2、熔透式喷发是指喷自直径很大,形状不太规则的火山 通道。 4、裂隙式喷发指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群上升,喷出地表。有的从窄而长的通道全面上喷;有的火山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喷发,但向下则相连成为墙状通道。 5、中心式喷发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的一种喷发 6、熔岩流是指线形流动、分布的熔岩,其形状决定于地形 7、火山口指火山堆顶部中心常见圆形的漏斗状、盆状凹陷。8、破火山口是指经过破坏的火山口及其周围的洼陷。 9、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10、岩盖是上凸下平的穹隆状整合侵入体。 11、岩床是厚薄均匀的近水平的整合的板状侵入体。 12、岩墙是一种厚度比较稳定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 13、岩株是一种常见的侵入体,平面上近园形或不规则状,接触面陡立,似树干状延伸,又称岩干。 14、岩基是最大的巨型侵入体,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平面上通常呈长园形。 15.次火山岩: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石。它与火山岩有“四同”:同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侵入深度一般<3.0km,又可分为:近地表相0~0.5km;超浅成亚相0.5~1.5km;浅成亚相 1.5~3.0km。 二、填空 1、常见的喷发类型可划分为:熔透式,裂隙式,中心式。 2、火山锥依物质组成不同分为:碎屑锥,熔岩锥和混合锥等三种。 3、火山岩相主要有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相和火山沉积相。喷出相又可分为溢流,爆发,侵出三个相。 第四章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主要矿物;指在延伸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延伸大类名称上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2、次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少于主要矿物的矿物。 3、副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很少,在一般岩石分类命名中不起作用的矿物。 4.矿物的成因类型及其概念? 原生矿物:是在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分为:正常矿物(直接从岩浆中结晶出来)、 残余矿物与反应矿物:(矿物从岩浆中结晶出来,因物化条件的变化,,使矿物受到部分反应 和分解,其中尚未遭受变化的残留部门叫残余矿物,而反应,分解所形成的新矿物叫反应矿物)5、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主要造岩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 第五章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2、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相互关系。 3、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4、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为斑晶,小的及不结晶的玻璃质的为基质 5、似斑状结构外貌类似于斑状结构,只是基质为显晶质的。 6、反应边结构: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围完全或局部包围着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这种结构为反应边结构。

岩浆岩的特征

第七章岩浆作物及其产物 关键问题: 岩浆及岩浆作用 岩浆的成因与演化 岩浆岩体原生构造 一、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 (一)岩浆的概念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其基本特征如下: 1.岩浆的成分岩浆主要由硅酸盐和一些挥发分组成。 根据SiO2的含量,将岩浆划分为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 -53%),中性岩浆(SiO2:53-66%),酸性岩浆(SiO2>66%)。 2.岩浆的温度岩浆的温度一般在700-1300℃之间,并随岩浆成分不同而有所差异,基性岩浆温度较高,为1000-1300℃,中性岩浆次之,约为900-1000℃;酸性岩浆最低,约700-900℃。 3.岩浆的粘度与温度、压力、SiO2、Al2O3和挥发份的含量有关。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压力增大,粘度增大; SiO2含量越大,粘度越大; 挥发份越多,粘度越小。 由超基性-酸性,岩浆的粘度由小-大。 (二)岩浆作用的概念 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上地幔软流圈或下地壳深处,从岩浆形成、运移、聚集至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或岩浆活动。 根据岩浆活动特点,有两种活动方式:侵入作用、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图1)。 二、岩浆的喷出作用及其产物 (一)火山活动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自然界最为壮观的现象之一(图2)。

根据火山活动状态,可将火山分为:活火山,近百年来有喷发记录的火山,如日本的富士山;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有记载而近百年来未喷发的火山;死活山,人类历史无喷发记录的火山。 (二)火山喷发的方式 火山喷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熔透式喷发这种喷发主要发生在地壳发展的初期,地壳很薄,地下的岩浆热能很大,进行大面积熔透,在地表形成熔透式火山(图3)。 2.裂隙式喷发这种喷发是指岩浆沿地壳裂隙溢出地表。喷发以基性的玄武岩为主,无爆炸现象,往往呈大片流出,形成大片连续的玄武岩层。裂隙式喷发在现代大洋中脊的裂谷处正在进行(图4)。

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原生岩浆形成后,在其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岩浆本身成分的分异或与围岩的互相作用,或不同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可使最初一种成分的岩浆最终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岩浆岩。 1.分异作用分异作用是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成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它包括岩浆分异作用及分离结晶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这种作用是岩浆结晶之前,仍处在均匀液态的情况下发生的分 异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发生在地壳深处,也可发生在岩浆侵入和喷发的过程中。前者为深处分异,后者为就地分异。这种分异是通过熔离、扩散、气运的作用来完成的。 1)熔离作用原来均匀的岩浆,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它分为互不均匀混溶或相溶程度很低的两种熔体,这种作用称为熔离作用,也称为分液作用。熔离作用在自然界和实验中均可看到,如炼铁炉中熔炼铁矿石时,在石灰岩和萤石熔剂的作用下使铁水和炉渣分为互不相溶的液层,基性—超基性岩中铬铁矿和硫镍矿层常成似层状、透镜状、串株状分布在岩体的下部,也是熔离作用的结果。某些基性岩中的条带构造,有人认为也是这种作用形成的。 2)扩散作用岩浆活动过程中,不同部位散热情况不同,因此熔体中就有温度梯度 的产生,高熔点的组份就向低温区扩散,结果又形成了组份的浓度梯度,一般岩体边部成分比中间成分相对地偏基性,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某些捕掳体周围有暗色矿物集中形成的环带,也可能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3)气运作用岩浆中所含的气体,特别是挥发份,对于岩浆的分异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挥发份比较活泼,可以运移某些组份,如K、Na、A1、Si等,结果,这些组份相对地集中在岩浆的上部,使熔体上部偏酸性,同时形成含挥发份较多的一些矿物,如电气石、磷灰石、萤石、黑云母、角闪石、沸石等。 (2)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作用是早晶出的矿物由于某些原因与熔浆分离,不与熔浆发生反应,这样可演化形成多种不同成分的岩浆岩。分离结晶作用最终结果是愈到晚期、岩浆愈向富硅富碱的方向演化,形成较酸性的岩浆岩。使早先晶出的矿物与熔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重力因素,其次还有流动分异和压滤作用。 1)重力分离作用在熔浆中,最先结晶的矿物一般是熔点高的铁镁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这些矿物比重大,在重力作用下可下沉到熔浆底部,而比重较小的矿物可向上浮动,主要是富硅铝的矿物。结果使原来均匀的岩浆形成了成分不同的岩石,—厂部偏基性,上部偏酸性。在现代的某些火山熔岩湖中,可观察到白榴石漂浮在熔岩表面的现象。自然界大型的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垂向分层较好,下部为超基性岩,上部为基性岩和中性岩是重力分离作用的良好例子。 2)流动分异(摩擦)作用实验证明,有悬浮质点的流体,在流动时,质点向高速区汇聚。岩浆在伴随结晶作用的同时有流动作用,先晶出的矿物质点可以集中在相对流速较高的部位或滞留在摩擦力较大的地方,结果使均匀的岩浆形成了不同的岩浆岩。 3)压滤作用岩浆演化到晚期阶段,密集的晶体之间的残留岩浆由于外界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变质作用概述 前面我们讲了岩浆岩和沉积岩,这两类大岩石是人们最先认识的两类组成地 壳的岩石,在地质学的萌芽时期(约三百年前,十九世纪)曾经发生过所谓“火成论”与“水成论”的论战。 以德国人魏尔纳为代表的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所有的岩石都是从海水中结晶沉淀而成的(沉积岩)一一“水成论”。 以苏格兰学者郝屯为代表的认为并非所有岩石都是水成的,而多数是像花岗岩,玄武岩这样的岩石,由地下熔融物质冷凝形成的。一一“火成论”。 这两大学派的争论持续了大约三十年,最后以“ 火成论”胜利告终。现在我们知道,组成地球的岩石,不仅有“水成”的沉积岩,“火成都市”的岩浆岩,还有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三大岩类在地壳中分布大致是: 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4.7% ; 沉积岩占地壳总体积的7.9%,占地表面积的75% ; 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27.4%。 一、概念 变质作用一一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的作用,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等变化的地质作用。 变质岩一一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原岩变质* 变质岩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地热 来源彳 岩浆热 (一)温度:影响变质作用的最基本因素150 °180 ° -800。-900 ° 升温意味着获得了新的能量,矿物中质点活性增强,可使原来的非晶质 变为晶质,原来小晶粒长大。 (二)压力: 1.静压力——上覆岩石自重引起的,各向等同。 每公里厚的岩石压力为275巴;地下10公里约2750巴; 地下20公里约5500巴。 静压力是各向同性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矿物变为密度大,体积小的新矿物。 2 ?定向压力一一作用于地壳岩石的侧向挤压力,具有方向性,主要是「挤压力 剪切力 构造力的作用造成。 定向压力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第一节碰触作用与喷出岩 一、岩浆的概念 地下高温熔融物质—岩浆 岩浆的粘性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和温度。 二、喷出作用与喷发产物 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称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1.气体喷发物 以水蒸气为主,其含量通常达60%以上。此外还有CO2、硫化物、硫,以及少量CO、H2、HCl、NH3、NH4Cl、HF等。 2.固体喷发物 3.液体喷发物 三、岩浆的类型及其喷发特征 1.超基性岩浆及其喷发特征 2.基性岩浆及其喷发特征 3.中性与酸性岩浆及其喷发特征 四、火山喷发的间歇性 凡在人类历史时期中有过活动的火山成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中未曾喷发过的火山称为死火山。 第二节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一、侵入作用概述 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称为侵入作用。 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它是被周围岩石封闭起来的三度空间的实体,又可称为侵入体。包围侵入体的所有岩石称围岩。 1.同化作用与浑然作用 岩浆溶解围岩,将围岩改变成岩浆的一部分,称为同化作用。 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成分称为混染作用。 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是相伴而生的。 2.结晶分异作用 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这种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 二、侵入岩的产出状态 侵入岩的产出状态即产状,指其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的关系。 1.岩墙 2.岩床 3.岩盆与岩盖 4.岩株 5.岩基 第三节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一、火成岩的结构 火成岩中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与形态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火成岩的结构。 二、火成岩的构造 1.块状构造 2.流动构造

岩浆岩试题

判断题 1.岩石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三大类。() 2.岩石是固态物质的集合体。() 3.常见造岩矿物按其成因和化学成分特点可以分为三类: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 ()4.岩石就是结晶质矿物的结合体。() 5.按岩石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结构。() 6.凡全部由结晶质矿物组成的岩石的结构,无论其颗粒大小如何都称为全晶质结构。()7.斑状和似斑状结构是根据斑晶矿物的种类来划分的。() 8.根据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化学成分特点。() 9.岩浆作用是岩浆的产生到完全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 10.岩浆中的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统称为岩浆矿物。() 11.成分相同的岩浆在不同冷凝条件下,其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相同。() 12.火山岩的产状可以是整合的或不整合的。() 13.自然界中原生岩浆仅为有限的几种,但通过岩浆的分异、同化和混合作用,可以形成复杂多样的岩浆岩。() 14.成分相同的岩浆在不同冷凝条件下,其结晶程度和矿物颗粒大小相同。() 15.组成岩浆岩的所有矿物称为岩浆矿物。() 16.原生岩浆是上地幔物质和下部地壳物质局部熔融的产物。() 17.岩浆是由地幔岩石地部分熔融形成的熔融体。() 18.根据岩浆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岩浆岩的矿物组合特征。() 19.目前公认的主要原生岩浆为玄武岩、花岗岩、安山岩浆和超基性岩浆等。()20.岩浆是由下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熔融体。() 21.岩浆的粘度与岩浆的氧化物、挥发组分、温度和压力有关。() 22.岩浆作用是指高温的熔浆侵入围岩引起的一系列变质作用。() 23.岩浆中挥发组分的存在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 24.地下深处的含水岩浆比同成分的熔岩流的固结温度要高得多。() 25.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岩石大类划分和命名的主要依据。() 26.岩浆岩的酸度是以岩浆中Al2O3、K2O、Na2O的含量为标准划分的。() 27.岩浆岩矿物共生组合取决于岩浆的化学成分和岩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28.岩浆与岩浆岩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岩浆中所含的挥发组分较岩浆岩高。()29.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仅受岩浆中化学成分的控制。() 30.基性岩浆的粘度比酸性岩浆的粘度低,主要是由于前者SiO2含量低,岩浆温度也较高之故。()

变质岩(复习)

1.为什么自然界的岩石不仅仅是岩浆岩、沉积岩两大类? 答:地球演化过程中不同地球动力学事件使早先存在的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偏离其初始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这必然引起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调整或改造),以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2.如何正确理解变质作用的概念 答: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3.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都是内生地质作用,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答:变质作用的发生过程主要是一个升温过程,而岩浆作用主要是降温过程。 (变质反应重结晶) 变质作用主要是在固态条件下的矿物转变,而岩浆作用则是在液态条件下的矿物晶出。 (变晶结构) 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间也不存在一条截然的界线。(部分重熔) 4.为什么说温度是变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 答:○1温度升高可使原岩中一些矿物发生重结晶。 ○2温度变化能引起原岩中矿物之间发生变质反应形成新矿物。 CaCO3(Cc)+SiO2 (Q)? CaSiO3 (Wo)+CO2↑ 温度是变质反应中最重要的热力学平衡参数。 ○3温度升高可为变质反应提供能量,并使岩石中流体的活动性增大,促进变质反应进行,使新矿物和新组构能以较快的速率和较大的规模形成。 ○4温度持续升高可使原岩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其中长英质组分成为流体相,引起混合岩化作用。 ○5温度升高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 5.负荷压力在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改变发生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增高,多数情况下可使吸热反应的平衡温度升高。 如: CaCO3(Cc)+SiO2(Q)? CaSiO3(Wo)+CO2↑压力由105Pa(1bar)增高到0.1GPa(1Kb)时,发生这一反应的温度将由470℃增到670℃。 ○2压力的增高有利于形成分子积体较小、密度较大的高压矿物或矿物组合。 如硬玉和霰石等。 6.评述构造超压和流体超压对变质作用的影响。 答:构造超压——构造超压为平均应力与负荷压力之差,是构造作用对总压力的贡献。构造超压大小与岩石强度有关,后者本身又因成分、温度、变形速率及其他因素而变化。 由于变质作用发生在高温条件下,岩石强度通常不大,因而构造超压通常较小,正常变质条件下小于0.1GPa。构造超压只有在地壳浅部、岩石处于刚性状态且应变迅速时才有意义。而在地壳较深处,温度较高、负荷压力较大,岩石具有一定的塑性,应力可通过塑性变形而被释放,所以不大可能起附加压力的作用。 流体超压——有时在封闭体系中,随着温度的上升,多种变质反应将释放出大量的H2O 和(或)CO2,由于毛细孔体积很小,同时岩石的强度又足够大,则可出现Pf>Pl 的情况。两者的差值称作流体超压, Winkler认为这是“内部产生的气体超压”,一般是局部的。这种情况下,无论变质反应是否有流体相参与,Pf都是控制变质反应的独立因素。 在侵入体附近,由于岩浆结晶过程中析出大量流体相,也可在局部出现Pf>Pl的

岩浆岩复习题4--填空及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 1.岩浆 2.岩浆作用 3.岩浆岩的结构 4.原生岩浆 5.辉长结构 6.粗玄结构 7.拉斑玄武结构 8.粗面结构 9.反应边结构10.里特曼指数11.安山岩12.粗玄岩13.熔蚀结构14.包橄结构15.文象结构16.环带结构17.镁铁矿物18.蛇绿岩19.细晶岩20.斑状结构21.似斑状结构22.斑岩23.玢岩24.超镁铁岩25.超基性岩26.喷出岩31.熔结凝灰岩32.火山角砾结构33.凝灰结构34.集块结构35.火山碎屑岩36.煌斑结构37.二长结构38.辉绿结构39.堆晶结构40.硅铝矿物 二、填空 1. 色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性侵入岩的色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岩浆的粘度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控制。 3. 根据SiO2含量,将岩浆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根据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命名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类。 5. 根据岩浆岩中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将矿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6.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矿物间的相互关系。 7.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____________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分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 8. 按结晶程度可将岩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 按主要造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划分岩石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的矿物粒径(以mm为单位)范围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0. 据岩浆岩中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结构。显晶质的岩石按矿物的粒度大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1. 据全晶质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结构。 12. 整合侵入体产状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四种。 13. 不整合侵入体产状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 14. 岩浆岩中划分酸性程度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划分碱性程度的指数称为_________________指数。 15. 安山岩的基质结构常见的有两种:(1)斜长石微晶呈平行定向或半定向排列,其间隙中充填的是辉石和磁铁矿等粒状矿物,称为__________;(2)斜长石微晶呈杂乱-半平行排列,微晶之间充填较多的玻璃质或隐晶质,称为________。 16. 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的侵入岩是_______ 。

岩浆岩的成因

第十三章岩浆岩的成因 由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岩浆岩种类繁多,性状各异。现简要介绍形成岩浆岩的岩浆种类及其来源;形成岩浆岩的地质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这些都是岩浆岩成因方面的重大问题,也是地质科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目前仍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 一、原始岩浆的种类和起源 根据目前研究,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并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始岩浆。岩浆岩种类虽然繁多,但原始岩浆的种类却极其有限,一般认为仅三、四种而已,即只有超基性(橄榄)岩浆、基性(玄武岩浆)、中性(安山)岩浆和酸性(花岗或流纹)岩浆。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经过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在十九世纪中叶布恩森(Bonson,1851)曾提出有玄武岩浆和花岗岩浆两种原始岩浆的主张,但关于花岗岩浆的论点一直未受重视,一些学者却坚持认为只有一种玄武岩浆,而所有的岩浆岩都是由玄武岩浆派生出来的。这就是本世纪初至20年代期间风行一时的岩浆成因一元论。最早提出一元论者是戴里(Daly)和鲍文。但一元论不能解释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地质事实,即花岗岩在大陆地壳中的分布要比玄武岩广得多,例如据计算,花岗岩的分布面积比玄武岩大五倍,比其他深成岩大二十倍,并且花岗岩几乎不与玄武岩共生。进入本世纪三十年代,列文生—列森格和肯尼迪(Kenndy,1933)根据花岗岩和玄武岩同为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这一事实,又重新昌导花岗岩浆和玄武岩浆两种原始岩浆的论点,即所谓岩浆成因二元论。本世纪中期前后,有人针对环太平洋“安山岩线”和阿尔卑斯型超基性侵入岩这种地质事实,又提出了安山岩浆和橄榄岩浆的论点。于是进入了所谓岩浆成因的多元论阶段。目前认为种类繁多的岩浆岩就是从橄榄岩浆、玄武岩浆、安山岩浆、花岗岩浆通过复杂的演化作用形成的。这几种原始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底层的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局部熔融(重熔)产生的。 局部熔融是现代岩浆成因方面的一个基本概念,大致解释如下:和单种矿物比较起来,岩石在熔化时有下列两个特点:第一,是岩石的熔化温度低于其构成矿物各自单独熔化时的熔点;第二,是岩石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有一个温度区间,而矿物在一定的压力下仅有一个熔化温度。岩石熔化时之所以出现上述特点,是因为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的矿物其熔点也不相同,在岩石熔化时,不同矿物的熔化顺序自然不同。一般的情况是:矿物或岩石中SiO2和K2O含量愈高,即组分愈趋向于“酸性”,愈易熔化,称为易熔组分;反之,矿物或岩石中FeO、MgO、CaO含量愈高,即组分愈趋于“基性”,愈难熔化,称为难熔组分。所以,岩石开始熔化时产生的熔体中SiO2、K2O、Na2O较多,熔体偏于酸性,随着熔化温度的提高,熔体中铁、镁组分增加而渐趋于基性。表中列出了岩屑砂岩在水压为2000巴时所做的熔化实验数据。由该表可知,熔体成分变化十分明显,在690℃至730℃之间局部熔融现象很清楚。熔体成分中SiO2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aO、FeO、MgO组分增加。在780度时岩石大部分熔化,熔体逐渐接近于花岗闪长岩的成分,残留少量难熔基性组分。根据上述试验和地质观察,人们得出了局部熔融的概念,即在岩石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区间内,岩石中的易熔组分(酸性组分)先熔化,产生酸性熔体,残留体为较基性的难熔固体物质。随着温度增高,熔体数量增加,其基性成分也逐渐增加;当温度达到或超过岩石全部熔化的温度时,岩石全部熔化,熔体成分和被熔化的原岩成分一致。岩石的局部熔融作用又叫重熔作用或深熔作用。岩石局部溶融基本是按石英—长石—橄榄石的顺序进行。由于地壳深部和上地幔的温度很高,固态地壳物质和上地幔物质同样也会发生局部熔融或重熔作用,一般认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岩浆有哪些基本类型,其化学成分的差别何在? a 超基性岩浆 SiO2 含量小于45%,富含铁,镁氧化物,,缺少钠、钾氧化物 b 基性岩浆又称玄武岩浆,其SiO2含量为45%--52%,铁镁氧化物的含量低于超基性岩浆 c 中性岩浆又称安山岩浆,其SiO2含量为52%--65%,铁镁氧化物的含量低于基性岩浆 d 酸性岩浆又称花岗岩浆,其SiO2含量大于65%,铁镁氧化物的含量更低 2. 岩浆的粘性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岩浆的粘性与岩浆的化学成分、温度、挥发性等因素有关 3.火山喷发的气体产物有哪些主要成分? 火山喷发的气体产物以水蒸气为主,其含量达到60%以上,此外有二氧化碳、硫化物、硫,以及少量CO ,H2, HCL, NH3, HF等 4火山喷发的固体产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怎样? a 火山灰粒径小于2mm的细小火山碎屑物 b 火山砾粒径2—50mm,形态不规则,常有棱角 c 火山渣粒径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外形不规则,多孔洞,似炉渣 d火山弹粒径大于50mm e火山块粒径大于50mm,常为棱角状 5解释:熔岩,波状熔岩,块状熔岩,枕状构造,柱状节理 a熔岩:液体喷发无成为熔岩

b波状熔岩:内部熔体流动的推挤力以及因外壳冷凝而产生的收缩力作用下,熔岩表面常常发生变形,表面比较光滑,呈波状起伏,称为波状熔岩 c 块状熔岩:熔岩表层破碎呈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碎块并杂乱堆积者称为块状熔岩 d 枕状结构:水底喷发的基性熔岩或从陆地流入海中的熔岩的枕状构造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构造 e 柱状节理: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其表面厂形成无数冷凝收缩中心,如果岩石结构均匀,这些收缩中心均匀而等距地排列,在垂直于联结收缩中心的直线方向因引力作用形成裂缝,裂缝横切面为六边形。随着熔岩进一步冷凝,六边形裂缝最终会将整个熔岩层切割成六方柱,称为柱状节理 6.解释:火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岩浆房,火山颈 a 火山: b 火山锥:火山喷发五在喷口堆积呈锥形体 c 火山口:火山物质喷溢的出口,称为火山口 d 火山通道:岩浆从岩浆库穿过地下岩层,经火山口或溢出口流出地面的通道 e 岩浆房: f 火山颈(火山塞):填塞在火山喷管中的大块凝固熔岩,在火山锥被剥蚀后露出地表,形如瓶塞 7.科马提岩有哪些特点?

美国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Reasons for the Unique American Culture When it comes to American culture, something like individualism, equality, self-reliance may occur to you rather than others .Yes, that’s true. There’s no denying that American Culture is so unique that no other nations in the world can catch up with. So, how did American culture come into being? 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its specialty. It’s known to all that America was once the English colony. The early immigrants of America were driven to the northeast part of America. However, the immigrants came to the awareness that everyone had the chance to make their life in such a hard environment and only by working hard as well as depending on their own could they live better. As a matter of fact, they were leading a life to individualism, self-reliance, equality, etc. Besides, America now is compared as a huge container, wher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n immigrate into. Because of that, the immigrants brought their own cultures as well as value which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American Culture into The United States. What’s more, Americans keeps opening up and attracts many talented persons so that they can absorb some excellent elements to enrich their own culture. Thirdly, different kinds of religions grew in America. They communicated and learned from each other. They mixed and mixed. Furthermore, they develop each other. Nowadays, we can still find that religions have great impacts on the Americans. Last but not least, the law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unique American Culture. From the founding of America, their law system has been developing according to their produce and life. They make the law and benefit from it. However, reasons above are my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y the American Culture is so unique. How about you?

普通地质学-第3章 岩浆作用

第3章岩浆作用 一、名词解释 岩浆岩浆作用喷出作用侵入作用火山火山口破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灰熔岩岩基岩株岩床岩盘烟墙捕虏体顶垂体液态分异结晶分异同化混染岩浆矿床伟晶矿床岩浆期后矿床科马提岩波状熔岩块状熔岩柱状节理红顶现象围岩 二、是非题 1.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是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作用。() 2.溶解到岩浆中的挥发作用性物质实际上不是岩浆的物质组成部分。() 3.地球上玄武质岩浆占所有岩浆总合的80%。() 4.溶解到岩浆中的气体对岩浆的性质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火山喷出的气体大部分是水蒸气,但是,大多数岩浆原生水的含量不超过3%。() 6.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 7.熔岩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动。() 8.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的粘性没有影响。() 9.玄武岩质成分的岩浆通常流动缓慢,故多形成块状熔岩。() 10.流纹质熔岩粘性很大所以流动缓慢。() 11.安山质熔岩与流纹质熔岩由于岩浆粘性大,尤以酸性岩浆为甚,它们喷发时常很猛烈。() 12.在大型复式火山锥的斜坡上可形成数个寄生锥。() 13.有的人认为火山喷发的形式演化顺序是熔透式→裂隙式→中心式,现代火山多为中心式,而冰岛的火山是现代裂隙式火山的典型代表。() 14.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了死火山,永远不会再喷发了。() 15.火山活动对于人类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 16.火山灰很容易风化形成较为肥沃的土壤。() 17.地下的岩浆活动可能触发毁灭性地震。() 18.火山喷发的尘埃悬浮在大气中可以保持许多年。() 19.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 20.含水的岩石其熔点低于不含水的岩石。() 21.上地幔的成分很像在蛇绿杂岩体中所见到的橄榄岩。() 22.安山质和流纹质的岩浆只能从陆壳物质的部分重熔中分异出来。()

岩浆岩及变质岩(运用文书)

岩浆岩及变质岩 绪论 一、岩石的概念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或部分天然玻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是在地壳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 (1)多数岩石是由不同矿物组成,单矿物的岩石相对较少 (2)岩石也可是由玻璃质(如黑曜岩)、有机质(如沥青)、胶体物质等组成 (3)岩石,一般是指自然界产出的,人工合成的矿物集合体,称作工业岩石, 不在本教材学习的范围 陨石可分为三类:石陨石、石铁陨石和铁陨石 月球的岩石主要有四类:斜长岩与苏长岩、月海玄武岩、月球角砾岩、玻璃质岩石 人造岩石 石油、天然气等 岩石的分类 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三、岩石学的概念 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化过程的一门科学。它属地质科学中的重要的基础学科 四、岩石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岩石本身的特征。 2.研究岩体的产状、时代及其共生组合,各种岩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确定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3.研究岩石和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各类岩石成矿的专属性。 4.研究岩石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生成环境,研究岩石的成因、来源及其演化等问题。 第一篇岩浆岩岩石学 岩浆岩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运移、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科学 一岩浆的概念 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少数情况下存在有碳酸盐岩浆、金属硫化物及金属氧化物岩浆,后者也称为矿浆。 现代火山喷发使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岩浆。 二岩浆的成份 主要成分:硅酸盐 以氧化物形式表示SiO2, Al2O3, FeO, Fe2O3, MgO, CaO, Na2O, K2O, H2O SiO2 = 40%~75%,挥发份(<6%)。H2O, CO2, CO, N2, SO2, SO3, H2S, HCl, H2F 成矿金属元素 三岩浆的温度 a .观察现代熔岩流的温度

火成岩思考题复习

火成岩PPT复习 橄长岩(troctolite):常压无水 苏长岩(norite)高压富水 批式熔融 分离结晶 论述: 1.蛇绿岩:蛇绿岩是出露在缝合帶中的一套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石组合,是大洋岩石圈的残留,是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百度百科)。 蛇绿岩指一套特殊的基性、超基性岩石组合,野外填图时不应将它当成某个岩石的名称或某个岩石单元。在一个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应该从下到上发育以下这些岩石类型: 超基性杂岩体,由不同比例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组成,它们通常出现变质构造形迹(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 辉长质杂岩体,普遍发育堆晶结构并通常含有堆晶成因的橄榄岩和辉石岩,其变形程度通常比超基性杂岩体弱; 基性席状岩墙; 基性火山岩,通常具有枕状结构; 伴生岩系包括:1)上覆的沉积岩,如条带状硅质岩,薄层页岩以及少量的灰岩;2)与纯橄岩相伴生的豆荚状铬铁矿;3)酸性的侵入岩与喷出岩。 随着1967-68年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国际学术界对蛇绿岩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 (1)辉绿岩脉是大洋扩张时形成的; (2)蛇绿岩是大洋岩石圈的殘片,包括洋壳和大洋地幔的上部分;侵入到橄榄岩中的辉长岩和辉石岩是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分异体; (3)蛇绿岩中的深成岩代表了固化的岩浆房; (4)蛇绿岩通过推覆或仰冲就位在消减板块的大陆边缘; 2.造山过程中能产生的岩浆作用(前中后) 简答:

1.岩浆混合:岩浆混合作用既是再造新生岩浆又是开放体系下岩浆演化的重要岩浆作用,因而它已成为岩浆多元性和火成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混合岩浆的端元岩浆多为镁铁质和长英质成份,其中镁铁质岩浆多来自地幔,而长英质岩浆的源区则是地壳,而且它有时还是热的镁铁质岩浆作用于地壳部分熔融形成。 2.(三个条件)发生熔融:升高温度(板内热点)、降低压力(洋中脊)、流体特别是H2O 的加入(俯冲带位置) 3.MORB:洋中脊下地幔熔融,形成MORB, 构成洋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幔减压熔融形成玄武质熔体,玄武岩的结晶形成新的洋壳(MORB+gabbro)。残留地幔为深海橄榄岩(Abyssal Peridotite)。当部分熔融程度低时,低熔点的再循环物质发生熔融,形成E-MORB当部分熔融程度高时,低熔点的再循环物质和亏损地幔组分同时发生熔融,形成N-MORB。 4.OIB: 显性交代和隐形交代: 地幔交代作用由Lloyd & Bailey于1973年明确提出,指后期熔体通过渗透(infiltration)或扩散(diffusion)等方式改变地幔橄榄岩成分的过程。显性交代作用(modal metasomatism):Ben Harte于1983年首次引入这一概念,指橄榄岩中有除了常见矿物(如Ol, Opx, Cpx, Grt 和Sp)之外的交代矿物的加入。这些矿物包括:角闪石、云母、碳酸岩、磷灰石、榍石、锆石和钛铁矿等。 隐性交代作用(cryptic metasomatism):Berry Dawson于1984年提出,指虽然没有新矿物的加入,但后期熔体导致了橄榄石中原有矿物的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发生变化。 熔体-橄榄岩反应 Si不饱和熔体:消耗橄榄岩中的辉石,结晶橄榄岩,形成纯橄岩; Si饱和熔体:消耗橄榄岩中的橄榄石,结晶辉石,形成方辉橄榄岩或二辉橄榄岩 岩石地幔的形成时代:岩石圈地幔是指早先地幔发生熔体迁出形成地壳而后的残留。从这一定义出发,地壳的形成时代就是岩石圈地幔的时代。 岩石圈地幔定年的方法: (1)根据地幔亏损程度确定岩石圈地幔的形成时代; (2)传统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对岩石圈地幔时代的测定; (3)Re-Os同位素方法对岩石圈地幔时代的测定; 造山带橄榄岩的定义 最初指构造就位在造山带中的橄榄岩,以区别于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超基性岩(Benson, 1926; Thayer, 1960, 1967)。

地质作用-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地壳运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第四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1.概念 §2.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3.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4.岩浆的起源 §5.岩浆的类型及特征 §1 概念 岩浆——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出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熔融物质。 化学成分:SiO2为主大量Al2O3、Mg O、Fe O...... 富含挥发份:H2O、CO2、NH3、H2S 物理性质:温度高(650°-1400℃)压力大(几千大气压)粘稠流体 岩浆类型:依据SiO2含量的多少,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酸性岩浆(SiO2> 65%) 中性岩浆(SiO265~52%) 基性岩浆(SiO252~45%) 超基性岩浆(SiO2< 45%) 从上到下挥发组分含量由多到少,粘度由小到大。 基性岩浆——温度高、压力小、稀 酸性岩浆——温度低、压力大、稠 酸性岩浆中,由于SiO2含量高,硅氧四面体链较多,使岩浆粘度较大,不易于流动,常起源于地壳下部。 基性或超基性岩浆中,SiO2含量低,岩浆粘滞度则小,岩浆显得易于流动,常起源于岩石圈下部或软流圈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之后,常沿着静岩压力较小的破碎带或软弱带向上运移或喷溢到地表面上来,这个作用过程就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在向上运移、侵位后,在地壳上部某处冷凝下来,此作用过程就叫侵入作用此时冷凝而成的岩石就称为侵入岩。 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后冷凝成岩的作用过程,称火山作用。冷凝而成的岩石称火山岩或喷出岩。 §2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一、喷出活动与火山构造 喷出活动(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岩浆喷出地表在地表冷凝的全部过程。 活火山(active volcano)——现代仍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 休眠火山(dormant volcano)——人类史后喷发过,但长期以来静止 死火山(extinct volcano)——人类史前喷发过,史后从未喷发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但由于喷发前征兆明显,有一定的地形标志,一般不会给人类生命带来大危害。现代火山活动,内陆不多,常见一些岛国、沿海地区,这里的火山喷发仍是危协人类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 火山喷发类型: 裂隙式喷发——岩浆沿地表狭长的裂隙溢出。地史早期多。通常地球形成初期,地壳薄,

简述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1.简述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答:原生岩浆有玄武岩浆、安山岩浆、花岗岩浆,原生岩浆直接冷却结晶或各种次生岩浆再冷却结晶形成了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岩浆岩。 原因:一是在少数情况下,原生岩浆可以快速上升、侵位和固结,形成具有原生岩浆化学组成的岩浆岩;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原生岩浆可在其活动的不同阶段发生自身成分的分离、围岩物质的加入及两种不同成分岩浆的混合,形成次生岩浆,最终形成成分上及有差异,又互有关联的一套岩浆岩。 意义: 2、简述闪长岩与正长岩的异同? 答:闪长岩与正长岩都为岩浆岩中的中性侵入岩,SiO2含量为53—66%,全晶质,都以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闪长岩的组合指数σ值<3.3,为钙碱性岩,主要矿物是中性斜长石和一种暗色矿物,常为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单斜辉石、石英、钾长石; 正长石的组合指数σ值为3.3-9,是钙碱性-碱性岩,主要矿物是碱性长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暗色矿物、石英、似长石。 3举例说明基性侵入岩的岩石学特征? 答:举例辉长岩,SiO2含量为53-66%;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和一种暗色矿物,常见的暗色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次要矿物为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石英和钾长石,副矿物是磷灰石、金属矿物、尖晶石等;主要是辉长结构、辉绿结构、辉长辉绿结构,也有反应边结构、包含结构,常见的构造是块状构造、带状构造、层状构造和球状构造。 4简述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异同? 答: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都是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的,大的为斑晶,小的是基质;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不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基质是隐晶质的,出现在火山岩或浅成岩石中,而似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基质是显晶质,出现在深成岩石中。 5.比较辉长岩类与闪长岩类的岩石学特征? 答:辉长岩类是基性侵入岩类,SiO2含量为45-53%;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和一种暗色矿物,常见的是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次要矿物是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石英和钾长石,副矿物是磷灰石、磁铁矿、钛磁铁矿、尖晶石等;主要的结构是辉长结构、辉绿结构、辉长辉绿结构,也有反应边结构、包含结构,有块状构造、带状构造、层状构造和球状构造。 闪长岩类是中性侵入岩类,SiO2含量为53-66%;主要矿物是中性斜长石和一种暗色矿物,常为角闪石,次要矿物是黑云母、单斜辉石、石英、钾长石,副矿物是磷灰石、磁铁矿、榍石;主要的结构为等粒结构,也有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有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6.简述侵入岩和喷出岩的异同,并举例说明 喷出岩在地表,冷却迅速,结晶程度不好,多为玻璃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暗化边结构、熔蚀结构、斑状结构,多具气孔状、杏仁状、流纹、枕状构造,柱状节理,成分主要为Fe2O3、H2O+含量较高,MgO、CaO含量较低,以出现高温、低压矿物为特征。而侵入岩冷却缓慢,物质有充分的时间结晶,为显晶质结构、反应边结构、似斑状结构,多为块状构造,少数具条带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成分主要成分主要为Fe2O3、H2O+含量较低,MgO、CaO,含量较高以出现低温、高压矿物为特征,。 7.鲍文反应原理大体能反应硅酸盐演讲结晶分异的总趋势,并能解释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的一般规律与某些结构特征。它由两个系列组成:一为连续系列,即斜长石An-Ab二元固溶体系,其特点是矿物的结晶格架不发生大的改变。另一为不连续系列,即相邻铁镁矿物之间存在不连续的反应,形成反应边,他们之间成分上结构上都不成渐变关系。两个系列之间呈共结关系,从而形成岩浆岩中矿物有规律共生。图P250 意义:1矿物洁结晶的先后顺序 2 矿物之间的反应关系 3 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4岩浆演化顺序 5 同化混染作用 8.超基性岩中,SiO2的含量低于45%,主要是辉石和橄榄石共生,暗色矿物很少;基性岩中,SiO2的含量为45-5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