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85-珠三角铁路枢纽规划设计一体化初探

285-珠三角铁路枢纽规划设计一体化初探

285-珠三角铁路枢纽规划设计一体化初探
285-珠三角铁路枢纽规划设计一体化初探

珠三角铁路枢纽规划设计“一体化”初探

——以江门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汕尾火车站等为例

陈建凯 高作刚 林涛

【摘要】珠三角迎来铁路大建设大发展时期,铁路功能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新时期重构区域及城市空间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托。本文重点探讨了新时期铁路枢纽交通设施一体化及枢纽与城市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并结合江门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和汕尾火车站等设计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江门南站;铁路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管理体制

1、引言

大型铁路枢纽不但具有区域功能,也具有城市功能,要处理好区域性与城市性的关系。而枢纽规划建设涉及面广,专业多,涉及铁路、交通、市政、建筑等很多专业,仅交通接驳方法就可能涉及轨道、长途汽车、公交、出租、小汽车等,需要整合各方强力统筹,国内深圳北站等大枢纽的成功均证明了一体化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体制原因,我国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一般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火车站站房及铁路设施,其为铁路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另一部分为枢纽接驳设施及周边用地,其为地方政府建设管理。两部分空间密不可分,但由于建设管理的不同主体往往造成枢纽功能组织割裂,如空间布置松散,接驳换乘距离长、频繁层面转换、枢纽与周边整体开发分割等。

为破解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适应现代铁路枢纽建设的要求,国内很多铁路枢纽通过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一体化来解决。实施车站和接驳设施的一体化,提高枢纽本身的运行效率,营造高效、畅达、人性的车站空间;实施枢纽与城市的一体化,带动城市发展,营造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片区开发核心。

2、交通设施一体化规划设计

2.1 一体化设计原则

(1)站场布局主要考虑铁路线路走向及其与城市的关系,可作为规划的前提条件,站房宜设置在站场中央,可视具体情况有一定范围的摆动。

(2)广场一般结合站房设置,站场两侧均有站房时应该设置两个广场。站前广场与进站口之间尽量避免有车辆穿行。

(3)尽可能将轨道交通引入枢纽,优先考虑将轨道站设置在客流集散的主广场一侧。

(4)公交站布置在最方便旅客使用的位置,布局不宜过于分散,上、落客区也不宜分开设置,最宜将其布置在地面站前广场的一侧。

(5)出租车宜将上、落客区分开布置,落客区尽量接近进站口,新建车站常将其设置在二层平台上,下车后直接进站;上客区尽量接近出站口,常设在地下一层,出站后即可乘

车离开。

(6)即停即走的社会车辆落客可与出租车一起组织,停车场宜在地下,即节省空间又方便接站。

(7)大城市长途车站不宜与火车站布置在一起。一些与铁路接驳为主的长途线路应考虑布置在枢纽内,可与公交枢纽结合布置,采用公交的运营模式。

(8)旅游大巴、非机动车等交通方式承担少量集散,可以规划在稍微偏远的地块,但要做好旅客进出站的步行组织。

2.2 设施布局

(1)站场与站房

作为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最重要的交通设施,其他交通设施均应当以站场与站房为中心布置,以方便进出站。因此其位置与形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其他交通设施的布局。

目前,大多数站场位于地面,主要因其占地大,要求场地平整,而火车爬坡能力差,从经济的角度将其设在地面。中小城市站房靠铁路站场一侧设置;大城市站房常在站场两侧设置,并通过高架候车室将其连成一体,可增加候车面积、节约用地、缩短进站旅客步行距离。在大城市火车站建设时应当优先考虑。

(2)站前广场

站房的自然延伸部分,不仅是车站景观与形象的载体;在交通组织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到站旅客均需经其进站;站前广场的缓冲作用使得进站客流秩序井然;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广场成为紧急疏散场地,可保证旅客安全,因此其是地位仅次于站场与站房。

图1 深圳北站 图2 佛山西站 (3)轨道接驳

大城市中轨道交通作用巨大,将城市轨道交通引入铁路枢纽是必要的,轨道站点多数位于地下,也有位于二层或者地面的。在采用“高进地出”的客流组织时,位于地下的轨道站与出站接驳一般较方便,而与进站接驳则存在天然缺陷,在布局轨道站点位置时除了要满足设站的技术要求外,必须要对轨道与进、出站接驳给予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适当考虑与其他交通设施的换乘方便。

(4)大型车辆交通接驳

大型车辆主要包括公共汽车和长途巴士。现阶段公共汽车是各大城市铁路集散最重要的

交通方式,一般达到50%左右,因此在布局综合枢纽的交通设施时应当优先考虑公交站点的布置,将其布置在最方便的位置。长途巴士接驳功能相对较弱,且用地规模一般较大,宜独立占地进行设置。一般中小城市可以将长途车站与火车站布置在一起,而大城市应将两种设施分开布置。

(5)小型车辆交通接驳

小型车辆主要包括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出租车也是重要接驳交通方式,但其与公共交通存在一定干扰,宜与公交相对分离,布置在乘客易于使用的位置。社会车辆停放需求会越来越大,但不属于鼓励的类型,建议结合综合开发进行布置。

(6)慢行接驳

慢行包括自行车和步行,其主要是为短距离接驳服务,接驳比例不高。但由于步行系统对火车站城市功能的拓展至关重要,应加强步行系统互联互通。

图3 汕尾火车站交通接驳设施布局

2.3 交通组织

(1)功能分析

枢纽空间功能复杂,包含了不同目的、不同方向的交通活动,概况而言,基本功能包括集散、穿越、换乘及停留。

●集散:集散功能是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城市各方向的客流汇集到枢纽,乘坐火车

离开;乘坐火车到达的客流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四散到城市各个角落。

●穿越:穿越功能是交通枢纽力求削弱的功能,其往往与集散功能竞争资源,如果无

法削弱,则需要采用立体分离的方法降低其影响。

●换乘:换乘是指铁路交通换乘接驳交通,是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转换。

●停留:停留是指铁路站的城市功能。比如,铁路枢纽及其周边进行候车购物、文娱、

休闲、居住、工作等各种活动。

四种功能中,集散与穿越是基于城市层面的交通组织,具有宏观特征,是火车站地区对城市交通担负的责任;换乘和停留是火车站地区内部交通组织,尤其是作为交通枢纽功能得

以实现的途径。

(2)组织模式

传统火车站交通组织模式多为“下进下出”,在侧式站房的情况下,乘客在基本站台处下到地道,然后到达其他站台上车离开;到站的乘客下到地道后,通过地道到达集散广场离开。目前侧式站房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更多的火车站站房选择线上式或高架式,其对应组织模式为上进下出、下进下出,也有少部分为上进上出。

上进下出:站房位于站台及线路上方,也称高架形式。旅客进出站一般采用的是上进下出(即高架候车室进站、地道出站)的流线组织形式.旅客检票后到站台的走行距离最短捷,也可采用上进上出的流线组织形式。

图4 火车站客流组织模式(上进下出)

下进下出:站房位于站台及线路下方,随着轨道交通客站的纳入,站场下填土将会被高架桥代替,此形式将会出现。旅客进出站一般采用的是下进下出(即地下候车室进站、地道出站)的流线组织形式。

图5 火车站客流组织模式(下进下出)

3、枢纽与城市一体化规划设计

3.1 枢纽综合开发与一体化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铁路枢纽往往是城市对外交通门户,是城市参与区域竞争和协作的关键节点,具有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因此,如何借力枢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成为地方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

综合开发可以有效实现枢纽功能的外溢,所带来的客流增加以及商业效益,可以有效支撑高品质出行环境所付出的建设投资和长期管理费用,也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管理水平。

要提高综合开发的水平,就必须各个利益攸关方及早介入,开展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各方达成一致,从而确保后期运营的高效率和可持续。

3.2 一体化规划设计原则

(1)按照TOD原则进行土地的检讨。枢纽与城市土地开发的核心为TOD理念:首先

要进行高强度开发,提升土地价值;其次是进行圈层式强度递减,近的地区开发强度高,远的地区开发强度低;最后是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增强片区的活力。

(2)围绕枢纽打造高水平的交通环境,突出步行系统的核心价值。枢纽本身及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关键在于步行系统,要突出步行系统的价值,利用其串联或并联不同的功能单元,最终打造高水平的枢纽综合体与功能片区。

(3)空间差异化发展。枢纽空间一般包括三部分:一是交通市政设施以及交通换乘空间,包括交通设施运营管理所必须的建筑空间等;二是公用事业设施空间,如公安及保安、医疗急救、公共厕所、政府基层管理机构等;三是附着交通设施或独立的经营性空间,如商业、办公、酒店等。要根据不同空间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进行差异化发展。

3.3 一体化规划设计的落实

一体化规划设计落实的关键在于管理体制。以深圳北站综合枢纽为例,在管理机制上,深圳市规划部门在枢纽前期工作的选址、综合规划以及方案设计三个阶段,均委托相应的规划设计项目与铁路部门的铁路站房规划设计工作同步,相互协调,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铁路与地方充分表达意见并达成共识。在枢纽建设阶段,深圳市政府及时地完善了建设组织架构。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负责与铁道部协调。成立枢纽建设指挥部,成员包括铁路行政部门、铁路建设单位、铁路设计单位,市政府相关行政部门、配套枢纽工程代建单位、设计单位,并明确议事规程。

技术方面,深圳市城市交通

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城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完成了

《国家铁路深圳新客站综合规

划》,明确了城市与铁路的基本

关系。然后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

划设计研究中心主导工程前期

工作,统筹协调铁路设计院与北

京城建院推动深圳北综合枢纽

及配套工程的工可和初步设计。

图6 铁路枢纽前期工作图(深圳北站)

这不仅保证了规划方案连续性,

使规划意图得以贯彻,同时,伴随枢纽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不断深入,逐步调整和完善了枢纽与周边规划街区联系的行人系统方案。

虽然我国城市化模式是政府主导型,但是,具体的行政管理首先应该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对综合开发而言,与市场紧密相关的问题应由企业负责,政府监管,同时,政府应培育和利用轨道工程建设单位的力量,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对于轨道枢纽是否采用综合开发,综合开发的范围以及开发强度要求等应由政府提出,因为,轨道枢纽综合开发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以及轨道线网规划。其次,在确定轨道枢纽综合

开发情况下,其公用事业空间、交通设施及部分由政府管理的运营管理空间(长途汽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等),应由政府主导提出;最后,经营性空间以及整体方案应由枢纽建设单位统筹考虑,政府负责审查和监管。

当涉及市政府、省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不同层面行政管理机构时(如深圳北综合枢纽),目前,最好由市政府牵头,因为,铁路或城际轨道建设的后期行政许可(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均由地方审批,征地拆迁,市政管线的衔接,配套设施等均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支持或落实。今后有条件时,也可以由铁路工程建设单位作为综合开发的主体,铁路部门及地方政府监管。

4、江门南站实例

4.1 概况

江门南站是深茂铁路与广佛江珠城际、广珠城际、江恩城际、广珠铁路等5条铁路的交汇点,是江门市最大的客运交通门户,站点集铁路、城际线、公路客运、中运量、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规划车站按照5站台10条线路布置,广佛江珠按侧式站台,4条线轨道线布置。车站总宽度(包括广佛江珠、深茂铁路、广珠城际)为193米,同时广佛江珠与深茂铁路、广珠城际场站台间距预留31米宽空间。

江门南站远期旅客发送量1017万人次,最高聚集人数为3500人/高峰小时,属于中等规模铁路枢纽。

4.2 交通设施一体化

江门南站枢纽为五条铁路交汇点,同时通过一体化设计高度集成轨道、长途汽车、公交、出租、小汽车等设施,最大限度发挥轨道枢纽的凝聚作用。

一方面,江门南站将国铁站、城际站高效结合在一起。

针对站点铁路线路较多,无法避免交织状况,规划广佛江珠城际引入将横跨深茂铁路,结合铁路标高,规划站房为三层设计,将国铁站台设计在地面一层,将广佛江珠站台放置在三层,站房主候车厅采用二层高架方式设置于铁路上方,二层候车厅分区设置,保证国铁和城际的相互独立。

另一方面,江门南站在有限空间内高效集成各类接驳交通,布局理念为“人车分层,空间宽敞、营造与城市充分融合的立体车站”。车站交通广场共设置二层。地面层为交通接驳层,中间为小型步行广场,周边布置各类接驳设施。二层为步行广场层,步行广场为城市公共客厅和人行活动主空间,通过人行连廊与周边开发地块及南湖一体化融合。二层广场与地面层通过自动扶梯与电梯方便联系。由于采用立体布置方式,接驳设施更为紧凑,用地也更为集约,南北向宽度约260米。交通接驳层北侧设置公交及长途汽车场站,南侧为出租车及小汽车,公交车及出租车均靠近站房。

交通组织采用人车立体分层手段,二层车辆依托两个U型高架道路,地面车辆为逆时针单向循环。江门大道在车站广场下通过,二层步行广场为人行活动主平面,广场南北两侧

设置U型高架组织出发交通,高架上不设永久停车场,主要服务即停即走的出租车和小汽车。地面交通接驳层围绕各场站建立内部逆时针单向循环,管道化组织,相关进出交通均采用连续流纳入单向循环。

图7 江门南站平面方案平面总图图8 江门南站立体平面方案平面总图

4.3 枢纽与城市开发一体化

江门南站位于新会南新区核心,面朝南湖,背靠南车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基地,江门大道从正前方通过,规划充分利用枢纽站交通便捷条件,引导周边城市进行一体化开发,发挥“触媒”效应,形成空间一体化的站场空间布局。

首先,江门南站充分发挥面临南湖的地理优势,挖掘区位和景观价值。在临近南湖一侧结合枢纽建设进行一体化开发。

综合开发规模约18万平米,接驳设施设置共二层,二层步行广场空间采用开敞设计,便于将南湖景观引入站区,并种植树木花草,布置喷泉雕塑,创造高品质枢纽及城市环境。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客厅和人行活动主空间,通过人行连廊与周边开发地块及南湖一体化融合,建立完善的无缝换乘和衔接步行体系,为交通客流和周边建筑的购物、居住客流提供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减少对地面层机动车交通的干扰,降低步行交通对场站地面层接驳交通和城市过境交通的压力。同时,完善的立体步行空间提升周边商业、娱乐、居住等建筑开发的设施使用率,提升整个空间的品质。

图9 江门南站方案效果图

其次,规划借鉴香港、日本等先进城市枢纽规划理念,在总体保留南湖片区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考虑投资收益情况和高效利用枢纽站人流集中特点,对土地利用进行局部调整。通过提高站点直接腹地建设用地比例,调整少量水体形状,沿湖边围绕车站进行高强一体化开发,充分发挥枢纽站周边的土地价值,在此基础上,增加商业、商务办公、会展、文化娱乐等用地类型用地布置,围绕车站和南湖进行高强度圈层式度开发。

第三,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把握住“魅力水乡”、“城市客厅”、“活力金轴”和“高效交通”四大主题,充分融合枢纽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魅力水乡:充分利用新会南湖和江门水道资源,周边绿化较好,有利于营造亲水空间,将火车站广场和湖边建筑增添水乡特色,可通过南湖到达旅游胜地小鸟天堂;城市客厅:火车站广场作为城市门户,具有城市窗口展示功能,要体现江门地方文化色彩,营造城市友好待客氛围;活力金轴:片区围绕江门大道和今洲路构筑“T”字形活力金轴,打造活力轴带,沿南湖进行高密度开发,打造新会区副中心,建设高层建筑10栋,形成片区商务地标建筑,建筑形式以下部两层商业开发加上部公寓和办公写字楼为主,周边开发规模为60万-80万平方米;高效交通:建设地下立体交通,确保过境交通、火车站集散交通和片区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转,提高交通的可达性和运行效率。

5、结语

铁路交通枢纽较为复杂,要围绕“规划设计一体化”,解决好交通枢纽本身的一体化,以及枢纽与城市的一体化,并要有效落实这个“一体化”,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笔者在深圳市及珠三角城市铁路枢纽的规划建设中,借鉴经验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理念,认为地方政府一定要及早介入,积极研究铁路枢纽的一体化,进行充分的技术储备,将铁路部门纳入总体发展的大盘子,确保一体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江门市城际轨道站点及周边规划》[R]. 江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11.

[2]《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R].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10.

[3]《汕尾市火车站交通详细规划》[R]. 汕尾: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12.

[4]《佛山西站概念设计国际竞赛》[R]. 佛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11.

[5]《国家铁路深圳新客站综合规划》[R]. 深圳: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2008.

[6] 孙永海. 新深圳站客运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实践[J].城市交通,2008,(3) :60~66.

【作者简介】

陈建凯,男,硕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电子信箱:cjk@https://www.wendangku.net/doc/9c14384667.html,

高作刚,男,硕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电

子信箱:gzg@https://www.wendangku.net/doc/9c14384667.html,

林涛,男,博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佛山分院院长,规划二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电子信箱:lint@https://www.wendangku.net/doc/9c14384667.html,

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设计_图文

]

2)确定车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数量; 3)设计车站布置详图,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 4)用分析计算法计算车站通过能力; 5)编写设计说明书。 1.3 初步分析 1)从图1可知,D站的车流来源于A、B、C三个方向,必须考虑折角车流问题,即D 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问题。 2)从○2和○3给出的站坪长2200米和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的数据,并结合表2可确定 本区段站的车站布置形式应当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表2 不同车站站坪长度 车站种类车站布 置形式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m) 1050 850 750 650 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 会让站、 越行站 横列式1450 1700 1250 1500 1150 1400 1050 中间站横列式1600 2000 1400 1800 1300 1700 1200 区段站横列式2000 2500 1800 2300 1700 2200 1600 纵列式3500 4000 3100 3600 2900 3400 2600 3)由○4可知各衔接方向机车类型一致,结合○3中,限制坡度均为6‰,到发线有效长 为1050米,可知在D站不需要变换牵引重量,无需增减轴作业,则不需要加挂补 机。 4)根据○5可知,在D站需要定期对机车进行保养、维修,需要在D站设立站修所和机 务段。 5)根据○8可以确定D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到发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 6)根据○8和○9的综合考虑可以确定机车走行线的数量,机车出入段线的数量。 2 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2.1 车站类型的确定 设计车站为单线铁路区段站,按《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的有关规定,单线铁路区段站应选择横列式布置图型,在有多个方向接入且运量较大时,可以预留或采用纵列式图型。设计车站衔接三个方向,运量适中,根据规定选用横列式布置图。

铁路站场与枢纽重点

1.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如机务段内机车备线、三角线,车辆段内车辆检修作业用的线路以及工务、电务段内停留轨道车及其他车辆的线路。 2.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触,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3.车场或车站两端道岔汇集的地方,是各种作业(列车到发、机车走行、调车和车辆取送作业等)必经之地,故可称之为车场或车站的咽喉区,简称咽喉区。P28 4.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为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 5.机车车辆限界是规定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高度的最大尺寸和底部零件至轨面的最小距离,是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无论是具有最大标准公差的新车,或是具有最大标准公差和磨耗限度的旧车,在停放在水平直线上,无侧向倾斜于偏移的条件下,除电力机车升起的集电弓外,其他任何部分应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不得超越。 6.建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最小尺寸,在此轮廓内,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及其它)外,其他设备或建筑物均不得侵入,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也只能与机车车辆指定的部分接触,且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7.车站线路全长是指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如为尽头式线路,则指道岔基本轨接头至车挡的长度。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铺轨长度。 8.进路:列车、调车的车列或调机在车站范围运行所经过的途径。互不影响、能同时进行作业的两条或几条进路,称为平行进路。 9.车站线路有效长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10.车站通过能力是在车站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是指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业进路条件下,某衔接方向接、发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11.驼峰解体能力是在既有技术设备、作业组织方法及调车机车台数条件下一昼夜能解体的货物列车数或辆数。 12.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重载列车。单元式重载列车是将车辆固定编组组成一个运输单元,运输固定品类的货物,在装车地和卸车地之间循环往返运行的重载列车。 13.枢纽联络线是把枢纽内的车站与车站、车站与线路及线路和线路衔接起来的线路。其主要作用是分散枢纽内主要干线及专业车站的列流,以增加枢纽的通过能力;缩短列车运行距离,使列车以最短路径通过枢纽;消除折角列车运行,尽可能地不变更列车运行方向;减轻车站的作业负荷和交叉干扰,增强枢纽运营作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14.横列式区段站货场位置选择的优缺点。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优点是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省,管理方便,车站定员少,作业灵活性大,对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作业较方便,对各种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强,并便于进一步发展。缺点是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站房同侧的岔线接轨不方便。(货场在区段站内的位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站房同侧,另一类是在站房对侧。一般区段站均位于中小城镇,所以货场设在站房同侧,也就是设在城镇主要货源货流的同侧,其优点是货场靠近工矿企业、物资单位与居民区,便于货物集散,货主搬运车辆无需跨越正线,缺点是货场作业车取送必须跨越正线,干扰正线行车,在货场规模较大、占地较多时,布置上也有一定困难,当货场设于机务段同一端时,对作业影响更大,会影响咽喉的通过能力,因此货场在站

关于铁路站场的枢纽设计分析

关于铁路站场的枢纽设计分析 摘要: 本文结合铁路站场设计、规程规范编制和技术管理的实践, 从宏观角度总结新形势下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规划建设理念和特点。 关键词: 铁路; 站场; 枢纽; 1、概述 由于运营便利与工程节省有一定的对立性,在以往站场设计中,过多关注工程节省, 因此造成不能满足新时期运输要求, 为此付出很大改扩建工程代价。铁路站场设计理念在铁路现行各层次规程、规范、部颁各类文件中均有涉及, 有关论文浩如烟海, 大多着眼于具体工点的运用, 归纳和总结不足。 2、车站设计 铁路沿线分布越行(会让)站、中间站或技术作业站,构成铁路分界点。除为列车提供交会、越行的基本功能外, 尚需为吸引区(辐射区)地方经济提供运输服务。项目前期研究的核心是合理确定对运输有重大意义的客货运站、接轨站(点), 应贯彻以下理念: 2.1、客、货运站 线路经过较大经济区域时,以往设计是客货功能集中的一站横列式设计。从近年的地方运输需求和建设实践看,一站横列式已凸显出客货功能相互制约、作业交叉干扰、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低的弊端。今后此类车站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因地制宜地灵活采用客货分站、客货纵列或客货并列等布置方式。 为充分发挥铁路大能力、安全、节能、环保、全天候的优势和公益性, 客运站应结合自然条件、城市规划和工程条件合理选址, 尽量邻近城镇,利于站区形成综合交通枢纽, 便捷居民出行,此亦适用于客运专线。 货运站直接为所在地对外货物运输服务,应摒弃传统的按行政区域设站理念, 因紧密结合地方产业规划,吸纳货流,集中办理,全面推进装、卸车基地站建设。 2.2、技术作业站 技术作业站的布局和建设应结合路网规划、生产力布局等因素统筹考虑,以实现长交路、直达运输为目的, 要少而壮。既有线改扩建中, 必须研究既有技术作业站归并、整合、变更作业性质的问题。 2.3、开站设计 应满足点线能力相协调, 合理辐射(覆盖)范围设站。并按照规模化、集中化、

铁路车站与枢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车站与枢纽(专科) 一、填空题: 1.机车车辆限界的半宽是(1700mm),高度是(4800mm),建筑限界的半宽是(2440 mm),高度是(5500mm)。 2.有效长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线路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由 (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或道岔基本接头处的钢轨绝缘)、(出站信号机)、(车挡)、(车辆减速器)这些因素来确定。 3.位于基线,异侧两顺向道岔两岔心间的距离,其字母表达式为(L=a1+f+a2+△);位于基线异侧,两辙 叉尾部相对的两副道岔,两岔心间的距离满足(L=S/sinαmin )。 4.直线梯线(梯线与各平行线成一道岔角的形式)的全长投影为(X=a+(n-1) lcosα+T)。 5.梯线按道岔布置不同可分为直线梯线、复式梯线和(缩短梯线)三种。 6.铁路限界最基本的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7.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 8.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右开)两种形式。 9.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四种形式。 10.铁路限界最基本的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11.常用道岔有单开、双开、(三开道岔)(交分道岔)四类。 12.车场按其形状不同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梭形车场)四种。 13.在基线异侧相邻布置两对向道岔,道岔间的最小间距公式为(L=a1+f+a2+△)。 14.车站线路长度分为(全长)(有效长)两种。 15.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的计算公式为(l效=l机+(Q-q守)/w+l守+l俯)。 16.警冲标应安设在两汇合线路中心间垂直距离为(4)米处。 17.梯线是(将几条平行线连接在一起的一条公共线)。 二、判断题: 1.区间内两正线的最小间距为5 米。√ 2.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六种形式中,凹形比较有利。× 3.警冲标至道岔中心的距离和辙叉角、线间距及连接曲线半径等因素有关。√ 4.将办理同一种作业的线路,两端用梯线连接起来便成为车场。√ 5.左开道岔是站在道岔尖轨前道岔开向左侧线路的道岔。 6.线间距和间距间办理作业的性质无关。× 7.单开道岔分左开和右开两种形式。√ 8.线路终端连接的曲线半径不能大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 9.站坪设在曲线上时司机了望条件不好。√ 10.在曲线上布置道岔,设计、铺设和养护都困难。√ 11.电气化车站除到发线、机走线外,安全线也应电化。√ 12.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13.有效长是指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14.出发信号机至岔心距离和辙叉角、线间距、连接曲线半径及信号机的高矮有关。√ 15.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的位置一般设在站对左。× 16.区段站所需的到发线数量与车站衔接方向有关。√ 17.双线铁路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主要特征是旅客列车运转设备与货物运转设备纵列。√ 18.区段站的编组场应距离到发场较远,以免互相干扰。× 19.改编车流即无调车作业的车流。× 20.通过车流即无改编中转车流。× 21.纵列式区段站特征是上、下行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顺运转方向全部错移。× 22.货物列车到发场应紧靠正线。× 23.调车设备是区段站的主要设备。√

铁路站场与枢纽作业 最终 答案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2.道岔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四种。 3.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的公式:N=FE/AE=cotα。 4.为了缩短咽喉长度以及机车车辆站内走行距离,并节省工程投资及运营费用,两相邻道岔间的距离应力求排列紧凑,在基线异侧、同侧布置两个辙叉尾部相对的道岔、顺向道岔。 6.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等。 7.普通渡线设置在两平行线路中间,由两副辙叉号数相同的单开道岔 及两道岔间的直 线段组成。 8.梯线按各道岔布置的不同,可分为直线梯线、缩短梯线及复式梯线三 种。 9.车场按其形状可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梭形车场。

10.异腰梯形车场只有在用地长度受限制且要保证各线路具有必要的有效长时方宜采用,一般用在线路数量不多的到发场及调车场。 11.警冲标应安设在两汇合线路中心线间垂直距离为 4M 处。 12.站坪长度决定于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正线数目、车站种类、车站布置形式、等因素。 13.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常见的有站坪和两端线路均为平道或缓坡道、站坪位于凸形断面上、站坪位于凹形断面上、站坪位于阶梯型断面上、站坪位于半凹形断面上、站坪位于半凸形断面上六种形式。 14.在车站站线上,因行车速度较低,可不设曲线超高。 15.进出站线路纵断面在困难条件下,仅为列车单方向运行的进出站线路可设在大于限制坡度的下坡道上;Ⅰ、Ⅱ级铁路坡度不应大于 12‰,Ⅲ级铁路不应大于 15‰ 。 16.车站路基面的形状应根据路基宽度、排水要求、路基填挖等情况设计为单面坡、双面坡、锯齿形坡。 17.站场排水设备按设置位置分为纵向排水设备、横向排水设备。 18.会让站的布置图按其到发线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横列式会让站和纵列式会让站。 19.越行站一般应设两条到发线到发线,以便双方向列车都有同时待避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报告》报告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指导教师:李海鹰 题目: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姓名:严浩南 学号: 13274022 班级 : 运输1309班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摘要 客运站作为现代铁路建设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乘客出行过程中的起始空间。而随着当代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下,人们对客运站交通使用功能提出较高要求同时,铁路客运站本身也应根据自身缺点不足,完成自我改革。本文结合国内外的设计实例,分析了国外世界性客运站的成功要素和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列举我国部分综合性铁路客运站设计与发展的不足。基于我国综合性铁路客运站的现实矛盾及我国城市发展因素及旅客因素,提出几点针对不同方面的铁路客运站未来发展趋势设想。并结合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实例-----北京西站,列举该站所存在的问题,并设想该站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发展趋势;设想;国外车站;北京西站 ABSTRACT

The railway st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ailway construction as part of the more passengers in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space. And with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ing, people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passenger traffic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ailway passenger should themselves be insu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hortcomings, to complete the reform themselve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factors of the success of the foreign world bus and worthy of our using for reference, some comprehensive our country railway passenger the deficiency of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he reality of the contradi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our country urban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passenger factors, put forward sever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mbining with China's large-scale railway passenger instance -- -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 the site listed the problems, and assu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e.

铁路车站与枢纽课后复习标准答案

铁路车站与枢纽作业 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1.什么是线路有效长?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有效长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的计算公式为:L效=L机+Q-q守/w+L守+L附 2. 常见的道岔配列形式有哪几种?相邻岔心的距离如何计算? 答:常见的道岔配列形式有: (1)在基线异侧,同侧布置两个对向道岔 L=a1+f+a2+Δ (2)在基线异侧布置两个顺向道岔或在基线的支分线路上又顺向布置一个道岔。 L=a2+f+b1+Δ (3)在基线同侧布置两个顺向道岔,这种布置的两相邻岔心间的最小距离L决定于相邻线路的最小容许间距S。 L=S/sinα (4)在基线异侧布置两个辙叉尾部相对的道岔,这种布置的两相邻岔心间的最小距离L也决定于相邻线路的最小容许间距S L=S/sinαmin 3.车站线路有效长起止范围由哪几项因素来决定? 答: (1)警冲标; (2)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 (3)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 (4)车档(为尽头式线路时); (5)车辆减速器。 4.为什么道岔辙叉号码大小,影响列车侧向通过速度? 答:辙叉号码越大,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高, 5.道岔与曲线间插入直线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1)满足线间距离的要求 (2)满足道岔前后曲线轨距加宽的要求。 6.为什么有轨道电路时,要考虑警冲标和信号机的相互位置? 答:(1)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节位置,原则上应与信号机设在同一坐标处,。为了避免在

安装信号机时造成串轨,换轨和锯轨等,钢轨绝缘允许设置在出站信号机前方1m或后方6.5m 的范围内。 (2)警冲标与钢轨绝缘的距离,取为3~4m,这样可以保证车轮停在该钢轨绝缘节内方时,车钩不致越过警冲标。 7.什么是线路全长?计算线路全长的目的是什么? 答:线路全长是指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 确定线路全长,主要是为了设计时便于估算工程造价,比较设计方案。 8.直线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扳道员扳道时不需跨越线路,比较安全,瞭望条件好,便于作业上的联系。 缺点:当线路较多时,梯线较长,各线经过的道岔数也不相同,影响调车作业效率。 内外侧两条线路长度相差很大。 9.缩短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缩短了梯线的连接长度,使内外线路长度相差不大。线路间距较大时,还能提 高土地有效使用面积,扳道员扳道时不需跨越线路。 缺点:连接曲线较多,对调车不利,同时由于倾斜角受到一定限制,连接线路较多时,缩短梯线连接长度的优点不显著。 10.复式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缩短了梯线的连接长度,使进入各条线路的车辆经过的道岔数目相等或相差不 多,可根据需要适当变化梯线结构,以调整各条线路有效长等。 缺点:曲线多且长,道岔布置分散,当道岔非集中操纵时,扳道员扳道需跨越线路,安全性较差。 11.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常见有哪些形式,各有何优缺点? 答: (1)站坪和两端线路均为平道或缓和坡道,有利于利用区间正线调车作业。 (2)站坪位于凸形断面上。出站有利于加速,进站有利于制动,上下行列车同时进站时也比较安全。但如果进站上坡较陡,列车因故在进站信号机外方停车 后,起动困难。 (3)站坪位于凹形断面上。出站不利于加速,进站不利于制动。优点是当站线上停留车辆时,尤其是车辆采用滚珠轴承后,偶有外力推动后不会溜入区间。 (4)站坪位于阶梯形纵断面上。 (5)站坪位于半凹形断面上。 (6)站坪位于半凸形断面上。 12.站坪设在曲线上的缺点是什么? 答: (1)司机暸望条件不好; (2)增加了曲线附加阻力,列车起动困难;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1总则 为贯彻国家有关得法规与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得技术标准,使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得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 得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车站及枢纽得设计。本规范中凡与行车速度与铁路等级无直接关系得规定,也适用于其她客货列车共线运行得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 铁路车站及枢纽得设计年度应分为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近、远期均采用预测运量。对于不易改、扩建得建筑物与基础设施,应按远期运量与运输性质设计;对于易改、扩建得建筑物与基础设施,可按近期运量与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对于可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得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3年或第5年得运量设计。枢纽总布置图尚应根据20年以上得远景规划,预留长远发展条件。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按规定配置保障人身与行车安全,方便旅客旅行得设施设备。 铁路车站及枢纽建设应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互配合与协调,并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灾减灾、文物保护、节约能源与土地。 编组站、区段站应按照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得原则设置。货运站得设置应有利于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与专业化,客、货运量较小时不应设置中间站。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根据运输需要,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 铁路枢纽与复杂车站得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经济比较确定。在满足设计年度要求能力得前提下,铁路车站及枢纽得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与设备。复杂得车站改、扩建工程应有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 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得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满足有关规定得要求。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得有关标准、规范得规定。2术语 会让站、越行站: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必要时可兼办少量旅客乘降得车站。在单线上称会让站,在双线上称越行站。 中间站:办理列车通过、交会、越行与客货运业务得车站。 区段站: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与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得车站。 编组站:在枢纽内,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编作业得车站。 客运站:主要办理客运业务得车站。 货运站:主要办理货运业务得车站。 工业站、港湾站:主要为厂、矿企业或港口外部运输服务得车站。前者称工业站,后者称港湾站。 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结点或网端,由客运站、编组站与其她车站,以及各种为运输服务得设施与连接线等所组成得整体。 进出站线路:进出枢纽或车站得单独线路得统称。 进出站线路疏解:为消除或减少进出站线路上列车或机车运行得进路交叉所采取得措施。 疏解线路:对进出站线路进行疏解布置而修建得线路得简称。 3车站设计得基本规定 3.1.1在铁路车站线路得直线地段上,主要建筑物与设备至线路中心线得距离应符合表3、 1、1得规定。 3.1.2在车站线路得曲线地段上,各类建筑物与设备至线路中心线得距离及线间距应按现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二次作业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会让站的到发线一般应设两条,以便车站具有列列车同时交会的条件。 2.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 3.单线中间站一般应设条到发线,以便车站具有三交会的条件。 4.货物线的布置形式有和两种形式。 5.单线铁路中间站的中间站台一般设在与之间,一般与基本站台间夹条线路。 6.站台间的跨越设备一般有、和三种。 7.中间站常见的改建形式有①②③。 8.当列车对数较少的会让站,仅为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办理列车会站,可设一条到发线,但这种车站连续布置不应超过()个。 A、2 B、3 C、4 D、5 9.新建的中间站,站坪宜设在平直线上。由于地形限制,必须设在坡道上时,一般情况下,正线及到发线所在的坡度不得超过()‰。 A、1 B、1.5 C、3 D、6 10.中间站旅客基本站台宽度在旅客站房范围内一般不应小于()m。 A、8 B、6 C、5 D、4 11.随着中间站装卸作业量的增多,可能需要增加货物线。加铺货物线尽可能在()。 A、站房同侧 B、货场同侧 C、站房对侧 D、货场对侧 二、名词解释 1.双进路; 三、简答 1.中间站有哪些作业?应具有哪些设备?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区段站按到发场相互位置可分、、三类。 2.区段站的五项作业是、、、、。 3.区段站应设有的五项主要设备是、、、、。 4.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位置有设在、、、、五种方案。 5.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于位置,其次是设于位置。6.根据我国运营工作的实践,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采用进路。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一般设计为进路,分别按方向接发列车。 7.区段站的运转设备主要包括,,,

铁路车站及枢纽

第 1 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线间距 在车站、相邻两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简称线间距离) 2.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无论是新造的机车车辆还是各种部件具有最大限度公差或磨耗的空重车,停在水平直线上时,沿车身所有一切突出部分和悬挂部分,除升起的集电弓外,都必须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严禁超出。 3.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也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在此轮廓内,除机车车辆及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外,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均不得侵入。 二、填空题 1.车站站线包括到发线、调车线、货物线、其他各种作业的线路。 2. 为确保行车安全,铁路指定了各种专门限界,最基本的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3正线间、正线与其相邻线路间距为_5_______米。

4.在铁路车站内,除与区间直接连通的正线外,还有站线、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 5. 特别用途线是指为保证安全而设置的安全线和避难线_ 。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线间距要保证行车安全及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作业的安全及便利。(v ) 2.牵出线与其相邻线路间距为6. 5米。(v ) 3.设在到发线之间所有设备的宽度,都对线间距有影响。( x) 4. 机车入段线在平面图上的标识是。(x ) 四、简答题 1. 车站线路的种类? 站线包括以下几类: 接发旅客列车或货物列车用的到发线; 供解体或编组货物列车用的调车线; 办理装卸作业的货物线; 办理其他各种作业的线路、如机车走行线、存车线、检修线等。 2.线间距离的影响因素? 线间距离决定于下列各项因素: 机车车辆限界; 建筑限界; 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计算宽度; 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1总则 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和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的技术标准,使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的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设计。本规范中凡与行车速度和铁路等级无直接关系的规定,也适用于其他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 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设计年度应分为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近、远期均采用预测运量。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对于可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3年或第5年的运量设计。枢纽总布置图尚应根据20年以上的远景规划,预留长远发展条件。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按规定配置保障人身和行车安全,方便旅客旅行的设施设备。 铁路车站及枢纽建设应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互配合和协调,并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灾减灾、文物保护、节约能源和土地。 编组站、区段站应按照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的原则设置。货运站的设置应有利于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和专业化,客、货运量较小时不应设置中间站。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根据运输需要,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 铁路枢纽和复杂车站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经济比较确定。在满足设计年度要求能力的前提下,铁路车站及枢纽的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复杂的车站改、扩建工程应有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 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会让站、越行站: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必要时可兼办少量旅客乘降的车站。在单线上称会让站,在双线上称越行站。 中间站:办理列车通过、交会、越行和客货运业务的车站。 区段站: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和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的车站。 编组站:在枢纽内,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编作业的车站。 客运站:主要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 货运站:主要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 工业站、港湾站:主要为厂、矿企业或港口外部运输服务的车站。前者称工业站,后者称港湾站。 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结点或网端,由客运站、编组站和其他车站,以及各种为运输服务的设施和连接线等所组成的整体。 进出站线路:进出枢纽或车站的单独线路的统称。 进出站线路疏解:为消除或减少进出站线路上列车或机车运行的进路交叉所采取的措施。 疏解线路:对进出站线路进行疏解布置而修建的线路的简称。 3车站设计的基本规定

铁路站场及枢纽期末复习

《铁路站场及枢纽》知识串讲 1、车站与区间的范围规定: 在单线铁路,以车站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界,外方是区间,内方则属车站范围。 在双线铁路上,是按列车的上下行方向分别确定的,一端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另一端以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2、股道编号 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如下图所示。 单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 2、在复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如下图所示。 双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 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如下左图所示。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如下右图所示。

尽头式车站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 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 4、在划分车场的车站,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场三股道,应为II3股道。对无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 3、道岔(组)的编号 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而内,由主而次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用单数。 2、如车站一端衔接两个方向以上(有上行、也有下行),道岔应按主要方向编号。 3、每一道岔均应编以单独的号码,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4、站内道岔,一般以信号楼中心线或车站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5、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应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 4、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用道岔处的两线路中心线及其交点表示道岔,绘图比较简便,而且也能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这种方法已在站场设计中广泛采用。 为了进一步明确道岔中心线表示法,必须明确道岔的几何要素,如图所示。 图1-2-9 道岔几何要求 q一从道岔基本轨始端轨缝至尖轨始端的距离(简称尖轨前基本轨长); a0一从尖轨始端至道岔中心的距离; a一从基本轨始端轨缝至道岔中心的距离; b0—从道岔中心至辙叉理论尖端的距离; m一从辙叉理论尖端至辙叉后跟轨缝的距离(简称辙叉跟距); b一从道岔中心至辙叉后跟轨缝的距离; L一从道岔基本轨始端轨缝至辙叉后跟轨缝的距离(简称道岔全长)。 已知道岔两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和辙叉号数、道岔类型时,可按选定的比例尺用单线把道岔表示出来。例如画9号左开单开道岔时,可在主线的中心线上,先确定两线路中心线交点的位置,然后从交点沿主线线路中心线画等于辙叉号数的9个等分线段,并在最后一个线段末端画一等分线段,使其垂直于主线的线路中心线,将垂直线段的终点与道岔中心连接,即得支分线方向,如图1-2-10所示。

《铁路站场与枢纽》习题二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 课程作业 年级:14春 层次:高起专 专业名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名称:《铁路战场与枢纽》作业序号:02 学号: 姓名:

作业说明: 1、请下载后对照网络学习资源、光盘、学习导航内的导学、教材等资料学习;有问题在在线答疑处提问; 2、请一定按个人工作室内的本学期教学安排时间段按时提交作业,晚交、不交会影响平时成绩;需要提交的作业内容请查看下载作业处的说明 3、提交作业后,请及时查看我给你的评语及成绩,有疑义请在课程工作室内的在线答疑部分提问;需要重新上传时一定留言,我给你删除原作业后才能上传 4、作业完成提交时请添加附件提交,并且将作业附件正确命名为学号课程名称作业次

五、综合题 3.试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方案,并说明各有何优缺点。 答: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机务段一般以设在(即第三象限)站对右最为有利。当设在第三象限时,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列车出发进路产生交叉;如机务段设在第四象限,则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列车到达进路产生交叉。从出发交叉和到达交叉的性质相比较,其行车速度、占用进路时间长短及影响行车的安全程度,显然是到达交叉较为严重。所以,机务段宜设在第三象限。4.试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左端主要存在哪些作业进路交叉?并说明产生交叉的原因及解决交叉的方法。 答;1.由于上.下行两个到发场均设在正线同一侧,使车站A端上行旅客列车出发进路于下行货物列车到达进路产生交叉干扰(交叉1);使B端上行旅客列车到达于下行货物列车出发进路产生交叉干扰(交叉1')。 2.由于上.下行两个到发场平行布置在调车场的同一侧,使A端上行货物列车由到发场2的出发进路与到发场1自编车列由牵出线2的转场进路产生交叉(交叉2);使B端上行货物列车接入到发场2的到达进路一到发长1解体列车经由牵出线1的转场进路产生交叉(2')。 3.由于上.下行两个到发场平行布置在调车场的同一侧,而机务段又位于“站对右”的位置,因此,由上.下行货物列车机车出入段于到发场1的自编车列经由迁出线2的转线作业在车站A端产生交叉干扰(交叉3)。 4.由于上.下行两个到发场设在同一侧,使到发场2上行货物列车出发进路于下行货物列车机车(包括客车机车)经由机走线出入段的进路产生交叉干扰(交叉4)。 以上分析的四项进路交叉,其中第1项为客.货列车到发进路交叉。如果旅客列车对数不多,问题尚不严重。随着运量增加,客.货列车都很多时,这一进路交叉就很突出,成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图型的主要矛盾,将严重地影响车站的行车安全和通过能力。要根本解决这项矛盾,就需要变更到发场与正线的相互配置位置。 第2.3项为改编车列的转场进路与上下行货物列车到、发及上、下行货物列车的机车出入段进路的交叉。这两项交叉,只有将到发场1和到发场2分别设于调车场两侧,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一般来说,在区段站上的改编列车数量不多,所以这两项交叉也不严重。另

铁路站场及枢纽考试总结

铁路站场及枢纽考试总结 填空题: 1.铁路限界最基本的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2.车场按其形状不同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平行四边形、梭形车场四种。 3.一级三场编组站最主要的缺点是转线困难、改编车流折返走行严重。 4.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上货场一般应设在站同左位置。 5.调车驼峰的推送线是从到达场出口咽喉最外警冲标到峰顶平台始端。 6.二级四场编组站图型最主要的缺点是头尾能力不协调和反向改编列车接发作业交叉干扰。 7.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客车到发线的有效长一般为500-600 。 8.三级六场编组站的设备布置,主要特征是上下行各有一套独立的调车作业系统,驼峰方向相对,车场配置均按到编发顺序排列。 9.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四种形式。 10.中间站货物线与到发线间距,线间无装卸作业时,不小于6.5 ,有装卸作业时,不小于 15 。 11.梯线按道岔布置不同可分为直线梯线、复式梯线和缩短式梯线三种。梯线是(将几条平行线连接在一起的一条公共线)。 12.区段站的特点是“小而全”,办理的作业有客运、货运、运转、机车、车辆。 13.车站线路长度分为(全长)(有效长)两种。有效长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线路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由(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或道岔基本接头处的钢轨绝缘)、(出站信号机)、(车挡)、(车辆减速器)这些因素来确定。 14.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右开)两种形式。常用道岔有单开、双开、(三开道岔)(交分道岔)四类。 15. 三、名词解释: 1.货运站:专门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 2.枢纽区段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铁路汇合或交叉的区段站。 3.车站通过能力:根据车站现有技术设备条件,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及先进的工作方法,在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 4.禁溜车:因车辆所转载货物的性质不能溜放和车辆本身结构的原因不能通过驼峰或减速器的车辆。 5.难行车:当驼峰解体的车流性质为混合车流时,难行车为不满载的P50,重34t;当驼峰解体的车流性质为重车流时,难行车为不满载的P50,重47t。 6.续溜车:是指一个车列在调车场固定线路上集结完毕,在进行编组、技术检查和出发作业这段时间内,由驼峰上继续溜下的到该到达站(去向)的车辆。 7.中间站:设在两个区段站之间,是牵引区段内有配线的中小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及为铁路沿线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8.纵列式区段站:在区段站布置图型中,上、下行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逆运行方向全部错移,在其中一个到发场一侧设一个双方向共用的调车场。 9.调车驼峰:调车设备的一种,面向调车场有一段较陡的坡度。调车时,车辆溜放的动力以其本身的重力为主,调车机车的推力为辅。 10.路网性编组站: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承担大量中转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的大型编组站。

铁路站场及枢纽

《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 ——区段站设计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2) 第二章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3) 1. 车站类型的确定 (3) 2. 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 (3) 3. 确定第三方向的衔接方向 (4) 第三章各项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5) 1. 各项设备数量设计 (5) 2. 咽喉设计 (6) 3. 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车站全长的计算: (7) 第四章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16) 1.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采用利用率计算法。 (16) 2.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 (18) 3. 车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 (25) 第五章本设计存在的问题 (24)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D站为单线铁路区段站,连接3个方向,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3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具体情况如下: 1.单线铁路区段站D在铁路上的位置 该车站为枢纽区段站,连接3个方向。需根据折角车流量确定第三方向引入。 2.该站站坪长度为2200米 3.各衔接方向限制坡度:A、B、C三方向均为6‰,其到发线有效长为1050米。 4.机车类型 货运机车:“DF4”内燃机车 客运机车:“BJ”内燃机车 5.机车交路 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由此可知机车出入段走行不包括客运机车。 6.行车联络方法:半自动闭塞。 7.道岔操纵方法:大站继电集中,轨道电路。 注:表中数字为客+直通+区段+摘挂。 9.本站作业车 货场、机务段各取(送)两次,需确定是送车时同时取车,还是分别取送; 调车机车每昼夜入段两次。

第二章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1. 车站类型的确定 单线铁路区段站D,远期到发线1050米,因为站坪长度2200米的限制,故该车站应采用横列式。 2. 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 此为车站原则性配置,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2.1 客运业务设备及客运业务运转设备 旅客站房应设在城镇同侧,以方便旅客进出站。由于正线不能直接靠近站台,故A-B之间的正线与站台之间要插入到发线。而由C端引入的正线转为到发线,靠近旅客站台的部分主要用于接发旅客列车,故可以直接临靠中间站台。旅客列车到发线要靠近站房并直接连通正线,其一端应接通机务段,以便必要时更换机车;另一端与牵出线要有直接通路,以便调车机车自牵出线往客车到发线摘挂客车车辆。到发线与站房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以便将来发展需要。 2.2 货运业务(即货场)设备 一般来说,单线铁路区段站的货场应设于站房同侧。相对来说站同左对作业的影响较小,且为了车站远期发展,货场在站房同侧靠近城镇方便货物搬运,同时避免了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干扰;虽然存在货车取送作业与正线的交叉干扰,但本站取送车次数每昼夜两次比较少可以利用正线的空闲时间。 2.3 货物运转设备 货物列车到发线设在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的另一侧并与正线接通。为了方便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由到发场经牵出线牵出解体,且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要进行编组并经由牵出线送往到发场,因此调车场要靠近到发场。调车场与到发场有通路,调车场两端与牵出线相连,并且调车场与正线直接连通,便于由调车场直接发车。 考虑本站是三方向肩回交路的单线铁路,只设一个到发场,为了方便到发线的灵活使用,均设置为双进路的到发线。区间及站内正线都应能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而且在单线区段站中应另设一条能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为了不影响邻线列车运行这条线应设在靠近调车场位置。 2.4 机务设备 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都入段,所以应设置机务段同时配有机车整备设备。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上,上、下行到发场混用,机车出入段与上、下行两个方向列车到、发进路所产生的交叉性质相同,考虑车站远期发展和车站两端咽喉能力的均衡,由于第三方向从B端引入,因此机务段设在站对右。考虑三方向肩回交路,全部

《铁路站场设计课件》第8章 铁路车站及枢纽

1

绪论 1.本课程是铁道运输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在该课程的基础上才使铁运专业发展成熟。 2.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运输工作的作业特点和组织管理需要,对车站的各项运输设备的布置及运用提出合理要求,提供设计方案,并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枢纽。它是运输组织学与一般工程设计两类知识的结合。 2

3.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为设计部门(设计院站场处、局设计事务所)培养站场方面的设计专门人才。(∵一般的工程设计人员不懂运输过程的特点和要求) (2)使运输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深入了解其所运用的有关技术设备特点、布局理由及作业能力,掌握既有设备的分布是否合理,“硬件”的薄弱缓解和关键设施在哪里。当车流(大小、性质)、作业组织方法、路网设置(正线数、牵引类型等)变化后,能提出对站场设备进行改进的设想和方案,以实施站场的改扩建。 (3)使高层的管理者和规划人员了解铁路站场及枢纽布局与城镇发展规划及其它运输方式布局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性,做好宏观层次的设计和规划。 3

4.本学科的特点 实际运用性强,专业针对性明确,硬件与软件(设备与作业)结合紧密,专业内容实在而丰富。 不仅要求掌握其原理、规划、而且要通过课程设计训练设计能力,能提供合理、规范、表达清晰、美观的设计图表。 5.教学内容 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第二篇中间站 第三篇区段站 第四篇编组站 第八篇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 第九篇铁路枢纽 4

5 6.几个概念 (1)分界点:有配线—车站 无配线—线路所、通过色灯信号机。 (4)区间的三种形式 站间区间:两相邻车站之间的距离; 所间距离:线路所与车站之间的距离; 闭塞分区:通过色灯信号机之间或通过色灯信号机与线路 所或车站之间的距离。 (2)铁路车站: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解编及客货运业务的地点。 (3)线路所:为提高区间通过能力或管理区间分歧道岔,应设置线路所。线路所只有正线,没有配线,一般不办理客货运业务。线路所只设有通过信号机(无管辖区段),办理列车的通过。线路所也可以有管辖地段(该线路所设有进站及出站信号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